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研究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定稿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齿轮传动定稿版实验名称:齿轮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齿轮传动原理及其应用;2.掌握齿轮的绘制方法;3.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不同齿数的齿轮通过啮合而实现轴的运动传递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根据齿轮的不同形状和结构,齿轮传动分为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直齿轮是最常见的一种传动方式。
当两个直齿轮啮合时,它们的齿数之比等于它们的转速之比,即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等于齿数比。
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直齿轮传动,通过制作不同齿轮的齿数,观察齿轮的传动效果,验证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齿轮传动实验装置;2.直齿轮(不同齿数);3.传动带。
四、实验步骤:1.通过齿轮的绘制方法,绘制出实验中使用的两个直齿轮的草图;2.安装齿轮传动实验装置,将绘制好的齿轮与实验装置相连;3.启动实验装置,观察并记录传动过程中两个齿轮的运动情况;4.测量不同齿轮的齿数,并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5.分析实验现象与计算结果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绘制的齿轮草图如下表所示:齿轮编号齿数齿轮1 10齿轮2 202.在实验装置运行时,观察到齿轮1以较大的速度旋转,而齿轮2以较小的速度旋转。
这表明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2:1,符合公式:传动比=齿数2/齿数13.测量齿轮1和齿轮2的齿数分别为10和20,代入计算公式,得到传动比为20/10=24.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验证了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与齿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传动能够有效地改变转速,实现机械能的传递,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齿轮传动在机械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传动系统、工业生产线等。
掌握齿轮传动的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和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步骤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本实验主要研究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如机械运动、速度、加速度、功、功率等。
2. 利用实验器材验证机械原理中的基本公式和规律。
三、实验器材1. 机械运动传感器2. 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3. 齿轮组4. 齿轮箱5. 支架6. 电机7. 电压表8. 电流表9. 千分尺10. 量角器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实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组装好,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2. 数据采集:a. 将机械运动传感器安装在支架上,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齿轮箱的运动。
b. 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c. 启动电机,开始采集数据。
d. 记录齿轮箱的转速、齿轮齿数、电机工作电压和电流等数据。
3. 数据处理:a. 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b. 根据实验原理,计算齿轮箱的转速、齿轮齿数、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
4. 结果分析:a.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原理中的基本公式和规律。
b. 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
5. 实验总结:a.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b. 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数据记录1. 实验数据表格:| 序号 | 齿轮箱转速(r/min) | 齿轮齿数 | 电机工作电压(V) | 电机工作电流(A) | 电机输出功率(W) || ---- | ----------------- | -------- |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 | | | | | |2. 实验数据记录:a. 齿轮箱转速:通过机械运动传感器测量得到。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习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3)虚约束:预先将生产虚约束的构件个运动副去掉,然后进行自由度计算,可改善构件的受力,增加机构的刚度。
五、体会与建议
体会:在进行试验时,深刻体会到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从人们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要得到真知就必须进行实物上的操作,这点特别是在绘制“创新机构”的简图中体现出来,有些部件的运动状态并非靠个人的想法便能描绘出来,各个构件间的关系也要在相当谨慎的态度下才能确定,否则之后的自由度计算便会出现差池。
六、体会与建议
体会:此次实验使我们对齿轮齿廓的形成有了形象的认识,也了解了产生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对我来说结合《机械原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齿轮这一章有了感性的认识。
附图:范成齿形图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工业中心C楼206室
实验日期
2013年3月10日
指导教师
赵爽 邓亚
班级
BJ0907
小组成员
崔亚飞 杨龙 陈欢欢
齿轮传动类型为:
其主要特征:实际中心距 标准中心距
啮合角 标准压力角
四、问答题
1、在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时,为什么要对跨测齿数 提出要求?
