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地震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地震的措施有哪些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地震有关的信息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那么你知道预防地震的措施有哪些吗?以下就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预防地震的措施,希望对你有用。
预防地震的措施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
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
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
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臵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
因此,平时放臵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
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
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
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
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
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
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地震来临的避震方法(一)就近躲避法:就近躲避到小开间内;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床等家具旁边。
(二)外跑与就近躲避法:在平房和楼房的一、二层,迅速跑到房外的安全地方;楼的三层及以上,就近躲避。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层面、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这些措施。
一、预防措施1.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可以提前发现地震动态,预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地震演练:定期演练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的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这种预防措施可以在地震来临时,减少混乱和恐慌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
二、建筑物设计1.抗震建筑设计:在地震区域,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按照抗震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采用抗震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结构加固和改造:对于老旧建筑物,应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增加其抗震能力。
同时,在建筑物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因素,例如增加抗震支撑、设置基础降震设备等。
三、应急救援1.组织演练:对应急救援人员和机构进行定期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响应速度。
通过演练,可以更好地组织资源和人力,进行快速救援和灾后恢复。
2.建设应急避难所:在地震频发地区,建立应急避难所,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等生活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科学研究1.地震预测研究:加强地震预测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效依据。
2.地震科普宣传:通过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防御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预防、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第一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㈠预防措施1、学校办公室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部署校园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校长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政教处负责组织师生学习辨别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安全处、总务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宿舍、供电线路、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及时记录并整改。
5、政教处制定防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并指导校内师生掌握地震逃生知识。
6、成立防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导小组。
㈡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
2、组织各班班主任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迅速将学生带领到在安全地方躲避。
若遇人员受伤,积极组织抢救。
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在上级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4、安全处以及总务处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1、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要按照上级指令和预警信号安排学校各项工作,若需要停课,则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地震预警时,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预防地震的方法
预防地震的方法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预防地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
预防地震的方法:
1.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是预防地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科
普教育,可以让公众了解到地震发生的原因、特征和危害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公众对于地震的认识和意识。
2.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地壳运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
发生地震的迹象,并进行预警和预报。
这样可以使人们有充足时间采
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之一。
要想做到
这一点,就需要在设计、施工和检验等方面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并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
4. 做好应急准备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比如躲到桌子下面、躲到安全通道等地方。
因此,做好应急准备非常重要。
在平时,可以组织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反应能力。
5. 加强社会防震宣传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社会防震宣传,让公众了解到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同时,可以向公众提供相关的防震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自护能力。
总之,预防地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普教育、建立监测系统、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做好应急准备和加强社会防震宣传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们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从建筑物、应急预案、科学研究等方面来探讨如何预防地震。
一、建筑物方面建筑物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它们的结构和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震时的安全性。
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其抗震能力。
1. 选用适当的材料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需要选用适当的材料来增强其抗震能力。
例如,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使用砖石结构则容易受到地震的破坏。
2. 加强建筑物的连接建筑物的连接部分是容易受到地震破坏的地方,因此需要加强其连接。
例如,在建筑物的柱子和梁之间加装钢筋可以增强其连接,从而提高抗震能力。
3. 设计合理的建筑物结构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设计出合理的建筑物结构。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可以采用剪力墙结构来增强其抗震能力。
二、应急预案方面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因此,需要制定一些应急预案来应对地震。
1. 制定逃生计划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迅速逃离危险区域。
因此,需要制定逃生计划,让人们知道如何迅速逃离危险区域。
2. 储备应急物资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需要储备一些应急物资,例如食品、水、药品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3.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在地震发生时,需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力量来进行救援工作。
因此,需要加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三、科学研究方面科学研究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加强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地震监测,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2. 探索地震预警技术地震预警技术是预防地震的新手段之一。
