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五版--模拟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第五版--模拟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第五版--模拟试题--及答案《离散数学》模拟试题3⼀、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已知集合A ={φ,1,2},则A得幂集合p(A)=_____ _。
2. 设集合E ={a, b, c, d, e}, A= {a, b, c}, B = {a, d, e}, 则A∪B =___ ___,A∩B =____ __,A-B =___ ___,~A∩~B =____ ____。
3. 设A,B是两个集合,其中A= {1, 2, 3}, B= {1, 2},则A-B =____ ___,ρ(A)-ρ(B)=_____ _ _。
4. 已知命题公式RQPG→∧=)(,则G的析取范式为。
5. 设P:2+2=4,Q:3是奇数;将命题“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
”符号化,其真值为。
⼆、单项选择题(选择⼀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括号中,每⼩题4分,共16分。
)1. 设A、B是两个集合,A={1,3,4},B={1,2},则A-B为().A.{1}B. {1, 3}C. {3,4}D. {1,2}2. 下列式⼦中正确的有()。
A. φ=0B. φ∈{φ}C. φ∈{a,b}D. φ∈φ3. 设集合X={x, y},则ρ(X)=()。
A. {{x},{y}}B. {φ,{x},{y}}C. {φ,{x},{y},{x, y}}D. {{x},{y},{x, y}}4. 设集合A={1,2,3},A上的关系R={(1,1),(2,2),(2,3),(3,3),(3,2)},则R不具备().三、计算题(共50分)1. (6分)设全集E=N,有下列⼦集:A={1,2,8,10},B={n|n2<50 ,n∈N},C={n|n可以被3整除,且n<20 ,n∈N},D={n|2i,i<6且i、n∈N},求下列集合:(1)A∪(C∩D) (2)A∩(B∪(C∩D))(3)B-(A∩C) (4)(~A∩B) ∪D2. (6分)设集合A={a, b, c},A上⼆元关系R1,R2,R3分别为:R1=A×A,R2 ={(a,a),(b,b)},R3 ={(a,a)},试分别⽤定义和矩阵运算求R1·R2 ,22R,R1·R2 ·R3 , (R1·R2 ·R3 )-1 。
离散数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第五版课后答案【篇一:离散数学课后答案(四)】txt>4.1习题参考答案-------------------------------------------------------------------------------- 1、根据结合律的定义在自然数集n中任取 a,b,c 三数,察看 (a。
b)。
c=a。
(b。
c) 是否成立?可以发现只有 b、c 满足结合律。
晓津观点:b)满足结合律,分析如下: a) 若有a,b,c∈n,则(a*b)*c =(a-b)-c a*(b*c) =a-(b-c)在自然数集中,两式的值不恒等,因此本运算是不可结合的。
b)同上,(a*b)*c=max(max(a,b),c) 即得到a,b,c中最大的数。
a*(b*c)=max(a,max(b,c))仍是得到a,b,c中最大的数。
此运算是可结合的。
c)同上,(a*b)*c=(a+2b)+2c 而a*(b*c)=a+2(b+2c),很明显二者不恒等,因此本运算也不是可结合的。
d)运用同样的分析可知其不是可结合的。
-------------------------------------------------------------------------------- 2、d)是不封闭的。
--------------------------------------------------------------------------------其不满足交换律、满足结合律、不满足幂等律、无零元、无单位元晓津补充证明如下:(1)a*b=pa+qb+r 而b*a=pb+qa+r 当p,q取值不等时,二式不相等。
因此*运算不满足交换律。
(2)设a,b,c∈r则(a*b)*c=p(pa+qb+r)+qc+r=p^2a+pab+pr+qc+r 而a*(b*c)=pa+q(pb+qc+r)+r=pa+qpb+q^2c+qr+r 二式不恒等,因此*运算是不满足结合律的。
离散数学考试模拟试题及详细参考答案共四套
离散模拟答案11命题符号化(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用命题逻辑把下列命题符号化a)假如上午不下雨,我去看电影,否则就在家里读书或看报。
b)我今天进城,除非下雨。
c)仅当你走,我将留下。
2.用谓词逻辑把下列命题符号化a)有些实数不是有理数b)对于所有非零实数x,总存在y使得xy=1。
c) f 是从A到B的函数当且仅当对于每个a∈A存在唯一的b∈B,使得f(a)=b.一、简答题(共6道题,共32分)1.求命题公式(P→(Q→R))↔(R→(Q→P))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并写出所有成真赋值。
(5分)2.设个体域为{1,2,3},求下列命题的真值(4分)a)∀x∃y(x+y=4)b)∃y∀x (x+y=4)3.求∀x(F(x)→G(x))→(∃xF(x)→∃xG(x))的前束范式。
(4分)4.判断下面命题的真假,并说明原因。
(每小题2分,共4分)a)(A⋃B)-C=(A-B) ⋃(A-C)b)若f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入射函数,则|A|≤|B|5.设A是有穷集,|A|=5,问(每小题2分,共4分)a)A上有多少种不同的等价关系?b)从A到A的不同双射函数有多少个?6.设有偏序集<A,≤>,其哈斯图如图1,求子集B={b,d,e}的最小元,最大元、极大元、极小元、上界集合、下界集合、上确界、下确界,(5分)f g图17.已知有限集S={a1,a2,…,a n},N为自然数集合,R为实数集合,求下列集合的基数S;P(S);N,N n;P(N);R,R×R,{o,1}N(写出即可)(6分)二、证明题(共3小题,共计40分)1.使用构造性证明,证明下面推理的有效性。
(每小题5分,共10分)a)A→(B∧C),(E→⌝F)→⌝C, B→(A∧⌝S)⇒B→Eb)∀x(P(x)→⌝Q(x)), ∀x(Q(x)∨R(x)),∃x⌝R(x) ⇒∃x⌝P(x)2.设R1是A上的等价关系,R2是B上的等价关系,A≠∅且B≠∅,关系R满足:<<x1,y1>,<x2,y2>>∈R,当且仅当< x1, x2>∈R1且<y1,y2>∈R2。
离散数学第五版前3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1.1(2) 简单命题(3),(4),(5)不是命题(6) 复合命题1.5p∧,其中,p:2是偶数,q:2是素数。
(1)qp→,其中,p:天下大雨,q:他乘公共汽车上班(5)qq→,其中,p,q的含义同(5)(6)pq→,其中,p,q的含义同(5)(7)p1.7(1)对(1)采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重言式。
真值表法表1.2给出了(1)中公式的真值表,由于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为1,所以,(1)为重等值演算法→)p∨∨q(rp∨⇔(蕴含等值式)∨⌝qp∨(r)p∨⌝⇔)((结合律)p∨∨rqp⇔1(排中律)∨rq∨⇔(零律)1由最后一步可知,(1)为重言式。
(3)用等值演算法判(3)为矛盾式(→⌝)p∧qq⌝⇔)((蕴含等值式)⌝q∨qp∧⇔(德·摩根律)⌝∧p∧qq∧⇔(结合律)⌝(q)qp∧0∧⇔p (矛盾律)0⇔(零律)由最后一步可知,(3)为矛盾式。
(10)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1.8(1)从左边开始演算)()(q p q p ⌝∧∨∧)(q q p ⌝∨∧⇔ (分配律)1∧⇔p (排中律) .p ⇔ (同一律)(2)从右边开始演算)(r q p ∧→)(r q p ∧∨⌝⇔ (蕴含等值式) )()(r p q p ∨⌝∧∨⌝⇔ (分配律) ).()(r p q p →∧→⇔ (蕴含等值式)1.9(1)))((p q p →∧⌝ ))((p q p ∨∧⌝⌝⇔ (蕴含等值式)p q p ⌝∧∧⇔(德·摩根律) q p p ∧⌝∧⇔)((结合律、交换律)q ∧⇔0 (矛盾式).0⇔(零律)由最后一步可知该公式为矛盾式。
(2))())()((q p p q q p ↔↔→∧→)()(q p q p ↔↔↔⇔(等价等值式)由于较高层次等价号两边的公式相同,因而此公式无成假赋值,所以,它为重言式。
