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bfd4e543b3567ec102d8ac5.png)
观’ 不再成为叙事的附庸。即是说, 有一个 从现实主义电影向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转变, 在这 个 转 变 中, 奇观逐渐地开始支配叙事
’ 拉什对奇观电影所作的分析不同于一 % $ 了。 ”
般的电影理论, 他更加强调从表意的社会体 制角度来考察。在他看来, 就电影的历史而 言, 存在着连续发展的四种电影类型: 第一种 是现实主义的叙事电影, 这类电影也就是我 们所说的传统叙事电影。它有两个主要特 征, 一是文艺复兴时期所发现的空间的透视 原理, 二是 $%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那种头、 身、 尾紧密相连的线性叙事结构。第二种类型是 现代主义电影或者说是 “ 话语性” 影片。在 拉什的表意体制的理论中, 话语是与图像相 对的, 他认为话语是理性的、 形式主义的和以 语言为中心的, 而图像则是快感的、 反理性主
&。 片的安逸和丰富多彩开辟一条途径”
穆尔维相信, 电影的视觉快感是由观看 癖 ( 窥淫癖) 和自恋构成的, 前者通过观看他 人获得快感, 后者是通过观看来达到自我建 构。她特别强调视觉快感的重要性, 于是, 满 — /. —
&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足观看癖和自恋而提供视觉快感就成为电影 的首要任务。穆尔维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 题。第一, 女性作为男性观众欲望的对象, 在 一种不平等关系中被置于被动的被人看和被 展示的位置上, 而男性则是主动的看的载体。 第二,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观看癖 (窥 淫癖) 和自恋的要求的被看对象— — —女性身 体, 电影 ( 也包括其他媒介形式) 必然会选择 以视觉快感为轴心的方式来安排。这就必然 要排挤或压制与视觉快感相抵触或矛盾的叙 事要求。所以穆尔维说: 在音乐歌舞中故事 空间的流程被打断了, 在电影中, 色情的注视 出现的时刻, 动作的流程被冻结了 ! 。这一 结论触及到当代电影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 的 “ 文化转向” 。 穆尔维以后, 奇观电影的发展越发明显 地呈现出来, 成为主流电影。有人发现, 叙事 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 叙事的 完整性、 复杂的线性结构、 情节的安排等等已 变得远不如奇观场景重要" 。还有人发现, 当 代主流电影越来越强调身体的再现和表现, 尤 其是在一些具有色情倾向的影片中, “ 性场面 毫无节制的重复” 取代了叙事。在这类影片 中还存在着一种明显的 “ 对声音的压制” , 新 的理念是声音在电影中只是服务于并加强身 体的视觉呈现# 。这种倾向最明显地在 !" 世 纪 #" 年代中后期呈现出来, 这一时期那些获 得成功的票房收入的巨片是印第安纳・琼斯 系列片和 《 鬼兄》 , 以及史泰龙或施瓦辛格的 影片, 情节在其中不过是为了展现一连串奇观 事件的借口而已。更有甚者, 这种倾向不但体 现在商业片中, 也逐渐渗入了先锋派影片和艺
浅论视觉文化转向下的奇观电影
![浅论视觉文化转向下的奇观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43e426a8b0717fd5360cdc26.png)
视 觉 和听 觉 文化 整合 起 来 ,对 受 众 的效 果超 过 了 以往任 何 一种 媒 介 , 尤其是电视 的出现 。
以追 溯 到法 国作 家雨果 ,他 大约 预
但 是 电影 肯 定 并 不直 接 等 同干
见 到 电影将 取代 小说 等传 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形 视 觉 文化 ,电影 不过 是视 觉 文 化 的
“ 电影 艺 术 的 诞 生 不 仅 创 造 了新 的
我 们 的社 会 和 文化 ,这 些都 凸显 出 说 道 : “ 现代 生产 条 件 蔓延 的社 在 视 觉 性在 文 化 中 的重 要性 。这 里 不 会 中,其整 个 的生 活都 表 现 为一 种 得 不提 一 下在 本雅 明讨 论机 械 复制 巨 大的奇 观 积聚。 曾经 直 接地 存在 的表 征。” 【】 4 在他 看来奇观社会 的 时代 的 艺术 品 之后 的 两年 ,海 德格 着 的所 有一 切 ,现 在都 变成 了纯 粹
艺 术 品 ,而且 使 人 类获得 了一种 新 的能 力 ,用 以感 受和 理解 这 种新 的
艺 术。”【】 1 在他 看 来 ,自印刷 术发 明 以来 ,视 觉 的作用 在 日常 生活 中 开 始衰 落 了,许 多意 义 的传 达 可 以 通 过 印刷 符号 来 进行 ,而 不再通 过 面 部表 情 来传 达 。于 是 , “ 可见 的 思 想就 这样 变成 了可理 解 的 思想 , 视 觉 的文 化 变成 了概 念 的文 化 ”。 【】 2 但是 ,当代社 会 出现 了一 种新 的 机 器 ,重新 使 人 关注视 觉 性 ,那就 是 电影摄 影 机。换 句话 说 , 电影 的
握。
基 本特征就体 现为商 品变成 了形 象 , 或 者 说 ,形 象即商 品 ,形 象成 了人 们 的社会关 系的新的中介。 到了 18 9 0年 代 ,视 觉文化 的概
从《十面埋伏》透视中国奇观电影的美学特征
![从《十面埋伏》透视中国奇观电影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2b6ee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8.png)
从《十面埋伏》透视中国奇观电影的美学特征现代电影注定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工业产品,它具有审美、教化、娱乐、心理感受、社会化的多种功能。
而奇观电影更是多种艺术综合后所呈现的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视觉符号的东方意境美学神韵包装,使中国新武侠片挺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奇观电影《十面埋伏》作为中国特色的较为成熟的武侠片,其以数字特技使其影像文本营造出飘逸神秘、深邃高远的中国古典美学意境,是一种智慧的战略选择。
它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个逃犯和两个捕快之间的情感纠葛,最后为了曾经的真爱和现在的真爱付出生命。
虽然三角恋情并不新鲜,但在张艺谋的武侠包装和商业运作下,变得危机四伏、荡气回肠。
作为奇观电影,其最大特点之一是影像的造型性和画面的运动性的统一,因此,雷内·克莱尔说“如果有一种电影美学的话,它可以概括为运动”。
《十面埋伏》的奇观美学之一主要体现在造型性和运动性上,其造型性体现在色彩、光线、影响构图,以及音响的造型功能上,所以它同时与美术、摄影、作曲,特别是导演的总体构思直接相关,是造型性和运动性的有机统一。
《十面埋伏》中的画面奇观首先表现在运动表现特色上,导演把目光锁定在种种奇观场景中,牡丹坊的仙人指路、追兵在竹林中上蹿下跳、摆布方阵,章子怡腾挪避闪、高空劈叉,竹管利器投标枪般齐刷刷如雨下,神箭金城武四连射的速度感和力道感;其次表现在画面的光色表现特色上,张艺谋对色彩的注重有他很明确的意识,他认为在电影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
《十面埋伏》中出现鲜明的三种颜色是黄绿白,一大片金灿灿的落叶、翠绿欲滴的竹林以及皑皑白雪,色彩绚丽,如同一幅幅油画般美轮美奂,让人有一种从夏天打到冬天的错觉。
最后表现在音响上,武侠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能够使武侠电影观众把听觉形象和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和享受。
《十面埋伏》汲取了很多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元素,最突出的是运用了独具震撼力的琵琶和二胡的协奏曲《佳人曲》,根据不同情节、人物、环境,运用不同情绪的音乐去渲染和表现,采用分散穿插的结构方式,在牡丹坊里章子怡为金城武献唱了《佳人曲》,曲中的佳人与小妹的形象相互映衬,北国苍莽,仕女雪肤冰姿、妆淡情深;在片尾小妹死后响起了金城武悲伤的歌声,在特定的人物活动和特定的环境中穿插点染,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99e5b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f.png)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引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通过故事情节传达情感和思想,还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形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让观众沉浸在惊异和感动中。