通过探索地震预警技术,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从而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震灾的影响。
以下是预防地震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灾害的关键。
建筑物应按照抗震设计要求建设,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此外,已有建筑物也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2.规划合理城市布局
城市的规划布局也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城市应该避免建设在地震带或者危险地带,尽可能远离地震危险区域。
此外,城市的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也应该按照抗震设计要求建设。
3.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
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及时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震监测站、地震预警系统等设施,可以及时掌握地震发生的情况,提前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置。
4.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使人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掌握地震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加强应急救援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是减少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应急救援包括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的储备等方面。
同时,加强与邻近地区的合作和协调,形成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预防地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地震监测和预警、宣传教育、应急救援等方面入手,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危害。
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与方法
预防地震灾害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面我会详细介绍一些预防地震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1.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建设遍布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站网络,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收集地震数据,提供准确的地震信息。
2. 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监测数据和预警算法,及时发出地震预警信号,提前几秒到几十秒警示公众,使人们有更多时间采取逃生和防护措施。
二、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防震设计1. 加强抗震设计标准: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加固和改造老旧建筑: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增强其抗震能力。
3. 设计和建设抗震设施:在关键基础设施如桥梁、隧道、水坝等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三、地震教育与宣传1. 加强地震知识普及:通过学校、媒体等渠道,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组织地震演习和模拟演练:定期组织地震演习和模拟演练,让公众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逃生程序和技巧。
四、社区和个人防护措施1. 安全居住选择:在选择住房时,优先考虑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避免居住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高危地带。
2. 室内安全措施:在室内设置固定家具和用具,避免在地震发生时受到伤害。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应急物资等。
3.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医疗用品等,以应对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断水断电等情况。
4. 善用科技手段:使用地震监测和预警APP,接收实时地震信息和预警提示。
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和受灾地区提供支援。
五、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1. 加强国际地震科学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地震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2. 经验交流与技术支持:与地震频发国家和地区开展经验交流,分享抗震建筑设计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共同提高地震灾害防范能力。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十大预防措施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因自身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十大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一、地震预防措施地震是世界各地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震安全意识,学习地震应对知识,如躲避、撤离等;2. 建立坚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采用抗震设计标准;3.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4. 避免在地震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活动的建设。
二、台风预防措施台风是一种大规模的强风和暴雨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海啸和洪水。
为了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破坏和伤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台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做好台风防护工作,如修剪树枝、安装防风网等;4.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洪水预防措施洪水是指河流水位上升超过警戒值,导致水涌入旁边的地面或建筑物。
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建设有效的防洪系统,包括拦河坝、排水设施等;2. 加强水文监测,提前发现洪水可能的迹象;3. 建立完善的河流管理和洪水预警机制;4. 避免在洪水频发区进行重要设施和居住点的建设。
四、干旱预防措施干旱是指气候异常导致区域长时间缺乏水源。
为了应对干旱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措施;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3. 推广抗旱作物,改善耐旱性;4.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应对干旱可能导致的问题。
五、飓风预防措施飓风是一种狂暴的大风和强降雨的天气系统,通常造成巨大破坏。
为了减少飓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的飓风路径和强度;2. 加固建筑物和设施,采用防风设计;3. 建立有效的疏散和救援机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4. 加强飓风科学研究,提高预测准确率。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是⼤⾃然运动,我们⽆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措施,减少伤亡。
那么,你知道发⽣地震时该怎么办吗?下⾯是店铺带来关于地震灾害预防措施的内容,希望能让⼤家有所收获! 地震前的预防措施 1、可以在家养⼀两条⾦鱼,这些⽣物的提前征兆可以提醒我们。
2、家中养⼀条狗,在夜晚时,狗的惊叫可以起到⼀些作⽤。
3、家中床下、桌⼦周围可以放置两瓶矿泉⽔和⼀些⼲粮以备不时之需,平时放在床下也不会被⼈发现,不要认为这种措施傻,⾄少它危难时能帮助你活上⼏天直到你被发现。
4、在你认为你家中可以躲避的地⽅放⼀个哨⼦、⼿电筒和⼀些钱财(最好能有备⽤⼿机),哨⼦可以为你节省呼喊的精⼒,让你更快更容易被获救,⼿电筒可以在⿊暗中安抚⾃⼰情绪,少许钱财在震后你⽤的到,那些帐篷和些⽣活⽤品不是⽩送的。
⼿机使⽤最好第⼀时间打120等救助电话。
地震逃⽣措施 1、⼤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暂避到洗⼿间等跨度⼩的地⽅,或是桌⼦,床铺等下⾯,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多先找藏⾝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即躲在课桌,椅⼦或坚固物品下⾯,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作⼈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崖,陡坡,河岸及⾼压线等。
正在⾏驶的汽车和⽕车要⽴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救。
⽆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尽⼒寻找⽔和⾷物,创造⽣存条件,耐⼼等待救援⼈员。
震后⾃救措施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是⼀⽚漆⿊,只有极⼩的空间,你⼀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存的信⼼,相信会有⼈来救你,要千⽅百计保护⾃⼰。
(完整word)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班级:09材料一班学号:09410108姓名:陈世跃地震灾害危害与应对措施关键字:地震灾害四川汶川防御措施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了无数次地震,地震带给人类的就是一场灾难,没有其他自然现象能在那样大的面积、那样短的时间内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自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数次重大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了极大伤害.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使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小可以小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到,只能借助仪器才能记录到。
