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一、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CARECProgram

一、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CARECProgram

1一、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试验基地概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中国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为特国家电网公司为特高压工程建设需要而建立的4个试验研究基地之一个试验研究基地之一。

其余三个分别是其余三个分别是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湖北武汉)、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河北霸州)、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西藏羊八井4300)。

这四个试验研究基地构成了一套功能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主要进行一些工程需要的前期科学研究、基础性机理性研究以及设备型式试验等。

UHV DC Test Base is located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It is one of the four test bases constructed by SGCC for the UHV projects. The other three ones are UHV AC Test Base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UHV Transmission Tower Test Base in Bazhou, Hebei Province, and High Altitude Test Base in Yangbajing, Tibet. Four test bases have constituted a fully functional UHV test and research system, which mainly focus on pilot scientific research, basic mechanism studies, and equipment type test for UHV projects.四基地共创30余项世界第一,59项专利,目前已开展200余项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第一条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1000kV设备电晕检测及分析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1000kV设备电晕检测及分析

4 。
产生 的紫外 线信 号 , 处 理后 成 像 并 与 可 见光 图像 经
叠加 , 到 确定 电晕 的位置 和强 度 的 目的 , 达 从而 为进

步评 价设 备 的运行 情况 提供 依据 。 本 项 目采 用 的 C rC M I oo A V+紫外成 像 仪 , 作 工
在紫外 波长 2 0 n 一 8 m 太 ,
( 北省 电力试验研 究 院 ,武汉 湖 测 结果 对指 导特 高压设 备 的设计 、 制造 和安 装具有 重要 意 义。 40 7 ) 3 0 7
[ 摘 要 ] 应 用紫外光 电晕检 测技 术 , 特 高压 基 地 10 0 k 对 0 V输 变 电设 备 电 晕放 电进 行 评 价 , 检 [ 关键 词 ] 特 高压 ; 电气设 备 ;电晕放 电 ;检 测
[ ywod ] U V;eetce up e t oo adsh re eet n Ke r s H l r q im n;c r i ag ;d t i ci n c co
1 概 述
电气设 备外 绝缘 结构 大都具 有极 不均 匀 电场特
2 测 试 结 果
( ) 0 V 区域设 备 见 图 1 图 2 图 3和 图 1 10 0 k 、 、
so n r n f r t n e ui in a d ta so ma i q pme t n UHV e tn a e wa v l t d Th ee tn e u th s i o t n i— o ns i tsi g b s se auae . e d tc ig r s l a mp ra tsg n fc n e f rg i i g t e de in, n fc u e a d i salto fUHV q p e t . iia c o u d n h sg ma u a t r n n tlai n o e uim n s

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中的应用

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中的应用
2 江 苏 省 电 力公 司检 修 分 公 司 , 苏 南京 2 1 1 . 江 1 1 0)

要 : 高压 输 电线 路 具 有 结 构 参 数 高 、 送 容 量 大 、 行 电 压 高 、 塔 高 、 特 输 运 杆 绝缘 子 串长 、 缘 予 片 数 多 、 绝 途
径 地 域 广 等特 点 , 行 的 可 靠 性 比常 规 的 高压 、 高 压 输 电 线 路 要 求 高 , 此 使 得 现 有 的 传 统 检 测 方 法 已不 运 超 因 能 完 全 满足 特 高压 输 电 线路 的要 求 。 文章 从 我 国现 有 高压 、 高 压 输 电线路 的 运 行 情 况 分 析 了红 外 、 外 检 超 紫
交 流输 电 线路 中开展 红 外 、 紫外 检 测 技 术 的 重 要 性 和 必 要 性提 供 参 考 。
关键词 : 外 ; 红 紫外 ; 测技 术 ; 高压 ; 行 维 护 ; 晕放 电 检 特 运 电 中 图分 类 号 : N 1 T 2 ; M7 6 1 T 2 ;N 3 T 2 .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9 7 ( 0 2 0 —0 30 1 0 — 1 1 2 1 ) 20 2 —4
NO 2 1 . O 2
华北 电力 技 术
NOR HI EC RI OWER TH C NA EL T C P
2 3
红外 、 外 检 测技 术 在 特 高压 输 电线路 紫 线 路 中的应 用
卞 玉 萍 康 宇斌 ,
( . 京 工程 学 院 电 力 学 院 , 苏 南京 2 16 ; 1南 江 1 17
t n t c n l g r m h pe a i n o h x si g HV a d EHV r n mis o i e a l a h q i me td f c s i e h o o y fo t e o r to f t e e itn o n ta s s i n l s we l s t e e u p n e e t n wh c s f u d b R n e e t n me h d t o u e o t r g v st e k y p rs t se y I a d UV d — i h i o n y I a d UV d t c i t o swih c mp t rs f o wa e. i e h e a t e t d b R n e

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试验技术研究

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试验技术研究

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试验技术研究聂德鑫,伍志荣,罗先中,程林,邓建钢,刘诣,杜振波,宋友,黄华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珞瑜路143号,430074)摘要:本文中介绍了特高压变压器套管的基本情况和局部放电测量的要求,研究了在1100kV电压下进行套管局部放电测量的抗干扰措施,采用不完全平衡电路进行套管小放电量的精密测量。

