中国金融监管发展与概况课件
合集下载
《金融监管》课件

02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
介绍国内外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政策、法规和 标准。
03
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分析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如承保风险、投资风 险等。
04
风险管理实践与效果
介绍国内外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实践,评估其效果和 影响。
05
提升偿付能力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提出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建议, 促进保险公司的稳健发展。
压力测试
模拟极端市场环境,评估金融机构在 压力情况下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抵御能 力。
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内部控制
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流程,旨在确保业务合规、 风险可控。
外部审计
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等进行审计,以确 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监管科技和大数据分析
监管科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大数据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和合规问题。
04
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
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负责监测全球货币和金融稳定,提供政策建议和 技术援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制定银行监管标准和准则,促进全球银行体系的 稳定。
世界银行
专注于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以减少全球贫困和 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挑战和问题
金融创新与监管滞后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监管机构可能面临监管 滞后的问题,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跨境金融风险
随着跨境金融业务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防范跨境 金融风险成为监管面临的重要挑战。
影子银行风险
影子银行的发展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风险,如何 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融监管体制的介绍与发展演变(ppt 46页)PPT学习课件

众利益
2021/8/25
4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3、金融监管当局的组成机构
▪ 组成机构由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即金融监管 权力在分配模式上的制度安排决定。
▪ 集权: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 分权: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2021/8/25
5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 (二)金融监管对象
11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二)金融监管体制模式
▪ 金融业经营模式: ▪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 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混合监管体制) ▪ 过度模式——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
2021/8/25
12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分业监管体制
▪ 又称为分头监管体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 领域内分别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专门负责 本领域的监管,包括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
▪ 英国金融监管局、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韩国金融 监管委员会、日本金融厅、我国“三会”
▪ 但是央行仍直接或间接参与监管,其不可能完全脱 离金融监管,因为央行依然是最后贷款人,没有监 管能力,最后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大。
2021/8/25
9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 一、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二、金融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
▪ 央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而且金融监管 本身是推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第一特征,取得货币 发行权并对银行业实施监管是早期央行监管 的主要内容;
2021/8/25
4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3、金融监管当局的组成机构
▪ 组成机构由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即金融监管 权力在分配模式上的制度安排决定。
▪ 集权:央行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 分权:央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
2021/8/25
5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 (二)金融监管对象
11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二)金融监管体制模式
▪ 金融业经营模式: ▪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 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混合监管体制) ▪ 过度模式——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
2021/8/25
12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分业监管体制
▪ 又称为分头监管体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 领域内分别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专门负责 本领域的监管,包括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
▪ 英国金融监管局、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韩国金融 监管委员会、日本金融厅、我国“三会”
▪ 但是央行仍直接或间接参与监管,其不可能完全脱 离金融监管,因为央行依然是最后贷款人,没有监 管能力,最后贷款的风险就会增大。
2021/8/25
9
金融监管学—冯林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
❖ 一、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二、金融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
▪ 央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而且金融监管 本身是推动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第一特征,取得货币 发行权并对银行业实施监管是早期央行监管 的主要内容;
第10章 金融市场监管 《金融市场》PPT课件

➢ ①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 ➢ ②对经营行为的监管 ➢ ③对从业人员的监管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模式
➢ 1)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 ➢ 2)分业监管模式 ➢ 3)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目标与原则
➢ 1)金融市场监管目标
➢ (1)保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 (2)保持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利益,突出表现在
第10章 金融市场监管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的一般理由
➢ 金融监管的一般理由与因市场失灵而要求政 府介入的一般理由可以说是一致的。这里我 们介绍两种主要观点:
➢ (1)金融风险理论 ➢ (2)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的主体
➢ 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主体也有两类: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 (3)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促使金融业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稳健发 展;
➢ (4)允许金融业创新活动,允许金融机构为适应 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并不断提高金融业 的竞争力。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 2)金融市场监管原则
