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三单元10《老王》(共33张PPT)
10 老 王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部编 RJ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年),本 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 翻译家。著有剧本《称心如意》 《弄假成真》,小说《洗澡》, 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 等,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 《吉尔·布拉斯》等。
背景资料
本文著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 记叙了自己从前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 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钱钟书夫妇在那个 荒唐动乱的特殊年代里受了不少苦,被认为是“反 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 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作者夫妇与 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之中。
第三部分(17-22):写老王的去世和“我”的感触。
课文解读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老人
饱经 岁月沧桑
生活 艰辛
厚道 本分
有眼疾
➢ 老王的苦
2.阅读课文,说说老王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文革”期间载客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苦 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穷苦
2.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条理清晰。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 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有眼疾,说到 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 顾等等。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言质朴简洁,看起来平平淡淡,字 里行间却充满着深情厚谊,对主人公表达了真 挚的人道主义情感。人与事、语言与情感融合 在一起,读后令人顿生同情之感,有一种催人 泪下的力量。
含蓄, 心中有 悲酸、感动
写作特色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然有序。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第 一部分按逻辑顺序写老王的三方面情况(职业、生 理缺陷、居住条件)。下面几个片段是按时间顺序 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的。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 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 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课件七年级下册老王ppt(共36张ppt)
目标导航
1.赏析作者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 把握文章结构与内容。 2.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提升文本细读的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作者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意 味深长的平实行文风格。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平实朴素语言中的真实情 感,感受平凡人生的人性之美以及作者的平等观念和 人道主义精神。
2.“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直僵僵” 运用神态描写写出老王临死前的呆板、僵直的神态,没有一 点活气。
3.“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直着脚” 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老王机械、不灵活的动作。
4.“我不吃”“我不是要钱”, 运用语言描写,简简单单的话语,道出了老王讲感情、讲仁 义、知恩图报的美好心灵。
重点字音
杨绛(jiàn ) 镶嵌(gqiàn )
骷髅(kū ló)u 滞笨( zhì )
荒僻( pì )
翳( yì ) 攥着(zuàn ) 愧怍(kzuuìò )
词语释义
伛: 弯腰曲背。 翳: 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坍凉塌偏破僻 败。 。 塌败: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缔:带着病(做某事)。 扶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 二是借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刻画典型形象。如茹志 鹃的《百合花》(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民教 育出版社1981年版)。文章刻画新媳妇这个典型形象,没有 把她置于血与火的战场上去刻画,而是把她放在战场的后方, 写了有关她的几个行动细节:把自己刚结婚用的荷花被盖在
运用以小见大法作文,要注意两个问题:
把握主旨,弘扬善良
1. 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 愧怍”呢?
2024版10《老王》课件1
表达。
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凝练、优美, 要仔细品味其用词、句
式和韵律。
感受诗歌情感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 深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 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针对《老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老王的人物形象特点是什 么?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老王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01
家庭观念
比较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
道德。通过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家庭文化的魅力。
02
友情与爱情观
探讨东西方在友情和爱情观念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对人际
关系的影响。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03
人生价值观
比较东西方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主要成就
在工作中,老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生活中,他 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深受邻里乡亲的 尊敬和爱戴。
作者创作背景及目的
创作背景
作者通过对老王的深入了解和观察,深感老王身上所体现出的普通劳动人民的 优良品质值得赞扬和传播,因此决定以老王为原型进行创作。
创作目的
通过《老王》这篇课文,作者旨在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平凡人物,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美好品质。
感人至深的语句
摘录故事中的感人语句,分析其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富有哲理的语句
解读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探 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启示意义。
生动形象的语句
欣赏故事中的生动形象描写,感受 其艺术魅力和语言表现力。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 交流
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凝练、优美, 要仔细品味其用词、句
式和韵律。
感受诗歌情感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 深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 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针对《老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老王的人物形象特点是什 么?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老王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01
家庭观念
比较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
道德。通过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家庭文化的魅力。
02
友情与爱情观
探讨东西方在友情和爱情观念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对人际
关系的影响。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03
人生价值观
比较东西方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主要成就
在工作中,老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生活中,他 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深受邻里乡亲的 尊敬和爱戴。
作者创作背景及目的
创作背景
作者通过对老王的深入了解和观察,深感老王身上所体现出的普通劳动人民的 优良品质值得赞扬和传播,因此决定以老王为原型进行创作。
创作目的
通过《老王》这篇课文,作者旨在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平凡人物,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美好品质。
感人至深的语句
摘录故事中的感人语句,分析其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富有哲理的语句
解读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探 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启示意义。
生动形象的语句
欣赏故事中的生动形象描写,感受 其艺术魅力和语言表现力。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 交流
第11课《老王》课件(共32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为什么说老王是一个“不幸者”?