答:在测量公法线时,必须首先确定跨齿数K,当齿数Z一定时,如果跨齿数太多,卡尺的卡爪就可能与齿轮顶部的棱角接触,如果跨齿数太少,卡爪就可能与齿根部的非渐开线接触,其测量的结果都不是真正的公法线,为了使卡尺的卡爪与分度圆的渐开线齿廓接触。
p=p‘=πm
4、若加工负变位齿轮,其齿廓形状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变化
对于负变位齿轮;X<0其分度圆齿厚比标准齿轮小,变位齿轮的齿形随变位系数的改变而变化较大,实际上其分度圆压力角仍等于刀具节线压力角,即等于刀具的齿形角α,其基圆半径不变,因此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曲线,均应为同一基圆所产生的同一条渐开线,只是它们分别应用同一渐开线的不同段而已。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类)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类)实验名称:对称张力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受力分析的原理。
2.掌握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3.熟悉张力系统平衡、重心定位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张力系统是指由连续的杆件、金属丝等构成的空间结构。
由于每个杆件所受的张力都是相等的,因此又称对称张力系统。
在力的作用下,桥梁、吊桥等结构就构成了张力系统。
在给定的运动条件下,通过受力分析计算每个零件的拉力和重心位置,能够为设计和制作张力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受力系统看作一组平衡的受力。
按照平衡条件,可以列出各个受力的方程式,从而获得未知的受力大小和方向,达到定量分析受力的目的。
实验步骤:1.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并调整扭簧,使圆盘处于平衡状态。
2.记录各部件的长度,如张力杆、静压杆、支腿等,以及各杆件的夹角。
3.通过旋转支腿和调整支脚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完全平衡。
4.使用角度测量器,记录各个杆件的角度,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结果:以对称张力系统为例,在实验中记录下如下数据:支脚长度:16.5mm张力杆长度:10mm夹角1:60°夹角2:45°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各个杆件的拉力分别为:张力杆1:2N结论: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有效地计算各个杆件的拉力分布,并在实际工程设计、制作中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验中,通过调整支脚长度和杆件夹角,可以使对称张力系统达到完全平衡的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该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桥梁、吊桥等结构的设计、制作和维修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大学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受力、强度、稳定性和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自由落体实验装置;3. 纸带;4. 尺子;5. 秒表;6.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架上,调整好计时器的高度;2.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固定在打点计时器下方;3.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轮,并将纸带固定在实验装置上;4.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释放,让纸带随实验装置一起下落;5. 观察纸带在打点计时器上打点的痕迹,记录下落高度和打点时间;6. 根据纸带上的打点痕迹,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7. 利用计算器,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数据:下落高度(m):h = 2.0打点时间(s):t = 0.5瞬时速度(m/s):v = 3.0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如下:重力势能(J):E_p = mgh = 1.0 × 9.8 × 2.0 = 19.6 J动能(J):E_k = 1/2 × mv^2 = 1/2 × 1.0 × 3.0^2 = 4.5 J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等非保守力的影响,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
但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操作打点计时器时,要确保纸带平稳下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3.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无误,以便后续分析;4.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保持实验室整洁。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学习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北航机械原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实验一:简单机械原理的验证本实验通过搭建简单的杠杆、滑轮和斜面等机械结构,验证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力的传递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相等;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斜面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原理中的力的平衡和传递原理。
实验二:力的分解与合成本实验通过使用力的分解和合成原理,研究力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力的合成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而力的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合成和分解不仅可以简化力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的作用。
实验三:力的测量本实验通过使用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等仪器,研究力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测力计可以通过读取刻度值来测量力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则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测量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力的测量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准确的力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力的分析和计算。
实验四:摩擦力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倾斜面和测力计等仪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常见的一种力,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能量转换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五:机械传动的研究本实验通过使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等机械结构,研究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传动可以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传递,而皮带传动则可以实现远距离和大功率的传递。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机械传动是机械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机械系统的运动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课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课实验报告标题:摆线齿轮副的运动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摆线齿轮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了解其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掌握机械原理中摆线齿轮的使用及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摆线齿轮副是由摆线齿轮与摆线架构成的齿轮副。