本文中提出了使用紫外成像仪和红外成像仪对试验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分析,降低试验场地中的悬浮放电等干扰的影响。

其结论对特高压设备的局放测量及干扰抑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特高压;变压器;局部放电;套管;不完全平衡法 0 前言在1000kV特高压示范工程中,特高压变压器套管是变压器的关键部件,目前这个部件是由意大利P&V公司生产,因此,对1000kV套管本身的型式试验考核是保证特高压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关键。

根据特高压变压器套管的型式试验要求,对套管在局部放电试验时,要求所加电压为1100kV,其设备的试验能力已达到国内试验条件的极限。

同时,根据标准的要求,在局部放电测量时,套管的局部放电应<10pC,因此,对特高压试验场地局放背景相应要求也较高,这也是对试验设备、试验场地,试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在试验设备上加以研究和装备,在试验场地和环境上加以控制和改善,在试验方法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有效的试验措施和方法,完成特高压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本文重点介绍了特高压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试验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其对特高压下的局部放电精密测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特高压变压器套管的基本情况和局部放电试验要求1.1 特高压变压器套管的基本情况在特高压示范工程中,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是由意大利P&V公司生产,套管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该套管在结构上与通常使用的套管有两点不同:(1)1000kV套管有两个末屏抽头如图1,图中1为套管正常末屏引出端,2为套管次末屏电压引出端,其作用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方便加入在线监测装置。

紫外成像技术在高压电晕放电中的应用

紫外成像技术在高压电晕放电中的应用
够 检测 到高 压 电晕 放 电现象 , 以更 灵敏 、 直接 地 可 更 观 察运 行 中输 变 电设备 的放 电和评价 放 电 的严 重 程
播、 电视 等通 信设 施等 产 生干扰 ; 3 电晕放 电产生 噪 声 干扰 , ) 特别 在高 压 输 电线
路 上更 易产 生 噪声干 扰 .
来判 断 电晕 放 电 , 准 确 率 低. 露 电 流 在 线 检 测 但 泄 法、 红外 成像 仪 观测法 等 能很好 地 检测 到 电晕放 电 ,
但在 实 际应用 中也都存 在 一定 的缺 陷 . 几 年来 , 近 新
式 , 可 以是 不 均匀 电场 间 隙击 穿 过 程 中的早 期 发 也 展 阶段 . 高压 导 线 的周 围 、 电体 的尖端 附 近经 常会 带 发 生 电晕放 电 ; 粗糙 的高 压导 体 表面 、 沾有 污秽 的绝 缘 层表 面 、 终端 绝缘 处 理 不 良的高 压 导 体 及 高压 套
兴 的紫外 成像 技 术成 为一 种远距 离 检测 高压 输 电线
路 、 变 电设 备 外 绝 缘 的 新 技 术 . 输
管 以及 有绝 缘 缺 陷的 电气设 备 , 在高 压运 行 时 , 由于
电场集 中更 容 易发 生 电晕 放 电. 电晕 放 电危 害 性很 大, 常见 危 害有 以下 几点 .
到 电弧 , 子数 量级 在 40 0以上 . 光 0 可见 , 随着 电压 等级 的升 高 , 缘子 的放 电 区域 绝 和光子 数 目逐 渐增加 , 电现 象逐 渐增 强. 电晕 光 放 在
图 1 电 晕 和 太 阳 光 辐 射 的 频 谱
2 2 紫外成 像 的技 术原理 . 只要能 够 准确检 测 出波长 处 于太 阳盲 区 内的紫 外线 , 就能 对输 电线 路 或 者 设 备是 否发 生 电晕 放 电

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应用

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应用

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应用摘要:绝缘劣化是引起电气设备故障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备绝缘劣化一般会伴随着产生电晕放电和表面局部放电现象。

因此,进行电晕放电检测,能够及时掌握绝缘可能出现的劣化迹象,在严重事故发生之前就可以确定绝缘劣化的严重程度,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紫外成像检测技术1、紫外成像检测技术1.1检测原理高压设备由于绝缘劣化、受潮等原因会发生电离放电,根据电场强度的不同,可分为电晕放电、间歇性电弧放电和持续性电弧放电3个等级。

电离放电的本质是电子释放能量的过程,同时会辐射出紫外线(UV)、可见光和声波等。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40~400nm,太阳光中部分波长的紫外线被地球上的臭氧层吸收,实际辐射到地面上的太阳紫外波长大都在300nm以上,低于300nm的波长区间称为太阳盲区,因此,紫外成像仪在白天也可以进行检测。

电晕放电辐射出的紫外光波长范围为230~405nm,紫外光滤波器的工作范围为240~280nm,将该波段比较微弱的紫外光信号经过影像放大器变成可视的影像。

光源经过光束分离器,分别送给紫外光和可见光检测通道。

紫外光通道用于电晕成像,可见光通道用于被测设备及环境成像。

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两个影像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确定电晕的放电量,并能够精确地定位放电区域。

1.2诊断方法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检测的直接参数是光子数,由于该参数受到检测距离、环境(如湿度、温度等)以及设备参数(如增益)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量化这些指标与光子数之间的关系,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我国DL/T345—2010《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中规定的检测及诊断方法有图像观察法和同类比较法。