1.12 (1) 设(1)中公式为A.)())((r q p r q p A ∧∧→∧∨⇔ )())((r q p r q p A ∧∧∨∧∨⌝⇔)()(r q p r q p A ∧∧∨⌝∨⌝∧⌝⇔ )()()(r q p r p q p A ∧∧∨⌝∧⌝∨⌝∧⌝⇔)())(())((r q p r q q p r r q p A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A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A ∧∧∨⌝∧∧⌝∨∧⌝∧⌝∨⌝∧⌝∧⌝⇔7210m m m m A ∨∨∨⇔于是,公式A 的主析取范式为7210m m m m ∨∨∨易知,A 的主合取范式为6543M M M M ∨∨∨A 的成真赋值为000, 001, 010, 111A 的成假赋值为011,100,101,110(2)设(2)中公式为B)()(p q q p B ∨⌝→→⌝⇔ )()(p q q p ∨⌝→∨⌝⌝⇔ )()(p q q p ∨⌝→∨⇔ )()(p q q p ∨⌝∨∨⌝⇔ p q q p ∨⌝∨⌝∧⌝⇔)())(())(()(q q p q p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p ∧∨⌝∧∨⌝∧∨⌝∧⌝∨⌝∧⌝⇔ )()()(q p q p q p ∧∨⌝∧∨⌝∧⌝⇔320m m m ∨∨⇔所以,B 的主析取范式为320m m m ∨∨.B 的主合取范式为1M B 的成真赋值为00,10,11. B 的成假赋值为01. 1.14 设p:A 输入;设q:B 输入; 设r:C 输入;由题的条件,容易写出C B A F F F ,,的真值表,见表1.5所示.由真值表分别写出它们的主析范邓范式,而后,将它们都化成与之等值的}{↓中的公式即可.)()()()(r q p r q p r q p r q p F A ∧∧∨⌝∧∧∨∧⌝∧∨⌝∧⌝∧⇔)()()()(r r q p r r q p ∨⌝∧∧∨∨⌝∧⌝∧⇔)()(q p q p ∧∨⌝∧⇔ )(q q p ∨⌝∧⇔ p ⇔)()(r q p r q p F B ∧∧⌝∨⌝∧∧⌝⇔)()(r r q p ∨⌝∧∧⌝⇔ )(q p ∧⌝⇔ )(q p ∧⌝⌝⌝⇔ )(q p ⌝∨⌝⇔q p ⌝↓⇔)(q q p ↓↓⇔. )(r q p F C ∧⌝∧⌝⇔r q p ∧∨⌝⇔)(r q p ∧↓⇔)( ))((r q p ∧↓⌝⌝⇔ ))((r q p ⌝∨↓⌝⌝⇔ r q p ⌝↓↓⌝⇔)()())()((r r q p q p ↓↓↓↓↓⇔1.19 (1)证明 ①r q ∨⌝ 前提引入②r ⌝ 前提引入③q ⌝ 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q p ⌝∧⌝ 前提引入 ⑤q p ∨⌝ ④置换⑥p ⌝ ③⑤析取三段论 (2)附加前提证明法:证明 ①r 附加前提引入 ②r p ⌝∨ 前提引入③p ①②析取三段论④)(s q p →→ 前提引入 ⑤s q →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s ⑤⑥假言推理 (5)归缪法:证明 ①q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s r ∨⌝ 前提引入 ③s ⌝ 前提引入④r ⌝ ②③析取三段论 ⑤r q p →∧)( 前提引入 ⑥)(q p ∧⌝ ④⑤拒取式 ⑦q p ⌝∨⌝ ⑥置换⑧p 前提引入⑨q ⌝ ⑦⑧析取三段论 ⑩q q ⌝∧ ①⑨合取 ⑪0 ⑩置换 1.20 设p :他是理科生q :他是文科生 r :他学好数学 前提 r p q r p ⌝→⌝→,,结论q通过对前提和结论的观察,知道推理是正确的,下面用构造证明法给以证明。
离散数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第五版习题答案【篇一:自考2324离散数学第五章课后答案】txt>5.1习题参考答案1、设无向图g有16条边,有3个4度结点,4个3度结点,其余结点的度数均小于3,问:g中至少有几个结点。
阮允准同学提供答案:解:设度数小于3的结点有x个,则有解得:x≥4所以度数小于3的结点至少有4个所以g至少有11个结点2、设无向图g有9个结点,每个结点的度数不是5就是6,证明:g中至少有5个6度结点或至少有6个5度结点。
阮允准同学答案:证明:由题意可知:度数为5的结点数只能是0,2,4,6,8。
若度数为5的结点数为0,2,4个,则度数为6的结点数为9,7,5个结论成立。
若度数为5的结点数为6,8个,结论显然成立。
由上可知,g中至少有5个6度点或至少有6个5度点。
3、证明:简单图的最大度小于结点数。
阮同学认为题中应指定是无向简单图.晓津证明如下:设简单图有n个结点,某结点的度为最大度,因为简单图任一结点没有平行边,而任一结点的的边必连有另一结点,则其最多有n-1条边与其他结点相连,因此其度数最多只有n-1条,小于结点数n.4、设图g有n个结点,n+1条边,证明:g中至少有一个结点度数≥3 。
阮同学给出证明如下:证明:设g中所有结点的度数都小于3,即每个结点度数都小于等于2,则所有结点度数之和小于等于2n,所以g的边数必小于等于n,这和已知g有n+1条边相矛盾。
所以结论成立。
5、试证明下图中两个图不同构。
晓津证明:同构的充要条件是两图的结点和边分别存在一一对应且保持关联关系。
我们可以看出,(a)图和(b)图中都有一个三度结点,(a)图中三度结点的某条边关联着两个一度结点和一个二度结点,而(b)图中三度结点关联着两个二度结点和一个一度结点,因此可断定二图不是同构的。
6、画出所有5个结点3条边,以及5个结点7条边的简单图。
解:如下图所示: (晓津与阮同学答案一致)7、证明:下图中的图是同构的。
证明如下:在两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a→e,b→h,c→f,d→g两图中存在结点与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保持关联关系。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4.1 A:⑤;B:③;C:①;D:⑧;E:⑩4.2 A:②;B:③;C:⑤;D:⑩;E:⑦4.3 A:②;B:⑦;C:⑤;D:⑧;E:④分析题4.1-4.3 都涉及到关系的表示。
先根据题意将关系表示成集合表达式,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解答,例如,题4.1中的Is ={<1,1>,<2,2>}, Es ={<1,1>,<1,2>,<2,1>,<2,2>}Is ={<1,1>,<1,2>,<2,2>};而题4.2中的R={<1,1>,<1,4>,<2,1>,<3,4>,<4,1>}.为得到题4.3中的R须求解方程x+3y=12,最终得到R={<3,3>,<6,2>,<9,1>}.求RoR有三种方法,即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主法。
下面由题4.2的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集合表达式法将domR,domRUran,ranR的元素列出来,如图4.3所示。
然后检查R的每个有序对,若<x,y>∈R,则从domR中的x到ranR中的y画一个箭头。
若danR中的x 经过2步有向路径到达ranR中的y,则<x,y>∈RoR。
由图4.3可知RoR={<1,1>,<1,4><4,1>,<4,4>,<2,1>,<2,4>,<3,1>}.如果求FoG,则将对应于G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左边,而将对应于F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右边。
对应的三个集合分别为domG,ranUdomF,ranF,然后,同样地寻找domG到ranF的2步长的有向路径即可。
2° 矩阵方法若M是R的关系矩阵,则RoR的关系矩阵就是M·M,也可记作M,在计算2 48乘积时的相加不是普通加法,而是逻辑加,即0+0=0,0+1=1+0=1+1=1,根据已知条件得⎡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1⎥2 ⎢⎥⎢⎥⎢⎥M =⎢⎥⋅⎢⎥=⎢⎥⎢0 0 0 1⎥⎢0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1⎦M2中含有7个1,说明RoR中含有7个有序对。
离散数学习题集(十五套含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与答案试卷一一、填空20% (每小题2分)1.设}7|{)},5()(|{<∈=<∈=+xExxBxNxxA且且(+=⋃BA{0,1,2,3,4,6} 。
2.A,B,C表示三个集合,文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表达式为。
3R,S的真值为1,则)()))(((SRPRQP⌝∨→⌝∧→∨⌝的真值= 1 。