摆线齿轮由一对圆弧法线生成,具有平稳传动、无滑动的特点,因此在某些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1. 摆线齿轮副的运动规律摆线齿轮副的运动规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直线传动和曲线传动。
直线传动时,摆线齿轮的齿线是直线,从而使得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的滚子运动成为直线运动。
曲线传动时,摆线齿轮的齿线是曲线,从而使得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的滚子运动成为曲线运动。
2. 摆线齿轮副的力学性能在传动中,摆线齿轮副的力学性能表现为传动效率、干扰等。
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其数值一般在95%以上。
干扰是指摆线齿轮与摆线架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接触失配,一般不应产生变位。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 实验内容通过摆线齿轮副装置的调整和测量,得到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2. 实验步骤(1)调整摆线齿轮副装置,使之工作平稳、不卡滞。
(2)测量输入齿轮(摆线齿轮)和输出齿轮(摆线架)的齿数。
(3)使用光电测速仪测量输入齿轮转速,使用电磁测力仪测量输出齿轮所承受的力。
(4)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传动效率和干扰。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摆线齿轮副的直线传动情况进行研究。
测得输入齿轮的齿数为20,输出齿轮的齿数为30。
通过测量输入齿轮的转速为300rpm,输出齿轮所承受的力为6N。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求解出传动效率和干扰:传动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输出力×输出转速/输入力×输入转速)×100%=(6N×300rpm)/(20N×300rpm)×100%=90%干扰=(输出齿数-输入齿数)/输入齿数×100%=(30-20)/20×100%=50%通过计算可知,本次实验得到的摆线齿轮副的传动效率为90%,干扰为50%。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验证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
通过设计和搭建不同的实验装置,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引言: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应用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力的平衡和合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平衡力实验装置,通过调整不同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验证力的平衡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二: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杠杆装置,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平衡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杠杆原理,还帮助我们理解杠杆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实验三:摩擦力的测量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摩擦力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施加的力的大小,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成正比。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摩擦力的存在,还帮助我们理解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实验四: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装置,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还帮助我们理解碰撞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前言一、实验课目的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
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9月1日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配合课堂教学及课程进度,为学生展示大量丰富的实际机械、机构模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及创新设计实例,使学生对实际机械系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所学知识。
机械原理报告
机械原理报告一、引言。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的科学。
它是机械设计、制造和运用的理论基础。
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促进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的科学,它主要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平衡状态及平衡条件的科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及运动规律的科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及运动的科学。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
机械原理在机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指导机械设计、制造和运用中的各种问题。
在机械设计中,机械原理可以用来确定机械零件的尺寸、结构和工作性能;在机械制造中,机械原理可以用来确定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在机械运用中,机械原理可以用来分析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状态。
四、机械原理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机械原理经历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械原理将会不断地完善和深化,为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结论。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的科学。
它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运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指导机械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原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提高机械工程技术水平做出更大的努力。
六、参考文献。
1. 王明, 李刚. 机械原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2. 张伟, 赵勇. 机械原理与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以上是关于机械原理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心得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心得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了解机械结构与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今后的机械设计与研发奠定基础。
在本次机械原理实验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的拆装与观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熟悉并掌握机械传动的运动规律。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拆装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如齿轮、链条、皮带等;2. 观察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际操作,分析机械传动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实验一:拆装齿轮传动步骤:1. 拆卸齿轮传动结构,观察齿轮的型号和齿数;2. 测量齿轮的模数、分度圆直径等参数。