图像观察法主要根据带电设备电晕状态,对异常电晕的属性、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和缺陷定级。

同类比较法是通过同类型带电设备对应部位电晕放电的紫外图像或紫外计数进行横向比较,对带电设备电晕放电状态进行评估。

输电线路及设备电晕紫外成像检测实验及分析

输电线路及设备电晕紫外成像检测实验及分析

输电线路及设备电晕紫外成像检测实验及分析摘要:利用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电晕可以进行缺陷定位、分析判断绝缘的真实状况。

研制了基于日盲滤光片和MCP探测器的电晕紫外成像仪,并与可见光摄像机进行同视场检测,实现了电晕的高灵敏检测和定位。

为验证紫外成像检测的性能,利用高压尖端放电设备进行了不同放电强度的实验。

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的可靠探测和定位。

1 概述随着超高压电力系统的发展,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上的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日益严重,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可能使线路或者设备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其长时间作用对线路或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同时,异常的电晕等微弱放电现象又可能是部分缺陷故障的早期征兆。

目前紫外成像诊断技术是发现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故障隐患的重要手段。

目前生产电晕检测紫外成像仪主要有俄罗斯、南非和以色列OFIL等国家,我国电力部门2000年以后开始引进该产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应用实验,表明该项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直观形象、且不影响设备运行、安全方便的诸多优点。

研制了基于日盲滤光片和MCP探测器的电晕紫外成像仪,并与可见光摄像机进行同视场检测,实现了电晕的高灵敏检测和定位。

为验证紫外成像检测的性能,利用高压尖端放电设备进行了不同放电强度的实验。

结果表明,研制的设备可以实现分析电晕强度和确定电晕位置。

2 系统组成电晕紫外/可见成像仪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主要由接收光路系统、日盲紫外成像模块、可见光摄像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等。

接收光学系统通过分光镜将入射光分成两路,一路进入可见成像通道,另一路进入紫外成像通道,实现了紫外与可见光的同视场成像。

日盲紫外成像模块用于测量和分析目标紫外光辐射特征图像,日盲特性使其能够不分白昼的工作。

其核心部分是紫外成像检测系统,它包括紫外成像物镜、日盲滤光片、紫外MCP等;可见光摄像模块与日盲紫外摄像模块的成像视场相同,用于形成观察区域的可见光图像;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完成日盲紫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采集,按照一定的算法对两个波段的图像进行融合,分析紫外图像中产生电晕强度,确定电晕位置,为进一步评价设备的运行情况提供依据。

紫外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

紫外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

紫外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摘要:在电力设备的检测过程中紫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对电气设备的电晕进行放电并对其表面进行局部放电,通常来说紫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于早期诊断电晕等微弱放电缺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设备中隐藏的严重缺陷,从而将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促进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众所周知紫外成像技术最早出现于1981年并很快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目前我国许多电科院和供电局配备了该类仪器并且相关电力设备检测工作也得到了积极开展。

因此工作人员在电力设备检测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紫外成像技术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成像驾驶在电力设备的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促进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紫外成像技术;电力设备检测;应用;研究1紫外成像技术相关原理紫外成像技术通过电晕放电现象和其他局部化的放电现象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带电体的局部电压应力超过临界值并会使空气发生游离而产生电晕放电现象。

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其经常会因为设计、制造、安装及维护等原因出现电晕现象、闪络现象与电弧现象,例如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气中的电子不断释放能量所以当电子释放能量时便会放出紫外线。

通常来说在在电力设备的电离放电时根据其电场强度的不同其产生的电晕、闪络或电弧也存在较大不同。

而紫外成像技术就是利用特殊仪器接收放电产生的紫外线信号并且经处理后成像并与可见光图像叠加从而有效达到确定电晕位置和电晕强度的目的,同时为进—步评价电力设备的整体性能和运行情况提供适当的依据。

除此之外,紫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利用紫外线束分离器将输入的影像分离成两部分并将第一部分的影像传送到影像放大器上。

由于电晕放电会放射出波长大约230nm-405nln 的紫外线,而紫外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多在240nm~280nm左右,因此较窄的波长范围产生的影像信号较为微弱,与此同时影像放大器的工作是将较为微弱的影像信号变为可视影像并且在没有太阳辐射的前提得到高清晰度的图像。

紫外成像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紫外成像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紫外成像仪的⼯作原理及应⽤ 紫外成像技术提供了⼀种全新的预知性检修⽅法,近年来在国外电⼒⾏业中应⽤⽇益⼴泛,但在我国还刚刚起步。

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家掌握⽇盲型双光谱紫外成像技术的⼚家。

⽬前我国利⽤仪器检测⾼压设备放电情况的技术,⽐较先进有利⽤超声波检测、利⽤红外热像仪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接收放电时发出的超声波,将其转换为⼈类可听见的声⾳,再根据其信号的强弱判断放电的位置和强度。

这种⽅法很难直观地准确定位距离较远的放电点,定量分析也⼗分困难;另外,还可⽤红外热像仪检测放电积累或者漏电流引起的温升,国内有很多专家深⼊探讨了温升与设备损坏程度之间的关系,但这毕竟是⼀种间接检测放电的⽅法。