奇观电影作为一种类型,强调视觉效果和极端场景,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本文将探讨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观众的影响和对电影艺术的发展。
一、奇观电影的定义和特点奇观电影是指那些通过特效、视觉效果和超现实的场景创造出惊人的视觉冲击力的电影。
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包括了科幻、奇幻和动作元素,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场景和角色形象。
例如,超级英雄电影系列《复仇者联盟》和《X战警》就是典型的奇观电影,它们通过特效和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刺激。
奇观电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效果:奇观电影以其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而著称,通过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和特效,使观众置身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中。
这不仅提供了观众们乐趣的来源,也让电影制作人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2. 虚构故事和角色:奇观电影往往包括虚构的故事情节和超人类的角色,这些故事和角色的创造使得电影更具有吸引力和想象力。
观众可以逃离现实世界,进入到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虚构世界中,体验到未曾有过的刺激和快感。
3. 动作场面:奇观电影经常包含大量的动作场面,通过精彩的打斗和追逐镜头给观众带来冲击和刺激。
这些动作场面不仅要求出色的动作设计和拍摄技术,还需要观众的投入和参与,使他们与电影的角色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奇观电影对观众的影响1. 观众的情感体验:奇观电影通过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创造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观众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体验到激烈的情感波动,从惊喜到恐惧、从欢笑到唏嘘。
这些情感体验能够让观众忘却现实生活的压力和烦恼,暂时逃离到一个纯粹的娱乐世界中。
2. 观众对视觉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奇观电影的成功在于它们与当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的契合。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a2f549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4.png)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其次,奇观电影文化不仅在审美上存在着问题,还可能在影响社会价值观念方面产生影响。
奇观电影在满足人们视觉、听觉上的刺激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暴力、恐怖、猎奇等方面的兴趣。
对这些主题的过度渲染和宣传,不仅仅会激发观众的负面情绪、监督心理和对于暴力的渴求,还可能引发观众对于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混沌。
这些现象将随着电影的普及而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社会的健康和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观众和电影从业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电影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并更多地呈现出正面和积极的人类情感和思想,以引导和影响观众从事理性和健康的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奇观电影作为大众性的电影类型,虽然能够满足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需求,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反思价值。
作为观众和制片人,我们应该关注电影的內在价值和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导和影响观众产生积极、理性、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024年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以《阿凡达》系列为例》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以《阿凡达》系列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f591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0.png)
《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以《阿凡达》系列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视觉文化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
在这一背景下,奇观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电影类型,以其独特的画面、音效和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本文以《阿凡达》系列为例,探讨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
二、视觉文化的崛起与奇观电影的诞生视觉文化是指以视觉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视觉元素传达信息、表达情感。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奇观电影便是其中之一。
奇观电影以其宏大的场景、震撼的特效和复杂的情节,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
三、《阿凡达》系列中的视觉元素与情节设计《阿凡达》系列作为典型的奇观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角色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视觉文化的代表作品。
在画面上,《阿凡达》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潘多拉星球,其森林、山川、动植物等元素都充满了生命力。
在角色设计上,《阿凡达》通过精细的服装、化妆和特效,将角色与场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
在情节设计上,《阿凡达》通过讲述人类与潘多拉星球居民的冲突与和解,探讨了生态保护、文化冲突等深刻主题。
四、奇观电影的建构与视觉文化的互动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奇观电影的建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文化层面的创新。
通过精细的画面、生动的角色和深刻的主题,奇观电影能够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阿凡达》系列正是在这一方面做得尤为出色。
