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腹腔压力监测

腹腔压力监测

25 mL NS
事例操作
“0”点平面 以腋中线 为“0”点,在 呼气末测定
腋中线
事例操作
压力数值
15(cmH2O)
1mmHg=1.36cmH20
单位 记录数据, 以mmHg 为单位
11 mmHg
事例操作
患者取应 仰卧位且 腹肌松弛
排空膀胱 内尿液后 注入25mL 盐水
以腋中线 为“0”点, 在呼气末 测定
1.IAP增高引起: 1.下腔静脉受压 2.胸内压(ITP)升高 结果: 1.静脉回流减少 2.心脏受压→舒张末期心室容积下降 3.机械性压迫→全身血管阻力增高 4.CO↓,HR↑
肺:
1.IAP增高引起: 膈肌抬高,肺容量减小,肺泡充气减少, 肺间质液体增加(淋巴回流阻塞) 2.结果: 1.胸内压升高 2.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峰压增高 3.肺间质水肿,肺不张,低氧,高碳酸 4.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气压伤
• 超过24 h 后处理的患者, 病死率>66 %。 • ACS 发生后3 h 内及时治疗病死率10 %~30 % • 而若能及时进行减压者,存活率可达到59% 。 • 在IAP> 35mm Hg 而保守治疗者, 死亡率达 100% , 即使手术者死亡率也高达90%。
ACS是一种危重征象,可影响机体的多 个器官和系统。最易累及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其次是胃肠 道、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腹壁,甚至 危及生命,是一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而预后极其凶险的并发症。
腹内高压症
腹主动脉瘤 腹部手术 腹水 肠梗阻 烧伤
缺血 胰腺炎 腹膜炎 外伤 脓毒症 / 全身炎 症反应综合征
研究发现,ICU病人均能发生IAH /ACS,它是导致ICU病人死亡率增加 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ICU护 士我们应熟悉其症状、体征及测量诊 断标准,以早期发现,降低死亡率。

腹内压监测

腹内压监测

腹征分为4级,腹内压 10~14mmHg为Ⅰ级,15~24mmHg为Ⅱ级,25~ 35mmHg为Ⅲ级,>35mmHg为Ⅳ级。
操作注意事项

为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减少感染几率,护理操作中 应注意: 1.测压时排空膀胱,嘱病人采取正确卧 位,即平卧位; 2.应用测压管测压及呼吸末正 压对腹腔压力的影响; 3.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 水时注意无菌操作,严密消毒各连接口处,防止尿 路感染。
什么病人应测量腹内压

1.新收ICU 2.临床恶化或新的 脏器功能衰竭证据 病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具备至少两个IAH危险 因素 。IAH危险因素 1.腹壁顺应性减退 急性呼衰, 腹部手术后绷带紧密包扎;大创伤/烧伤 俯卧位, 床头>30度,中央型肥胖 ;2.胃肠腔内容物增多 胃瘫、肠梗阻、膨胀 ;3.腹腔内容物增多,腹腔积 血/积气 ;4.毛细血管漏/液体复苏、严重酸中毒、 低血压、大量输血、凝血病、大量液体复苏、胰腺 炎、少尿、脓毒症、创伤 IAH ?、ACS、手术。
膀胱内压测量步骤

1. 评估患者导尿管通畅,膀胱排空 2. 遵医嘱行腹内压 监测 3. 患者准备:心电监护,解释,烦躁者适当约束必 要时镇静,患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护隐私 4. 用物准备: 治疗盘、延长管,25ml生理盐水、标尺、三通一个,无菌 剪 5. 连接管路:消毒引流管,用无菌剪剪开,“一字” 型连接三通,三通侧口连接延长管接注射器。 6. 排空膀胱 后旋转三通开关使导尿管端与延长管相通,管道内注入20ml 无菌生理盐水,作为腹内压的传导介质,以患者腋中线为零 点测量病人的膀胱内压 7. 脱开注射器,使延长管于大气 相通,观察水柱波动情况 8. 注意要点:严格无菌操作, 神智清醒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测压完 毕及时去除连接装置,做好终末端无菌保护。 9. 获取准 确读数 操作结束后转回三通,使导尿管和引流管相通保持 引流通畅,整理用物,置于患者正确卧位。 10. 做好记录, 汇报医生

