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有益,切莫把它当成惩罚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抄书有益, 切莫把它当成惩罚的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 每当学生写错字或做错了事, 有些老师就用抄写字词、抄写课文的方式来惩罚学生, 以此达到强化记忆或警告学生的目的。
被惩罚的学生, 当然是被动的接受, 尽管抄得疲惫不堪, 但效果很差。
结果, 学生们对抄书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厌恶感, 更无法享受到抄写的妙处和益处。
可是在古代, 抄写是学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历代文人的一个优良传统。
晋代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少年时家道贫困,以砍柴所得买纸抄书, 刻苦攻读诸子百家, 杂学旁收, 十年如一日。
《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写给东阳县的青年学子马君则的一篇赠序就写到自己学习的情景: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鲁迅15 岁就开始抄书, 最初他抄《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字, 继抄《唐诗叩弹集》中的百花诗和《释草小记》《南方植物状》等书籍, 一直抄到30 多岁, 还乐此不疲。
如唐朝诗人张籍, 直到晚年还常常手抄九经, 他认为“读书不如抄书” , 这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抄书是古代文人学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一条必经之路。
当然古人抄书与当时物质匮乏、印刷术不普及有关系,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意识到抄书的益处。
明代吴应箕曾说抄书有三益: “先经抄一遍, 于记诵亦易,益一也; 可以校书之伪误,收己之放心,益二也; 常抄, 则手法易熟, 即可以当学字, 益三也。
”抄书可以帮助记忆、校正对错、练习写字, 但是有一个好处, 他没有说到,即抄书是为了藏书。
清乾、嘉年间,江苏吴县的吴翌凤就是一位靠抄书抄成藏书家的一代名流。
南宋诗人杨万里, 凡是他没有读过的书,都要做笔记, 自家所没有的,则要抄录保藏。
另外,抄书还可以修身养性, 中国知识分子讲究修身养性, 书既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抄书的过程也就是一次净化心灵的享受, 有些老人就把抄书当做怡情养性、延年益寿的途径。
如徐州师范大学的退休教师王贤宝,10 多年间, 用了7刀宣纸,200 多支毛笔,抄写了600万字,82 岁的高龄还继续每天抄写, 同时还体现出“人书俱老”的高深造诣。
今天, 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必靠抄书来藏书,但只要肯抄,上述的益处应当不减。
然而, 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可能早已忘记了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所带给人的真正益处, 所以会有如此多的老师利用它来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以致学生们拒之十万八千里, 认为抄书是一件费力又徒劳的事。
在语文教学
中, 老师一方面要意识到抄书的妙处, 另一方面还可
以把前人的抄书想法告诉学生以便他们学习参考。
前人常见的抄书想法有:
一、固定的目标, 只要自认为好的就抄。
抄书是为了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
如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 他们二人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收藏上都可谓情投意合。
年轻时, 他们经常抄书。
每当发现谁家有亡诗逸史或少见之书,就借回家来,夫妻二人共同抄写, 经常忙到深夜而欲罢不能。
鲁迅平时的阅读书目很杂, 天文、地
理、
动物、植物、医学、历史等书籍都在他的阅读范围内。
读书要动笔, 鲁迅在广泛收集材料中, 经常抄录。
二、围绕一个专题, 有系统地抄书。
鲁迅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在授课中由于没有讲义他就不得不自己围绕某一个专题,到处抄录有关资料, 为此鲁迅经常跑图书馆找书, 然后一点一点抄录有价值的资料。
后来他用这些材料写成了《中国小说史略》。
三、抄书是为了真正了解书, 甚至为此重复抄写。
抄书过程就是加工消化的过程,在抄书中边抄边整理分类, 边抄边批注分析, 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鲁迅的抄录本上, 总是密密麻麻写着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为
了加深印象,深入了解, 有不少人宁愿多次抄录同样的书。
如宋朝的宋祁, 就曾把《文选》抄了三遍, 认为这样才能体会到《文选》的佳处。
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应该多想想如何让学生走近和走进抄书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抄自己喜欢的书, 把抄书当作学习的一种方法, 在抄书中学习, 并体会到其中的益处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