观察结果:通过拆装齿轮传动结构,我发现齿轮的组成主要包括齿轮和齿轮轴。
齿轮的齿数和型号会直接影响到机械传动的速比和传动比,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则是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参数。
实验二:拆装链条传动步骤:1. 拆卸链条传动结构,观察链条的组成和结构形式;2. 测量链节的长度、链条的宽度和厚度。
观察结果:在拆装链条传动结构的过程中,我发现链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链节和链板。
链节的长度和链条的宽度决定了链条的承载能力,而链条的厚度则影响着传动的效率和耐久性。
实验三:拆装皮带传动步骤:1. 拆卸皮带传动结构,观察皮带的结构特点;2. 测量皮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观察结果:通过对皮带传动结构的拆装,我发现皮带主要由橡胶和纤维材料组成。
皮带的长度与传动两端的距离相关,而皮带的宽度和厚度则会影响到传动的可靠性和传动能力。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机械原理实验,我对机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际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中的各种参数对传动性能的重要影响,例如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链条的长度和宽度、皮带的厚度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最新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最新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及其性能。
3. 学习如何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验设备:1. 机械原理实验台。
2. 转速计。
3. 测量尺和游标卡尺。
4. 计时器。
5. 计算机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确保所有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验指导书设定实验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转速、载荷等。
3. 开始实验,记录机械系统的启动时间、稳定运行状态和转速变化。
4.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关键部件的尺寸和位置。
5. 采集实验数据,包括转速、力矩、功率等。
6. 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并进行数据整理。
实验数据与分析:1. 列出实验中收集的所有数据,并进行初步整理。
2. 利用图表形式展示转速随时间的变化、力矩与转速的关系等。
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公式和预期的运动规律。
4. 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偏差及其可能的原因。
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结果,对比理论预测和实际观测的差异。
2. 评估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3. 提出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的建议。
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实验设备前,务必熟悉设备使用说明书。
2. 实验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3.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安全。
建议与展望:1. 建议增加更多类型的机械系统进行实验,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机械原理。
2. 未来可以考虑引入更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效率。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理论。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机械动力学:研究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机械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部件(如齿轮、链条、皮带等)3. 力传感器4. 速度传感器5. 计算器6. 数据采集系统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机械运动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相关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机械部件的运动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二:机械动力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3. 实验三:机械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实验步骤:a.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
b. 选择合适的机械部件。
c. 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参数。
d. 安装机械结构,进行实验验证。
e. 分析实验结果,改进设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期:机械设计教研室河南机电⾼等专科学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实验⽬的⼆、实验设备三、回答问题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的不同,平⾯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3.在平⾯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4.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副机构。
5.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6.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可分为、、。
7.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副接触的⽅式可分为、。
8.在平⾯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9.在平⾯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10.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是。
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11. 根据轮系在传动中各个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为、、。
12.轮系的功⽤有、、、、、、。
13.常⽤的间歇机构有、、、。
六、进⾏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报告⼀、实验⽬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注:上⾯所画的机构运动简图中,如有复合铰链、局部⾃由度、虚约束应在图中指明。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的⼆、实验设备及仪器三、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的⼆、实验设备三、齿轮⼏何尺⼨计算20m mm =,20α= ,8z =,1a h *=,0.25c *=,变位系数10.5x =,20.5x =-四、回答问题1.记录得到的标准齿轮齿廓和正、负变位齿轮齿廓形状是否相同?为什么?2.通过实验,你观察到的根切现象发⽣在基圆之内还是在基圆之外?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根切?3.⽐较同⼀齿条⼑具加⼯出的标准齿轮和正变位齿轮的以下参数尺⼨:a f ab s s p h h r r m 、、、、、、、、,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为什么?五、附齿廓范成图插齿原理演⽰实验报告⼀、实验⽬的⼆、实验设备三、回答问题1.范成法加⼯齿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插齿法加⼯齿轮有哪些优缺点?3.插齿演⽰机的传动中采⽤了哪些机构?作⽤如何?。