相⽐之下,利⽤紫外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放电情况,使得现场⼈员能迅速准确定位放电点,并可通过所记录的动态录像来分析放电的危害程度。

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推出TD80、TD90两款紫外成像仪,使得电晕检测便的更加容易和可⾏。

在⾼压设备电离放电时,根据电场强度(或⾼压差)的不同,会产⽣电晕、闪络或电弧。

电离过程中,空⽓中的电⼦不断获得和释放能量。

当电⼦释放能量即放电时,会辐射出光波和声波,还有臭氧、紫外线、微量的硝酸等。

紫外成像技术,就是利⽤特殊的仪器接收放电产⽣的紫外线信号,经处理后成像并与可见光图像叠加,达到确定电晕的位置和强度的⽬的,从⽽为进⼀步评价设备的运⾏情况提供依据。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40~400nm(,太阳光中也含紫外线,但由于地球的臭氧层吸收了部分波长的紫外线,实际上辐射到地⾯上的太阳紫外线波长⼤都在300nm以上,低于300nm的波长区间被称为太阳盲区。

空⽓的主要成分是氮⽓,⽽氮⽓电离时产⽣紫外线的光谱⼤部分处于波长280~400nm的区域内,只有⼀⼩部分波长⼩于280nm。

⼩于280nm的紫外线处于太阳盲区内,若能探测到,只可能是来⾃地球上的辐射。

最新⼀代紫外成像仪TD90,其原理就是利⽤这⼀段太阳盲区,通过安装特殊的滤镜,使仪器⼯作在紫外波长240~280nm之间,从⽽在⽩天也能观测电晕。

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红外线电检测技术应用

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红外线电检测技术应用

±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红外热像带电检测技术应用探讨陈小军程锦(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上海管理处)摘要:±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技术先进、设备昂贵,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而及时掌握了解换流站现场设备状态,需通过先进红外热像带电检测手段,及早发现和排除设备潜伏性故障。

本文结合±500kV常规直流换流站设备红外热像检测现场工作案例,对±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红外热像带电检测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特高压换流站红外热像带电检测研究应用1概述2010年7月,国内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直流输电设计、运维等领域已步入世界一流水平。

工程两端由复龙、奉贤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及接地极构成,设计额定运行电压为800kV、电流为4000A、双极功率为6400MW[1] [2]。

由于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工程技术先进、诸多设备首台首套,成本昂贵,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特高压电气设备长期工作运行在电压、大电流的状态下,同时还受到日晒,雨淋,潮湿,高温,风尘等恶劣环境和自然条件的损害,容易发生设备的劣化和缺陷,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随着技术进步和电网快速发展,积极应用先进的红外热像带电检测、诊断技术,能够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定性定量分析设备数据,提前发现和排除电力设备潜伏性故障,有利开展设备状态评价,积极推进状态检修工作,为确保特高压直流工程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2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原理和特点(1)技术原理对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其检测方式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是判断运行设备是否存在缺陷,预防设备损坏并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3]。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部分,电磁波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伽玛射线和X 光。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胡阳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胡阳

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胡阳摘要: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将其传输直流电压超过±800kV或者传输交流电压超过了一千千伏的输电吸纳路称之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于这种输电线路而言,其优点能够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能耗,从而实现远距离以及大容量输电,有效的解决我国资源逆向分布的问题,对特高压电网进行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作为促进大气污染的防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所以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要性而言是不可言喻的。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分析引言:针对于电力的发展而言,不能够离开电网铺设,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的提高,然而庞大以及严密的电网也是在征服着我们的每一寸土地,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在此之外面对着遍布在我国各地并且错综复杂的线路情况而言,做好其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检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点作为对于人民群众用电安全负责,对于我国的电力建设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分析1.1杆塔结构的特点分析在特高压的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气的间隙比普通输电线路大,同时杆塔高度也是比普通高,线路距离地面的距离也是在二十六米之上,线路之中的绝缘子串长度通常情况下是在十米以上。

在此之外因为电缆下垂的原因,水平排列的杆塔高度一般都是在五十米,如果杆塔是为三角排列,那么其高度要保持在六十米以上,然而相同杆并架杆塔的高度则是需要超过八十米。

同时线路对于杆塔的支撑强度也是有着相应的要求。

对于支撑强度影响的因素则是包括了使用的应力以及杆塔的高度,为了能够满足支撑强度方面的需求,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应用至少为五百千牛的线路杆塔两倍,其支撑强度也可以达到五百千伏线路的四倍,为了对其杆塔设计进行优化,对其材料成本进行节约,特高压线路的杆塔根开约则是为十五米乘以十五米。

1.2导线结构的特点分析在交流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所使用的导线主要是为八分裂的结构,其中边相导线的间距是需要超过四十米,然而地线的间距则是需要超过三十米。

高压试验工作发展方向及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高压试验工作发展方向及新技术的应用探究

高压试验工作发展方向及新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压试验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对于实践工作影响极大。

