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
儒家生态思想的特点及价值
在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时 , 追求 要 中国的传统儒家生态思想 , 一方面与世界其他古 自然应该和谐统一 ; 因为只有做到人与 自然 的和谐统一 , 能 才 代文明中心相 比, 表现 出鲜明的 中国特色 ; 另一方面 和谐统一 , 与现代生态思想相 比, 又体现出古代的、 传统的特点。 达到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理想境界 。子 日:天何言哉 ! “ 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 , 是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 四时行焉 , E 百物生焉 , 天何 言哉?” 论语 ・ ( 《 阳货》 这里 ) H ek1 16 年在其《 ac e 于 86 ) 普通生 物形态学 》 书 中首 的“ 就是 自然之天 。孑 子提倡人们办事要符合 自 一 天” L 然 先提出来的 , 他认为“ 生态学是研究 生物 及环境间相 规则 , 要顺“ , 畏天命 ”《 天”要“ (论语 ・ 季氏》 唯天为 ) 和“ 互关 系的科 学”J 【 l 。但是 , 生态思想 的出现要 比“ 生态 大” 论语 ・ ( 《 泰伯》。《 ) 周易》 是儒家的六经之首 ,周易 ・ 《 学” 早得多 。中国是 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 , 历史 源远流 文言》 “ 日:夫大人者 , 与天地合其德 , 日 与 月合其明, 与 长, 据考证 , “0 0 80 年 以前 中国人的生态学观 四时合其序” 在 6 0 —0 0 。同时《 周易》 也肯定人的主动性, 要掌握 念 和 生态 学 思想 ” 已产 生[ 就 2 1 。 天地运行规律 , 辅助其 良性发展 , 裁成天地之道 , 如“ 辅 相天地之宜”《 (周易 ・ ) 象》 。儒家之 中比较强调人的主 他在《 苟子 ・ 天论》 中说 :天行有 “ 儒家生态 思想的一些重要特 点 动性的代表是苟子 , 常,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但是人如果在 “ ; 明于天人之 分”“ ,不与天争职”遵守 自然规律(官人守天 , 自为 , “ 而 从中国传统文化演变的历史看 , 中国传统文化是 )的前提下 ,制天命而用之”“ “ , 应时而使之” , 以儒家文化为正统 , 以道家文化以及汉代 以后传人 中 守道也” 裁万物 , 利天下 ” 兼 国的佛教文化为补充构成核心支柱[ 3 ] 。由于儒家在 中 就能够为人类谋福 利 序 四时 ,
先秦儒家深层生态学的现代启示
对 自然 环境 、 生 态 环境 论 述 较 多 的道 家 、 佛教 ( 尤 以禅 宗为 主 ) , 它们 在 自然 观 和人 生观 等层 面 与深 层 生 态学 实 现 了高度 的契合 ,如 : “ 道 家 思想 是一
境保护思想中的重要理论 ,其试图通过倡导生态 整体 的实 在观 和 价值 观 来破 除 以人 的利 益 为核 心 的“ 人类 中心主义” 价值观 , 进而以一种“ 深层 的”
( d e e p ) “ 追 问” ( t o s e e k , b e a s k i n g o r b e q u e s t i o n —
种生态学 的取向, 其 中蕴藏着深层的生态意识 , 它
为‘ 顺 应 自然 ’ 的生 活 方 式 提 供 了实 践 基 础 。” 又如 有学 者 指 出佛教 为深 层 生态 学 的 自我 实现 和 内在价 值 的建构 提 供 了最 为 直接 的表 述 [ 1 1 s o 。可见
5 9
第 5期
宋
宁 ,李
丹 :先秦儒家深层 生态学的现代启示
总第 4 3 期
的问题 之 一 ,也 正是 在这 一 时期 成 长起 来 的儒 家
时, 也 强 调要 发 挥 人 的 主 观 能动 性 , 如荀子“ 制 天
不 仅重 视 人 的现 世生 存 ,而 且非 常 强调 人 生存 的 形 而 上价 值 依据 , “ 天人 合一 ” “ 生生 之 谓 易” “ 天地 之 大 德 日生 ” 等 等 即是 其核 心价 值 理念 , 它 体 现 出
的理 论建 构 相 结合 ,则将 有 可 能会 实现 深 层 生 态
学 的新 超 越 。 1 先 秦儒 家 生态 智 慧产 生 的历史 语境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及当代价值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及当代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惜生命、遵守生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规律等道德观念,尤其反映在儒家思想学说中。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参赞化育、仁民爱物、取物循时、和谐共生”等生态道德思想,对当今正处于生态危机日渐深重的20世纪的人类产生了重大启示。
正确认识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当代现代价值,将有益于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一、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特质(一)“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智慧的理论基石“天人合一”论是五千年中华灿烂文明的精华与核心。
人与天地万物的平等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儒家学派便把自己的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很好地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之上了。
“先秦儒家认为,天并不是与人相对的,仅仅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的自然界更不是毫无生命的僵死的自然界,而是有生命意义和内在价值的自然界,是创造生命的自然界,人的生命既来自于天,又与之息息相关,自然界取代了上帝,成为生命的创造之源,因而是神圣的。
”[1]与道家以人道天,即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不同,儒家强调人、物俱为天地和合而生,或者说人就是自然,“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人应该顺从天意。
宇宙万物是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万物既同出于天地一体,又共处于天地一体之内,人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万物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单一体性”。
[2]孔子认为,人若有了天所赋予的仁和心性,就会了解“天道”,从而天人想通,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境界。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认为人性即天性。
《孟子·尽心上》有言: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荀子以气为万物生成的基础,基于对生态价值的正确认识,提出“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
荀子认为,人是自然而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人又能治理天地、造化万物。
“天人合一”思想虽然闪耀着智慧之光,但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限制,片面强调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物我不分的认知态度,表现出人对自然的盲目崇拜,从而忽视人的生产实践活动,过分依赖与人“顺天”的行为。
浅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
