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买手国内发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尚买手国内发展

买手店的生前事

要理解买手店的存在,必须先从它的源头挖起。诚然,它的出现早到不能再早,可以说,以马可•波罗之流为代表的行脚商便是最早的“买手”,但现如今我们所言及的买手店,却脱胎于百货商店——但“桔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两者终是南辕北辙。

19世纪不单是工业革命之初始,亦乃西方零售业革命性增长的重要时期,两者互为鱼水,共生共存。1852年,阿里斯泰•博西柯在巴黎开了一家名为“便宜货”

的小店,基于三大创新:薄利多销、明码标价、不讨价还价。在此之前,从事商品交易的所有场所——露天市场、小商店等都实行自由定价的模糊制度。在18

世纪巴黎的菜市场,买卖双方通常会为一块牛肉相差几分钱而争执几个小时——甚至,在古代政制时期的最后十年,零售商派发标明商品价格的传单是违法行为。

讨价还价,即意味着时间换取利益。而博西柯——及其效仿者,伦敦的伯特、芝加哥的波特•帕尔默——取消了这项戏剧化行为。他们为什么信奉薄利多销呢?理查德•桑内特指出:“最简单的答案是,生产系统的革新换代。百货商店和工厂互相呼应。”赖特•米尔斯在《白领》一书中则认为与工业科层有关:“出售大量商品的商店肯定也有大量雇员,店主必须设定一个价格,因为他不能信任这么多雇员。”

而时装流行的模式也在此时经历剧变。在之前一百年间,巴黎时装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流传:在城市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街上或其他公共领域中的面对面;其二是布娃娃,专人制作某位公爵夫人穿过的裙子复制品给它套上,布娃娃实乃为最早的时装模特。

香港买手模式的萌芽

1842年,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根据条约,香港被割让予英国,一直至1997年。彼时,香港确实不过小渔村一个,人口只有3万多。要待1870年,大批广州人躲避太平天国的战火而涌入,香港方才起步。但早在1850年的8月,两个苏格兰人——曾任职政府部门的Thomas Ash Lane和商店职员Ninian Crawford 就开始创业,在现今德辅道临海区开了一家竹木结构搭起的小店,提供优质的日用百货品,两人的姓一凑,就叫了Lane Crawford。

正值工厂与机器颠覆世界之时,乘着顺风,他们的生意迅速扩张,在广东、上海、和东京都开设分店,业务涵盖了从服装、食品、酒精、古董、饭店和酒吧等。公司口号也经历了从1899年的“从针线到船锚,任何东西都能在这买到”(The Place to BuyAnything from a Pin to an Anchor),到1926年的“在Lane Crawford得到满足”(Get It at Lane Crawford's)的更易。一直到1949年前,Lane Crawford都是上海滩的老四大公司之一。(中文名为“泰兴”,其余三家为“福利”、“惠罗”和“汇司”)

1969年,香港会德丰集团收购了Lane Crawford的51%股权。自此,它才开始从百货店到高级品牌专门店的转身。它加大了奢侈品比重,1978年,珠宝首饰占其销售收入的60%。此外,引入了大批法国设计师时装,例如Pierre Cardin、Dior、Valentino、Yves Saint Laurent等。当时还有一家买手店名噪一时——The Swank(诗韵)。1955年,DavidWeire(康健)持着“将欧洲精品时装带到香港”的想法创立了The Swank。毫不夸张地说,在1982年以前,香港的高级时装几乎被Lane Crawford和The Swank两家垄断。

但邓小宇曾在《号外》上提过不同声音:“早期的名店,如Swank、Lane Crawford 的衣服都是很Formal、很Proper、太过正经和保守,欠缺了一份活泼幽默以及大胆,而Joyce Boutique的诞生,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香港本土买手模式的先行者

Joyce,由Joyce Ma创立,即马郭志清。她本身就是个传奇。生于永安百货郭氏家族。8岁从上海移民香港,13岁又被送到澳洲读书,17岁与后来的先生谈恋爱,20岁当时装模特,后到永安百货女装部练手,1970年以“Joyce Boutique”之名创业。她抓住了买手店的精髓“差异性”。别的店都在卖法国货,她则从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各个新地方带来了诸如Missoni、Sonia Rykiel、Giorgio Armani、Comme des Garcons、Kenzo、Oscar De La Renta等百多个新品牌,大大拓展了香港顾客的眼界。

Lane Crawford和Joyce分别代表了香港上流阶层穿衣的教化过程,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I.T的兴起则给香港青年乃至中国青年打开了另一扇门。

相比起来,I.T创始人沈嘉伟并没有那么优渥的身世,他20岁就开水货店Green Peace,靠倒卖Dr.Martens和Levi’s501赚得第一桶金。1997年,他的分店越开越多,但却碰到了与国际环保组织同名的问题,当机立断之下,更名为了I.T (Income Team)。

回顾I.T的发展史,它遵循了最稳健的商业模式,从以I.T为基础代理经销品牌,然后建立了自主品牌i.t,旗下一众品牌如5cm、izzue、b+ab等多品牌。“它更像是一个小型的Collect Point和JFT(Japan Fashion Trend,主要集合众多日本涉谷109系品牌)。”I.T的采购部总经理DavidFung向我解释。“九年前我加入I.T的时候,那个时候,主要就是I.T,不过现在我们也有了一些独立店铺,像Comme des Garcons,MMM,Ann Demeulemeester,McQ,Gareth Pugh

等。并且,销售比重也有了进一步的成长。每年,男装与女装的销售量正在逐步靠拢。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国内市场客户,以前新品牌进来需要教育,如今,是他们呼吁我们多带一些新品牌进来。”

厚积薄发,台湾的买手模式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天生条件,在香港有如此多家买手店在短短几十年里成长为了庞然大物。与之毗邻的台湾,亦是最早对外开埠的亚洲城市之一。在时装零售业方面尽管逊于香港,但至少也成长出了一根“顶梁柱”——在台湾精品买手店撑起半壁江山的“团团”。创始人冯亚敏笑着解释这个有趣的名字:“最早因为与川久保玲的合作开了这样一家店,想做Commes des Garcons‘Play Box’。但后来因为店面太大,必须要加入更多品牌。但在短短时间内我又不想用自己名字。因为有‘Box’概念在先,于是孕育初了中文的‘团团’,英文翻译TuanTuan,外国人也很容易念。”很多时候,团团都被视为“台湾的Joyce”。这固然是简洁明了的概括了其货品结构的相似,同样是主打西方精品设计师的路线。除此之外,这个绰号的言外之意,也含蓄地点出了将冯亚敏与Joyce Ma排齐的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