•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老王 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 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不 幸
身体之苦:身体残疾、久病不愈 生活之苦:生计艰难、住所寒酸 精神之苦:孤苦无依、备受轻视
一、临终前要送一份厚礼,表达对杨绛 一家深深的感激,还我们人情。
二、老王将我们一家看作亲人,人世间 的温情、留恋、临终前的告别。
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给“我” 添麻烦; 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朴实、善良
作者眼中的老王: 生活中不幸而又善良的人
知恩图报 深情厚谊
•我忙去接。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 里多得数不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 给我们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 子破布叠好还他。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 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版楼梯摔倒。
如此艰苦、凄苦的老王是如何对待他人的?
•愿意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大一倍,冰 价格相等。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 想到这点。)
•送钱钟书去医院看病,不肯收钱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 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临终前给我们送香油、鸡蛋 详写
老王:善良仁义、老实厚道、知恩图报
杨绛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 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 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 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 的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课件(35张ppt)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但我们可以用伟 大的爱去做些小 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特蕾莎修女
课堂小结
单击送此人处玫编瑰辑,母手版有标余题香样式
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 眼• 泪单•击要第此二为处级别编辑人母的版悲文本伤样而式流;仁慈,要为 善良的• 心第•三第灵级四级而发。”常常爱惜”,去关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自食其力……
互助……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姐妹抓阄读书, 有书读的妹妹却 哭了……
我们的课桌, 我们的床……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我们常常无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法式 做伟大的事,
• 第四级
——写作者•与第一五级位三 轮人力车夫的交往, 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 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 淳朴善良的天性。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观察•插第二图级,速读课文1-4 • 第三级
段,作者•给第了四级我们介绍
• 第五级
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 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貌、 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同情• 第。•二第级三级
王的境遇感到愧怍。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职业:三轮单干户
基 • 单击本此处生编理辑缺母陷版:文一本只样眼式
2024版第11课《老王》课件[1]
B
C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本组的讨 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补 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 法,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同时,要积极 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为小组的讨论贡献
D
自己的力量。
2024/1/29
27
2024/1/29
谢谢聆听
13
不同作家处理同类题材方式比较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更注重对 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祥子的悲
剧命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杨绛在《老王》中则更侧重于对 人性的探讨,通过老王的善良与 不幸,呼唤人们对弱者的关爱与
尊重。
两部作品在处理同类题材时,切 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但都成功地 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
2024/1/29
25
写作训练:以“身边的老王”为题进行创作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以“身边的老王”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 品质,表达你对这个人物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 鲜明生动。同时,要注意文章的层次和条理,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和先 后顺序。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3
通过了解社会底层人物的困境,培养学生的同情 心和关爱意识,让他们学会关注弱势群体,传递 爱与温暖。
2024/1/29
21
当代社会中如何关爱弱势群体
倡导平等与尊重
教育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受 到平等对待和尊重,无论其社会 地位、经济状况或身体条件如何。
2024/1/29
提供实际帮助
03
阅读
2024/1/29
第11课《老王》课件(共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拓展延伸
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老王”一样的人,如 果有,你觉得应该如何正确待他?