其精美的画面、生动的角色和深刻的主题,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听体验,更在文化层面上引发了人们对生态保护、文化冲突等问题的思考。
同时,观众在欣赏《阿凡达》系列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期待,这种互动进一步推动了视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五、结论《阿凡达》系列作为视觉文化的代表作品,以其宏大的场景、震撼的特效和深刻的主题,成功构建了奇观电影的视觉体系。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e675777fd5360cba1adb4b.png)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视觉文化分析党喜存 200942010108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逐步战胜文字印刷文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环顾我们周围,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图文书、身体等都已参与到这一文化的建构中来,并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形式。
电影作为当前视觉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种表征形式,其借助技术的力量,制作视觉特效,营造视觉奇观,给观众以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力而赢得高票房,并逐步完成由传统“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向。
新世纪以来,在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也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奇观,如动作奇观、场面奇观、技术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恐怖氛围奇观等。
自张艺谋的《英雄》伊始,《无极》、《夜宴》、《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功夫》、《投名状》、《集结号》、《云水谣》,以及近期的《画皮》、《建国大业》、《风声》、《刺陵》、《风云2》、《花木兰》,甚至是中等成本的《非常完美》、《好奇害死猫》、《夜上海》等都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奇观化倾向。
再看这些影片的票房,当《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票房上完胜《三峡好人》的那一刻,也就是华丽的奇观效果对朴素的类纪录片风格的胜利,这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讯息,即,比起以前,观众好像更加青睐那些视听效果出众的电影,于此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文化在发生着悄然无声的改变。
一、视觉与视觉文化在人的所有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中,视觉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比其他感官,图像比其他表现形式具有不可比拟的诱惑力和优越性。
电影、电视、摄影、绘画等图像充斥我们周围,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吸引着我们的视觉注意力,社会进入“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在1913年由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中提出,他说“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之后“视觉文化”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理解和重视。
结合《英雄》浅析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走向
![结合《英雄》浅析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走向](https://img.taocdn.com/s3/m/8ddb07bcb8f67c1cfad6b881.png)
结合《英雄》浅析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走向作者:谢玎珂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9期摘要:电影通过满足观众的窥视与自恋心理诉求的满足促使受众产生快感,穆尔维以后,奇观电影的发展越发明显地呈现出来成为主流电影。
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已变得远不如奇观场景重要。
关键词:奇观电影;叙事电影;电影分析《英雄》的问世似乎在向我们传达出:在后消费主义时代电影艺术正经历由叙事向奇观电影、观众审美需求由话语中心模式向时空模式、理性文化向快餐文化的转变。
有人认为《英雄》即没有深刻的主题思想也没有逻辑缜密的故事情节以及叙事上的安排,但是张艺谋说过“过两年以后,说你想起哪一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
但是你永远记住的,可能就是几秒钟的那个画面……”。
传达出在新媒体语境下奇观电影似乎有取代叙事电影成为主导的倾向。
1 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形式,语言与画面是其主要的表达载体,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要通过蒙太奇处理的叙事艺术。
通过美学法则把电影素材与画面有机的融合成一个合乎规则的整体,进而表达出多重的社会意义与属性价值。
电影通过满足观众的窥视与自恋心理诉求的满足促使受众产生快感,穆尔维以后,奇观电影的发展越发明显地呈现出来,成为主流电影。
有人发现,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已变得远不如奇观场景重要。
传统印刷媒介向现代电子媒介的转变和传统叙事电影向现代奇观电影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奇观电影。
奇观电影一方面给消费时代的受众群体以极大的视觉满足;但另一方面却削弱了传统电影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中心的思想深度!所谓奇观,就是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主要包括动作、身体、速度、场面四种类型。
文学研究-10奇观电影
![文学研究-10奇观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d16dcc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2.png)
5.电影奇观的类型学
01
02
03
04
05
06
07
课件
身体作为视觉对象(《本能》、《色•戒》)
身体奇观
暴力片(《第一滴血》,施瓦辛格等)
身体的延伸:汽车,飞机,摩托,各种服饰,道具等
《色戒》
课件
施瓦辛格
课件
01
速度奇观
02
速度与好看,速度的构成,场面内速度,蒙太奇组接速度
03
快看与看快
04
课件
*
第十单元 奇观电影 Unit 10 Spectacle Cinema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 2023
引 言 电影文化与奇观电影
课件
1.电影与现代社会
电影的发明(鲁米埃尔,1895)
本雅明论电影—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艺术
巴拉兹论电影—视觉文化的到来
奇观电影的性别不平等:女人成为被看的对象,而男人则作为看的载体
女性作为男性观众欲望的对象是被动的;男性则是主动的
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观看癖(窥淫癖)和自恋的要求的被看对象——女性身体
用奇观打破叙事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奇观取代了叙事
3.德勒兹论两种电影