浅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作者:周梦然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20期摘要: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成为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至关重要。
本文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着手,解释其基本内涵,联系当下大生态圈面临的危机,揭示出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
关键词: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价值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0-0103-01 中国图书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儒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最佳状态,也是万物和谐发展的最佳状态。
现如今,环境问题犹如达摩利斯之剑悬挂在人们的头顶上岌岌可危。
建立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人都关注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索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天地参是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出发点在于人,为了人,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必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这就是“与天地参”,参是指天地人之间并立和谐。
在荀子来看,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自然界,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也是指能参。
其意是天、地、人各行其职,和谐相处。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把尊重自然、仁爱万物视作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
在儒家哲人眼中,“仁”意味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品德,由于“仁”根源于天地“生生之德”,所以,“仁”者不仅要“爱人”,还要关爱万物,即把对人类之爱扩大到对自然万物的爱。
2 当代大生态圈面临的危机当代是个日益发展的时代,是物质文明巅峰的时代,但我们在欣赏这些壮举时,却发现风和日丽中隐藏不期而至的灾难,繁华中隐匿人性沦丧,欢笑中隐藏不为人知的心酸。
人们虽歌舞升平,但也感觉到危机四伏。
面临着如雾霾空气污染、水污染、核辐射、噪音污染、耕地面积不足、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
如果对生态危机采取熟视无睹、放任自流的方式,迎接我们的将是世界末日。
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先秦儒道哲学对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者:李锦威来源:《参花·下半月》2017年第05期摘要:生态文明作为21世纪越来越主流的文明形态,日益受到重视,而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种种社会中的生态矛盾。
除了借鉴国外的生态伦理思想外,更须从本民族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借鉴。
本文通过对中国先秦时期儒家、道家等学派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挖掘先秦哲学中的生态内涵,寻找当代中国生态思想的文化根基,为建构当代中国生态伦理理论的思想之源、寻找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发展道路以作借鉴。
关键词:先秦时期生态文明儒道思想一、“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的建设中,如何和谐发展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是否避免破坏自然就势必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呢?是否发展人类自身就必须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呢?在这一点上,发端于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便为人们在形而上的层面提供了解答。
“天人合一”是先秦儒家和道家生态思想最为重要的特征和属性,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当中,始终以一种整体、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引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
从刀耕火种的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始终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这种对立关系表现为依附、征服等形式。
但是“天人合一”却将这两种原本“矛盾”的事物进行了统一。
在其思想指导下,人类能够真正和自然形成辩证统一的生态体系和生态互动,使我们意识到,任何脱离人与自然关系而开展的物质生产都是片面的、支离的,并从总体上保持着天、人之间的平衡。
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和谐共生才是人与自然最高的价值选择,故“天人合一”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哲学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之源。
二、生态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是今年一个热词,国家领导人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提出涵盖生态环境、外交政治、互联网等方面的“共同体”思想。
在西方的生态伦理理论中,对于“共同体”思想的挖掘十分重视,这是一次伦理视角的重大拓展,更是为人类的思想进一步建立起连接整个地球的生命与非生命的环境网络。
试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试论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论文摘要:文章以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为基础,以“仁民爱物”的生态保护观为支撑,以“取物有节”的生态发展现为保障,较深入地揭示了儒家生态保护思想的先导性、睿智性和系统性。
论文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有节为实现人类生活的永久幸福而注重生态的平衡与保护,是当今世界的绿色主题。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思想已关注到了此问题。
与历史发展相伴随,儒家生态保护思想逐步实现了逻辑的演进链:即从“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核心的确立,到“仁民爱物”生态保护观的实施,再到“取物有节”生态发展观长效机制的保障。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
“天”即自然,“人”即人类。
