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监测技术与麻醉深度判断
麻醉深度的监测
适宜的麻醉深度
意识消失
镇痛良好
肌松适度
适当抑制应激反应
麻醉过浅的主要危害
显著的应激反应
内分泌紊乱
代谢异常
术中知晓(awareness)
耗氧增加
美国术中知晓的情况
不同医院术中知晓的发生率
0.25 0.2 0.15 0.1 0.05 0
1 case per 1000
标,但仍存在很多局限,需不断完善。而熵的临
床价值仍需进一步观察。
2007年美国麻醉学杂志发布文献,证明
NARCOTREND在目前同类产品里面数据更为可靠。
麻醉深度监测-前景
• 期望用一种监测仪来解决麻醉深度,防止术中知
晓的问题并不现实。 • 麻醉深度是对镇静、镇痛水平和刺激反应程度等 指标的综合反映,而这些指标反映的中枢部位不 尽相同,所以麻醉深度监测必然是多指标、多方 法综合监测。
根据文献证实能够减少术中知晓发生率的脑功能监测仪目前只有bis监26麻醉药物与bis1丙泊酚七氟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密切相关丙泊酚或吸入麻醉时低浓度阿片类药物不改变bis反应当给予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时给予足够剂量的催眠药物确保意识消失很重要氧化亚氮浓度达70时对bis的影响依然很27麻醉药物与bis2产生无反应状态的氯胺酮剂量02505mgkg不改变bis值一种麻醉药加用氯胺酮是会使bis的解释复杂化需考虑临床情况肌松药可能会使麻醉深度监测仪器的确切性出现混乱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可影响bis对伤害刺激的反应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会影响麻醉深度监护仪的结果
麻醉深度的仪器监测-AEP
AEP index的优点 使麻醉的维持更为平稳
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确保病人术中无知晓、术后无记忆 可更准确地判断意识的有无 可瞬时监测麻醉深度变化
麻醉的深度和评估方法
麻醉的深度和评估方法麻醉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常用于手术和镇静治疗等。
麻醉可以分为轻度麻醉、中度麻醉和深度麻醉三种。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的深度需要得到精确的评估,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
本文将对麻醉的深度和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一、麻醉的深度1. 轻度麻醉轻度麻醉通常用于短时间手术和检查,患者能够维持自主呼吸和意识。
轻度麻醉的镇静效果不强,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常用的轻度麻醉药物有地塞米松、芬太尼等。
2. 中度麻醉中度麻醉常用于较长时间手术和治疗过程,患者意识减退但不完全失去。
中度麻醉可以减轻手术期间的疼痛感和手术应激反应。
常用的中度麻醉药物有丙泊酚、异丙酚等。
3. 深度麻醉深度麻醉一般用于较长时间手术和复杂手术,患者意识完全丧失。
深度麻醉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和麻醉设备进行监控,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常用的深度麻醉药物有丙泊酚、异丙酚等。
二、麻醉的评估方法麻醉的评估方法是确定麻醉深度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评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麻醉深度。
1. 瞳孔反应瞳孔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瞳孔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当麻醉的深度增加时,瞳孔会逐渐变得无反应。
瞳孔反应评估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麻醉。
2. 意识评估意识评估是一种最常用的评估麻醉深度方法。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位置等信息,来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意识评估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麻醉。
3. 血压和心率血压和心率是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之一,当麻醉深度增加时,血压和心率会逐渐降低。
血压和心率评估适用于所有麻醉深度。
4. EEG监测EEG监测是一种监测大脑电活动的方法,可以反映麻醉深度。
当麻醉深度增加时,EEG波形会逐渐平稳。
EEG监测评估适用于所有麻醉深度。
总之,麻醉的深度和评估方法对手术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评估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麻醉深度影响术后脑功能吗
麻醉深度影响术后脑功能吗麻醉深度是指麻醉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各种效应的相对程度。
它与手术范围、病人的生理状况及手术医生对手术操作的熟悉程度有关。
麻醉深度可分为浅麻醉、中度麻醉、深度麻醉和全麻,临床上采用“浅麻醉”和“中度麻醉”来表示。
右脑功能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它是神经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脑功能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那么,不同的麻醉深度会对脑功能产生什么影响呢?1、影响麻醉药物代谢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由于麻醉深度与麻醉药物代谢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如果麻醉深度过深,麻醉药物在体内代谢减慢,导致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影响呼吸:由于呼吸中枢对吸入麻醉剂比较敏感,所以当麻醉深度过深时,吸入麻醉剂的浓度就会增加,进而导致患者的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降低、耗氧量减少、氧含量下降。
影响循环:由于全身麻醉期间对循环的抑制作用,所以患者在全麻下心率往往会下降。
在浅麻醉时心率一般为55~60次/min,中度麻醉时心率一般为50~60次/min,而深度麻醉时心率降低至30~35次/min。
因此在全麻状态下患者的心脏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现象。
2、脑血流量脑血流量的改变与麻醉深度密切相关。
全麻可使脑血流量减少50%~60%,而在浅麻醉下,由于手术操作的影响,脑血流量会减少30%~50%,这种减少对患者的意识和记忆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全麻诱导后的脑血流量比清醒时减少3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在麻醉诱导后脑血流量显著下降。
全麻下,患者意识消失,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差,从而导致患者对麻醉深度不能感知。
此外,麻醉深度与脑电活动之间也存在联系。
研究表明,麻醉深度越高,脑电活动越明显。
有研究发现全麻诱导后,随着麻醉深度增加脑血流量呈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全麻时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导致心率、血压下降。
3、脑氧代谢麻醉深度与脑氧代谢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具体的联系还不是很明确。
麻醉学知识点麻醉监护仪的使用与麻醉深度的评估
麻醉学知识点麻醉监护仪的使用与麻醉深度的评估麻醉学知识点:麻醉监护仪的使用与麻醉深度的评估麻醉监护仪是麻醉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同时,麻醉监护仪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提供给医生参考,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麻醉监护仪的使用方法以及麻醉深度的评估原理。
一、麻醉监护仪的使用方法1. 麻醉监护仪的基本原理麻醉监护仪通过传感器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显示在监护仪的屏幕上。