课件
运动—影像的影片建立在有机的连结和目的论的发展上,以及建立在主角有目的地透过时空间的向前运动上;而时间—影像电影则不关心线性的因果关系
武打动作场面
第一场:无名及秦国官兵与长空在雨中武打,空间是棋馆,时间7分钟;
第二场:飞雪和如月在漫天黄叶中对打,空间是黄杨树林,时间4分半种;
第三场:飞雪和无名在秦大营中对打,空间是荒漠野外,时间约4分钟;
第四场:残剑与无名在水上对打,空间是九寨沟,时间4分钟;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ce8c3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1.png)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影像的创作、传播与解读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影像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特点、价值及其影响,以期为电影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电影影像的特点1. 视觉冲击力强电影影像通过光影、色彩、构图等手段,将画面呈现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影像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2. 多元表现手法电影影像的表现手法多样,包括镜头运用、画面剪辑、特效处理等。
通过这些手法,电影能够将抽象的概念、情感等视觉化,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视听世界。
3. 跨文化传播优势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其影像具有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电影影像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呈现给观众,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三、电影影像的价值1. 艺术价值电影影像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手法,成为了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影像传达情感、思想,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和思考启迪。
2. 文化价值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影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通过影像记录和呈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3. 社会价值电影影像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够通过影像揭示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电影影像的影响1. 对观众的影响电影影像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通过观看电影,观众能够了解不同文化、思想,拓宽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2. 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电影影像的发展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制作技术日益成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电影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影影像的创新与进步。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dc557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3.png)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奇观电影文化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忽视了剧情和人物的塑造。
大量的特效和视觉效果
使得奇观电影充满了刺激感和视觉震撼,但是它们往往对电影整体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
没有太大的贡献。
这种以视觉冲击为主导的电影文化容易让观众忽视了故事的重要性,导
致电影作品的空洞和功利化。
奇观电影文化过于商业化,追求票房和利润。
奇观电影往往需要大量的制作成本来实
现高质量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因此制片方往往更加注重电影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了电影的
艺术性和观赏性。
这种商业化的倾向容易导致电影作品陷入商业营销的泥沼,忽略了电影
作品所应该承载的文化和艺术的责任。
奇观电影文化对于观众审美习惯的影响也值得我们思考。
奇观电影的视觉冲击和特效
效果往往使观众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影失去了兴趣,导致观众趋向于片面追求视觉刺激和娱
乐性。
这种审美习惯的扭曲不仅限于电影领域,也会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影响。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保持多样化的审美习惯,不仅仅追求奇观电影所带来的刺激和娱乐,还要关注电
影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奇观电影文化的兴起不仅带来了视觉刺激和娱乐性,也引发了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保持对于电影形式的审视和批判,不能被奇观电影文化的表面现象所
迷惑,而是应该更加关注电影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艺术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培养起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电影审美习惯,让电影艺术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视觉文化下奇观社会成因初探
![视觉文化下奇观社会成因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19aec10c281e53a5802ffdc.png)
视觉文化下奇观社会成因初探作者:黄震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01期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占据着愈加重要的位置。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视觉文化的绝对优势也渐渐凸显,关于视觉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视觉文化的奇观化也影响了大众对文化的认知方式,文化的图像化、影像化对图文地位的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部分视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就视觉文化奇观的形成背景、原因及其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视觉文化;奇观社会;读图时代;奇观文化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07-02一、读图时代图文地位发生变化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从文字上获取信息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跟上信息更新的节奏,人们需要从更直观的图像中获取信息。