为了确保其满足正常工作的基本需要,必须对检测技术以及高压试验工作的发展提高重视程度。

本篇文章将阐述在线检测技术的基本含义,探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对于新型技术的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压试验工作;新技术;应用引言:从现阶段发展而言,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内部绝缘系统很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从而出现破坏的问题。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于高压试验的重视程度,严格执行相关操作,以此确保新型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一、检测技术的基本含义所谓在线检测技术,其通常主要是指依靠实际流通的电压对于设备本身具体运行时的表现进行试验。

在实际试验的时候,能够有效观察出其具体运行的状况,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完成运行工作,在其内部会设置分析系统,以此在完成信息收集工作的同时还能做到电流传感。

二、主要发展方向伴随现代技术持续进步,我们国家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计算机也逐渐实现了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无论是数据统计、资料分析、信息收集还是在线检测的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并逐步应用到了实践工作之中。

电网行业亦是如此,由于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其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

在传统工作中,所以检测工作智能依靠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才能完成,现如今已经能够直接展开检测工作。

目前来看,检测技术的种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展开介绍[1]。

(一)在红外线诊断方面的发展现阶段而言,当电力网在投入到了使用之后,红外线技术的普及率变得越来越高,此类设备本身具备不停运、不接触、不解体以及不取样的特点,因此具备非常高的智能化水平。

在实际测试的时候,步骤非常见解,可以有效完成全部数据的统计以及分析的工作,也正是基于这方面优势,从而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肯定。

然而,由于我国检测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并未对其展开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高海拔地区FDN型防振锤防晕性能优化

高海拔地区FDN型防振锤防晕性能优化

高海拔地区FDN型防振锤防晕性能优化黄廷政;莫娟;彭宗仁;刘胜春;谢梁;雍丹萍【摘要】采用有限元法建立FDN型防振锤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其锤头的电场分布规律,优化了小锤头结构,将锤头端部的最高场强由2 987 V/mm降至2 390 V/mm.根据优化结果制造试品后,对其进行不同气压下的电晕试验和功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防振锤在4300m海拔下可有效地防止电晕放电,且谐振频率和功率消耗满足要求,峰谷值之比优于旧结构,具备良好的防振性能.%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FDN -typed dampers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compute their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s in this study. A variety of optimization schemes are proposed and compared, among which the most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one can reduce the maximum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damper from 2 987 V/mm to 2 390 V/mm.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proposal as mentioned in the paper, the sample dampers were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showed the optimized dampers can prevent corona discharge at the 4 300 m altitude. In addition, the resonant frequency 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new dampers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needed and the anti-vibration performance is much improved.【期刊名称】《电网与清洁能源》【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高海拔;防振锤;电场分布;结构优化;有限元;功率特性【作者】黄廷政;莫娟;彭宗仁;刘胜春;谢梁;雍丹萍【作者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55;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55;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55;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南京电力金具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151;TM723输电线路上的导线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振动。

紫外成像技术在特高压工程中的应用

紫外成像技术在特高压工程中的应用

高 的背 景控制 水平 。
b 整 个 试 验 系统 庞 大 复 杂 ,外 部 干 扰 点 多 。 ) 整个 测 试 系统 包 括 电 动机 一 发 电 机 组 、励 磁 变 压
器 、补偿 电抗器 等大 型设 备 、被 试 品 、接地线 等都 容易 引起或耦 合 入干扰 。
c 现场 环境 条件差 ,易影响测 试 。长 治站地 处 )
电量不 大于 10p 0 C,这 就要 求 整个试 验 系统具 有很
收 稿 日期 :2 I— 1 1 , 回 日期 :2 1— 4 1 0 10 — 5 修 0 10 — 1 作者简介 : 艳鹏(92 ) 李 18 一 ,男 ,』 西 高 平 人 ,2 0 I 1 0 7年 毕业 于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电 力系统 及其 自动化 专业 ,工程 师 ,从 事 电 气设 备 绝 缘 试验 工 作 ; 连建 (9 0 ) 男 , 山 两 清 徐 人 ,19 17 一 , 9 9年 毕业 于沈 阳
大都 在 30D 0 m以上 ,低 于 3 0J _ 0 m的波 长 区 间称 为 i 太 阳盲 区 研 究 表 明 ,空气 中 的氮 气 电 离 时产 生
a 试 验 电 压 高 ,测 试 要 求 局 放量 小 。标 准 要 )
求 变 压器 高压 侧 在8 5 V 高 电压下 连续 视在 放 2 .k 超 6
存在 以下难 点 。
1 紫 外成 像 技 术 的原 理 及 应 用
11 紫外成 像技 术 的原 理 . 紫外 线 的波长 范 同是 4 0~4 0n 0 m,太 阳光 中也
含有紫外 线 ,但 由于地球 的臭 氧层 吸收 了部分 波长
的紫外线 ,实 际 上辐射 到地 面上 的太 阳紫外线 波长

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运用

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运用

红外紫外检测技术在特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运用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是电力系统巡检中的基础性任务,对于巡检效率和巡检精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因其特高压输电线路特殊性,需要保证检测工作的高效性、精准性、带电以及非接触,至于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日常红外检测及典型设备通常存在温度特性。

