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翼样震颤
小儿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小儿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肝性脑病症状,尤其是小儿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小儿肝性脑病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肝性脑病会怎样?以及小儿肝性脑病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肝性脑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肝性脑病常见症状:血小板减少、颅内压增高、昏迷*一、症状1.临床表现(1)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早期有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婴儿常表现睡眠紊乱,白天困倦入睡,夜间兴奋玩耍,无故哭闹喊叫,萎靡不振,躁动不安,以及半昏迷,昏迷等,早期神经系统体征有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有时有“做鬼脸”样不随意运动,非持续性肌痉挛,踝阵挛阳性,出现扑翼样震颤,有时出现握持和吸吮等先天性反射,偶尔有脑膜刺激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深昏迷时则各种反射均消失,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2)急性重症肝炎:肝损害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肝脏缩小,变薄,质地变软,标志着肝实质大块坏死,同时黄疸明显加重,总胆红素平均每天上升17.1μmol/L以上,慢性肝病肝可增大,质地硬,晚期肝萎缩,体检边缘不易触及,由于肝功能衰竭,二甲基硫和甲基硫醇等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不能继续代谢,随呼气排出,能嗅出略带甜味的霉臭味称肝臭,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3)出血:早期出血倾向仅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脾显著肿大者,血小板减少,晚期身体各部位出血,较常见的为皮肤,黏膜和眼结膜的出血点,紫癜,瘀斑,注射部位皮肤渗血,轻重不等的鼻出血,偶见咯血及血尿等,并发门脉高压者,易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致呕血,便血,可危及生命。
(4)脑颅内压增高:颅内压持续超过2.0kPa。
①出现颅内压增高三大主征: A.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额部及两颞,用力,咳嗽,弯腰和低头时加重, B.呕吐:头痛剧烈时出现喷射性呕吐,可伴恶心, C.视盘水肿:是重要体征,表现为盘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动脉扭曲,早期生理盲点扩大,进而视野向心性缩小,视力减退终至失明。
消化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消化系统疾病复习资料1消化疾病的疼痛特点(1)急性胰腺炎----中上腹持续性剧痛或阵发性加剧,刀割样痛或绞痛,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2)肝外胆管结石------多为剑突下及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剧烈难忍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3)输尿管结石--------可放射着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并伴随结石下也疼痛部位不断改变(4)十二指肠穿孔-------多为突发的中上腹部刀割样剧痛(5)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肌紧张,(6)胆道蛔虫-----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
(7)胃溃疡,餐后痛,十二指肠饥饿痛。
急性胰腺炎进食后饮酒后疼痛加重,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
2慢性胃炎病因:(1)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2)自生免疫性:壁细胞分泌胃酸和内因子,由于内因子减少与维生素B12结合减少,则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3胃镜是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4治疗原则(慢性胃炎)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或替丁类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胶体铋剂:枸橼酸铋钾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采用三联治疗方案(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采用四联治疗方案(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胶体铋剂)5总结药物的服药时间1抗酸药和氢氧化铝餐后1小时服用2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和硫糖铝餐前1小时服用3硫酸亚铁,甲硝唑,双胍类应在餐后服用4健胃消食片,磺脲类,阿奇霉素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6铝碳酸镁应在两餐之间服用,睡前或胃不舒服时咀嚼7阿卡波糖应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硫糖铝应在餐前1小时服用和睡前服用,如需同时服用抑酸药时,需先在硫糖铝府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与8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应在饭前服用,不宜与阿托品等解痉剂合用9有恶性贫血的病人,可注射维生素B1210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特点的比较(重点)11消化性溃疡并发症(1)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扑翼样震颤名词解释(一)
