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word版本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f541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1.png)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一、信息及其特征。
1. 信息的定义。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是一种信号,其背后代表的“停止”“通行”“准备停止或通行”的意义就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包含着生物信息,人类社会中的新闻、广告等都是信息。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共享。
例如,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无数人同时阅读,而不会因为被多人使用而减少其信息量。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商业情报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航空航海等有重要价值。
信息的价值还具有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价值判断可能不同。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
例如,股票行情信息在股票交易时段内是及时有效的,过时就失去了部分价值;新闻如果过了发布的最佳时间,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递。
如通过网络、书信、电话等方式传递信息。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
例如,对采集到的学生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序等处理,从而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 真伪性:信息有真有假。
如网络上的一些谣言就是虚假信息,而经过科学验证的研究成果则是真实信息。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
- 主要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工具;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被长期保存和远距离传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效率。
- 近代信息技术。
-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是近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
高二计算机会考Word知识点
![高二计算机会考Word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4c8f2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f.png)
高二计算机会考Word知识点在高二计算机会考中,Word知识点是必备的。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你将能够高效地使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和排版。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常用的Word知识点,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页面设置。
在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时,正确的页面设置十分重要。
你可以通过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中的页面设置来设置页面的大小、方向和边距。
根据考试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页面设置,使文档呈现出整洁美观的效果。
第二,字体样式。
在编辑文档时,字体样式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通过字体选项卡来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样式来强调或区分文字内容。
在考试中,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字体样式,使文档更易于阅读。
第三,段落格式。
在编辑文档时,合理的段落格式能够使文档结构清晰,并提高可读性。
你可以通过段落选项卡来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缩进和行距等。
在考试中,根据文档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段落格式,使文档更加易读易理解。
第四,标题和页眉页脚。
在一些正式的文档中,标题和页眉页脚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以通过插入选项卡来添加并编辑文档的标题,同时在页眉页脚中添加页码、日期等信息。
在考试中,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标题和页眉页脚,使文档更加规范和完整。
第五,表格和图形。
在一些需要展示数据或分析的文档中,表格和图形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你可以通过插入选项卡来插入和编辑表格,同时还可以通过绘图工具来插入和编辑图形。
在考试中,根据需要插入适当的表格和图形,使文档内容更加直观和准确。
第六,页码和目录。
在一些比较长的文档中,页码和目录的添加能够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内容。
你可以通过插入选项卡中的页码和目录功能来添加并编辑页码和目录。
在考试中,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页码和目录,使文档更易于组织和阅读。
第七,拼写和语法检查。
在编辑文档时,拼写和语法错误会影响整个文档的质量。
你可以通过审阅选项卡中的拼写和语法检查来进行校对和修改。
信息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信息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1a5c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7.png)
信息技术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哇塞!一听到信息技术会考这几个字,是不是好多同学都有点头疼啦?嘿嘿,别担心,让我这个小学生来给大家好好归纳总结一下信息技术会考的必考知识点。
首先咱们来说说计算机基础知识。
这就好比盖房子的地基,可重要啦!你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不就是硬件和软件嘛!那硬件都有啥?就像我们的身体器官一样,有CPU 这个“大脑”,负责处理各种信息;有内存这个“短期记忆库”,暂时存放数据;还有硬盘这个“大仓库”,能长期保存好多好多的东西。
软件呢?像我们玩的游戏、用的学习软件,不都是软件嘛!这部分知识难道不是很简单?再来说说操作系统。
Windows 系统大家都熟悉吧?就像一个大管家,帮我们管理着计算机里的各种事情。
学会操作文件和文件夹,不就像整理自己的书包一样嘛?复制、粘贴、删除,这些操作你要是不会,那可就麻烦啦!还有网络知识,网络不就像一张超级大的蜘蛛网,把我们都连在一起嘛?IP 地址就像是我们在这张网上的“家庭住址”,没有它,别人怎么找到我们呀?还有办公软件,Word 用来写作文、做报告,Excel 用来处理数据,PPT 用来做展示。
这就好像我们手里的不同工具,得用对地方才能发挥作用,难道不是吗?编程知识也是会考的重点哦!就像搭积木一样,我们用代码把一个个小模块组合起来,实现各种功能。
比如说Python 语言,简单又有趣,学会了能做出好多好玩的东西呢!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可没少讨论。
