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洪泽湖洪水预报与调度分析(初稿--江苏水利)

合集下载

苏北地区供水评价

苏北地区供水评价

2002年苏北地区供水评价根据中央“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的要求,为推进苏北供水体制改革,逐步规范供用水行为,落实水利工程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经营性收费转变的要求,我省自2001年开始实施《江苏省苏北供水经营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管理方案》),在苏北供水区的扬州、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徐州六市(以下简称“苏北六市”)实行“市界计量、计划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的管理办法,逐步实行计量用水、按方按成本收费,最终建立起权责明确,管理科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水管理体制。

2002年是实施《管理方案》的第二年,也是继续推进供水改革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首次对市界分水断面进行全年测量的一年。

通过进一步实施《管理方案》,合理调配水资源,为战胜徐州、连云港等地区的夏秋连旱,满足苏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交通航运、生态保护等用水需要作出了贡献,全年供水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自2002年12月8日起,还利用江水北调工程,实施了向微山湖应急生态补水工作。

现对2002年苏北地区雨情、水情、江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情况、苏北地区供用水情况、水费征收情况、供水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一、雨情、水情分析(一)雨情分析2002年我省降雨量较正常年份严重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总体上呈南丰北枯之势。

年内苏北六市行政区划范围内面降雨总量为702mm,比2001年大旱年份降雨量少40mm,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少242mm,其中降雨又主要集中在5、7、8三个月,为390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6%。

汛期(5-9月份)苏北六市面降雨量为510.1mm,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3%,比2001年大旱年份同期降雨量略多,比多年平均同期降雨量少167mm。

苏北六市全年降雨量由南向北呈梯次逐渐减少,其中,扬州市降雨量最大,达805.7mm,徐州市降雨量最小,为566.9mm;汛期中,淮安市降雨量最大,达546mm,徐州市降雨量最小,为459.3mm;月降雨量最大值出现在淮安市7月份,为202.4mm,最小值出现在徐州市9月份,为30.4mm。

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胡 军1,2 梅海鹏1,2 刘 猛1,2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区域概况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安市境内,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调蓄湖泊。

洪泽湖汇水面积为15.8万km2,入湖水系有淮河、新汴河、池河、怀洪新河、濉河、老濉河和徐洪河,其中淮河干流为最大的入湖河流,入湖水量占总入湖径流量的70%以上,是洪泽湖水量的主要补给源。

出湖水系有淮河入江水道、淮沭新河和灌溉总渠。

洪泽湖位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一般集中在汛期5~9月份,年内最大和最小月降水量差距大。

洪泽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2.9mm,其中汛期5~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8.1mm,占年均降水量的70.9%;非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274.8mm,占年平均雨量的29.1%。

2.数据来源洪泽湖有蒋坝、高良涧、尚咀和老子山4个主要的水位站点,各个站点水位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洪泽湖的水位变化情况,而蒋坝站相较其他站点更具有代表性,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整个湖区的水位变化情况。

因此,本文选取蒋坝水位站监测的水位数据对1957~2016年的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本文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连续复小波变化对洪泽湖年均水位变化进行周期分析,研究近60年洪泽湖水位的突变情况,识别洪泽湖年均水位序列周期性变化特征,揭示洪泽湖水位变化周期规律。

(1)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测常用来检测要素突变。

这种检测方法分为以下步骤:①通过计算得到正序列统计量UFk和逆序列统计量UBk;②绘制正逆序列统计量曲线;③根据正逆序列统计曲线交点位置,判断是否产生突变,确定发生突变的时间点。

具体操作如下:对于时间序列X1,X2,X3,…,X n,M-K 检验的秩序列可表示为:式中:在时间数据序列随机且独立的假定条件下,定义正序列统计量UFk:式中:和分别为序列的均值和方差。

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洪泽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时问 ( ) 年
图 1 洪泽湖 1 1~ 04年特征水位变化过程图 9420
水 位
( ) m
一 ! ! h
坝站水 位资料 代表 洪泽 湖水 位进 行
分析。
∞ ∞ 年
18 99 9 o 18

3 洪泽湖水位年际变化特征 根 据 11 9 4年一 0 4年( 9 8年 20 13 14 9 9年缺 ) 蒋坝站逐 日平均水位资料
15 94年洪 泽湖水 位变 化与上 中
游来水 量变化 基本一 致 , 1 5月水 位
3次出现低 于 1 , m的水位 . 05 0 分别是 16 、9 8年 、0 1 ,其年最低 9 6年 17 20 年
逐 步 上 升 ,— 7 9月 为 淮 河 流 域 主 汛 期, 水位达 到最 高峰 ( 见图 2中 1 1— 94 1 5 多年平均水位过程线 ) 9 3年 ,多年
水利 、 运和渔业 等相关部 门提 供参 航
考。
2 洪泽湖水位代表站资料情况
蒋坝 水位 站作 为洪 泽湖 的水 位
代 表站 , 解放前 就开始 观测 , 江苏 是
据 江苏省水 文数 据库逐 日平 均水 位 查询 ,其系列资料是 1 1 — 9 7年 . 94 13 15 9 0年一 现今 .9 8 14 13 ~ 9 9年停 测 . 至 20 0 4年 。 共有 7 资料 。本 文 以蒋 9年
90 m、.0 88 m,9 4年 以后 . . 88 m、.1 15 3 有
综上所 述 , 洪泽湖水位 年际变 幅 越来越小 , 高水位 的控 制越来越呈 最 下 降趋 势 ,而最低水 位呈上升 趋势 , 年平均水位总体呈稳 中略升 的格局 。
4 洪泽湖水位年 内变化特征 41 15 . 9 4年前 水位 变化特征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