为此无人机红外热成像设备在巡检工作中诞生,并逐渐在电力设备运维检修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章主要针对以红外热成像为基础的无人机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先分析了红外紫外检测基础原理和应用,随后介绍了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类以及无人机选型,最后介绍了无人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红外紫外样本预处理、红外紫外诊断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红外紫外技术;无人机;故障诊断1 红外热成像检测必要性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特高压输电线路整体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但是因为输电线线路大部分设置于户外区域,在外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导致线路在雷电闪击、雨水侵蚀以及线路老化等攻击下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电路故障。

比如,配电运检工区在例行巡检工作中,利用红外紫外技术测温,发现10kV线路北边相发热,从热像特征来看,是为以接头为中心的热像,故障特征为设备本体问题,最终选择了带电更换刀闸的处理措施。

如果选择传统人工巡检方法进行处理,则不但检修效率较低,同时还无法保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部分地势较为崎岖险峻的路线,在检测工作中费时费力,加大了人力资源消耗。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持续创新,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当中,覆盖民用、军事、物流系统、公安系统、工农商业等方面,同样电力领域也是如此,开始引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相关工作。

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大部分故障都可以在设备表层体现出来,反应为温度的变化,在该种背景下,红外热成像应用推广到电力巡检工作当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

2 红外紫外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怎样将这种不可见光发送出来的信息变为人眼可见光线,则成为红外热成像的重点研究内容。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

影响紫外检测的主要因素
3
统计紫外检测仪在检测中得到的紫外光子数可以作为被检测对象发生电晕的强度指标。紫外光子计数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检测距离、大气的湿度、温度、气压、海拔、仪器的增益等,都直接影响到光子计数器的读数。
检测距离对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当检测距离增加时,其视场角将减小,相应地灵敏度也随之降低。
4.2 带电设备紫外检测的内容
绝缘体表面电晕放电有以下情况: a、在潮湿情况下,绝缘子表面破损或裂纹; b、在潮湿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污秽; c、绝缘子表面不均压覆冰; e、发电机线棒表面防晕措施不良、绝缘老化、绝缘机械损伤等。
运行带电检测周期应根据带电设备的重要性、电压等级、环境因素等确定。 一般情况下,宜对500kV(330kV)以上的变电设备检测每年不少于一次,重要的500kV(330kV)以上以及环境劣化或设备老化严重的变电站可适当缩短检测周期。500kV(330kV)以上输电线路视重要程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1到3年1次。
紫外成像带电检测技术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紫外检测技术原理
紫外检测技术的应用
影响紫外检测的主要因素
现场检测
紫外成像仪现场测试实例及分析
数据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主要内容
1
第一部分
2Leabharlann 第二部分概述紫外放电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电力设备电晕放电和表面局部放电特征,以及外绝缘状态和污秽程度,与现时普遍使用的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形成有效的互补。高压导体粗糙的表面、终端锐角区域、绝缘层表面污秽区、高压套管及导体终端绝缘处理不良处,以及断股高压导线、压接不良导线、残缺的绝缘体、破损的瓷瓶和绝缘子等有绝缘缺陷的电气设备,在高电压运行时,会因为电场集中而发生电晕放电,出现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和电能损失等故障,对环境和设备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适度控制电晕效应,对发展特高压输电非常重要。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技术_吴云飞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技术_吴云飞

高电压技术 第37卷第9期2011年9月30日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 .37,No .9,S eptem ber 30,2011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技术吴云飞,汪 涛,沈 煜,姚 尧,谢齐家(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武汉430077)摘 要:向家坝—上海±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交接试验也是首次进行,试验电压高,局部放电量要求严格,现场环境复杂,需要很好的抗干扰措施和应对复杂试验情况的能力,试验难度非常大。

基于此,以已经顺利投运的向家坝—上海±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复龙换流站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为例,详细叙述了从试验方案的提出到现场试验成功完成的全过程,重点阐述了关于试验电源的选择,试验频率的选择以及加压方式的选择等关键问题。

该次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放试验的顺利完成,为今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放试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局放试验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关键词:特高压(U HV );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抗干扰;紫外成像;超声定位;宽频带中图分类号:T M 8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520(2011)09-2140-09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电力公司重点科研项目(2010-01-0104)。

Project Supported by M ajo 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 ram of Hub ei Electric Pow er C om pany (2010-01-0104).On -site Partial Discharge Test Technology of Ultra HighVoltage Converter TransformerWU Yun -fei ,WANG Tao ,SH EN Yu ,YAO Yao ,XIE Qi -jia(H ubei Electric Pow er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77,China )A bstract :Xiang jiaba -Shang hai ±800kV H VDC T r ansmissio n Demonstration P roject is one of pro jects possessingthe larg est capacity ,the lo ng est transmission distances ,the mo st advanced technological leve l ,and the max imum voltage level in the w o rld .High test vo ltag e ,strict demands ,and complex field environment ,require g oo d anti -jam -ming measurement and respo nse capability .T aking the Xiangjiaba -Shanghai ±800kV UH V DC demonstra tion pro -ject ,namely ,Fulo ng co nv erter station U HV co nve rter tr ansfo rmers ,as e xample ,w e desc ribed in detail the propo s -al fro m the pilo t pr og ram to field te st ,fo cused on the choice of test po wer ,te st frequency selection ,a nd mode o f voltage apply ing .We go t valuable e xperiences for futur e U H V co nv erter transfor me r o n -site te sts ,and pro vide an impor ta nt test basis for sta ndards development .Key words :ultra hig h voltage (U HV );conve rter transforme r ;par tial dischar ge ;interfe rence ;U V imag ing ;ultra -sound localiza tion ;bro adband0 引言向家坝-上海(简称向上)±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最大输送功率7000M W ,额定电压±800kV ,额定电流4000A ,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线路全长1907km 。