电视、电影、网络、动画、报纸杂志等媒体方式在向人们传递着大量的图象信息,除非是深入研究和专业掌握的需要,大众越来越不适应通过深入而广泛的阅读文本来获取信息,图像传递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以图像信息为主的传递过程中,文本的风光已经大不如从前,沦为对图像的解说和定性,潜藏着边缘化的危机。
人们对图像信息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种依赖还与日俱增。
这种依赖大多数时候还表现得超乎寻常,上升到唯美甚至苛求的高度乃至影响了对事物功效的表达。
利用这一大众心理,视觉形象设计者并不急于表现事物的功效,而是利用各种设计原理,巧妙的将他们所要传递的信息潜藏在唯美的视觉效果之中。
电视剧中偶像演员使用某一种商业产品,写字楼夜晚的装饰灯,包装上与产品无关的而又放在一起的视觉形象,这些设计是如此的巧妙,以至于内在主旨并不突出,需要人们花更多的时间才能领悟,在一段时间内,这种积极、良好的印象得以延续并扩散至画面的其他元素中。
无论是视觉形象设计者还是大众,对于通过图像认知事物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性都达成了潜在的共识,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修饰。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929c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c.png)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我们需要了解奇观电影文化的特点。
奇观电影通常指的是那些以特效、视觉冲击和惊险刺激为主要卖点的电影,例如超级英雄、科幻、动作片等等。
这类电影往往注重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的呈现,以引起观众的兴奋和惊喜为目的。
它们往往拥有高成本的制作和营销,也能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不俗的成绩。
随着奇观电影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奇观电影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奇观电影市场中,商业利益往往成为了制作方的首要考虑因素,导致一些电影内容过于商业化、浮夸和空洞,缺乏深度和内涵。
这类电影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只追求表面的视觉冲击和票房收入,影响了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
奇观电影文化的创新不足也成为了问题。
虽然奇观电影在特效和视觉上有着很大的突破和进步,但是在内容和情感上却相对匮乏。
很多奇观电影往往采用相似的情节和角色设定,缺乏创新和独特性,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这也导致了奇观电影市场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观众对奇观电影的兴趣和认可度。
奇观电影文化的消极价值观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奇观电影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暴力、露骨的色情、低俗搞笑等不良元素的存在,这种消极价值观的传播对社会大众的阳性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养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也让人们对奇观电影文化产生了一些质疑和反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奇观电影文化进行反思,探讨其发展的方向。
制作方需要注重提高电影的艺术性和内涵。
在内容创作上,不仅要追求视觉冲击和动作场面的呈现,更需要深入挖掘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的内涵,增加电影的情感共鸣和思想深度。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票房收入和口碑认可。
奇观电影文化的创新也尤为重要。
制作方需要加大在剧本和角色设定上的创新力度,尝试突破传统奇观电影的格局,为观众呈现更加新颖、独特的电影内容,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只有不断创新,奇观电影文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奇观电影文化也需要注重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
结合_英雄_浅析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走向_谢玎珂
![结合_英雄_浅析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与走向_谢玎珂](https://img.taocdn.com/s3/m/3e9f81ac1a37f111f0855b0d.png)
・53・人文科技摘 要:电影通过满足观众的窥视与自恋心理诉求的满足促使受众产生快感,穆尔维以后,奇观电影的发展越发明显地呈现出来成为主流电影。
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已变得远不如奇观场景重要。
关键词:奇观电影;叙事电影;电影分析《英雄》的问世似乎在向我们传达出:在后消费主义时代电影艺术正经历由叙事向奇观电影、观众审美需求由话语中心模式向时空模式、理性文化向快餐文化的转变。
有人认为《英雄》即没有深刻的主题思想也没有逻辑缜密的故事情节以及叙事上的安排,但是张艺谋说过“过两年以后,说你想起哪一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
但是你永远记住的,可能就是几秒钟的那个画面……”。
传达出在新媒体语境下奇观电影似乎有取代叙事电影成为主导的倾向。
1 叙事电影与奇观电影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形式,语言与画面是其主要的表达载体,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要通过蒙太奇处理的叙事艺术。
通过美学法则把电影素材与画面有机的融合成一个合乎规则的整体,进而表达出多重的社会意义与属性价值。
电影通过满足观众的窥视与自恋心理诉求的满足促使受众产生快感,穆尔维以后,奇观电影的发展越发明显地呈现出来,成为主流电影。
有人发现,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已变得远不如奇观场景重要。
传统印刷媒介向现代电子媒介的转变和传统叙事电影向现代奇观电影观念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奇观电影。
奇观电影一方面给消费时代的受众群体以极大的视觉满足;但另一方面却削弱了传统电影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中心的思想深度!所谓奇观,就是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主要包括动作、身体、速度、场面四种类型。
动作奇观电影主要通过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搏斗或运动来进行呈现,西部牛仔与枪战电影是主要的类型,在不少主流影片中,动作的夸张性和刺激性远远超出了情节的需要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进而使得动作本身成为电影表现的主要目标;身体奇观就是通过多种电影手段与形式来挖掘与表现身体,其对象包括通过机械与道具以及身体自身的综合参与,女性往往成为电影视觉的对象;速度奇观更具视觉刺激场面的营造是一种以速度见长的独特的奇观电影类型;场面奇观指的是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这些景象绝非日常可见的。
第六章 视觉文化 《文化研究导论》
![第六章 视觉文化 《文化研究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27cf3ca58da0116c1749eb.png)
主要特征
女性处在被动的、被人观看和被展示的位置上, 而男性则是主动的、看的载体。
电影选择以视觉快感为轴心的方式来安排,叙 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 的因素。
