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行业规范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电力行业规范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电力行业中,电力安全生产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电力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定与标准是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从安全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岗位责任等方面,阐述电力行业规范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规定。
一、安全管理在电力行业中,安全管理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各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管理层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相关部门应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1.1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电力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需要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在输电线路维护过程中,应对天气因素、设备老化、意外故障等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巡检、维护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封闭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此外,还需针对电力设施的防火和安全出口的设置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
1.2 事故应急响应电力行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同时,还应加强对电力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二、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电力企业应制定规范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1 设备巡检与维护定期进行设备巡检与维护,是电力企业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的重要措施。
巡检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外观、传动部件的润滑情况、电气接触点的正常性等,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同时,还需对设备的降温、防雷、漏电保护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2.2 设备安全检测和评估电力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确保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的安全可靠,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电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电力生产、供应、传输、使用和管理等相关单位以及与电力安全管理有关的生产、经营、施工等活动。
第三条电力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电力安全环境。
第四条电力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电力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第五条电力安全管理体系是指电力生产、供应、传输、使用和管理等环节中的组织、职责、制度、方法等要素的有机整合,用于保障电力安全。
第六条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要素:(一)组织结构:明确电力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
(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电力安全方面的风险源、风险程度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安全规章制度:制定电力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责任和要求。
(四)培训教育:组织开展电力安全管理的培训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五)安全检查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电力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六)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电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第七条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应当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并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三章电力安全生产第八条电力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和实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第九条电力生产单位应当确保电力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可靠,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和维护制度,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
第十条电力生产单位应当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电力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目的
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电力的安全使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力设备和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责任与义务
1.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电力使用过程中遵守以下原则:
- 安全第一:确保电力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高效节能:合理使用电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环境保护:减少电力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单位和个人应当做好电力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进行电力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4. 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电力使用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
和居民的电力使用安全意识。
电力使用安全措施
1.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
力设备和设施。
2. 单位和个人应当合理规划电力使用,避免超负荷使用电力设备。
3. 单位和个人应当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
运行。
4. 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用电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和居民的电力
使用安全意识。
处罚规定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5篇)

安全用电管理规定1、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无灰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及无振动的地方。
2、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措施。
3、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内总配电屏和室外分配电箱或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4、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
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气、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否则,须作特殊防护处理。
6、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
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7、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
8、配电箱内的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箱体内。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的位置坚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10、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不应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保护接零。
保护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
1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
12、架空线路宜采用混凝土杆或木杆,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环向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
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深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
13、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铝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铜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应密封。
采用金属管敷设时必须作保护接零。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的常见内容:
1. 严禁非法接入电力线路或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电力盗窃和违法用电行为。
2. 使用合法合规的电器设备和用电设备,不得使用过期、损坏或未经安全检测合格的设备。
3. 定期对电线、插座和开关等电气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安全可靠。
4. 严禁在平时或离开时未切断电源情况下,随意插拔电器插头或重复开关电源,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5. 注意合理使用电器,避免超负荷使用或同时使用大量高功率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过载。
6. 不得随意更换电表或更改用电电路,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7. 严禁在用电设备周围堆放易燃物品,防止火灾发生。
