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教学对象适用于全院各专业大一高职学生三、课程性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必修和任选相结合的课程。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四、教学目标通过主体体验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实训模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能力要求:1.自我认知能力要求:通过课堂学习、宣传活动和团体训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运用标准正确衡量自己,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特征、行为能力等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肯定自己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活型态,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参考。

2.环境适应能力要求:了解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和途径;认识人际交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并学习使用倾听和共情两个最基本的技巧;要能够准确表述个人想法或意愿,并能以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增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达到能够适应大学生活的目的。

3. 心理调适能力要求:了解常见心理障碍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学会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掌握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能够宣泄自己的困惑,及时调节情绪;能够辨证看待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学会写心理日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

四、课程教学单元(项目)及学时安排
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活动实践8学时。

活动实践课主要针对重点章节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应用。

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五、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一)师资要求
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主讲教师应为心理学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团体辅导与心理咨询经验,具有较强的语言表
达能力及职业教学方法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二)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七、课程考核。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下面小编准备了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都会珍惜学习机会,求知欲望强烈。

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够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并从学习中体验到满足与快乐。

2.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心胸开阔,从容乐观,热爱生活,乐于进取。

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积极情绪总是多于消极情绪。

具有理智感、责任感、幽默感,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急而不躁,喜而不狂,忧而不绝,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持续稳定地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

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随遇而安,积极寻找事业的乐趣,发掘生活的光明面。

3.意志健全,能经受住各种挫折和磨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学习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开拓进取,在意志行动中有主见,有恒心,专心致志,遇到外界干扰和诱惑不为所动。

经常的盲目性和软、懒、散状态,都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现。

4.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

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交友,善于与人相处,既能容人之短,也能容人之长,能正确处理互助和竞争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有较强的同情心和道德责任感,因而能被他人和集体所悦纳和认同。

相反,疑心重重、妒贤嫉能、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孤芳自赏、与集体格格不入的人,均属于不健康心理。

5.正确的自我意识。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都能以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既不是自视清高、妄自尊大,也不是自轻自贱、妄自菲薄。

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

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三、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四、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五、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 a.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b.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 c.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六、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七、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用IQ值来表示。

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

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八、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九、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

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

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重困扰,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大难题。

那么,究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积极的心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轻言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交活跃的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交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可以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和鼓励,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锻炼等,都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避免因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

另外,适当的心理调节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要学会适当地释放压力,学会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都可以帮助大学生调节心情,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管理,避免因自身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困扰。

只有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大学生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更好地面对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 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有效沟通与合作。

4. 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

2.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3. 人际交往与合作:教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与合作。

4. 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5. 心理危机干预:介绍心理危机的基本概念和应对方法,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机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2. 实践训练: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参与互动式学习,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测评:利用心理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

4. 讲座与互动:邀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增强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等,占总成绩的30%。

2. 作业:完成心理健康相关作业,占总成绩的2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50%。

六、课程资源1. 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公众号等,供学生自主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3. 实践教学:组织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提供实践机会。

七、课程设置原则1. 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准确无误地传达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长期精神压力大的危害1、诱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其实跟生理疾病相比,生理疾病对病患的影响是更大的。

特别是在国内,很多人都忽略了心理健康,但是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年轻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得不到释放的话,是容易导致出现心理疾病的,那么抑郁和焦虑就不再是简单的情绪了,而是一种疾病。

在心理学上面有一种疾病叫做躁郁症,这种疾病的人会在某些时间表现出暴躁、急躁以及烦躁的表现,但是有的时候情绪又非常的低落,十分的抑郁。

这种疾病是会导致病人自残甚至自杀,并且还会出现四肢无力,颤抖和失眠等情况,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不要小瞧压力过大这件事情的危害。

2、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没有食欲和失眠,当人的压力太大的时候,其实生理也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食欲不振,失眠等等。

在压力太大的时候,人会忘记自己没有吃饭,因为没有食欲,就经常会忘记吃饭,那么肠胃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压力对于肠胃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那么很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肠道疾病,比如肠胃炎、胃溃疡等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会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会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 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 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 让别人过得好”。
(3)心理健康状态 具有动态性
(4)心理健康的标准 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要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既坚持道义原则,又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强调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对国际安全 有所贡献。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思考如何以积极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的心里更 加健康?
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
导入
提问导入: ①心理健康和心里不健康是否有明确的界限? ②心理健康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
正确理解和运准
(1)心理健康与否
心理健康与否不是泾谓分明的截然
不能妄下结论
对立,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
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 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 建设和谐世界。
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如何以积极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
如何以积极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如何以积极的 眼光看世界促进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与否不能妄下结论(2)心理健康与否不是泾谓分明的截然对立, 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3)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4)心理健康的标 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世界,让自己的心里更加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心理健康状态的等级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①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②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③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自我,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掌握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应学会自我评估,制定心理健康计划,通过积极思考、行为调整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压力应对、心理危机应对、心理疾病预防与康复等。