“天人合一”通过赋予天以伦理道德的属性,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的统一。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论语>))这里孔子肯定了天和尧的同样伟大,并认为只有尧才能仿效天,因为尧是人类的最杰出的代表。
蕴涵着人与天可以相通,即人与自然可以统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还通过对自我一生发展历程的自叙,进一步显示了这一思想。
他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论语)孔子对他七十年的坎坷人生道路作了总结,其中所包含的“天”或“天命”便是贯穿其一生思想和实践中的灵魂和宗旨。
统观全局,“天命”一词在这里虽一偶见,但“知天命”却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正如路德斌指出的“志于学”,‘而立’与‘不惑’,不过是“知天命”的准备阶段,而‘耳顺’和‘纵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也不外是‘知天命’之延伸。
孔子年五十时,对天命还只是“知”,人与天命还被分为两部分,但在知天命之后,自然便是一个如何与之融合,以求达到最高境界的问题。
很明显,对于“天命”由“知”至“耳顺”,“纵心所欲,不愈矩”,以至整个身心与“天命”合而为一,这是一个渐进过程。
儒家哲学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哲学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作者:吴姿谊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03期摘要:儒家哲学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儒家社会治理思想,其沿用到现在发挥了重要的应用意义。
本文简要就儒家哲学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儒家哲学的生态思想在当代所体现的意义。
以期在当前充分发挥儒家哲学生态思想的应用作用。
关键词:儒家哲学;生态思想;当代意义儒家生态哲学主要涵盖生态存在论、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实践观三方面。
儒家生态存在论等多个方面,并且整体以“生生之德”作为理论基点,同时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深入探究儒家生态哲学可以知道,人与自然关系相比其他事物的哲学探讨具有更高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但是,生态哲学思想重点强调人的具体价值,而其主要表现出德性价值。
一、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分析(一)生态存在论儒道两家从本质上说其实都是建立在同一宇宙经验基础之上的。
所以,儒家、道家所提出的生态存在论部分相似,且主要体现在去都将世界看做不断发展的创生万物的循环,并且世间万物以及社会等级都由此基础所产生。
针对儒家生态存在论进行探讨可以知道,其所突出的主要内容在于天地生化万物生生之德以及诚者天之道几方面的思想。
同时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等主观性的思想内容。
(二)生态价值观儒家的生态价值观中重点探究了社会中人的地位与其所具备的价值。
儒家经典中针对人的价值作出了探讨都建立在天地生生之德的基础上,对天地化育表示了赞叹,凸显了对一体之仁概念的强调。
以此为基础探讨,可以知道儒家的生态价值观的主要涵义就在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同时,对于儒家生态价值观的探讨中还重点对人、草木、禽兽之间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比较方面。
人具有其他自然物种所不具备的德性,这种德性可以使人更全面和统一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在自身完善发展中可以兼顾自然的保护与成长,进而生成一个相互依附和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
这是其他物种不可以比拟的,是极富个性和理性的。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作者:贺君婷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建立环保低碳的生态文明。
儒家文化中有很多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当代生态文明的种种问题都有积极作用,对其批判继承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儒家文化;生态文明;当代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让我国永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内容(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含义生态文明意思是说“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1]在中国,“生态文明”这个词已经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样,家喻户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提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1、必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做基础封建社会时我国还处于自耕农经济时,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于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轻。
但是随着不断的现代化,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发展,人均收入在慢慢地增加,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不断的破坏,雾霾、盐碱化,乱砍滥伐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但当生产力发展到特定的水平后,或者说到达一定点以后,随着人均财富进一步增加,人们更加注意生存环境,希望提高生活质量,环境污染的程度就会逐渐减弱。
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依托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
基本内容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 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本次演示将从介绍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 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入手,围绕其核心思想、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意义等 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 二者不可分割。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达到天地人三才的协调 与平衡。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 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因此要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设计师们希望通过家具的设计,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舒适 和自在,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在精神追求方面,“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家具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种思想使人们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在家具的设计中, 人们更加强调自然美,以及材质的选择和运用。例如,许多设计师会选择用天然 的木材或者竹子来制作家具,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此外,在家具的 设计中,人们还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划分,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生活的 追求。
