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单位安全宣传-特种设备检验所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6eb0d31c281e53a5802ffe2.png)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2015-03-02李祥刚电梯电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安全保障压力不断增大,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几个大城市相继发生多起电梯和自动扶梯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在此背景下,《特种设备安全法》应运而生。
这几年,使用环节是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资金紧张和管理不善,导致电梯带病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和强化了电梯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具体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做好曰常维护保养、进行定期检验、消除事故隐患和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下面针对具体的条款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1 一般规定1.1电梯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使用的电梯安全负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1)电梯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电梯的活动中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员,包括法人代表以及其他主要的领导和管理人员。
它强调了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既赋予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指挥决策权,同时也规定了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义务。
(2)电梯使用单位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电梯的安全管理,包括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制订日常检查的程序和要求,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定期检验计划及其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等等。
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执业水平,以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
1.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并且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2.电梯定期检验办事指南-新乡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
![2.电梯定期检验办事指南-新乡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https://img.taocdn.com/s3/m/e203657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f.png)
电梯定期检验报检须知一、报检适用范围本须知适用于新乡市境内在用电梯的使用单位。
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二、报检分类电梯定期检验是指对在用电梯的检验,是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新乡市特检所对在用电梯进行的检验。
三、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周期1、在用电梯每年进行1次定期检验。
2、对于在1个检验周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接到故障实名举报达到3次以上(含3次)的电梯,并且经确认上述故障的存在影响电梯运行安全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可以要求提前进行维护保养单位的年度自行检查和定期检验。
3、对于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电梯以及停止使用1年以上的电梯,再次使用前,应进行定期检验;但如果对电梯实施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应当进行监督检验。
四、报检时间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安全检验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届满前1个月,向新乡市特检所申请定期检验。
五、报检单位在用电梯的使用单位。
六、受理时间要求对于资料齐全能够当场受理的,应当当场受理;不能当场受理的,受理人员应当向报检单位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和原因;最迟应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
受理后应当向报检单位出具受理回执函。
七、检验时间和报告出具时间要求1、正常情况下,报检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新乡市特检所将与报检单位约定具体检验时间,安排检验人员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检验。
特殊情况我所会及时通知报检单位,并说明原因。
2、现场检验完毕后,对于检验人员提出的问题,报检单位应于检验完毕10个工作日(或检验人员限定的整改期限)内将问题整改情况反馈至新乡市特检所。
3、现场检验及对报检单位整改情况确认完成后,或者报检单位在限定的整改期限未将整改情况反馈至我所的,新乡市特检所将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
八、报检时需携带的资料(注:以下“*”项资料需要准备复印件交我所留九、检验现场需提供的资料(注:以下“*”项资料需要准备复印件交我所留存。
电梯年检使用单位必备资料
![电梯年检使用单位必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b8f55afd0a79563d1e7259.png)
随机文件
2010年4月后验收的电梯应提供:1,制造资质;2,电梯整机和部件型式试验证书;3,出厂合格证;4,电气原理图;5,安装使用维护说明 书;6,安装资质和安装告知书。
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 告
监督检验报告长期保存,定期检验报告至少保存2个检验周期。
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维保单位应当按照《DB51/T 2239-2016电梯维护保养规范》要求在每部电梯年度定期检验前至少进行1次安全性能自行检查,并出具符合要 求的自行检查记录或报告。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3
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 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签 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维保合同》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 5 安全管理人员的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DB51/T 2240-2016住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规范》附录D要求对逐台电梯建档并将故障作出记录。
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维保单位应当按照《DB51/T 2239-2016电梯维护保养规范》要求制定维保记录范本并根据此要求做维护保养并记录,维保记录必须安全管理 人员签字确认,维保记录应按一梯一档方式进行归档,档案至少保存4年。
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DB51/T 2240-2016住宅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规范》附录B要求对电梯进行巡视并作出记录。
序号
检验项目
1 使用登记资料
2 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年检使用单位必备资料
检验类别
检查具体内容和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
1,新增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负责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停止使用电梯、报废或者电梯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报停、注销、变更登记手续。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3893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b.png)
电梯特种设备安全告知书
尊敬的乘客:
欢迎乘坐本建筑物的电梯!为了确保您的安全,我们特别向您提供以下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告知:
1. 请在进入电梯前注意身体健康状况,若感到不适,请避免乘坐电梯。
2. 乘坐电梯时,请确保您的手和衣物等物品无卡顿现象,以免发生意外。
3. 在电梯内,请保持安静,避免打闹和乱动,以免影响他人乘坐和电梯正常运行。
4. 请勿随意触摸电梯内的各种按钮,以免误操作导致电梯故障。
5.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请不要慌乱,按下紧急按钮或者使用紧急电话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救援。
6. 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异味或者晃动等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7.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严禁翻越或逗留在电梯门口,以免危及自身安全。
8. 请勿擅自改变电梯内部装修和设备,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以免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9. 禁止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电梯,以免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情况。
10. 若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请按照应急疏散指示迅速有序地离开电梯。
11. 请妥善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避免遗失或被盗。
12. 若发现他人在电梯内有违规行为,请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我们诚挚地希望您在乘坐电梯时能够遵守以上安全规定,共同维护好电梯的安全环境。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工作人员。
祝您乘坐愉快!