三、教学要求与方法1.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反思。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2.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验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应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评估1.考核方式:考核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来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口试或操作等形式进行。

2.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应包括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度和积极性等方面。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有改善,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五、师资要求与资源条件1.师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统一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统一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1055)学分:2学时:36适用专业:学院各专业一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集知识讲解、行为训练、心理体验与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等内容为一体的大课程。

本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课内专题与课外活动,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将课程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与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开放性相结合,将课内的学习体验与课外的活动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行动意识。

旨在提高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高职学生心理成长、潜能开发,增进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相关活动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能,能从容地应对生活。

能力目标:培养高职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正确认识自我,了解情绪的作用、挫折的意义,人际心理效应,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

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1.在学生心里种下一棵种子——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心理平衡和稳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需要保持心态平和,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不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消极情绪。

其次,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的情绪对于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会积极乐观,不断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此外,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压力都在不断变化,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同时,抗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需要具备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的品质。

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不断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处理人际矛盾和情感问题的能力。

最后,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需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当包括心理平衡和稳定、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以及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只有全面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大学生才能真正健康成长,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注意事项:
下面有20条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 然后根据你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选项。 表示: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A:没有或很少时间 B:小部分时间 C:相当多时间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的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2、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 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 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 良好的状态。
3、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 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 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 非的标准。
四、心理自评(抑郁自评)
SDS抑郁自评量表是一种测量抑郁的工具。由美国 杜克大学教授庄在1965-1966年开发。因使用简便,不 需要经专门的训练即可指导自评者进行相当有效的评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一个大学新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改变,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适应这些改变,尽快投入新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大一学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国的教育模式是高中非常紧张、大学突然宽松的,好多同学经历了高中到大学之后,突然自我放松,而且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完全处于娱乐状态。

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度放松自己的表现,会对以后自己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而会影响到心理。

2、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上了大学,我们大都处于向成人转化的时期,大学的我们正是情绪发展不太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这也是大学学习控制自己的一部分。

3、意志健全,能经受住各种挫折和考验。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失败是对我们的考验。

我们在大学阶段,可能各种竞争很激烈,遇到一些失意和不被重视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小小的失败就一蹶不振,信心大减。

从而越来越内向,这对我们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

人际关系状况最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乐于交友,能让我们学习他人之长,学会包容,融入集体,培养责任感。

想法,若是疑心重重,与集体格格不入,则不是我们倡导的心理健康。

5、正确的自我意识。

我们都知道,自负是过度的自信,自卑是过度的不自信,这些都是不健康的,不利于正确性格的形成。

做到适度的自信,我们就会不被一些虚华的光环所迷惑,不会对自己圈子以外的东西不闻不问,我们会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6、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优良的品质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会让人乐于与你交往。

当我们周围有很多朋友的时候会更利于我们心理的健康。

7、积极的社会适应力。

现在又一种说法,说大学就是亚社会。

也就是说,大学是我们踏入社会之前对自己的充实,同时也充满了与社会上相似的地方,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开展并强化心理现象解析,帮助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

4.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四、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1.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处、团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研究部、研究生部、校医院负责人及各学院分党委负责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开设学期:第3学期总学时:32(2学分)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是一门结合艺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实践课程。

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心理调适技能,促进个人成长,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具有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一)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理念上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核心,以提升高素质艺术人才心理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升维护和增进自身心理健康能力,应对心理危机,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在设计思路上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课堂行为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典型案例、心理测试和课堂活动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切实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理论适度,内容洗练,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情理性、针对性、生动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并重视方法论指导,以实现本课程培养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增强自信心、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养。

(二)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正确面对生活中出现的自我意识、学习、人格、情绪、挫折、人际关系、恋爱、职业选择等心理问题,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预防和缓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升增强心理健康水平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大学期间,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因此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社交能力以及学业表现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石之一。

大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注意充足的睡眠。

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每天进行约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帮助释放压力,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情绪稳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增加,大学生常常会感到焦虑或抑郁。