茶几通常被设计成方形,这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理念;茶具的材质通常为瓷器 或紫砂,这不仅代表着大地的气息,而且也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在现代,中国家具的设计更是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许多设 计师在创作过程中,都尽可能地融入自然元素,使家具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例 如,有些设计师会将竹子、木材等自然材料融入到家具设计中,以此来表达对自 然的敬畏和尊重。此外,现代家具设计还非常注重舒适感,这也可以看作是“天 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
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方面,孔子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他认为,人道源于天道,而天道的核心是“仁”,因此人道的核 心也是“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儒家主张以仁心待物,将心比心,推 己及人。同时,孟子提出“尽心知性则知天”,认为人的本性源于天,而天则代 表着自然。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按照本性生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 界。
谈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破 卵 、 兴 土 木 这 样 一 些事 情 , 种假 想 的 、 表 各 界 的 象征 天 下 和 大 几 代 平 的吉祥动物( 凤凰 、 蛟龙、 麒麟 、 龟 ) 神 就不会 出来 , 甚至各种 自然灾 害 将 频 繁 发 生 , 态 的危 机 也 将 带 来 政 治 的 危 机 。 最 后 , 们 可 以 设 生 我
想 , 儒 家 那 里 , 行 为 规 范 的 方 向 上 , 了 人 类 之 中 的 由 父母 、 在 在 除 兄 弟 、 妻 、 族到朋 友、 人、 人、 夫 家 邻 乡 国人 、 下 人 这 样 一 个 推 爱 的 圆 天 圈 , 人 类 之 外 , 有 一 个 由 动 物 、 物 到 自 然 山 川 这 样 一 个 由 近及 在 还 植 0 引言 远 的关怀圆圈, 前一个圆圈又优先于后一个圆圈。 人 类 经 济 的迅 猛 发 展 固 然 带 来 了物 质 财 富 的 巨大 增 长 和 现 在 活 2“ 天人 合 一 ” 自然 和 谐 的 精 神 实 质 、 着 的人 们 的物 质 生 活 的改 善 , 也 造 成 了 生态 环 境 的严 重 恶 化 , 但 不仅 儒 家生态伦理 的精神 主要是一种 “ 天人合 一” 与 自然和谐 的精 、 给人类 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 了目前还 难于 逆料 神, 这种精神并非儒家所专有 , 而是古代 中国人一种悠 久的生活智慧 的 隐患 。这 不 能 不 使 人 多 方 反 省 和 思 考 , 求 对 策 和 出路 , 寻 包括 重 温 和对宇宙和 自身认识 的凝 结。 庄子 ・ 《 齐物论》 中一段著名的话 :天地 “ 古 人悠 久 的生 存 智 慧 。 与 我 并 生 , 万 物 与 我 同 一 。 ” 表 明 了人 融 自然 从 自我 得道 的一 种 而 就 这 里 所 说 的 “ 为规 范 ” 指 人们 对 自然 界 除 人 以 外 的其 他 生命 行 是 精神境界。 及 万 事 万 物 能做 些 什 么和 不 能做 些 什 么 ,指 在 人 对 待 非人 的生 命 和 儒 家从 大人 、 人 , 人 格 的 最 高理 想和 最终 境 界 来 论 述 人 与 天 圣 从 存在的行为上有没有、 以及 有 那 些 道 德 约 束 和 限制 , 些规 范 连 同直 这 地 的合 一 。 而从 人 性 , 人 生 之 初 的 善 端 来 说 , 与 天 地 也 是相 通 的 。 从 人 接 支 持 它们 的 思 想 和 精 神 就 构 成 了 生 态 伦 理 的 基 本 内容 :精 神 实 “ 故孟子 提出由人要 由“ 心”“ 尽 、 知性 ” “ 天 ” 以达 到 “ 下 与 天 地 而 知 , 上 质” 则是指使人们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 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 的根 同流 。 ” 只 有 如 此 , 才 能 称 之 为 “ ”在 此人 是 主 动 的 , 却 不 是 人 也 人 , 但 本精神和信 念。 而另一 方面 , 这种精神信仰又 很可 能不仅仅是支持人 僭 越 的 。 一般 在 这样 的场 合 , 不 专 提 “ ”而 是 说 “ 地 ”单 提 “ ” 亦 天 , 天 。 天 对 自然的态度和行 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及社会 的态度和 时有最高主宰 , 规律 或命 运的意思 , 而说 “ 天地” 则一般是指包容万物 行为的 , 即它 可 能 同时 也 是 一 种 全 面 的 伦 理 学 、 生 哲 学 或 者 宗 教 信 人 的 大 自然 。 董 仲 舒 认 为 “ 人 之 际 , 而 为 一 ” 并提 出 一 种 “ 人 感 天 合 , 天 仰 ,是有关人的整个 一生和所 有生命 的根本意义 的精神信仰 :生态 “ 应 ” 理 论 , 儒 进 而 把 “ 人 合 一 ” 思 想 发 展 出 一 套 精 致 、 面 的 的 宋 天 的 全 智 慧 ” 是 指 与上 述 两 者 , 其 是 与 行 为规 范 有 关 的 思 想 、 论 和 观 则 尤 理 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系统。 念 以及 如何 正确 处理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所 做 的充 分认 识 和 睿 智 选 择 。 鉴 于 当代 生 态 哲 学 中 的 争 论 , 们 如 果 问 : 代 儒 家 的生 态 伦 理 我 古 1顺应 自然、 禁弛有秩 的行为规范 思想是 以什 么为 中心7是人 类中心还是生态 中心?从前面的叙述看 , 古 代儒 家所 主张 的生 态 伦 理 行 为规 范 可 以简 略地 归纳 为 主 要 是 儒 家 行 为 规 范 方 面 是 紧 密 联 系 人 事 或 主 要考 虑 人 的利 益 的 ,乃 至 具 种 “ 禁 ” 作 为 一 种 关 注 人 间 社 会 的 维 持 和 人 类 的 普 遍 生 存 、 不 有 强 烈 的政 治 劝 诫 的 意 味 : 其 天人 合 一 、 生 不 息 的思 想 也 并 不 是 时 。 而 而 生 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 的学说 、古代儒 家学说 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 独 立 的 宇 宙 哲 学 , 是 与 一种 人 生 哲 学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以后 者 为 重 它 并 地 非 议 杀 生— — 猎 兽 或 伐 树 , 是 认 为 人们 有 些 时候 可 以做 这 些 事 , 心 的道德理性。 而 有些时候 不可以做这 些事。 