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专题——相似与几何图形及圆的综合应用学案
初中几何相似专题训练教案
初中几何相似专题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图形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变换知识,如平移、旋转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图形变换问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 讲解相似图形的性质:a. 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b. 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
c. 相似图形的大小不一定相同,但形状相同。
3. 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a.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
b.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边成比例,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例题解析(15分钟)1. 出示例题: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求证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
2. 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解答例题。
3. 出示例题:已知两个矩形相似,求证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
4. 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解答例题。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应用题: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相似,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cm,求矩形的长和宽。
2. 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强调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相似图形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图形相似教学设计(共6篇)
图形相似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图形相似的教学案例三星初中邱清华教学内容:依据新教材(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图形的相似》的相关内容而开发生成的适合网络教学的自编教材。
教材设计意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我们知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的建构主义理论,把握好学生的独立探索与教师的引导支持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我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习参与集体活动,进行多向、充分的探索交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游戏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具有挑战性的知识强烈的欲望,再加上他们已有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作基础,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自己探索相似图形的一些本质特征,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设计了几个带有竞争意识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而在快乐中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于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本章在已学习“全等图形”的基础上,以认识相似图形(即形态相同图形)为核心内容,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相似图形的魅力,通过动手操作画出相似图形,体会相似图形在现实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几个小游戏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重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对每一位同学作品给予鼓励和足够的重视。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利用坐标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相似图形的特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相似图形的规律;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审美观,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使学生体会相似图形的神奇,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设计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圆的公式进行计算。
2. 掌握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3. 能够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3. 相似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1.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2. 相似比的应用教学准备:1. 圆的模型和图片2. 相似图形的模型和图片3.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
2. 向学生介绍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相似图形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
2. 讲解圆的面积公式:A = πr^2,其中A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
3. 讲解相似图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讲解一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公式进行计算。
2. 讲解一个相似图形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性质进行判断和计算。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
2.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似图形的判断和计算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圆的定义和性质,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更多性质,如圆的直径、半径与圆周率的关系等。
2. 引导学生运用相似性质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了圆与相似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运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系,推导相似比的性质;(3)利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比的性质;4. 利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相似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1)相似图形的判定;(2)利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回顾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2. 知识讲解:(1)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相似比的性质;(3)讲解如何利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布置一些判断相似图形的练习题;(2)让学生运用相似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两个正方形;(2)两个等边三角形;(3)一个矩形和一个正方形。
2. 利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求与它相似的长方形的周长;(2)一个圆的半径是5cm,求与它相似的圆的面积。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 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相似比的性质;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相似比的性质;3.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中考复习之圆与相似综合导学案