江苏省2002年水资源公报2002年水资源公报一、来水分析计算(一)降水量200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22.2mm,折合降水总量941.4亿m3,比多年平均(1956 ~2002年系列)偏小7.3%,比2001年偏大6.0%,在1956至2002年降水量系列排列中居第33位,属于偏枯年。

全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太湖湖西区成章站1926.4mm,最小为丰沛区徐鲍庄站385.6mm,前者为后者的5.0倍,年降水量等值线变幅在600~1600mm,其中,徐州丰沛和沂北地区雨量较小,在400~600mm之间,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600~1000mm之间,长江干流及太湖东部地区在1000~1400 mm之间,太湖湖西山区雨量较大,在1600mm以上。

与多年平均比较,年降水量淮河流域偏小20.0%,长江下游干流区偏大6.6%,太湖区偏大13.9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大部分比多年平均偏小,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宿迁市分别偏小30.1%、28.3%和24.3%,而镇江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则比多年平均偏大17.5%、15.9%和15.1%。

2002年降水量年内分布悬殊,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50%到80%之间,平均为63.7%,其中,沂沭泗流域平均为79.1%,淮河中上游为70.5%,淮河下游区为61.7%,长江下游干流为58.5%,太湖流域为58.1%。

今年我省淮河以南地区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期长19天,较常年梅期短2天。

沿江苏南地区梅雨量为173.8mm,比常年梅雨量偏少17%。

(二)地表水资源量200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5.72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181.9mm,比2001年地表水资源量181.41亿m3多4.31亿m3,比多年平均(1956~2002年系列)地表水资源量253.19亿m3偏小26.6%,在1956~2002年系列中排第31位。

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淮河流域偏小62.5%,长江下游干流偏小1.7%,太湖流域偏大33.2%。

洪泽湖与四周陆地风速差异分析

洪泽湖与四周陆地风速差异分析

洪泽湖与四周陆地风速差异分析
洪泽湖是我国淮河流域的第一大湖泊,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湖泊四周被丘陵、平原和河网等地貌包围,而且天气条件非常不稳定,有时涌现出新洪水,有时还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这导致湖泊岸边的风速不同于四周陆地的风速。

本文旨在探讨洪泽湖与四周陆地的风速差异和原因。

其次,湖泊周边的气象状况也会对风速产生影响。

在湖泊周边,地表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的变化往往比较剧烈,且湖泊的水汽蒸发量也大,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大小。

例如,在湖泊周边,常常出现空气冷却、移动、混合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温度差异加大,从而影响风速。

同时,夏季的时候,湖泊周边常常出现季风的影响,也会对风速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气象系统变化也是导致湖泊周边风速变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气象系统的时空演变,洪泽湖周边的风速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气压低谷期(如台风)和气压高峰期,湖泊周边空气流动状态和风速的大小也如此变化。

湖泊周边气象系统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高分辨率的观测和模拟分析来精确描绘,而这些研究成果也能为湖泊周边的气象预报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在洪泽湖周边发现风速与陆地有所不同是正常现象。

这种差异的产生与湖泊周边基本地貌、气象状况和气象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风速的差异产生。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期实现对湖泊周边风速变化的准确预测和科学控制,从而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大有裨益的参考。

江苏省治涝水文计算方法探析

江苏省治涝水文计算方法探析

江苏省治涝水文计算方法探析高明鸣;张艳霞;陆明春【摘要】介绍了江苏省治涝工程的特点、治涝标准和治涝水文的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区域治涝水文的计算,分析了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及适用区域,推荐了不同区域治涝规划水文计算的方法.【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27-29,32)【关键词】治涝规划;水文计算;治涝标准【作者】高明鸣;张艳霞;陆明春【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10 引言江苏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条件好,适合于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开发。

区域内由于地势低洼,坡度平缓,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易形成内涝。

沿江滨湖地区、里下河地区的圩区,汛期圩外的江河水位常常高于圩内地面高程,暴雨之后,圩内涝水无法自流外排形成的涝灾更为严重,对此江苏省一般采取“筑堤防洪、排水治涝”的治理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洪、挡潮、除涝、降滞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洪涝分治、高低分排”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但仍存在内涝区外排出路不足、内部河道淤积行水能力下降、滞蓄水面被侵占等问题,相对洪灾而言,涝灾更频繁、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经济损失也相对较大。

因此,涝灾频发依然是江苏水利的突出问题。

相对于防洪水文计算,治涝水文计算具有计算区域小、受涝区作物方式影响大、排水出路多样等特点。

因此,治涝水文计算应按不同地区类型提出适合的方法、参数,为治涝工程规划提供依据。

1 治涝标准治涝标准是治涝水文计算的基本依据。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正在组织编制的《治涝标准》提出,应根据各种保护对象的不同排涝要求分别确定治涝标准。

按照“重现期﹢降雨历时﹢排除时间﹢排除程度”的方式表述。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盐城市里下河地区防洪涝能力,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防汛防旱调度预案》、《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盐城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基本情况2.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我市里下河地区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和尾部,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部分。