扑翼样震颤名词解释(一)扑翼样震颤定义扑翼样震颤是一种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放松引起的颤动现象,表现为肌肉的快速连续收缩和放松。
这种震颤往往呈现类似鸟翅膀扑动的频繁运动,故称为扑翼样震颤。
相关名词•震颤:也称为颤动,是指肌肉快速而不规则的收缩和放松所引起的蠕动现象。
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手部震颤,表现为手指不停地颤抖。
•扑翼:是一种描述鸟类或昆虫快速振动翅膀的动作,给人一种翅膀在迅速拍动的感觉。
例如:蜜蜂在花间飞舞时,翅膀产生的扑翼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样式:指事物的特定形式或模式,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这款新手机的样式非常时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解释和说明扑翼样震颤是一种特殊的震颤现象,它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彷如鸟类或昆虫翅膀迅速扑动的样子。
震颤是一种肌肉的不连续性收缩和放松,而扑翼则是一种特定的振动动作。
因此,扑翼样震颤的特征是肌肉不自主地以类似鸟翅膀扑动的方式进行快速连续收缩和放松。
扑翼样震颤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肌肉功能和神经控制方面的问题。
通过观察和记录扑翼样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可以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震颤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而扑翼样震颤可以用来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肌肉运动的变化情况。
同时,扑翼样震颤也被用作研究动物行为和运动控制领域的重要工具,为我们理解生物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总之,扑翼样震颤是一种肌肉收缩和放松引起的颤动现象,它的形态和运动方式类似于鸟类或昆虫翅膀的扑动动作。
通过研究扑翼样震颤,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肌肉功能和神经控制,并将其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动物行为研究等领域。
1病历术语解读
住院病历术语解读
老君坡乡卫生院
师应彪
2014年11月25日
术语解读-----系统回顾
• •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 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 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中医包括惊悸和 怔忡。
术语解读-----体格检查
• 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
动的眼球运动。
术语解读-----体格检查
方向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等,以水平型为常见,通常以快相方 向表示眼球震颤方向,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 的运动。简称眼震。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 床表现,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眼性眼球震颤 指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是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 (1)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 和隐性眼球震颤等。 (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包括 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 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8.角弓反张位:由于颈及脊背肌肉强直, 致使病人头向 后仰、背过伸、 胸腹前凸,躯 干呈弓形,见 于破伤风、脑 炎及小儿脑膜 炎等。
术语解读-----体格检查
9.强迫卷曲位:患者无论立位或卧位时,总 以双手捧腹,身体 卷曲。见于急性胃 肠炎、肠痉挛等腹 痛: 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 动,口唇疱疹,表 情痛苦。多见于急 性感染性疾病,比 如肺炎球菌肺炎, 疟疾,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
不自主运动
【鉴别】
【鉴别】
不随意运动及其病因的诊断与鉴别,主要依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器械 检查。
1.病史 起病的年龄、发生的缓急、症状的演变及疾病过程是静止性还是进行性等特别重要。 婴儿期起病者可能是先天性的,应注意其生产史、生长发育史。早产儿及有产伤、窒息史、生 后精神及(或)运动系统发育迟缓者,提示脑发育不全;产后有严重新生儿黄疸者可能为胆红素脑 病引起。急性起病者可能为感染(如各种脑炎)或类感染疾病(如风湿热)。药物引起者可急性起 病(如奋乃静、氯丙嗪类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也可缓慢起病(如吩噻嗪类及丁酰胺类衍 生物等神经精神抑制剂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晚年起病的单侧运动过度,即使缓慢起病且 病程呈进行性加重,也应考虑脑血管病的可能。起病隐袭而呈进行性发展者,在任何年龄多提 示变性疾病。家族史很重要,应该仔细询问兄弟姐妹及家属中有无类似或有关疾病,必要时应 予检查。