4.公式PRSRP⌝∨∧∨∧)()(的主合取范式为)()(RSPRSP∨⌝∨⌝∧∨∨⌝。
5.若解释I的论域D仅包含一个元素,则)()(xxPxxP∀→∃在I下真值为1 。
6.设A={1,2,3,4},A上关系图为则R2 = {<a.b>,<a,c>,<a,d>,<b,d>,<c,d> 。
7.设A={a,b,c,d},其上偏序关系R的哈斯图为则R= {<a.b>,<a,c>,<a,d>,<b,d>,<c,d>} I A。
8.图的补图为9.设A={a,b,c,d} ,A上二元运算如下:那么代数系统<A,*>的幺元是 a ,有逆元的元素为a , b , c ,d,它们的逆元分别为 a , d , c , d 。
10.下图所示的偏序集中,是格的为 c 。
二、选择20% (每小题2分)1、下列是真命题的有(CD)A.}}{{}{aa⊆;B.}}{,{}}{{ΦΦ∈Φ;C.}},{{ΦΦ∈Φ;D.}}{{}{Φ∈Φ。
2、下列集合中相等的有(BC )A.{4,3}Φ⋃;B.{Φ,3,4};C.{4,Φ,3,3};D.{3,4}。
3、设A={1,2,3},则A上的二元关系有( C )个。
A.23 ;B.32 ;C.332⨯;D.223⨯。
4、设R,S是集合A上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若R,S 是自反的,则SR 是自反的;B.若R,S 是反自反的,则SR 是反自反的;C .若R ,S 是对称的, 则S R是对称的;D .若R ,S 是传递的, 则S R 是传递的。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章习题解答1.1除(3),(4),(5),(11)外全是命题,其中,(1),(2),(8),(9),(10),(14),(15)是简单命题,(6),(7),(12),(13)是复合命题。
分析首先应注意到,命题是陈述句,因而不是陈述句的句子都不是命题。
本题中,(3)为疑问句,(5)为感叹句,(11)为祈使句,它们都不是陈述句,所以它们都不是命题。
其次,4)这个句子是陈述句,但它表示的判断结果是不确定。
又因为(1),(2),(8),(9),(10),(14),(15)都是简单的陈述句,因而作为命题,它们都是简单命题。
(6)和(7)各为由联结词“当且仅当”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12)是由联结词“或”联结的复合命题,而(13)是由联结词“且”联结起来的复合命题。
这里的“且”为“合取”联结词。
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联结词有许多表述法,例如,“虽然……,但是……”、“不仅……,而且……”、“一面……,一面……”、“……和……”、“……与……”等。
但要注意,有时“和”或“与”联结的是主语,构成简单命题。
例如,(14)、(15)中的“与”与“和”是联结的主语,这两个命题均为简单命题,而不是复合命题,希望读者在遇到“和”或“与”出现的命题时,要根据命题所陈述的含义加以区分。
1.2(1)p:2是无理数,p为真命题。
(2)p:5能被2整除,p为假命题。
(6)p→q。
其中,p:2是素数,q:三角形有三条边。
由于p与q都是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7)p→q,其中,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由于p为假命可编辑范本题,q为真命题,因而p→q为假命题。
(8)p:2000年10月1日天气晴好,今日(1999年2月13日)我们还不知道p的真假,但p的真值是确定的(客观存在的),只是现在不知道而已。
(9)p: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的生物。
它的真值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1(10)p:小李在宿舍里. p的真值则具体情况而定,是确定的。
第五版离散数学答案
第五版离散数学答案【篇一:2014离散数学作业5答案】散数学图论部分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共3次,内容主要分别是集合论部分、图论部分、数理逻辑部分的综合练习,基本上是按照考试的题型(除单项选择题外)安排练习题目,目的是通过综合性书面作业,使同学自己检验学习成果,找出掌握的薄弱知识点,重点复习,争取尽快掌握。
本次形考书面作业是第二次作业,大家要认真及时地完成图论部分的综合练习作业。
要求:将此作业用a4纸打印出来,手工书写答题,字迹工整,解答题要有解答过程,要求本学期第15周末前完成并上交任课教师(不收电子稿)。
并在05任务界面下方点击“保存”和“交卷”按钮,以便教师评分。
一、填空题1.已知图g中有1个1度结点,2个2度结点,3个3度结点,4个4度结点,则g的边数是 15 .2.设给定图g(如右由图所示),则图g的点割集是.3.设g是一个图,结点集合为v,边集合为e,则 g的结点等于边数的两倍.4.无向图g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g连通且 5.设g=v,e是具有n个结点的简单图,若在g中每一对结点度数之和大于等于n-1 ,则在g中存在一条汉密尔顿路.6.若图g=v, e中具有一条汉密尔顿回路,则对于结点集v的每个非空子集s,在g中删除s中的所有结点得到的连通分支数为w,则s中结点数|s|与w满足的关系式为w?|s|.7.设完全图kn有n个结点(n?2),m条边,当n为奇数时,kn中存在欧拉回路.8.结点数v与边数e满足-关系的无向连通图就是树. 9.设图g是有6个结点的连通图,结点的总度数为18,则可从g中删去10.设正则5叉树的树叶数为17,则分支数为i二、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1.如果图g是无向图,且其结点度数均为偶数,则图g存在一条欧拉回路..错。
缺了一个条件,图g应该是连通图。
如反例,图g是一个有孤立结点的图。
2.如下图所示的图g存在一条欧拉回路.错。
图中有奇数度结点,所以不存在欧拉回路。
《离散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离散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试卷五试题与答案一、填空15%(每空3分)1、设G 为9阶无向图,每个结点度数不是5就是6,则G 中至少有 个5度结点。
2、n 阶完全图,K n 的点数X (K n ) = 。
3、有向图 中从v 1到v 2长度为2的通路有 条。
4、设[R ,+,·]是代数系统,如果①[R ,+]是交换群 ②[R ,·]是半群③ 则称[R ,+,·]为环。
5、设],,[⊕⊗L 是代数系统,则],,[⊕⊗L 满足幂等律,即对L a ∈∀有 。
二、选择15%(每小题3分)1、 下面四组数能构成无向简单图的度数列的有( )。
A 、(2,2,2,2,2); B 、(1,1,2,2,3); C 、(1,1,2,2,2); D 、(0,1,3,3,3)。
2、 下图中是哈密顿图的为( )。
3、 如果一个有向图D 是强连通图,则D 是欧拉图,这个命题的真值为( )A 、真;B 、假。
4、 下列偏序集( )能构成格。
5、 设}4,41,3,31,2,21,1{=s ,*为普通乘法,则[S ,*]是()。
A 、代数系统;B 、半群;C 、群;D 、都不是。
三、证明 48%1、(10%)在至少有2个人的人群中,至少有2 个人,他们有相同的朋友数。
2、(8%)若图G 中恰有两个奇数度顶点,则这两个顶点是连通的。
3、(8%)证明在6个结点12条边的连通平面简单图中, 每个面的面数都是3。
4、(10%)证明循环群的同态像必是循环群。
5、(12%)设]1,0,,,,[-+⨯B 是布尔代数,定义运算*为)()(*b a b a b a ⨯+⨯=,求证[B ,*]是阿贝尔群。
四、计算22%1、在二叉树中1) 求带权为2,3,5,7,8的最优二叉树T 。
(5分) 2) 求T 对应的二元前缀码。
(5分)2、 下图所示带权图中最优投递路线并求出投递路线长度(邮局在D 点)。
答案:一、填空(15%)每空3 分1、 6;2、n ;3、2;4、+对·分配且·对+分配均成立;5、a a a a a a =⊕=⊗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章习题解答6.1 A:⑨; B:⑨; C:④; D:⑥; E:③分析对于给定的集合和运算判别它们是否构成代数系统的关键是检查集合对给定运算的封闭性,具体方法已在 5.3节做过说明. 下面分别讨论对各种不同代数系纺的判别方法.1°给定集合S和二元运算°,判定<S, °>是否构成关群、独导点和群.根据定义,判别时要涉及到以下条件的验证:条件1 S关于°运算封闭:条件2 °运算满足结合集条件3 °运算有幺元,条件4 °?x∈S,x-1∈S.其中关群判定只涉及条件1和2;独导点判定涉及条件1、2、和3;而群的判定则涉及到所有的四个条件。