常见的生理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医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2. 麻醉监护仪的放置位置麻醉监护仪通常放置在离患者床边适当距离的位置,以便医生随时观察监护仪的显示屏。
同时,监护仪的传感器需要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以确保生理指标的准确监测。
3. 麻醉监护仪的操作技巧医生在使用麻醉监护仪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
首先,对设备进行开机自检,确保各部分功能正常。
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项目,并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上。
最后,监护仪开始工作后,医生需要及时观察显示屏上的数据,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麻醉深度的评估原理麻醉深度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镇静程度和意识水平,评估麻醉深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医生一个客观的参考,以确保麻醉的效果正常。
1. 麻醉深度的监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包括神经监测指标和非特异性监测指标两种。
a. 神经监测指标神经监测指标是通过监测患者脑电图来评估麻醉深度的,常见的神经监测指标包括BIS(脑电双频指数)、SE(熵值指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意识状态,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调整麻醉剂的使用量,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b. 非特异性监测指标非特异性监测指标是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评估麻醉深度的,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镇静程度,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是否适宜。
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的实验研究
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脑功能状态指数(CSI)在全麻中作为镇痛深度监测效果。
方法:收治50例全麻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详细记录患者在插管前后和切皮前后,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BIS,以及CSI。
结果:在气管插管的前后以及切皮刺激的前后,经过比较BIS、CSI,无显著差异(P>0.05);在气管插管的前后,以及切皮刺激的前后,在心率,以及收缩压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术中的镇痛深度面,CIS、BIS并不能检测出患者的伤害性刺激反应。
关键词:脑功能状态指数;麻醉;镇痛深度监测由于患者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对麻药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在术中,应该保证麻药安全,摆正麻醉深度的适宜性。
在本研究中,在患者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前后,记录了相应的CSI、BIS值,经过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其可以应用在临床监测镇痛程度方面。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7年5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收治了40例全麻手术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5.4)岁,体重50-85kg,平均体重(68.4±5.6)kg。
丙泊酚靶器官效应室的浓度为4.0μg/ml。
1.2方法对患者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诱导,当患者入室治疗之,全面检测有创动脉压,等到患者的睫毛反射完全消失之后,应用电刺激仪进行刺激,一次刺激与切皮的超强电刺激相一致,其强直刺激为80mA, 50Hz, 0.25ms,4s,依次增加瑞芬太尼靶控效应室浓度,分别为2.0μg/ml, 2.2μg/ml,2.4μg/ml,2.6μg/ml,详细记录血压、心率的变化,尤其要重点观察把心率以及收缩压的变化,这是反应镇痛的重要指标,对于血压以及心率的波动,应该控制在基础值的20%之内,以此作为瑞芬太尼靶控效应室浓度,保证所有患者对疼痛刺激是没有反应的。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麻醉科麻醉深度监测方法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如何准确监测麻醉深度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目前,存在着多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麻醉科的相关知识。
一、临床观察法最朴素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就是通过医师的临床观察进行评估。
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瞳孔大小、肌肉松弛程度、意识状态等来判断麻醉深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医师主观因素和经验的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
二、BIS监测法BIS(Bispectral Index)是一种利用脑电图(EEG)信号分析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计算出一个从0到100的数值表示麻醉深度。
BIS监测法在麻醉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减少主观判断的误差,提高麻醉质量。
三、Cerebral State Index监测法Cerebral State Index(CSI)是一种基于脑电图和其他生理信号的多参数分析方法,用于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
与BIS相比,CSI技术更加精细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脑部活动情况,提供更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结果。
四、Entropy监测法Entropy是一种综合了多种脑电图参数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麻醉深度评估。
Entropy监测法通过分析大脑电信号的复杂度和无序性来反映麻醉状态,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以上几种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总的来说,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先进的麻醉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外科手术麻醉的新进展有哪些
外科手术麻醉的新进展有哪些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外科手术的成功离不开麻醉技术的支持。
麻醉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还能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麻醉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一、监测技术的改进精准的麻醉监测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麻醉效果的关键。
近年来,麻醉监测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