8. 确保用电线路周围空气流通,并远离易燃易爆物体和水源,防止电火灾和触电事故。
9. 不得将电线或插头插入有水的区域,如浴室或泳池,以防止触电事故。
10. 在雷雨天气中,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雷电引发的安全事故。
11. 在异常用电或用电设备问题发现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或电力公司,及时排除隐患。
12. 参与用电设备维护和检修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规定可能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有所差异,所以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2024年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2024年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电力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用电单位和用电设备,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居民住宅、公共机构等。
第三条用电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用电法律法规,确保用电安全,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第四条电力部门应加强对用电单位的监管,组织协调电力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
第五条电力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巡视、检修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本规定的用语解释:1. 用电单位:指直接使用电力进行生产、营业、生活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
2. 用电设备:指用电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包括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灯具、电机等。
3. 电力设施:指电力发电厂、输、变电站、配电设施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
4. 电力供应:指供应给用电单位和用电设备的电力。
5. 电力部门:指国家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或者委托的地方电力管理机构。
第二章用电设备的管理第七条用电单位应当设立电气设备管理责任人,负责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用电单位应当制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要求。
第九条电气设备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电气知识和技术能力,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用电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
第十条用电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制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一条用电单位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巡视、检测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第十二条用电单位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试运行、试验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三条用电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电气设备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的隐患和缺陷。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规定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正常运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制定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电力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包括电力系统设备安全、用电安全、应急管理和人员安全等。
二、电力系统设备安全1. 设备规范:电力系统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的稳定性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制定设备的规范是确保设备质量的前提。
应建立健全的设备选型、标准制定和采购程序,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严禁使用低质次品设备。
同时,建立设备监测和检修制度,保障设备的及时检修和维护。
2. 设备运行监控:建立实时监控系统,监测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或事故。
三、用电安全1. 用电规范:用户的用电行为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和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
制定用电规范,宣传普及合理用电的知识,引导用户合理安装电器设备、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合理制定用电计划。
2. 用户审计:定期对用户进行用电审计,检查用户的用电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确保用电行为合法合规,防止用电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并及时进行整改和警示。
四、应急管理1. 应急预案:建立电力系统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单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流程。
对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进行需求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反应措施。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完善应急设备和通讯手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五、人员安全1. 培训教育:对从事电力系统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和掌握。
2. 人员选拔和管理:建立健全人员选拔制度,确保招聘合格的人员参与电力系统的管理与运维工作。
同时,加强人员的管理,建立细化的职责分工,确保各个岗位的职责得到落实。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电力安全管理规定是一系列关于电力安全的法律法规。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持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是电力行业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法规之一,也是电力企业应当遵守的基本管理准则之一。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等。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内容:1. 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任何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开关等。
在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制定和执行与之相适应的安全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检修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维护设备的正常状态。
2. 人员安全管理电力企业也应该重视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于电力行业,安全意识和安全训练非常重要。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从而保障员工的安全。
3. 用电安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是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另一个方面。
电力企业应该对电力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加强用电的安全管理,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有关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执行,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电力企业应严格遵守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并通过持续的安全管理来防范风险,减少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防范电力事故的发生,为全面建设社会文明、安全、和谐、有序、长治久安的现代化社会而不懈努力。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电力设备和使用过程安全可靠,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适用于所有涉及电力设备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二、主要内容1.电力设备安全(1)所有电力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质量合格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2)电力设备安装要按照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必须符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3)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电源,不得随意改动电路线路和设备。
2.电力使用安全(1)正确使用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不得超过负荷限制,防止过载和短路现象。
(2)合理使用电力设备,不得盲目滥用和长时间使用,避免造成过度损耗和电力危险。
(3)电力使用场所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远离易燃物品和湿度较高的环境。
3.防电触电安全(1)电力设备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确保接地良好。
(2)严禁接触裸露的电线和设备,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3)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持手干燥,不得在湿地操作,避免触电危险。
4.应急预案和安全培训(1)每个电力使用单位都应制定电力安全应急预案,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提前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工作。
(2)每年组织电力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电力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5.安全检查和隐患排除(1)定期对电力设备和电力使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2)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老化和损坏的电线和插头,如发现应立即更换。