有一次,我问同桌:“你说这计算机知识咋这么难呀?”同桌瞪大眼睛说:“哪难啦?用心学就不难!”后来我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总之,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虽然多,但只要我们认真学,多练习,就一定能掌握!大家说是不是呀?让我们一起加油,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篇二:哎呀呀,信息技术会考可真是让我们这些小学生又期待又紧张呢!那我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归纳总结一下信息技术会考的必考知识点。
首先,咱们得说说计算机基础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0124614693daef5ff73d3b.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微电子技术(基础);②计算机技术(核心);③通信技术(桥梁);④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2023年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3年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1917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9.png)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言一、信息与信息的特性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拟定的东西”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重要特性(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性,能区分载体和信息)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共享过程中,信息自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运用也许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 1 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运01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解决技术)为核心,以通佶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H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解决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五次革命及其意义:声波及参数:声音是一种连续的波,称为声波。
声波的两个参数:(1)声音的幅度:即声音的大小强弱限度,也称为音量(2)声音的频率:即声波每秒钟的振动次数。
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知识点汇总
![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c5519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8.png)
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知识点汇总第一篇: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知识点汇总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知识点汇总常用快捷键:Ctrl+空格:中西文输入状态切换;Ctrl+Shift :输入法切换;Ctrl+X:剪切;Ctrl+C:复制;Ctrl+V:粘贴;Ctrl+Z:撤消;Ctrl+A:全选常用的键:Caps Lock:大写字母锁定键;Shift:上档键(或换档键); Enter:回车键Del:删除当前光标后面的字符; Backspace:退格键,用于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Pagedown:向下翻页;Pageup:向上翻页;Word 操作:→一、文字处理部分:1、设置页面:文件→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纸张大小;宽度、高度)2、文字设置:选中→右键→字体;(设置字体、大小、颜色、上标、着重号、下划线、删除线、阴文、空心、字符间距、文字效果等)。
3、段落格式:选中→右键→段落;(左右、首行等缩进、对齐方式、段间距和行间距)。
4、页眉与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5、分栏(首字下沉):选中→格式→分栏(首字下沉)6、边框和底纹:选中→格式→边框和底纹。
(先颜色、线型,后边框,注意区分文字和段落)7、插入页码:插入→页码(没要求就按默认确定)8、分隔符:位置→插入→分隔符→分页符(分栏符、换行符)9、替换:选中→复制→编辑→替换→查找内容(Ctrl+V)→替换为→要求→全部替换。
10、插入与修改文字内容:回车键(新建一行)、Backspace、Delete键(删除文字)11、调整句子顺序:剪切(移动文字)、复制(变成多个)、粘贴。
12、特殊符号的插入:插入→符号(或特殊符号)输入法的小键盘:右键→标点符号等选项。
二、文本框、艺术字、图片部分:1、插入艺术字:位置→插入→图片→艺术字。
会用“艺术字”工具栏对艺术字进行编辑和修饰。
艺术字尺寸控制点和形状控制点的区别。
2、文本框的插入:位置→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的修饰:选中文本框边→双击→设置线条、填充色、大小、版式。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已补充完善)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已补充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89a61409c281e53a5902ff09.png)
在“文字环绕”菜单中,每种环绕的含义如下所述: (1)四周型环绕:不管图片是否为矩形图片,文字以矩形 方式环绕在图片四周; (2)紧密型环绕:如果图片是矩形,则文字以矩形方式 环绕在图片周围,如果图片是不规则图形,则文字将紧密 环绕在图片四周; (3)穿越型环绕:文字可以穿越不规则图片的空白区域 环绕图片;
图片:图片是版面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性仅次于正文。起到美化的
作用,使版面图文并茂,形式丰富,更具层次感。 装饰图案:包括花边、框线、纹样等,是表达版面的视察效果,构成版面形式 的重要手段。
电子表格考点 24、5个函数的使用 25、函数和公式的复制
26、按某个关键字排序
27、图表类型和特点
28、在excel中数值的类型:常规型、数值型、文本型 货币型
