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精神分析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课程课件

精神分析的特点
决定论 • 移情
• 强迫性重复
意识的不同层面 • 意识 • 前意识 • 潜意识
小结:3句话说清精神分析
• 一个人早年与父母的关系怎样形成了他的 人格,以及对他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移 情
•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 的态度,部分是由这另一个人教会的——反 移情
• 每个人都要学会很多的自我保护的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抑郁症与攻击性的逆转有关系
• 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需要做的就是让 抑郁症患者的攻击性向外。
• 实证研究显示:早年被父母强烈忽略的人 在成年后,会有莫名其妙的全身疼痛或者 某一个部位疼痛,好像有人在打他。虚拟 了一个糟糕的关系。再糟糕的关系也比没 有关系好。
• “攻击是用来掩盖亲密的。我害怕与你太 近,如此的近可能会让我们彼此都消失自
关于游戏
• 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把力比多 和攻击性象征化和外化的过程。
关于气质和遗传
• 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角度,可以完全 不谈遗传。
小结:核心人格
• 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 “对客体的寻找”,即人际关系的发展; 而非弗洛伊德“对快乐的寻获”。
• 俄狄浦斯冲突:生与死、男与女、成功与 惩罚。
• 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此时此地。
• 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精 神分析仍然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人类心智 的最好模型。
从精神分析谈神经症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问题” “一个人早年的时候被不喜欢,成年
后就勾引别人不喜欢”
经典精神分析认为
• 一个人的疾病来自他的:力比多和攻击性 投注和投注的方向出现问题
• 客体关系:人活着为了满足关系。
• 现代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整合——力 比多和攻击性的指向,是关系。
精神分析疗法辅导课程-02精品PPT课件

10
2.人格结构说
•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 • (1)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由本能冲
动及欲望所组成,只追求快乐和满足,遵循的 是快乐原则。婴儿最初只有“本我”,在成长 的过程中,从本我逐渐分化出自我。
• (2)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处于本我和外部 世界之间,根据现实原则行动。
16
四、 霍 妮
• 她发现弗洛伊德理论 在当时美国经济萧条 时期完全不适用,在 精神病或神经症病因 中,经济因素的作用 超过了性因素的作用 。
17
五、 沙利文
• 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 生于人与人之间相互 交往的相对持久的行 为模式,人只有通过 与他人交往才能形成 人格,而人格的形成 是由于社会力量的作 用和影响。
• 1.阿德勒 :把人的行为动机由潜意识的本 能、性欲力比多,转向以社会兴趣为导向 的意识的自觉目标的追求 。
• 2.荣格 :据力比多趋向把人区分为内外倾 两个类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出集体潜 意识概念。
6
三、 新精神分析在美国的兴起
• 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弗洛姆、埃里 克森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 的社会文化因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 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 (3)超我是经社会规范内化而形成的良心、道 德及自我理想等。
11
3.心理动力说
• 潜意识的本能是人行为的动机根源。本 能的紧张迫使人去行动,行动的目的便 是为了消除这种紧张。
• 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 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12
二、阿德勒
•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 都是受向上意志即权力 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 动机,不论好坏,都是 追求征服,即阿德勒所 谓的追求优越。
2.人格结构说
•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 • (1)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由本能冲
动及欲望所组成,只追求快乐和满足,遵循的 是快乐原则。婴儿最初只有“本我”,在成长 的过程中,从本我逐渐分化出自我。
• (2)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处于本我和外部 世界之间,根据现实原则行动。
16
四、 霍 妮
• 她发现弗洛伊德理论 在当时美国经济萧条 时期完全不适用,在 精神病或神经症病因 中,经济因素的作用 超过了性因素的作用 。
17
五、 沙利文
• 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 生于人与人之间相互 交往的相对持久的行 为模式,人只有通过 与他人交往才能形成 人格,而人格的形成 是由于社会力量的作 用和影响。
• 1.阿德勒 :把人的行为动机由潜意识的本 能、性欲力比多,转向以社会兴趣为导向 的意识的自觉目标的追求 。
• 2.荣格 :据力比多趋向把人区分为内外倾 两个类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出集体潜 意识概念。
6
三、 新精神分析在美国的兴起
• 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弗洛姆、埃里 克森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 的社会文化因素,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 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 (3)超我是经社会规范内化而形成的良心、道 德及自我理想等。
11
3.心理动力说
• 潜意识的本能是人行为的动机根源。本 能的紧张迫使人去行动,行动的目的便 是为了消除这种紧张。
• 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 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12
二、阿德勒
•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 都是受向上意志即权力 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 动机,不论好坏,都是 追求征服,即阿德勒所 谓的追求优越。
精神分析PPT课件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 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 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 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 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 、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 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 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 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 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 心理”两种形式。
•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 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 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 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 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 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 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2021/3/25
5
• 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
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
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
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
斗争,坚持工作。在纳
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
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
敦。1939年9月23日在
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
作有:《梦的解析》、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
学》、《精神分析引
论》、《精神分析引论
2021/3/25
19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 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 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 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 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 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 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 的行为方式应付眼前的环境。
2021/3/25
20
四、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与误读、多种错误的混合。 • 四、幽默 • 人们喜欢的幽默类型多半是攻击型与性幽默:
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PPT