北至总渠,东临黄海,南连如东、海安、姜堰,西接兴化、宝应、淮安,总面积12621.6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占全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61%)。

省级区划又以通榆河为界,通榆河西称“里下河腹部地区”,总面积4133.67 km2;通榆河东谓之“沿海垦区”,总面积8487.99 km2;沿海垦区通常又以斗龙港为界,分斗南、斗北垦区,总面积分别为4151.05 km2和4336.94 km2。

2.2 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里下河地区属平原地貌,地势总体低平,但相对起伏仍较明显。

四周高,中间低,其腹部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

周围高处地面高程可达▽5.0~6.0m(阜宁板湖一带和东台沿海一带),低处只有▽0.8m(建湖九龙口和阜宁马荡一带)。

里下河地区三大洼(兴化、建湖、溱东)中我市占了两大洼(建湖、溱东)。

区内地面高程▽2.0m以下的低洼地4946.59 km2,占总面积39.2%,高程▽2.0~4.0m的次高地6494.95 km2,占总面积的51.5%,地面高程▽4.0m以上的高亢地面积1180.12 km2,占总面积的9.3%。

里下河地区洪涝调度方案优化研究

里下河地区洪涝调度方案优化研究

里下河地区洪涝调度方案优化研究朱大伟;仲晓林;赵勇;孙瀚【摘要】从里下河地区现有调度方式实际出发,统筹协调区域、城市、圩区之间以及上抽、中滞、下排工程的关系,充分利用现状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提出切合实际需求、合理可行的调度方案.通过各类工程的协同调度,充分发挥已建工程的效益,保障区域洪涝水合理调蓄、充分下泄、上下游协调,确保区域骨干河道、城市及重点设防地区及圩区安全.【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5页(P44-47,52)【关键词】里下河;洪涝调度;方案优化【作者】朱大伟;仲晓林;赵勇;孙瀚【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 210029;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2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7科学调度是提高防洪除涝工程体系的综合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发挥防洪除涝工程综合作用,实现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实现区域综合治理目标,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

在近期发生的大水年中,里下河地区河湖水位普遍上涨,各地水位多次出现全面超警戒、部分超历史现象。

在近些年的洪涝调度工作中,区域工情、水情发生变化,暴露出区域、城市和圩区防洪除涝工程调度不协调,经济发展湖荡开发利用需求与区域防洪滞洪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区域已建主要防洪除涝骨干工程未能充分发挥其效益。

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门高度关注里下河地区洪涝调度问题,省级和地方的防汛防旱指挥部门均提出要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里下河地区已建水利工程的要求。

本研究以区域内各水利工程现行调度方案为基础,针对实际调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初拟了沿海下排五港、上抽泵站、中滞湖荡调蓄、圩区限制抽排等与区域主要节点水位控制相关的调度方案,进行水利计算比较论证,经优化比选确定了较为可行的调度方案,从而为本区域洪涝调度方案修编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区域水利工程的精准化调度。

洪泽湖溧河洼设计洪水分析

洪泽湖溧河洼设计洪水分析

洪泽湖溧河洼设计洪水分析【摘要】:受节制闸、水库、湖洼等拦蓄影响,实测流量过程不能反应天然情况下的洪水过程,洪泽湖溧河洼设计流量采用由设计暴雨推求净雨,再经河道汇流求得。

【关键词】:溧河洼; 设计暴雨; 时程分配; 地区组成; 设计流量1. 流域概况溧河洼位于洪泽湖西北角江苏省泗洪县境内,它的北面和西面有奎濉河、新汴河和怀洪新河汇入。

奎濉河发源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南云龙山区,1966年春濉河下游实施了调尾工程,使得新、老濉河在小韩庄以下以两河三堤平行进入溧河洼;1969年开挖新汴河时,截去濉河张树闸以上,奎濉河现在的流域面积为3598km2。

新汴河是1969年开挖的人工河道,将沱河七岭子以上及濉河张树闸以上的流域来水汇入新汴河,流域面积为6562 km2。

怀洪新河位于淮河干流北侧,上始怀远的何巷闸,下至泗洪县双沟引河和下草湾引河入洪泽湖溧河洼,汇水面积12024km2。

溧河洼地处江苏省泗洪县城南10km,徐淮黄泛平原区的南部,为洪泽湖的组成部分。

解放初期溧河洼仅承担本地区350km2的内水排水任务,1966年奎濉河和老濉河实施了调尾工程,将流域面积为3598km2的奎濉河出口由直接入洪泽湖改为入溧河洼;1969年开挖的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使溧河洼新增汇水面积6562km2;怀洪新河工程使溧河洼新增来水面积12024km2,使得溧河洼总来水面积达22534km2。

现状溧河洼湖面宽广,河道比降平缓,芦苇、水草丛生,行洪不畅。

2. 水文测站情况1951年在奎河上设立柏山闸水文站,1963年迁至栏杆集观测水位、流量;1966年在泗洪(姚圩)设站,分别在新濉河、老濉河上观测水位、流量。

1969年开挖新汴河后,同年在宿县闸设立水文站,1972年在团结闸设立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