DCBC2024中考复习之圆与相似综合导学案知识要点: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圆幂定理实质上是反映两条相交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其本质是与比例线段有关. 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用运动的观点看,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是相交弦定理另一种形式,即移动圆内两条相交弦使其交点在圆上和圆外的情况;2、从定理的证明方法看,都是由一对相似三角形得到的等积式,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基本结论:基础知识检测1、如图,⊙O 的弦AB 平分半径OC ,交OC 于P 点,已知PA 、PB 的长分别为方程212240x x -+=的两根,求此圆半径.2、如图,在△ABC 中,∠C=90°,AB=10,AC=6,以AC 为直径作圆与斜边交于点P,求BP 的长.3、如图,PAB 、PCD 为⊙O 的两条割线,若PA=5,AB=7,CD=11,求AC:BD 的值.PBP4、如图,P 是半圆O 的直径BC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半圆于点A ,AH ⊥BC ,若PA=1,PB+PC=a (a >2),求PH 的值.例题讲解例1:已知AD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AD 的延长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E.求证:2AB AC BD DC AD ⋅-⋅=例2:如图,⊙O 是正方形ABCD 的内接圆,O 为圆心,点P 在劣弧AB 上,DP 交AO 于点Q ,若PQ=QO ,求QCAQ的值.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A,B,C 三点的圆交AD 于点E ,且与CD 相切,若AB=4,BE=5,求DE 的长.例4:如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延长线上一点,DP 与AC 、BC 分别交于点E,F,EG 是过B,F,P 三点的圆的切线,G 为切点.求证:EG=DE.FD AAB例5:如图,设△ABC 是直角三角形,点D 在斜边BC 上,D=4DC ,一圆过点C,且与AC 相交于F ,与AB 相切于AB 中点G ,求证:AD ⊥BF.例6:如图,△ABC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PA 是过A 点的直径,∠PAC=∠B. (1)求证:PA 是⊙O 的切线;(2)如果弦CD 交AB 于E,CD 的延长线交PA 于F ,AC=8,CE:ED=6:5,AE:EB=2:3,求AB 的长和∠ECB 的正切值.例7:已知,如图,ABCD 为正方形,以D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弧与以BC 为直径的⊙O 相交于P,C 两点,连接AC,AP,CP ,并延长CP,AP 分别交AB,BC 、⊙O 于E,H,F 三点,连结OF. (1)求证:△AEP ∽△CEA ;(2)判断线段AB 与OF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BH:HC.例8:如图,P 为⊙O 外一点,过点P 作⊙O 的两条割线,分别交⊙O 于A,B 和C,D ,且AB 为⊙O 的直径,已知PA=AO=2cm ,AC CD ,求PC 的长.CC例9:如图,等边△ABC 中,边AB 与⊙O 相切于点H ,边BC,CA 分别与⊙O 交于点D,E.F.G. 已知AG=2,GF=6,FC=1.求DE 的值.反馈练习1、如图,△ABC 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弦EF 经过BC 的中点D ,且EF ∥AB ,若AB=2,求DE 的长.2、如图,已知A,B,C,D 在同一个圆上,BC=CD,AC 与BD 交于E ,若AC=8,CD=4,且线段BE 、ED 为正整数,求BD 的值.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CD 是⊙O 的切线,D 为切点,过点B 做⊙O 的切线交CD 于点E ,若AB=CD=2,求CE 的值.BABDN MB C4、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EF ⊥BC 于点F ,BF=5FC.已知AB=8,AE=2.求AD 的长.5、如图,在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MN 为大圆的直径,交小圆于点P,Q ,大圆的弦MC 交小圆于点A,B ,若OM=2,OP=1,MA=AB=BC ,求△MBQ 的面积.6、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作△ABC 外接圆的切线,交BC 延长线于点D ,E 为AD 的中点,连接BE 交△ABC 外接圆于点F ,求证:∠FAC=∠FDA.7、如图,已知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延长BC 至D ,使CD=BC,CE ⊥AD 于E,BE 交⊙O 于F,AF 交CE 于P,求证:PE=PC.8、如图,在△ABC 中,以边BC 为直径作半圆交边AB,AC 于D,E 两点,若DE=EC=4,165BC BD -=,.C9、如图,已知PA 且⊙O 于点A ,割线PBC 交⊙O 于点B,C ,PD ⊥AB 于点D ,PD 、AO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连CE 并延长交⊙O 于点F ,连AF.(1)求证:△PBD ∽△PEC ; (2)若AB=12,tan ∠EAF=23,求⊙O 的半径长.。
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比例尺、照片放大缩小等,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新课展开: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自然过渡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实例讲解:结合实际问题,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无处不在。比如,设计师在设计图案时,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都会用到相似变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片(展示一张包含相似三角形的图片,如建筑物的立面图),你们能发现其中的相似三角形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这个导入,我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相似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起对今天新课的兴趣。
5.完成课后在线练习,包括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巩固课堂所学。同学们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保解题过程的准确性;
2.规范书写,保持解答过程的简洁、清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积极寻求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在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时,可能对判定方法和性质的应用存在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答;
2.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等方式,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交流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效率;
4.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设计有梯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图形相似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图形相似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相似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关系3. 相似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 实际问题中应用图形相似的性质5. 图形相似的证明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探索图形相似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相似的概念和性质。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和复习已学过的图形相似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兴趣。
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图形相似的性质进行解决,巩固和应用知识。