走入杨绛的世界
• 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英 国诗人兰德的诗,也是杨绛一生为人处世的 写照。
她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特别是在日 寇侵华期间,他和丈夫钱钟书身陷上海“孤岛”, 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巧妙地与之周旋; 她还有着深厚的西学素养,为推动西方文化 在中国传播做出了爱情叫做——你是杨绛, 我是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曾引用英国作家的话来描述自己 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 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 的女人。”钱钟书与杨绛的“稀缺”爱情故事,传 达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让一些流行的浮躁爱情 观相形见绌。
走入杨绛的世界
背景资料
文革: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指的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给中国带 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其实质是搞阶级斗 争。那时候的知识分子,都要被打倒,包括 文中的钱钟书夫妇;生活不能太奢侈,否则 会被视为资产阶级作风,包括不能坐人力车, 那是在剥削无产阶级劳动人民。
背景资料
干校:特指文革中接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劳 动改造的农场,也称为“五七干校”来到 这里的知识分子一般要通过“住牛棚”、 种田等方式进行思想改造。著名学者余秋 雨、科学家于敏(邓稼先的搭档)领导人 邓小平等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巨城 中学也曾有一度时期称作“五七中学”。
杨绛
作者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 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 著名 作品《我们仨》
杨绛的丈夫: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
文章写于1984年,体裁是回忆性的散 文,作者杨绛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 中的几个片段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0 老王 教学课件
第3段最后一句中的两个“也许”和 “更深”有何含义?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 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 从不被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 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 承受眼瞎的痛苦。“我”在这样的条件下仍坐他 的车,则是对他的关照,体现了“我”的善良。
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 不好,但比之身体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 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 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我”感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 够,所以感到“愧怍”。
➢ 品味语言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 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词语解释
【塌败】塌陷破败。 【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整体感知
自主讨论: (1)从介绍老王、片段回忆、重点回忆三
方面,梳理全文结构。 (2)依据文章结构,大致梳理作者的感情
线索。
第一部分(1~4):多角度展现老王孤苦、 微寒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
深入探究
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 那么关心、爱护?
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 要有关爱不幸者的精神,而不能歧视不幸者。
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这种精神要 求社会能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 社会做出的贡献。
结构梳理
谋生艰难
苦 生理缺陷
老王
居住条件差 送冰块,要求减半车费
老
善 送病人,不想要钱
3. 感悟作者对普通人的关爱和人道主义精神,学 会同情、关爱弱势群体。(重点)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老王 精品课件
老
杨
王
绛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感知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老王
的“苦”与“善”。
2.揣摩本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 心。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 法。 3.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
劳动人民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3)语言描写: ①我不吃。 ②我不是要钱。
这些语言描写,突出了老王的真诚。老王是一个纯朴的劳动者,
是底层人物的典型。
3.试分析老王临死之前还要给作者一家人送鸡蛋和香油的行 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
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杨绛夫妇这
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他的心中是充满喜悦和感激的,所以,在 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他想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老王最想
要表达的恐怕是杨绛夫妇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亲近的朋友,而
不是一个可怜的同情对象。他们给了他最根本的需要——尊重。
4.“我”竭尽全力去帮助老王,为什么还觉得“心上不安”? 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我”觉得老王对自己的关心远胜于自己对老王的关心,
自己对老王的不幸负有责任,却无力为改变老王的不幸命运做些 什么。这种惭愧更加表现出作者灵魂的高贵。
6.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
内容探究
1.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这又表现出他 们怎样的品质? 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 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给了他钱。 这些表现了杨绛一家人与人为善、厚道仁慈、知恩必报的美德。
杨
王
绛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感知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老王
的“苦”与“善”。
2.揣摩本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 心。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 法。 3.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
劳动人民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会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3)语言描写: ①我不吃。 ②我不是要钱。
这些语言描写,突出了老王的真诚。老王是一个纯朴的劳动者,
是底层人物的典型。
3.试分析老王临死之前还要给作者一家人送鸡蛋和香油的行 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
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杨绛夫妇这
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他的心中是充满喜悦和感激的,所以,在 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他想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老王最想
要表达的恐怕是杨绛夫妇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亲近的朋友,而
不是一个可怜的同情对象。他们给了他最根本的需要——尊重。
4.“我”竭尽全力去帮助老王,为什么还觉得“心上不安”? 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我”觉得老王对自己的关心远胜于自己对老王的关心,
自己对老王的不幸负有责任,却无力为改变老王的不幸命运做些 什么。这种惭愧更加表现出作者灵魂的高贵。
6.文中的老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示例:老王是一个“苦”人,同时也是一个“善”人。
内容探究
1.作者一家对老王怎样?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这又表现出他 们怎样的品质? 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 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给了他钱。 这些表现了杨绛一家人与人为善、厚道仁慈、知恩必报的美德。
10.老王_优秀课件
。 。 。
假如我是 一缕风 ,就为他人 送去凉爽 。 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 福的道路吧!