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紫外线成像检测导则 第1部分:变电站-编制说明

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紫外线成像检测导则 第1部分:变电站-编制说明

《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紫外线成像检测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接到计划后组织起草等工作)、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1、任务来源本标准来源于2015年第三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153589-T-604,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归口单位为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2、主要工作过程本标准由重庆大学负责起草。

2016年3月,重庆大学征集组成了本标准制定工作组。

本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完成于2018年10月,在此之前,通过对重庆大学及相关单位在实际变电站和实验室进行的紫外检测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进行了调研。

2019年6月,在昆明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对讨论稿进行了讨论、修改,并在工作组内征求意见。

1.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为:重庆大学,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南方电网超高压检修中心工作组成员为: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标准编制原则随着我国大电网互联的发展,变电站不可避免选址于西部高海拔地区。

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变电站设备更易发生电晕和电弧放电。

运行经验表明采用紫外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变电站设备电晕和电弧放电,但目前国内外尚未相关标准指导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设备电晕和电弧的检测。

国家能源局于2011年发布了电力行业标准DL/ 345-2010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首次提出了紫外成像仪检测的基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应用紫外成像仪检测设备电晕放电的现场检测要求、试验方法、检测内容及周期、检测技术、诊断方法、缺陷类型的确定及处理方法和技术管理等要求,但该标准并不涉及高海拔地区的紫外成像检测,且未规定如何根据紫外光子数定量评判放电类型与设备缺陷类型,且该标准仅针对电晕放电,未涉及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的电弧放电,其提出的光子数与检测距离的校正公式亦未考虑不同放电源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的
应用
刘云鹏杨迎建蔡炜万启发易辉丁一正许中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摘要利用紫外成像技术,对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变电设备、构架和试验线段等开展电晕放电检测,发现的电晕放电源主要包括:变电构架中相绝缘子串的均压环和引流板,试验线段刚性跳线(软硬接合处),以及加工和施工过程造成的损伤、缺陷和突起等。

检测过程中,对主要噪声源(特高压基地变电构架中相均压环电晕放电等)进行紫外成像的光子数测量,并与噪声测量结果进行初步对比,验证了紫外成像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电晕放电检测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紫外成像;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电晕放电;光子数;噪声
1引言
紫外线检测设备和技术正快速进入我国市场,但我国电力系统尚未制订相应的规程标准,目前仍处于技术引进的初级阶段。

国内少数几个高压实验室,开始进行紫外成像仪的应用试验,并取得初步效果:如湖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利用紫外成像技术试验研究了极不均匀电场工频电压下的电晕放电;成都供电公司通过紫外成像仪观察线路绝缘子的紫外成像特点来分析其沿面放电特点;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也提出了用紫外成像检测电器设备外绝缘状况,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分析了距离、仪器增益、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紫外检测的影响,并进行了绝缘子常见缺陷的模拟试验;沈阳供电公司应用紫外成像仪检测绝缘子的电晕放电所产生紫外光子数的多少及放电频率来判断绝缘子的绝缘状况。

这些研究表明紫外成像技术检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电晕及表面放电是有效的。

目前,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已经在武汉带电运行,开展特高压输电设备紫外成像检测与诊断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研究成果对保障1000kV特高压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本文利用以色列Daycor紫外成像仪,对国网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的变电设备、构架和试验线段等开展电晕放电检测,目的在于发现特高压试验基地的主要电晕放电源,为降低特高压基地的噪声、无线电干扰水平提供技术支持,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提供帮助。

2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位于武汉市南约16km的江夏区五里界蔡王村(属藏龙岛开发区),距关山工业区16km,东距500kV凤凰山变电站150m,总占地面积133357m2(200亩)。

目前已经带电运行的有以下几部分:(a)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
试验线段总长约1000m,分为“耐-直-直-耐”4档。

中间2基直线塔为猫头塔,间距约450m。

导线形式为8×LGJ-500。

塔上设计不同挂点实现导线对地距离和相间距离可调。

(b)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试验线段
试验线段总长约1000m,分为“耐-直-直-耐”4档。

中间2基直线塔为鼓形塔,间距约450m。

导线形式为8×LGJ-630。

塔上设计不同挂点实现导线对地距离和相间距离可调。

(c)变电构架
建设“日”字形构架为同塔双回线段电源出线,建设“口”字形构架为单回线段电源出线。

构架高约77m,导线为4分裂、1200mm2扩径导线。

(d)特高压试验电源
1000kV升压变压器1组3×40MVA为1000kV单回双回试验线段、特高压设备带电考核场提供1.1倍最高工作电压即(1.11000/ kV)三相工频电压,配套1000kVCVT、避雷
器、隔离开关等设备。