1953年5月在漴潼河,设立峰山水文站观测水位、流量。

溧河洼以上流域,五十年代有50多个雨量站,六十年代有所增加,七十年代站网达到一定规模,至今已达到150多个雨量站,大部分雨量站有完整可靠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基本满足设计洪水计算的需要。

2002年12月5~9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2年12月5~9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2年12月5~9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邹伦硕
【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
【年(卷),期】2003(026)0z1
【摘要】通过对地面和高空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出了2002年12月5~9日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并对数值预报产品在强冷空气过程中的释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邹伦硕
【作者单位】鹰潭市气象局,江西,鹰潭,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2
【相关文献】
1.2002年12月7日强降温过程分析 [J], 杜晓玲
2.永登县寒潮天气特点及2017年10月7—9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施杰林;陈爱萍
3.2002年12月25~28日河南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J], 王蕊;赵培娟;谷秀杰;职旭
4.呼伦贝尔市一次降雪降温型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姚晔;李俊乐;王星月
5.黄石市2020年2月14—1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潘梦莹;卫文芳;刘熠炎;童红梅;张新宜;吕灿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调度运用方案研究

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调度运用方案研究
约8 O 万。
( 6 )当洪泽湖水位超过 1 6 . O m时 , 入
二是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安全建 江水道 、 入海水道 、 淮沭河 、 苏北灌溉总渠
江苏省有关部门在 《 洪泽湖周 边 设标准不高 , 安全设施不配套 , 滞洪安 等适 当利用堤 防超 高强迫行洪 ,加 强防
滞洪区建设规划》 中提 出, 依据洪泽 湖 全无保障 。
之 间 ,包括圩 区和坡地 ,地面高程为 1 2 . 5 m左 右至 1 6 . O m。涉及江 苏省 宿

4 . 存 在 的 问题
. 5 m,或遇台风影 是洪泽湖周边滞洪圩 区虽然明 来水 大且 高邮水位达 9
迁、 淮安 两市 的泗 洪 、 泗阳、 宿城 、 盱 确为蓄滞洪 区 ,但 尚未进行系统的规 响威 胁 里 运 河 大 堤 安 全 时 ,i 河 闸 可 适
相应湖区水面 面积 2 1 5 1 . 9 k m : ,库容 洪水 淹没 和调 蓄的场所 。国务院批复 应提前预泄 , 尽可 能降低湖水位 。
4 1 . 9 2亿 m ; 设计 洪水 位 1 6 . O m, 相 应 的《 淮 河流域 防洪规划》 和《 淮河 防御
湖 区水 面 面 积 2 3 9 2 . 9 k m : , 库 容 洪水方案 》 , 国家 防总批复 的《 淮河 洪 分利 用入江水道 、苏北 灌溉总渠及废 黄 淮、 沂洪水 不遭 遇时 , 利 用淮 沭 1 1 1 . 2 0 亿m 3 ; 校核洪水位 1 7 . O m, 相应 水调度方案》都 明确规定洪泽湖周边 河 泄洪 ; 湖 区水 面 面 积 2 4 1 2 . 9 k mz , 库 容 滞洪圩 区是蓄滞洪 区。当洪泽湖水位 河分洪 。
眙、 洪泽 、 淮 阴六个县 ( 区) 及省属洪泽 划和建设 ,是淮河流域唯一一个没有 当减少下泄流量 , 确保洪 泽湖大堤 、 里运

淮河洪水调度的实践与展望

淮河洪水调度的实践与展望
新中 国成 立 6 0年来 ,治淮取得 了历史性的 巨大成就 。
淮河流域水 资源时空分 布不均 , 非涝 即旱 、 旱涝交替 。 如何协调好上下游、 左右岸关系 , 妥善处理好 防洪安全与抗 旱供水 、 防洪与排涝 的矛盾 , 充分发挥 防洪工程 的防洪减灾 综 合效 益 , 也是洪水调度需要考虑的问题。
度在淮河防汛抗洪中具有举 足轻重 的作用 ,历来受 到社会 各界 的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
次明确提出由淮委负责淮河和沂沭泗河 的防汛工作 ,并进 行必要 的统一调度 。文件还指 出, 这是一项新任务 , 希望 四
省大力支持。批文 附件 中对淮河 和沂沭泗河重要枢纽 防洪
作 了具体规定 ,初步解决 了淮河 和沂沭泗河 上下游洪水调
27力争主动原 则 . 20 0 3年 、0 7年淮河防洪过程 中, 20 沿淮各省根据预报结
代淮河 人对 防御淮河 洪水的经验 总结 , 是洪水调度实践 还
的理论 升华 , 同时也较好地 梳理 出了科学 调度淮河洪水 的 思路 , 国家 防总 、 是 淮河 防 总和 沿淮各 省顾 全 大局 、 团结
了良好的氛围。
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 , 利用河道强迫行洪 , 充分发挥临 淮 岗洪水控制工程的拦洪作用 ,并采取弃守一般堤 防等非 常措施 , 确保蚌埠和淮南城市 圈堤 、 淮北 大堤 、 洪泽湖大堤 、
里运河大堤等重要堤防安全。 2 . 3统筹 兼顾 、 团结协 作原则
3 淮 河洪 水调 度 的主要 措施
《 淮河洪水调度方 案》 规定 , 当王家坝水位达到 2. , 9 m 且继 3
续上涨时 , 视雨情 、 水情和工程情况 , 适时启用 漾 洼蓄洪 。 如 城西湖蓄洪区 的调度 ,淮河洪水调度方案》 《 规定 , 当润河 集 水位超 过 2 .m, 77 或正 阳关水位 已达 2 . 65 m时 , 视淮北 大堤 等重要工程情况 , 时运用城西湖 蓄洪 。这些视雨情 、 适 水情 和工程情况进行调度的实例 , 都体现了灵活运用原则。