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 “老王”?
关注“老王”
我们常常无法 做伟大的事,但 我们可以用伟大 的爱去做些小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特蕾莎修女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为他人
话说老王与“我们”
职业:谋生困难
苦
老 王
身体:生理缺陷
送鱼肝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家境:破落塌败
忠厚老实 送冰:
善
善良淳朴 送人:
送香油、鸡蛋: 知恩图报
关 我 聊天 注 、 坚持给钱 关 们 心
询问生活
善
以善良体察善良
1、大家能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作者情感的句 子吗?
点睛之笔: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你是如何理解的?
关注“老王”
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善”主要 体现在哪些方面?
1、总是照顾他的生意,坐他的车; 2、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 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 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 活;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 了钱 。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 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 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 《堂· 吉诃德》,散文集 《干校六记》《将饮茶》等, 长篇小说《洗澡》。译著有
《堂.吉诃德》。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 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管锥编》等。
《老王》-优秀PPT课件
.
23
(4)“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他 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 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 他生活上的苦境和人性上的善良。
.
24
(5)“他只说:‘我不吃。’……他赶忙止住 我说:‘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表现老王对好心人的真情和敬 重,他一个极为老实、坦诚的人。
.
15
善良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 好他的夜盲症。 (3)老王再客气作者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作 者关切询问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 不安。
.
21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 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 令人感动。
.
22
(3)“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 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 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比喻,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 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更加突出老王知恩 图报的善良品行。
老王是一个一生都凄凉艰苦,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者
.
13
阅读课文5-22段,说说作者记叙了与老 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老王品质如何。
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善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心地善良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知恩图报Βιβλιοθήκη 写法:作者选取的都是一些典型的日常小事,
10、《老王》课件
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处 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 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 高贵的状态。老王是如此,杨绛也 是如此。
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 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 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 爱得越多,隐忍就越多; 爱得越多,愧疚也就越多。 ……
卑微的生命即使 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 了花来……
老王去世了,杨绛的心“不安”, 你认为呢?她该不该“心安”?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 “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 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 多问。 我也不懂,没多问。 (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 没脸 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 问……)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 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 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 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 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 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 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 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 儿多年了。
愧
怍
同学们,我们要用一生去体会。 记住“愧怍”这个词语,永远 心怀“愧怍”,不断内省,于 是我们就会走向高贵。
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简要分析。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
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老王》完美版ppt课件
能靠双手走路,并随父亲沿街乞讨。5月12日,汶
川地震,他前后四次给灾区捐款,合计金额上百元
。
40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重庆的小冬香,5岁时,父亲去世,妈妈精神失常。从此, 她承担起照顾妈妈和智障哥哥的责任,还要上学。7年后,
妈妈去世,她仍然坚持照顾哥哥,多次拒绝好心人收养。 41
所谓幸与不幸, 包括天赋条件, 成长条件,生理条件,
•
动作描写:“攥”字写出老王拿钱时
紧张的心情。滞笨,呆滞笨拙。滞笨地。
