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1. 转向亚太地区:美国逐渐将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加强与盟友的合作,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复杂的亚太安全局势。
2.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府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投入和合作,防范网络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
3. 加强军事实力:美国一直致力于保持其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加强新军种的建设,并采取战略措施来应对国际上的变化。
4. 推进经济全球化:尽管美国面临着一些国内经济问题,但美国政府仍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努力扩大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
5. 推动能源革命:在能源领域,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加强能源创新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6. 促进民主价值观:美国政府一直将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向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方向。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3.小布什政府的以单边主义与强硬 外交为特征的全球战略
• 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行动自 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
• 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 框架
• 强调美国的所谓“道德优势”以及对世 界的“道义责任”,更积极地以美国的 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
“上海公报” ,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72年尼克松访华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
70
年
代
美
苏
关
系
缓
和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二)七十年代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73年美、越南北政府停战协议
⊙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 点
结束越南战争,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主要内容
1、重视国家安全 “卡特主义”主要内容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
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
的政治存在
(三)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全球战略
联邦制
里根时期的全球战略
里根“新遏制战略”
大规模扩军备战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推行里根主义,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加强与盟国的政治协商
——莫里斯·萨奇 :《醒醒吧,睡美人美利坚 》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1、大规模扩军备战
大规模扩军备战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2、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3、加紧与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
里根政府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联邦制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
03
美国全球战略的实施与影响
04
美国全球战略的未来展望
05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美国全球战略的背景
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
背景:美苏冷战, 全球格局紧张
目的:维护美国 在全球的领导地 位
美国全球战略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推动全球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影响国际政治关系的稳定与平衡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发展 影响国际安全形势和地区稳定
01
美国全球战略的未来展望
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
加强与盟友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自由化 加强军事存在,维护全球安全稳定 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美国全球战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美国通过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全球经 济的发展。
促进全球投资:美国通过投资全球市场,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美国通过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 发展。
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美国通过实施全球战略,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 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多元化。
战略:推行马歇 尔计划,重建欧 洲经济
影响:加强了美 国在欧洲的影响 力,推动了欧洲 一体化进程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增加 机遇:科技创新,新兴市场崛起,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应对策略:加强与盟友合作,推动多边主义,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未来展望: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转型,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与变革
美国全球战略的本质特征

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全世界:美国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展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和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在军事上,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并针对苏联和中国提出了"两个半战争战略",对亚非拉国家,一方面通过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对古巴大搞武装颠覆,在巴拿马、多米尼加进行军事干涉,在越南发动了"特种战争";约翰逊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越南战争,把"特种战争"发展为"局部战争"。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的长篇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尼克松主义";福特政府基本延续了尼克松的对外政策;卡特时期,美国试图通过宣扬人权、自由等观念,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以便改善美国的处境。