【症状】
7.肌阵挛 肌肉呈快速、短促、闪电样不规则不随意收缩,与橄榄核、齿状核、结合臂、 纹状体及中央被盖束等损害有关。从其有无节律又可分为: (1)节律性肌阵挛:软腭、眼、咽喉或膈肌的节律性收缩,有时睡眠过程中仍出现,见 于头部外伤、椎-基底动脉血管病变等。 (2)非节律性肌阵挛:肢体及躯干肌肉的非节律性肌阵挛动作,可见于多发性肌阵挛、 肌阵挛性癫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性病变等。
【症状】
2.舞蹈动作 是一种无目的、无节律、不对称、不协调而快速的、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动作,表现 为撅嘴、眨眼举眉、伸舌等。四肢则表现为无定向的大幅度运动,如上肢快速伸屈和上举等,下肢 快速变幻的屈曲、外展、内收、脚趾不时伸屈等,与病人持续握手时,可以感到时松时紧。舞蹈动 作常由于纹状体病变,尤其累及尾状核时引起。舞蹈动作在临床上常见于舞蹈病。
肝性脑病
发病机理(一):氨中毒学说:
氨的形成和代谢:
肾 氨来源 肠道(主要门户)—正常人产氨4g/日
骨骼肌
作用
血循环中尿素
分解成氨 蛋白质
氨
尿素酶
弥散进入肠道黏膜
氨基酸氧化酶
血脑屏障
当结肠PH>6时。NH3大量弥散入血 当结肠PH<6时。NH4 +从血液转到肠腔由粪便排出
H+
NH3 OH-
NH4+
临床表现:
慢性肝性脑病:
➢ 精神错乱、行为异常、昏睡或昏迷 ➢ 严重肝功能受损:黄疸、肝臭、出血、
多脏器衰竭。血氨升高 ➢ 扑翼样震颤等阳性神经体征和脑电图改
变
临床表现: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 昏迷分为四期;
分期
表现 意识障碍
前驱期 (Ⅰ期)
昏迷前期 (Ⅱ期)
昏睡期 (Ⅲ期)
分类与命名:
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三型: A型(肝性脑病伴急性肝衰)与急性肝功能衰竭有关,常
于起病两周内出现脑病。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出现 于2-12周。 B型(肝性脑病伴门体旁路)为单纯门体旁路引起,无明 确的肝细胞疾病。如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栓塞等。 C型(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最常见。该 型可分为 发作性HE(有诱因,自发性,复发性) 持续性HE(轻度,重度和治疗依赖性HE) 轻微HE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
肠道细菌谷氨酸脱羧形成γ-氨基丁酸(抑制性 神经递质)——通过门体分流——进入体循 环——通过血脑屏障——结合并激活大脑突出 后神经细胞GABA受体——与苯二氮卓受体组 成苯GABA/BZ复合体——调节氯离子通道— —氯离子内流——神经传导抑制
震颤分析在震颤症状相关疾病中辅助诊断的应用
四、常见的震颤类型
• 1、帕金森病震颤: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
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 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分型:震颤型、强直型、混合型。
四、常见的震颤类型
• 1、帕金森病震颤:
四、常见的震颤类型
伸肌
屈肌
三、震颤分析介绍
三、震颤分析介绍
• 2、主要的参数 主要分析的参数:峰频率、振幅、频谱、肌肉收缩模式 震颤分析三种状态:静止时、固定姿势、负重 帕金森病震颤频率稳定在4-6Hz、特发性震颤频率 6-12Hz、
生理性和增强生理性震颤频率为8-12Hz。帕金森病震颤与特发性 震颤频率有重叠部分,但ET多以姿势性震颤为主。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Western Theater Command
平等 友爱 团结 拼搏
震颤分析在震颤症状相关疾病中辅 助诊断的应用
一、震颤的定义
• 震颤(tremor):是一种节律性、交替性的快速摆动动作,由两 组相互拮抗的肌肉群交替收缩与松弛的重复性运动所形成。
四、常见的震颤类型
• 2、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多见于40岁以
上中老年人。往往震颤是唯一症状,主要表现为姿 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多见于上肢和头颈部,下 肢较少受累。
四、常见的震颤类型
• 2、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震颤频率在 6-12Hz。
Diagnosis
Classical essential tremor
• 2、特发性震颤
特帕发金性森震病颤震肌颤电肌同电步交爆替发性爆发
机能学实验-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0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30min 5ml 10ml 15ml 20ml 25ml 30ml 35ml
提前
氨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观察 组 出现大抽搐所需 出现大抽搐 血氨浓度 别 NH4Cl用量(ml) 所需时间(min) 第1次 第2 次 呼吸 肌张力
甲兔
乙兔
01
03
02
观察项目
大抽搐: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
对氨的清除能力下降,致使血氨水平显著
升高,高浓度的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
织,引起脑功能障碍。
01
02
03
04
氨中毒学说
如何复制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
氨的来源增多 氨的清除减少
肠腔注射复方氯化胺
肝叶结扎
学习复制肝功能障碍时氨代谢异常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01.