脑功能监测方面,脑电图(EEG)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大脑功能变化。
例如,通过脑电图的频谱分析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可以实时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导致的不良后果。
此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经胸超声心动图、脉搏轮廓分析等,可以连续、实时地监测患者的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重要指标,有助于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输液速度,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还有,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麻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它能够反映患者的通气状况和代谢水平,对于预防低通气和二氧化碳潴留具有重要意义。
二、麻醉药物的创新新的麻醉药物不断涌现,为麻醉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超短效麻醉药物的研发是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瑞马唑仑和环泊酚等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苏醒迅速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短小手术和需要快速苏醒的患者。
同时,一些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的麻醉药物也受到了关注。
研究发现,某些麻醉药物如右美托咪定,在发挥麻醉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手术应激对器官的损伤,如对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另外,随着对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个体化麻醉用药成为可能。
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了解患者对不同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差异,从而实现精准用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麻醉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麻醉方式。
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不断完善和普及。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神经,减少局麻药的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麻醉中的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中的麻醉深度监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麻醉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麻醉的深度监测是麻醉操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麻醉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麻醉状态,确保麻醉效果的安全与有效。
本文将就麻醉中的麻醉深度监测进行详细论述。
一、麻醉深度监测的概述麻醉深度监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和监测手段,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麻醉医生可以获得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神经系统活动、意识与失去意识状态的信息,从而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种类,以达到安全、稳定、有效的麻醉状态。
麻醉深度监测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术后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二、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1. 临床评估方法:这种方法是麻醉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表现和行为反应进行判断。
例如,观察患者的瞳孔反应、肌肉松弛程度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较强,受到麻醉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
2. 神经系统监测方法: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图(EEG)、颅内压力、以及神经肌肉活动情况等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其中,脑电图是最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脑电图的频谱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从而指导麻醉药物的使用。
3. 物理参数监测方法:利用生理学指标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
例如,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来评估麻醉深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对患者的生理反应具有一定的时延。
三、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深度监测:通过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类型,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理想的麻醉状态。
同时,麻醉深度监测还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2. 麻醉下的监测与干预:在特殊情况下,如在麻醉片断间或在麻醉结束后,麻醉医生仍然需要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和干预。
这有助于避免术后意识恢复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麻醉深度监测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适当的麻醉水平,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麻醉的重要性麻醉在手术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然而,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麻醉水平不足或者过深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监测麻醉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1. 进路监测:通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等变化来评估麻醉深度。
这是最常见的监测方法,但准确性有一定限制。
2. EEG监测:脑电图监测是一种直接监测患者大脑活动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麻醉深度。
目前已有一些商用设备可用于实时监测。
三、麻醉深度监测的意义1. 提高手术安全性:准确监测麻醉深度可以避免麻醉不足或者过深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2. 提高麻醉效果: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速度,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提高麻醉效果。