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 自然物 , 人在 自然界 3 天 人 同源 、 法 自然 的 生态 智 慧 道 也居主体地位 , 但人并不是在任何 时候 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 事情。 在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 目标。人类社会的 此的要义不是完全 的禁欲 , 而是节制人类的欲 望。 礼记》 祭义” 《 “ 记载 发 展和 进 步 总 是集 中表 现在 人 的发展 上 , 如满 足 人 类 的 生存 和 发 展 的 说: 曾子 日 :“ 木以时伐焉 , 树 禽兽以时杀焉。” 夫子 日 :“ 断一树 , 杀 需要 , 提高社会成员 自身素质和能力等等。 但是 ,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 兽不以其 时 , 非孝也。” 孟子・ 又《 梁惠王上》 “ :斧斤以日 入山林 , 寸 材 展 是 以 丰 富的 自然 资源 和 自然环 境 的 存在 和 发 展 为 前 提和 基 础 的 , 因 木不可胜用也 ; 与鱼鳖不可胜食 , 木不可胜用 , 谷 材 是使 民养 生丧死 此 , 正确 处理人 与 自然 的关系, 就成 为社 会发展和人 民幸福的基本条 无憾也” 。我们可 以注意这些话 对时令的强调 , 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 件之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 , 家生态伦理思想说 明了天地人之间法 儒 惜 生 。 随意 杀 生 的 “ 禁 ” 儒 家 主 要 道 德 理 念 孝 、 、 、 不 时 与 恕 仁 天道 紧密 则 的 相通 , 而这 种 法则 并 非 以人 为依 归 , 是 以天 地 、 而 自然 为依 归。 儒 联系起来的趋 向 , 意味着 对 自然的态度 与对人的态度 不可分离 , 广泛 家认为 , 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 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 同的, 自然与人 地惜生与爱 人悯人一样 同为儒 家思想 中的应有之义。 ” 类也是平等 的关系, 正所谓“ 天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一” 。因此, 儒 这种“ 禁 ” 时 的另 一 面 自然 是 “ 弛 ” 但 我们 注 意 到 , 所 直 接 根 家主张 , 时 , 它 人们在 改造 自然 的过程中, 充分认识并尊重 自然界的规律 , 应 据之“ ” 时 与其 说 是 以人 为 中心 , 人 的 需 求 来 安 排 的 , 毋 宁 说 是 按 让 宇 宙万 物 “ 按 而 自足 其 性 ” 自然地 得 到 发 展 , 不 横 加 干涉 ; 类与 天 地 , 而 人 照 大 自然 的 节 奏 、 物 生 命 的节 律 来 安 排 的 , 即按 四 季 来 安 排 的 。 万 物 共 生共 存 , 应 与 天地 万 物 保持 和 谐 。 样 , 不 会扼 杀 宇 宙 的生 万 亦 就 这 才 人 固然也在这大 自然 之中, 同样服从 这同样 的生命 的节律 , 但是 , 人 机 ,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才会成为可能。 如果反其道而 “ 妄作”对 自 , 又 毕 竟 通过 文 明 的各 种 刨 制 有 了一 些 超 越 自然 制 约 的可 能 ,人 的 需 然界过 分掠夺 , 势必危害 人类 自身 。儒 家文化还把万物是否“ 皆得生 求 和 自然 与 其他 生命 的节 律 有 了差 距 。 息” 。也就是环境是否处于 自然状态看作是否富足的标志 ,天以万物 “ 对这些 “ 禁” 时 的规 定 , 们 可 以 发 现 这样 一 些 特 点 : 一 , 我 第 它们 悉生 出为富足”非常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 主 要 是 一 些 禁令 , 施 加 于 人 对 自然 的 某 些 行 为 的 禁 令和 限 制 , 包 是 不 应 该 说 , 今 世 界 日益严 重 的 生态 危机 , 当 就是 人 类 为 了 自身 的 发 括诸如现代社会如何 采取一种补充 、 矫正性正义的积极搭 救 , 以及如 展而对 自然 资源和 自然环境进行过分掠夺而没有采取 适当的保护措 挽 救 濒 危 物 种 的 主 动 行 为 , 不 包 括 与 动 物 建 立 某 种 忠 贞 、 任 关 系 施 造 成 的 ,它正 在 破 坏 着 人 类 与 自然 环 境 之 间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田海舰
【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8)006
【摘要】先秦儒家富有深厚的生态伦理底蕴,具有贵人贱畜的特点.这一道德等级论由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决定,由其生态价值观规定,有着独特的感情心理基础.在当代,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田海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9
【相关文献】
1.先秦儒家思想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及现代价值 [J], 彭青霞;唐伟
2.先秦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新探 [J], 杜宗才
3.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 [J], 孙丽娟
4.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究 [J], 王建兵
5.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J], 徐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摘要:本文从“行为规范”、“精神实质”和“生态智慧”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加以分析和阐述,指出在“行为规范”方面,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精神实质”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性,而对环境保护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生态智慧,则是儒家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思想。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思想0 引言人类经济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于逆料的隐患。
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这里所说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及万事万物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指在人对待非人的生命和存在的行为上有没有、以及有那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些规范连同直接支持它们的思想和精神就构成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则是指使人们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根本精神和信念。
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信仰又很可能不仅仅是支持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及社会的态度和行为的,即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全面的伦理学、人生哲学或者宗教信仰,是有关人的整个一生和所有生命的根本意义的精神信仰;“生态智慧”则是指与上述两者,尤其是与行为规范有关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充分认识和睿智选择。