观察肝性脑病时机体的典型表现及血氨水平的变化
肝性脑病的概念
模型是如何复制的(氨中毒学说)
实验数据横纵向对比分析
实验现象的分析(氨对脑的毒性作用)
讨论要点
观察项目
01
02
03
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使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氨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氨对脑代谢功能的影响
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
甲兔为肝性脑病,乙兔为急性氨中毒
肝脏具有解氨毒的作用,但有一定限度
甲兔:结扎大部肝叶+注射复方NH4Cl
乙兔:不结扎肝叶 +注射复方NH4Cl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yy_医学
第五十页,共56页。
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 合理饮食:禁止或低蛋白饮食,植物蛋白为主,但需保证热量正平衡,并尽早恢复适量蛋白饮食 起初<20g/d,以后
可每隔48hr增加10-20g/d,直到40-60g/d 灌肠及增加肠道酸度:稀醋、乳果糖 通便、导泻:乳果糖、胆宁片、硫酸镁 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抗生素、益菌剂
实验室检查:肝功AST:71u/l、ALT: 92u/l、TBil:58.6umol/L 、DBil:36.3umol/L、A/G: 29/45g/L,血氨: 150umol/L。脑电监测(EEG)示散在性慢波,偶有三相波。心电监测无异常。头颅CT无异常。B超示肝纤维 化。
第二页,共56页。
可能的诊断? 1.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2.肝性脑病 3.门脉高压症
第十二页,共56页。
治疗方案:
降血氨
1 禁食蛋白质及粗糙食物
2 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积血 3 抑制肠菌生长,口服新霉素
4 口服乳果糖 5 静点谷氨酸钠合用精氨酸以降低血氨
第十四页,共56页。
【氨中毒学说的挑战】 1.20%肝昏迷患者血氨正常 2. 部分患者血氨恢复正常后,昏迷
程度无相应好转
3.暴发性肝炎患者血氨水平与临床
※GABA的毒性作用: GABA是脑内最主要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突触后抑制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治疗方案: 1 抑菌 2 防止上消化道出血 3 慎用止痛、镇静、麻醉药,防止诱发肝性脑病 (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4 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falumazenil)
第三十三页,共56页。
(五)神经毒素及其作用
第八页,共56页。
11..氨氨的的形形成成和和代代谢谢 肠肠 肾 骨肾骼肌 心骨肌 骼肌 心肌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昭徐一、肝性脑病诊断依据肝性脑病分四期。
肝性脑病如果有显性临床表现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①有严重肝病和(或)门体侧枝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出现精神紊乱、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③存在肝性脑病的诱因;④肝功能减退的生化指标异常;⑤脑电图异常。
这5 条诊断依据主要是支持显性的肝性脑病,称为OHE 。
二、肝性脑病临床分期I 期: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认知力差、日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轻微扑翼样震颤(flapping tremor )、脑电图多正常。
II 期: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错乱、行为失常、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定向力差,脑电图显示节律慢。
III 期:昏睡期,主要表现为:昏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Babinski 征、脑电图异常。
IV 期: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浅、深昏迷、脑电图明显异常。
在欧美国家分成五个期,在前驱期前,有一个亚临床期,现在称为轻型肝性脑病。
西方国家多采用West Haven 诊断标准,重点是介绍临床、亚临床的阶段,是轻微的肝性脑病或称为隐肝性脑病。
它的特点:在意识状态上是正常的,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和精神症状方面几乎没有症状,没有什么显性的表现,只有在做精细的精神生理的检查才发现有异常的表现,神经系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鉴别。
其他4 期,和刚才介绍的非常相近。
下面介绍亚临床型,或称为轻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
用这个坐标图来表示,肝性脑病特别是第三型的,门体分流的这样的类型,是属于慢性肝性脑病。
发作的形式有三大类型,一个类型,有阵发性的发病,最左边图,发作期可以出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不同的临床表现。
在发作的间性期,可能表现在相对正常的一个范围,再次发作之间是正常的,发作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二种类型是持续型的,中间这个图,在红线以下,是红线以下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但发病以后,可能持续有相当长的时间,经常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综合表现。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11)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 1.了解肝性脑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 2.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 ● 3.掌握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心理-社会状况、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 4.具有关心、爱护、尊重病人的职业素质及团队协助精神。