洪泽湖以上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洪泽湖以上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洪泽湖以上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洪泽湖以上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饮用水源和灌溉用水的重要调节和供应水源。

洪泽湖以上流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复杂,水文气象条件多变,为预测洪泽湖的水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洪泽湖以上的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对准确预测洪泽湖水资源的供需,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防洪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索洪泽湖以上流域的中长期来水预报模型,通过收集分析流域内的水文气象数据,研究不同的水文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水文预测任务中,建立相应的流域水文预测模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收集洪泽湖以上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处理;2. 分析流域内的水文因素和气象因素,确定对流域来水具有明显影响的因素;3. 研究流域来水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建立ARIMA、 BP神经网络等流域来水预测模型;4. 应用所建立的水文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以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根据预测结果,编制洪泽湖以上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方法:收集并综合已开展的类似研究,了解模型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现状;2. 统计分析方法:对洪泽湖以上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评估模型3. 实证研究方法:基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洪泽湖以上流域进行水资源利用规划的实证研究。

四、预期成果通过此项研究,我们预期得出以下几点成果:1. 洪泽湖以上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的质量检查和处理;2. 对流域来水的变化规律和预测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建立有关洪泽湖以上流域的ARIMA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 应用所建立的水文预测模型,预测出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下的水文变化,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洪泽湖以上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4. 最终成果为中长期来水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的编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调水抗旱新闻稿(通用5篇)_1

调水抗旱新闻稿(通用5篇)_1

调水抗旱新闻稿(通用5篇)调水抗旱新闻稿17月以来,淮河以南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长江来水量持续减少,明显偏枯。

针对当前日趋严峻的抗旱形势,江苏省水利厅加强会商,科学研判,精准调度,积极实施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措施,全力维持全省主要河湖水位,保障农业灌溉和城乡生产生活等用水需求。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水利厅高度重视防旱抗旱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形势、持续高温及旱情发展,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水利工程调度,做好调水供水蓄水工作。

8月7日发出通知,要求淮河以南各地做好干旱防范工作,以确保供水安全,确保秋粮生产;同时派出调研组到苏南地区了解旱情,协助地方做好抗旱工作。

镇江市近期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南京市启动了涉农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全省上下积极行动,奋力抗御高温干旱,确保生活、生产、生态及航运等用水。

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8月10号接到上级指令后,位于镇江丹阳的九曲河枢纽当天便开启了4台机组,从长江引水朝内河灌溉,一天抽水约700万立方米。

据了解,以前九曲河枢纽都是因排涝运行,而今年主汛期进行抗旱补水则是首次,四台机组正常运行,一方面能有效减轻太湖湖西地区防旱压力;另一方面能高效化解丹阳市河湖水位偏低,部分灌溉站提水困难,局部农作物受旱等实际困难。

九曲河枢纽管理处副主任肖忠明向记者介绍道:“在长江水位低的时候,达不到自流引水的条件,我们开启泵站抽引,把水从低处往高处引,满足我们内河抗旱补水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值班值守,加强工程的巡视检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抗旱补水的灌溉任务。

”连日来,宿迁市泗洪县归仁镇积极采取各项抗旱措施,党员干部持续投身抗旱一线,关注苗情,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利用泵站、堰塘、水库等水利设施切实解决用水问题,同时组织农机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抗旱,浇水追肥。

泗洪县归仁水利站站长陈伟告诉记者:“我镇组织人员对全镇泵站及所有渠道进行排查检修,近期持续高温,农田缺水,我镇34座泵站全部开启,引水入渠,科学管水,合理调配,使得5.5万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圩区防洪调度预警预报系统——以江阴市马甲圩为例

圩区防洪调度预警预报系统——以江阴市马甲圩为例

第 4 期 2020 年 8 月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NO.4Aug .,2020圩区防洪调度预警预报系统——以江阴市马甲圩为例邹明忠 1,缪岳军 2,张 丽 3,刘永刚4(1. 江阴市河道管理处,江苏 江阴 214400;2. 江阴市月城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江苏 江阴 214404;3. 宜水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40;4. 江阴市长泾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江苏 江阴 214411)收稿日期:2020-03-03作者简介:邹明忠(1974-),男,江苏江阴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

E -mail:****************摘 要:为加强圩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圩区泵站调度的自动化管理水平,采用 Delft -FEWS 平台框架,以江阴市月城马甲圩圩区为研究对象,集成圩区河网精细化模型和水文气象监测信息,开发马甲圩防洪调度预警预报系统,实现马甲圩多方案调度预警预报,并对预报降雨、圩区水位、排涝泵站状态在预报期的动态变化及统计进行可视化展示,评估调度洪涝防控效果,最终实现圩区智慧化调度管理,提升圩区调度综合管理决策能力。