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可以看出当
时老王的病已经很严重,叫人为他的身体
、生活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去世埋下伏
笔。
20
⑦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
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
表明他行动已经不方便了,病已经很严重
了。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
(图片一)
32
地震后,老公将老婆的尸体绑在身上送她去太平间
33
34
35
36
相依为命
37
你是我的眼
38
坚强自立,无关孝顺。 老婆婆倚在墙边卖报纸,整个人缩成一团。她的子
女孝顺,但因为生活太穷,她为了不拖累子女独 自卖报8年。
39
身残心不残
龚忠诚,18岁,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退化,只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0课《老王》优质课件(共21张PPT)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 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老王”的身体状况
“老光棍”“不 老实”“恶病”
一只眼“田螺眼” 夜盲症
我女儿送 她鱼肝油
原文印证(自己找) 其他文本旁证,还记得吗,《骆驼祥子》里有的车夫
为什么身体不好了?人家怎么说他们?
所以,作者为什么说“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心上不安
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能充满同情与悲悯。老王在辛劳穷苦的 生活中,却能关心他人,同情他人,作者从中看到了人间的不平等,更看到了 身处社会底层的老王的可贵品格。
从身份出发,这种理解可靠吗?
老王去世后,“我”曾和老王同院的老李谈起过老王的死。其中有一句话非 常关键:“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 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老王的另外一个身份——回民
“老王”的三重身份
一个三轮车夫 杨绛一家的朋友 一位穆斯林信士
真诚、善良、有信仰
课后作业
阅读杨绛作品《我们仨》。
谢谢观赏
第三单元 ·阅读
老王
老师的阅读准备
一篇文章——《丙午丁未年纪事》(1966-1977) 一本书——《我们仨》 几篇散文——《林奶奶》《顺姐的“自由恋爱”》……
大家的学习准备
朗读与默读课文
在课堂本上完成要点梳理“老王的经历”“老王的身体状况”“老王的居
住环境”…… 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晦暗背景下的惨淡人生
老王送冰实在——我们不肯少付钱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我一定要给钱 不要钱,关心 我是否经济紧 张
他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 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反对私营”“公私合 营”“组织起来”“骑在劳动 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完整版)10《老王》优秀课件
请记住: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 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 的理由。我们应当用善良 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 界。
教师寄语:
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 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 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 花迷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 ,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 泪可挥,也不是悲凉!
(冰心)
赠言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简称文革,又称“十年动乱”,是指 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 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 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 治运动。被广泛认为是自1949年建国至今最 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
三、字音词义:
惶( huán)ɡ 恐 肿( zhǒnɡ)胀
向往?茫然?……
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 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 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 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 助的人群。
《生活的旋律》
或许这个也需要我们思考些什么。
冷暖相依
相依为命
自 食 其 力
……
午餐时刻
姐妹抓阄jiū读书,有书读的妹妹却哭了……
写作者与一位三轮人力车夫的 交往的事。
2、文中的那句话点明了作者写 这篇文章时的情感?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 者的愧怍。
3、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老王是一个 很苦 的人(1~4段) 老王是一个 善良 的人(5~22段)
五、精读课文——走近老王
1、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 些地方? 2、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3、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1、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
哪些方面?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老王给“我”提供了帮助,不肯拿钱,说明老王心 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
❖ 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 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 “我”执意付钱给他,体现了“我”对老王那样的 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钱成了“我”和老王交往中传递爱心的载体,
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起到重要
10.老王
杨绛
;
1
杨绛(杨季康的笔名),作家、
文学翻译家和文学研究专家。
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
京。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考入清
华大学研究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
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是年夏季与钱钟书
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
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业余
从事创作。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
茶》、《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等,