2.奇观电影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奇观可称之为动作奇观,如《卧虎藏 龙》。
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 如《阿凡 达》。
第三种奇观可谓之速度奇观,如《007》系列。 第四种奇观可名之为场面奇观,如《星球大
视觉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重要层面
原因:看与被看的行为都是消费行为的一部分。 由于观看物品已经成为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路 径,所以,商品外观、品牌、及其复杂附加意 义,便成为认同和发现自我身份的活动。 。
典型例证:约翰·费斯克关于牛仔裤的分析。 在消费社会中,牛仔裤含有复杂的文化意义和 身份建构功能。
传统文化:身体标准受制于特定时间和空间,具有 明显的地方文化局限性。
视觉文化:通过各种传媒把关于身体的标准推演成 为跨文化的全球普遍范式。
传统社会的身体标准及塑造技术是通过强制性的措 施实施的,当代视觉文化则把暴力强制内化为人们 的主动选择。
传统社会的身体视觉范式是在封闭的、数量有限的 结构中存在的。而当代视觉文化则生产出数量惊人 的各种形体样板。
第三,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人们的消费行为明显受 制于商品形象的控制,这就出现了所谓“视觉导向 的消费者行为”。
居依·德波从另一个角度 阐述了消费社会的形象 霸权。
在德波的理论中,景象 这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十 分复杂,它不是形象的 聚合,而是人们社会关 系,以及经由形象所中 介的社会关系。
2.视觉消费的文化意涵
对于视觉文化研究来说,重要是人们视线后面 所隐含的复杂的视觉观念。
不同的眼光塑造了人们不同的视觉经验,而不 同的视觉经验又决定了特定的视觉文化及其对 它的理解。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41427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1.png)
关于奇观电影文化的反思【摘要】奇观电影文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影文化,以其宏大的场面、视觉效果和引人入胜的剧情而闻名。
本文首先介绍了奇观电影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影响,然后从历史演变、商业化、审美趋势、社会价值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重点强调了奇观电影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建议。
通过对奇观电影文化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虽然奇观电影文化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不断创新和推动,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电影体验,推动电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奇观电影文化、定义、特点、影响、历史演变、商业化、审美趋势、社会价值、未来发展、重要性、挑战、发展建议。
1. 引言1.1 奇观电影文化的定义奇观电影文化是指一种通过视觉和声音效果来展现出超乎寻常、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的电影文化。
这种类型的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场面和视听特效而著称,常常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和享受。
奇观电影文化不仅仅是关于科幻和动作片,它还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戏剧、惊悚和悬疑片等。
这种电影文化的目的在于打破现实世界的局限,让观众能够体验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奇妙感受。
奇观电影文化是现代电影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吸引了大量观众和投资者的关注,也对电影的制作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奇观电影文化,人们可以感受到无限可能,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同时也能够为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娱乐体验。
奇观电影文化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独特魅力的电影类型,它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奇观电影文化的特点奇观电影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奇观电影的视觉效果和特技效果非常突出,通常会采用大场面、大特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这种特点使奇观电影成为了大银幕上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可以在影院里体验到一种超乎现实的视听享受。
奇观电影常常注重故事情节的设置和发展,虽然在视觉效果上有很大的投入,但好的奇观电影也需要有紧凑的剧情和丰富的人物情感,让观众在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能找到共鸣和情感联系。
电子游戏改编电视剧的泛娱乐化问题思考
![电子游戏改编电视剧的泛娱乐化问题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d5f51c581b6bd97f19ea51.png)
作 品 ,其至 少影 响一代人 。当 2 0 0 4年 同
景天谦让雪见 , 对长卿 和紫萱都很敬重 ,
电视 剧 《 仙 剑 奇侠 传 三 》 《 古 剑 奇 对龙 葵也 爱 护有 加 ,而 在 电视剧 当中 ,
名 游戏 改 编的 电视 剧 《 仙 剑奇 侠传 》开 谭 》有 着共 同 的特点 :以奇 幻仙 侠 、青 其形 象则 是 时时 同雪见 打 闹 ,对大 侠长
作为 国产 电子游戏 中的经典作品 《 仙 视剧 《 仙剑奇侠传 》一样成为经典 ,反而 务 ,这与原作中靠 自己努 力是 不一样的 ;
剑 奇侠传 》,从 1 9 9 5年第 一版诞 生 ,到 遭到一些观众的诟病。
1 9 9 8 第 二版 ,直至 2 0 0 0年后的改版游戏 2 快餐文化 ,泛娱乐化 问题 凸显
层 出不穷 ,但却难出经典 ,往往是 “ 昙花 的经典之作 。
一
然 而在 这样 的视 觉奇 观背 后 ,电子 空洞 ,缺乏审美 ,和价值 观的误导 。 以电视 剧 《 仙 剑 奇侠 传三 》的人物
录的 《 古剑奇谭 》。然而 ,同类型 电视剧 疑成 为 电子游 戏改 编 电视剧类 型作 品中 游 戏 改编 的 电视剧 却是徒 有其 表 ,内涵
影 像 和画 面 ,或是 借助 各种 高科 技 电影 而正是 随着技术 的不断革新 ,特效和 C G 吸引大批受 众成为仙 剑游戏 的忠 实玩家 , 技术 在 电影 电视剧 中的运 用 ,更是 为 电 成就了电视产业和游戏产业的同谋 共赢 。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c42f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4.png)
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电影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影片在国内外院线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艺术认可。