29、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0、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31、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和例子 32、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3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34、信息的交流方式 35、网络公约,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36、常见的杀毒软件 37、病毒的特征 38、防火墙的作用:在网络中,防火墙是一个或者一组 系统,用来在两个或者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限制 入侵者进入,从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名称、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责任编辑等要素。 报眉:位于版心的最上行,起到装饰版面和作栏目划分的功能 , 一般包括出版日期、版次等等。报眉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检索 标题:标题是版面的眼睛,也是正文的摘要,标题设计得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使文章生色,版面生辉。 正文:正文是版面的主体,其行文可横排,也可竖排,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 不能有文法、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文章不宜太长,文字要清晰易读;同一版 面正文字号、字体变化不要多,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正文字体以宋体和楷体 为主,字号选用五号或小五号为宜。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319a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7.png)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9c71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6.png)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本文档为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的完整参考范本,包含了详细的章节和内容细化。
以下是该文档的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概念和组成部分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4.计算机的存储方式和计算机的内存5.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6.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二、信息与网络安全1.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的概念2.计算机与防治3.网络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4.网络攻击与防范措施5.密码学与数据加密三、数据库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数据与信息的关系3.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操作语言4.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5.数据库的查询和更新操作四、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2.图像处理与图像压缩技术3.音频技术与音频压缩算法4.视频技术与视频压缩算法5.动画技术与动画制作软件五、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模型3.软件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4.软件设计与实现5.软件测试与维护六、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1.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2.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5.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一种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法律,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行为。
2.信息安全法:一种法律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包括网络安全、个人数据安全、商业机密保护等方面。
...。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速查手册(Word和Excel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速查手册(Word和Excel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8656ef26f1aff00bed51ea5.png)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操作题速查手册——Word和Excel部分模块一:WORD1、页面设置(纸型、页边距)文件――页面设置2、查找、替换文字编辑――替换3、页眉、页脚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注意:插入页码操作为:插入——页码)4、工具栏的调出(如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5、首行缩进、行距、段前段后距格式――段落(首行缩进在特殊格式中,不是左缩进)6、边框、底纹格式――边框底纹7、分栏格式――分栏8、项目符号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9、表格设置选中表格或单元格――右击10、图片设置(1)插入图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2)设置图片大小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大小(注意锁定“纵横比”前面的钩)(3)设置图片版式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版式(或高级——文字环绕——上下型)(4)图片绝对定位右击图片――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11、绘图工具栏圆:SHIFT+椭圆圆角矩形:直选图形――基本形状文本框微调位置:CTRL+方向箭头水平(垂直)线:SHIFT+CTRL+―――――直选图形颜色、粗细设置:右击自选图形――设置文本框格式图形的组合:选中所有文本框(SHIFT)右击――组合另注:常用快捷键1.复制:Ctrl+C2.粘贴:Ctrl+V3.移动某段位置:Shift+Alt+(上下键)模块二:EXCEL1、排序:先选择相应的数据(然后在需要排序的字段上单击或在有数据的任一单元格单击)――选择“数据”菜单――排序――主要关键字(有的还要求输入次要关键字)----选择递增还是递减,确定即可。
2、分类汇总:先按“分类字段”排序——选中数据区――“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方式(多数为求和)――输入汇总项。
注意:分类汇总前一定要先排序!!!3、筛选: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在相应位置出现“倒三角”符号――单击此符号――自定义――按要求设置即可。