但1979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国认为苏联严重地损害了其战略利益,以致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趋于强硬。
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这一时期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 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 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冷战和遏 制,在大力扶植、援助和控制西方盟国 的同时,大举向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其全球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与侵略性。
第2页/共32页
(一)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
第7页/共32页
约翰逊继任总统以后,把“特种战 争”扩大为“局部战争”。
二、70年代,美国全球战略进入调整阶 段
这一时期,由于美国霸权受到严重 挑战,虽然遏制战略的宗旨未变,但实 施手段有了很大不同,采取了缓和与维 持均势战略。
(一)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 年)
第8页/共32页
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发表谈 话时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 从亚洲实施战略收缩;1970年2月在提 交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将尼克松主义扩展 到美全球战略,其三大支柱或称三个原 则是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 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具体内容 包括:
2、对苏联采取进攻性强硬措施。 1986年,“里根主义”出台,核心是综 合运用多种手段,把苏联在第三世界战 略地区取得的政治、军,美国的对苏政 策也进行了调整,遏制与谈判双管齐下。
3、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 位,更多地强调“以美国为中心”的战 略同盟关系。
第14页/共32页
提出用武力保卫波斯湾和阻止苏联南下 的“卡特主义”。
三、8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的全球战 略又有新的发展
(一)里根时期(1981—1989年)
里根上台伊始就宣布缓和政策已经 破产,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 略。
1、提出“重振国威”的口号,恢复
与
第15页/共32页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
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
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
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
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
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也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对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影响。
一、经济核心地位的转移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开始面临经济核心地位的转移。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主导者,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一些领域超越了美国。
为了保持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美国需要更新其战略,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
二、权力平衡的调整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之一,但是全球力量的重新分配导致了权力平衡的调整。
在过去,美国通过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发动战争来维护其利益和霸权地位。
然而,现在美国不得不更加注重经济外交和多边合作,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以维护其全球利益。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一直将亚太地区视为其自身利益至高无上的地区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和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的变化使得美国必须调整其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战略。
美国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旨在加强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这一战略重点关注海上安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国际法治等问题,以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得到保护。
四、反恐战略的调整自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一直将反恐作为全球战略的核心。
然而,近年来恐怖主义形势的变化和恐怖组织的转移使得美国需要调整其反恐战略。
美国开始注重网络安全、情报共享、国际合作以及预防恐怖主义的根源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恐怖威胁。
五、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能源战略也成为了全球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美国在过去并未将气候变化和能源战略放在全球战略的核心位置,但这种态度正在发生改变。
美国开始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能源转型,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碳排放。
美国的全球战略

A、“扩展”战略 :
巩固民主堡垒
消化民主成果
演变民主对手 “扩展战略”表明美国将以更大的力 度和规模向世界各地输出和移植美国价 值观念和市场经济模式,同时避免军事 上直接卷入。
• 这是美国推行全球扩张主义的鼎盛时期。 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
• 主要对手是苏联,
• 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
• 控制西欧、日本,达到最终独霸世界的目 的
具体推行的战略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时期的 遏制战略 (1945-1960) ★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 和平战略
(1961-1968)
第二讲
美国的全球战略
一、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确立与演 变 二、冷战后美国的优势 三、美国新世纪的全球战略 四、与美国新世纪战略实施相关的问题
第一节、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
的确立与演变
一. 美国的“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
★美国在建国之初“国父”华盛顿明确表达 了
不介入别国事务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二、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确立