图1基地构架主要电晕放电点位置
3紫外成像检测与电晕放电源定位
3.1变电构架的紫外成像检测与电晕放电源定位
在紫外增益80的情况下,采用以色列Daycor紫外成像仪对特高压基地的构架进行了紫外成像检测,查找特高压试验基地的主要电晕放电点。

检测发现的主要电晕放电源存在6处,对应在基地平面图上(见图1),按照(1)-(6)的顺序进行标注,并给出了相应的紫外成像图。

具体图像说明如下:
(a)口形构架中相金具
图2中紫外图像对应图1中标注的放电源(1),口形构架中相均压环的左右两侧都存在明显的电晕放电,环左侧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13922,环右侧的放电有间歇性,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9819,同时引流板由于没有引线存在和屏蔽,也存在电晕放电,放电光子数约为4514。

采用噪声计在该构架下方地面测量的噪声为57dB。

(a)
均压环
(b)环引流板
图2口形构架中相金具电晕放电紫外图像
(b)日形构架东侧中相金具
同塔双回出线单回出线

(a
)偏北侧均压环、屏蔽环和引流板(b)偏南侧均压环、引流板
图3日形构架东侧中相金具电晕放电紫外图像
图3中紫外图像(a )、(b )对应图1中标注的放电源(2)和(3),日形构架东侧的两个中相均压环存在电晕放电,偏北侧中相放电源(2)的均匀环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6756,屏蔽环的放电有间歇性,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2948,引流板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5332。

采用噪声计在该构架下方地面测量的噪声为52dB ;偏南侧中相放电源(3)的均匀环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3782,引流板电晕放电光子数约为2235。

采用噪声计在该构架下方地面测量的噪声为47dB (c)日形构架东侧和西侧金具
图4中紫外图像(a )、(b )对应图1中标注的放电源(4)和(5),分别为日型构架西侧双回出线耐张中相和边相的电晕放电,图3(a )为中相表面场强偏高引起,图3(b )对应的边相由于采用一种特殊的结构,不带均压环而造成的电晕放电。

图5中紫外图像对应图1中标注的放电源(6),即日形构架东侧(隔离开关上方)中相电晕放电紫外图
像。

(a
)日型构架西侧双回出线耐张中相
(b)偏北侧均压环、引流板
图4
日形构架西侧金具电晕放电紫外图像
图5日形构架东侧(隔离开关上方)中相电晕放
电紫外图像
整个基地试验线段、构架和试验电源的紫外成像检测结果表明,图1中放电源(1)、(2)、(3)对应的构架东侧为噪声最大的区域,且放电源(1)对应的噪声又高于(2)、(3),总结测量结果见表1。

随噪声由47dB 到52dB (升高5dB ),再升至57dB (再升高5dB ),均压环检测到到光子数从3782,升至6750,再升至13992,近似按指数变化规律,真实规律需进一步深入试验研究。

均压环(中相)建议应考虑加大管径,或采用双环并联方式,减小和改善表面场强
分布,抑制电晕放电的发生。

表1试验基地构架主要放电源紫外成像检测参数
放电源
(1)
(2)
(3)
放电现象描述
均压环南、北两侧都存在持
续放电,北侧放电有间歇性,引流板上存在放电均压环南侧存在持续放电,北侧屏蔽环间歇性放电,引
流板上存在放电均压环南侧存在持续放电,引流板上存在放电
放电光子数
13992均压环南侧
9819均压环北侧4514引流板
6756均压环南侧5332引流板2498屏蔽环3782均压环南侧2335引流板噪声
57dB
52dB
47dB
3.2试验线段紫外成像检测
对特高压试验基地的同塔双回和单回试验线段的电晕放电进行紫外成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线段的电晕特性较好,主要在刚性跳线上发现电晕放电。

图6给出了单回线路鼠笼跳线的端部电晕放电紫外图像,跳线的设计应注意保持其较大的曲率半径,对
于特高压刚性跳线的设计需要进一步研究。

(a)
靠近构架侧
(b)远离构架侧
图6刚性跳线电晕放电的紫外图像
3.3线路和设备的损伤、缺陷等紫外成像检测
对于线路和设备而言,在加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难免会出现损伤、缺陷,如CVT 的B 相均压环上有一个突起、四分裂导线的损伤和隔离开关的管母接缝等。

这些损伤、缺陷的电晕放电光子数多为数百个,同时通过紫外成像检测能够很好的发现这类问题,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和保证施工质量可以
解决这类问题。

(a )1000kV CVT
均压环
(b )隔离开关管母线接缝处
(c
)四分裂软母线损伤处
(d )四分裂线夹
图7线路和设备的损伤、缺陷等电晕放电的紫外图

3结论
在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应用紫外成像技术对其变电构架、试验线段和设备等进行了电晕放电检测,发现了主要放电源位置,为特高压基地金具噪声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在主要放电源区域,对比了紫外成像检测的电晕放电光子数和电晕噪声,两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电晕放电的紫外成像检测的量化技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采用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发现线路和设备在加工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和缺陷,为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噪声治理,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简介
刘云鹏,1976年4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目前在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特高压输电技术、以及电气设备检测与诊断技术,
E-mail:Liuy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