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教案新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e621b68bd63186bcebbc93.png)
第2节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2、能区别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同点,找出它们的联系。
3、能说出呼吸作用和意义,分析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能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呼吸的现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1、以导学、自学、助学为基本模式的问题解决为主的参入式教学法。
2、以多媒体辅助的小组内观察、探究式学习法。
四、设计思路
呼吸作用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这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总体思路是以导学提纲导学,以提供给学生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材料让学生来实验为途径,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以多媒体辅助点拨,多而完成从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的过程。
在“导学、助学、自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问题意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075cafdd88d0d232d46a22.png)
呼吸作用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说明甲瓶晨缺少氧气。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二: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原理: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种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即然种子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构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细胞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提示:1、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则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请同学们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对总题作出合理的假。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3187eaba1aa8114531d9ce.png)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生物
课题
第五章 第二节 呼吸作用
授 课 人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思想教育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计划时,要先确定实验材料。
3、设计实验方案时,可参照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4、实施你组制定的实验计划,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用新鲜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做实验材料时,都能观察到植物的呼吸现象,这表明:_______
呼吸作用的原理:
有机物 +氧气
(储存能量) 线粒体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原理: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种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即然种子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构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细胞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呢?
提示:1、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则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请同学们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对总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前综艺: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
引入新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被分解后其中储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有机物分解是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生物初一上北师大版2呼吸作用教案
![生物初一上北师大版2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22035fd0a79563c1e72d5.png)
呼吸作用教案生物初一上北师大版352呼吸作用教案3.5.2生物初一上北师大版呼吸作用2节第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①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现象;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
②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③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④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探究精,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①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②, ③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①以赏识、肯定、鼓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②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验分析。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重点:12.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难点: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植物呼吸释放能量(2(1.FLASH:1)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实验)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4(3)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材。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器2.准备“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们知道人和动物 [ 引言] 导入新课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运动,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你们知道人的呼吸][提问:呼全体同学都能回答出: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呼出二氧化吸作用吸入氧气,吗?碳。
请一位同学向澄清:]实验[呼吸作用教案生物初一上北师大版352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观察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察石灰水的变化。
变浑浊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认同用澄清的石灰水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 提问]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么?]:植物呼吸作用产生[实验实验:植物呼吸作二氧化碳。
3.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6a53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e.png)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定义、实质及表达式。
2.通过比较人体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引导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
3.提出实际问题,如“为什么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需要呼吸急促?”、“植物呼吸作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和观点。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如运动后的呼吸急促、植物的生长过程等,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对比教学法:本案例通过对比人体和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呼吸作用知识的理解。对比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人体呼吸作用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呼吸作用的现象。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呼吸作用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回顾之前学过的光合作用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和区别。
5.多元化评价方式:本案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鼓励和赞赏为主,使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此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呼吸作用在人体和植物中的异同,并分享你们的发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091f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3.png)
2. 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引导 students 提出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还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共同学习和进步。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呼吸作用的可能作用。例如,提问“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测。
3.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让学生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习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 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实质。使用清晰的PPT或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
5. 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和方式下学习和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能够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 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46547dd88d0d232d46a27.png)
第2节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
2、能区别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同点,找出它们的联系。
3、能说出呼吸作用和意义,分析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能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植物呼吸的现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1、以导学、自学、助学为基本模式的问题解决为主的参入式教学法。
2、以多媒体辅助的小组内观察、探究式学习法。
四、设计思路
呼吸作用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这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总体思路是以导学提纲导学,以提供给学生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材料让学生来实验为途径,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以多媒体辅助点拨,多而完成从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的过程。
在“导学、助学、自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问题意识。
五、教学过程。
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a965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7.png)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教育学生关爱植物,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爱。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呼吸作用等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家里的植物在夜间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并解释其原因。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他们在探究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接着,我会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获取能量,从而引入呼吸作用的概念。我会提出问题,如“植物在夜间是否进行呼吸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生物学探究的兴趣。
此外,我还会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现象,并记录数据。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意识。
最后,我会教育学生关爱植物,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保护植物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家中养护植物,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植物的理解和关爱。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动的语言、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情境。
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案例背景
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5.2呼吸作用”一节时,我以“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为主题,设计了一堂实践性强的生物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d6a4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8.png)
6.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呼吸作用在医学、运动、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7.课堂小结反思:要求学生撰写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8.加强课堂小结与课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和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运动后是否会感到呼吸急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呼吸与运动的关系,进而引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那么什么是呼吸作用?它在我们身体中有什么作用?