B、“参与和扩展”战略:
目的:促进美国全球利益,确保其世界领
袖地位; 主要手段:进行多边国际合作;
政策重点:强调外交为经济和贸易服务; 战略重点:依次重视欧洲、亚太和中东; 战略主体:围绕美国“领导世界”的战略 目标构筑一个安全网络和一个经济网络, 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
C、 “新世纪战略”
新世纪战略包括四个方面: (1)全球安全战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防止在美国以外出现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比其更强大的地区和国家,以免 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2)战略的重点:欧亚大陆 (3)全球经济战略 :调动和开发全世界资源为美 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继续保持美国领导和领先 地位 (4)人权民主战略:加紧利用“人权”、“民主”干 预 他国内政,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 国家的内政。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即霸权。
这一目标具体有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打击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首要任务。
“9·11事件”后,美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它的主要威胁,美国是恐怖分子仇视和报复的主要对象。
虽然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不对称”对手,但一旦恐怖分子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给美国造成毁灭性打击。
因此,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扩散挂钩,将其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
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接着提出“邪恶轴心”,并以萨达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
战争结束后,朝鲜核问题又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焦点。
伊朗核开发也日益引起美国的注意。
第二,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
美国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这座冰山上的一角,只有铲除整座“冰山”,才能彻底根除恐怖主义这个心腹大患。
为此,美国试图通过对伊拉克实行“政权更迭”,扶植亲美政权,推动中东地区所谓民主的“多米诺效应”,铲除反美势力,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重视大国合作,强调建立有利于自由的力量均衡。
美国充分认识到反恐、防扩散和对付伊斯兰极端势力,离不开“价值观相近”的世界其他大国的合作。
冷战结束后,美欧在外交理念上的分歧逐渐加大,双方矛盾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公开化。
俄罗斯由于和法、德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俄关系也出现明显倒退。
为防止与欧、俄战略裂痕进一步加深,修补美欧、美俄关系将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程。
中、日、印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了合作态度,今后美国仍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美中、美印关系,加强美日同盟。
第四,拓展对外经济贸易。
美国的发展依赖国际市场,其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30%。
拓展国外市场,是维持美国国内经济繁荣的保障。
第五,推行美国价值观。
具体说,就是“拓展民主”,推行人权外交,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的上述五方面内容仍可以归纳为“三大支柱”,即安全、经贸和人权。
第三讲 美国的全球战略

一、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一)20世纪40年代中至60年代末 1、战略特点: (1)总体态势:四面出击,全球扩张 (2)战略要点:对共产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包围; 对西方盟国的扶持和帮助; 对民族独立国家的干涉和控制。
(3)战略手法:全面冷战 缔结同盟 战略威慑 武力侵略 和平演变
灵活反应战略
新殖民主义:和平队
越南战争 干涉古巴
(二)20世纪70年代
1、战略特点
(1)总体态势:维持均势,保持主导
(2)战略要点:均势外交
战略收缩
对苏缓和 巩固同盟 人权外交
2、战略演变 (1)尼克松总统时期
尼克松主义
均势外交:五大力量中心说
外交三支柱:实力、伙伴、谈判
战略大三角: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4、联盟的特性
5、战略的灵活性
现实威慑战略
限制军备 结束越战
(2)卡特总统时期 三边外交
人权外交
卡特主义
(三)20世纪80年代 1、战略特点:以实力求和平
2、战略要点:扩充军备
对苏强硬
地区争夺
盟友协调
以压促变
3、战略演变 里根总统时期
扩充军备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有限推回战略
新灵活反应战略
亚太力量平衡
(四)20世纪90年代后 1、乔治· 布什总统时期
2、战略演变
(1)杜鲁门总统时期:全面扩张,谋求霸权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第四点计划
联合国
共同安全计划
美洲国家组织
朝鲜战争
(2)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战争讹诈,分化拉拢
解放政策
大规模报复战略
战争边缘政策 艾森豪威尔主义 亚太军事体系
《美国的全球战略》读书报告

对美国全球战略的解读——读[美]亨利.基辛格《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报告而今,在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中,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对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生存及和平崛起目标的实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通过一本书是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其中的内容。
但作者作为昔日美国的国务卿,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对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阅读此书,至少对其有个感性的、框架性的认识。
虽然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有所低迷,但总体上仍处于世界政治的巅峰,在这个巅峰之上,美国在领导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地实现其霸权意图。
在书中,作者探讨了美国在欧洲、拉丁美洲、亚洲、中东非洲及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应推行的战略。
美国在这些地区实施的战略,必将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辛格反驳了有人提出的美国想再次分解欧洲,阻挠欧洲一体化的观点。
在他看来,称霸与孤立主义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①。
美国在与欧洲发展关系时要注重顾及其情感及政策的灵活性。
而对于欧洲国家一员的俄罗斯,其所具有的民族禀赋中具有一种使命感,类似于美国自认为是“上帝选民”的心态,要向全世界推广自由民主的理念,且认为其理想主义易走向扩张主义②。
从此处看,美国对于俄国有一种警惕感与竞争的心态。
