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方法学验证-9

合集下载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溶出度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溶出度(释放度)检测是药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测试之一,用于评估药物的溶出性能。

溶出度测试可以确定药物在固体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溶出速率,从而判断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将介绍溶出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1.仪器和试剂准备(1)溶出度仪器:常用的溶出度仪包括旋转篮法、磁力驱动法和流动池法等。

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

(2)溶出介质:根据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溶出介质,如水、缓冲液、模拟胃肠液等。

(3)试剂:如酸或硷,用于调整溶出介质的pH值。

2.样品制备(1)固体制剂:称取一定重量的固体制剂,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出介质,封闭样品容器。

(2)液体制剂:取一定量的液体制剂,放入溶出度仪的样品容器中,封闭样品容器。

3.溶出度测试条件设定(1)旋转篮法和磁力驱动法:设定速度、旋转篮或磁力驱动子的数量等。

(2)流动池法:设定流速、温度和流动池的体积等。

4.溶出度测试操作(1)样品容器准备: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选择适当的样品容器。

(2)样品装载:将样品容器放入溶出度仪器中,根据仪器要求加入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

(3)测试条件设定: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设定相应的测试条件,如速度、温度等。

(4)样品测试:启动溶出度仪器,按照设定条件进行样品测试。

(5)结果记录:根据溶出度仪器的要求,记录样品测试结果。

5.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1)计算溶出度:根据样品测试结果,计算出药物的溶出度或释放度。

(2)结果分析:对溶出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偏差等。

二、方法建立1.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根据药物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出度仪器和溶出介质。

2.设定溶出度测试条件,包括旋转篮法、磁力驱动法或流动池法的相关参数。

3.开展溶出度测试,根据所选的溶出度仪器和条件进行样品测试。

4.收集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结果计算药物的溶出度或释放度。

5.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统计学方法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出度

溶出度

溶出度总结一、溶出度方法的确立1、溶出方法的选择(1)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P)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悬浮的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使用沉降篮)(2)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的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

2、溶出介质的选择(1)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 依赖释药)(2)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3)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4)其他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5)其他: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5(6)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和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用量的合理性。

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的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的使用浓度。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替代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3、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的灵敏度需要。

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

漏槽条件:即所用介质的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和溶液浓度的体积的3~10倍。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溶出度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固体药物制剂在特定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度。

通过该方法可以比较不同制剂的溶出行为,敏感性以及药物溶出动力学。

溶出度方法学验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溶出介质:选择适当的介质,如模拟胃肠液、模拟体液等,并调整其pH 和温度。

2. 准备固体药物制剂:将药物制剂加入溶出器中,例如溶出度仪器的溶出器。

3. 设定实验条件:设定溶出温度、转速、溶出介质的体积等。

4. 开始实验:启动溶出度仪器,开始记录药物溶出过程。

根据所需的时间点,取样分析溶出介质中的药物浓度。

5. 分析数据:根据取样的药物浓度数据,计算溶出度曲线、累积释放度和速率等药物溶出参数。

6. 数据解释和结果分析:根据溶出度测试的结果,评估药物制剂的溶出性能,并与其他制剂进行比较。

在溶出度方法学验证过程中,一般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验条件,如适当的转速、温度、体积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制备、溶解度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等,以提高测试的精确性。

总之,溶出度方法学验证是一种有效评估固体药物制剂溶出性能的方法,对于药物研发、质量控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溶出度仪验证方案

溶出度仪验证方案

溶出度仪验证方案引言溶出度仪在药学和化学领域中被广泛用于评估药物的释放特性。

然而,为了确保溶出度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将介绍溶出度仪验证的方案,包括验证目的、操作步骤和验证结果的分析。

验证目的溶出度仪验证的目的是确保该仪器在测量药物溶出度时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验证的过程应覆盖仪器的所有关键参数,以便保证所得到的数据可靠可信。