然而,伴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的视觉特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通过探讨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以来的视觉文化特征,旨在揭示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影像创作理念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传媒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电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作理念的创新,使中国电影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电影在拍摄手法和视觉语言上与国际接轨,积极吸取了西方电影的创作技巧,使电影质量得到提升。
绚丽的色彩、动感的画面、独特的镜头语言,成为中国电影的鲜明特征。
在文化审查机制的放松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电影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和课题。
如何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保持电影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成为电影人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一些电影开始尝试大胆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框架。
例如,电影《色戒》以其大胆的情节和性感的画面吸引了大量观众。
电影《霸王别姬》则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和男扮女装的创新处理,打破了传统性别观念。
这些电影的影像特征展示了电影人对于视觉文化创作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此外,中国电影在新时期还体现出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
许多电影以真实的故事背景和普通人物为创作出发点,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影像描绘,传递出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比如,电影《活着》通过镜头下对于农村生活的真实表现,表达出对于人类存在的思索和反思。
中国电影通过对于真实生活的刻画,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同,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技术的成熟,中国电影逐渐涌现出大规模奇幻和科幻题材。
电影《流浪地球》和《战狼》系列等影片通过壮丽的场面和特效,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的视觉表达方式。
这些影片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舞台,吸引了更多海外观众的关注。
总结起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在视觉文化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电影人在摒弃视淫、追求商业化背后,开始更加注重影像独特性和艺术性的追求。
论奇观电影
![论奇观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bef080aebe23482fb5da4c19.png)
Discussion of the Wonders Movies 作者: 杨学森
作者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09级文艺学专业,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版物刊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页码: 111-11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8期
主题词: 视觉文化;媒介;奇观电影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电影样式——奇观电影出现了。
奇观电影的出现主要来自两个转变,即传统印刷媒介向现代电子媒介的转变和传统叙事电影向现代奇观电影观念的转变。
总体说来,当代奇观电影主要有三种类型: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场景奇观。
奇观电影一方面给消费时代的受众群体以极大的视觉满足,但另一方面却削弱了传统电影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中心的思想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着意刻画的有一定长度的武打有七场: 第一场:无名及秦国官兵与长空在雨中武打,空间 是棋馆,时间7分钟; 第二场:飞雪和如月在漫天黄叶中对打,空间是黄 杨树林,时间4分半钟; 第三场:飞雪和无名在秦大营中对打,空间是荒漠 野外,时间约4分钟; 第四场:残剑与无名在水上对打,空间是九寨沟, 时间4分钟; 第五场:残剑与飞雪、无名与如月对打,空间是藏 书阁,时间约4分钟; 第六场:残剑、飞雪杀入秦宫后残剑与秦王对打, 空间是秦宫,时间4分钟; 第七场:残剑与飞雪的对打,空间是雅丹,时间3 分钟。
动作奇观的特点:
动作奇观以动作本身的视觉效果为核心, 因此在此类影片中,动作的夸张性和刺激 性远远超出了情节的需要和人物性格塑造 的需要,进而使得动作本身成为电影表现 的主要目标。
(二)身体奇观 身体奇观就是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 再现身体。 身体奇观与动作奇观有关系,但又不完全 相同:动作奇观不仅仅是身体动作,还包 括种种机械和道具,诸如马、枪械、汽车、 飞机、摩托艇等,身体就只局限于人的躯 体本身。
叙事电影的代表作: 希区柯克的电影 《蝴蝶梦》、《后窗》等。
二、奇观电影
(一)奇观电影的理论来源 1.电影中的奇观概念源自法国哲学家居 依·德波关于“景象社会”(景观社会、 奇观社会)的分析 。
德波认为:“在那些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 在的社会中,生活的一切均呈现为景象 (景观、奇观)的无穷积累。一切有生命 的事物都转向了表征。” 他认为当代社会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 已经呈现为对景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德波从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解释景象问题, 认为在当代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法则 已经失效,更重要的是景象的生产、流动 与消费。
第二,从叙事电影的话语主因模式向奇观 电影的图像主因模式的演变,又呈现为一 个电影本身的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 式的转变。 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具有历史感或时间感 的艺术形态,其表征的模式可以用深度模 式来描述,而后现代主义艺术总体构成倾 向于空间的平面化。 杰姆逊:“事物落入这个世界并再次成为 装饰,视觉深度与解释的体系一并消失了; 某种特别的事物出现在历史的时间中。”
四、从叙事到奇观的文化转型意义
第一,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表明电影本身有一 个从话语中心范式向图像中心范式的转变。 就视觉文化转向而言,在文化总体大风格上,有一 个从以话语(语言)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向以图像 (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的转变。 电影本质上而言属于视觉艺术,是图像蒙太奇组合 的艺术。但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传 统的话语主因型和当代图像主因型两种不同的类型 奇观电影更加适合当代视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视觉 要求。
男性成为女性的消费对象: 男性的阳刚之气也是一个身体奇观元素, 不少影片十分强调展示男性身体的健壮、 刚强、力量等。 如史泰龙、施瓦辛格、甄子丹等
(三)速度奇观