4、将文本文件的数据导入Excel工作簿中:打开-文件类型改为所有文件,双击文本文件,单击下一步-直到将文本文件导入工作表-保存时注意文件名的命名。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64008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4.png)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组成1.2 主机与外设1.3 中央处理器(CPU)的功能与工作原理1.4 存储器(内存)的类型与作用1.5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的种类与用途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2.1 操作系统:种类、功能与常见操作2.2 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3 网络浏览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4 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5 数据库软件(如Microsoft Access)的功能与使用方法3: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2 IP地址与端口号的概念与作用3.3 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及其功能3.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5 网络通信的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方法4:编程基础知识4.1 常见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的特点与用途 4.2 变量、数据类型与运算符的概念与使用4.3 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4.4 数组与列表的概念与应用4.5 函数的定义与使用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5.1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5.2 密码学基础: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概念与原理 5.3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5.4 隐私保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5.5 法律法规与信息伦理概念附件:1:电脑硬件配置示意图2:常用软件的安装指南3:网络故障排除流程图4:常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速查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某一作品享有的独占性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展示等权利。
2:隐私权: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与保护的权利。
3:数据保护:采取措施确保个人数据在使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使用或更改的行为。
4:信息伦理:信息活动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5:侵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word,excel,frontpage )操作题操作要点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word,excel,frontpage )操作题操作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0c52c4de80d4d8d05a4f26.png)
信息技术考试操作题考点汇总(将每个操作点熟练掌握,会的打勾!)班级:姓名:路径问题:1.认识盘符2.从路径找文件例如:D:/word文件夹/圣诞贺卡.doc一、Word操作考点:1、文字和段落格式化:选中文字(点左键不放选完松手)—点右键——选字体(段落)(1)对指定的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下划线、着重号、阴影、上标或下标、字符间距、文字特效(效果强调上标)(2)对指定的段落设置:对齐方式、左右缩进、首行缩进、段落前后间距、行距(单倍、1.5倍、多倍、固定值、最小值)(行距设置为一定磅数时,要选择固定值在输值)(3)给文章插入标题:在文章开头输标题(若无空行点回车键ENTER键)2、项目符号与编号:格式—项目符号与编号1)为指定段落设置项目符号或者项目编号;(2)将指定的项目符号改为项目编号3、边框与底纹:(选中文字—格式—边框与底纹)(1)给指定的文字设定边框(宽度、颜色、线形、方形/阴影);(2)给指定文字设置底纹4、分栏:将指定段落文字进行分栏(栏宽、栏间距、分割线)*最后一段的段落标记不要选择(格式——分栏)5、首字下沉:将指定段落的首字设置下沉(字体、下沉行数、距正文距离)(格式—首字下沉)6、文字方向:将指定文字设置文字方向(工具栏中直接设置文字方向或者选中文字——格式——文字方向)7、设置水印背景:添加图片水印或文字水印(格式—背景—水印背景),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置背景颜色,背景图案,背景纹理8、插入页码:插入指定格式的页码(位置、对齐方式、数字格式)(插入—页码)9、插入图片:(插入—图片)(1)插入指定剪贴画、(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3)插入指定类型的艺术字、(4)插入指定的自选图形10、插入文本框:横排文本框、竖排文本框(插入——文本框)11、插入特殊符号(插入——特殊符号)12、设置图片(包含剪贴画、图片、艺术字)格式:(点右键—设置图片格式)(1)设置图片的颜色与线条:填充色、线条颜色;(2)指定图片的大小、缩放比例、旋转;(3)指定图片的版式:环绕方式,水平对齐的绝对位置和垂直对齐的绝对位置;(4)图片裁剪和图片效果(冲蚀、黑白、灰度)设置;图片亮度与对比度设置13、设置文本框格式:在指定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设置文字格式;设置文本框边框线条颜色、版式(环绕方式、水平对齐)(右键—设置文本框格式)14、页眉页脚设置:在页眉或页脚中添加指定文字并设置文字格式(视图—页面页脚)可以设置第多少页,共多少页(在页脚位置输入第页,共页。
初二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汇总
![初二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8d81c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b.png)
初二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汇总一、WORD版块1、设置文字格式:字体、字号、颜色、字形、字符间距、字符缩放、下划线、着重号、标题样式2、设置段落的格式:首行缩进、行及段落间距、对齐方式、格式刷的使用3、查找与替换4、插入:插入图片(文章末尾插入由Photoshop输出的图片)并设置图片环绕方式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插入和删除批注、插入并设置页码、插入页眉眉脚,并修改其内容5、页面设置:纸张类型、页边距及排版方向新增:例如将该文件以“春.pdf”为名输出到本题工作目录二、EXCEL版块1、单元格基本操作:插入整行、整列,并设置行高、列宽(精确数值及合适行高列宽)设置标题行合并居中、撤消合并居中及文本对齐方式单元格内容的换行操作设置单元格格式2、数据录入数据的复制、移动及清除(注意数据区域的操作,如F3:F27)自动添充柄(注意编号01、02、03……形式)设置数据格式(如日期及保留2位小数)3、表格美化边框、底纹、自动套用表格样式4、公式与函数简单与复合公式的输入与编辑、函数5、排序与筛选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自动筛选6、插入图表图表的选用(数据高低、数量多少用柱形图、变化趋势用折线图、所占比例用饼形)、图例、数据标签新增迷你图表、数据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并将结果复制到另工作表相对应的区域三、PPT版块1、幻灯片基本操作幻灯片的复制、移动、删除(与主题不相符)、背景设置(纹理填充、工作目录中的图片填充等)幻灯片版式(空白、标题和内容、仅标题)幻灯片的切换及效果选项2、插入新幻灯片(注意版式)图片(图片裁剪广告)、视频、声音(单击播放、跨幻灯片、循环播放直到停止)形状:基本形状如心形(注意设置填充颜色)、动作按钮(并设置超链接到第几张幻灯片)艺术字及文本框3、自定义动画(为文字、图片添加动画效果及效果选项)4、超链接为文字、图片添加超链接,链接到文件中某幻灯片新增超链接到外部文件如:考生文件夹下已完成版块文件例如:设置幻灯片中某图片链接到由flash生成的文件“春.swf”四、PS版块1、图层的基本操作:插入图层并命名、图层重命名、移动图层图层不透明度、图层样式新增蒙版添加图层蒙版,例如:为()添加图层蒙版,使用渐变工具让()与背景较好的融为一体;2、图像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图像大小、画布大小3、基本操作文本工具的使用(字体、字号、颜色)矩形及椭圆工具(绘制适当颜色的矩形,使其衬于文字春的下方)