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档案包括以下材料
食品档案管理制度分四类
一、基本信息档案管理基本信息档案管理是食品档案管理的基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2. 产品基本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
3. 人员信息:包括企业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联系方式等。
4. 设备信息: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包装设备等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状况等。
5.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6. 合同信息:包括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签订的合同、协议等。
基本信息档案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为后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生产过程档案管理生产过程档案管理是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原料采购记录:包括原料名称、供应商、采购数量、价格、采购日期等。
2. 生产过程记录:包括生产日期、班次、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生产数量、生产批次等。
3. 检验记录:包括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等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
4. 生产异常记录:包括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工艺问题、质量问题等,以及处理措施和结果。
5. 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号等证明文件。
生产过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为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流通环节档案管理流通环节档案管理是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整理和归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销售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渠道、客户信息等。
2. 运输记录:包括运输日期、运输方式、运输车辆、运输人员、运输路线等。
3. 冷链运输记录:包括冷链设备运行情况、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
4. 进货验收记录: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进货数量、进货价格、进货质量等。
5. 库存管理记录:包括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库存期限、库存损耗等。
食品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食品生产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食品生产、销售、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合规。
(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实现档案管理的集中统一。
(三)规范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四)安全保管:确保档案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毁和泄密。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实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四)负责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分析工作。
(五)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六)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
第三章档案分类与编号第六条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食品生产档案: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检验检测、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等档案。
(二)销售档案:包括销售合同、客户信息、市场调查、销售统计等档案。
(三)质量管理档案: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纠正预防措施、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档案。
(四)检验检测档案:包括检验检测方法、设备、标准、结果等档案。
第七条档案编号采用统一编号方法,由档案类别、年份、流水号组成。
第四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八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收集档案应覆盖食品生产、销售、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
(二)准确性:收集的档案应真实、准确、完整。
(三)及时性:及时收集档案,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生产型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生产型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的规范、完整、真实、准确、有效,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公司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和项目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1. 公司管理层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导工作。
2. 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3. 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 档案管理员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章档案的种类、材料和保存期限1. 档案种类:分为财务档案、管理档案、技术档案、人事档案等。
2. 档案材料: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影像档案等。
3. 保存期限:对于不同类型的档案,公司要制定相应的保存期限,如财务档案保存期限为10年,管理档案保存期限为5年等。
第五章档案的编制、归档和借阅1. 档案编制:各部门在产生档案时应按照统一格式进行编制,并填写相关档案目录。
2. 档案归档:档案管理员负责对产生的档案进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档案借阅:员工在需要借阅档案时,需填写借阅申请书,并经过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借阅。
第六章档案的销毁和转移1. 档案销毁:公司根据档案保存期限的规定,对于到期的档案要进行及时销毁,并记录销毁情况。
2. 档案转移:对于需要移交给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档案,要进行档案的移交手续,并记录相关移交情况。
第七章电子档案管理1. 公司要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所有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2. 对于重要的电子档案要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八章档案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审计部门定期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2. 公司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价体系。
第九章附则本制度由公司管理层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制度解释权属于公司管理层。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在线考试多选题 1
多选题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ABCD )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C.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D.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2。
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ABCD )。
A.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
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B.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C。
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
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D。
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实行许可制度,从事(ABC )应当依法取得许可.A。
食品生产B。
食品销售C。
餐饮服务D。
销售食用农产品4.《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出的要求是(ABCD )。
A。
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
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C.加强食品检验工作D。
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5。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ABCD )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A。
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B。
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C。
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D。
运输和交付控制6。
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该怎么做?(ABCD )A.应当立即停止生产B。
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C。
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D.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7。
生产(ABCD )的企业,应当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该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保证其有效运行,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A。
保健食品B。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C。
婴幼儿配方食品 D.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8。
国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ABC )进行监测。
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档案
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档案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其中食品安全档案成为了食品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安全档案是一种记录和管理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食品安全信息的文件体系。
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食品安全档案的内容和管理要点,来探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食品安全档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食品安全档案的内容食品安全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1. 食品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以便快速准确地确定企业身份。
2. 原材料采购信息:记录和管理企业采购的各类原材料的供应商信息、货物来源地、合格证明等相关信息,确保原材料的合法合规性和质量安全。