10.3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 (8)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 市;监管境内机构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 (9)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 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 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
➢ (10)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 罚。
10.3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仿效英国进行金融 体制改革。
➢ 今后,日本银行将和金融监管厅共同履行银行监 管的责任,但两者在分工上有明显的不同。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模式
➢ 1)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 ➢ 2)分业监管模式 ➢ 3)不完全统一监管模式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目标与原则
➢ 1)金融市场监管目标
➢ (1)保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 (2)保持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利益,突出表现在
第10章 金融市场监管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的一般理由
➢ 金融监管的一般理由与因市场失灵而要求政 府介入的一般理由可以说是一致的。这里我 们介绍两种主要观点:
➢ (1)金融风险理论 ➢ (2)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金融市场监管的主体
➢ 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主体也有两类: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 (3)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促使金融业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稳健发 展;
➢ (4)允许金融业创新活动,允许金融机构为适应 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并不断提高金融业 的竞争力。
10.1金融市场监管概述
➢ 2)金融市场监管原则
10.3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 (8)监管境内企业直接或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上 市;监管境内机构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 (9)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 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 的资格并监管其相关的业务活动。
➢ (10)依法对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 罚。
10.3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仿效英国进行金融 体制改革。
➢ 今后,日本银行将和金融监管厅共同履行银行监 管的责任,但两者在分工上有明显的不同。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PPT课件

美国的金融监管
由多个监管机构承担,双线多头监管体制 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联邦一级有:
联邦储备体系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 货币监理局OCC;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 联邦住宅信贷银行及下设的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HLB ; 全国信用合作社管理局; 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3.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如:任职资格等。
市场准入制度视金融制度不同,内容也稍有 不同。如果是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那 么在申请开业的时候,还必须注明业务内容和 范围。例如1999年以前的美国和1998年以前 的日本实行分业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业 务相互分离,不能交叉经营。
我国目前也实行分业经营,严格限制银行参 与非银行金融业务。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本章主要介绍金融监管与一般理 论概念,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两种 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以及金融监管的内容与一般方法等 内容。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一、金融监管的内涵及其发展
狭义:以及金融机构在
金
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 管理。
第五,准确、及时的信息是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也 是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反映金 融机构经营内容的有关数据的形成进行规定。最后 ,金融国际化以后,不仅货币政策需要进行协调, 还需要对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英国
单一监管体制
集中监管体制
多元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
中国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一,现代经济是商品经济,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 成为最主要的信用方式,银行信用既有加速资金周 转、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积极方面,也有脱离社会 实际需要盲目发展、刺激个别部门过度扩张、造成 经济结构失衡的消极方面,需要对银行信用进行适 当调控和限制。
试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课件演示(19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并自2004 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正案,并 自2007年1月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 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 的工作”
下列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是( ) A.商业银行 B.城市信用合作社 C.中国银行业协会D.农村信用 合作社 E.政策性银行 监管理念: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准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银行 业协会)组成。
练习题
1.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 的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移交至( )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2.中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5.第一种方法是不提及纠纷的具体内 容,晓 以大义 。这种 调解法 就是告 诉纠纷 的一方 或双方 ,个人 的事再 大也是 小事.
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 成的语 法规则 ,并随 着社会 的发展 而进行 必要的 更新; 其中, 尤以某 些词语 在词性 、词义 和用法 的变化 ,新词 汇的不 断涌现 最为显 著。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 并
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 准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中国银行与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设,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人民银行领导 下的国家四大专业银行之一,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正案,并 自2007年1月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 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 的工作”
下列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是( ) A.商业银行 B.城市信用合作社 C.中国银行业协会D.农村信用 合作社 E.政策性银行 监管理念: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准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银行 业协会)组成。
练习题
1.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 的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移交至( )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2.中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5.第一种方法是不提及纠纷的具体内 容,晓 以大义 。这种 调解法 就是告 诉纠纷 的一方 或双方 ,个人 的事再 大也是 小事.