机械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理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设计机械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方程;2. 机构的运动分析,包括机构的自由度、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 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4. 机械振动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运动测试仪;3. 传感器;4. 数据采集器;5. 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台的结构,了解实验台的组成和功能;2. 将实验台上的各个部分连接好,确保连接正确;3. 开启机械运动测试仪,进行运动测试;4. 使用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5. 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原理理论;7. 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1. 机械运动测试仪的数据:- 机构1的运动速度:v1 = 1.2 m/s;- 机构2的运动速度:v2 = 0.6 m/s;- 机构3的运动速度:v3 = 1.0 m/s;2.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机构1的加速度:a1 = 0.2 m/s²;- 机构2的加速度:a2 = 0.1 m/s²;- 机构3的加速度:a3 = 0.3 m/s²;3. 机械振动测试数据:- 频率:f = 10 Hz;- 振幅:A = 0.05 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原理理论,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方程、机构的运动分析等;2. 实验结果表明,机构1、2、3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符合理论预期;3. 机械振动测试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振幅符合理论预期。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机械原理理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通过实验,掌握了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及仪器1.简单机械模型(包括滑轮、斜面、杠杆等)2.测力计3.直尺4.卡尺5.万能表三、实验原理1.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机械是指由几个基本部件组成的机构,其结构简单,但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滑轮、斜面和杠杆等。
滑轮是一种圆形物体,通常用于改变力量方向或大小。
斜面是一种平面呈倾斜状态的物体,通常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杠杆是一种刚性棒,在支点处旋转,可用于增加或减小力量。
2.测力计测量法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和方向的仪器。
它利用弹簧伸长或缩短来反映力的大小,并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力的大小。
在机械原理实验中,测力计常用于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以验证斜面的减力作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滑轮实验将一根细绳套在滑轮上,然后将两端拉直,使滑轮旋转。
通过测量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和滑轮旋转的速度来验证滑轮改变了力量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结果:当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为10N时,滑轮旋转速度为2m/s。
2.斜面实验将一块物体放在斜面上,并固定一个测力计在斜面下方。
通过测量物体重量和斜面长度来验证斜面减小了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结果:当物体重量为5N时,在10cm长的斜面上所需的力量为2N。
3.杠杆实验将一个木板固定在支点处,并在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
通过调整支点位置来改变物体平衡时所需的力矩,从而验证杠杆增加或减小了力矩。
结果: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近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小;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远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大。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机械原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滑轮、斜面和杠杆等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测力计测量法,并在实验中使用了它来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滑轮可以改变力量方向和大小。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一、实验原理1、观察几种典型机构及运动,了解其特点。
2、掌握依据实物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抽象思维的能力,即通过查看抽象图形(运动简图)想象出实物机器的运动关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简要了解各种泵体和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机构。
2、从JG C—A型模型中任选两种,从JG C—B型模型中任选一种,进行机构分析、尺寸测量,绘制简图。
3、在机构运动简图上进行自由度的计算。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JG C—A型、JGC—B型机构简图测绘模型。
3、直尺、纸、铅笔、橡皮等绘图工具(自备)。
四、模拟实物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机构运动简图是指反映机构运动情况的简单图形,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间所组成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机构运动简图中可以撒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以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性。
2、测绘方法1)分析运动情况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要把该机器或模型的实际构造和运动情况搞清楚。
为此先应确定出其原动件和从动件,再使被测机器或模型缓慢运动,然后按照运动的传递路线把原动件和从动件之间的各构件的运动情况观察清楚,尤其应注意有微小运动的构件,分清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性质,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联接次序和运动副数目、种类等。
2)选择投影面投影面的选择应以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运动情况正确地表达出来为原则。
一般应先确定机构原动件的位置,原则是选择机构中的每一构件均能清楚地表达出来的最佳位置(避免构件间的交叉和重叠),然后将机构投影到与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平面上。
必要时可就机器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不过应尽量减少投影面。
3)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在确定了原动件和投影面以后,就可以测量机构的运动尺寸了,按着一定的比例尺画出各构件和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17