3. 生产加工流程和设备信息:详细记录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流程和设备信息,包括原材料的进货、仓储、加工、包装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化和卫生安全。
4.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记录和管理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操作规范,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操作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识。
5. 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信息:记录和管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数据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符合相关标准。
6. 产品追溯和召回信息:构建食品产品追溯体系,记录和管理产品的出厂批次、销售去向等信息,以便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追溯和召回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二、食品安全档案的管理要点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档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下管理要点需要得到重视: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规范档案的填写和归档:要求相关人员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档案,并及时进行归档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可读性和易操作性。
3. 定期检查和更新档案信息:食品企业应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检查和更新,删除过期的信息,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4. 保护档案的隐私和安全:严格控制档案的查阅权限,确保档案的隐私和安全,防止档案信息泄露和篡改。
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各环节的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企业、单位及个人。
三、内容1.档案建立(1)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检验检测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记录等。
(2)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包括日常监管记录、检查报告、整改措施、行政处罚决定等。
2.档案管理(1)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
(2)档案应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分类、编号、存放,确保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3)档案保管应满足以下要求:①保持档案库房整洁、干燥、通风,防止档案霉变、虫蛀、鼠咬。
②采用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紫外线等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③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鉴定、销毁,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3.档案利用(1)企业内部查阅档案时,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2)外部单位查阅档案时,应经企业负责人批准,并遵守保密规定。
4.档案保密(1)企业应建立健全档案保密制度,明确档案保密范围和保密措施。
(2)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四、监督检查1.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落实档案管理制度。
2.对违反本制度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五、附则1.本制度由企业内部制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本制度由企业负责解释。
绿色食品安全监管档案管理规范化探析
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的管理,提高食品安全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监管部门等从事食品安全培训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应当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培训档案的建立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培训档案,记录食品安全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
第五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方式等;(二)培训教材:包括教材名称、版本、出版社等;(三)培训师资:包括教师姓名、职务、职称、资质等;(四)培训人数:包括参加培训的人数、性别、年龄、职务等;(五)培训效果:包括培训考试合格人数、不合格人数、培训成果等;(六)培训反馈:包括培训满意度、培训建议等;(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章培训档案的维护第六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应当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第七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应当定期进行审核、更新,确保档案内容的时效性。
第八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者泄露。
第四章培训档案的利用第九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可以用于以下目的:(一)评估食品安全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二)查询食品安全培训情况,掌握培训进度;(三)证明食品安全培训成果,作为相关认定的依据;(四)其他与食品安全培训相关的事项。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复制、涂改、删除食品安全培训档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一)未建立食品安全培训档案的;(二)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内容不真实、不完整的;(三)未妥善保管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导致档案丢失、损坏或者泄露的。
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内容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总局公告2009年第119号)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要求,各食品生产企业要进一步规范“一档二书十六项记录一报告”及“十项制度”管理:“一档”即督促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档案(含申证全套资料、有效期内的检验设备检定证书、产品标准或有效备案的企业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委托加工和食品添加剂备案材料、年度自查报告及审查等)。
“二书”即为《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承诺书》和企业内部层层签定的责任书。
“十六项记录”即:生产环境卫生自查记录(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等进行自查);设备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记录(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停产和开业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进货验证记录(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验证情况等内容);原料领用出库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领用出库等记录);生产投料和过程控制记录(生产投料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并做好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点记录);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的每个批次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一一对应的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产品检验比对记录(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到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比对检验,进行实验室检测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同时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企业应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记录,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产品召回处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主动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企业人员健康管理记录(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企业人员培训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风险信息反应记录(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作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供应商资料收集注意事项
供应商资料收集注意事项准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C有涉及到使用进口冷链原料加工的企业,需索取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以及消毒单位出具的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也经消毒的证明。
附:各类供方需关注的资料一、考虑到《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的部分物质是没有食品生产许可的,故:1.从药品生产企业购买中药饮片,需索取其《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MP证)及检验报告。
2.从药品经营企业购买中药饮片,需索取其《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与药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MP证)及检验报告。
3.从药品经营企业购买中药材,需索取其《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GSP证);如果是从批发企业购买,可能会提供检验报告;从药品零售企业购买,则一般不提供检验报告。
4.药品要求出厂检验全检(执行标准全部项目,类似食品的型式检验),故购买中药饮片可只索取出厂检验报告。
二、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报告或第三方检验报告、发证核检验报告。
三、食品经营(流通)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及所供货食品的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报告;四、餐饮服务(食品经营)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五、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未纳入发证范围的不需要)、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报告或第三方检验报告、发证核检验报告。