3. 促进术后恢复:恢复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正确的麻醉深度监测可以减少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未来有望出现更加便捷、准确的监测设备,为手术医生提供更可靠的监测数据,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麻醉深度监测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是手术医生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范。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始终是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麻醉质量评估
麻醉质量评估引言概述:麻醉质量评估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麻醉质量评估的目的是评估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以便医生能够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麻醉的剂量和方式,提高麻醉效果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正文内容:1. 麻醉深度评估1.1 麻醉深度的定义:麻醉深度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识状态和反应程度。
评估麻醉深度的主要指标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呼吸模式等。
1.2 评估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临床观察法、生理指标监测法和脑电图监测法。
其中,脑电图监测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来判断其意识状态。
2. 麻醉效果评估2.1 麻醉效果的定义:麻醉效果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知和对麻醉药物的反应。
评估麻醉效果的主要指标包括疼痛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术中意识状态等。
2.2 评估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疼痛评分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法和术中观察法。
其中,疼痛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麻醉效果的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来评估麻醉的效果。
3. 麻醉安全评估3.1 麻醉安全的定义:麻醉安全是指麻醉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评估麻醉安全的主要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2 评估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生命体征监测法、药物剂量监测法和手术过程观察法。
其中,生命体征监测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麻醉安全的方法,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指标来评估麻醉的安全性。
4. 麻醉药物评估4.1 麻醉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手术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
4.2 麻醉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麻醉药物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4.3 麻醉药物的监测:在麻醉过程中,对麻醉药物的使用进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麻醉后评估5.1 麻醉后的观察:麻醉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评估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
BIS监测的临床意义及新进展BIS是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的缩写,是一种用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的指标。
它基于对患者脑电活动的监测,通过分析脑电的频率和相位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在临床上,BIS监测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和重症监护等领域。
1.指导麻醉药物的使用:BIS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太浅的情况发生。
麻醉过深可能导致术后意识障碍和延长清醒时间,而麻醉过浅则可能引发术中意识和疼痛。
BIS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进行个性化的麻醉管理,提高麻醉质量和术后恢复。
2.预测术后镇痛效果:BIS监测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研究表明,术中BIS值与术后镇痛需求之间存在相关性,BIS值越高,术后镇痛需求越小。
因此,对于BIS值较高的患者,可以调整镇痛药物的用量和方案,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3.监测镇静状态:BIS监测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尤其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
传统上,评估重症患者的镇静状态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和刺激反应。
而BIS监测可以提供客观的指标来判断患者的镇静深度,有助于合理调整镇静药物的使用和剂量,降低镇静过深或过浅的风险。
除了上述临床意义,近年来还有一些新的进展和应用方向:1.BIS监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些研究探讨了BIS监测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中的潜在应用。
例如,BIS监测可以帮助分析患者的脑电活动特征,进一步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此外,还有研究尝试将BIS监测与其他神经影像学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2.BIS监测在麻醉药物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麻醉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是麻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BIS监测可以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一种客观的指导。
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可以实时评估麻醉药物在个体患者中的效应,从而调整用药剂量、种类和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BIS监测在意识恢复过程中的应用: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的术后意识恢复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
第10章脑功能监测
BIS值为 100,代表清醒状态; BIS值为 0代表无脑电活动状态(皮层抑制)。 BIS值 85-100代表正常状态, BIS值 65-85代表镇静状态, BIS值 40-65代表麻醉状态, BIS值 <40可能呈暴发抑制。
传感器位于硬膜与颅骨之间。硬膜完整减少颅 内感染机会。压力高于脑室压2-3mmHg
1. 应变计、压电及电容传感器测压:基本原理是 变机械能为电能。费用较高。
2. 纤维光导法:测压准确,使用方便,病人头部 活动不受限。
(三)脑组织压
概念:是脑实质间液体的压力,与局部血流及 脑水肿关系密切,对颅内血流研究有意义。
C型波
➢ 特点: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波型,4-8次/min,压 力曲线较平坦,最高振幅可达20mmHg。