3. 证明练习:给出一些图形相似的证明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证明方法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总结,归纳出图形相似的主要性质和应用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图形相似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图形相似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解答: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解答情况,检查学生对图形相似性质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图形相似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技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指导书:提供图形相似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展示图形相似的性质和实例。
3. 实物模型:使用几何模型或纸牌等物品,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相似。
4. 练习题库:提供一系列图形相似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圆与相似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地标识圆的各要素。
2. 掌握圆的性质,包括圆的直径、半径、弧长、面积等。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包括比例关系、对应角相等等。
5. 能够应用圆和相似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 教学资源:教科书、练习册、实物圆等。
3. 教学素材:圆的定义、性质及相关例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圆的概念,帮助学生回顾圆的定义。
2. 提问:圆的要素有哪些?请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标示出圆的要素。
二、讲解圆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圆的直径、半径、弧长、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等。
3. 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巩固圆的性质的掌握。
三、引入相似图形(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相似图形的概念,并与圆进行对比,引出相似圆的概念。
2. 提问:如何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请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列出判断相似图形的条件。
四、讲解相似图形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相似图形的比例关系,包括边长比例、面积比例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2. 引导学生发现相似图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等。
3. 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巩固相似图形的性质的掌握。
五、综合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圆和相似图形的知识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然后进行整体讨论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提醒学生复习圆和相似图形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圆与相似图形的基本认识。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图形相似的定义及性质;(2)能够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图形相似的认识;(2)培养学生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形相似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相似的定义及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图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图形相似的定义及性质;(2)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相似图形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图形相似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图形相似的特点;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图形相似的定义及性质;(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相似的图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2)学生举例说明相似图形的应用。
3. 课堂讲解:(1)讲解图形相似的定义及性质;(2)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讲解相似图形的应用。
4.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图形相似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相似性质和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相似图形应用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图形相似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
初中圆与相似教案【知识与技能】1. 理解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如圆心、半径、弦、直径、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等。
2. 掌握圆的性质,如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圆心角等于其所对圆弧的度数等。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如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等。
4. 学会运用圆的性质和相似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在经历画圆、探究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合作。
2.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严谨的学风。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圆的定义及圆心、半径、弦、直径、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的概念。
2. 相似图形的性质。
【难点】1. 正确理解圆的性质和相似图形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摩天轮、井盖、呼啦圈、自行车车轮、满月等图片。
请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其中共同的图形。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讲解新知1. 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1 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固定的端点叫做圆心,线段叫做半径。
1.2 圆心、半径、弦、直径、圆弧、半圆、等圆、等弧的概念:请学生根据圆的定义,尝试回答这些概念的定义。
2. 圆的性质2.1 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2 圆心角等于其所对圆弧的度数。
3. 相似图形的概念及性质3.1 相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3.2 相似图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三)实例讲解1. 利用圆的性质和相似图形的性质,解释以下实例:1.1 为什么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弦?1.2 为什么圆上的切线与半径垂直?1.3 为什么圆的半径相等?(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完成教材P40的练习题,巩固圆的性质和相似图形的性质。
第27章《相似》大单元(教案)
此外,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这表明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我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不仅学会了相似的知识点,还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在实际应用中,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从建筑物的平面图抽象出相似关系,进而计算面积、长驱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确保学生对相似知识的理解透彻。同时,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相似关系,并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
-在相似性质的证明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一核心概念,并通过具体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证明方法。