验证方法以下是进行溶出度仪验证的具体操作步骤:步骤一:仪器设备验证1.根据溶出度仪的说明书,检查所有电气设备和连接线路,确保其正常工作。

2.检查温度控制器是否准确,使用温度计校准温度。

3.检查搅拌器的速度控制是否准确,使用万用表测量转速。

4.验证自动取样器的准确性,将一定量的试剂溶解在溶液中进行测试,并与手动操作进行对比。

步骤二:试剂验证1.使用精密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试剂,记录其质量。

2.将试剂添加到溶剂中,并搅拌一定时间。

3.使用不同的试剂浓度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试验的实际溶出度。

步骤三:时间验证1.设置合适的时间间隔进行溶出度测量,例如每隔10分钟或每隔30分钟。

2.对同一批溶剂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的溶出度。

3.验证溶出度仪是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给出相似的结果。

步骤四:温度验证1.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溶出度测量,例如25℃、37℃和45℃。

2.对相同的溶剂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的溶出度。

3.验证溶出度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给出相似的结果。

验证结果分析对于每个验证步骤,应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

以下是对验证结果的常见分析方法:1.试剂验证结果:计算每次实验的平均溶出度并确定其标准偏差。

如果各次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试剂和溶剂的准确性。

2.时间验证结果:比较同一批溶剂在不同时间间隔内测量的溶出度结果。

如果相邻时间间隔内的结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时间控制是否准确。

3.温度验证结果:比较相同溶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的溶出度结果。

如果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结果差异较大,则需要重新检查温度控制是否准确。

溶出度

溶出度

溶出度总结一、溶出度方法得确立1、溶出方法得选择(1)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得成分(P)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悬浮得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使用沉降篮)(2)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得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

2、溶出介质得选择(1)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 依赖释药)(2)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3)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4)其她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5)其她: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5(6)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与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

•FDA 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得选择与用量得合理性。

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得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得使用浓度。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替代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3、溶出介质体积得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得灵敏度需要。

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

漏槽条件:即所用介质得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与溶液浓度得体积得3~10倍。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溶出度方法学研究

and f2 Limit
平均偏差(Average difference) 2% 5% 10% 15% 20%
F2 临界值(f2 Limit)
83 65 50 41 36
f2 因子的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1.在进行参比与受试制剂的溶出曲线比较的过程中,时间点间隔 无需相等,但两者所取各时间点必须一致,一般除 0 时外,选择 3 点以上,即 n≥3。 2.f2 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受试与参比制剂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值 <100 时的溶出曲线比较(如果二者的差值>100,就会得到一个负 值),普通口服制剂要保证药物溶出 90%以上,缓释制剂、肠溶 制剂药物释放需达到 80%以上,或达到释放平台。 3.受试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上各时间点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差异, 在平台区达到最小(如果外推到释放 100%,差值将为 0),在该

水:纯化水(质量标准见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
1.4 注释
溶出曲线一般要考察至少 3 种介质,对于仿制药,在标准介质中的
溶出曲线必做,如果标准介质与上述常用介质不一致,与标准介质最接
近的介质不再做。
溶出介质第一次配制时,要测定 pH 值,与标准值的差值应不超过
0.1。溶出介质使用前要加热或超声脱气。
超声使充分溶解后定量稀释至标准规定浓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进
样。
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适量,按标准方法配制。
判断标准:空白溶液在主成分的位置不出峰;供试品溶液色谱峰的
理论板数、拖尾因子要符合要求;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相
差不超过 10% 。
4.2 系统精密度
取专属性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 次。结果见下表。
在制剂的开发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处方之间的溶出曲线,可以 较准确地反映药物处方、工艺、生产场地及规模等因素变化对药物体 外释放行为的影响。近年来,国外针对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评价方法报 道很多,其中 f2 因子方法因为计算简单、判定结果可靠,作为评价 体外溶出曲线相似性的方法,已经被美国 FDA 的 CDER 和欧盟 EMEA 收 载并推荐使用。

片溶出度试验方法学验证

片溶出度试验方法学验证

×××片溶出度试验方法学验证1、溶出度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二十八册×××片溶出度试验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 C)的有关要求,并参照文献进行本品的溶出度研究。

(1)溶出介质及介质体积的选择溶出介质应根据制剂的特性选用水、0.01~0.1mol/L盐酸溶液或适宜的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应临用新制并经脱气处理。