➢ 意义:是不稳定的动脉压引起ICP振荡的结果,小 的起伏为呼吸及心跳的影响。
(三)颅内压力-容量关系
当颅腔顺应性好,颅内容量少量增加,颅内 压上升很小;
如颅内病变发展,颅内有限空间已无法代偿 时,容量很少增加,颅内压也可急剧上升。
2. 昏迷病人监测:EEG表现δ波,若恢复θ波或β 波,病情改善;反之, 恶化, δ波逐步变平。
1. 病灶定位意义:脑组织有局灶病变时,相应头 皮电极可出现异常脑电波。
2. 诊断及预后评估:对癫痫诊断有特异;在急性 脑梗、血肿、感染、肿瘤等,癫痫样放电频繁 ,预后差。
(三)脑电图的计算机处理 普通脑电图波型复杂,很难准确、迅速、定量
2、脑电分布图:也称脑电地形图(BEAM)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不同频率脑电分布区用彩 色图像显示,分析处理脑电信号,并转换成一 种定量和定位的脑波图像,把脑功能变化和形 态定位综合为直观、通俗、易懂的图形。
谈谈脑电波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脑电波监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监测大脑电活动的先进技术,通过记录大脑的电信号来了解脑部活动状况。
脑电波监测技术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为麻醉医生提供了重要信息,确保了手术过程中患者安全、稳定地进入麻醉状态。
脑电波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脑电波监测技术基于大脑神经元产生的微弱电信号,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电信号来了解脑部活动的基本原理。
以下是脑电波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1.脑电信号的产生脑部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电化学过程产生微弱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由神经元之间的化学和电信号传递引起。
2.电极贴置与电信号记录为了记录这些微弱的电信号,需要在头皮上贴置电极。
通常电极以特定的方式排列,比如国际10—20系统,以确保记录来自不同脑区的信号。
3.信号采集与放大通过电极收集到的微弱电信号首先会经过放大器放大,以便能够被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4.滤波处理放大后的信号可能包括多种频率的波,如α、β、δ、θ和γ波。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以便将需要的信号分离出来。
5.脑电图的生成经过滤波处理后,脑电信号被转换成图形形式,形成脑电图(EEG)。
脑电图由一系列波形组成,每种波形对应脑部特定活动状态。
脑电波监测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脑部神经元产生的微弱电信号,将这些信号转换成图形形式,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活动状态,对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脑电波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脑电波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麻醉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脑部活动状态,确保全身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脑电波监测在全身麻醉中的主要应用:1.麻醉诱导和维持脑电波监测可在麻醉诱导阶段提供及时的信息,帮助麻醉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安全地进入麻醉状态。
监测脑电波活动可以避免过度麻醉或不足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手术期间的脑功能监测在手术过程中,脑电波监测可以实时地反映患者的脑电波活动状况,帮助麻醉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麻醉常用评分标准
麻醉常用评分标准麻醉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处于无痛或者无意识状态。
在麻醉过程中,评价患者的麻醉效果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麻醉常用评分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最佳麻醉效果和安全保障。
一、麻醉深度评分标准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准确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感或者醒来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深度评分标准:1. Bispectral Index(BIS)指数BIS指数是一种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方法。
它根据患者脑电波的频率和相位差异来计算一个0到100之间的数值,数值越低代表麻醉越深。
BIS指数可以帮助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 静脉麻醉深度指数(VDI)VDI是一种基于脑电图和多参数分析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
它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出一个0到100的麻醉深度指数。
医生可以根据VDI的数值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二、术后镇痛评分标准术后镇痛是指在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术后镇痛评分标准:1. 可视化模拟评分(VAS)VAS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自己的疼痛强度来评估术后疼痛的方法。
直线的一端对应“没有疼痛”,另一端对应“极度疼痛”,患者可以在直线上标记自己的疼痛感受,医生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 数字疼痛强度评分(NRS)NRS是一种让患者根据0到10的数字选择自己的疼痛程度的方法,其中0代表“没有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
患者会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自己的疼痛感受,医生根据选择的数字来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
三、血管内插管评分标准血管内插管是将一根细管插入患者的血管中,用于输液、取血或监测血压等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血管内插管评分标准:1. 针刺相关并发症评分(CVC)CVC是一种用于评估血管内插管相关并发症的方法,包括动脉穿刺、血肿、静脉穿刺困难等。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全身麻醉深度有何意义与不足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全身麻醉深度有何意义与不足【术语与解答】①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是通过前额电极传导与相关设备记录转化得出数字化脑电活动过程,主要用来监测全麻患者的意识水平与状态,是目前临床全麻较为实用的监测仪器;②BIS是数量化脑电图监测的一种形式,也是一个统计数值,可对全麻期间及不同阶段所接受不同麻醉药物而产生的双频谱脑电图变化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能去掉对手术刺激反应价值小或无价值的参数,选择预见性较好的一些参数,进行判断分析,计算出BIS 值;③通常情况下BIS监测数值范围为0~100,其数值越大神志越清,反之说明大脑皮层的抑制越重,当BIS数值上升至80时,50%以上的患者能被唤醒,若BIS数值大于90几乎所有患者都可唤醒;④BIS将全麻深度进行了量化处理,其数值范围从0(等电位脑电图)至100(完全清醒),数值越小全麻越深,反之亦然;如BIS值<60,说明患者对外界语言指令无任何反应;若BIS值>70时,一般认为患者神志处于较清醒状态;当BIS值达到95~100,则可确定患者已完全处于清醒状态;⑤一般而言,全身状况健康的患者在接受全麻手术时,其BIS值为40~60为适宜;⑥随着BIS不断优化、升级,其在临床全麻手术患者中应用逐渐广泛。