三、责任和处罚1.单位和个人在违反本规定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2.对于严重违反电力安全规定造成的事故,相关当事人将承担刑事责任。
四、附则1.本电力安全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规定由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处罚和行政处罚。
3.针对本规定尚未涉及的问题和情况,由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具体规定执行。
以上为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电力设备和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导和保障。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电力安全管理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电力设备的安全、电力使用的安全、电力生产的安全等。
这些方面的安全管理对于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电力安全管理规定,下面就对其中的一些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强调了以下几点:1.电力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鉴定和检测,保证其具备安全使用的基本条件。
2.电力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3.电力设备的运行必须有专人进行操作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4.对于老化、损坏或者不满足安全要求的电力设备,必须及时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二、电力使用的安全管理电力使用安全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确保电力使用的安全性,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强调了以下几点:1.电力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严禁进行违规操作和违法行为。
2.电力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培训,提高人们的电力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乱接乱用电器设备。
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4.加强对公共场所电力使用的管理,确保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用电安全。
三、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电力生产安全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强调了以下几点:1.电力生产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严禁进行违规生产和违法行为。
2.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制定并执行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4.加强对电力生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电力安全管理制度(5篇)

电力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维护本电站生产部门设备安全生产运行和电气安全。
2.适用范围本电站全部一、二次设备。
3.职责生产运营部负责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检修、保养、管理。
4.内容1)资格证和复审要求:操作人员需持有国家认可的属于操作者本人的资格证方可上岗,并按国家要求进行____年一次复审,未能通过者不能继续上岗工作。
2)制定规章制度:a 工作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电气生产设备。
b 各个部门主管指定各楼层配电箱开关操作人员,配电箱开关通断流程为:总闸--分闸--手动开关--电器开关,断电则相反。
c 要求每位员工上岗先检查,后通电;先断电,后离岗。
d 正确操作,严禁线路私拉乱接,破坏绝缘。
e 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向值班长申请报告,值班长接到申请时尽快组织检修。
3) 电气设备的巡查和检查。
a 工作人员要每个季度定期检查各楼层配电箱,各线路保护装置并作好检查记录。
b 不定期对各个车间的照明灯具、生产电气工具、风扇、排气扇、开关、插座、控制线路、保护接零、接地作巡查。
c 要求各部门主管、组长对本部门的电气设备作好管理和监查,能够及时反应不良情况。
5 作业的程序和要求:1) 认真审定提出的维修申请单,并实际检查,确定所属故障类别。
2) 作好停电、验电、挂标示牌、或接地安全措施。
3) 指定监护人,使用合格绝缘工具,穿绝缘鞋和安全衣服。
先断火线,后断零线或地线,并作好管理方法标识,接线时相反,每做的每一个工序应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
6 所应用的材料,必须满足负荷要求。
1) 高空作业要使用安全人梯,禁止带电作业,上下抛物,所用材料、工具只能传递。
2) 作业时禁止穿拖鞋,禁止同时接触两根导线,禁止同在不同相上操作,禁止在潮湿地方带电作业,禁止使用钢凿、钢尺带电作业。
7 电气设各的检验、试验要求:1) 当检修和安装完毕时应检查电气设备的性能参数,表现其灵敏度、机械强度、绝缘强度、起动、温升、音响接地、以及过流过载等。
2) 待电气设备无断路,短路、漏电、过流、过振、起动运行良好时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3条本规定所称公司系统是指与国家电力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单位组合。
资产关系包括全资、控股关系;管理关系包括直属、代管关系。
第4条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5条公司系统各级组织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围绕统一的部署,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6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7条公司系统各企业要贯彻“管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8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电力公司,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生产性企业和单位指以从事发电、供电、输变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多种经营企业)和单位。
第二章目标第9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7种事故:1、重大死亡;2、大面积停电;3、大电网瓦解;4、电厂垮坝;5、主设备严重损坏;6、重大火灾;7、核泄漏。
第10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3、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4、不发生特别重大设备事故;5、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6、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升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管理和监督电力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一、监督管理对象本规定适用于电力系统内的各类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监督职责和义务1.电力系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电力安全隐患监督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加强对电力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工作。
2.电力供应企业负责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措施,并及时纠正和消除电力安全隐患。
3.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电力企业持续改进安全隐患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隐患管理水平。
4.对于发现的电力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监督管理措施1.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纠正和消除发现的安全隐患。
2.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运维等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运维过程的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3.电力企业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4.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电力安全隐患监督台账,对未及时整改的安全隐患进行督促,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5.电力企业应建立安全隐患奖惩机制,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激励,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6.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隐患的发现、报告和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监督管理结果的通报和问责1.电力企业应定期向监督部门汇报自身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监督部门应及时对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并将结果通报给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
2.电力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对于安全隐患的发生负有责任,对于发生重大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应追究刑事责任,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电力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为了有效规范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力安全管理规定:1. 在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 严禁在电力设备附近随意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3.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乱用电线板,严禁在电线板上使用过多的插头,以免引发电线短路、发热等情况。
4. 禁止手插电线、握裸露电线或触摸电线设备,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以免触电导致伤害。
5.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的人员,才能进行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6. 在进行电力设备操作和维护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7. 在发现电力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人士进行检修和处理。