速度奇观与动作奇观的联系:速度奇观是奇 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在 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 的奇观电影类型。 速度奇观的含义: 速度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镜头组接的 速度或节奏,二是画面内物体或人体移动或 运动的速度。速度奇观就是这两种速度叠加 和组合。 “快看”与“看快”
叙事:时间的艺术,一种通过时间来反省 过去现实或内心历程的途径。在叙事主导 的电影中,时间性关系不断地转化为叙事 元素和过程的逻辑关联。因此历史感或过 去感及其解释的深度往往成为叙事电影的 主导范式。 奇观:由于强调视觉快感本身,造成奇观 性对叙事性的压制,往往使视觉元素比叙 事元素更为重要,因此叙事让位于奇观便 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这种情况的出现表 明了奇观电影自身的时间(叙事)断裂和 碎片化特性。
叙事采用倒叙和对话,节省时间,自由度 更大。 奇观压倒叙事。
《英雄》奇观分析
其次,《英雄》作为奇观电影的第二个方 面:场景奇观的叠现。从某种程度上说, 《英雄》作为奇观电影最为突出的特点之 一就是场景奇观。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的奇观性均是国产影片中出类拔萃的。
《英雄》之自然奇观:
第一类是西部的敦煌,沙漠和雅丹地貌; 第二类也是同属西北的内蒙胡杨林;第三 类是西南的九寨沟山水景色;第四类是镜 头很短的广西桂林。 选景与历史故事的真实时空无关,场景的 视觉效果比故事历史空间真实性更加重要。
速度奇观形成的原因: 首先,当代生活的节奏已摆脱传统的静态 形态,加快了的生活节奏驱使人们对视觉 提出了速度的要求。 其次,传播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快了速 观看的种种可能性。图像的同时性传播 (实况转播),远比文字传输更加便捷和 更具吸引力。电影技术的进步使得画面可 以在一种高速度的节奏中加以表现,这就 为观众在电影中看到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 瞥见的速度奇观提供了可能。
(二)关于叙事电影 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 象两个方面 。 叙事电影:指突出叙事因素,以叙事性作为 话语模式的电影。
叙事电影的起源:戏剧 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 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更带有话语特征,因 而传统电影也带有很大的话语中心特征。
叙事电影的特征:叙事因素超过视觉形象 因素,以文学性为内核
《英雄》之人文奇观: 一类是秦宫,建筑富于民族特色且极具帝王 气势。开阔的广场、宏大的宫殿,给影片带 来视觉上的特殊效果。 第二类是赵国书馆和藏书阁。藏书阁布置极 具匠心,中间的圆形图腾坐场与四周浩如城 郭的竹简构成了独特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 人文景观。 这些景观的虚构性和形式美超越了历史真实 性本身。
场面奇观电影的特点:
场面奇观构成奇观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但成为影片奇观性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且成为影片的视觉快感的重要资源。
在叙事电影中,由于叙事线索和节奏的需 要,场景的表现往往屈从于叙事功能,因 此场面表现不具有独立价值。 在奇观电影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视觉 冲击力,加强奇观的视觉效果,往往强调 场面。场面有时甚至游离于故事或人物关 系之外,进而获得相对独立的视觉表现价 值。 场景奇观自身就是奇观电影的一个独立部 分,奇观电影为获取视觉效果不得不强化 甚至滥用场面奇观元素。
第三,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还有一个 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 的转变。 本雅明在讨论以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文 化的出现时,曾经用韵味和震惊来加以区 分。 传统艺术是一种静观的“韵味”,而机械 复制艺术则是子弹击穿胸膛式的短暂的、 强烈的反应。
叙事电影更接近于韵味型,而奇观电影则属于震 惊型。 叙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观众的主动参与和理 解,顺着叙事线索来把握情节、人物和主题的意 味。因此,影片与观众之间有一种距离性的互动 关系存在,其接受过程更接近于审美静观。 奇观电影强调的是画面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和快感 效果,叙事性被肢解为碎片而丧失了整体性,因 此具有视觉震撼力的画面直接打动观众的视觉, 就像本雅明所描述的那样,视觉转化为触觉。
具体特征: ①突出戏剧冲突、讲究情节; ②语言对白有非常重要的功能; ③强调剧本、对白、画外音、剧情结构
(三)电影如何叙事? 电影的叙事性最主要地呈现为电影的蒙太 奇处理,更准确地说叫作叙事蒙太奇。 什么是叙事蒙太奇? 按照某种叙事性(逻辑(因果)或者时间 的顺序,把不同的素材或画面组合成一个 合乎规则的完整体,进而传达出特定的意 义,产生戏剧性效果的电影剪辑手段。
叙事蒙太奇的基本原则:
时间顺序(前后关系) 逻辑的必然性结构(因果关系)
叙事电影作品:
蒙太奇服务于叙事性的要求,故事的情节 展开有逻辑性和时、结构性和秩序性不是 来源于画面本身,而是源自画面背后的叙 事逻辑或因果关联。
倾向于塑造人物性格,开掘深刻的主题, 构造复杂的情节。
(四)场面奇观 所谓场面奇观指的是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 象,这些景象绝非日常可见。 场面奇观的种类: 自然奇观:往往是一些人迹罕至而视觉上又很 有吸引力和特点的景观。如冰山雪峰大峡谷、 瀑布沙漠壮阔海洋等。 虚拟景观:在许多科幻片中常见,经过高技术 手段创造出来。如未来世界,《人工智能》, 如外层空间,《星球大战》,如海底世界等等。 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古迹或世界名城。特别 是在一些中外历史巨片中,这样的人文景观构 成了独特的视觉元素。
2.穆尔维的视觉快感分析 穆尔维认为:电影的视觉快感由观看癖 (窥淫癖)和自恋构成。前者通过观看他 人获得快感,后者通过观看达到自我建构。 穆尔维特别强调视觉快感的重要性——满 足观看癖和自恋而提供视觉快感成为电影 的首要任务。 女性·奇观·消费
(二)奇观电影作为主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强调“景象”(奇观)的再现和表现; 情节成为展现一连串奇观事件的借口,奇 观支配叙事。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 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日趋没落。 声音在电影中只是服务并加强“景象” (奇观)的视觉呈现。 越来越强调身体的再现和表现,尤其是在 一些具有色情倾向的影片中。
《英雄》全片长度为1小时32分钟,按初略 统计,重要完整的武打场面长达30分钟, 占据了全片时间的三分之一。 张艺谋反复强调,该片最具魅力和挑战性 的就是中国功夫淋漓尽致的表现。而该片 的动作导演程小东说得更明确:“我们要 在拍每一个镜头、每一个想法时,都要比 以前的更新,要大家都没有看过,也觉得 很新奇,动作也很好看。”
在叙事上,本片采用了非常规的叙事模式和叙 事视角; 在影像风格上,影片刻意追求武打场面和场景 奇观的唯美化以及由此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 力; 在营销策略上,制作者秉承商业电影的制作原 则而又匠心独运,创造了中国电影营销的多个 “第一”,营销效果明显。
《英雄》奇观分析
首先,《英雄》中存在着明显的叙事与奇 观的紧张。
身体奇观的性别: 女性成为男性视线的对象: “女人作为影像,是为了男人——观看的 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 “电影为女人的被看开辟了通往奇观本身 的途径。电影的编码利用作为控制时间维 度的电影(剪辑、叙事)和作为控制空间 维度的电影(距离的变化、剪辑)之间的 张力,创造了一种目光、一个世界和一个 对象,因而制造了一个按欲望剪裁的幻 觉”——穆尔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