, *>是否构成环,交换环,含幺环,整环, 2 °给定集合S和二元运算°和*,判定<S, °域.根据有关定义需要检验的条件有:条件1 <S, °>S构成交换群,条件2 <S, *> 构成关群,条件 3 * 对°运算的分配律,条件4 * 对运算满足交换律,条件5 * 运算有幺元,条件6 * 运算不含零因子——消去律,条件7 |S|≥2,?x∈S,x≠0,有x-1∈S(对*运算).其中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和3;交换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3和4;含幺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3和5;整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6;而域的判定则涉及全部7个条件. 3°判定偏序集<S,≤>或代数系统<S,o,*>是否构成格、分本配格、有补格和布尔格.73若<S,≤>为偏序集,首先验证?x,y∧y和x∨y是否属于S.若满足条件则S为格,且<S,∨,∧>构成代数系统.若<S,o,*>是代数系统且°和*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吸收律,则<S,o,*>构成格。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章习题解答5.1 A:③; B:⑥; C:⑧; D:⑩; E:⑨分析S 为n 元集,那么S×S有n2个元素.S 上的一个二元运算就是函数n2n2f:S×S→S.这样的函数有n 个.因此{a,b}上的二元运算有n =16个.下面说明通过运算表判别二元运算性质及求特导元素的方法.1 °交换律若运算表中元素关于主对角线成对称分布,则该运算满足交换律.2 °幂等律设运算表表头元素的排列顺序为x1,x2,Lxn,如果主对角线元素的排列也为x1,x2,Lxn,则该运算满足幂等律.其他性质,如结合律或者涉及到两个运算表的分配律和吸收律,在运算表中没有明显的特征,只能针对所有可能的元素x,y,z等来验证相关的算律是否成立.3 °幺元e设运算表表头元素的排列顺序为x1.,x2,Lxn,如果元素xi所在的行和列的元素排列顺序也是x1,x2,Lxn,则xi为幺元.4 °零元θ.如果元素xi所在的行和列的元素都是xi,则xi是零元.5 °幂等元.设运算表表头元素的排列顺序为x1,x2,Lxn,如果主对角线上第i个元素恰为xii∈{1,2,L,n}那么xi是幂等元.易见幺元和零元都是幂等元.6 °可逆元素及其逆元.设xi为任意元素,如果xi所在的行和列都有幺元,并且这两个幺元关于主对角线成对称分布,比如说第i行第j列和第j行第i列的两个位置,那么xj与xi互为逆元.如果xi所在的行和列具有共同的幺元,则幺元一定在主对角线上,那么xi的逆元就是xi自己.如果xi所在的和地或者所在的列没有幺元,那么x 不是可逆元素.不难看出幺元e一定是可逆元素,且e−1=e;而i零元θ不是可逆元素.以本题为例,f1,f2,f3的运算表是对称分布的,因此,这三个运算是可交换的,62而f4不是可交换的.再看幂等律.四个运算表表头元素排列都是a,b,其中主对角线元素排列为a,b的只有f4,所以, f4遵从幂等律.下面考虑幺元.如果某元素所在的行和列元素的排列都是a,b,该元素就是幺元.不难看出只有f2中的a满足这一要求,因此,a 是f2的幺元,其他三个运算都不存在幺元.最后考虑零元.如果a所在的行和列元素都是a,那么a就是零元;同样的,若b所在的行和列元素都是b,那么b 就是零元.检查这四个运算表,f1中的a满足要求,是零元,其他运算都没有零元.在f4的运算表中,尽管a和b的列都满足要求,但行不满足要求.因而f4中也没有零元.5.2 A:①; B:③; C:⑤; D:⑦; E:⑩分析对于用解析表达式定义的二元运算°和*,差别它们是否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幂等律,分配律和吸收律的方法总结如下:任取x,y,根据°运算的解析表达式验证等式xoy=yox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运算就满足交换律.2 ° °运算的地合律任取x,y,z根据°运算的解析表达式验证等式(xoy)oz=xo(yoz)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 °运算就是可结合的.3 ° °运算的幂等律任取x,根据°运算的解析表达式验证等式xox=x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运算满足幂等律.4 ° °运算对*运算的分配律任取x,y,z , 根据°和* 运算的解析表达式验证等式xo(y*z)=(xoy)*(xoz)和(y*z)ox=(yox)*(zox)是否成立。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6章习题解答6.1 A:⑨; B:⑨; C:④; D:⑥; E:③分析对于给定的集合和运算判别它们是否构成代数系统的关键是检查集合对给定运算的封闭性,具体方法已在5.3节做过说明. 下面分别讨论对各种不同代数系纺的判别方法.1°给定集合S和二元运算°,判定<S, °>是否构成关群、独导点和群.根据定义,判别时要涉及到以下条件的验证:条件1 S关于°运算封闭:条件2 °运算满足结合集条件3 °运算有幺元,条件4 °∀x∈S,x−1∈S.其中关群判定只涉及条件1和2;独导点判定涉及条件1、2、和3;而群的判定则涉及到所有的四个条件。
2 ° 给定集合S和二元运算°和*,判定<S, °, *>是否构成环,交换环,含幺环,整环,域.根据有关定义需要检验的条件有:条件1 <S, °>S构成交换群,条件2 <S, *> 构成关群,条件3 * 对°运算的分配律,条件4 * 对运算满足交换律,条件5 * 运算有幺元,条件6 * 运算不含零因子——消去律,条件7 |S|≥2,∀x∈S,x≠0,有x−1∈S(对*运算).其中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和3;交换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3和4;含幺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2,3和5;整环的判定涉及条件1-6;而域的判定则涉及全部7个条件. 3° 判定偏序集<S,≤>或代数系统<S,o,*>是否构成格、分本配格、有补格和布尔格. 73若<S,≤>为偏序集,首先验证∀x,y∧y和x∨y是否属于S.若满足条件则S为格,且<S,∨,∧>构成代数系统.若<S,o,*>是代数系统且°和*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吸收律,则<S,o,*>构成格。
离散数学课程模拟题附标准答案
《离散数学》期末考试考点及模拟题答案一、考试题型及分值各种题型所占的比例:填空题10%,判断题10%,选择题20%,其它题型60%新出试卷按照如下各种题型所占的比例:填空题20%,判断题15%,选择题30%,其它题型35%二、考点1.命题逻辑熟练掌握命题及其表示;掌握常用联结词(「、八、V、f、)的使用;熟练掌握命题公式的符号化;熟练掌握使用真值表判别命题等价的方法;掌握使用等价公式判别命题等价的方法;掌握重言式与蕴含式的概念及其判别方法;了解其他联结词的使用;了解对偶的概念;掌握求命题范式的方法;熟练掌握命题演算推理的基本理论.2.谓词逻辑熟练掌握谓词的概念及其表示;熟练掌握量词的使用;掌握使用谓词公式翻译命题的方法;掌握变元的约束;掌握谓词演算中等价式与蕴含式的判别;了解前束范式的求法;熟练掌握谓词演算推理的基本理论.3.集合与关系熟练掌握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掌握序偶与笛卡尔积的概念;熟练掌握关系及其表示;掌握关系的基本性质;了解复合关系和逆关系的概念;掌握关系的闭包运算;了解集合的划分和覆盖;掌握等价关系与等价类的概念;了解相容关系的概念;掌握各种序关系的概念.4.函数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掌握逆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基数的概念;了解可数集与不可数集;了解基数的比较.5.代数结构掌握代数系统的概念;掌握n元运算及其性质;掌握半群、群与子群的概念;了解阿贝尔群和循环群的概念;了解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了解同构与同态的概念;了解环与域的概念.6.图论掌握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路与回路的概念;熟练掌握图的矩阵表示;掌握欧拉图和哈密顿图的概念;掌握平面图的概念;了解对偶图与着色;熟练掌握树与生成树的概念;了解根树及其应用.