8. 在雷雨等天气恶劣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切断电源,防止雷击等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造成伤害。
9.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档案记录和管理。
10. 对于违反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公司和个人在进行电力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时,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电力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电力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以下是进一步规范电力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和要求。
11. 严格执行电力设备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安保人员需要掌握常见故障和应对处理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定期对电线、插座、开关等进行勤查勤修,确保其正常可靠。
12. 加强电力设备使用培训。
对使用电力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性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5篇)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一、要加强和重视对用电设施的管理和维修。
对配电柜、电闸要经常进行观察、检查、保证供电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转转正常。
二、配电柜严禁非电工操作人员操作,所有人员不得乱动配电设施、仪器仪表、随意拉开电闸,以免损坏仪器,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三、用电管理人员要遵守用电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带电操作、要保障用操作人员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四、用电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检修电力线路。
电线老化、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漏电造成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
五、禁止非用电管理人员乱接电线,私用电炉,严格用电管理制度,发现有违犯用电制度的情况,要严肃处理,因私接电源等造成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要依法严惩。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21.加强安全用电教育,规范用电行为,成立学校安全用电领导小组,完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并责任落实到人,防止用电事故的发生,保障正常用电,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用电。
2.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熟悉岗位规章制度和用电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正确使用电工用具。
电工要随时关注学校用电设备,周周有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及时维修开关、插座、电灯等,排除用电故障。
维修用电器时程序要规范,严禁在未停电的情况下搬动用电设备。
3.学校各办公室、教室、宿舍的用电设备由学校总务处统一负责,不准私自变更和增设。
____对全校的电线、灯具、插座、插头、各种电气开关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确保用电安全。
严禁在校园内使用“三无”(无中文标识、无厂名、无厂址)产品、不合格产品、劣质电器产品和自制的用电设备。
严禁私拉乱接、自行改线或铺线,以免发生短路及漏电现象。
5.严禁各办公室、教室、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增加用电设备时要向总务处申请或电工批准,不得私自安装电气插座。
寝室严禁使用电褥子、电暖器等取暖设备,以免电路短路及火灾事故的发生。
6.使用各种电器设备时若发现异常现象,如发现电器、电线冒烟起火或有刺鼻气味时,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并上报部门领导或总务处,通知专人维修。
供电安全管理规定

供电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供电安全,维护生产秩序,合理使用电力资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供电单位、相关承包商和外来人员。
第三条: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由企业法务部门负责,并配合相关部门执行。
第四条:供电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供电安全管理第五条:明确责任和权限•(一) 企业法务部门负责制定供电安全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员工执行,并进行定期检查。
•(二)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供电设备、线路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工作,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三) 供电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服务,并及时修复供电设备故障。
•(四) 外来承包商进入企业施工现场需遵守企业供电安全管理规定,否则不得进入。
第六条:供电设备管理•(一) 企业应建立供电设备档案,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二) 供电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 供电设备故障处理应及时有效,确保生产秩序不受影响。
第七条:电力安全用电•(一) 各部门应制定电力使用计划,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并避免过度消耗。
•(二)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使用过载电源等不安全行为。
•(三) 定期检查电线电缆的负载情况,避免过载造成供电安全隐患。
第八条:供电线路管理•(一)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供电线路的巡查、检修和维护工作。
•(二) 新建线路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经企业法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三) 供电线路因天气、施工等原因造成故障时,需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
第三章供电安全考核第九条:供电安全考核标准•(一) 供电设备完好率:供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比例。
•(二) 供电故障处理及时率:供电故障发生后,及时恢复供电的时效性。
•(三) 供电线路巡查合格率:供电线路巡查合格的次数占总巡查次数的百分比。
•(四) 电力使用合理率:电力的使用与计划使用的比例。
•(五) 供电安全隐患整改率:发现的供电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的比例。
2024年供电安全管理办法

2024年供电安全管理办法供电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加强对供电安全的管理,确保供电设施、设备和用电环境的安全可靠运行,满足人民群众对电力的需求,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供电安全管理,保障供电设施、设备和用电环境的安全可靠运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供电企业、电力用户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开展工作。
第四条供电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第五条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应当落实责任,明确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供电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供电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推动领域内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供电设施安全管理第七条供电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建立健全供电设施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供电设备、设施的检查、检测和维护,确保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对供电设施的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完善的供电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定期收集和更新供电设施的相关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加强供电设施的技术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确保供电设施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负荷需求。
第八条供电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应当落实责任,明确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实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供电设施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对供电设施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供电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三)电力用户及相关单位应当遵守电力规定和安全运行要求,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电力生产、供应、输送、使用及相关行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电力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推行责任分明、监管有力、事故防范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电力安全管理应贯穿全过程,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及安全培训等。
第五条国家对电力安全管理实施分类监管,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六条电力企业和其他重点单位应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防范措施。
第二章电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第七条电力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应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设备的设计、制造等环节的监管。
第八条电力设备和设施应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九条电力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条电力设备和设施的维修和检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电力设备和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应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安全可靠性。