对于极难溶出的品种,可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0.5%以下),如确需使用有机溶剂,可加适量,如异丙醇、乙醇等(通常浓度在5%以下),但应有依据,并尽量选用低浓度。

溶出介质的体积一般应符合漏槽条件。

×××在水中微溶,且本品为小规格品种(规格为2.5mg),根据以上溶出介质选择的原则及已有国家标准的方法,选择已有国家标准中采用的溶出介质及体积:0.1mol/L盐酸溶液〔盐酸溶液(9→1000)〕200ml。

(2)溶出方法及其转速的选择方法的选择一般可参照下列原则:①对于非崩解型药物,宜采用转篮法。

②对于崩解型药物,在进行转篮法的整个试验过程中,确保转篮网孔的通透性尤为重要,对于处方中主药或辅料(如胶性物质)影响转篮通透性的固体制剂,一般应采用桨法。

③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一般应采用桨法。

④对飘浮于液面的制剂,一般应选用转篮法。

如辅料堵塞网孔则选用桨法,将供试品放入沉降篮中,并在正文中加以规定。

采用小杯法时不能使用沉降篮。

⑤小杯法主要用于在转篮法和桨法条件下,溶出液的浓度过稀,即使采用较灵敏的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的品种。

转速选择的原则:在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低转速,转篮法推荐100转/分,最低不得低于50转/分;桨法推荐50转/分,最高不超过75转/分;小杯法推荐35转/分,最高不超过50转/分。

×××在水中微溶,且本品为小规格品种(规格为2.5mg),根据以上溶出方法选择的原则、转速选择的原则及已有国家标准的方法,选择已有国家标准中采用的溶出方法及转速:小杯法,50转每分钟。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模型验证研究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模型验证研究

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模型验证研究随着药物工业的发展,药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巩固药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首要任务之一。

而药物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能够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本文将研究药物制剂中溶出度的模型验证,以期加深我们对药物溶出性能的理解和控制。

1. 引言药物溶出度的研究在药物制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溶出度是指制剂中的药物在特定条件下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药物溶出度的高低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因此,准确评估药物溶出度的性能是制剂研发和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

2. 溶出度的影响因素药物溶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物化性质、药物制剂的类型和配方、溶出介质的pH值和温度等。

其中,药物的物化性质包括溶解度、固定状态和颗粒度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药物颗粒的表面积和扩散速率。

此外,药物制剂的类型和配方也会对溶出度产生影响,例如,缓释剂和促溶剂的添加会改变药物释放的速度和速率控制机制。

3. 溶出度的模型验证方法为了准确评估药物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模型验证方法。

常用的模型包括零级溶出模型、一级溶出模型、Higuchi模型和Korsmeyer-Peppas模型等。

这些模型基于不同的假设和方程式,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来预测溶出度的变化规律。

4. 零级溶出模型零级溶出模型假设溶出速率与时间无关。

在这种模型中,药物的溶出速率保持恒定。

这个模型常用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的溶出度评估。

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可以得到药物在制剂中的初始释放速率。

5. 一级溶出模型一级溶出模型假设溶出速率与溶出物的浓度成正比。

在这种模型中,药物的溶出速率随时间逐渐减慢,最终趋近于0。

这个模型常用于评估普通制剂中的药物溶出度,并可以提供释放速率常数K。

6. Higuchi模型Higuchi模型是根据药物在制剂中扩散的规律提出的。

这个模型假设药物在制剂中的溶出速率与扩散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溶出度试验影响因素及溶出度方法开发

溶出度试验影响因素及溶出度方法开发

溶出度试验影响因素及溶出度⽅法开发溶出度试验影响因素及溶出⽅法验证1.溶出速率的定义Noyes-whitney ⽅程:dW/dt=kS(Csat-Csol) 试中:dW/dt-溶出速率 K-溶出常数 S-固体的表⾯积保持溶出介质的体积⾄少是饱和溶液体积的3倍。

则基本可以满⾜漏槽条件。

2.表⾯积的影响⾮崩解型固体和崩解型固体溶出试验中表⾯积S 随时间t 的变化 s表⾯积溶出度仪的影响因素1.晃动的影响A.与TIR值⼩于2.0mm的结果相⽐,晃动偏差TIR值为1.0~2.0mm,⽔杨酸⽚和泼尼松⽚的溶出量分别增加约5%。