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 成的语 法规则 ,并随 着社会 的发展 而进行 必要的 更新; 其中, 尤以某 些词语 在词性 、词义 和用法 的变化 ,新词 汇的不 断涌现 最为显 著。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 并
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 准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中国银行与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设,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人民银行领导 下的国家四大专业银行之一,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与发展变迁PPT课件( 43页)

此外,银行也可能由于合并、分立或是银行章程规 定的解散事由而自行解散。
11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二、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发行市场监管 对发行市场的监管是证券监管的最基础的内容。证券
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类型: 注册制,指发行人在准备公开募集和发行证券前,需
依法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供应当公开的与发行证券有关 的所有资料并申请注册登记。 核准制,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证券时除公开信息外, 还要符合公司法和证券法及监管机构规定的实质性要 件,发行申请经监管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效,监管机 构有权否决不符合条件的发行申请。
8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二)银行日常运营监管 各国对银行日常运营监管的重点: 1. 资本充足率监管 2. 流动性监管 3. 贷款集中度监管 4. 资产质量监管 5. 呆账准备金监管 6. 内部控制监管
9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三)银行危机处理及市场退出监管 1. 银行危机处理的方式 (1)紧急救助。对于面临暂时流动性困难的银行,当局既
12
(五)母国和东道国共同监管的原则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跨国金融机构日 益增多,对其监管须母国和东道国共同努力来 完成。母国和东道国可达成相关的双边协议, 明确双方的监管责任,相互分享监管信息,建 立相应的联系协调机制,共同对跨国金融机构 实施有效的监管。
7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一)“市场失灵”需要金融监管
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市场在某 些情况下会失去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降低经济运 行的效率,即出现“市场失灵”。
金融市场上存在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1. 负外部性效应
11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二、证券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发行市场监管 对发行市场的监管是证券监管的最基础的内容。证券
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类型: 注册制,指发行人在准备公开募集和发行证券前,需
依法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供应当公开的与发行证券有关 的所有资料并申请注册登记。 核准制,指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证券时除公开信息外, 还要符合公司法和证券法及监管机构规定的实质性要 件,发行申请经监管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效,监管机 构有权否决不符合条件的发行申请。
8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二)银行日常运营监管 各国对银行日常运营监管的重点: 1. 资本充足率监管 2. 流动性监管 3. 贷款集中度监管 4. 资产质量监管 5. 呆账准备金监管 6. 内部控制监管
9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三)银行危机处理及市场退出监管 1. 银行危机处理的方式 (1)紧急救助。对于面临暂时流动性困难的银行,当局既
12
(五)母国和东道国共同监管的原则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跨国金融机构日 益增多,对其监管须母国和东道国共同努力来 完成。母国和东道国可达成相关的双边协议, 明确双方的监管责任,相互分享监管信息,建 立相应的联系协调机制,共同对跨国金融机构 实施有效的监管。
7
2019/5/30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一)“市场失灵”需要金融监管
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市场在某 些情况下会失去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降低经济运 行的效率,即出现“市场失灵”。
金融市场上存在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1. 负外部性效应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页)

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一,定义资本的组成 第二,订出风险度量标准和风险加权的计算 第三,协议标准比率的目标
——要求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 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 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规范银行监管提出国 际统一的准则。2006年10月修订。
– 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保持一致。
东西方九个国家的监管目标综合对比
类型 国别
监管目标内容摘要
多重 目标
美国
维护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有效率、 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 银行体系适应经济变化而变化。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沿革
• 1984年起,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 制。PBC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 合监管。
•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 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PBC分离出来。
• 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保 险业的监管职能从PBC中分离出来。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 页)
一、金融监管概述
是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 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 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 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协调和处罚。
• 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是当代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 • 目的:回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一个有效监管 体系所必须具备的25项基本原则,共分7大类:
⑴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⑵发照和结构; ⑶审慎法规和要求; ⑷持续性银行监管手段; ⑸信息要求; ⑹正式监管权力; ⑺跨国银行业。
第一,定义资本的组成 第二,订出风险度量标准和风险加权的计算 第三,协议标准比率的目标
——要求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 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 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规范银行监管提出国 际统一的准则。2006年10月修订。
– 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保持一致。
东西方九个国家的监管目标综合对比
类型 国别
监管目标内容摘要
多重 目标
美国
维护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有效率、 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 银行体系适应经济变化而变化。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沿革
• 1984年起,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 制。PBC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 合监管。
•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 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PBC分离出来。