• 自由联想的疗程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
一般弗洛伊德 是让病人躺在沙发上 ,而他坐在患者的后 面,让其享有充分的 自主权,如此经过一 系列自由联想,与病 症有关的早期经验、 焦虑的事件等就自然 浮现了。
2、梦的解析
• 梦是潜意识欲望与检查力量冲突与妥协的结果。 “梦中必定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力图表现某物, 另一种却竭力阻止前者的表现。梦的构成最常见 、最有特色的状况是:上述的冲突以妥协告结。 ”
(5)变形:指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 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 患了焦虑性神经症。其梦中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 务了。经过分析,他的潜意识中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 到超我的严厉压抑。通过“反向形成”而产生了“父 亲病愈”的“反”梦。
(6)“二次加工”:指作梦者在梦醒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 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 辑一些;或者将梦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反而置于次要或不 显著的地位。这时,精神分析医生在进行释梦时,就要去 伪存真,抓住要点。
• 梦者希望和父亲结合(在桥上),排除母亲。但这种欲望 是被超我禁止的,因此首先出现了投射——不是我爱父 亲,是父亲爱我,因此超我的化身(敌人)要来追捕父亲。 与此同时出现了和母亲的认同,和母亲一起离开力比多 丛生之地(河上的桥),躲进了寺庙(一处没有力比多的地 方)。假如梦中母女俩下了桥,则满足了两个愿望;一个 是无意识中超我的愿望——惩罚的愿望,一个是攻击性 的满足,自己和母亲的同归于尽。但梦还要满足本我的 愿望,因此寺庙的后面还有如大山般沉默的父亲。(梦者 原话:爸爸特别疼我。……爸爸不爱说话……)这是一个 欲望冲突的梦,一方面是恋父的冲动,一方面是压抑冲动
利比多被压抑,小孩失去对与性相联系的活 动兴趣,把能量运用于其他活动如学校、朋友、 体育运动和喜好之中。
一般弗洛伊德 是让病人躺在沙发上 ,而他坐在患者的后 面,让其享有充分的 自主权,如此经过一 系列自由联想,与病 症有关的早期经验、 焦虑的事件等就自然 浮现了。
2、梦的解析
• 梦是潜意识欲望与检查力量冲突与妥协的结果。 “梦中必定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力图表现某物, 另一种却竭力阻止前者的表现。梦的构成最常见 、最有特色的状况是:上述的冲突以妥协告结。 ”
(5)变形:指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 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 患了焦虑性神经症。其梦中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 务了。经过分析,他的潜意识中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 到超我的严厉压抑。通过“反向形成”而产生了“父 亲病愈”的“反”梦。
(6)“二次加工”:指作梦者在梦醒过程中,往往会无意识 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 辑一些;或者将梦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反而置于次要或不 显著的地位。这时,精神分析医生在进行释梦时,就要去 伪存真,抓住要点。
• 梦者希望和父亲结合(在桥上),排除母亲。但这种欲望 是被超我禁止的,因此首先出现了投射——不是我爱父 亲,是父亲爱我,因此超我的化身(敌人)要来追捕父亲。 与此同时出现了和母亲的认同,和母亲一起离开力比多 丛生之地(河上的桥),躲进了寺庙(一处没有力比多的地 方)。假如梦中母女俩下了桥,则满足了两个愿望;一个 是无意识中超我的愿望——惩罚的愿望,一个是攻击性 的满足,自己和母亲的同归于尽。但梦还要满足本我的 愿望,因此寺庙的后面还有如大山般沉默的父亲。(梦者 原话:爸爸特别疼我。……爸爸不爱说话……)这是一个 欲望冲突的梦,一方面是恋父的冲动,一方面是压抑冲动
利比多被压抑,小孩失去对与性相联系的活 动兴趣,把能量运用于其他活动如学校、朋友、 体育运动和喜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