对于拉丁美洲,美国更多地是以经济方式加强与其的联系,比如尽可能地将其拉入美国占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避免其组成坚硬的南方市场与美国相抗衡。
在此处,强调的主要是行使经济方面的国家权力方式。
对于亚洲,基辛格明确地指出,“像威尔逊那样,祭起民主的大旗,也不能将亚洲各国招至旗下”③。
从某种程度上,其意识到了在亚洲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时,民主、自由口号效用的局限性。
具体地,认为每一个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是如何防止自己的邻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抵制任何国家称霸亚洲的企图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④。
而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成为地区①[美]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②[美]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③[美]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④[美]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性的大国是第一步。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
总结词
该战略强调预防性战争和单边主义,以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扩散。
详细描述
小布什政府在2001年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强调通过军事干预和单边行动 ,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该战略的核心是在国际安全问 题上采取先发制人的姿态,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全球战略出现了一些调整和转 变,包括重新参与国际多边机制、加强与盟友和伙伴 的合作、关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等。
未来可能的战略转变
未来美国全球战略可能会进一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全球性问题,同时也会加强与 盟友和伙伴的合作,以应对中国崛起和俄罗斯的挑战 。
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与挑战
04
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与挑战
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维护国际秩序
美国全球战略的目的是维 护和巩固国际秩序,促进 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和公 正。
应对全球性挑战
美国通过全球战略应对全 球性挑战,如恐怖主义、 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 球性问题。
推动多边主义
美国倡导多边主义,通过 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秩序。
贸易自由化
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 联系,促进本国经济的发 展。
跨国公司
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 内开展业务,推动全球化 进程,对美国经济和全球 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02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过程
老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战略
总结词
该战略旨在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遏制和打击苏联等敌对国 家。
从“单边主义”到“多边主义”的转变
总结词
美国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一直秉持着“ 单边主义”的立场,即以美国的利益和价值 观为出发点,忽视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意 见和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反恐战争的 推进,美国开始转向“多边主义”。
美国全球战略及中美战略差异(学习心得)52p

政治上:确立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认为当 今世界存在局部动荡的原因是世界缺乏一个强 有力的领袖,而美国理所当然要担当起世界领 袖的角色。对于世界的动荡要由美国实施有效 的管理来平息。各国必须服从“领袖”的意志。
对不服从美国意志的国家实施打压和污蔑
主要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通过发表所谓 军力报告、人权状况报告等方式并且利用各种 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等契机,诬称两国军力发 展不透明、人权状况糟糕、缺乏民主等,企图 利用外交手段施加政治压力使两国陷于孤立地 位,进而不得不向其妥协。
军事上:1949年4月4日,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其成为 与华约组织对抗的军事集团。在欧洲驻军,组建美军欧洲司 令部,统一指挥其驻欧洲的陆、空军负责欧洲大陆的防务, 指挥其大西洋舰队控制大西洋。同时负责指挥北约部队作战, 其司令兼任北约部队最高司令。至此,美国基本完成了对西 欧的军事控制。
远东:
美国全球战略及中美战略差异
主要内容
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现行的全球战略。 中美战略差异比较。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
1,战略目的:与苏联阵营争夺世界霸权 2,战略措施:
世界领域:政治上,操纵和控制联合国为其服务;经济上, 凭借其经济优势,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 顿森林体系),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发展中国家:
“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 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全球战略的四点 行动计划,并着重阐述了第四点,即对亚、非、 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 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这就是“第四点 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
二,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1,战略目的:乘苏东剧变之机,加速夺取世 界霸权。
美的战略分析(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战略布局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对美国战略进行分析,以期全面理解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一、政治战略1. 领导地位巩固:美国通过在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巩固其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领导地位。
同时,通过推动多边主义,维护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2. 民主价值观输出:美国将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通过政治援助、经济合作等方式,推动其他国家向民主制度转型。
3. 盟友体系构建:美国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盟友体系,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合作,巩固与盟友的关系,形成对潜在对手的威慑。