• 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保 险业的监管职能从PBC中分离出来。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 页)
一、金融监管概述
是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 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 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 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协调和处罚。
• 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是当代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 • 目的:回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一个有效监管 体系所必须具备的25项基本原则,共分7大类:
⑴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⑵发照和结构; ⑶审慎法规和要求; ⑷持续性银行监管手段; ⑸信息要求; ⑹正式监管权力; ⑺跨国银行业。
4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PPT课件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牵头监管模式
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起及时磋商协调机制,以防止监管 机构之间相互推诱,特指定一个监管机构为牵头监管机构, 相互交换信负责不同监管主体的协调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目标明确。二是通过合作提高 监管效率。 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由谁来控制 牵头监管者并不能做到控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金融监管学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 伞式+功能监管模式。这是美国自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 布后,在改进原有分业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监管模式。 与“双峰”模式的区别:伞式+功能监管模式是由联邦储备理事会负 责审慎监管,而澳大利亚则单独成立了审慎监管局负责审慎监管。 根据《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规定,对于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 助基金、保险与商人银行等业务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即 从整体上指定联储为金融持股公司的伞形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综合监 管;同时,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 能监管人的监督。
金融监管学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不同金融经营体制下监管体制模式的选择 分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混业经营下的监管体制选择 (二)不同监管模式的优势比较
金融监管学
集中监管体制的优势和不足
▪ 集中监管体制模式下,无论审慎监管还是业务监 管,都是由一个机构负责监管。
➢ 这种监管模式有以下优势:第一,成本优势;第 二,改善监管环境;第三,适应性强;第四,责 任明确。
金融监管学
第四章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学
第一节 金融监管当局
金融监管学
一、金融监管当局和监管对象 (一)金融监管当局:
第十五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4. 作为监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者,金融监管机关处 于独特的地位,它们几乎受不到来自于市场的竞 争和约束,从而也就没有改进监管效率的压力和 动机。这会导致监管的低效率。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1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此外,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等要适 时调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 促进国际化的因素: ⑴最基本的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这又突
出地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⑵大银行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和政策的某些
限制,寻求向外扩张的空间。 ⑶一些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形成自由化
浪潮,敞开了金融业国际化的大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⑵ 金融风险论: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 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 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 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⑶ 投资者利益保护论:信息不对称的大量存在, 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 (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为 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1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此外,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手段等要适 时调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 促进国际化的因素: ⑴最基本的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这又突
出地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⑵大银行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和政策的某些
限制,寻求向外扩张的空间。 ⑶一些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形成自由化
浪潮,敞开了金融业国际化的大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⑵ 金融风险论: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 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金融体系的风 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 险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 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⑶ 投资者利益保护论:信息不对称的大量存在, 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 (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为 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金融监管全PPT课件

✓ 1980年以来,世界上已经先后有一百多个国家出现过严重的金融 风险和危机,为解决金融问题耗费了大量的财富。(1997年亚洲
金融风暴,东南亚部分国家几十年努力奋斗积累的财富顷刻间化 为乌有,经济濒临崩溃,社会发生剧烈震荡)。
✓ 事实证明:如果在防范金融风险上认识不足或是处理不当,金融
风险就会演变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16
精品课件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 当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同等 重要。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急剧扩张,金融衍
生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形式变幻莫测,金融瘟疫无孔不入。金融
危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难以预测和驾驭,稍有不慎, 就会危及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的收集与监督都需要付出成
本,从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容易产生金融风
险。
18
精品课件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
✓ 由于各个行为主体行为是非理性的,难以相互合作,会出现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在金融市场上,人们行为是非理性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 从众行为; ② 灾难短视行为; ③ 忽视信息行为; ④ 组织寻租行为; ⑤ 组织的专业化与盲区行为; ⑥ 认识的非一致性行为。