B.溶出度仪设计中需注意两个因素1.要求转轴必须垂直;2.转轴应有两个固定点,仪器顶部到转轴卡盘的距离⾄少应不低于卡盘⾄转篮或桨叶的距离。

2.转轴的直线度a.转轴的直线度是控制晃动的关键仪器指标,应确保其直线度b.溶出度仪的涉及要求桨叶或篮体的顶端距卡盘的距离⾄少要6英⼨(15.2cm)。

3.其它搅拌装置的变动因素A.篮杆和桨杆是精密部件,使⽤时应⼩⼼,这些精密仪器在实验室的抽屉中存放时,会破坏不锈钢桨表⾯的。

引起弯曲和变性。

应有适当的⽀架供转轴存放。

B.桨叶应没有锐⾓。

尖锐部分会引起涡流⽽不是层流。

取⽤或放置篮时只能接触篮的上部边框,随着时间的增加,特别是在酸性介质时,筛⽹的孔径会有变化。

可⽤放⼤镜检,必要时需更换篮。

4.振动4.1振动的来源A实验室中能产⽣振动的仪器,包括通风橱和离⼼机,空调,风扇,离⼼机等。

B.⼈员⾛动,关门,开门。

C.早期⽔浴加热和溶出仪连在⼀起,⽬前的溶出度仪设计都采⽤外置循环泵与⽔浴连接。

4.2应将盛有溶出介质的溶出杯的各种来源的振动⽔平降低到0.1mil。

5.搅拌装置的准直度转轴的轴线与溶出杯的中⼼轴线间的偏离和倾斜对溶出介质流体动⼒学影响严重,可使溶出结果差异达到±25%。

影响结果很明显。

6.溶出杯中转轴的中⼼度7.搅拌速度规定转速⼀般不得过4%,转速的变化对溶出速率的影响⼏乎是线性的。

溶出度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溶出度方法的选择及验证
包括溶出介质的选择、转速的 确定、取样点的设置等。
样品处理
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稀释 、过滤等步骤,以及样品的储 存和稳定性考察。
重复性和重现性验证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评估方法 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确保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验证流程
确定验证方案
进行验证实验
根据验证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验证方 案,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数据处理 和分析等。
溶出度方法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质量标准制定
01
在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溶出度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
一,用于评估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品审评审批
02
在药品审评审批过程中,溶出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之
一,用于评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市场监督抽检
03
在市场监督抽检过程中,溶出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
实验条件和设备对溶出度方法的选择也有影响,如温 度、搅拌速度、溶出杯材质等。
0Hale Waihona Puke 溶出度方法的验证验证目的
确保溶出度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确保溶出度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确保溶出度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药物在体内的释放 行为
验证内容
仪器性能验证
包括检测器的线性范围、灵敏 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等。
方法学验证
新方法的探索与开发
开发新型溶出介质
研究开发新型的溶出介质,以适应不同药物的溶出需求。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溶出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方法的智能 化水平。
探索新的溶出度检测方法
研究开发新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如光散射法、电导法等,以提高方 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溶出度方法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溶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固体溶解于溶液中的量,通常以质量浓度(mg/mL)或体积浓度(mg/L)表示。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主要包括截短法、体外溶出试验、压片法和旋转桨法等。

截短法主要适用于缓释药物的溶出度测试。

该方法通过将靶药物的溶液倒入给定的表观容积的释放介质中,使用一定速度进行搅拌,并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每个时间点溶出物中药物的浓度。

然后根据浓度-时间数据绘制药物释放曲线,进而计算溶出度。

体外溶出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出度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自动溶出度仪来模拟体外环境,将药物制剂置于固定容器中的释放介质中,通过设定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温度,在预定时间内采取适量的样品进行药物浓度测定。

测定结果可以用来评估制剂的溶出性能。

压片法是常用的用于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固体制剂样品与某种溶液进行摩擦压片,使其成为固体块状,然后放入溶出介质中进行搅拌。