因此,学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保持心理平衡。

良好的情绪管理可以通过亲近朋友、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以及追求个人爱好来实现。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包括与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以获得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社交能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提升自信心。

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社交机会,大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业表现也是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张“名片”。

良好的学业表现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为了保持学业表现的良好,大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他们还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注重思维逻辑训练等。

通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努力,大学生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总结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身体健康、情绪稳定、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等方面。

大学生应该注重全面的发展,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积极寻求帮助和支持。

只有保持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充分发展自己,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的十条标准
• (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 ( )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
血现象; • ( )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 )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 • ( )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
如。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会受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陈军 2013年2月
二、课程内容
• 一、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 二、大学生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类 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及应 用范围涉及与人类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教 育、医疗、军事、司法等,对人的生活有 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及适应 • 2、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 3、大学生心理咨询 • 4、大学生自我意识、性格及培养 • 5、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 6、大学生挫折应对 • 7、大学生压力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8、大学生情绪管理 • 9、大学生时间管理 • 10、大学生恋爱及性心理 • 11、大学生生命与感恩教育 • 12、大学生学习心理 • 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视频欣赏
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学
超链接:G:\教案文件夹\第一单元\探索心 理 学 23 健 康 、心 、行 为( 高清中字 ) .f4v
(1)画中有几个人?
(2)是桥还是帆?
(3)钓鱼的人在哪里?
(4)画中的女人在哪里?
(5)你能找到11个人的头吗?
(6)是在楼上还是在楼下?
个性测试:你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吗?
心理学的几项误区:
• 1、心理学家知道我们在想什么; • 2、心理学家会催眠; • 3 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是变态的人 ; • 4 心理学=咨询学; • 5 心理学知识=一般常识。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在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 • 1、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 3、商业心理学 • 4、医学心理学 • 5、法律心理学 • 6、军事心理学
• 3.和人说话时,你…… a)手臂交叠的站著 b)双手紧握著 c)一只手或两手放在臀部 d)碰著或推著与你说话的人 e)玩著你的耳朵、摸著你的下巴、或用手整理头发
• 4.坐著休息时,你的…… a)两膝盖并拢 b)两腿交叉 c)两腿伸直 d)一腿卷在身下
• 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时,你的反应是…… a)一个欣赏的大笑 b)笑著,但不大声 c)轻声的咯咯地笑 d)羞怯的微笑
• 7、环境适应能力良好。主动地调整自己原有的习 惯去适应新的环境,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
•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充满青春活力,朝气 蓬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自由浪漫。
人格测试
• 1.你何时感觉最好? a)早晨 b)下午及傍晚 c)夜里
• 2.你走路时是…… a)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快走 c)不快,仰著头面对著世界 d)不快,低著头 e)很慢
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
怒等,从而导致各种心理不适的现象。同样,
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过度的人
也容易产生身体不适的表现。
心理健康的含义
•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 • 在这种持续的、积极的状态下,个体能够与环境
有良好的适应,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 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1、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 心理条件,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 参与学习活动。
• 2、情绪健康。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 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 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意志健全。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 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 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 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
思考题:
• 1、你对现在来到的大学校园有何感觉呢? • 2、你觉得新的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什么不
同? • 3、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青年期的五大任务:
• a.确立人生价值观 • b.寻找友谊 • c.求知 • d.寻找爱情 • e.寻找职业
大学生五大生活主题:
• a.自我认识 • b.学习 • c.人际关系 • d.感情 • e.就业
• 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 a)很大声地入场以引起注意 b)安静地入场,找你认识的人 c)非常安静地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
• 7.当你非常专心工作时,有人打断你,你会…… a)欢迎他 b)感到非常恼怒 c)在上两极端之间
• 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哪一颜色? a)红或橘色 b)黑色 c)黄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或紫色 f)白色 g)棕或灰色
健康的十条标准
• ( )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 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 ( )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
• ( )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 眠良好;
• ( )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 ( )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
变化;
• 4、人格完整。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 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5、自我评价正确。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 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 ,积极进取。
• 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 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广义和狭义区别
•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 而满意的心理状态。
•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认知、情感、 意志、行为的统一,是人格的完善协调 ,社会适应良好和谐。
学生的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的学生接受自己,知道如何发展, 并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绝对不让自己有 任何不足,影响正常的生活与长久的生命目标。他 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在理智与感情之间 ,谋求适度的平衡。他能接受环境的考验,不轻易 为各种驱力、价值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而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