二是,金融资产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金融机构破产影响大, 乘数效应,会影响存款人、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人,迫使其 提前还款或者不再贷款,负面影响每一轮都会增强,可能会 酿成金融体系的危机;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 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金融创新 和金融国际化加重了金融资产风险的传染性,金融创新在金 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条)
第八章--金融监管PPT课件

9
对国有商业银Biblioteka 的监管的重点“三防”即:防信用风险、防市场风险、 防操作风险。
“两提”即: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 “一改”即:做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工作。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
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 款)
10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单一 多头 金融业自律: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
第八章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风险
1
金融监管的范围
商业银行 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和证券业以及各类投资基金 外汇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保险业
2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 合理、适度竞争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本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
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 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 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 过程和机制。
12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联储体系 货币监理署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NCUA) 储蓄监管局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7
对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目的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 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 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 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 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 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 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对国有商业银Biblioteka 的监管的重点“三防”即:防信用风险、防市场风险、 防操作风险。
“两提”即: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 “一改”即:做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工作。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
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 款)
10
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单一 多头 金融业自律: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
第八章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目标、内容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风险
1
金融监管的范围
商业银行 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和证券业以及各类投资基金 外汇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保险业
2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 合理、适度竞争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本办法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
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 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 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 过程和机制。
12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联储体系 货币监理署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全国信用社管理局(NCUA) 储蓄监管局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7
对金融机构监管的主要目的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 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 行业。 (4)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 它领域。金融监管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 会福利。 (5)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 传递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 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约风险信息。
金融监管最新课件

(2)具体目标: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监管 最新
2.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 最新
12.1.3 金融监管的成本和监管失灵
金融监管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直接 的显性成本和间接的效率损失。
金融监管 最新
各国的监管目标
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是针对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制定 出来的,其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美国监管目标有四个:第一,维持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第二,建立一个有效 的和有竞争的银行体系;第三,保护消费者;第四,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 化而调整。
《德国银行法》在第六条中授权“联邦金融管理局监管所有的信贷机构,以保证 银行资产的安全、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营和国民经济良好运转。”
的资本数量,以保证银行稳健经营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较完备的专业设施;所有权结构;一定数量合格的专业 人员,即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 业经验和良好品行;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等。 在我国,设立商业银行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否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 不得使用“银行”字样等,对申请设立商业银行者,要 求必须有符合规定的章程、足够的注册资本、健全的组 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贪污、受贿等 不良记录等。
12.1 金融监管概述
12.1.1 金融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 12.1.2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12.1.3 金融监管的成本和监管失灵
金融监管 最新
12.1.1 金融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中分离出来,分别由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形成了由中国 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家分业监管的格局。
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 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 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结构图
•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 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什么呢?