魔棒工具的使用(删除纯色背景)自由变形工具的使用(调整图像大小)4、文件菜单下几个重要的置入一张图片(例如:将工作目录下的图片“太阳.jpg”添加到本图像上方左侧位置)存储为(保存图片为gif、jpg、png类型)五、FLASH版块1、图层:新建、删除、锁定和隐藏图层,调整图层顺序2、帧: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和有内容的关键帧)选择题居多3、动画:形状补间、动画补间、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4、元件与声音的导入:例如:利用库中的某元件制作一个25帧的补间动画,实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运动效果5、添加文本、绘制图形并填充颜色6、作品的发布与发布设置六、python版块第一册项目一:数据的存储方式:变量、列表、文件变量是标识符的一种,及其命名规则列表的创建及追加append(),列表元素的获取算术运算符(+、-、*、/、//、%、**)及其优先级比较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基本赋值语句和增量赋值语句表达方式逻辑运算符(and、or)左右两个值如果均为非零数时,and返回右侧的值,or 则返回左侧值。
高中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https://img.taocdn.com/s3/m/a3b87e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6.png)
高中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2023)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 CPU的结构和功能: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位板等。
5.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主机、网络设备和通信链路。
2. 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3. 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数据交换、数据路由、数据包、协议等。
4. 网络通信的协议:TCP/IP协议族、HTTP、FTP、SMTP等。
5. 网络地址的基本概念: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三、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表、字段、记录等。
2. 关系型数据库:表、关系、主键、外键、SQL语言等。
3. 数据库设计:实体-关系模型(ERM)和关系模式(RM)。
4.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命令。
5.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数据备份、日志备份、恢复操作等。
四、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知识1. HTML语言基础:标签、属性、文本、链接、图像、表格等。
2. CSS样式:选择器、属性、样式表、盒模型等。
3. JavaScript脚本语言基础:变量、数据类型、操作符、控制语句、函数等。
4. 网页设计原则:布局、配色、字体、图像等。
5. 图像处理软件基础:Photoshop、GIMP等工具的基本操作。
五、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病毒的传播方式、常见的防病毒软件等。
2. 网络攻击与防范:黑客、木马、钓鱼、拒绝服务攻击等。
3. 隐私保护与安全措施:密码学、防火墙、数据加密等。
4. 法律与伦理:网络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c9037f5acfa1c7aa00cc8d.png)
一、选择题知识点:1、信息:信息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承载它的媒体,即信息载体才能表现出来。
像数据、符号、文字等;信息的特征:传递性、时效性、共享性,还可量度、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可再生、可压缩2、信息技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网络多媒体化、智能化、微型化3、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光盘基于光电子技术研制而成;WORD扩展名:*.doc4、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
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取名为ENIAC(埃尼阿克)5、计算机是根据冯●诺依曼思想(编写程序、存储程序、执行程序的思想)设计建造的。
6、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计算机分类:按照性能(① 巨型机:高速度、大容量② 大型机: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③ 小型机: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④ 微型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⑤单片机:工业控制、能耗低稳定性高);按照用途分类(① 专用机: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② 通用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按照原理分类(① 数字机: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② 模拟机: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③ 混合机: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8、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输入/输出系统(I/O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其中运算器、控制器组成CPU9、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用二进制表示,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是机器语言10、单位:b(位,最小单位)B(字节,基本单位)KB(千字节)MB(兆字节)GB ;一个字节保存一个英文字符,2个字节保存一个中文字符其中8b=1B 1024B=1KB 1024KB=1MB 1024MB=1GB11、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逻辑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12、计算机应用:数值计算、数据及事务处理、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通讯与网络;软盘或者优盘写保护: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防止病毒或者人为误删除操作13、常见OS(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Linux Unix DOS OS/2 NetWare Mac OS X OS属于系统软件14、病毒(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的行为特征:隐藏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15、Shift上档键Esc逃逸键Enter回车键Caps Lock大小写锁定键热启动键Ctrl+Alt+Del16、P4 2.0G/1G/160G 代表计算机的处理器是奔腾4,频率是2.0 G,内存是1G,硬盘是160G17、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排序:内存→硬盘→光驱(CD-ROM)→软盘18、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RAM既能读出信息又能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2024)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d37e4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3.png)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引言概述: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对于学习者来说,熟悉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信息技术会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数据库管理以及信息安全,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1.