-在位似变换的教学中,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位似中心的选择对图形变换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计算位似比。
3.拓展相似的概念到多边形,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4.分析生活中的相似现象,运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相似变换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把握图形的本质特征。
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运用定义、定理、公理进行严谨的证明,掌握相似性质与判定的逻辑推理过程。
初三圆形的相似讲解教案
初三圆形的相似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3)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2. 难点:相似判定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内容:相似图形;2.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黑板、彩色粉笔;3. 学具准备:几何工具、相似图形的模型;4. 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向学生介绍相似图形的概念:如果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可以不同,这两个图形就是相似的。
(2)讲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3. 相似判定方法(1)对应边成比例判定法: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2)对应角相等判定法: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是相似的。
4. 实例演练(1)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演示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例练习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
5. 拓展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应用,如在实际生活中的建筑设计、地图比例尺等;(2)学生展示自己的拓展应用,与同学分享。
6. 总结提高(1)教师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总结;(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2. 思考相似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图形的相似整章教案及练习
图形的相似整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图形变换的理解,为学习更高阶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图形的应用4. 图形变换与相似图形5. 实际问题中的相似图形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和应用。
2. 难点:相似图形的判定和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巩固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相似图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共需10课时。
2. 教学计划:课时1-2:介绍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课时3-4: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课时5-6:学习相似图形的应用课时7-8:探讨图形变换与相似图形的关系课时9-10:解决实际问题,巩固相似图形的应用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课时安排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3. 单元测试: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似图形的图片、例子等。
2. 教学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
3.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供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使用。
4.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相似图形,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征。
2. 讲解:详细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3. 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似图形的变换过程。
4. 练习:安排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问题。
图形的相似整章教案及练习
图形的相似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掌握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相似图形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3. 相似图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 难点:相似图形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相似图形的变换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变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和几何画板软件,讲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相似图形的性质。
3. 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相似图形的判定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相似图形的重要性质和判定方法。
6.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相似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相似图形在工程、艺术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相似图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似图形问题,并运用相似性质解决。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相似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展示相似图形的变换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初中几何相似问题教案
初中几何相似问题教案教学内容:1.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2. 学习平行截割定理;3. 证明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4. 证明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5. 证明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定理;2. 掌握以下定理的证明:(1) 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2) 圆周角定理;(3) 圆的切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4) 相交弦定理;(5)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6) 切割线定理。
教学过程: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 导入: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为起点,引入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 讲解: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并逐步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
3. 练习:给出一些具体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解答。
第二讲: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的证明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的意义。
2. 讲解:利用几何画图工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射影定理,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
3. 练习:给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射影定理进行解答。