•
•
• • • • • • • • •
《
净治汤漏污潮洪引调蓄金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பைடு நூலகம்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融 如 水 》
这是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其一篇 《金融如水》的散文中写到的
项俊波,1994年获南开大 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 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 位。曾任中国农业银行党 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 10月29日起任中国保险监 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 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 政策委员会委员。
酷爱文学的项俊波,其理想一度是当作家,现实中, 他也是挤出休息时间,积极投身艺术创作。项俊波涉 猎极广,创作过电影《远山》、武侠剧《紫剑传奇》 等。其中最出色的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电视 剧《人民不会忘记》,便是以项俊波创作的小说为题 材。
肖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曾任中国 人们银行副行长,刚刚卸任中国银行董事 长。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 央委员,是十八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管理 者中唯一入选中央正式委员,曾经是网上 热传的新一届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3月 17号被任命为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此外当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金 融人士还有:
• 蒋超良——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 •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 王洪章——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 胡晓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 胡怀邦——交通银行董事长 • 宋丽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尚福林: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 士。前中国证监会主席,现任中 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
2012年1月16日,尚福林在《财 经》杂志撰文《准确把握银行业 改革重点》中指出准确把握监管 导向。充分认识监管标准的前瞻 性,监管要求的激励性,监管政 策的引导性。2012年9月21日, 尚福林在《金融时报》上撰文 《银行业改革开放稳健发展》指 出提高监管有效性,不断完善监 管理念和工具,持续强化外部市 场监督。银监会针对主要的银行 业风险类别,均建立和实施了相 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及工具、技术, 并持续监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②规范借壳上市。
③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④强制上市公司分红。
⑤打击证券期货犯罪。
⑥发展公司债。
⑦倡议养老金入市。
⑧设立投资者保护局 。
“多面”项俊波:军人、艺术家、经济专家三合一
在老山前线打过仗、负过伤,立过二等功,血染的军 旅生涯铸就了项俊波知难而上、雷厉风行、果敢刚毅 的性格。项俊波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直接对准了业界 熟知、业界外头疼、社会纠纷不断而久拖不决的车险 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
金融监管关键看什么?
• 一句话,关键在人才 • 中国未来金融监管同样要靠具有深厚金融
理论功底和丰富经济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 • 要透视中国金融监管的未来首先要了解当
前我国金融界的领袖管理者。
当选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的 金融界人士
• 尚福林——银监会主席 • 郭树清——时任证监会主席 • 项俊波——保监会主席 • 肖刚 ——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 楼继伟——时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以 来,掀起一场打击内幕交 易的“监管风暴”。郭树 清是在2011年10月出任证 监会主席,目前在其短短 任职505天里先后推出了 “八大监管新政”共70多 项制度规则。
郭树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 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 学博士,研究员。曾任中国建设 银行董事长,刚刚卸任中国证监 会主席,接替姜大明任山东省委 副书记,未来的山东省省长。 ①提升IPO审核公开性。
中国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基本确立的标志—— 三部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现存问题
• 1.分业监管的效率在逐渐降低,监管真空和
重复监管并存
• 2.金融业开放缺乏整体战略,单纯的分业监
管无法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项俊波更是经济金融保险专家。对于项俊波而言,多 年审计岗位以及银行岗位的锤炼,使得他成为经济金 融真正行家。他曾说过“要把国际金融监管经验与我 国保险市场实际相结合,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 代保险监管体系。要把科学的规范标准和先进的技术 手段引入到保险监管中,加快推进监管的法制化、标 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切实提高保险监管效能”。
金融监管发展与概况
—— 以中国为例
主讲人:王树东 制作人:吴阳 宋萌 资料搜集:王晓菲 田美英 李青 王树东
主要内容:
简要介绍什么是金融监管 简要介绍中国金融监管的概况 重点介绍中国金融监管的未来
——从人谈起
金融监管的定义:
•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 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治水效应
• 唐双宁先生写到:我们还应培育金 融的‘治水效应’。金融监管如同 治水。治标为‘堵’,治本为 ‘疏’,治理金融亦然。我们既要 加强监管,更要建立起内控机制和 现代企业文化,提高我们的治水能 力。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 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中
• 3.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健全和加强,监管机构
之间沟通不足、信息共享程度低的问题较 为突出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 (1)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 • (2)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 • (3)完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 (4)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
监管队伍 • (5)提高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 • (6)进一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2003年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组建,接管了中 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职能,由此我国正式确立了分业经 营、分业监管、三会分工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结构图
•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 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什么呢?