关键词:圩区;防洪;调度;预警预报系统中图分类号:TV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05(2020)04-0063-05DOI: 10.19364/j.1674-9405.2020.04.0140 引言防洪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但要实时地收集各种防汛信息,还要在暴雨、洪水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制订可行的防洪调度方案,使决策者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能有效地减少风险,筛选满意方案组织实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效益,尽可能减少洪灾损失,并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WebGIS 数据仓库、数据挖掘、面向服务的技术构架、应用平台等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应用于各流域、省市、水库的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1]。

江苏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江苏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江苏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蒋斌;黄海田;王朝俊【摘要】经过多年建设,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在江苏水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明显效益,但目前江苏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介绍了江苏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目标定位,标准设计,公共资源利用、技术与设备的配置、系统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水利信息化》【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水利;信息化;自动化;现状;发展方向【作者】蒋斌;黄海田;王朝俊【作者单位】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0 前言2009 年 10 月,江苏省水利学会、江苏省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举办了江苏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专题研讨会。

会议邀请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来自江苏水利科研、设计、管理等单位的 50 余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收到相关论文 22 篇。

会议回顾总结了 10 年来江苏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进程,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综述了与会专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

1 江苏水利概况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临黄海。

全省总面积 10.26 万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平原洼地面积约占 68.8 %,丘陵山地占14.3 %,河湖水面占 16.9 %。

江苏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南北气候差异和季风特征明显。

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导致局部洪水频繁,区域洪水常见,流域洪水易发,决定了防洪任务的艰巨性。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差,本地水资源不足,淮北、沿海、丘陵高地阶段性水资源紧缺。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鲁教版)第4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的防避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鲁教版)第4单元第2节自然灾害的防避

三、洪水灾害的防避
1.社会层面 政府主导的防洪减灾措施主要分为 工程措施
与非工程措施。
(1)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兴建水库 ,退耕还湖;修筑堤坝; 疏浚河道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等。
(2)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增强人们对洪水灾害的认识,提高人们防洪减灾
的意识等。
2.个人层面
当洪水灾害发生时,需要采取积极行动,参与到防洪抗洪的活动中去。
(1)泥石流的发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2)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为什么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 多发? 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层活 动带分布广泛,岩石破碎;降水丰富,多暴雨;多山地,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严 重。 (3)若此时小海同学正在该区域附近旅游,他应该如何自救?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一 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
情境探究 1998年特大洪水,是我国20世纪发生的一次特别严重的全流域大洪水之一; 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 个省(市、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0.21亿公顷,成灾面积 0.13亿公顷,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 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 失达1 660亿元。
不同的地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形成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下图
示意我国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位于流域内的M村多年受自然灾害影响,村
庄发展滞后。为加快经济发展,该村整体搬迁。据此完成2~3题。
2.该流域7月份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
是( B )
A.春汛型洪涝
B.夏雨型滑坡
C.岩溶型坍塌
D.融水型泥石流
3.该流域M村可搬迁的合理位置是( C )

科学调度减轻淮河洪灾

科学调度减轻淮河洪灾
间, 暴雨 中心 主要集 中在洪泽湖周边一 带 , 洪泽湖周边 梅雨量高
达 6 8t l 过大水的 20 0 n, n 超 03年 同期雨量 。梅 雨量最大点双沟站
为 7 5t l其次 尚嘴 77t l盱眙 7 9t l超过 60t l 7 n, n 5 n、 n 4 n, n 0 n 的还有 n 泗洪 6 7t l洪泽 6 1t l楚 州 6rt l淮安 65t l 7 n、 n 5 n、 n 0 n、 7n 0 n 等。洪泽 n 湖周边 最大 7d和 1 5d面雨量高达 39t l 47t l分别排历 4 n 和 8 n, n n 史第 2位和第 1 , 位 重现期分别为 2 一遇 、5a 遇。 5a 3 一 梅雨期 间主要 有 6次明显 降雨过程 , 中 6月 3 其 0日至 7月 8日降雨 最为集 中, 江苏省江淮地 区 9 面雨 量高达 34 n , d 4 n 占 tl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 图 分 类 号 : 46 66 P 2 ,1
1 流域概况
江苏省淮河流域位 于废 黄河以南 , 临黄海 , 以江淮分水 东 南 岭、 老通扬运河 、 如泰运 河与长 江流 域分界 , 及淮 安 、 州 、 涉 扬 盐
也发生较大 内涝 。该 年江苏 省淮 河流域 汛情 , 主要 呈现 以下几 个特 点 ( 文采用的 2O 年雨水情 资料均为报汛资料 ) 本 O7 。
情况下, 自二 河 闸从 淮 沭 新 河泄 洪 至 新 沂 河 人 海 , 计 流量 设
300r /。洪泽 湖汛 限水 位 1.0m, 0 3s n 2 5 警戒 水位 1 .0m, 3 5 设计 洪水位 1 . 总库容 15亿 m , 6 0m, 3 3 防洪标 准 10a 遇 。 0 一
1 . 万 58 的来水 , 是淮河 中游最 大的拦 洪蓄水 平原 湖泊 型水 库 。主要入湖河流 有淮河 及支流 怀洪新 河 、 濉河 、 濉河 、 洪 老 徐 河、 新汴河 、 河等 , 池 其洪 水出路 主要有 4条 : 淮河入 江水道 , ①