译有《堂吉诃德》等。
;
2
“我们仨”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长篇小说《围城》
; 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媛3
读读写写
dèng
bēng
shāo huáng kǒng
蹬
绷 捎 惶恐
zhǒng zhàng huāng pì qǔ dì jiàng
老王在自己非常痛苦的情况下,还惦记、关心着别人,表 现了他善良、知恩图报,劳苦卑微的他,却有一颗金子般 的心。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 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正面描写】突出老王当时的穷苦卑微的情形。 【侧面描写】烘托老王行动的艰难。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xiāng qiàn kuàng zhì bèn wǔ rǔ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kuì zuò
愧怍
;
4
词语解释
惶恐: 惶惧惊恐。 荒僻: 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败: 塌陷破败。 取缔: 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 呆滞笨拙。 愧怍: 惭愧。
;
5
直 击 人 物:
老 王 的 职 业: 三 轮 车 夫(单干户) ;
老王的身体状况: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生理缺陷); 老王的家庭环境: 住在破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
由此看来,老王是个 不 幸、凄 苦
的人。
苦…
;苦
6
1、老王是个苦命的人,他的“苦”表现在哪里? 老王更是个善良的人,他的“善”又表现在 哪些方面?请结合课文分析。
2、对于老王那样的不幸而又善良的人,作者 一家是怎样关心、爱护的?从中可见作者 具有怎样为人处世的态度?
;
知老 恩实
善 必 厚
报道 的、 好心 人地 。善
良 、
16
这是一个遭受社会漠视的人的 善良,遭遇莫大不幸的人的善良, 牺牲自我利益而顾全他人的善良。
这是最可贵的善良,是真正的 善良,是纯正的善良。
;
17
怀念老王
1.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 作者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
2.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
;
9
2、对于老王那样的不幸而又善良的人,作者 一家是怎样关心、爱护的?从中可见作者具有 怎样为人处世的态度?
①不但照顾生意,而且每次付他应得的报酬
②失业后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③女儿送鱼肝油治他的夜盲症
为人处世态度:①要有人道主义精神
②要有平等待人意识
;
10
★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画出相关 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 钱起到什么作用?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难
苦
但是别忘了,老王却是个有品质的人!
;
15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 减半。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 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 不够。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 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 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
18
先来看看,“我”和家人是怎样的人呢?
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 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 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善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 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
作者怕老王的身体经受不住病痛的折磨而垮掉,表现了作 者的善良、有爱心。
;
13
走近老王
;
14
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穷 苦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 卑
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 微
着打发日子。
、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凄
凉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艰
;
27
;
28
;
29
;
30
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
31
课后练习
一、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9
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
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 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象作者那 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平等 善良
互爱
(人道主义精神)
;
20
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 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 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 够,所以感到“愧怍”。
的作用。
;
11
3、既然作者已经关爱过老王,为什么她 在几年后仍然对老王心有愧疚?
(1) 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精神上未受任何 污染, 一直尊重自己.
(2) 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对他的尊重 还不够,反而得到老王太多的报答,因此 心中有愧.
;
12
(1)课文详细写了“老王死前来送香油鸡蛋”,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3、既然作者已经关爱过老王,为什么她在几 年后仍然对老王心有愧疚?
;
7
老王是个苦命的人,他的“苦”表现
在哪里?
{职业劳苦 亲情孤苦 身心痛苦
蹬三轮 ⑵ 哥亡侄庸⑵ 眼瞎撞杆⑶
住所凄苦 破落塌败⑷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
老王更是个善良的人,他的“善”又表 现在哪些方面?
{老实厚道 冰大价等⑸ 乐于助人 送夫看病⑹
知恩图报 临终送物⑻-⒃
;
21
真情感悟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 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 不幸者的理由。
;
22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 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 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特蕾莎 (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
23
关 注 “ 老 王”
;
24
;
25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