六、食品相关产品经营企业:《营业执照》,及所供货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未纳入发证范围的不需要)、型式检验报告;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未纳入许可范围的不需要)、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报告或第三方检验报告、发证核检验报告。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安全生产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进行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2、什么是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求解《食品安全法》问答(73)《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办法、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可见,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由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记录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颁发情况、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监督检查结果、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等信息的信用档案记录。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加强食品安全领域信用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持续的跟踪记录,掌握其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动态情况,从而鞭策其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维护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同时,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也是有关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这有利于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有侧重地对诚信经营情况不佳的企业展开监督检查,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时,有关监管部门应当做到对各食品生产经营者一视同仁,信用信息的收集、记录和使用应当遵循公正、规范、客观中立的原则,从而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氛围,以便为信用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全国最新食品安全管理员精选真题及答案12
2023年全国最新食品安全管理员精选真题及答案121.(多选题)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_____进行修订。
A.品种B.成份C.使用范围D.用量标准答案:A B C D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条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
《GB276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52.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内容包括_____。
A.许可证颁发及变更情况B.日常监督检查结果C.违法行为查处情况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布并实时更新53.(多选题)下列情况对食品安全管理员做扣1分的处理_____。
A.没有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的B.没有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的C.不能提供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记录D.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管理不落实的答案:A B解析:《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员的日常考核采取扣分制。
扣分情况记入《证书》,一年内累计扣满10分的,按新上岗人员要求重新参加培训和考核。
(一)没有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扣1分;(二)未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或者没有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上岗的人员工作岗位调整提出意见并督促落实的,扣2分;(三)没有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或健康档案的,扣1分;(四)没有按要求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扣2分;(五)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六)不能提供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和评价的(包括检查计划、现场检查情况、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行为的处理意见等),扣2分;(七)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八)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不按要求报告的,扣2分;(九)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扩大或情况恶化的,扣2分;(十)不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本单位违法行为整改情况的,扣2分;54.(多选题)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和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
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内容
一、目的和原则1.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确保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1.2 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原则,确保食品安全档案的信息质量。
二、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
三、食品安全档案的内容3.1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许可证编号、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地址、生产或经营地址、生产或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
3.2 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食品安全检查制度、食品采购管理制度、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
3.3 生产质量管理信息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措施、产品检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
3.4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信息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召回等记录。
四、食品安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4.1 食品安全档案应由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确保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更新。
4.2 企业应按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定期提交食品安全档案的相关信息,并对档案进行更新。
4.3 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档案的查阅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泄露或被篡改。
5.1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利用食品安全档案进行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评价,作为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依据。
5.2 消费者可以依法查阅企业的食品安全档案,了解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法律责任6.1 企业未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管理和更新食品安全档案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6.2 企业故意提供虚假、不真实或不完整的食品安全档案信息的,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6.3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未按照本制度要求保护食品安全档案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七、附则7.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以上就是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企业应按照制度要求认真执行,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区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县区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县区内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食品安全档案管理。
第三条食品安全档案是指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第四条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档案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食品安全档案的建立第五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建立食品安全档案,并配备专人负责管理。
第六条食品安全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许可证号、法定代表人、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二)食品原料采购记录:包括原料名称、来源、数量、采购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三)食品生产过程记录:包括生产工艺、生产日期、生产批次、检验报告等信息;(四)食品销售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信息;(五)食品安全自查记录:包括自查时间、自查内容、自查结果等信息;(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信息;(七)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记录和资料。
第七条食品安全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准确,不得有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第三章食品安全档案的管理第八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九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定期对食品安全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第十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及时更新食品安全档案,确保档案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食品安全档案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一条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查处食品安全档案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县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查阅、复制、提取、封存等手段,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食品安全档案进行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优选材料)
汤峪镇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信息登记表
编号: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生产地址
企业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企业质量安全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生产许可证编号
(备案号)生产许可(备案)证发证 Nhomakorabea期及有效期
营业执照注册号
经营期限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号
产品名称
设计年产能
执行标准
从业人员总数
专业技术人员数
原辅料、包装、标签信息
委托加工情况
受奖时间
受奖情况
备注
附件3
食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登记表
序号:
企业名称
信用信息类别
信息产生时间
信息来源
情况概述:
记录人
记录时间
监督检查信息
检查时间
发现问题
整改情况
监督抽检信息
抽检时间
抽检品类
抽检结果
备注
风险监测信息
违法行为查处信息