二、经济战略1. 全球经济治理:美国在G7、G20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政策,维护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 产业政策调整:美国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同时,通过贸易战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3. 全球能源布局:美国在全球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能源出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巩固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军事战略1. 全球军事存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大量军事基地,形成对潜在对手的军事威慑。
同时,通过军事演习、联合巡逻等方式,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2. 网络战与太空战:美国在网络战、太空战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通过加强网络和太空军事能力,提升全球军事影响力。
3. 反恐战争: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反恐战争,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四、文化战略1. 软实力输出:美国通过电影、音乐、体育等文化产品,向世界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提升国家软实力。
2. 文化交流与合作:美国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与世界各国的了解与友谊,扩大国际影响力。
3. 意识形态斗争: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斗争,试图遏制其发展。
如何认识美国的全球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其基本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
美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是: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
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河南省新县职业高中李维明美国的全球战略包括三个核心部分:东亚战略,欧洲战略,中东战略。
我将全面分析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思路及其战略目的,从而找到应对之策。
一、美国的欧洲战略就现阶段而言,美国的欧洲战略主要是遏制俄罗斯,这个战略的切入点是乌克兰。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就不断地发出强硬表态,支持乌克兰政府,鼓励他们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东部冲突,以对抗俄罗斯。
其实,乌克兰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美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亚努科维奇执政时期,美国就推动乌克兰反对派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发动所谓的颜色革命,并最终导致亚努科维奇下台。
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做出了迅速而强硬的回击:推动克里米亚公投,让克里米亚最终回到俄罗斯,从而确保了俄罗斯在黑海的战略存在;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武装,以达到牵制乌克兰现政府的目的。
为了应对和反击俄罗斯,美国联合欧盟制裁俄罗斯,并通过北约这个平台向俄罗斯示威。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成功的实现了分化欧洲的目的,让欧盟和俄罗斯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和一定程度的对抗,也让欧洲部分国家看到了美国存在的现实需要。
同时,在欧盟和美国的制裁下,俄罗斯的经济受到重创。
欧盟和俄罗斯的双输效应正在显现,这就是美国最想看到的。
二、美国的中东战略美国的中东战略长期以来就有两个落脚点:一是支持以色列,对抗穆斯林国家;二是支持逊尼派,对抗伊朗。
“支持以色列,对抗穆斯林国家”,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
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从未改变。
“支持逊尼派,对抗伊朗”,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自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美国就与伊朗交恶。
为了对抗伊朗,美国除了借助以色列,还拉拢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逊尼派国家。
但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美国的忧虑和原则: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美国绝对不希望中东出现实质意义上的大国或强国。
三、美国的东亚战略毋庸讳言,中国始终是美国的东亚战略对象之一。
在现阶段,美国是通过两个战略支点来实施它的东亚战略的。
美国全球战略

• 因此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加 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 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 东移的速度。国务卿希拉里 去年10月在《外交政策》 杂志发表的题为《美国的太 平洋世纪》一文,是对美战 略重心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 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 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 作来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 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 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 国、维持霸权”。
美国全球战略
•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 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 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 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ຫໍສະໝຸດ • 美 国 全 球 战 略
国家安全(首要任务) 美洲一体化战略 “新欧洲”战略
重返亚太战略
本土安全
• 美国大幅削减全球范 围内的军事存在,但 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 地区的军事存在,并 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 战能力。如同众多国 际媒体所评述的那样, “中国或许不是美国 重返亚太的唯一原因, 但却是最重要的原 因”。事实上,即便 中国没有敌意,但追 求“绝对安全”的美 国始终将中国列为威 胁之一。
重返亚太
• 亚太地区也是美国重要 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地, 美国公司每年向亚太国 家输出价值3200亿美 元的货物和服务,创造 千百万份待遇优厚的工 作,密切保持与亚太地 区的经济联系对美国的 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特 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已率 先复苏,成为美国借重 的力量。亚太地区因此 成为奥巴马政府关注的 重点
老马政府