腹腔压力监测.完美版PPT

腹腔压力监测.完美版PPT
原理:膀胱内有50—100ml液体时膀胱壁会象膈肌一样反映IAP的变化。 向胃中缓慢注射50~100ml盐水后可使用鼻胃管或胃造口管进行测压。 测压前保证尿液引流通畅,膀胱排空,夹闭尿管
直接测压法
每次测量前膀胱内液体相等 。
腹内压可通过测量胃内压进行估计。
腹降腹测腹33各--内低腔压内种ww压 死 间 前 压 原aayy可亡隔保可因–– 通率综证通引连 连过,合尿过起接 接测具征液测的YY量有(引量腹经 膀 胱 测 压 法型 型胃重流胃腔A管 管C内要通内内S压意畅压容)进义,进物:因行膀行短下腔静脉压腹估胱估时内计排计间压。空。内力,增增夹加加经胃测压法闭而尿引管起一系经 直 肠 测 压 法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穿 刺 直 接 测 压甚至危及生命。经腹引管测压
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甚至危及生命。
腹腔解剖
❖ 腹腔是一个密闭的体腔, 前壁由肌肉和软组织组 成,后壁由脊椎和腰大 肌组成;上部是膈肌, 下方是骨盆及盆底肌肉 组织,两侧为腹斜肌等 肌肉组织。
腹腔解剖
❖ 腹腔内有胃、肠、肝脏 要求护理人员准确掌握测量方法和认真读取测量数值。
间接测压--胃内测压法
经膀胱压力测定法
❖ 禁忌
▪ 神经性膀胱 ▪ 膀胱损伤 ▪ 膀胱挛缩
临床分级
Ⅰ级
Ⅱ级Βιβλιοθήκη Ⅲ级Ⅳ级腹腔内压 力达10-
14mmHg
腹腔内压 力达1524mmHg
腹腔内压 力达2535mmHg
腹腔内压 力 >35mmHg
腹腔压力监测
优选腹腔压力监测
临床意义 相关概念 监测方法 临床分级
临床意义
1
2
3
各种原因引 起的腹腔内 容物短时间 内增加

腹内压监测

腹内压监测

腹内压的变化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 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腹内压监测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腹腔内高压
腹内压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腹腔内高压,避免因腹腔内高压引起的 器官功能衰竭和危及生命的情况。
指导临床治疗
通过监测腹内压的变化,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指导医生采取 合适的措施进行治疗。
提高患者预后
及时发现和治疗腹腔内高压及其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 后和生活质量。
02
腹内压监测方法
直接测量法
具体操作
在手术中或紧急情况下,医生会将测 量装置插入腹腔,连接压力传感器进 行实时监测。
适用人群
适用于腹部外伤、腹腔内出血、腹腔 严重感染等危重病人。
监测腹内压的变化,评估腹腔内 脏器的功能状况,预防和治疗腹 腔内高压及其相关并发症,为临 床治疗提供依据。
腹内压的生理作用
维持腹腔脏器正常位置
腹内压在正常范围内时,能够保证腹 腔内脏器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促进肠道蠕动
保护性作用
腹内压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起到 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腹腔内脏器不 受损伤。
腹内压监测
目录
• 腹内压监测概述 • 腹内压监测方法 • 腹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 腹内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 腹内压异常的应对措施 • 腹内压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腹内压监测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腹内压监测是指通过特定方法测 量腹腔内的压力,以评估腹腔内 脏器功能状态和腹壁完整性的一 种监测手段。
目的