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要点分析

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要点分析

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要点分析周捷;张金龙;金建宏【摘要】随着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水利信息化项目监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2014/15年度)为例,着重分析了项目监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要点,反应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技术方案的审查落实以及中间成果的复核测试对信息化项目建设质量的影响,为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监理工作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洪水风险图;监理;质量控制【作者】周捷;张金龙;金建宏【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7;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71 项目概况依据国家防办《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及水利部(办汛〔2014〕111号、办汛〔2014〕250号)确定的2014年度、2015年度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总体安排,江苏省2014年完成了阳澄淀泖区(苏)、里下河腹部、东鱼河南片(苏)3个防洪保护区,黄墩湖、鲍集圩、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蒿子圩(苏)4个蓄滞洪区以及无锡市城区的洪水风险图编制;2015年完成了苏州张家港段江堤、武澄锡虞区2个防洪保护区和扬州市城区以及溧水河、仪扬河2条中小河流的洪水风险图编制。

同时,完成了省级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成果汇总与集成。

此外,针对我省防洪减灾工作特点,由地方配套增加了城市(含地下管网)数值模拟平台、动态洪涝风险图管理系统和实时洪涝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开发工作,以加强常遇洪水或强暴雨洪水造成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该部分工作也已同步完成。

该项目实施成果包括:①基础资料整编成果;②洪水分析模型项目包;③洪水影响评价和损失评估项目包;④成果图件;⑤片区洪水风险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动态洪涝风险图管理系统、实时洪涝风险预报预警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洪泽湖洪水预报与调度分析
季红飞张领见
一、基本情况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宿迁两市境内,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面积来水,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拦洪蓄水平原湖泊型水库,也是规划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湖泊之一,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城镇港口供水等综合效益。

主要入湖河流有淮河、怀洪新河、濉河、老濉河、徐洪河、新汴河、池河等,其洪水出路主要有三条:一是入江水道,设计泄洪流量12000 m3/s;二是苏北灌溉总渠设计泄洪流量800 m3/s,三是分淮入沂,在淮河、沂河洪水不遭遇的情况下,自二河闸从淮沭新河泄洪至新沂河入海,设计流量3000 m3/s。

洪泽湖汛限水位12.50米,兴利水位13.0米,兴利库容36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6.0米,总库容135亿立方米。

目前洪泽湖的防洪标准仅达40-50年一遇,相当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建成后防洪标准可提高到100年一遇。

二、2002年洪泽湖来水情况及采取调度措施
由于2001年汛后至2002年年初淮河上中游地区长期干旱少雨,淮河上游无来水,致使1至2月份洪泽湖长时间处于死水位以下,3月份起,随着淮河干流来水量增加,洪泽湖水位逐渐回升,至5月初蒋坝水位上涨到12.10米,5月底达12.90米。

进入6月份以后,随着水稻大栽插用水量的增加,水位持续下降,6月22日蒋坝水位下降至11.87米,为今年汛期洪泽湖最低水位。

6月中旬至8月下旬,由于淮河上中游地区多次出现大到暴雨过程,淮河干流连续发生两次较大洪水过程。

(1)第一次洪水过程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淮河上中游地区连续降大到暴雨过程,暴雨中心长台关最大累计雨量达512毫米,6月22日起涨,淮河蚌埠于7月2日2时出现洪峰流量5630立方米每秒,同日8时出现洪峰水位18.84米。

省防办对淮河进行洪水预报,并根据预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调度措施,于6月29日7时调度三河闸开闸泄洪3000立方米每秒,提前预降洪泽湖水位。

7
月7日又根据蚌埠流量减少至2250立方米每秒的水情进行了退水过程分析,于7月7日调度三河闸泄流量压缩至1000立方米每秒,7月11日全部关闭,以适当抬高洪泽湖水位,防御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干旱。

洪泽湖7月15日出现最高水位12.98米。

(2)第二次洪水过程
7月21日起,受华北地区不断南下的弱冷空气和副高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淮河上中游地区出现了较大降雨过程。

7月21日—27日,洪泽湖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达142毫米,其中蒋家集站累计雨量最大达412毫米。

受本次降雨影响,淮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水位相继上涨,发生较大洪水。

淮河干流蚌埠于7月31日2时出现洪峰流量5990立方米每秒,同日4时30分出现洪峰水位19.65米,为今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

根据当时天气形势及淮河水情,决定提前预降洪泽湖水位,以确保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

为此,省防指于7月24日调度三河闸开闸并逐步加大至3000立方米每秒。

7月25日根据淮河上中游地区降雨及洪水预报的情况,调度三河闸泄洪流量加大到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调度洪泽湖另外两个泄水口门二河闸、高良涧闸结合用水、发电和沿海港口冲淤加大排水流量,有效地控制了洪泽湖水位上涨。

8月1日淮河洪峰进入洪泽湖后,洪泽湖以上来水开始减退,洪泽湖水位仅12.71米,8月5日上午9时三河闸关闸,暂停泄洪。

8月10日,洪泽湖水位上涨至13.40米,三河闸再次开闸泄洪1500立方米每秒。

8月19日,根据洪泽湖水位和上游来水情况,调度三河闸全部关闸。

关闸后洪泽湖水位有所回涨,为控制水位上涨,8月26日下午4时30分再次调度三河闸泄洪300立方米每秒,9月5日下午5时30分三河闸全部关闭。

经统计,2002年1至9月淮河干流蚌埠闸来水总量约206亿立方米,其中汛期(5—9月)来水总量为194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91%;入洪泽湖总水量为213亿立方米,其中汛期入洪泽湖水量为201亿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94%。