• 2010年5月27日, 奥巴马在报告序 奥巴马上台16个 言中说:“长远 月后,首次发布 国家安全并非藉 了美国“国家安 在他人心中建立 全战略报告”。 恐惧,而是通过 这份报告有52页, 与对方对话获 其中一个重要变 得。” 化是改变布什时 期的单边主义做 法。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针对新兴大国的崛起,调整战略布局,加强与其在经贸、科 技、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对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促进地区繁荣与稳定
美国通过参与和主导国际组织,推动地区合作与发展,促进地区 稳定与繁荣。
推动地区安全架构建设
美国在地区层面推动建立安全架构,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应 对地区性威胁和挑战。
03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过程及特 点
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
孤立主义
美国在建国初期采取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专注于国内事务,避免卷入欧洲 的战争和政治。
全球主义
随着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开始逐渐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从二战时 期的反法西斯同盟到冷战时期的对抗苏联,美国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领导者。
从单边主义到多边主义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国际法和国际规范,推动 各国遵守国际条约和协议,维护全球秩序和稳定 。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作用
强化盟友关系
美国通过与盟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跨大西洋、跨太平洋 等地区的联盟,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调整伙伴关系
美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和调整伙伴关系,扩大自身的战略利 益和影响力,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
美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促进 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建议
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全球绿色低碳经济的 发展。
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
美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与合作
促进国际贸易
美国一直致力于促进国际贸易, 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促进全球
美国的全球战略(1)

时间 2000年 2010年
人均 GDP
35046
47484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最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体
2006年,美国拥有金融资产 56.1万亿美元,占世界金融资产 总和(包括所有银行存款、政府债 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证券共计 167万亿美元)的33.6%,远远大 于世界其他主要金融体。
美国的全球战略(1)
1、美国霸权主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2、美国霸权主义随着实力的增强而不断 扩展其内涵和外延; 3、美国霸权主义的手法不断变换,但追 求的独霸世界的目标不变; 4、美国的霸权主义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三、奥巴马以“巧实力”重振美国“领导地位”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二、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对外战略
大国调动和运用 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等多种手段, 参与国际斗争,维 护和增强本国利益, 实现国家根本政治 目的的涉及全球范 围的方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一)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的全球战略(1)
2020/12/15
美国的全球战略(1)
西方对霸权的理解:领导或优 势地位,特指在联盟中一个国家对其 他国家所行使的领导或统治。
中国对霸权的理解:在国际关系 中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
美国的全球战略(1)
霸权国必备的2个基本条件:
1、拥有绝对的实力 2、具有统治他国的意愿
美国的全球战略(1)
B、“多伙伴世界”构想
为适应世界权力分布分散化、多极化 趋势,奥巴马提出“多伙伴世界”构想。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敌我划线的简单做法, 强调美国愿与不同类型国家一道应对共同 挑战,建立一个美国主导、大国合作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美国的全球化战略

美国全球化战略的个人观点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从各个方面来讲,现在的世界不可以也不可能离开美国。
就上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来说,瞬间就演化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这和现在世界的经济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和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然而,美国的全球化,不是瞬间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
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是霸权主义的另一种形式,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离开了美国,现在的多极化世界将不会存在,甚至将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们现在看一下全球战略的形成:1,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
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
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2,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
原因主要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
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
在此时期,发生了美西战争;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二战打破了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格局,英、法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战略
大陆扩张 海外扩张 全球扩张
美西战争 门户开放
“十四条原则”
威尔逊总统 (1913-1921)
(二)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
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
遏制战略 以军事包围、政治颠覆、外交孤 立、经济封锁,特别是持续的冷战和局部的军事行动, 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加紧对西欧和 其他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争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 在的中间地带,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14