(一)参考教材与网上资料复习(二)随堂练习或作业题在在新出试卷里有较大比例提高三、模拟试卷附后(请参考学习资料,找到或者做出解答)一、考试对象计算机学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二、考试的性质、目的离散数学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是近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在计算机科学中,它主要应用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程序理论、编码理论、人工智能、数字系统逻辑设计等方面它是计算机科学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的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课程以及今后工作打好基础.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四、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五、课程综合评定办法1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2、平时成绩(作业、考勤情况等):占总成绩40%3、试题难易程度:基础试题:中等难度试题:较难试题:难度较大的试题 =4: 3: 2: 1六、考试教材《离散数学》左孝凌、李为^、刘永才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附:模拟试卷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离散数学》试卷(模拟卷)教学中心:专业层次:学号:姓名:座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2.考前请将以上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A, B都是合式公式,则A A B F「B也是合式公式.(J)2. P f Q o「P v Q ,(v)3、对谓词公式(V x) (P (y) V Q (x,y)) △R (x,y)中的自由变元进行代入后得到公lllllll !lllll式(V x) (P (z) V Q (x,z)) △R (x,y) . (x)4.对任意集合 A、B、C,有(A—B) —C = (A—C) - (B—C). (j)5. 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可达或相互可达. (X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设:。
离散数学模拟试题(05年6月)
离散数学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由集合运算的定义,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E = A; (B) A ∩∅ = A; (C) A ⊕ ∅ = A; (D) A ⊕ A = A.2、设G 如右图:那么G 不是( ). (A)平面图; (B)完全图;(C)欧拉图; (D)哈密顿图.3、设个体域为整数,下列公式中真值为1的是( )。
(A)∀x ∀y(x + y = 1); (B)∀x ∃y(x + y = 1); (C)∃x ∀y(x + y = 1); (D) ⌝ ∃x ∃y(x + y = 1)。
4、下列命题为假的是( )。
(A) {∅}∈ρ(∅); (B) ∅ ⊆ρ({∅});(C) {∅} ⊇ρ(∅); (D)ρ(∅) ∈ρ({∅})。
5、设集合A = {1,2,3,4},A 上的关系R = {(1,1),(2,3),(2,4),(3,4)},则R 具有( ). (A)自反性; (B)传递性; (C)对称性; (D)以上都不是.6、谓词公式)())()((x Q y yR x P x →∃∨∀中量词∀x 的辖域是( )(A) ))()((y yR x P x ∃∨∀ (B) P (x ) (C) )()(y yR x P ∃∨ (D) )(x Q7、谓词公式∃xA (x )∧⌝∃xA (x )的类型是( )(A) 永真式 (B) 矛盾式(C) 非永真式的可满足式 (D) 不属于(A),(B),(C)任何类型8、设L (x ):x 是演员,J (x ):x 是老师,A (x ,y ):x 佩服y. 那么命题“所有演员都佩服某些老师”符号化为( ) (A) ),()(y x A x xL →∀ (B) )),()(()((y x A y J y x L x ∧∃→∀(C) )),()()((y x A y J x L y x ∧∧∃∀ (D) )),()()((y x A y J x L y x →∧∃∀9、设命题公式⌝(P ∧(Q →⌝P )),记作G ,则使G 的真值指派为0的P ,Q 的取值是( ) (A) (0,0) (B) (0,1) (C) (1,0) (D) (1,1) 10、与命题公式P →(Q →R )等值的公式是( )(A) (P ∨Q )→R (B)(P ∧Q )→R (C) (P →Q )→R (D) P →(Q ∨R ) 二、填空题1、命题: ∅ ⊆ {{a }} ⊆ {{a },3,4,1} 的真值 = ____ .2、 设A= {a,b}, B = {x | x 2-(a+b) x+ab = 0}, 则两个集合的关系为:A____B.3、设集合A ={a ,b ,c },B ={a ,b }, 那么 ρ(B )-ρ(A )=______ .4、无孤立点的有限有向图有欧拉路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式))(),(()),()((x S z y R z y x Q x P x →∃∨→∀的自由变元是 , 约束变元是 .6、设个体域D ={1,2},那么谓词公式)()(y yB x xA ∀∨∃消去量词后的等值式为 .7、设N (x ):x 是自然数,Z (y );y 是整数,则命题“每个自然数都是整数,而有些整数不是自然数”符号化为 8、设G 是n 个结点的简单图,若G 中每对结点的度数之和 ,则G 一定是哈密顿图. 9、设全集合E ={1,2,3,4,5},A ={1,2,3},B ={2,5},~A ⋃~B = .10、设集合A ={a ,b ,c },B ={a ,b },那么P (A )-P (B )= 三、计算题1、求公式 G = (P ∧Q)→R 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7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7章习题解答7.1 (1),(2),(3),(5)都能构成无向图的度数列,其中除(5)外又都能构成无向简单图的度数列.分析1°非负整数列d,d ,L,d 能构成无向图的度数列当且仅当n di为1 2n∑i=1偶数,即d1,d2,L,dn中的奇数为偶数个.(1),(2),(3),(5)中分别有4个,0个,4个,4 个奇数,所以,它们都能构成无向图的度数列,当然,所对应的无向图很可能是非简单图.而(4)中有 3 个奇数,因而它不能构成无向图度数列.否则就违背了握手定理的推论.2°(5) 虽然能构成无向图的度数列,但不能构成无向简单度数列.否则,若存在无向简单图G,以1,3,3,3 为度数列,不妨设G 中顶点为v1,v2,v3,v4,且d(vi)=1,于是d(v2)=d(v3)=d(v4)=3.而v1只能与v2,v3,v4之一相邻,设v1与v2相邻,这样一来,除v2能达到3度外, v3,v4都达不到3度,这是矛盾的.在图7.5所示的4个图中,(1) 以1为度数列,(2)以2为度数列,(3)以3为度数列,(4)以4为度数列(非简单图).7.2 设有几简单图D以2,2,3,3为度数列,对应的顶点分别为v1,v2,v3,v4,由于d(v)=d+(v)+d_(v),所示,d+(v)−d−(v)=2−0=2,d+(v )=d(v )−d−(v )11222=2−0=2,d+(v)=d(v)−d−(v)=3−2=1,d+(v)=d(v)−d−(v)=3−3=033344481由此可知,D 的出度列为2,2,1,0,且满足d+(v)= d−(v).请读者画出∑i∑i一个有向图.以2,2,3,3为度数列,且以0,0,2,3为入度列,以2,2,1,0为出度列.7.3 D 的入度列不可能为1,1,1,1.否则,必有出度列为2,2,2,2(因为d(v)=d+(v)+d−(v)),)此时,入度列元素之和为4,不等于出度列元素之和8,这违背握手定理.类似地讨论可知,1,1,1,1也不能为D的出席列.7.4 不能. N阶无向简单图的最大度Δ≤n−1.而这里的n个正整数彼此不同,因而这n个数不能构成无向简单图的度数列,否则所得图的最大度大于n,这与最大度应该小于等于n-1矛盾.7.5 (1) 16个顶点. 图中边数m=16,设图中的顶点数为n.根据握手定理可知2m=32= n d(v)=2n∑ii=1所以,n=16.(2) 13个顶点.图中边数m=21,设3度顶点个数为x,由握手定理有2m=42=3×4+3x由此方程解出x=10.于是图中顶点数n=3+10=13.(3) 由握手定理及各顶点度数均相同,寻找方程2×24=nk的非负整数解,这里不会出现n,k均为奇数的情况. 