三河闸累计泄洪水量80亿立方米(6月下旬至9月上旬);二河闸、高良涧闸站泄水量(结合用水)94亿立方米。

由于预报准确,调度合理,汛期洪泽湖水位一直低于警戒水位(13.50米)0.8-1.1米。

三、引发的思考
(一)适当抬高洪泽湖正常蓄水位,尽可能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洪泽湖是江苏苏北淮沂灌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如果按正常蓄水位13.0米蓄足,可用水量仅31亿立方米,而该灌区仅5-6月份农业栽插用水高峰期,需水量就达60-70亿立方米,缺水达30-40亿立方米,如果遇上干旱少雨年份,水稻栽插大用水前洪泽湖水位蓄不到13.0米,缺水更多,这就得依靠淮河桃花汛或梅雨的部分洪水来补充,如果不发生桃汛,梅雨又姗姗来迟,就必须依靠江都站抽引长江水源解决抗旱用水。

我省淮北地区自1999年以来连续4年发生干旱,缺水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2001年淮北地区“三湖一库”蓄水量最少时5.30亿立方米,可用水量只有0.01亿立方米,即使江都站全部开足,仍不能满足用水需要。

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着淮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适当抬高洪泽湖正常蓄水位可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效益:
(1)增加灌溉水源,节省翻水费用。

如果洪泽湖正常蓄水位从13.0米抬高到13.50米,可增加灌溉水量11亿立方米,增加的蓄水量如从长江通过江都、淮安、淮阴三级翻水补给,翻水成本将高达0.55亿元。

因此,利用上中游洪水资源适当抬高洪泽正常蓄水位不仅对解决我省苏北地区特别是淮北地区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节省翻水费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2)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跨流域调水提供更多水源。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三条调水线路之一的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现有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如山东、天津等缺水地区调水,而洪泽湖又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之一,适当抬高洪泽湖正常蓄水位可以为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提供更多的水源。

(3)有利于改善洪泽湖生态环境。

随着淮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质污染也变得越来越厉害,很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进入洪泽湖污水量一年比一年增加,高温干旱情况下,水质污染更加严重。

如果抬高洪泽湖正常水位,可以增加水体容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洪泽湖已基本具备了抬高正常蓄水位的条件,主要原因有二点:
(1)淮河入海水道建成后洪泽湖防洪标准将会提高。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在施工,设计行洪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预计该工程将于2003年汛前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淮河下游将会增加一条排洪出咯,洪泽湖防洪标准可由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将来远期工程建成后淮河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可达到7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洪泽湖防洪标准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

即使洪泽湖水位蓄到13.5米时淮河发生大洪水,由于下游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也不会受到洪水威胁。

(2)洪水预报方法不断改进,预报速度和精度不断提高。

目前洪水预报已基本上由手工预报发展为利用计算机进行洪水预报,预报速度很快,一旦降雨资料齐全,在几分钟内就能快速、准确地预报出洪泽湖以上淮河流域产水量、淮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洪水过程线以及洪泽湖水位调度过程线。

省防办与河海大学已经共同研究开发出“江苏省淮河洪泽湖洪水预报及调度系统”预报软件,该软件正在试运行中,并且在2002年汛期已经为防汛发挥了很大作用。

该软件正式投入运行后,可延长该流域洪水预见期,从而可以根据上中游预报来水量提前采取措施预降洪泽湖水位,腾出库容,迎接上中游洪水的到来。

(二)加强对中长期径流预报的研究,为合理调度水源提供决策依据。

雨量资料是做好径流预报的基础,及时了解流域内天气趋势,分析上中游可能降雨量及可能来水量,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泵站抗旱抽水量,尽可能降低翻水成本。

2002年汛期洪泽湖来水量从6月22日开始增加,三河闸6月29日开闸泄洪,洪水期间(6-9月)仅三河闸就泄洪80亿立方米(相当于洪泽湖兴利库容的2.5倍)。

江都站于6月23日全部停机,而6月22日洪泽湖水位11.87米,高于死水位0.57米,可用水量仍有8.9亿立方米,如果这些水量依靠江都、淮安、淮阴三级泵站从长江抽水,翻水费用大约为0.55亿元。

如果江都、淮安、淮阴等站在淮河来水之前能提前停机,即可节省江都、淮安、淮阴等站的翻水费用。

因此及时了解、分析该流域中长期可能降雨量及来水量对合理调度水源、节省抽水站翻水成本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目前短期径流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比较高,但限于技术的发展,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还不是很大,如果完全依靠中长期预报来进行水源调度,一旦预报发生失误,所蓄水量提前用完,这
将会给后期的用水特别是农业用水安排带来很大影响。

如果错过农作物的适播期,将造成农作物收成的减产甚至无法播种。

为了合理调度水资源,省防办正在和其他有关合作单位着手研究开发苏北地区水资源配臵监控调度系统,该系统来水预报模型中不仅包括了长江三江营潮位、淮河、沂沭泗流域短期以及预报,而且还包括了淮河、沂沭泗两大流域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水资源认识不断的深入,中长期预报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预报水平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为合理调度水源提供决策依据。

单位:省防汛办公室
联系电话:6338176
发表于《江苏水利》(2003第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