新闻回顾:吃螃蟹吃出肝昏迷
前不久,70岁的王大爷突然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而且情绪烦躁,不停地胡说八道,连家人都不认识了。 老人的异常反应,让家人十分担心。更可怕的是,老人突然昏迷了,随即被家人赶紧送到医院。
肝性脑病各期临床特点
分期
主要症状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 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错乱
四期(昏迷期) 浅昏迷、深昏迷
体征
脑电图
扑翼样震颤可引出
正常
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踝阵挛,锥体束征阳性
特征性异常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高,锥 体束征阳性
Liver failure 肝衰竭
血 NH3↑ ↑
urea ×NH3
Shunting
Circulation 门- 体分流
protein NH3
血氨增高的原因
● 氨清除不足(主要) ● 氨产生增多
血氨增高的原因
● 正常情况,氨产生途径: ● 1 含氮物质的分解 ● 2 肾脏、肌肉和脑
含氮物质的分解:
• 假神经递质学说
● 肝衰竭时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增多,其化学结构与正常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 传递神经冲动,称为假神经递质。当假神经递质被脑细胞摄取并取代了突触中的正常递质,则发生 神经传导障碍。
扑翼样震颤名词解释
扑翼样震颤名词解释
扑翼样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于基底节病变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
这种震颤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
震颤粗大,节律稍慢,通常类似于鸟的翅膀在扇动,因此被称为扑翼样震颤。
扑翼样震颤主要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及尿毒症等。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导致肝脏和脑部受损。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通常会导致意识障碍和扑翼样震颤等症状。
尿毒症则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的,通常会导致身体中毒素积聚,从而引起扑翼样震颤等症状。
扑翼样震颤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治疗原发病和控制症状。
对于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和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控制扑翼样震颤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总之,扑翼样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于基底节病变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
扑翼样震颤的主要症状是震颤,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
肝硬化病例讨论(1).
肝性脑病的治疗
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 脑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食管静脉曲张破 裂出血者应采取各项紧急措施进行止血,并 输入血制品以补充血容量。清除肠道积血可 采取以下措施:口服或鼻饲乳果糖 、 乳梨 醇溶液或 25% 硫酸镁,用生理盐水或弱 酸液(如醋酸)进行灌肠,将乳果糖稀释至 33.3%进行灌肠。 其他如患者有缺氧应予吸氧 低 血糖者可静 脉注射高渗葡萄糖 ,如有感染应及时 控制。
最有可能的诊断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门脉高压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腹水 失血性休克
有关肝硬化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 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具体表现 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 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 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导致 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 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 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凝血常规:PT:21.8s,INR:1.74
腹部B超:肝硬化,脾肿大,腹腔积液 肝功能: ALT: 85U/L,TBIL:75.5umol/L,DBIL:27.5umo l/L
进一步的辅助检查
1.胃镜:急诊胃镜要求在出血72小时内完 成,可在内镜下给予治疗。 2.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3.必要时血氨检查。 4.做一些术前的相关准备,如乙肝三系及输 血四项。
内镜止血应作为首选。或者在三腔二囊管有效 压迫和药物降低门脉压的基础上,应尽早在出血 后24~48h内进行。要有足够的术前准备和完善 的抢救措施,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不可盲目进 行内镜检查。如心率>120次/min ,收缩压 <90mmHg 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程度大于30mmHg、 血红蛋白<50 g/L等,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待 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 后再行检查。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肝性脑病学习资料(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肝性脑病学习资料(三)1、单选?男,58岁,腹胀乏力,伴食欲不振3年。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胸前可见2个蜘蛛痣,腹软,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5cm,腹水征阳性。