此致敬礼!。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7e20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a.png)
电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一条电梯使用单位对于安装于民用建筑的井道中,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运载装置,进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应当采购和使用符合电梯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电梯。
第二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依法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明确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的岗位职责。
电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并落实电梯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
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应当按照岗位职责,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梯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支持和保障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依法开展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在作出涉及电梯安全的重大决策前,应当充分听取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的意见和建议。
电梯安全员发现电梯存在一般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或者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予以消除;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责令停止使用并向电梯安全总监报告,电梯安全总监应当立即组织分析研判,采取处置措施,消除严重事故隐患。
第四条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用途、使用环境等情况,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和足够数量的电梯安全员,并逐台明确负责的电梯安全员。
第五条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应当具备下列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能力:(一)熟悉电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要求;(二)具备识别和防控电梯使用安全风险的专业知识;(三)具备按照相关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四)符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其他要求。
第六条电梯安全总监按照职责要求,直接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承担下列职责:(一)组织宣传、贯彻电梯有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电梯使用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合规管理;(三)组织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四)落实电梯安全事故报告义务,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五)对电梯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监督、指导电梯安全员做好相关工作;(六)按照规定组织开展电梯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拟定并督促落实电梯使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七)对本单位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有关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八)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电梯安全监督检查、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九)本单位投保电梯保险的,落实相应的保险管理职责;(十)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和本单位要求的其他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职责。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应晨耕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应晨耕](https://img.taocdn.com/s3/m/7c49c1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c.png)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应晨耕发布时间:2021-10-23T16:35:06.56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应晨耕[导读] 摘要:电梯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但是在电梯使用的时候由于人们的不注意和缺乏对运行电梯的定期检查和安全管理,使得电梯的使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安全。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电梯的广泛使用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便利,但是在电梯使用的时候由于人们的不注意和缺乏对运行电梯的定期检查和安全管理,使得电梯的使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安全。
为此,文章结合有关电梯检验规定,从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定期检验和电梯使用现场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着重分析如何优化电梯检验,旨在能够更好地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安全运行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的主流。
电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电梯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危险隐患,导致电梯安全事故频发。
电梯运行和安装检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提升电梯检测工作的技术与效率,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只有完善电梯安装检测技术,实施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才能提升电梯使用的质量与效果。
1 电梯检验检测基本概述电梯属于一种特种设备,在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法律规定中提到,特种设备在安装、改造和重修的过程中需要由专门的检验检测部门严格遵照国家安全技术规定进行检测。
没有经过检测合格的电梯不允许使用。
电梯检验检测的内容一般包含电梯使用安全文件是否安全、电梯的安装资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电梯设备装置的配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电梯的各个零部件使用是否安全。