第三章电力生产和供应的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电力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供电的安全稳定。
第十三条电力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电力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事故信息。
第十五条电力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第十六条电力生产和供应单位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章电力输电和配电的安全管理第十七条电力输电和配电过程中应加强对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电力输电和配电单位应定期开展设备的巡视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电力输电和配电单位应加强供电区域的巡查和监管,确保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3条本规定所称公司系统是指与国家电力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单位组合。
资产关系包括全资、控股关系;管理关系包括直属、代管关系。
第4条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5条公司系统各级组织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围绕统一的部署,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6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7条公司系统各企业要贯彻“管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8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电力公司,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生产性企业和单位指以从事发电、供电、输变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多种经营企业)和单位。
第二章目标
第9条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7种事故:1、重大死亡;2、大面积停电;3、大电网瓦解;4、电厂垮坝;5、主设备严重损坏;6、重大火灾;7、核泄漏。
第10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3、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4、不发生特别重大设备事故;5、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6、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第11条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1、不发生人身群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严重损坏事故;3、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第12条发电、供电、检修、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1、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失和电网事故;2、车间(含工区、工地,下同)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
3、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第13条发电、供电企业及有关调度机构每年实现和百日无事故记录个数:1000MW及以上容量的火电厂1个,其他容量的火电厂2个;500MW及以上容量的水电厂2个;其他容量的水电厂3个;主变压器容量1000MVA及以上的供电企业1个,1000~500MVA的供电企业2个,500MVA及以下供电企业3个;省级及以上调度机械3个。
第14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及所属的车间、班组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目标,但不能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责任制
第15条公司系统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
第16条各级行政正职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职责:1、负责建立健全并落实本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亲自批阅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并组织落实,及时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3、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听取安全监督部门的汇报。
按本规定第57条定期主持安全分析会议,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保证安全监督机构及其人员配备符合要求,支持安全监督部门履行职责;
5、保证
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所需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保证安全奖励所需费用的提取和使用;6、其他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中所明确的职责。
第17条各级行政副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分管工作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总工程师对本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
第18条各部门、各岗位应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分担,并实行下级对上级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
第19条公司系统内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对经营者进行责任追究。
在公司系统内部考核上,母公司为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第20条公司系统内各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向母公司负责,母公司通过董事会或执行董事贯彻国家电力公司的各项安全工作规定。
第四章安全监督
第21条公司系统实行内部安全监督制度,母公司对子公司、上级对下级进行安全监督。
母公司的分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对子公司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第22条安全监督机构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各级安全监督机构业务上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领导,机构的资质及人员的资格接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审查。
第23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水电施工企业,发电、供电、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二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
其他与电力生产有关的企业、部门及多种经营企业安全机构的设置要求由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自定。
不设独立安全监督机构的,必须设专职安全员。
第24条发电、供电、水电施工、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性车间设专职安全员,其他车间和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企业安全监督人员、车间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三级安全网。
第25条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监督机构由公司行政正职或行政正职委托的行政副职主管;发电、供电、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一般由行政正职主管。
第26条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配置及装备应满足安全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
安全监督人员应选择责任心强、坚持原则、熟悉本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
第27条安全监督机构职责1、监督本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的贯彻执行。
2、监督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涉及人身安全的防护状况。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安全监督通知书,限期解决,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3、组织编制本企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监督所需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监督所属企业对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劳保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使用。
4、监督本企业所属企业安全培训
计划的落实;组织或配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和安全网活动。
5、参加和协助本企业领导组织事故调查,监督“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原则的贯彻落实,完成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并提出考核意见。
6、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者提出给予表扬和奖励和建议或意见;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提出批评和处罚的建议或意见。
7、参与工程和技改项目的设计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和竣工验收以及有关科研成果鉴定等工作。
第28条安全监督人员的职权:1、有权进入生产区域、施工现场、控制室、调度室检查了解安全情况。
2、有权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的行为。
3、有权要求保护事故现场,有权向企业内任何人员调查了解事故有关情况和提取事故原始资料,有权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等。
4、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结论和处理有不同意见时,有权提出或向上级安全监督机构反映;对违反规定,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纠正或越级反映。
第五章规程制度
第29条公司系统各企业对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等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各企业在贯彻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或补充规定,但不得与上级规定相抵触,不得低于上级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