腹腔压力监测

腹腔压力监测

腹腔压力监测与其他监测指标的整合
腹腔压力监测与呼吸功能监测的整合 腹腔压力监测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整合 腹腔压力监测与肾功能监测的整合 腹腔压力监测与肝功能监测的整合
腹腔压力监测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腹腔压力监测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救治 成功率。
腹腔压力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为手术操作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有助于手术 的顺利进行。
指导术中调整手 术操作减少手术 创伤
评估手术效果指 导术后治疗和康 复
监测腹腔内压力 变化预防腹腔内 高压综合征
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重症监护中的应用:腹腔压力 监测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监测 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 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为及时 治疗提供依据。
添加标题
手术中的应用:在手术过程中 腹腔压力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 解腹腔内的压力变化指导手术 操作避免因腹腔内压力过高或 过低引起的并发症。
腹腔压力监测的局限性
监测结果受多种 因素影响如呼吸、 体位等。
监测结果不能完 全反映腹腔内实 际情况。
操作复杂需要专 业人员操作。
监测过程中可能 存在并发症如感 染、出血等。
06
腹腔压力监测的发展趋势
新型腹腔压力监测技术的研发
无线传输技术:实时监测患者腹腔压力避免有线连接的不便与潜在风险 微型化设计:减小设备体积便于植入与携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智能化分析:通过算法对腹腔压力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快速准确判断病情 多参数监测:整合多种生理参数实现腹腔内多种指标的同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帮助。
监测数据的解读和记录
监测数据的解读和 记录:需要了解正 常值范围注意压力 波形变化准确记录 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和处理。

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中的意义及护理

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中的意义及护理

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中的意义及护理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意义及护理。

方法选取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基础护理、胃管鼻饲治疗护理、心理护理护理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腹内压测定,进行早发现,早治疗。

结果30例患者在密切观察下完成监测治疗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免疫抑制酸性蛋白降低,平均动脉压升高,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疗效确切。

标签:腹内压监测;重症胰腺炎;护理;腹内高压;临床意义重症胰腺炎属于临床上较为特殊的急腹症类型[1],死亡率高,病残率高,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为腹腔高压,病情恶化时则发展为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室隔综合征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性疾病等[2]。

本文旨在探索腹内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中的意义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其中腹内压升高20例,高脂饮食10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为(46.15±2.61)岁,重症胰腺炎平均病程(11.67±2.37)d。

1.2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测量前排空膀胱,遵守无菌操作,首先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将膀胱排空后,将尿管与三通连接后,置于有刻度的标尺,测压管与大气相通,将尿管与压力管道连接后,使用无菌注射器将25ml无菌生理盐水注入膀胱内,等待30~60s后,以腋中线水平为0点,随后将导尿管做垂直固定,使用直尺测量导尿管的液体高度,在患者呼气末读数。

1.3观察指标观察中心静脉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治疗前后对比。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的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的方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前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免疫抑制酸性蛋白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后,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免疫抑制酸性蛋白降低,平均动脉压升高,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

重症技术腹压监测

重症技术腹压监测

总结
腹内压的测定:腹腔压力与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关 系,腔内压升高的程度基本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 比关系,腹内压的测定对腹腔间隙的综合征的诊断 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连续动态测定腹内压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护 理、提高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腹腔脏器灌 注压降低
肾灌注降 颅内灌注

压降低
心功能不 全
低压血症
肝衰肠梗 阻
少尿
颅内压升 高
腹压增高的分级
腹内高压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 Ⅰ级为10~14cmH2O Ⅱ级为15~24cmH2O Ⅲ级为25~34cmH2O Ⅳ级为>35cmH2O
腹压增高的处理方法
Ⅰ级腹压无须处理,Ⅱ级要严密监护,若已出现少 尿、无尿、缺氧、气道压升高,则根据具体情况采 用不同方式减压,Ⅲ级一般手术减压,Ⅳ级需立即减 压术。有研究表明,ACS发生后3h内及时治疗的 病死率在10%~30%。超过24h后处理的病人,病死 率>66%. 常用的减压措施有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减压, 腹腔镜减压等方法,采用何种方式减压视情况而定.
腹内高压的后果
>15cmH2O即为腹内高压,临床出现症状. >20cmH2O时可诊断为腹部腔隙综合症. 腹部腔隙综合征(ACS):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升高至
一定程度时,所导致的腹腔血液供应、心血管、肺、肾、胃肠 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腹压增高的后果
腹压增高
下腔静脉 回流障碍
膈肌上移
腹压测量注意事项
病人情绪平稳、安静情况下监测 测量时必须平卧 冲洗及测压过程中需观察生命体症变化 灌注量<200毫升,灌注速度<50毫升/分钟
腹内压升高常见原因
大面积烧伤 腹腔内出血 腹膜后的严重水肿 内脏器官的水肿 肠系膜静脉阻塞 腹水 腹膜炎 胃肠严重扩张以及腹腔的肿瘤