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1.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1.2计算机的数字表示和编码1.2.1二进制数系统的基本概念1.2.2常用的数字编码方式2.操作系统2.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2.1.1进程管理和调度2.1.2内存管理和虚拟内存2.2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2.2.1Windows操作系统2.2.2Linux操作系统3.网络与通信3.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1.1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1.2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和应用3.2常见网络协议和通信技术3.2.2无线通信技术:蓝牙和WiFi4.数据库管理4.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4.1.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特点4.1.2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区别4.2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4.2.1数据库的创建和表的设计4.2.2SQL语句的查询和更新操作5.信息安全5.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体系5.1.1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5.1.2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和方法5.2常见的安全风险和对策5.2.1网络攻击与防范5.2.2数据泄露和信息保密总结: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数据库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
本文以引言概述的方式,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了各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功能作用、常见技术和应用等。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2a45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 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 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 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 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 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 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 微电子技术(基础); ②计算机技术(核心); ③通信技术(桥梁);④ 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第一章绪言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五次革命及其意义: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语言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是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表达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文字的发明:用文字记载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原来时空方面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和地域传递、交流信息。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交流迈进了一个新纪元,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一次革命,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
第二章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一、信息需求的确定1、信息需求的含义: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本、图、声音、视频等。
2、常见信息类型的作用和效果:文本提供“事实材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客观依据;文本中的观点可以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可以作为观点的有力佐证;数据可以增加准确性;图可以增强直观感受;声音和视频即生动形象,又能体现强烈的真实感。
二、信息来源的确定1、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词典、报纸、传记、杂志等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站、电子百科全书、光盘,录像带等人:专业人士、当事人、朋友等事物:公共场所、事件现场、会议、事物等2、信息来源的确定就是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从众多的信息来源中确定几个合适有效的信息来源。
一般考虑下面两个问题:可用的信息资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
三、获取信息的方法1、常见的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和遥感遥测法。
通过亲自观察、调查、实验、测量获得是第一手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通过访谈、阅读、视听、问卷等方式获得的是第二手信息,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核实。
2、网络信息检索: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1)目录检索:也称分类检索,无需输入关键字,根据网站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入,即可找到所需信息资源。
如雅虎和搜狐网站的分类检索。
特点:适合在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较系统的信息的时候使用。