【麻醉与实践】麻醉医师在全麻术中单凭经验不可能监测到患者是否知晓,只能从术毕患者完全清醒后回忆而直接获得,因此,将BIS用来监测脑电活动只是一种预防性措施:①麻醉期间实施BIS监测主要用于减少全麻患者术中知晓,依据个体调整麻醉用药,既要防止麻醉过深,又要避免麻醉过浅;②目前认为BIS作为全麻患者监测指标,其BIS值低于70就很少存在外显记忆,全麻期间若将BIS值控制在60以下,术中发生知晓(外显记忆)的可能性很小;③适宜的全麻深度其BIS值为40~60为宜,通常低于40为深全麻状态,但临床上也发现极少数全麻患者其BIS值在40~60之间仍有内隐记忆(BIS在50左右内隐记忆可消失),故临床一般将BIS 值维持在<50则基本可使患者术中无知晓且术毕无回忆;④通过BIS监测,可使全麻药物用量接近个体化。
麻醉科中的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
麻醉科中的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在麻醉科中,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准确地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术中意识监测与麻醉深度评估的方法和应用。
一、术中意识监测术中意识监测是指在患者接受麻醉期间,通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来判断其是否处于清醒或者麻醉状态。
常用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 麻醉深度监测仪器麻醉深度监测仪器如BIS(脑电双向谐波指数)和Entropy(熵值指数)等,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来评估其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这些仪器可以将脑电信号转化为数字指标,供麻醉医生参考。
一般情况下,BIS值在40-60之间代表合适的麻醉深度。
2. 眼动监测眼动监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可以判断其是否处于意识清醒状态。
常用的眼动监测方法有观察眼球转动方向、注视反应等。
3. 面部表情监测面部表情监测是一种直观的术中意识监测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处于麻醉状态。
例如,闭眼、笑脸等表情可以表示患者处于麻醉状态。
二、麻醉深度评估麻醉深度评估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评价患者的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
常用的麻醉深度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1. 临床观察麻醉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反应来评估其麻醉深度。
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的稳定性可以反映麻醉深度的稳定性。
此外,对于某些手术,麻醉深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反应来调整麻醉深度。
2. 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是指通过使用各种监测仪器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例如,脉搏波指数(Pulse Wave Index, PWI)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动脉波形来间接评估麻醉深度。
此外,呼吸氧浓度监测仪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也可以用于评估麻醉深度。
3. 脑电图监测脑电图监测是一种直接评估患者麻醉深度的方法。
24临床的麻醉监测指南2024的
24临床的麻醉监测指南2024的麻醉监测是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连续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进行麻醉监测工作,世界各地的麻醉学会和专家组织发布了一系列的麻醉监测指南。
本文将介绍2024年发布的一个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对其内容进行概述。
该麻醉监测指南由一些临床麻醉学会和专家组织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旨在提供最新的临床麻醉监测指导和建议。
该指南的重点是麻醉监测中的关键指标和监测方法,以及其在不同手术场景下的应用。
在关键指标方面,该指南强调了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麻醉深度等指标的监测。
其中,血压和心率是衡量患者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应当在整个手术期间持续监测。
呼吸是评估患者通气状况的关键指标,麻醉监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体温的监测对于预防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深度的监测可以帮助麻醉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浓度,从而实现最佳麻醉效果。
在监测方法方面,该指南介绍了血压监测、心电监测、呼吸监测和麻醉深度监测等常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血压监测方法包括无创血压测量、动脉内压测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心电监测主要通过心电图仪或多通道心电监测设备进行,以检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变化。
呼吸监测可以采用肺活量计、呼气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和气道压力监测仪等设备,以评估患者的通气状况。
麻醉深度监测主要采用脑电图监测仪或熵监测仪等设备,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除了关键指标和监测方法外,该指南还介绍了麻醉监测在不同手术场景下的应用。
例如,在小儿麻醉中,特别需要注意血压和呼吸的监测,以避免术中和术后的低血压和低氧血症。
在老年患者麻醉中,应注意监测呼吸和麻醉深度,以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在神经系统手术中,脑电图监测仪是评估麻醉深度和脑功能的重要设备。
总结起来,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24年版提供了关于麻醉监测的最新指导和建议。
通过该指南,医务人员可以了解麻醉监测的关键指标和常用监测方法,从而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
麻醉相关的各种评分标准麻醉评分标准是临床医生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程度、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麻醉评分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手术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麻醉相关的评分标准,包括麻醉深度评分、术后恢复评分和疼痛评分。
一、麻醉深度评分麻醉深度评分是评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程度的标准。
常用的麻醉深度评分系统包括BIS监测评分法、阿尔多米特指数评分法和L状神经反射评分法等。
BIS监测评分法是通过监测患者的头皮脑电图来评估麻醉深度。
BIS 值在0-100之间,数值越低表示麻醉深度越深。
通常,麻醉深度在40-60之间被认为是理想的。
阿尔多米特指数评分法是利用一个特殊的仪器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来评估麻醉深度。
该评分法根据指标的变化幅度,分为浅度麻醉、中度麻醉和深度麻醉三个级别。
L状神经反射评分法是通过检测患者的L状神经反射来评估麻醉深度。
L状神经反射是指患者的肌肉松弛程度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
根据反射程度的不同,可以判断麻醉深度的轻重。
二、术后恢复评分术后恢复评分是评估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的标准。
术后恢复评分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功能、镇痛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常用的术后恢复评分系统包括ASA评分和Aldrete 评分等。