腹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腹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关 键 词】腹内压 ;监测方法 ;f临床应用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69(2010)08A一0015—03
腹 腔 内 压 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是 临 床诊 断和 治疗 疾病 重要 的生 理学 参数 之一 。各 种 因 素 引 起 腹 内压 持 续 升 高 导 致 腹 腔 高 压 症 fintra— 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继 而 进 展 为 腹 腔 室 间 隔综 合 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危 及患 者生命 。监 测腹 内压 是 临床诊 断 和治疗 的可靠 依 据 ,在 ICU 内常 规 进 行 腹 内 压 监 测 .可准 确 预测 IAH 患者 病 情 变 化 。及 早 防止 ACS的 发 生 ,降低 危 重患 者 的死亡率 l】1。笔 者从 腹 内压监 测 的临床 意义 、 监测方 法 、影 响因 素及腹 内压 的临床 应用 等方 面综 述 如 下
[收 稿 日期】2010—03—07 【基金项 目】广西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 ̄(Z2010296) [作者简介】蒋仕银(1977一),女,广西全州人 ,本科学历 ,主管护师。 【审校人简介】马金 秀(1966一),女 ,广西全 州人 ,研究 生学历 ,副 主 任 护 师 。
的发生 ,整体 提高 危重 患者 的监 护水 平…。ICU 内腹 内压 升 高 的常见 原 因有腹 腔 内感染 、急性 胰 腺炎 、复 杂 的腹 腔血 管手 术 、术 后腹 腔 内 出血 、腹 腔 内或 盆腔 内或腹 膜 后 血肿 形 成 、严 重 腹 水 、肠 梗 阻 、使 用抗 休 克裤 或腹 腔 内填 塞止血 、腹 腔 镜操 作 中腹腔 内充 气 等【61。腹 内压对 急性 胰腺 炎病 情严 重程 度 的判 断 、手 术 时机 的选择 有重 要 的提示 作 用【 1.4 腹 内压 测 量 方 法 1.4.1 直 接 测 量 法 和 间 接 测 量 法 直 接 测 量 法 即 通 过 腹 腔 引 流 管 或 穿 刺 针 连 接 传 感 器 进 行 测 压 , 测 量 值 准 确 ,但 此 方 法 为 有创 操 作 ,加 之 大 多 数 患 者腹 腔 情 况 复 杂 ,故 临 床少 用 。间接 测 压 法 即通 过 测 量 腹 腔 内脏 器 的 压 力 间 接 反 映 腹 腔 内压 力 。 万 勇等 [8]通 过 临 床研 究 回归 分 析 显 示 :腹 内压 与 膀胱 压和 胃 内压 呈显 著 正 相 关 :许 红 阳等 通 过 动 物 实 验 证 实 ,在 不 同腹 腔 条 件 下 膀 胱 压 、上 腔 静 脉 压 、 下 腔 静 脉 压 与 腹 内压 明显 相 关 :李 明岳 等 【lo1、刘 同 淮 等 _l】】研 究认 为膀 胱 压 与 腹 内压 有 较好 的相 关 性 。 临床 上 常采 用 间接 测 压 法 ,即通 过 测 定 胃 、上 腔 静 脉 、下 腔静 脉 及 膀 胱 的压 力 来估 计 腹 内压 。其 中膀 胱 内压 既 可 客 观 地 反 映 IAP,用 于 ACS诊 断 .又可 评 估 IAP上 升 时对 循 环 、呼 吸 和 肾功 能 的影 响程 度 ,具 有 技 术 操 作 简便 、创 伤 小 等 优 点 .因 而 最 常 用 。测 量 方 法 :患 者 取仰 卧位 .排 空 膀 胱 ,将 测 压管 与 Foley尿 管 相 连 接 .通 过 三 通 管 向 膀 胱 内注 入 50~100 ml等 渗 盐 水 ,连 接 测 压 板 ,以耻 骨 联 合 为 零 平 面 ,测 得 的 水 柱 高度 即为 腹 腔 内压 力『12]。 临床 上 测 量 尿 动力 学时 ,所 用 的尿 动 力 仪 可 自动显 示 膀 胱 内压 。在 0~70 mmHg的 范 围 内膀 胱 压 与腹 腔 内 压 力 直 接 测 量 值 有 很 高 的相 关 性 ,如 果 在 小 膀 胱 、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或 腹 腔 粘 连 等情 况 下 ,用 膀 胱 压 来 估 计腹 腔 内压 力 就 不太 可 靠Il31。Balogh等『14睬 用 三 通 导 尿 管 连 续 监 测 腹 腔 内压 力 .有 望 取 代 现 有 测 量 方 法 。 1.4.2 人 工法 和仪 器法 人 工法 即将 尿 管与 带刻度