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re by using Mathematical software programming on the designing and modeling of the mechanism motion, obtain mechanism motion 3d graphics, analysis of mechanism motion characteristics, then will design institution into motion simulation software Workingmodel for simulation, by comparing the two software institution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results. For mechanism design, it can draw Workingmodel in first in the 2D figure, then take the feasible scheme into Mathematica in programming to get accurate 3d mechanism motion figure. By studied the Mathematica and Workingmodel ,we have designed 7 mechanisms, include the comparing of simple crank slider and scotch yoke mechanisms, four-bar derivatives of institutions, the design of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and the design of cam based on Workingmodel and excel ect. Through the design and simulated these mechanism,we not only learn to use two kinds of practical mechanism design and analysis software, and learn some mechanical design method. KEYS: Mathematica,Workingmodel,Simulation,Mechanism motion
2013-7-17
12
运动分析
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 正弦机构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图像始终 是正弦曲线,而曲柄滑块机构因为存在急 回运动,所以在推程与回程阶段的加速与 加速度不相等,并且加速度在最大压力角 位置处最大,在压力角为零处最小。
2013-7-17
13
Workingmodel仿真
9
2013-7-17
三、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1、曲柄滑块机构与正弦机构的运动比较及仿 真 2、油矿泵的结构分析以及运动仿真 3、理想化凸轮跟随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4、四杆机构的分析与仿真 5、基于workingmodel 2D的轮系分析 6、基于workingmodel 2D的齿轮连杆组合机 构仿真分析 7、基于workingmodel 2D和Excel的凸轮建模
8
2013-7-17
目前在科技和工程界上比较流行和著名的数学软件主要有四个,分别是 Maple、MATLAB、MathCAD和Mathematica。它们在各自针对的目标都有不 同的特色。 Mathematica是由美国物理学家Stephen Wolfram领导的Wolfram Research开发 的数学系统软件。它拥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能力,在这一方面与 Maple类似,但它的符号计算不是基于Maple上的,而是自己开发的。 Mathematica的基本系统主要是用C语言开发的,因而可以比较容易地移 植到各种平台上,Mathematica是一个交互式的计算系统,计算是在用户和 Mathematica互相交换、传递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完成的。Mathematica系统所接 受的命令都被称作表达式,系统在接受了一个表达式之后就对它进行处理, 然后再把计算结果返回。5.1版本以后的可以用各种格式保存文件和剪贴内容, 包括RTF、HTML、BMP等格式。 Mathematica的符号功能是最强的。且它的运行构架是最优的。符号运算 效力与解析能力是最好的。它的构架由核心系统与前端系统构成。两个系统 既合作又独立。这个比Matlab的构架都要优秀。它是专为研究人员开发的。 至于Maple的符号能力根本就比Mathematica弱很多的。它基本上是为中学生 与大学生之学习研发的。不足以进行物理学与技术科学的运演。而 Mathematica是最好的物理学科研的工具。Matlab是最好的技术科学数值求解 的工具。朋友们应该知了。数值类的数学软件是Matlab最好最全。符号分析 类的数学软件是Mathematica最好。
6
2013-7-17
最初,Mathematica的影响主要限于物理学、工程学、和数 学领域。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Mathematica在许多重要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它已经被应用于科学的各 个领域--物理、生物、社会学、和其它。许多世界顶尖科 学家都是它的忠实支持者。它在许多重要的发现中扮演着 关键的角色,并是数以千计的科技文章的基石。在工程中, Mathematica已经成为开发和制造的标准。世界上许多重要 的新产品在它们的设计某一阶段或其它阶段都依靠了 Mathematica的帮助。在商业上,Mathematica在复杂的金 融模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泛地应用于规划和分析。 同时,Mathematica也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发展: 它的语言元件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原型、和界面环境。
2油矿泵.wm2d Workingmodel仿真只是做了大概的运动仿 真,所以运动并不是很精确。
2013-7-17
17
3.理想化凸轮跟随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3理想凸轮跟随机构.nb 该机构共有5个活动构件,5个低副,2个高 副,2个局部自由度,所以自由度为1。
2013-7-17
18
运动分析
2013-7-17 10
机构分析和运动分析
自由度公式 F=3n-(2Pl +Ph –P `)-F ` F是自由度,n为活动构件数 Pl是低副个数,Ph是高副个数 P `是虚约束个数,F `是局部自由度
2013-7-17
11
1.曲柄滑块机构与正弦机构的运 动比较及仿真
1曲柄滑块正弦机构.nb 此机构由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和一个正弦机 构组成,公用一个原动件。 这两个机构均由3个活动构件,4个低副组 成。 两个机构自由度均为1
4
2013-7-17
二、 Mathematica简介
介绍mathematica的主要功能 应用mathematica的优点 mathematica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 况
2013-7-17
5
介绍mathematica的主要功能
Mathematica是一款科学计算软件,很好地结合了 数值和符号计算引擎、图形系统、编程语言、文 本系统、和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高级连接。很多功 能在相应领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09年, 它也是为止使用最广泛的数学软件之一。 Mathematica的发布标志着现代科技计算的开始。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数值、代数、图形、 和其它方面应用广泛,Mathematica是世界上通用 计算系统中最强大的系统。自从1988发布以来, 它已经对如何在科技和其它领域运用计算机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7
2013-7-17
Mathematica是三大数学软件之一(MATLAB、Mathematica、 Maple),功能强大,能够进行几乎一切形式的数学运算(能 够进行纯符号运算、可以进行复杂的微积分运算、可以解 方程或方程组、可以编辑动画、可以绘制漂亮并且动态函 数图像、可以高效的编写程序并能将程序代码以C或 Fortran的形式输出、可以制作网页、可以通过Mathematica 上网等等,Mathematica设计者的初衷就是开发一款全能型 的软件),当然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不过Mathematica 属于大型软件了,学起来要花不少时间的(相比于 MATLAB和Maple,Mathematica是最容易上手的了,语法 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013-7-17
20
4.四杆机构的分析与仿真
4用四杆机构画封闭曲线.nb 相当于三个活动杆件,四个转动副,那么 自由度等于1。
基于Mathematica和 Workingmodel的 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
组员:机电0808 金文涛 08222010 机电0806 谢 萌 08225016 机电0806 杨 岳 08225019 机电0806 吴开龙 08225015
2013-7-17 1
摘要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编程对机构 进行设计与建模,获得机构运动的三维图形,分析机构运动的特点, 然后将设计的机构导入到运动仿真软件Workingmodel中进行仿真,通 过比较在两个软件中机构运动的特点来获得预期的结论。对于机构设 计,可以先在Workingmodel中画出的机构运动2D图,进行仿真,然后 将可行的方案在Mathematica中编程得到精确的三维机构运动图。我们 通过学习使用Mathematica和Workingmodel,一共研究并仿真了七个机 构,有曲柄滑块与正弦机构的运动比较,有四杆机构的衍生机构,有 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的设计,以及基于Workingmodel与excel的凸轮设 计等,通过对设计这些机构并且对它们进行仿真,不仅学会使用两款 实用的机构设计分析软件,而且学会一些机械设计的方法。 关键字:Mathematica,Workingmodel,仿真,机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