ASA评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评估的标准,用于评估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的生理状态。
ASA评分从I到V级,级别越高表示患者的生理状态越差。
Aldrete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在术后恢复室中的恢复情况的评分标准。
Aldrete评分包括5个指标,分别是意识状态、呼吸功能、循环情况、活动能力和氧饱和度。
每个指标的分值从0到2,总分最高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恢复情况越好。
三、疼痛评分疼痛评分是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标准。
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非常重要。
常用的疼痛评分工具包括VAS 评分法、NRS评分法和面部表情评分法等。
ICU患者脑功能监测
ICU患者脑功能监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脑功能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ICU患者往往处于危急状态,需要对其脑功能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监测,以保障其生命安全和提供恰当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脑功能监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一、背景和意义ICU患者往往因为重症疾病、创伤或手术而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
然而,这些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包括脑缺血、中风、颅内压增高等。
了解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对于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因此,ICU患者脑功能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脑功能监测的方法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最常见的脑功能监测方法之一。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意识状态、瞳孔反射等来评估脑功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2. 重症监护仪重症监护仪是ICU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然而,仅仅依靠重症监护仪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3. 脑功能监测仪器脑功能监测仪器是专门用于监测ICU患者脑功能的设备。
其中包括脑电图(EEG)、脑氧饱和度监测(SBO2)、颅内压监测等。
这些仪器通过测量和记录脑内电活动、脑血氧饱和度以及颅内压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
这些监测指标不仅可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还可以监测患者的脑功能变化趋势。
三、脑功能监测的应用1. 创伤性脑损伤监测对于重症创伤患者,尤其是头部创伤患者,脑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并优化治疗策略。
通过监测脑电图和颅内压等指标,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脑损伤,并防止进一步的脑功能障碍。
2. 脑卒中监测对于中风患者,脑功能监测可以提供及时的数据,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和缺血程度。
通过监测脑电图和脑氧饱和度等指标,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脑功能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血栓溶解或介入手术等特殊治疗。
3. 重症患者镇静和麻醉监测ICU中的重症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镇静或麻醉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麻醉深度判断的依据 基于麻醉是由于复合用药达到综合效果的一种状态的认识, 麻醉过程则是机体处于镇静、 镇痛药在脑的作用部位 浓度与手术刺激强度之间形成动态平衡的过程。这一平衡过程的程度判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多变而复杂。 现代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的研究表明: 麻醉状态是整个大脑新陈代谢水平低 [6] 于清醒状态下新陈代谢水平阈值 的结果。观察结果提示: 1) 定义麻醉深度的有效指标是整个大脑的新陈代谢率; 2) 有效的麻醉深度监测应在某种程度上与麻醉所产生的中枢代谢率降低之间有相关性。 在临床实践中, 一些常规性的、 间接的、 非特异性的指征, 如血流动力学、 呼吸、 肌肉和自主神经活动等相关指标, 常作为调节麻醉用药的依据, 但这些指征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地提示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过程和程度。因
作者单位: 100853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 (张 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 年 1 月 第 30 卷 第 1 期 Med J Chin PLA VOI 30 NO 1 January 2005
・27・
此人们将围术期麻醉深度判断的焦点聚集在脑功能监测。试图根据脑电活动的变化捕捉到与药物作用相关的变化规 律而寻得解决麻醉深度判断的标准。 脑电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在无外界刺激时产生的有连续性和节律性的自发电位活动。原始脑电图是目前研究围 术期脑电变化的基础, 而麻醉药对脑电活动的影响程度则又是判断麻醉深度的基础。基于对原始脑电图处理的方式 不同, 临床应运而生了一系列的监测技术, 以期获取与麻醉药、 手术刺激相关的脑电活动变化, 了解患者围术期的意识 状态、 镇静程度, 应激反应水平等变化, 有助于指导围术期麻醉用药。但由于各项技术的局限性, 理想的监测手段依然 在探索中。 3 临床常用脑电监测方法 3. 1 自动处理的脑电活动监测, 包括脑功能监测 ( CFM) 、 脑功能分析监测 ( CFAM) 、 脑电功率频谱分析法、 双谱分析以 及脑电地形图等。该系列方法的原理是应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将常规的脑电描记进行相关的整合、 滤波、 比重计 算、 模 / 数转换以及数字化处理等技术处理, 实现连续记录, 便于观察整个术中脑电活动的变化趋势, 能为术中脑缺血、 评估麻醉药的作用强度以及癫痫发作等提供参考。但因滤波可能造成信息丢失、 频率波阈不全、 功率谱分析缺乏对图 形的识别、 病理性脑波易视为伪差而删除等问题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析是目前此类项目的顶级技术。BIS 是应用非线性相位锁定原理在测定脑电图线性成 脑电双频谱指数 ( BIS) 分 (频率和比率) 的同时, 又分析了脑电图成分波之间的非线性成分 (位相和谐波) 。脑电双频谱指数是包括了频率! 振幅!位相三种特性的脑电图 ( EEG) 定量分析指标。通过双频谱指数的特征 (频率!振幅!位相) 变化, 常能寻找到 监测系统操作简单, 指标明 脑电的某些变化, 为探究引起变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基础。脑电双频谱指数 ( EEG-BIS) 确, 是麻醉中监测意识水平的良好手段, 但是脑电双频谱指数变异很大, 有研究表明 BIS 值在 40 ~ 60 仍有听信息的处 [7] 理 和加工, 说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确切地监测麻醉状态方面仍须作进一步研究。 3. 2 诱发电位监测, 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包括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听 和视觉诱发电位。