在一定时间内,采取适量的样品进行药物浓度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溶出度。

压片法对块状制剂的溶出度测试非常适用,常用于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

旋转桨法用于悬浮型和非均质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试。

该方法使用旋转桨设备,将样品放入容器中,浸入溶出介质中并进行旋转搅拌。

在一定时间内,采取适量的样品进行药物浓度测定,并计算溶出度。

旋转桨法是一种可以模拟胃肠道溶解环境的方法,可以评估药物在溶液中的溶出速度。

除了以上常用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用于溶出度的验证,如自旋诱导溶出和微量过饱和溶出等方法。

这些方法根据所需的实验条件和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溶出度测试。

总结起来,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可以通过截短法、体外溶出试验、压片法、旋转桨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药物类型和测试条件。

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药物的溶出性能,为制药工艺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是指一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特定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为了确定物质的溶出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1. 饱和溶解度法:将一定量的物质逐渐加入溶剂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记录此时物质的溶解量即为饱和溶解度。

2. 过饱和溶解度法:首先将一定量的物质逐渐加入溶剂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继续加入少量物质,使其超过饱和度,观察是否会出现析出物。

记录此时物质溶解的最大量即为过饱和溶解度。

3. 恒温溶解度法: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物质逐渐加入溶剂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以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测定取样液中物质的浓度。

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时,即为恒温溶解度。

4. 温度影响法: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饱和溶解度的测定,绘制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可以推断物质在其他温度下的溶解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法可能会在实际操作、测量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需要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搅拌速度等)的一致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溶出度试验

溶出度试验
适用于酸中稳定的药物;浓度一般为 0.1~0.01mol/L,pH值一般为1.0~2.2
• 7.2.3 醋酸盐缓冲液——模拟中等酸性胃液的介质 • 浓度一般为0.05mol/L,pH值一般为3.4~6.0 • 醋酸易挥发,导致pH值变化,溶出速率变化 • 测定时间长的药物不宜采用醋酸盐缓冲液作介质 • 7.2.4 磷酸盐缓冲液(PBS)——模拟中等酸性至弱碱性胃液或 肠液的介质浓度一般为0.05mol/L,pH值一般为4.5~7.6
定性 、水的pH值不确定性 • 泼尼松校正片(FDA 10mg片)以pH为6.0、6.6和7.4的水作介 质,溶出结果有2~10%的变化 • 2.2 介质的温度 • 影响药物的溶出度,温度高——溶出快 • 一般温度变化1℃,溶出速率变化约5%
• 规定±0.5 ℃
2.3 介质的体积
介质体积:指20℃~25℃室温下的体积。规定介质体积应
二、溶出度试验的意义
• 固体制剂口服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由制剂中的释 放、生理条件下药物的溶出度或溶解作用及药物在为胃肠道 的生物膜通透性。而药物制剂中的释放、生理条件下药物的 溶出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有可能预测 体内行为。 • 1、评价制剂批间的质量的一致性; • 2、指导新制剂的开发; • 3、产品发生某些变更后,如处方、生产工艺、生产场所的 变更和生产工艺的放大后,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介质pH值应准确至规定值的±0.05,介质的pH值一般不 超过7.6。如需使用更高pH值的介质,则应有充分的理由 并进行验证 肠溶制剂:建议先用酸性介质,然后添加适宜温度的缓 冲溶液,再用酸或碱调节至所需的pH值
• • • •
8、介质的温度: 口服制剂:37 ± 0.5℃ 直肠用制剂:38 ± 0.5 ℃ 经皮给药制剂:32 ± 0.5 ℃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

溶出度的方法学验证溶出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其中一种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评价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质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的测定是药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基础实验之一、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学验证。

1.旋转溶出法旋转溶出法是一种经典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实验中,通常采用溶出仪,将药物样品放置在旋转振荡器中,并在特定的溶剂中进行溶出试剂。

试剂的温度、搅拌速度和采样时间等条件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定。

最后,通过测定溶出物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得到溶出度。

2.悬浮-离心-分析法悬浮-离心-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实验中,药物样品通常以粉末或颗粒的形式存在。