食品召回信息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部门通报信息
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
社会组织监督信息
媒体曝光信息
受奖信息
绿色食品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绿色食品档案管理工作,保障绿色食品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绿色食品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料、技术文件、产品标准、质量检测报告、认证文件等;2. 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的申请材料、现场检查报告、认证决定书等;3. 绿色食品宣传、推广、培训等相关资料;4. 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标签、广告等宣传材料;5. 其他与绿色食品相关的资料。
三、档案管理职责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应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2.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3. 各部门、各岗位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报送相关资料。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范围、时间和方式;2. 档案收集应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3. 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编号等进行分类、编目,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安全;2. 档案保管应按照档案类别、密级、保存期限等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 档案利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4.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整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六、档案销毁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销毁制度,明确档案销毁范围、程序和责任;2. 档案销毁前,应进行核实、登记,并经主管领导批准;3. 档案销毁应采取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档案的彻底销毁。
七、监督检查1.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认证机构应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2. 档案管理人员应接受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培训
食品安全生产记录
食品生产企业是否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并定期开展培训。
食品生产企业是否有完备的食品安全生产记 录,并对记录进行保存。
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承诺
食品安全承诺书
食品生产企业是否提供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对社会公开。
不安全食品召回
食品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并对不安全食 品进行召回和处理。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保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将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妥 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与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 全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相同,期满后应当按照规定对档案进 行销毁。
03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
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具有唯一性。
促进行业自律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促进行业自律,推动食品生产企 业的诚信经营和自我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局限性
01
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消费者可能无法准确了解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
安全信用状况,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02
数据不准确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息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如部分企业可能
虚报、瞒报食品安全信息,导致档案信息不准确。
03
缺乏全国性平台
目前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缺乏全国性平台,导致各地区之间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应用范围
行政许可
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时,政府部门应查询申请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存在严重食品 安全问题的企业应审慎审批。
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在进行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时,应将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息作为重要参考 依据,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应加大检查力度。
建立档案需要什么材料
建立档案需要什么材料建立档案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号、登记、保管等工作,以便于查阅、利用和管理。
建立档案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立档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吧。
首先,建立档案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文件、资料、文件夹、标签、笔、记录簿等。
文件是指各种单位和个人活动中产生的书面记录,包括公文、会议记录、合同协议、报表等。
资料是指各种与工作活动有关的信息和材料,包括资料册、档案袋、照片、录音带等。
文件夹和标签用于整理和分类文件和资料,笔和记录簿用于记录档案的编号、名称、位置等信息。
其次,建立档案需要准备的材料还包括,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规定、档案管理手册等。
档案管理制度是指单位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职责、权限、程序、制度等内容。
档案管理规定是指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具体规定和要求的文件,包括档案的保管期限、利用规定、借阅手续等。
档案管理手册是指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说明和操作指导的手册,包括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案卷整理方法等内容。
最后,建立档案需要准备的材料还包括,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管理人员等。
档案管理设备包括档案柜、档案架、档案盒等,用于存放和保管文件和资料。
档案管理软件是指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软件,包括档案的录入、检索、查询、统计等功能。
档案管理人员是指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包括档案管理员、档案鉴定员、档案整理员等。
综上所述,建立档案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文件、资料、文件夹、标签、笔、记录簿、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规定、档案管理手册、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管理人员等。
只有准备齐全这些材料,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便捷性,为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食品批次如何管理制度
食品批次如何管理制度一、批次管理的重要性食品批次管理是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保障的有效手段,也是食品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批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批次管理,可以追溯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的安全质量,减小食品风险,提高食品安全可控性。
2. 提高食品质量:批次管理可以对产品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及时掌握产品的质量情况,加强对产品的监督和管控,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提升产品品质。
3. 企业管理效率:通过批次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去向,减少库存积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销售效果。
4. 合规经营:批次管理是食品生产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的必备条件,制定批次管理制度、建立档案资料,完善食品追溯体系,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二、批次管理制度的内容食品批次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批次标识管理:对每一批食品产品进行标识和编码,记录产品的生产时间、生产批次、原料来源、生产工艺等信息,确保产品溯源可追溯。
2. 批次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批次档案资料,包括产品生产记录、检验报告、原料采购证明、生产计划等,便于监管部门查阅和审核。
3. 批次溯源体系:建立批次溯源体系,通过追溯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4. 批次监控管理:对各批次产品进行全程监控管理,加强对原料、生产过程、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管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 批次质量评估:对每一批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析,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保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6. 批次销售管理: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产品出库台账、销售订单、销售经销商等信息,确保产品的正常销售和渠道畅通。
7. 批次异常处理:对出现问题的批次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包括召回、退货、处理、销毁等措施,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企业的声誉。
三、批次管理制度的实施1. 制定批次管理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制定符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的批次管理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流程要求、信息记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产企业档案包括以下材料:
1、申请发证材料;
最近一次申请生产许可的申请书。
2、企业基本信息;
有效期内,经年检(或年审)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企业许可情况;
企业《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巡查、回访、监督检查情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记录。
5、监督抽检;
抽样记录、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6、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评价表
7、年审情况;
企业自查报告、年审表
8、企业产品标准等其他材料。
企业产品执行的标准,企业化验人员的化验证、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质量授权人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