缺点是难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具体信息。
2)关键词查询:关键词是指搜索内容中具有指示性和代表性的词。
关键词查询就是利用指定的关键词查询信息的方法。
提供关键词查询服务的网站有google.百度等。
特点:不适合查找系统的信息,但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到具体的信息。
⏹提炼关键词注意事项:尽量采取具有代表性或指示性的词语,否则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尽量不要选用通俗的、常见的词语做关键词,否则会使查询结果太多、太乱;尽量不要采用多义词,否则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提炼关键词时可以强制搜索,即在关键词上加上英文双引号或中文书名号。
如查询贺岁片《手机》等。
⏹组合关键词:将多个关键词用布尔运算符组合使用。
参见教材第15页的布尔运算符表。
2、网络信息下载:直接下载:复制、粘贴,另存为等可以方便保存这个网页的内容或网页中的文本、图片等内容,但不适于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或在网络线路不稳定和网速较慢的情况下下载。
利用软件下载:如网际快车(Flashget)、迅雷、网络蚂蚁,电驴、比特彗星(Bitcomet)等软件.采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同时下载多个文件,并能够断点续传,下载速度和效率较高。
四、信息价值的判断准确性:指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否存在偏差。
客观性:指信息所揭示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带偏见。
权威性:指信息是否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时效性:指该信息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时期是否有效。
适用性:指信息对于问题的解决是否有用以及作用的大小。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一、信息的加工1、加工原因:原始信息不能满足信息表达、交流和应用的需要。
(A)2、信息加工: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
(A)是否需要信息加工以及怎样进行信息加工,取决于人们信息应用的目的。
3、信息加工需要围绕信息应用的主题,在分析并确定信息的目标受众(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内容、类型和表达方式、信息的交流方式等基础上,对已有信息和需加工信息进行梳理。
(B) (一)文本信息的加工1、常见文本加工软件(A):Aord软件、金山公司的WPS软件、方正公司的飞腾排版系统以及Adobe 公司的PageMaker软件等。
2、文本加工的要点(B)、1)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2)确定文本的版面、设置字体和段落等格式;3)用流程图描述事物的进程;4)用表格来表达文本分类;5)用结构图来呈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结构图有组织结构图、思维导图和概念图。
(二)数据信息的加工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指表格数据的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有Excel,金山表格,CCED和Lotus-2-3等。
3、表格数据的统计:统计类型有用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
4、图表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等。
柱形图适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饼图适用于比较同一体内不同成分的多少;折线图适用于现实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三)图片信息的加工1、图可以增强直观感受。
不同的图具有不同的表达作用。
实景图可增强真实感;图解图适合描述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一个复杂事物的构造和结构等;类比图可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在计算机中,一般将图分为图形和图像等。
用绘图工具会的直线、圆、方框等属于图形;而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画面如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获得的图片属于图像。
3、常见的图的加工:1)图片数字化;2)提炼已有的信息,用工具软件在计算机上创作绘制各种图;3)从屏幕、动画、视频中捕捉图像;4)对图像文件进行修饰及效果处理。
4、图的扫描本质上是将模拟图像转化成数字图像。
如扫描仪扫描图片等操作。
扫描后的图片可保存为JPEG、TIF和BMP等文件格式。
(四)声音信息的加工1、信息作品中的声音主要包括背景音乐、旁白解说和音效等。
2、常见的声音加工有:1)声音信息的数字化;2)对已有的音频进行合并、截取、格式转换等编辑操作。
3、常用的声音处理软件有:录音机软件,录音大师、Goldwave、超级解霸、金山影霸等。
常见格式mp3、wma、wav等,常见软件)(五)视频信息的加工1、视频是由一连串连续变化的画面组成的动态场景。
2、常见的视频格式有:A VI、RM、RMVB、MPEG等。
3、常见的视频加工有:1)视频信息的采集;2)视频信息的编辑;3)视频信息的合成。
4、视频信息的加工软件有:Moviemaker,Premiere、绘声绘影等。
(六)动画信息的加工1、原理: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生理特性。
从视觉空间的角度,动画可以分为二维动画和三位动画。
(A)2、动画加工软件有:Adobe ImageReady、Flash(格式为SWF)、3D Studio等。
二、信息的集成与交流1、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确定作品主题、规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
2、在信息集成过程中,为突出作品主题,一般需要遵循的原则:1)内容导向原则;2)方便阅读原则;3)艺术欣赏原则;4)协调一致原则。
3、网页作品的制作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工作:1)版面布局;2)根据布局插入各种素材,并对素材做适当效果处理;3)建立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4、电子邮件、会议演示、网站发布和在线交流成为了信息发布和交流的流行方式。
三、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1、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1)基本方法:一是利用现成的软件让计算机工作,二是自己编写程序,让计算机为自己服务。
2)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计算机硬件由系统软件来管理,应用软件通过系统软件使用硬件资源。
3)常见的系统软件:DOS、Windows、Unix、Linux、MAC OS等。
4)程序是控制计算机动作的指令的记录集合。
2、编程解决问题一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等。
分析问题:是明确问题的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
设计算法:就是寻找问题的求解方法和确定具体的求解步骤。
编写程序:选择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的功能。
调试运行:调试程序,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
3、智能信息处理: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