表示地震大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地震发生时所释放的能量即地震的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另一种是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即地震的烈度确定地震的大小。
一、摘要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
0级强烈地震,数万房屋被彻底摧毁,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这次地震还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灾害,使农田、道路、桥梁等设施悉遭损毁,重灾区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高达数千亿元。
这次地震灾情之重实属罕见,伤亡惨不忍睹。
是我国建国以来遭受到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然地震之惨痛,同胞之所遭不幸,我们应深刻反思并认真接受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积极提高抗震减灾意识,化解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
对1964~1998年间中国大陆、日本、伊朗、土耳其、新西兰、中国台湾、西腊等国家和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统计,全世界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前三名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日本,中国大陆排名第五。
20世纪至今(包括汶川地震),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70万,而中国约70万,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40%。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育《灾难可以预防 生命不可逆转》(精品)PPT课件
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 全国各地武警官兵救援队,连夜赶往重灾区支援
中国百年大地震一览图
目录
1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 2 地震的产生与类型 3 震后如何自救和互助 4 地震常识测试题竞答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课时,要在教师指挥 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自的课桌下或旁边。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 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 意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间
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 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 法是(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灾难可以预防 生命不可逆转
防震减灾教育(精品)PPT课件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吉祥
路一带,即北纬39°,东经118° ,在这次地震中,有24万人伤生,是有史以来地震 给人类造成的特大灾难之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
尽量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 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 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 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自然灾害预防常识
自然灾害预防常识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各种原因导致的、对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各种灾害。
这些灾害包括但不限于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山体滑坡、干旱等。
自然灾害过程中,人们需要从灾害发生前、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进行全方位的防范和救援。
下面将从预防角度来探讨自然灾害预防常识。
一、风暴灾害预防风暴往往带有强烈的风和大雨。
在强风和大雨之下,树木会被连根拔起,建筑物会被毁坏,人们可能会被猛烈的风和雨卷走、淹没、或被高空飞来的物体砸伤。
为了预防风暴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房屋的土建结构和屋顶、窗户等建筑物部件的坚固程度。
2.积极修剪周围的树木,将存在危险的枝叶和树干剪掉或砍掉。
3.确保房屋屋顶排水畅通,安装防水板、防风板、防水沟等,以避免因雨水积聚引起的屋顶塌陷。
4.在风暴来临之前,关闭窗户和门,并清理外面的杂物和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
二、地震灾害预防地震是指地球表面的振动。
地震可能会引起建筑物倒塌、道路崩塌、桥梁坍塌,并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海啸等次生灾害。
为了预防地震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建筑物修建之前,应该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地震勘探,以了解地基的情况。
2.在建筑物建造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建筑规范和设计,加固建筑物的结构,确保建筑物具有较高的耐震性。
3.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立即躲到比较稳定的房间或其他建筑内,采取躲避措施,避免被掉下来的物体砸伤。
4.地震发生后,应该注意避免火灾和其他次生灾害,尽快向外疏散,不要乱闯乱逃,并听从政府有关部门的指挥。
三、洪水灾害预防洪水灾害是指由于雨水过多、河道堵塞、堤坝坍塌等原因,引起的水灾。
洪水往往会导致沉船、水库决堤、道路交通阻塞等问题。
为了预防洪水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水体旁设立警报站,以及快速疏散路线。
当水位升高时,可以及时告知周围的居民和游客,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体向公众致警告。
2.在雨季来临之前,应该注意清理下水道,扫荡下水道内的杂物和垃圾,并在洪水每年往往来临之前对堤坝、水闸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
地震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地震的防范措施有哪些地震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地震来临的时候造成的破坏相当大,甚至会出现人命伤亡,所以我们在平日里一定要注意做好地震的预防工作。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震防范措施,供大家参阅。
地震防范措施一、地震前预防1. 加强房屋坚固性。
着重考量梁柱,墙壁。
可将牢固坚实的书架靠墙放置,还可考虑增加梁柱以达到增强巩固性效果。
2.每个房间都设置一块没有东西可以砸到您的相对安全地。
(头上无吊灯,身边无壁橱书柜等大型家居,无大玻璃镜大画框等悬挂物,无冰箱,热水器等杂物,无电源插座,煤气罐,水管水槽的安全地)3.预备一些罐装食品,瓶装水和防尘口罩面具,手摇电筒,袖珍收音机。
4.知道如何关掉煤气和主要水管。
5.教会家庭成员必要的地震安全措施和逃生技巧。
二、地震摇晃中:1.立即下蹲抱头卷曲,利用一些坚固的防护工具,如坚固的座椅。
2.房屋震荡时极容易被掉落的石块玻璃等砸伤,不要慌乱走出室外,待在直到确定可安全撤离。
3.远离书柜,衣橱等容易砸伤你的家具。
4.远离窗户,在高楼中,等到火警警报停息后再逃离出来。
5.如果在床上,呆在原地,用枕头保护好头部。
6.如果在户外,找一个远离建筑物,大树和高压线的空旷场所。
如剧烈地震请趴在地上。
7..如果在车内,慢慢行驶到空旷地直到地震结束。
三、地震后1.检查受伤情况,如有需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帮助身边周围的人脱离险境。
2. 检查房屋受损情况。
如损坏严重,应远离房屋直到专业人士检查。
3. 如果闻到煤气味,立即疏散室内人群,绝对不要使用火机等危险品。
确定窗户墙面等安全后,开窗流通空气。
4. 如果发现断电,拔掉主要电器插头,如看到保险丝烧坏,或闻到烧焦的电源线味道,或看到插座火花,请远离,等专业人士解决后再进入,注意远离室内有水的地方。
地震防震自救知识一、室内应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安全避震的四步骤
安全避震的四步骤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做好安全避震的准备,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下面将介绍安全避震的四个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提前预防。
在地震发生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灾害的发生。
首先,建立一个家庭紧急计划,包括地震逃生路线和集合点的设定,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方式等。
其次,检查家中的电线、燃气管道等设施是否安全,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和破损的部件。
同时,家中的重要物品应该稳固地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避免在地震中造成伤害。
第二步,地震来临时的反应。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行动。
首先,尽量远离玻璃、大型家具和悬挂物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品。
其次,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墙角或支撑结实的门框下等。
在避难所中,我们应该蹲下,保护好头部,用手护住脖子以及面部,尽量减少受伤的风险。
第三步,地震结束后的处理。
当地震结束后,我们需要谨慎处理后续事务。
首先,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其次,检查家中是否有漏气、漏水等危险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和电源开关,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复。
此外,还需要检查房屋的结构是否有损坏,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搬离。
第四步,灾后重建和自救互救。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需要与家人或邻居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灾后重建工作。