在对电梯的一次次检验完成之后还需要检验单位打造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在档案中详细的记录电梯过往检验资料,明确电梯的型号和零部件配置信息。
2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技术2.1目视检验技术目视检测检验技术适用于电梯出现严重故障的情况,能够较快识别出电梯外部的明显损伤,判断电梯故障的基本情况,但是对于电梯内部的各种故障难以进行观测与判断。
特种设备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电梯定期报检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c77d2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2.png)
特种设备电梯定期报检制度一、目的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用电梯的定期报检工作。
三、责任主体1. 电梯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电梯的定期报检工作。
2.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负责协助使用单位完成报检,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报检周期1. 电梯应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2.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五、报检流程1. 使用单位应提前30天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报检申请。
2. 提交报检申请时,应提供电梯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电梯使用登记证- 电梯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操作人员资格证书- 电梯维护保养记录3. 检验检测机构在接到报检申请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检验时间,并通知使用单位。
六、检验内容1.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有效。
2. 电梯的运行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 电梯的维护保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电梯的应急救援设施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七、检验结果1. 检验合格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2. 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检验。
八、记录与档案1.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定期报检档案,记录每次报检的相关信息。
2. 报检档案应包括检验报告、整改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并至少保存5年。
九、监督管理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电梯定期报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每五年至少修订一次,以适应电梯技术和管理的发展变化。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人员安全教育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人员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72858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7.png)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目录
CONTENTS
• 特种设备基本知识 •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安全教育内容 • 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培训与演练 • 安全责任与考核
01
特种设备基本知识
特种设备的定义与种类
特种设备定义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包括锅炉、压力容器 、电梯、起重机械等。
安全培训与演练的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01
包括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应对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
评估方法
02
采用问卷调查、实操考核、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的应用
03
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培训与演练计划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
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06安全责任与考核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高级管理层
制定安全政策和目标,提供必要资源,监督安全工作的实施。
修订与更新
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及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 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培训与宣传
对修订后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 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最新要求。
05
安全培训与演练
安全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目的,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操作人员的岗位和安全风险,制定个性化的 培训计划。
定期检查检测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专业 检查检测,及时发现并消 除安全隐患。
02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01
通过安全教育,使员工了解特种 设备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安 全注意事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质检特函〔2015〕41号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质检特函〔2015〕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03a1085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3.png)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正文:----------------------------------------------------------------------------------------------------------------------------------------------------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质检特函〔2015〕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2015年7月26日9:57分,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内一台自动扶梯运行中,一名乘客从扶梯驱动站上方掉进梯级与防护板之间,卷入运行的梯级中死亡。
该电梯系苏州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设备型号为:FML30-1000,2015年3月投入使用。
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扶梯前沿板与检修盖板之间连接松动,致使其中一块盖板受力发生翻转。
