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香文化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香文化概述
一、外来香药(料)的交融与《海药本草》
(一)周边国家往来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外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颇繁,输入香药(料)与传统芳香物质揉合起来,拓展了窖造方法的用途。相应地所需的原料也增加,商贾繁忙通使不断,如隋炀帝遣雪云骑李昱使通,波斯使隋贡方物。漕国……土多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石蜜、米蜜、黑盐、阿魏、没药、白附子……遣使贡方物。《吐鲁番出土文物》载“丝绸之路”中西交汇的代表之一的吐鲁番,买药人材料出处的香药中记录有乳香、安息香、龙涎香、冰片、苏合香、绛真香等,一次出售达2963斤,并由这里转向内地。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阿拉伯国家与唐通使,至唐太宗李世民时设“关市”扬州、洪昌等地,朝廷接朝贡也增加。公元647~762年间波斯遣来使就有28次之多,外来输入香药有乳香、没药、沉香、木香、砂仁、诃黎勒、芦荟、琥珀、荜拨、苏合香、乌片(鸦片)、底野迦(含鸦片的膏丸)、牛黄、犀角、海狗肾等。此时胡芦巴也传入了中国,此外还有象牙。南方的越南输入中原的有白老藤、庵摩勒、黎勒、丁香、詹糖香、诃黎勒、白茅香、榈木、白花、沉香、琥珀、真珠、槟榔、蛇胆甚至驯象,
其中以苏方木输入量最大。
唐朝与印度往来也多起来。唐贞观16年(公元642年)接纳火珠、郁金香、菩提树、龙脑香。随交往中将已传入中国的佛教经书等前后翻译有十一部,其中包括《耆婆所述仙人命论方》、《龙树菩萨和香法》二卷。公元542年中国医师到朝鲜进行医疗活动,促进了双方医疗、经济、文化的交流,朝鲜的人参、五味子、昆布、芜荑等传人中国。
(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唐天宝二年至十二年(公元743年~753年),鉴真和尚率师徒一行六次东渡日本,每次都带去大量的药材及香药(料)。据“东征记”载:天宝二年东渡时带去麝香20脐,龙脑香、檀香、安息香、青木香、沉香、甘松香、甲香、零陵香、熏陆香等600余斤。还有胡椒、阿魏、荜拨、诃黎勒、石蜜等500斤,甘蔗80束……可见唐代时中国与周边国家香药(料)舶来交往的盛况。
(三)《海药本草》
“丝绸之路”开通后与阿拉伯国家交往甚密,不但输入大量香药(料),而且传播了有关的文化、香药知识,输入的香药与传统芳香植物揉合一起充实了在诸多疾病的疗方。焚烧熏燎、美容、辟秽、调味、加香、防腐灭菌以及作为“果子药”食用等等的用途。
出现了《南海药谱》、《海药本草》等著作。《海药本草》为李珣撰写。李珣字德润,出生于四川梓洲(今四川治县),为波斯商贾李苏沙的后裔。李珣也是香药商人,经验丰富,广收博采,稽其
究竟,汇之审慎总结成书。本书共载有96种产于海外的香药(料)、标明产地。特别要提到的是载入的青木香、兜儿香、阿魏、荜拨、肉豆蔻、零陵香、缩砂、毕澄茄、红豆蔻、艾纳香、茅香、甘松、蜜香、迷迭香、丁香、等等50多种芳香药条目,明示为输入。填平补缺的品种很有价值,此书的问世对于中外香药(料)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唐代香药在医药中的应用
(一)《外台秘要》中芳香植物的应用
本书为唐王焘所著,对于养颜悦色、祛斑洁面、增香润肤、乌发生须、固齿健身、延年益寿等尽数收入,特别在美容专卷中对面部、面脂、头膏、发鬓、衣香、腋臭、口臭、风齿口臭,以及令人体香、澡豆(现在的肥皂)等等都有配方,全书共收有430首配方,所有的香药(料)离不开带有辛味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之功能的香料,如:白芷、防风、细辛、当归、藁本、生姜、辛夷,还加进增香添色的龙脑、丁香、麝香、藿香、零陵香等甚至有的配方全部都用上香料。
其中卷23中腋臭方37首,令人体香方4首,杂疗止汗方10首。
卷32中的221首配方中,面膏疗面、面色悦方18首,生发、秃发、令发不生方26首,颇有启发性,对现代具一定参考价值。
(二)美容香身香药(料)的应用
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中从卷十五至卷二十一专有治七窍病方,具体来说有香膏鼻塞,治口中臭、身体臭令香,治七孔
臭令香,薰衣香、洗手、面香。令白净、悦泽之澡豆、面膏,去风寒、令人面光悦、却老、祛皱等内容。
1.面光悦却老祛皱方
青木香、白附子。白蠟、白芷、川芎、零陵香、香附子各二两,茯苓、甘松香各一两、羊髓一斤半錬石为末,十味咀以酒水各半浸药,经宿,次日前三上、三下候酒水尽膏成,去滓,(敷)面如壮,为去风寒,面光悦却老祛皱。
2.香口香体方
桂心、青木香、豆蔻、藿香、零陵香各1份,甘松香、当归各5份,香附子20份,槟榔宜量,共末和蜜成丸,豆大,日含三夜一,咽汁为芳香辟秽香口香体。
3.甲煮口脂方
檀香、零陵香、苏合香、熏陆香、丁香、甲香、沉香、藿香、甘松香、泽兰香各1份加入胡麻油15份。甲香须与酒蜜炼制方可,作为合香之用,胡麻油加热煮后制成。方中除甲香当时作为动物香外,其余都为现在应用的天然植物香料。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唐代以前例方81首,《千金翼方》卷五也收集美容诸方80多首,“妇人面药”内用者14首,外用的“面脂”、“悦泽”、“面药”、“白膏”、“涂面”、“令面生光”、“澡豆”等25首,应用药物125种,植物药76种。其中含挥发油的芳香动植物有麝香、细辛、白芷、白附子、川芎等多数的配方都却不了;丁香、当归、藁本、龙脑等也广泛地用
于配方中。这些最常用的香药(料),既有芳香,又具有抗菌消炎活性成分,有些还含有营养肌肤的维生素成分。因此,现代美容尊古今制,返璞归真,标本兼治。芳香物质,重现价值。(三)外伤科兽药与香料
外伤科与兽药自古与香药(料)也结缘,因为芳香药多数具有抗菌消炎,对真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作用,芳香开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舒筋活络、驱风解痉也是其独有的特点。对于气滞积聚、时感瘟疫也颇见效。唐代蔺道人撰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匀气散”等香药(料)的芳香透骨活血化瘀功能非香料药莫属,且剂型多种多样……。唐李石等撰《司牧安骥集》方面的“木香散”等也都有香药(料)的揉合而发挥其治疗的功能。
唐代医药空前发展,《旧唐书·经籍志》载各类医家医籍有110家共3589卷,标志着医药学已发展达到相当水平,而当时香药(料)的应用都广泛分布与潜在于相关的行业之中。
三、唐代香文化的方方面面
秦汉以来,香文化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其主观因素外,与其融合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关。因为社会的诸多领域、系统都不是孤立的,是存在互相渗透、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进入唐代之后,视野更加开阔,又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推进多种文化的迸发,进步举世瞩目。
花食(医)文化与香
1.花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