首先将药物悬浮在溶剂中,并以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离心。

离心后,将上清液取出进行分析,得到药物的溶出度。

离心的目的是使药物在溶液中均匀分布,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3.透析法透析法是一种测定固体药物的离解度和溶出度的方法。

实验中,将药物样品固定于透析袋中,并将透析袋悬浮于溶剂中。

通过透析膜的作用,药物逐渐溶解并扩散到溶液中。

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取出溶液样品进行分析,得到药物的溶出度。

透析的时间和透析膜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4.流通细胞法流通细胞法是一种体外测定溶出度的方法。

实验中,将药物样品固定于流通细胞中,并通过细胞的上下通道使溶液流通。

流通细胞法是一种连续测定溶出度的方法,因此可以评价药物溶出的时间依赖性。

通过收集溶液,测定药物浓度,可以得到溶出度曲线,进一步分析药物的释放规律。

总之,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旋转溶出法、悬浮-离心-分析法、透析法和流通细胞法是较常用的方法。

在进行溶出度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以获得可靠的溶出度数据。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注意药物样品的制备、样品的取样方法以及测定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等问题。

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验证

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验证

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验证概述药物溶出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在特定溶媒中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本文将探讨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验证,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一、试验方法选择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特性、制剂类型和产品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试验方法包括美国药典(USP)溶出度试验、欧洲药典(EP)溶出度试验和中国药典(CP)溶出度试验等。

二、验证参数的确定验证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时,需明确以下参数:1. 单一或多个试验条件:例如,使用不同pH值、温度和搅拌速度等条件进行试验;2. 药物释放曲线的判定:通过选定特定时间点或选定时间段内累积药物释放量的百分比等方法进行判定;3. 溶出度试验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于采用自动化仪器进行试验的情况,需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并进行适当的校准或调整。

三、实验操作步骤药物溶出度试验的实验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剂准备:准备适当的溶媒,并根据试验方法要求进行调整;2. 试验器具准备:根据试验方法选用合适的试验仪器,并进行适当的校准和清洁;3. 试验条件设定:根据验证参数确定的试验条件进行设定,包括温度、搅拌速度等;4. 样品准备:制备样品溶液,确保样品溶液的浓度适当;5. 试验进行:将样品溶液加入试验器具中,开始试验,并记录试验时间;6.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方法要求,进行药物释放曲线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药物溶出度试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要根据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需要计算溶出度曲线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参数,并与设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比较。

此外,还需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方差分析等,以判断试验方法是否可靠。

五、验证报告撰写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的验证应编写验证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证目的和背景:明确验证的目的和背景;2. 验证参数和试验条件:列出已确定的验证参数和试验条件;3. 样品准备和试验操作:详细描述样品准备和试验操作步骤;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阐述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5. 结论和建议:根据验证结果,给出验证结论和相关建议;6. 附录:附上试验记录和相关数据等。

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

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

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溶出度分析是评价药物很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测试,也是药物溶出特性最直接的测量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评估一个药物制剂中的活性成分的溶解度以及体内释放的速度,以确定药物的溶出动力学特性,从而引导药物的配方和制备过程。

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它可以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可靠、准确,并符合药典的规定及GMP要求。

1.确定验证参数:首先,需明确验证方法中所使用的关键参数,如溶出介质、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

这些参数应符合药典要求、药物性质以及实际生产条件,并与已验证方法保持一致。

2.准备样品:准备验证样品和参比品样品,验证样品应具备代表性,反映实际的生产情况。

样品应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并符合药典规定的含量要求。

3.准备验证装置:准备溶出度分析仪器和试验设备,包括溶出仪、搅拌器、样品池、测量装置等。

确认设备符合规格要求,并进行校准和验证。

4.进行验证实验:将验证样品和参比品样品置于溶出仪中,并按照设定的实验条件进行测试。

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计算出平均溶出度和标准差。

5.数据分析:对验证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计算溶出度的百分析放量、累积溶出度曲线、时间点的溶出量等。

通过比较验证结果和已验证方法的结果,确定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制定验证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验证报告,包括验证方法的实验条件、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比较分析和结论等。

验证报告应符合GMP要求,并作为质量文件保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确保所取得的结果具有统计学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另外,验方法的验证应选择有经验的分析人员进行,且验证结果应与实际生产环境保持一致。