病人因服用速尿2天后出现睡眠时间(江南博哥)倒错,语言不清,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下列哪项并发症()A.肝性脑病B.上消化道出血C.肝肾综合征D.腹腔感染E.电解质紊乱正确答案:A2、填空题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学说中假性神经递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是由食物中的________氨基酸如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
其化学结构与正常的神经递质___________相似。
正确答案:羟酪胺、苯乙醇胺、芳香族、酪氨酸、苯丙氨酸、去甲肾上腺素3、问答题简述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一般治疗: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
(1)调整饮食结构,高蛋白饮食可以诱发肝性脑病。
因此,有肝性脑病患者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2)慎用镇静药: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镇静药可以激活GABA/BZ复合受体,此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使用这些药物会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3)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钾性碱中毒可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
(4)止血和清除肠道积血可减少肠道氨的生成药物治疗: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
(1)减少肠道氨的生成和吸收:乳果糖、乳梨醇可酸化肠道,使肠道细菌所产的氨减少,此外,酸化的肠道环境可减少氨的吸收;口服抗生素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可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减少氨的吸收;口服不产尿素酶的有益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氨的吸收。
(2)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谷氨酸、精氨酸、L-鸟氨酸-L-门冬氨酸可以促进体内的尿素循环而降低血氨。
(3)GABA/BZ复合受体拮抗剂如:氟马西尼可以拮抗内源性苯二氮所致的神经抑制。
肌电图震颤分析检测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半宽功率:最大波峰处对应的功率,1~20Hz内所记录到的总功率为全宽功率。 震颤半宽功率及全宽功率是震颤分析检查中反应震颤强度的重要指标。
峰频率
肢体动作对震颤的影响—震颤的延迟性
特发性震颤的静止性震颤与抬举上肢后的姿势性震颤之间 没有延迟, 而帕金森病的姿势性震颤有明显延迟。
帕金森震颤
静止性
特发性震颤
静止性
姿势性 动作性ຫໍສະໝຸດ 帕金森患者规则服药后震颤强度较治疗前明显减低,而震颤频率较治疗前未发生明显变化。
主动肌感受器→主动肌收缩→拮抗肌感受器→拮抗肌收缩 的感受器同时而相互循环刺激产生的节律性活动。
肢体活动促使主动肌与拮抗肌
• 中枢性机制---中枢振荡器学说:
• 中枢神经系统中部分核团神经细胞具有节律性兴奋的特性(中枢振荡器) ,其节律性同步发放,下传并驱动下运动神经元产生节律性兴奋→震颤( 丘脑腹外侧核和下橄榄核具有这种振荡器的特性)。此外,大脑皮层-基 底节-丘脑-大脑皮层环路与节律性同步传导有关。
我们应用维迪公司的key-piont6通道肌电图仪(含4个表面电极、2个加速器),
在患者震颤最明显的部位选择一对主动肌及拮抗肌进行记录。分别对患者在坐位静止放松时(双 手放松置于双腿上)、固定姿势时(双前臂向前平举)、肢体分别负重500g、1000g,每种姿势记录 时间30s。
双上肢检查:记录电极分别置于双侧前臂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肌腹处,参考电极分别置于相应远端肌腱处 ,2个加速器分别置于双手背侧第三掌指关节近端2cm。 双下肢检查:记录电极分别置于双侧小腿胫前肌和腓肠肌肌腹处,参考电极分别置于相应远端肌腱处,2个加速 器分别置于双足背侧第三掌指关节近端4cm。 分析内容 震颤频率(记录范围在1~30Hz )、震颤强度(振幅)、震颤相关的肌电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
扑翼样震颤一例(视频)
扑翼样震颤一例(视频)
患者,男性,18 岁,2 年前右前臂震颤,后进展至双前臂、头部和腿部。
神经系统检查示构音障碍,全身性肌张力高和扑翼样震颤(图 A 所示)。
表现为频率低,振幅大,姿势诱导性近臂端震颤,在维持肘部弯曲掌心向下的动作时出现震颤。
双眼角膜出现 K-F(Kayser–Fleischer)环(图 B 所示),血清中血浆铜蓝蛋白水平较低(77 单位 / L,正常参考值 200 – 1100 单位 / L),B 超示慢性肝损伤,CT 示中脑、丘脑及双侧豆状核低密度,均为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典型诊断依据。
由齿状核 - 丘脑束损伤导致的扑翼样震颤,常在多发性硬化、肿瘤、小脑上脚卒中的患者中出现。
患者经铜螯合药物联合青霉胺治疗后出现好转。
随访 6 个月后,震颤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恢复自理能力。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HappyMe。
急诊副高题库
高级职称答辩注意事项:1.弄清楚评委问的问题,10-20分钟准备2.命题答辩:(基础理论+专业题)自由答辩:10分钟自辩题:5分钟1.ARDS 急性呼吸衰竭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
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柏林定义”对ARDS作出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层,并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检查内容涉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监测与指导治疗、危重程度及预后评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与非机械通气治疗两大类,其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继续探索。