首先,与家人确认安全后,可以组织起来,清理房屋内外的残骸和杂物,确保通行道路畅通。
同时,可以与邻居合作,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渡过难关。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向相关部门寻求援助和支持,获取重建所需的物资和资金。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安全避震措施,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安全避震不仅仅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地震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共同为地震防灾工作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地震中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随时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可想象的破坏和损失。
其中,地震、洪水等灾害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对人类造成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因此,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自然灾害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面振动现象。
它不仅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地震预防和应对的措施:1. 建设抗震建筑抗震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强,就越能够经受住地震的袭击。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可以发现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和修复,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做好应急准备地震可能随时发生,因此必须做好应急准备。
家庭应该准备一份紧急灾难物资包,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毛毯等必要物品,以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二、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水位上涨,超过其容量而引起的水灾。
洪水不仅会对农业和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洪水预防和应对的措施:1. 加强防汛工作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加强防汛工作。
这包括加固河道堤坝、清理河道垃圾、开挖淤积物等措施,以保证河道畅通,避免洪水发生。
2. 做好自我保护洪水发生时,人们必须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尽量避免接触洪水;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疾病;最后要注意保护财产,避免财产损失。
3. 建设防洪设施在洪水多发地区,必须建设防洪设施。
这包括建设排水系统、修建防洪墙、加固河道堤坝等措施,以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三、结语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其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在地震和洪水等灾害预防和应对方面,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防灾设施建设,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1、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原生灾害系指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工程建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及地震引发的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诱发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
2、地震海啸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通常在震级6.5级以上、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以内,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
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3、震级最大和死亡最大的地震迄今为止人类记录到的震级最高的地震是1969年智利9.5里氏震级;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
4、地震恐慌也会带来损失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
有一些地震本身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明显感受到了,再加上各种“地震消息”广为流传,以致造成社会动荡而带来损失。
如由于缺乏知识,轻信谣言,人们会因恐慌而停工、停产、停课;会到银行大量提款;会因成群外逃“避震”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引起交通事故、跳-楼避险或互相挤踏造成伤亡。
5、工程性防御措施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地震破坏。
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破坏,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的工程性措施是减灾的重要手段。
抗震设防主要对建(构)筑物而言,是加强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或水平的综合性工作。
新建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应在场地、设计、施工三个方面严格把关,即由地震部门审定场地的抗震设防标准,设计部门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部门检查验收。
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
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篇1)一、总则(一)为提高抗震救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公司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预案为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破坏性地震分为四类:1、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人员死亡数超过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区域范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2、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3、中等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0.1%-1%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0级、小于6.5级地震,也可视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4、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四)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公司要按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的原则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五)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启动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机构及其职责(一)本公司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公司领导班子自动转为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总指挥:张忠生副总指挥:何传福、陈建国、沈志万成员:段勇、徐日俊、梁振华、符煜晖、史森森、严明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负责和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协调其它地震应急工作组的工作;配合市次生灾害防御组开展工作。
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制定紧急处置或防御预案,并加强监控;发生灾害时,迅速消除危害;负责处理公司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办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12.29•【文号】主席令第九十四号•【施行日期】1998.03.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地震监测预报第三章地震灾害预防第四章地震应急第五章震后救灾与重建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七条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内容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内容防灾减灾安全知识一、地震的防灾减灾知识1.地震的预防措施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减轻地震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强化地震常识的学习,了解地震的特点和危害。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房屋和建筑物的地震抗震设施建设,使用符合地震抗震要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此外,我们还需要参与地震应急演练,学会正确的避震、躲避和自救的方法。
2.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门口或空旷地带,避免站在窗户、壁柜或易倒的家具旁边。
如果身边没有保护,可以蜷缩在墙角,用双手护住头部。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要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关掉煤气管道和电源,并留意相关的安全警报和指示。
二、火灾的防灾减灾知识1.火灾的预防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火灾的发生几率。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家庭的清洁和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易燃物。