1 顺应自然、禁弛有秩的行为规范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
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体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论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价值探究之一——论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论文摘要】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其中,以敬畏天命为理论基石的生态伦理智慧教导人们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以融入自然为理想境界的生态伦理思想向人们展示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以节用资源为伦理实践的生态伦理意识教导人们坚持取之有度、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论文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敬畏天命;价值。
在生态伦理学还没有成为显学之前,伦理学只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地球的生态环境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恶化。
于20世纪初萌芽的生态伦理学,就是直接针对现代化和科学技术对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而提出的。
一个世纪以来,诸多思想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寻找解决生态困境的答案,提出了许多可行之道。
为了更好的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有必要探究孔子生态伦理思想,汲取丰富理论智慧,为人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生态伦理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源泉。
一、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智慧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他吸取了《周易》智慧,最早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孔子的生态伦理智慧在《论语》中,主要体现为敬畏生命、融入自然和节用资源。
1.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敬畏天命。
孔子谈论天命,在《论语》中仅见于以下两句。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子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第十六》)在这里,孔子两次提到“天命”,即“知天命”和“畏天命”。
湖南师范大学任俊华博士在其博士毕业论文《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中指出:孔子使用的“天命”概念,主要吸取了周文化的敬畏天命和重德修德思想,亦即“天命”是自然规律,如四季更替、万物自身生长的规律性等。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的开题报告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生态伦理思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们面对着当时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对生态伦理进行思考和探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
本文从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出发,探讨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影响和意义。
二、研究的问题1.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影响与借鉴有哪些?3. 如何发挥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三、研究的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以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将其与现代生态伦理进行对比和总结,探讨其现代价值。
四、预期结果1. 对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做出较为系统的总结,阐述其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
2. 探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影响和启示。
3. 提出如何发挥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建议。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问题与方法1.3 论文结构第二章: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2.1 天人合一2.2 仁爱思想2.3 社会关系中的生态伦理2.4 以德治国第三章: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影响与借鉴3.1 弘扬生态伦理思想,推动可持续发展3.2 提倡和平共处,不断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3.3 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宣传和教育第四章:发挥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4.1 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4.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3 加强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传承第五章:结论5.1 研究总结5.2 建议和展望。
儒家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要对儒家的生态思想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从自然观、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是必要的。
在自然观上,儒家对“天人合一”思想有独特而系统的论述。
在道德理念上,儒家把其最核心的道德理念“仁”推及到对所有生命甚至宇宙万物的爱。
在行为规范上,儒家既有在砍伐、捕鱼和狩猎等方面的一些限制措施,又有一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措施。
在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返观历史,深入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的生态思想,从中寻找启发和借鉴,是一条便捷而有效的路径。
目前学术界已有不少有关儒家生态思想的研究,但多数均只论及其中某个方面,比较零散。