然后,总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肺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运动、健康、环保等方面。
最后,强调学习生物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关爱生命、关注环保的情感态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2节 呼吸作用》word教案 (8)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2节 呼吸作用》word教案 (8)](https://img.taocdn.com/s3/m/7a441c37360cba1aa911da1d.png)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肺通气的过程,概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呼吸”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比赛吹气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
2、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科学探究形式,通过模拟制作的探究活动,构建平等、愉快、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3、学法: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模拟制作。
4、通过学生演示、测量、提问、抢答、合作、游戏等活动,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1.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
2.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教学资源:。
新编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新编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1e1de960590c69fc3760a.png)
第2节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
现象:甲瓶里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混浊。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二、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呼吸作用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38aa921a37f111f1855b85.png)
3.5.2呼吸作用【目标感知】1.记住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实质及意义;2.知道植物有生命的部分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并记住细胞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3.熟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4.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和日常生活上的应用。
【重、难点预设】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实质及意义难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问题导学】知识点一观察植物的呼吸作用1.演示实验种子萌发吸收氧气阅读教材P81--P82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演示实验中,煮熟的种子起作用,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是为了,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是2.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放出二氧化碳阅读教材P82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演示实验中乙瓶起作用,实验中二氧化碳的特性是,此实验的结论是。
3.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放出能量阅读教材P83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为什么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知识点二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阅读教材P83--P84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在内进行的,凡是具有的种子时刻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3.植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一部分转化成散失。
【问题训练】1.任何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线粒体2.瓶中萌发的种子所释放出的气体,能使燃烧的火苗熄灭,这是因为()A.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光合作用,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3.植物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A.全部变成热量释放出去B.一部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变成热能散失C.全部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D.用于保持植物体的温度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绿色部分 B.叶片C.萌发的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5.你家中贮藏过萝卜吗?萝卜贮藏久了就会空心,这是因为()A.光合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减弱C.体内水分大量流散 D.体内有机物大量分解6.菜农要经常为菜松土的直接原因是促进()A.植物光合作用 B.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B.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8.下列组织细胞不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是()A.栅栏组织细胞 B.海绵组织细胞 C.叶片的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知识梳理】【问题生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2.你还有哪些疑惑:3.你有哪些收获:【问题训练参考答案】1.D2.A3.B 4.D 5.D 6.C 7.B 8.C作。
《第2节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第2节 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09bcc6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板
1. 呼吸作用的概念
书
2. 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设
3. 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计
4. 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直观教学、比较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
教
综合运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活
学
动,提高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呼吸作用的学习,学
一、知识目标:
(1)准确描述呼吸作用的概念。
(2)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教
(3)阐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学
二、能力目标:
目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树立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析
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后续学习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知识筑牢基础。
学 七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呼吸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对于呼吸作用的本质与过程尚缺
情 乏深入了解。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未知。在教学中,
分 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成效。
析
一、教学重点: 教
(1)呼吸作用的概念、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学
(2)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重
二、教学难点: 难
(1)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点
(2)分析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一、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作用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
二、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学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847f8cfc789eb162dc83e.png)
呼吸作用一株植物,在不断的进行光和作用,产生有机物、放出氧气的同时,组成植物体的细胞也要不停的吸收氧气。
因为,任何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进行呼吸是生物体“活着的”一个标志,所以,不止是动物,任何植物体为了进行正常的功能,也都要呼吸。
教学衔接本部分内容应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有关物质、能量的变化;使学生加以区分,最终形成一个辨证统一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言的设计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做好实验,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
可提问:(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可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
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
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
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
例如:(1)选择什么材料做实验好?一棵树,一株小草或是植物的某些器官如种子。
(2)选择实验场所:在开放的空间(如教室)做实验,还是在密闭的容器里(如广口瓶)做实验?为什么?(3)怎样才能检测02含量的变化?(O2可助燃,缺02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4)怎样才能检测CO2含量的变化?(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教师可演示:口含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使石灰水变混浊)(二)教学过程一.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实验一】植物呼吸时吸收O2取两个广口瓶,甲瓶内放入活的萌发的玉米种子,乙瓶内放人用开水烫死的玉米种子,密封后放到黑暗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想一想,为什么要在黑暗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另取一个空瓶为丙瓶,密封后也同甲、乙瓶一样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2节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3。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引入新课: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入新课,
联系生活或生
产中遇到的具体的
生理现象,如堆放
的萌发种子会发
热,鲜果长途运输
要冷藏等。
通过这
些自然现象激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导
只有被分解后其中储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有机物分解是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说明甲瓶晨缺少氧气。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甲瓶里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得混浊。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说出实验现
象
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实验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得出实验结
论
教师演示实验三入本节课的主题。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后,可通过设
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依次对主题进行探究。
演示“种子萌发
时吸收氧气"实验
时,在学生认真观
察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
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因此,课文中提出三个讨论题.值得注意的
是,讨论中引导学生判断出甲瓶里缺少氧气,但不能得
出“种子呼吸释放
二氧化碳”的结论。
为什么不能得出“种子呼吸释放二
氧化碳”的结论?
演示实验三: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产生热量。
二、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原理:植物体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种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既然种子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构成其他植物器官的细胞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
用呢?
提示:1.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种子则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请同学们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作出合理的假设.
2.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计划时,要先确定实验材料。
3.设计实验方案时,可参照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4.实施你组制定的实验计划,观察和记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说出实验现
象
得出结论
教师介绍活动的
原理
提出设问
学生思考
教师对活动进行
提示
学生制定实验计
划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实施自己制
定的实验计划,
观察和记录实验
现象.
如何验证种子呼吸
必然释放二氧化碳
呢?都是富于启发
性的问题。
演示“种子萌发
时释放能量”实验
时,在学生认真观
察和比较的基础
上,重点引导思考
甲瓶温度升高的原
因是什么?热量从
何而来?为进一步
引导学生分析和总
结呼吸作用的原理
及意义打下基础。
在进行“探究
植物细胞的呼吸作
用”的实验前先提
出“是不是所有植
物细胞都进行呼吸
作用”的质疑性问
题,引起学生争论
和激发探究兴趣后,
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公式,让学生观察找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