其特点是波幅小, 一般脑电图记录不到, 因此需要借助特殊 觉诱发电位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 AEI) 的信号平均技术和叠加技术将诱发电位分离记录。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脊髓功能监测、 术中脑功能监测、 脑梗塞和脑外 伤病人预后的判断、 脑死亡的判断以及围术期麻醉深度判断。但由于处理信息的平均技术和叠加技术需要所造成的 诱发电位时间差、 背景电活动造成的干扰误差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诱发电位假阳性变化, 应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时, 信息指标滞后性常常是临床顾虑的问题。 在麻醉深度的监测中, 研究较多且认可度相对成熟的是听觉诱发电位, 尤其是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 MLAEP) 。 MLAEP 是患者受到声音刺激 10 ~ 100ms 内所出现的脑电反应波, 体现了原始听皮层的脑电活动。MLAEP 的 Pa 波、 Nb 波的变化代表了丘脑和初级听皮质的神经活动。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吸入麻醉药的呼末浓度, 静脉麻醉药的血药 [8] 浓度与 MLAEP 的 Pa 波、 Nb 波潜伏期及振幅变化呈线性相关 , 随着麻醉药浓度的增加, Pa 波、 Nb 波潜伏期延长, 波 幅降低。MLAEP 在清醒状态下个体差异较小。在围术期能显现出随意识变化而变化, 随麻醉药物剂量变化而变化, 随手术刺激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因此被认为是适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可靠方法。但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由于电位 较小 (0. 5!V) , 叠加过程非常耗时,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声音刺激, 因此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 [9] 从中潜伏期诱发电位产生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 AEI 即 AEPindeX) 是 Mantzaridis 根据听觉诱发电位形态学上的 变化产生的数字化指标。随着麻醉加深而下降, 较传统的听觉诱发电位波更加直观。麻醉中 AEI 的变化反映的是麻 醉药浓度的加深和意识的变化。AEI 的值从 100 ~ 0 的变化, 为患者从清醒到脑电出现等电位的变化提供了良好的量 化指标, 能可靠地预测病人的意识消失, 即 AEI < 40。采用 AEI 的变化来判断围术期患者的记忆状态要比 BIS 可加有 [10] 说服力, 同时通过 AEI 的变化来反映患者从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状态的转变要比 BIS 更加灵敏 。听觉诱发电位指 数的监测要求患者听力正常, 因而对于伴发神经性耳聋或传导性耳聋的手术患者无法进行围术期的监测, 而且儿童的 听阈不同于成人的听阈, 在围术期监测以上的患者仍有一定限制。 4 脑电非线性分析技术用于麻醉深度判断 现代科学认为脑电信号是大量神经细胞的非线性耦合的产物, 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多单元连接的复合体, 脑电活动 的特性。因此, 小波分析、 神经网络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技术开始运用于脑 具有确定混沌 ( deterministic chaOs) 电信号的分析, 它们代表了脑电信号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研究表明采用脑电复杂性分析可用于评估围术期 受试对象的麻醉状态。新近发展的非线性分析学利用混沌与分形理论等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围术 期患者的脑功能变化状态, 已经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 26・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 年 1 月 第 30 卷 第 1 期 Med J Chin PLA VoI 30 No 1 January 2005
・麻醉深度与脑电监测专题・
脑功能监测技术与麻醉深度判断
张 宏
关键词 脑功能; 监测; 麻醉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614
张 宏, 主任 医 师, 博士生导 师,1970 年 第 三 军医大学医疗系 毕业, 1988 年于解 放军军医进修学 院获麻醉学博士 学 位。1995 年 任 解放军总医院麻 醉 科 主 任 至 今。 兼任中华医学会 麻醉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 委员, 全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 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麻醉学 杂志》 《 、临床麻醉学杂志》 、 美国 《 Anesth AnagI 》 杂 志中文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国外医学・麻醉 与复苏分册》 、 《 解放军医学杂志》 、 《 中国肿瘤杂 志》 《 、中国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编委, 《 中国麻醉 与镇痛学杂志》 常务编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 定委员会委员等。 国家自然 承担军队 “十五” 医药卫生课题 2 项, 科学基金课题 1 项, 先后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1项 (协作) 、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协作) 、 军队 科技进步三等奖 9 项, 1998 年获得保罗・杨森奖。
[1] !. !" 麻醉分期的概念 早在 1847 年, PIomIey 基于乙醚全麻可能出现全 [2] 麻过深甚至死亡的危险, 提出了麻醉分期的概念。1920 年 GuedeI 进一步 提出了乙醚麻醉的完善分期, 依据客观观察临床体征, 人为地将麻醉过程划 分为四期即清醒镇痛期、 兴奋期、 外科手术期 (细分四级) 和呼吸循环抑制
利用不同作用的药物在一个机体同时分别发挥镇静、 镇痛、 肌肉松弛以 及减弱神经反射的综合药物效应的现实, 虽然增加了麻醉深度调节的可控 性和安全性, 但由于缺乏特征性的判断依据, 使麻醉实施有一定的盲目性。 术中清醒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精神创伤的不良后果, 促使人们不断地寻求 适合于现代平衡麻醉深度判断的监测手段, 以确保麻醉管理的科学性和安 全性。本文论述了脑电监测在麻醉深度判断中的应用。 ! 麻醉深度判断的历史回顾
[3] 又进一步将第一期分为三级即镇静、 健忘和镇痛。几 期。1954 年 Artusio 经修正而完善的经典的乙醚全麻分期理论一直沿用至今。 !. #" 麻醉分期概念的变化 自硫喷妥钠和箭毒相继应用于临床麻醉后, 根 据 (乙醚) 单一麻醉时由浅至深的临床表现判断麻醉分期的情况发生了根 改变。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不仅缩短了诱导期, 还使清醒病人越过兴奋期, 直接进入第三期。而箭毒使病人神经肌肉 本 正常功能丧失, 麻醉医师完全失去了依靠观察呼吸和活动能力变化判断麻醉深度的指标。 [4] 1957 年 Woodbrige 提出构成麻醉的四部分含义, 即感觉阻滞、 反射阻滞、 运动阻滞和精神阻滞。三十年后 Pinsk[5] er 提出意识丧失、 麻痹和应激反应减弱是麻醉的基本成分。但以后有人对 “麻醉深度” 的概念提出质疑, 认为神志消 失是一个全或无现象, 麻醉是由药物诱发的无意识状态和对伤害性刺激反应的调控。 靳冰于 1981 年提出近代综合麻醉分期的概念: 即清醒紧张期, 健忘镇痛期 (浅睡、 嗜睡、 深睡) , 皮层激惹兴奋期, 意识消失麻醉期。该分期方法虽然提出了综合麻醉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的概念, 但缺乏相应的客观指标作为临 床判断的基础。 现代麻醉的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对联合应用不同作用的药物使病人达到意识消失、 对伤害性刺激反应轻 微 (镇痛和应激反应减弱) 和肌肉松弛的状态, 无感知地承受手术过程的认识已趋于成熟。因此, 对于麻醉深度的评 估, 亦应根据对麻醉成分状态的需求不同而区别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