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东关小学梁倩倩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段话告诉我们,学生心灵深处是非常渴望获取学习的成功,拥有自主权,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基石,想想看,学生在宽松的气氛里自由轻松地写作、思考、计算、绘图……,他们所学的知识会比“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方式掌握更牢固。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仍一直沿用传统教育模式来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这种被称为“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应该被淘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最根本就是要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在实际教学中,为达到这一目标,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逐步解决的:

一、师生互动,努力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又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严肃环节,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关系,也就给学生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记得在上五年级“小数乘法”这一节内容时,课堂上我和学生共同解一道题:3.54×210,学生算完后,我也算出积,但不一样。学生算的是743.4,而我算出的积是74.34,学生们也感到疑惑,这时我问:“结果有两种,正确的是哪一种?请同学们帮老师检查以一下。”学生们兴奋地接受了,认真演算起来,那种认真劲真不亚于于一名“小老师”,不一会,几乎全班都举了手,争先恐后要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场面,要知道以往可是一问三不知,无人响应。经过““小老师”指正,原来是老师错了,因数210末尾的0忘记加,从而导致积缩小10倍,我改正后说:“同学们,老师没做对,说明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谢谢大家的指正!“学生们也热烈地鼓起掌来,为老师诚恳,更为他们的成功。有了我这次“诚实表现”,学生们在后来的学习中表现更加自信,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在:新课前预习主动权;课中学习主动权;巩固练习的主动权。

二、创造各种环境条件,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①巧设意境,激励诱导。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首先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数字竟猜”比赛:找若干名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由老师和学生判断能否被2、3、5整除,比比谁答的快,结果毫无疑问是老师胜出,学生们既佩服,又非常急切想知道老师取胜的“秘诀”是什么。这时,我把这些数分类

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秘诀”就在这些数字里,找出特征,你也一样能和老师掌握取胜“法宝”,“导”学生兴趣、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用笔演算;有的对比分析;有的展开讨论;真是热火朝天。汇报时,一个个像得胜还朝的将军,因为他们也有了取胜“法宝”。

②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学生学完长方形面积计算后,我告诉学生:“老师的卧室长5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现在要铺上地板砖(每块4平方分米)大约买多少块?请大家帮老师算算看。“这确实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学生们都认真算起来,他们也真心想用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这个忙,很快就解决了问题,我表扬他们:“那你们都长大了,以后能帮大人的忙了。”学生们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也激励了他们立志学好本领的决心。在讲三角形的性质时,我特意把学生带到自行车旁,让他们想为什么打下侧支架,自行车不倒,并提醒:“侧支架形状是什么样的?”学生们马上反应过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才使自行车不倒的!”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逐步解决问题。

新课程期待这样自主创新、自主研究的学生:应用题喜欢一题多解,写作文爱选新奇的开头或结尾;画画时,不小心溅一滴墨汁,会想方设法把它边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因此,老师必须像个“导游”,在观察与探索中,“导”激发“游”,“游”催动“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