病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包括肺内原因和肺外原因两大类。
肺内原因包括:肺炎、误吸、肺挫伤、淹溺和有毒物质吸入;肺外因素包括:全身严重感染、严重多发伤(多发骨折、连枷胸、严重脑外伤和烧伤)、休克、高危手术(心脏手术、大动脉手术等)、大量输血、药物中毒、胰腺炎和心肺转流术后等。
此外,按照致病原不同,ARDS的病因也可以分为生物致病原和非生物致病原两大类:生物致病原主要包括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和部分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恶性肿瘤等;非生物致病原主要包括酸性物质、药物、有毒气体吸入、机械通气相关损伤等。
临床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较急,可为24~48小时发病,也可长至5~7天。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发绀、以及不能用常规氧疗方式缓解的呼吸窘迫(极度缺氧的表现),可伴有胸闷、咳嗽、血痰等症状。
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
体征: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听诊双肺早期可无啰音,偶闻及哮鸣音,后期可闻及细湿啰音,卧位时背部明显。
叩诊可及浊音;合并肺不张叩诊可及实音,合并气胸则出现皮下气肿、叩诊鼓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扑翼样震颤
一概述
扑翼样震颤(asterixis)是由于基底节病变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
此种震颤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
当患者平伸手指及腕关节时,腕关节突然屈曲,然后又迅速伸直,加上震颤多动,类似鸟的翅膀在扇动,故称扑翼样震颤。
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昏迷以及尿毒症等;也见于呼吸衰竭时肺性脑病。
二病因
多由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昏迷以及尿毒症等引起。
三临床表现
1.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早期引起人格改变和轻度震颇,其后进行性发展为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的典型表现),伴嗜睡、行为异常、失用症,最终患者出现木僵和换气过度,昏迷时患者可出现典型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肝病性口臭、心动过缓、呼吸减弱和抽搐。
2.重度呼吸功能不全
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早期可引起头痛、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恐惧和反射消失,晚期出现嗜缍、扑翼样震颤、昏迷。
相关
表现还包括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呼吸变浅,早期血压增高。
晚期则出现血压下降。
3.尿毒症
尿毒症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早期出现嗜睡、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行为异常、易怒,晚期出现多系统损害相关表现。
扑翼样震颤伴木僵、感觉异常、肌肉颤搞、肌束震颤、足下垂,其他表现包括少尿、无尿、血压升高、心衰表现、心包炎、Kussmaul呼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体重减轻、呼气氨臭味、金属味(味觉障碍)。
四检查
嘱患者将两臂平举,当手指分开时,如出现两上肢向外偏斜,腕和掌指关节有快速而不规则的阵发性鸟翼拍击样的屈伸动作,即为扑翼样震颤体征阳性。
五诊断
扑翼样震颤是严重肝脏疾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时表现出来的一个特有的阳性体征,主要出现在肝性脑病患者的昏迷前期和昏睡期,是诊断肝性脑病发生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
六鉴别诊断
应与抽搐鉴别: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
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
扭转痉挛,肌束颤动,习惯性抽搐等。
七治疗
因扑翼样震颤常提示严重代谢功能恶化,应立即检查患者神经系统状态及生命体征,与其之前表现进行对比,注意有无严重改变,监测神经系统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
注意有无呼吸系统受损表现,准备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同时注意肝病、肾病或肺部疾病晚期并发症。
(一)病因治疗
1.肝病
注意患者有无并发出血早期表现,如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皮肤湿冷(有无黄疸,检查口腔黏膜及睑结膜有无苍白),出血晚期表现为血压下降、少尿、呕血、黑便。
建立静脉通路行输液及血液置换,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20,持续吸氧。
2.肾病
回顾患者治疗,了解透析的频率。
详问家属患者有无严重意识改变。
检查有无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心动过速、呕吐、腹泻、腹部绞痛、肌无力、反射亢进、Kussmaul呼吸。
给予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聚苯乙烯磺酸钠治疗。
3.肺病
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辅助呼吸肌应用、发绀等重要表现,给予鼻导管、面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辅助通气。
(二)对症治疗
给患者提供缓解措施,如适当休息以减轻乏力,抬高头部减轻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用油擦洗皮肤缓解黄疸和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避免应用肥皂)。
给予患者及家属精神支持,若患者意识不清,给予胃肠外营养,监测血清及尿液以评估静脉给营养情况。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引起压疮。
因患者易受感染,注意洗手和无菌操作。
八预防
预防肝炎,积极治疗肝炎:注意休息,合理运动,注意生活规律,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