第三讲:圆周角定理及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定理和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意义。
2. 讲解:利用几何画图工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定理和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
3. 练习:给出一些关于圆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和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解答。
第四讲: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意义。
2. 讲解:利用几何画图工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的综合应用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本章知识网络图二、知识讲解考点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考点2 常见的相似模型1. 如图: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有“ A型”与“X型”图)2. 如图:其中/仁/ 2,则厶AD0A AB(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
(有“反A共角型”、“反A共角共边型”、“蝶型”)3. 如图:称为“垂直型” (有“双垂直共角型”、“双垂直共角共边型(也称“射影定理型”)垂直型”)4. 如图:/仁/ 2,Z B=Z。
,则厶AD0A AB(称为“旋转型”的相似三角形。
5. 一线三角模型考点3常用方法归纳(1)总体思路:“等积”变“比例”,“比例”找“相似”(2)找相似:通过“横找” “竖看”寻找三角形(3)找中间比:若没有三角形(即横向看或纵向寻找的时候一共有四个字母或者三个字母,但这几个字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需要进行“转移”(或“替换”),常用的“替换”方法有这样的三种:等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积代换•即: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间比。
方法:将等式左右两边的比表示出来。
①a mJ c为中间比)b n d n n②a m c m 'r ,n nb n d n③a mJ c1 1 m z' ,亠m m、r (m m , n n 或「b n d n n n(4)添加辅助线:若上述方法还不能奏效的话,可以考虑添加辅助线(通常是添加平行线)构成比例.以上步骤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直到被证结论证出为止.注:添加辅助平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常是作垂线(即得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比例线段。
(5)比例问题:常用处理方法是将“一份”看着k; 对于等比问题,常用处理办法是设“公比”为k。
(6)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通常采用将部分需要的图形(或基本图形)“分离”出来的办法处理。
二、例题精析考点一相似三角形与简单几何图形结合问题例1、如图是小红设计的钻石形商标,△ 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CDE是等腰梯形,AC// EQ / EAC=60°, AE=1.(1)证明:△ ABE^A CBQ(2)图中存在多对相似三角形,请你找出一对进行证明,并求出其相似比(不添加辅助线,不找全等的相似三角形);(3)小红发现AM=MN=NC请证明此结论;(4)求线段BD的长.【规范解答】:(1)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 BA(=Z BCA=60°. (1 分)•••四边形ACDE1等腰梯形,/ EA(=60O,••• AE=CD / AC[=Z CAE=60°,•••/ BA(+Z CAE120° =Z BCA/ AC[即/ BAE=/ BCD (2 分)在厶ABE和厶BCD中, AB=BC / BAE=/ BCD AE=CD•△ ABE^A CBD (3 分)(2)存在.答案不唯一.如△ ABN^A CDN证明:I / BAN=60° =Z DCN / AN^Z DNC•△ ANB^A CND (5 分)其相似比为:=- =2; (6分)CD 1(3)由(2)得A N=AB=2,CN CD1 1•CN=1AN=1AC, (8 分)2 3同理AM=1AC,3•AM=MI=NC (9 分)(4)作DF丄BC交BC的延长线于F, •••Z BC[=120O,•Z DC=60°. (1O 分)在Rt△ CDF中, CD=30°,1 1•CF= 1C[=1,2 2•DF= CD2CF2=:12(;)2= J ;(11 分)在Rt△ BDF中, • BF=BOCF=2+1=5, DF=-^ ,2 2 2•BA.BF2DF2= .(:)2( 23)2=「7 . (12 分)【分析】:(1)由厶ABC是等边三角形,得AB=BC, Z BA(=Z BC/=60°,由四边形ACDE是等腰梯形,得AE=CD / AC[=Z CAE=60°,利用“S AS'判定△ ABE^A CBQ(2)存在•可利用AB// CD或AE// BC得出相似三角形;(3)由(2)的结论得竺=空=2,即卩CN^AC,同理,得AM^AC,可证AM=MI=NCCN CD 3 3(4)作DF丄BC交BC的延长线于F,在Rt△ CDF中,由/ CD=30°, CE=AE=1,可求CF, DF,在Rt△ BDF 中,由勾股定理求BD.例2、已知:如图所示的一张矩形纸片ABC(ADAD,将纸片折叠一次,使点A与点C重合,再展开, 折痕EF交AD边于点E,交BC边于点F,分别连结AF和CE(1)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2)若AE=10cm △ ABF的面积为24cm,求厶ABF的周长;(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2AE=AC・AP若存在,请说明点P的位置,并予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规范解答】:(1)证明:由题意可知OA=OC EF丄AO••• AD// BC, •••/ AE(=Z CFO / EA(=Z FCQ :. △ AOE^A COf 二AE=CF,又AE// 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CL EF,二四边形AECF是菱形;(2)v 四边形AECF是菱形,二AF=AE=10cm 设AB=a , BF=b , ABF的面积为24cn i ,2 2 2••• a+b=100 , ab=48, •••( a+b) =196 , A a+b=14或a+b二-14 (不合题意,舍去), •••△ ABF 的周长为14+10=24cm(3)存在,过点E作AD的垂线,交AC于点P,点P就是符合条件的点;证明:I/ AEP=Z AO=90°,Z EA(=Z EAp•••△A CE^A AEp 二A1 = 2A°,二AE二AOAP,AP AE•••四边形AECF是菱形,• AO^AC • AE=1AC?AP,.・.2AE二AC?AP.2 2【分析】:(1)通过证明厶AOE^A COF可得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EC 即可证明;(2)由勾股定理得AW+FEH00, △ ABF的面积为24cm1可得,ABx BF=48;变换成完全平方式, 即可解答;(3)过点E作AD的垂线,交AC于点P,通过证明厶AOE^A AEP即可证明;考点二相似三角形与圆有关的综合问题例3、已知:如图,P是。
0外一点,过点P引圆的切线PC( C为切点)和割线PAB分别交。
0于A、B, 连接AC,BC.(1)求证:/ PCA M PBC(2)利用(1)的结论,已知PA=3 PB=5求PC的长.【规范解答】:(1)证明:连结OC,OA,••• OC=OA •••/ ACO== CAO••• PC是OO的切线,C为切点,••• PCL OC•••/ PCO=90,/ PCA# ACO=90 ,在厶AOC中, Z ACO£CAO£AOC=180 , vZ AOC=Z PBC ••• 2Z ACO+Z PBC=18O ,•••Z ACO Z PBC=90 ,vZ PCA+Z ACO=9°0 ,•Z PCA=Z PBC;(2) 解:I/ PCA M PBC Z CPA M BPC• △PAS A PCB=,PC2=PA?PB,PA=3,PB=5,PC==.【分析】:(1)连结OC OA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Z ACO Z CAO再由PC是OO的切线,C为切点得出Z PCO=90 , Z PCA Z ACO=90,在△ AO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Z ACO Z CAO Z AOC=18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Z AOC=Z PBC故可得出Z ACO Z PBC=90,再根据Z PCA+Z ACO=9°0 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 PAS A PCB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例4、如图所示,A, B, D, E四点在。
O上,AE, 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AE= 8, OC= 12,/ ED G/ BAO⑴求证CD CBAC CB⑵计算CD- CB的值,并指出CB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证明:(1)I/ EDC=Z BAO / C=/ C,• △CDE^A CAB • CD CE AC CB解: ⑵•/ AE= 8, 0C= 12,• AC= 12+4= 16, CE=12-4 = 8.又..CD CE AC CB '•. CD* CB= AC • CE= 16X 8 =128.连接0B 在厶OBC中,OB= 1 AE= 4,0C=12, 2 ••• 8v BC k 16.【分析】:利用△ CDEo^ CAB可证明CD CEAC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