其中n为阶级,即顶点数,k为度数共可得到下面10种情况.①个顶点,度数为48.此图一定是由一个顶点的24个环构成,当然为非简单图.②2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24.这样的图有多种非同构的情况,一定为非简单图.③3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16.所地应的图也都是非简单图.④4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12. 所对应的图也都是非简单图.⑤6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8,所对应的图也都是非简单图.⑥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 6.所对应的非同构的图中有简单图,也有非简单图.82⑦12 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 4. 所对应的非同构的图中有简单图,也有非简单图.⑧16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3,所对应的非同构的图中有简单图,也有非简单图.⑨24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2.所对应的非同构的图中有简单图,也有非简单图.⑩48个顶点,每个顶点的度数均为1,所对应的图是唯一的,即由24个K2构成的简单图.分析由于n阶无向简单图G中,ΔG( )≤n−1,的以①-⑤所对应的图不可能有简单图.⑥-⑨既有简单图,也有非简单图,读者可以画出若干个非同构的图,而⑩只能为简单图.7.6 设G为n阶图,由握手定理可知70=2×35= n d(v)≥3n,∑ 1i=1所以,⎢70⎥n≤=23.⎢3⎥⎣⎦⎢70⎥这里, ⎣x⎦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2,⎣2.5⎦=2,=23 .⎢3⎥⎣⎦7.7 由于δ(G)=n−1,说明G 中任何顶点v的度数d(v)≥δ(G)=n−1,可是由于G 为简单图,因而ΔG( )≤n−1,这又使得d(v)≤n−1,于是d(v)=n−1,也就是说,G中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n−1,因而应有ΔG( )≤n−1.于是G为(n−1)阶正则图,即G为n阶完全图Kn.7.8 由G的补图G的定义可知,GUG为Kn,由于n为奇数,所以, Kn中各项顶点的度数n−1为偶数.对于任意的v∈V(G),应有v∈V(G),且dG(v)_d (v)=dK (v)=n−1Gn83其中dG(v)表示v在G中的度数, d (v)表示v在G中的度数.由于n−1为偶G数,所以, dG(v)与d (v)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因而若G有r个奇度顶点,则G也G有r个奇度顶点.7.9 由于D'⊆D,所以,m'≤m.而n阶有向简单图中,边数m≤n(n−1),所以,应有n(n−1)=m'≤m≤n(n−1)这就导致m=n(n−1),这说明D为n阶完全图,且D'=D.7.10 图7.6给出了K4的18个非同构的子图,其中有11个生成子图(8-18),其中连通的有6个11,12,13,14,16,17).图7.6中,n,m分别为顶点数和边数.7.11 K4有11个生成子图,在图7.6中,它们分别如图8-18所示.要判断它们之中哪些是自补图,首先要知道同构图的性质,设G1与G2的顶点数和边数.若G1≅G2,则n1=n2且m1=m2.(8)的补图为(14)=K4,它们的边数不同,所以,不可能同构.因而(8)与(14)84均不是自补图类似地,(9)的补图为(13),它们也非同构,因而它们也都不是自补图.(10)与(12)互为补图,它们非同构,因而它们都不是自补图.(15)与(17)互为补图,它们非同构,所以,它们都不是自补图.类似地,(16)与(18)互为补图且非同构,所以,它们也都不是自补图.而(11)与自己的补图同构,所以,(11)是自补图.7.12 3阶有向完全图共有20个非同构的子图,见图7.7所示,其中(5)-(20)为生成子图,生成子图中(8),(13),(16),(19)均为自补图.分析在图7.7所示的生成子图中, (5)与(11)互为补图,(6)与(10)互为补图,(7)与(9)互为补图,(12)与(14)互为补图,(15)与(17)互为补图,(18)与(20)互为补图,以上互为补图的两个图边数均不相同,所以,它们都不是自补图.而(8),(13),(16),(19)4个图都与自己的补图同构,所以,它们都是自补图.7.13 不能.分析在同构的意义下,G1,G2,G3都中K4的子图,而且都是成子图.而K4的两条边的生成子图中,只有两个是非同构的,见图7.6 中(10)与(15)所示.由鸽巢原理可知, G1,G2,G3中至少有两个是同构的,因而它们不可能彼此都非同构.鸽巢原理m只鸽飞进n个鸽巢,其中m≥n,则至少存在一巢飞入至少[m]只n鸽子.这里⎡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 ⎡2⎤=2,⎡2.5⎤=3.7.14 G是唯一的,即使G是简单图也不唯一.85分析由握手定理可知2m=3n,又由给的条件得联立议程组⎧2m=3n⎨2n−3=m.⎩解出n=6,m=9.6个顶点,9条边,每个顶点的度数都是3的图有多种非同构的情况,其中有多个非简单图(带平行边或环),有两个非同构的简单图,在图7.8中(1),(2)给出了这两个非同构的简单图.满足条件的非同构的简单图只有图7.8中,(1),(2)所示的图,(1)与(2)所示的图,(1)与(2)是非同构的.注意在(1)中不存在3个彼此相邻的顶点,而在(2)中存在3个彼此相邻的顶点,因而(1)图与(2)图非同构.下面分析满足条件的简单图只有两个是非同构的.首先注意到(1)中与(2)中图都是K6的生成子图,并且还有这样的事实,设G1,G2都是n 阶简单图,则G1≅G2当且仅当G1≅G2,其中G1,G2分别为G1与G2的补图.满足要求的简单图都是6阶9条边的3正则图,因而它们的补图都为6阶6条边的2正则图(即每个顶点度数都是2).而K6的所有生成子图中,6条边2正则的非同构的图只有两个,见图7.8中(3),(4)所示的图,其中(3)为(1)的补图,(4)为(2)的补图,满足要求的非同构的简单图只有两个.但满足要求的非同简单图有多个非同构的,读者可自己画出多个来.7.15 将K6的顶点标定顺序,讨论v1所关联的边.由鸽巢原理(见7.13 题),与v1关联的5条边中至少有3条边颜色相同,不妨设存在3条红色边,见图7.9中(1)所示(用实线表示红色的边)并设它们关联另外3个顶点分别为v2,v4,v6.若v2,v4,v6构成的K3中还有红色边,比如边(v2,v4)为红色,则v1,v2,v4构成的K3为红色K3,见图7.9中(2)所示.若v2,v4,v6构成的K3各边都是蓝色(用虚线表示),则v2,v4,v6构成的K3为蓝色的.867.16 在图7.10 所示的3个图中,(1)为强连通图,(2)为单向连通图,但不是强连通的,(3)是弱连通的,不是单向连通的,更不是强连通的.分析在(1)中任何两个顶点之间都有通路,即任何两个顶点都是相互可达的,因而它是强连能的.(2)中c不可达任何顶点,因而它不是强连通的,但任两个顶点存在一个顶点可达另外一个顶点,所以,它是单向可达的.(3)中a,c互相均不可达,因而它不是单向连通的,更不是强连通的.判断有向图的连通性有下面的两个判别法.1°有向图D是强连通的当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回路.2°有向图D是单向连通的当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 (1) 中abcda为经过每个顶点一次的回路,所以,它是强连能的.(2)中abdc为经过每个顶点的通路,所以,它是单向连通的,但没有经过每个顶点的回路,所以,它不是强连通的.(3)中无经过每个顶点的回路,也无经过每个顶点的通路,所以,它只能是弱连通的.7.17 G−E的连通分支一定为2,而G−V''的连通分支数是不确定的.分析设E为连通图G的边割集,则G−E的连通分支数p(G−E)=2,不可'''能大于2.否则,比如p(G−E)=3,则G−E由3个小图G,G'',G 组成,且E中边'1 2 3的两个端点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小图.设E''中的边的两个端点一个在G 中,另一个187在G 中,则E''⊂E',易知p(G−E'')=2,这与E'为边割集矛盾,所以,2p(G−E'')=2.但p(G−V')不是定数,当然它大于等于2,在图7.11中,V'={u,v}为(1)的点割集, p(G−V)=2,其中'G 为(1)中图. V''={v}为(2)中图的点割集,且v为割点, p(G'−V'')=4,其中G为(2)中图.'7.18 解此题,只要求出D的邻接矩阵的前4次幂即可.