•
•
• • • • • • • • •
《
净治汤漏污潮洪引调蓄金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பைடு நூலகம்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水 效 应
融 如 水 》
这是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其一篇 《金融如水》的散文中写到的
项俊波,1994年获南开大 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 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学 位。曾任中国农业银行党 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 10月29日起任中国保险监 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 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 政策委员会委员。
酷爱文学的项俊波,其理想一度是当作家,现实中, 他也是挤出休息时间,积极投身艺术创作。项俊波涉 猎极广,创作过电影《远山》、武侠剧《紫剑传奇》 等。其中最出色的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电视 剧《人民不会忘记》,便是以项俊波创作的小说为题 材。
肖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曾任中国 人们银行副行长,刚刚卸任中国银行董事 长。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 央委员,是十八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管理 者中唯一入选中央正式委员,曾经是网上 热传的新一届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3月 17号被任命为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此外当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金 融人士还有:
• 蒋超良——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 • 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 王洪章——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 胡晓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 胡怀邦——交通银行董事长 • 宋丽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尚福林: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 士。前中国证监会主席,现任中 国银监会主席、党委书记。
2012年1月16日,尚福林在《财 经》杂志撰文《准确把握银行业 改革重点》中指出准确把握监管 导向。充分认识监管标准的前瞻 性,监管要求的激励性,监管政 策的引导性。2012年9月21日, 尚福林在《金融时报》上撰文 《银行业改革开放稳健发展》指 出提高监管有效性,不断完善监 管理念和工具,持续强化外部市 场监督。银监会针对主要的银行 业风险类别,均建立和实施了相 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及工具、技术, 并持续监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②规范借壳上市。
③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
④强制上市公司分红。
⑤打击证券期货犯罪。
⑥发展公司债。
⑦倡议养老金入市。
⑧设立投资者保护局 。
“多面”项俊波:军人、艺术家、经济专家三合一
在老山前线打过仗、负过伤,立过二等功,血染的军 旅生涯铸就了项俊波知难而上、雷厉风行、果敢刚毅 的性格。项俊波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直接对准了业界 熟知、业界外头疼、社会纠纷不断而久拖不决的车险 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问题。
金融监管关键看什么?
• 一句话,关键在人才 • 中国未来金融监管同样要靠具有深厚金融
理论功底和丰富经济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 • 要透视中国金融监管的未来首先要了解当
前我国金融界的领袖管理者。
当选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的 金融界人士
• 尚福林——银监会主席 • 郭树清——时任证监会主席 • 项俊波——保监会主席 • 肖刚 ——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 • 楼继伟——时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以 来,掀起一场打击内幕交 易的“监管风暴”。郭树 清是在2011年10月出任证 监会主席,目前在其短短 任职505天里先后推出了 “八大监管新政”共70多 项制度规则。
郭树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 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 学博士,研究员。曾任中国建设 银行董事长,刚刚卸任中国证监 会主席,接替姜大明任山东省委 副书记,未来的山东省省长。 ①提升IPO审核公开性。
中国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基本确立的标志—— 三部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现存问题
• 1.分业监管的效率在逐渐降低,监管真空和
重复监管并存
• 2.金融业开放缺乏整体战略,单纯的分业监
管无法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项俊波更是经济金融保险专家。对于项俊波而言,多 年审计岗位以及银行岗位的锤炼,使得他成为经济金 融真正行家。他曾说过“要把国际金融监管经验与我 国保险市场实际相结合,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 代保险监管体系。要把科学的规范标准和先进的技术 手段引入到保险监管中,加快推进监管的法制化、标 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切实提高保险监管效能”。
金融监管发展与概况
—— 以中国为例
主讲人:王树东 制作人:吴阳 宋萌 资料搜集:王晓菲 田美英 李青 王树东
主要内容:
简要介绍什么是金融监管 简要介绍中国金融监管的概况 重点介绍中国金融监管的未来
——从人谈起
金融监管的定义:
• 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对金融 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治水效应
• 唐双宁先生写到:我们还应培育金 融的‘治水效应’。金融监管如同 治水。治标为‘堵’,治本为 ‘疏’,治理金融亦然。我们既要 加强监管,更要建立起内控机制和 现代企业文化,提高我们的治水能 力。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8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金融监管; 第二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从中
• 3.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健全和加强,监管机构
之间沟通不足、信息共享程度低的问题较 为突出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 (1)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 • (2)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 • (3)完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 (4)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
监管队伍 • (5)提高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 • (6)进一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