本文拟从自然观、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以期能对其达到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对宇宙和人生及其关系的一种认识,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种思想源远流长,不是儒家所独有的,但儒家学者却对其有独特而系统的论述。
《中庸》较早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里的“天地”即指自然,“与天地参”是说人在地位上与“天地”并称,融入“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化育”。
形成于战国末到秦汉之际的《易传》可以看成是中国早期“天人合一”思维的最高代表。
[1]《易传》中“天”属于自然之天,“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系辞下传》)。
在这样的“天”之下,生成了朴素唯物主义“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第一,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
第二,人和天地自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系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9-05作者简介:刘厚琴(1965-),女,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学与秦汉史研究。
2005年9月第27卷 第5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Sep.2005Vol 127 No .5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刘厚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1100)摘 要:由“爱民”、“利民”和“治民”所构成的民本主义,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和社会学说,它既是儒家的社会管理原则,也是其生态环境管理原则。
其中蕴含的生态学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先秦儒家; 民本思想; 生态学; 价值中图分类号:B 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5)05-0087-04 民为邦本既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基石。
民本、民众利益是先秦儒家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基中蕴含着生态学价值。
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主要反映在爱民、利民、治民三个方面。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一、爱民的生态学价值在社会管理上,先秦儒家向来强调民本和民众利益。
荀子说:“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1](《荀子・大略》。
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他将立君的目的归之于“为民”,还将爱民视为统治者之大节,“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1](《王制》)儒家不仅认为社会管理应以民为本,而且还将民本、民众利益上升到了环境管理原则的高度:“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贪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明确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采用生态学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性,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起码生活需要。
在此,儒家具有民本主义的倾向,将民本主义从社会历史观上的一种学说转化为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显示民本,维护民众利益,先秦儒家提倡“爱民”,其“爱民”就是要求君要以一颗仁慈宽厚的心来对待民,“宽民畜众”。
[2](《易传・师・象传》)儒家“爱民”的具体措施具有自然保护价值。
11让民休养生息先秦儒家认识到,天地自然有节制的变化表现在风调雨顺上,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农业丰收;若风雨无节,农业就会歉收,民就会处于饥饿之中。
因此,农事必须有节,统治者应体察民之艰辛,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农业发展。
因而儒家指出:“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教民,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农事),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无收成)。
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2](《礼记・乐记》)这种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也有合理性,除了它所体现的民本主义倾向外,也具有自然保护的价值,这首先是从“天地之道”推出了“先王之治”的法则,事实上也就是从自然规律推出了人事法则,认同了人和自然的一致性;其次,它要求要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时)来对待民众和农事,将“时”作为连通自然和人类的中介,使生态学季节节律的范围得以扩展;最后,它要求在农事上要有节,强调不能一味地役使耕稼者,这样,既可以保护作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生态条件———人的劳动力,又可以避免对土地资源的超负荷利用,从而也会保护土地资源。
21节用而爱人节用就是要求统治者尽量减少财政开支,即“天子诸侯无靡费之用”。
[1](《君道》)孔子指出统治者必须“节用而爱人”。
[2](《论语・学而》)孟子也说:“贤君必恭俭礼下。
”[2](《滕文公上》)荀子将“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1](《富国》)看成是政治统治的极高境界。
荀子不仅把节用看成是杜绝浪费,保证国库财富储积充足的手段,而且把节用看成促进生产发展的手段。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节用以礼,裕民以政。
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1](《富国》)这种论述很有见地,荀子把节用和裕民联系起来,裕民又同发展生产联系起来,发展生产又同国家富强联系起来,阐明了节用裕民是富国之道。
反之,如果违反“节用裕民”原则,就不可能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和保护,还会破坏土地资源,“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巧夺,将犹寡获也。
”[1](《富国》)可见,儒家的“节用爱人”主张实质上是从保护土地资源的角度提出来的。
31“使民以时”因为农作物的生根、发芽、生长和成熟具有极强的季节节律,因而先秦儒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季节节律性,并形成了“时”的生态农学思想。
主要是“因时制宜”的农业发展原则。
儒家认为只有遵从农时,才能保证农业的收成,“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1](《富国》)“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