其次,要合理使用电器和用火设备,不随意插拔电源和使用明火。
同时,我们还要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线是否有损坏,防止电线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
2.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即向外撤离,迅速呼救。
在火灾逃生中,我们要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尽量避免乘坐电梯,使用紧急疏散通道或火灾应急通道。
如果通道被烟雾封锁,我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低姿势前进。
在逃生时,不要逆行和返回危险区域,避免造成被困或重伤。
三、洪水的防灾减灾知识1.洪水的预防措施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洪水的危害。
首先,要加强对于洪水的了解和预测,及时掌握洪水的信息和警报。
其次,要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水利设施和排水系统,加强河道的整治和涵养,以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水库和堤坝的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2.洪水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当洪水发生时,我们要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避免淹水和被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36.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吗?答: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它是我国几十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各种有效的规章制度的法律化。
它的制定、修订、公布、施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37.什么是地震预报?答: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
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8.地震能预报吗?答: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大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
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是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39.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答:面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规范发布地震预报的行为,199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了《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具体规定主要是: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
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北京市的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地震工作的机构,组织召开地震震情会商会,提出地震预报意见,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报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
40.什么是地震谣传?答: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
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
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
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41.怎样识别地震谣传?答: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①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
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跨国地震预报。
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
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42.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答:①不相信。
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政府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
②不传播。
应当相信,只要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
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
③及时报告。
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
④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43.什么是地震前兆?答: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
大体有两类: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
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44.地震微观前兆是怎样观测的?答:观测小地震的活动要使用地震仪;观测其他地震微观前兆则须使用前兆观测仪器,其种类很多。
如观测和记录地壳形变的仪器有倾斜仪、自记水管仪、伸缩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观测和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有磁变仪、核旋仪、地磁经纬仪等。
观测地电、地应力、重力、水氡、水位、水质成分及其他微观前兆现象,也都有相应的仪器。
45.你知道《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吗?答:这个条例是在1994年1月10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类地震观测仪器正常工作,以取得可靠的数据,每个公民都应当自觉贯彻这个条例。
条例中明确规定的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范围是:①地震台内的监测仪器设备、设施;②地震台外的观测用山洞、仪器房、观测井(水点)、井房、观测线路、通信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专用填坝、专用道路、避雷装置及其附属设施;③地震遥测台网接收中心的观测设备、中继站、遥测点用房等;地震专用测量标志、测量场地等。
46.震前地下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答: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
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47.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答: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48.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答:不一定。
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
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
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49.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答: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50.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答:不一定。
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
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另外,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
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
51.什么是地声,它有什么特点?答: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
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
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52.地光有什么特点?答: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我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
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53.为什么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答:据统计,世界上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因此,居民住房、单位办公楼、学校校舍、工厂厂房,乃至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能否抗御大地震的袭击,是能否把震灾损失降到最低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防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54.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的破坏?答: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
什么是地震力?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惯性力,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倒,就是惯性力的作用。
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55.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答:首先与地震本身有关,地震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重。
其次是房屋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
第三是建筑物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等。
最后,局部地形对震害的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