目前正值暑期旅游出行和购物娱乐高峰期,车站、商场、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存在大客流、满负荷、长周期运行的情况,安全压力较大。
对此,各地应结合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立即开展针对性安全检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督促使用、维保单位立即开展针对性安全检查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台进行一次针对性检查并上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重点检查设备的检修盖板、楼层板、防护挡板以及梳齿板等,发现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安全防护和疏散引导;维护保养作业后应对有关盖板的复位情况进行仔细确认,保障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同时,电梯使用、维保单位要切实落实《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设备日常巡视和隐患排查工作,并按照《质检总局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方案》的要求,抓紧完成自查自纠和隐患整改。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36c5c4d0029bd64793e2ca8.png)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单位的要求2015—03-02李祥刚电梯电梯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迅猛增长,安全保障压力不断增大,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然而,近年来几个大城市相继发生多起电梯和自动扶梯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特种设备安全法》应运而生.这几年,使用环节是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资金紧张和管理不善,导致电梯带病运行的情况时有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法》明确和强化了电梯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具体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建立设备使用档案、做好曰常维护保养、进行定期检验、消除事故隐患和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下面针对具体的条款并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加以分析。
1 一般规定1.1电梯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使用的电梯安全负责。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1)电梯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电梯的活动中具有决策权的领导人员,包括法人代表以及其他主要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它强调了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电梯的安全全面负责, 既赋予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指挥决策权,同时也规定了主要负责人在电梯安全方面的法定义务。
(2)电梯使用单位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电梯的安全管理,包括明确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员,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制订日常检查的程序和要求,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安排定期检验计划及其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等等。
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执业水平,以提高电梯的安全运行。
1。
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并且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宣贯详解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宣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d79ca13ba1aa8114431d9c9.png)
第八条 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 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登记 机关)办理使用登记。办理使用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 料: (一)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电梯产权所有者(指个人拥有) 身份证(复印件1份); (二)《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一式两份); (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四)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原件);
第四条 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
■
使用单位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保证电梯安 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使用环节总体责任。
*电梯的主要安全技术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10060),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等。
*分管人员、管理人员、驾驶人员,视具体情况确定。
(二)安全操作规程;
*开、停、驾驶、应急操作。
(三)日常检查制度;
*设备工况检查、运行环境检查及发现问题的处置规定等。
(四)维保制度;
*后面有专门内容
(五)定期报检制度;
*报检、检验配合、组织整改、取证。
(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人员限制、运行时段钥匙管理人员活动范围、领用、保管、交接。
*使用单位要形成记录:故障时间、现象描述或记录、处置程序、解决 措施、实施人员、结果报告等。
(九)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事故非故障。
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336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e.png)
14
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电梯运行失控时,装置可以使电梯强行制停,不使其坠落。
正确答案:(A)
A、限速器及安全钳
B、缓冲器
C、补偿装置
D、超载保护
2、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或类似装置。
正确答案:(B)
A、警铃
B、对讲系统
C、声光显示
D、外部电话
3、电梯施工单位是指从事电梯的。
正确答案:(C)
A、安装、改造、维修单位
B、制造单位
C、A+B+C
D、日常维护保养单位
4、取得的特种设备方可正式销售。
正确答案:(A)
A、制造许可
B、出厂合格证书
C、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D、生产许可证
5、当电梯额定速度大于63m/s时,应采用。
正确答案:(B)
A、瞬时式安全钳
B、渐进式安全钳
C、任何型式的安全钳均可用
D、带缓冲作用的瞬时式安全钳
6、底坑高度为以上时,应设爬梯。
正确答案:(D)
A、5m
B、3m
C、8m
D、6m
7、轿厢内应设停电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能。
正确答案:(B)。
电梯使用单位题库-安全总监(1)