⎡0 1 1 0⎤⎡1 1 0 1⎤1 0 0 020 1 1 0A=⎢⎥A =⎢⎥⎢0 1 0 1⎥⎢1 0 0 1⎥⎢0 0 0 0⎥⎢0 0 0 1⎥⎣⎦⎣⎦⎡1 1 1 1⎤⎡1 2 1 2⎤3 1 1 0 14 1 1 1 1A =⎢⎥A =⎢⎥⎢0 1 1 1⎥⎢1 1 0 1⎥⎢0 0 0 1⎥⎢0 0 0 1⎥⎣⎦⎣⎦D中长度为4的通路数为A4中元素之和,等于15,其中对角线上元素之和为3,即D中长度为3的回路数为3.v 到v 的长度为4的通路数等于a(4)=2.3434分析用邻接矩阵的幂求有向图D中的通路数和回路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这里所谈通路或回路是定义意义下的,不是同构意义下的.比如,不同始点(终点)的回路2°这里的通路或回路不但有初级的、简单的,还有复杂的.例如,v1,v2,v1,v2,v1是一条长为4的复杂回路.3°回路仍然看成是通路的特殊情况.88读者可利用A2,A3,求D中长度为2和3的通路和回路数.7.19 答案A:④.分析G中有Nk个k度顶点,有(n−Nk)个(k+1)度顶点,由握手定理可知n d(v)=k⋅N +(k+1)(n−N )=2m∑ikki=1⇒Nk=n(k+1)−2n .7.20 答案A:②; B:③.分析在图7.12中,图(1)与它的补同构,再没有与图(1)非同构的自补图了,所以非同构的无向的4阶自补图只有1个.图(2)与它的补同构,图(3)与它的补也同构,而图(2)与图(3)不同构,再没有与(2),(3)非同构的自补图了,所以,非同械的5阶自补图有7.21 答案A:④; B:③; C:④; D:①.分析(1)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的回路,如adcba.(2)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的通路,但无回路.(3)中无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其实,b,d两个顶点互不可达.(4)中有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但无回路,aedcbd为经过每个顶点的通路.(5)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回路,如aedbcdba(6)中也存在经.过每个顶点的回路,如baebdcb.由7.16 题可知,(1),(5),(6)是强连通的,(1),(2),(4),(5),(6)是单向连能的,(2),(4)是非强连通的单向连通图.注意,强连通图必为单向连通图.6 个图中,只有(3)既不是强连通的,也不是连通的,它只是弱连通图.在(3)中,从a到b无通路,所以d,<a,b>=∞,而b到a有唯一的通路ba,所以d<b,a>=1.7.22 答案A:①; B:⑥㈩C:②; D:④.89分析用Dijkstra标号法,将计算机结果列在表7.1中.表中第x列最后标定y/Z表示b到x的最短路径的权为y,且在b到x的最短路径上,Z邻接到x, 即x的前驱元为Z.由表7.1可知,a的前驱元为c(即a邻接到c),c的前驱元为b,所以,b到a的最短路径为bca,其权为4.类似地计论可知,b到c的最短路径为bc,其权为1.b到d 的最短路径为bcegd,其权为9.b到e 的最短路径为bce,其权为7.表7.1顶点a b c d e f gk0 7 1∞ ∞ ∞ ∞1 4 ∞ 5 4∞1/b2 12 5 4∞4/c3 12 5 4/c114 12 5/c75 97/e4 01 95 4 77.23 答案A:⑧; B:⑩C:③; D:③和④.分析按求最早、最晚完成时间的公式,先求各顶点的最早完成时间,再求最晚完成时间,最后求缓冲时间。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章习题解答4.1 A:⑤;B:③;C:①;D:⑧;E:⑩4.2 A:②;B:③;C:⑤;D:⑩;E:⑦4.3 A:②;B:⑦;C:⑤;D:⑧;E:④分析题4.1-4.3 都涉及到关系的表示。
先根据题意将关系表示成集合表达式,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解答,例如,题4.1中的Is ={<1,1>,<2,2>}, Es ={<1,1>,<1,2>,<2,1>,<2,2>}Is ={<1,1>,<1,2>,<2,2>};而题4.2中的R={<1,1>,<1,4>,<2,1>,<3,4>,<4,1>}.为得到题4.3中的R须求解方程x+3y=12,最终得到R={<3,3>,<6,2>,<9,1>}.求RoR有三种方法,即集合表达式、关系矩阵和关系图的主法。
下面由题4.2的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集合表达式法将domR,domRUran,ranR的元素列出来,如图4.3所示。
然后检查R的每个有序对,若<x,y>∈R,则从domR中的x到ranR中的y画一个箭头。
若danR中的x 经过2步有向路径到达ranR中的y,则<x,y>∈RoR。
由图4.3可知RoR={<1,1>,<1,4><4,1>,<4,4>,<2,1>,<2,4>,<3,1>}.如果求FoG,则将对应于G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左边,而将对应于F中的有序对的箭头画在右边。
对应的三个集合分别为domG,ranUdomF,ranF,然后,同样地寻找domG到ranF的2步长的有向路径即可。
2° 矩阵方法若M是R的关系矩阵,则RoR的关系矩阵就是M·M,也可记作M,在计算2 48乘积时的相加不是普通加法,而是逻辑加,即0+0=0,0+1=1+0=1+1=1,根据已知条件得⎡1 0 0 1⎤⎡1 0 0 1⎤⎡1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1⎥2 ⎢⎥⎢⎥⎢⎥M =⎢⎥⋅⎢⎥=⎢⎥⎢0 0 0 1⎥⎢0 0 0 1⎥⎢1 0 0 0⎥⎣1 0 0 0⎦⎣1 0 0 0⎦⎣1 0 0 1⎦M2中含有7个1,说明RoR中含有7个有序对。
离散数学模拟题一套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10分)某项工作需要派A、B、C和D 4个人中的2个人去完成,按下面3个条件,有几种派法?如何派?(1)若A去,则C和D中要去1个人;(2)B和C不能都去;(3)若C去,则D留下。
解设A:A去工作;B:B去工作;C:C去工作;D:D去工作。
则根据题意应有:A C D,(B∧C),C D必须同时成立。
因此(A C D)∧(B∧C)∧(C D)(A∨(C∧D)∨(C∧D))∧(B∨C)∧(C∨D)(A∨(C∧D)∨(C∧D))∧((B∧C)∨(B∧D)∨C∨(C∧D))(A∧B∧C)∨(A∧B∧D)∨(A∧C)∨(A∧C∧D)∨(C∧D∧B∧C)∨(C∧D∧B∧D)∨(C∧D∧C)∨(C∧D∧C∧D)∨(C∧D∧B∧C)∨(C∧D∧B∧D)∨(C∧D∧C)∨(C∧D∧C∧D)F∨F∨(A∧C)∨F∨F∨(C∧D∧B)∨F∨F∨(C∧D∧B)∨F∨(C∧D)∨F(A∧C)∨(B∧C∧D)∨(C∧D∧B)∨(C∧D)(A∧C)∨(B∧C∧D)∨(C∧D)T故有三种派法:B∧D,A∧C,A∧D。
二、(15分)在谓词逻辑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某学术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是专家并且是工人,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以,有些成员是青年专家。
解:论域:所有人的集合。
S(x):x是专家;W(x):x是工人;Y(x):x是青年人;则推理化形式为:∀x (S(x)∧W(x)),∃x Y(x)∃x(S(x)∧Y(x))下面给出证明:(1)∃x Y(x) P(2)Y(c) T(1),ES(3)∀x(S(x)∧W(x)) P(4)S( c)∧W( c) T(3),US(5)S( c) T(4),I(6)S( c)∧Y(c) T(2)(5),I(7)∃x(S(x)∧Y(x)) T(6) ,EG三、(10分)设A、B和C是三个集合,则A B⌝(B A)。
证明:A B x(x∈A→x∈B)∧x(x∈B∧x A)x(x A∨x∈B)∧x(x∈B∧x A) ⌝x(x∈A∧x B)∧⌝x(x B∨x∈A)⌝x(x∈A∧x B)∨⌝x(x∈A∨x B)⌝(x(x∈A∧x B)∧x(x∈A∨x B))⌝(x(x∈A∧x B)∧x(x∈B→x∈A))⌝(B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Q∧R))∨(Q∧R)∨(P∧R)=R
(2)(P∧(Q∧S))∨(P∧(Q∧S))=(Q∧S)
(3)P(QR)=(P∧Q)R
(4)(P Q)=(P∧Q)∨(P∧Q)
《离散数学》模拟试题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φ,{φ},{1},{φ,1},{φ,2},{1,2},A}
C.{φ,{x},{y},{x,y}} D.{{x},{y},{x,y}}
4.设集合A={1,2,3},A上的关系R={(1,1),(2,2),(2,3),(3,3),(3,2)},
则R不具备( ).