总而言之,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是保证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药物的溶出特性符合要求,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验证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并且需要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和实验设计,确保所取得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he Apparatus
Paddle or Basket
2
3
Paddle v. Basket
Weaknesses of Paddle Method
• • • Problems with floating dosage units •
Weaknesses of Basket Method
Poor mechanical stability. Hindered visual inspection. Disintegration-dissolution interaction (slower disintegration keeps the dosage unit in a site of higher agitation, thus increasing dissolution). • Poor homogeneity of the bulk fluid due to insufficient stirring or agitation. • Sensitivity against external vibration, eccentricity and the presence of baffles such as thermometer or sampling tube. • Inconvenience for cleaning the set-up after testing.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70 60 50 40 30
center (n=3) off-center(n=3)
Time (min)
60% - 72% Dissolved at 30 min. 66% ± 4%
Dissolution Time (Minutes)
1 2 3 4 5 6 60
20 10 0 0 10
89% – 99% Dissolved at 30 min. 95% ± 4%
20 30 40 50
1 2 3 4 5 6 60
Dissolution Time (Minutes)
Note: The use of sinkers and type used is part of the dissolution validation protocol
GENERAPHARM
THE PHARMACOPIAL STATUS OF DISSOLUTION TESTING
Compendial testing equipment Factors affecting test results Harmonization USP v EP v JP Calibration, chemical or mechanical Automation a blessing and a curse
The baths and vessels have always been the same
The J.P. had slight differences in basket mesh size
All three had different instructions regarding sinkers
11
Agitation
Analysis of dissolution rates suggest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rom free convection in regions of low velocity at the base of the vessel of the basket apparatu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2
Harmonization
There are three pharmacopeias to be considered in ICH,
USP. Ph. Eur. and J.P.
Individual pharmacopias such as the BP now refer to the Ph. Eur.
20
Variations on a theme
21
Variability with Sinkers
Paddle, 50rpm, DI water, off-center 10mm
110
PERCENT DISSOLVED PLOT
PERCENT DISSOLVED PLOT
110 100 90 80
8
Cone effect
change of rpm
75 rpm 50
CONE
9
Paddle design improvements
USP Paddle
Pitched blade
10
The peak vessel
The Peak vessel may seem to be a good solution. However it can give very irreproducible result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tablet orientations ranging from simple alignment in the trough through to tablets actually rolling round like a race track. Due to this it is possible to se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solution results when making slight changes in tablet geometry
4
Problems with sticking dosage units • Use of spiral for holding capsules is subject to variability with operators. •

The phenomenon of cone formation that results from nondispersion of disintegrated tablets can lead to nonreproducibility of test.
Hydrodynamics and cone effects
5
Cone effects
But it can also occur with the basket The cone effect is often seen with the paddle
6
The cone effect
7
Heavy granulate
Eroding tablet
16
Granule density
paddle 50 rpm
Formulation based on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Density 1.56g/ml
50 rpm paddle
Formulation based on Calcium phosphate Density 2.80g/ml
75 rpm paddle
18
Sinkers
Floating tablets and capsules Sticky and heavy tablets
19
Reasons for sinkers
• Floating products
– Some modified release products – Capsules
High density granulate
Disintegrating tablet
This is related to excipients and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dissolution of the drug
Low density granulate
– Note: Except for Apparatus 1 and 2, apparatus numbers are not consistent in the three pharmacopoeias. Accordingly, other apparatus should be referred to in the dossier by an unambiguous descriptive title or compendial reference
And JP sinker is now accepted
24
ICH Q4-Not quite harmonised
• 1. (2.1.1) The declaration of interchangeability applies to the Basket Apparatus (Apparatus 1), the Paddle Apparatus (Apparatus 2), and the Flow-Through Cell. The Flow-Through Cell should be referred to in the dossier by an unambiguous descriptive title or compendial reference because it is referred to by different numbers in the three pharmacopoeias.
17
Granule density
paddle 75 rpm
Formulation based on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Density 1.56g/ml 50 rpm paddle Formulation based on Calcium phosphate Density 2.80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