![电梯使用单位题库-安全总监(1)](https://img.taocdn.com/s3/m/aad449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1.png)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总监题库题库编制组2024年6月20日电梯安全总监一、判断题1、根据《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的规定,维护保养,是指对电梯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与保养性工作。
( A )A、正确B、错误2、根据《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的规定,维护保养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解体,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会改变任何电梯性能参数。
( A )A、正确B、错误3、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23)的规定,经重大修理并且监督检验合格的电梯,当年的定期检验(如果有)不再实施。
( A )A、正确B、错误4、根据《电梯自行检测规则》(TSG T7008-2023)的规定,对本单位使用管理的电梯实施自行检测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与检测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检测人员、检测仪器设备等,建立和实施检测工作质量检查和考核制度。
( A )A、正确B、错误5、根据《电梯自行检测规则》(TSG T7008-2023)的规定,实施现场检测的人员中,以及审核检测报告的人员中,应当有与使用单位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并且由使用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以是兼职人员。
( A )A、正确B、错误6、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办法》的规定,特种设备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属于严重事故隐患。
( A )A、正确B、错误7、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办法》的规定,特种设备发生过事故或者有明显故障,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不属于严重事故隐患。
( B )A、正确B、错误8、根据《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列入特种设备目录的特种设备因其本体原因及其安全装置或者附件损坏、失效,或者特种设备相关人员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造成的事故。
( A )A、正确B、错误9、根据《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规定,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谈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谈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管理中常见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b46f4a72f7ec4afe04a1dfef.png)
Academic Forum/学术论坛随着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多,电梯行业也在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与法规,然而很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此并不了解,导致产生了许多与电梯相关管理规则相悖的做法。
笔者作为一名电梯检验人员,本文就电梯使用单位常见的电梯管理误区进行深入解读,并细数误区背后的法规标准。
1 机房电梯机房布置有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电梯主要部件,非专业人员进入机房靠近这些部件可能会导致一定的人身伤害,在《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规》)2.2项中,明确要求机房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
在日常检验中发现,有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机房中还布置有空压站、蓄水箱、冷却塔或通讯信号放大器等装置,甚至将储物间或维修间设在电梯机房内,这些设备不仅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与检修工作,还给进入电梯机房的无关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
所以电梯机房内不允许放置与电梯无关的设备,但允许放置空调、非蒸汽式采暖器等环境调节设备或灭火器等防护设备。
机房门锁也是容易被使用单位忽视的项目,《检规》2.1项要求机房门锁住以后可以不用钥匙从机房内部打开,是为了防止当电梯维修人员意外困在机房内时,紧急情况下可以顺利逃生。
很多电梯使用单位的机房门年久失修,门锁锈蚀,采用门外挂锁的方式来代替原门锁,这不符合相关规定。
2 轿厢轿厢内过度装潢也是电梯使用单位常见的一个误区,主要表现在用大理石等大密度材料铺设轿壁和轿底,以及在轿顶上安放空调主机等重物。
目前我们常见的电梯基本均是曳引式电梯,其工作原理是在钢丝绳一端连接轿厢,另一端连接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使轿厢与对重上下交替运行。
通常在电梯验收合格后,该电梯的平衡系数就调整在规定范围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曳引力满足电梯正常运行的要求。
而如果电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大幅增加了轿厢自重,使电梯平衡系数过小,在电梯重载工况下易出现墩底事故。
所以如果为满足使用单位需求必须大幅改变轿厢自重,应按照《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以下简称《划分表》)中改变轿厢自重(制造单位明确的预留装饰重量或累谈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 陈 新 摘要:针对电梯使用单位在电梯管理中出现的错误做法越来越多,本文分机房、轿厢、层站3个方面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并详解了误区背后的法规与标准,旨在对电梯使用单位在日常电梯管理中能够规避误区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理论考核试题
![202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理论考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9118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5.png)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理论考核试题一、是非判断题1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检测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对错V2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
对V错3 .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的,责令限期改正。
对V错4 .负责电梯安装的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对错V5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房屋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制造、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实施。
错V6 .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2级的,GC1、GC2级菅道一般不超过6年检验一次,GC3 级管道最长不超过9年检验一次。