三、计算题(共50分)
1.(6分)设全集E=N,有下列子集:A={1,2,8,10},B={n|n2<50,n∈N},C={n|n可以被3整除,且n<20,n∈N},D={n|2i,i<6且i、n∈N},求下列集合:
2.{a,b,c,d,e};{a};{b,c};φ
3.{3};{{3},{1,3},{2,3},{1,2,3}}
4 .
5.PQ ,1
二、单项选择题
1.C2.B3.C4.B
三、计算题
1.(1)A;(2){1};(3)B;(4){2,4,8,9,16,32}
2.R1·R2=={(a,a),(a,b),(b,a),(b,b),(c,a),(c,b)};
将真值表中最后一列的0左侧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极大项写出后,将其合取起来,
就得到G的主合取范式.
于是,G=(P∨Q∨﹁R)∧(﹁P∨ Q∨R)∧(﹁P∨ ﹁Q∨R)∧(﹁P∨﹁ Q∨﹁R).
6. 解:
x ( F(x)∨G(x))
( F(-2)∨G(-2)) ∨ ( F(3)∨G(3)) ∨ ( F(6)∨G(6))
(1)A∪(C∩D)(2)A∩(B∪(C∩D))
(3)B-(A∩C)(4)(~A∩B)∪D
2.(6分)设集合A={a,b,c},A上二元关系R1,R2,R3分别为:R1=A×A,
R2={(a,a),(b,b)},R3={(a,a)},试分别用
定义和矩阵运算求R1·R2, ,R1·R2·R3,(R1·R2·R3)-1。
其最优支撑树,并求出权和.
四、证明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设A,B,C为三个任意集合,试证明:( 8分)
(1)(A-B)-C=(A-C)-(B-C)
(2)A∪(B∩C)=A∪((B-A)∩(A∪C))
(3)(A∪(B-A))-C=(A-C)∪(B-C)
(4)((A∪B∪C)∩(A∪B))-((A∪(B-C))∩A)=B-A
1.设A、B是两个集合,A={1,3,4},B={1,2},则A-B为( ).
A.{1} B. {1, 3} C. {3,4} D. {1,2}
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有()。
A.φ=0 B.φ∈{φ}
C.φ∈{a,b} D.φ∈φ
3.设集合X={x,y},则ρ(X)=()。
A.{{x},{y}} B.{φ,{x},{y}}
(1∨0) ∨(1∨0) ∨(0∨1)
1
7. 解:
下图的粗线条为该权图的最优支撑树,5条边.
权和为2+2+3+3+5=15.
四、证明题
1.(1)
左边=(A-B)∩~C=A∩~B∩~C
右边=(A∩~C)∩~(B∩~C)
=(A∩~C)∩(~B∪C)
=(A∩~C∩~B)∪(A∩~C∩C)
=(A∩~B∩~C)∪0
=A∩~B∩~C
=左边
(2)
左边=(A∪B)∩(A∪C)
右边=A∪((B∩~A)∩(A∪C))=A∪ຫໍສະໝຸດ (B∩~A∩A)∪(B∩~A∩C))
=A∪(B∩~A∩C)
=(A∪B)∩(A∪~A)∩(A∪C)
=(A∪B)∩(A∪C)
=左边
(3)
左边=(A∪(B∩~A))∩~C
=((A∪B)∩(A∪~A))∩~C
=(A∪B)∩~C
=(A∩~C)∪(B∩~C)
=(A-C)∪(B-C)
={(a,a),(a,b)};
R1·R2·R3= {(a,a),(b,a),(c,a)};
(R1·R2·R3)-1= {(a,a),(a,b),(a,c)};
3.解:
(﹁P∧(﹁Q∧R))∨(Q∧R)∨(P∧R)
=(﹁P∧(﹁Q∧R))∨((Q∨P)∧R)
=((﹁P∧﹁Q)∧R))∨((Q∨P)∧R)
试叙述如何根据真值表求G的
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
写出G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6.(8分) 设解释I为:
(1) 定义域D={-2,3,6};
(2) F(x): x≤3
G(x): x>5
在解释I下求公式x(F(x)∨G(x))的真值.
7.(6分) 试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下图所示权图中的最优支撑树.要求画出
《离散数学》模拟试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集合A={φ,1,2},则A得幂集合p(A)=______。
2.设集合E={a,b,c,d,e},A= {a,b,c},B= {a,d,e},则A∪B=______,
A∩B=______,A-B=______,~A∩~B=________。
=((﹁P∧﹁Q)∨(Q∨P))∧R
=(﹁(P∨Q)∨(P∨Q))∧R
=1∧R
=R
4.解:
R={(1,1),(2,1),(2,2),(3,1) }
其关系图如下:
R是反对称的和传递的.
5. 解:
将真值表中最后一列的1左侧的二进制数,所对应的极小项写出后,将其析取起来,
就得到G的主析取范式.
于是,G=(﹁P∧﹁Q∧﹁R)∨(﹁P∧ Q∧﹁R)∨(﹁P∧ Q∧R)∨(P∧﹁ Q∧R).
3.(6分)化简等价式(﹁P∧(﹁Q∧R))∨(Q∧R)∨(P∧R).
1
0
0
1
1
0
1
0
0
4.(8分) 设集合A={1,2,3},R为A上的二元关系,且 MR=
写出R的关系表达式,画出R的关系图并说明R的性质.
P
Q
R
G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5.(10分) 设公式G的真值表如下.
3.设A,B是两个集合,其中A= {1, 2, 3},B= {1, 2},则A-B=_______,
ρ(A)-ρ(B)=_______。
4.已知命题公式 ,则G的析取范式为。
5.设P:2+2=4,Q:3是奇数;将命题“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符号化
,其真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4分,共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