12
10
8
7 .2 9 8
6
5 .8 6 9
4
3 .5 7 7
2
2 .7 7 6 2 .4 9 3 2 .4 1 8
0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巴西 英国
2011年GDP
单位:万亿美元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GDP总量 美元 15.0940万亿
9.8988万亿
2000年
2010年
美国人均GDP 美元
时间 2000年 2010年
人均 GDP
35046
47484
美国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最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体
2006年,美国拥有金融资产56.1万亿美 元,占世界金融资产总和(包括所有银行存款、 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证券共计167万 亿美元)的33.6%,远远大于世界其他主要金 融体。
正确认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
美国虽拥有超强的实力地位,但从总体上已出现相对 下降趋势。
美国虽在各个重要领域拥有主导发言权,却不能任意 地发号施令,在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地受到其 他大国、主要盟国和多边主义的制约。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对外战略
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 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 政治目的的涉及全球范围的方略。
西方对霸权的理解:领导或优势地位,特指 在联盟中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所行使的领导或统 治。
中国对霸权的理解:在国际关系中以实力操纵 或控制别国的行为。
霸权国必备的2个基本条件:
1、拥有绝对的实力 2、具有统治他国的意愿
(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 主导世界经济秩序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1 6 1 5 .0 9 4
1、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与“和平”战略
杜鲁门总统
艾森豪威尔总统
肯尼迪总统
杜鲁门总统
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第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马歇尔计划控 制欧洲,遏制苏联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
第二,实施第四点计划,控制亚、非、拉落后国家; 第三,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建立安全防务条约等; 第四,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孤立、军事 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
尼克松总统
吉米 • 卡特
卡特的“世界秩序战略”
1、重视国家安全 2、维持世界和平 3、加强美国意识形态
对世界的影响 4、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
的政治存在
3、对苏“转守为攻”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和“超级 遏制”战略
里根的“新遏制战略”
大规模扩军备战 对苏放弃缓和保持强硬政策 与苏联加紧在第三世界争夺 加强与盟国的政治协商
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
第一,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解放战略”,力图用战 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 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在军事上提出了 艾森豪威尔总统 “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对社会主义国 家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
第二,在亚非拉地区,美国加紧了全面扩张,针对东 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 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 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要在保持军事实力以防止 苏联扩张的前提下,抓住苏东国家 改革的时机,更多地运用经济、政 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手段,以和平 方式将苏东国家“融合”到西方政 治经济体系当中来。
“超越遏制战联邦制 略”的特点
(1)目标更高。企图把苏联和东欧纳入西方的社会体 系之中,在战胜共产主义的前提下,实现资本主义的一 统天下。
美国军费总额
0.4550 0.4953 0.5287 0.5468 0.6070
全球军费总额
1.035 1.118
1.2 1.339 1.464
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的比重(单位:万亿美元)
占全球军费 开支比重
47% 48% 46% 45%
41%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美国军费总额 0.4550 0.4953 0.5287 0.5468 0.6070 0.6610 0.6980
全球军费总额 1.035 1.118 1.2 1.339 1.464 1.531 1.6
美国军费占全球军费的比重(单位:万亿美元)
占全球军费 开支比重
47% 48% 46% 45%
41% 43% 43%
4、面向全球作战的军事部署
(三)运用先进的科技实力 引领世界科技潮流
美国是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100
80
60
40
45
20
33
0
研发投入 申请国际专利
世界 美国
(四)依靠文化软实力在全世界进行政治渗 透
美国文化扩张的方式
一是以国际文化交流方式进行文化渗透 二是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文化宣传 三是大规模输出文化产品
(二)通过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支配世界战 略格局
1、引领潮流的军事战略思想
80年代的军事信息革命 90年代的军事事务革命 21世纪以来的军事转型
2、绝对优势的武器技术
要求美军武器装备领先于发展中国家1—2代,领先于盟国 0.5-1代。
3、庞大的军费开支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肯尼迪总统
美国的对外政策应该 像美国国徽上的鹰,一只 爪子拿着箭,另一只爪子 拿着橄榄枝。
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对亚非拉推行新殖民
主义政策 ▲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2、全球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
第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 外政策的基石;第二,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 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护美苏之间的均势;第 三,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了对华关系的大 门;第四,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在亚 洲实行有限收缩,实行“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 洲政策;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增强军事存在,阻止 苏联渗透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