对V错7 .达到设计年限的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
对错V8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首次投入使用前,向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首次检验。
对V错9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实施查封、扣押。
对V错10 .某公司有办理使用登记的锅炉3台,固定式压力窗容器12台,起重机8台,叉车5 台,压力管道12千米。
对该公司常规监督检查时只需要承压类设备和机电类设备各抽查一台。
对错V11 .起重机应当在设计规定的工宓口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位应当对起重机的选型和使用安全负责。
对V错12 .压力容器的仪表,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
对错V13 .设计压力≥1.6Mpa压力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2.5级。
对错V14 .压力容器上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一般不大于该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
对V错15 .起重机械指挥人员无须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对错V16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失或者失灵,继续使用的,属于严重事故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5月电梯事故新闻
❖ 2013年5月一周连爆7起电梯事故
❖
5月14日,湖北宜昌沃尔玛超市,电梯缺少梯板仍“带病”运行,
致一名女士坠亡。
❖
5月14日,西安红庙坡幸福家园小区,一名女士因为乘电梯踏空,
督、维保工和新鸿物业负责人,他们将分别给予经济处罚、吊销个人 维保资格的行政处罚,及按公司内部规定给予相应处理。按照《特种 设备安全法》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的责任人员处以上年度年收入 30%的罚款。
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引发的电梯事故案例(四)
湖北荆州电梯事故
2015年7月26日上午,湖北省荆 州市安良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 一名30岁抱小孩女子因踩到了松动的 扶梯踏板,被卷入电梯内不幸遇 难。..\电梯事故视频\湖北荆州7·26手 扶电梯事故追踪:事发前5分钟发商 场监控视频曝光_高清.mp4
现场勘查情况:涉事电梯制动器闸瓦明显磨损,其厚度为5毫米, 为正常厚度一半。电梯制动器铁芯间隙为5毫米,正常为0.6毫米, 间隙明显偏大,该间隙增大将导致运行中制动轮闸瓦磨损。试验 中发现在制动状态下进行盘车试验,还能很轻松向上盘动电梯。 同时,发现电梯闸瓦有明显过热痕迹
杭州新华坊小区的电梯事故原因
..\电梯事故视频\[拍客]深圳长虹大厦电梯 16楼坠下 一女护士被当场夹死_高清.mp4
长虹大厦的电梯事故责任追究
事故处理情况:吴某作为维保人员未严格按照有关 技术要求对事故电梯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没有做好 制动闸瓦的清洁和解体清理,未能及时清洁电梯制动鼓 与制动闸瓦之间的摩擦表面的润滑油及油污,在制动器 制动臂轴销加油孔、制动鼓、制动闸瓦出现过量润滑油 未及时清洁,保养时没有仔细观察减速器蜗杆轴承漏油 是否异常、没有及时更换油封”,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 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局副局长贾国栋在参加“2017中国(上海)电 梯业界创新发展交流研讨会”上说,2016年全 年,全国共发生电梯事故48起,死亡41人,事 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较2015年有明显下降,我 国电梯安全运行态势平稳。
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电梯总量在490 万台左右,占世界总保有量的三分之一强,比10 年前增长了5倍。目前,我国的万台电梯死亡人数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较为接近,我国电梯总体运行态 势平稳。
事故直接原因: 电梯维护保养人员未按该型号电梯维保要求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调整
电梯主机制动器,造成制动器闸瓦磨损严重,导致制动力不足,开门溜 梯,造成事故。 事故间接原因:
(1)负责电梯维保的通达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在新华坊电梯年度 自检报告中部分项目造假,电梯日常维保记录存在涂改和缺失情况,电 梯维保责任落实不到位。公司对新华坊所属电梯维保站监督不力,对新 华坊电梯维保工地检查不到位,对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到位。
(2)小区物管新鸿物业内部管理混乱,未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 任,对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未持证上岗,对电 梯维修保养工作监督不力。
杭州新华坊小区的电梯事故责任追究
事故处理结果: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通达公司及新鸿物业由市场监管局给
予行政处罚,通达公司被上报发证机构注销其相应特种设备许可资质。 涉及事故的5名责任人包括通达公司总经理、工程经理、维保监
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引发的电梯事故案例(二)
长虹大厦的电梯事故
2013年5月15日11时许,长虹大厦1号梯在运行过程 中,出现故障,制动鼓与制动闸瓦之间的摩擦表面存在 润滑油,导致电梯制动器制动力不足以制停电梯。最终, 乘坐电梯的王双双在出电梯时被电梯轿厢及层门夹挤、
碰撞,造成王双双的右颈部横断而死亡。
从15层跌落当场死亡。
❖
5月15日,深圳市罗湖区长虹大厦1号电梯发生事故,一医院实习生
走出电梯时电梯门关闭,被挤压身亡。
❖
5月16日,呼吸。
❖
5月19日,天津河东区裕阳花园小区一部电梯在运行到3楼时突然停
止不动,3名乘客被关闭其中。而津南区柳景花园一电梯突然失控坠落,
最终,法院判处吴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其有 期徒刑11个月。而伟达电梯的董事长石某军也因为管理 责任被判缓刑。
安全附件或保护装置失灵引发的电梯事故案例(三)
杭州新华坊小区的电梯事故
2015年7月30日早上10点30分,杭州新华坊18幢, 一21岁女子被夹在电梯16层和17层中间,不治身亡。
..\电梯事故视频\2015.7.30杭州电梯事故初步调查结果-3.5分.avi
2015年度电梯事故情况通报
2016年3月31日,《质 检总局关于2015年全国 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 的通报》。
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 梯425.96万台,电梯事 故58起。事故起数占特 种设备事故总数 22.57%,死亡人数占 特种设备事故总数 16.55%。
电梯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按损坏形式 划分:
广州一娱乐场所1名男子坠入电梯并死亡 辽宁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电梯运行中发生滑落致12人受伤 湖北省荆州市“ 7. 26 ”电梯安全事故致一名女子死亡 青岛市首创工地1名工人从5层电梯口跌落至坑底死亡 青岛市青岛国际新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电梯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广西梧州太阳广场内1岁男童左臂卷入自动扶梯致残 江苏无锡1名女子被电梯卡楼板间不幸身亡 河南信阳市潢州县光州国际酒店发生电梯安全事故致1死1重伤 杭州新华坊小区电梯发生夹人事故 1 女子不治身亡
所幸乘客及时从电梯脱身。
❖ 5月19日,哈尔滨道里区清河湾小区电梯突然从16楼直坠1楼,事发时 电梯内有两名18岁女孩。所幸,电梯在到达一楼时及时停住,两人未受 伤。(2013年5月一周电梯事故盘点)
2015年7月电梯事故盘点
共发生9起事故,7人死亡、14人受伤
7月10日 7月15日 7月26日 7月26日 7月27日 7月27日 7月27日 7月28日 7月30日
直接原因 盖板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