”[1](《大略》)同样,只有遵从农时,才可能稳定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生态功能,从而为农产量的不断增长提供持续的保障,“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
农夫朴力而寡能,……而百事不废。
”[1](《王霸》)因此,应将“不违农时”,“使民以时”,[2](《学而》)“以四时为柄”。
[2](《礼记・礼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按照“天时”进行,从而使“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1](《王制》)儒家要求统治者应按照生态学季节节律“时”来役使民,让民劳逸结合,农忙时督导民的生产,农闲时让民休养生息。
同时,需要动用民众的其他大事(兵事等)也应该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
君用“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君“爱民”的仁心,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态季节节律的重视,更体现了民本主义。
二、利民的生态学价值先秦儒家认识到“裕民则民富”,就从“爱民”过渡到了“利民”。
“利民”是儒家民本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具有鲜明地生态保护价值。
儒家的“利民”要求统治者尊重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做到“惠而不费”。
[2](《尧曰》)“利民”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君要“惠”民。
“惠”指的是物质财富,“分人以财谓之惠”。
[2](《滕文公上》)儒家将“惠”看作是从政、进行统治的基础,“惠者,政之始也”。
[3](《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儒家反对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横征暴敛,要求统治者对百姓的盘剥要适可而止。
二是君对自身要“不费”。
君应以“不费”地要求来约束自己,要厉行节约。
正因为这样,“无夺无伐,无暴无盗”[4](《孔子家语・辨证》)成为儒家对统治者从政提出的基本要求。
所以这一切也就是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尧曰》)儒家的“利民”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其生态学价值。
11保证“耕者有田”,发展大农业生态系统先秦儒家的理想生态农业并非是单一的农村种植业,而是以农为主的大农业系统发展。
孟子的社会理想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梁惠王上》)在这段话中,包含着孟子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大农业系统的思想意识:住宅周围种植桑树;家庭饲养各种牲畜;积极发展种植业;“毋夺农时”,以保证农民可持久生活。
孟子在此勾划出一幅可持久生活的理想农家乐园图。
这是以“农”为核心的社会理想,宅———桑———衣帛,畜———时———食肉,田———时———无饥,这就从宏观上认同了人和自然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儒家这种以“农”为主的社会理想,主要表达的是农业生产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进行的问题。
在这个方案中,它的核心层次是人们“居”的问题,这要求人们要居有所居;第二层次是人们“衣”的问题,它提出通过栽桑养蚕的办法来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第三层次是人们“食”的问题,主要是强调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解决人们所需的动物产品;第四层次也是人们“食”的问题,主要是强调通过发展种植业来满足人们日常的“食”的需要。
在这一结构中,既有一般的种植业(田),也有畜牧业(畜)、林业(桑)、还有手工业(蚕),只要合理协调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就可以基本上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农业”系统发展的生态学意识。
在“大农业”系统中,儒家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对畜牧业、林业和手工业也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荀子就要求统治者加强对畜牧业、林业和手工业的管理,将之列入了“乡师”的职责范围之内,《荀子・王制》:“顺州里,定民宅,养六畜,间树艺,劝教化,趋孝弟,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
”可见,儒家所讲的“农”实质上并非单纯的种植农业,而是一种朴素的“大农业”。
“天地之生万物也,因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因有余足以衣人也。
”[1](《富国》)说明发展“大农业”系统无疑有利于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薄赋敛”,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土地资源“薄赋敛”是先秦儒家的民本、富民思想之一。
孔子主张“敛从其薄”。
[2](《左传・哀公十一年》)孟子把“薄赋敛”看作是仁政的基本内容之一。
荀子强调国家要“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
[1](《王霸》)儒家把薄赋敛看成是富民的基本条件之一。
孔子说:“薄赋敛则民富”。
[5](《说苑・政理》)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则民可使富也。
”[2](《尽心上》)荀子也将“轻田野之税”看成是“以政裕民”。
[1](《富国》)儒空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2](《尧曰》)以达到利民富民的目的。
儒家“薄赋敛”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到保护劳动生产力的作用,“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2](《尽心上》)二是它可以起到保护农业生态条件的作用,“县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币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矣。
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各,则百事不废。
”[1](《王霸》)在此,通过“农夫朴力而寡能”将“轻田野之税”与“天时、地利、人和”联系了起来,这就指出,“薄赋敛”可以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收入,按照生态学季节节律办事,从而保护土地资源。
31合理利用自然自然资源,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久利用性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式中,总要不断地开发自然,向自然索取。
先秦儒家认为这种索取要有节制,不能过度。
他们反对统治者毫无节制地聚敛搜刮,一味“伐其木,竭其源”。
为节制山林资源,《周礼》主张:“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
”[2](《周礼・地官・山虞》)孙诒让曰:“谓依其所用木之多少,为其出山入山之日数,恐其逾期多采,则财物罄尽,故为期限以节之。
”只有提倡这种节俭的作风,才能不使山林匮竭,材用缺乏。
荀子指出了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对于人民生活长远富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