测量腹内压

测量腹内压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指腹腔内压力,正常情况下为零或接近零,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在0-10厘米水柱之间。

应在仰卧位呼气末、腹肌松弛状态下进行测量。

测量零点与腋中线平行。

以下3种方式被认为是IAP测压方法的金标准:直接IAP测压:穿刺针直接穿入腹腔测得的压力(例如通过腹膜透析管或腹腔镜);间接间歇IAP测压:通过测量膀胱内的压力获得;间接连续IAP测压:通过置放于胃内气囊导管或通过膀胱灌洗连续监测1 由于膀胱内压与腹内压有较好的相关性,危重病人基本都留置尿管,操作简便,经留置导尿管测量膀胱内压可间接反映腹内压,故本科采用膀胱内压测量的间接测量法代替腹内压。

具体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排空膀胱后连接三通,注入36-37℃无菌生理盐水50ml ,然后导尿管与测量装置相连,以耻骨联合为零点,垂直标尺旁水柱与零点的距离即为膀胱内压力。

腹内压相关概念腹内压可分为四级:Ⅰ级:10-14mmHg,Ⅱ级15-24mmHg,Ⅲ级25-35mmHg,Ⅳ级>35mmHg[2]。

2 测量注意事项2.1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在分离或连接管道及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时避免污染。

2.2 每次测压前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再注入水,因为膀胱容积超过100ml时,膀胱壁顺应性较低,不能精确反映腹腔内压[3]。

2.3 在病人平静呼气末进行测量,应排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外在因素,如胸腹带包扎过紧、棉被过重、频繁咳嗽、人机对抗、病人使用正压机械通气或PEEP、呼吸困难、烦躁、屏气等因素。

3 测量的意义3.1 腹内压检测对判断病情危重程度的临床意义:各种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机械性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麻醉等因素均可影响肠功能恢复使腹内压增高,持续的腹内压增高可导致腹胀。

通过监测腹内压的动态变化,来了解病情的发展及预后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腹内压<15mmHg采取密切观察腹内压的变化,不进行特殊处理;腹内压15~25mmHg积极进行胃肠减压使腹内压逐渐恢复正常;腹内压25~35mmHg配合医生早诊断,尽早进行腹部减压术(剖腹探查术)避免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腹内压>35mmHg者,均发生了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较差。

腹腔内压力测定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内压力测定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血流减少 肝功能障碍
胃肠道
动脉缺血,静脉淤血,肠道水肿, 肠粘膜屏障受碍,细菌,毒素易移位 诱发SIRS及MODS
什么是腹腔内高压的主要原因?

体!
.
液体去哪了?
这就是当腹腔内高压没有检测到,演变成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的状况。
腹腔内压力监测的方法
测压方法
直接测压法
临床少用,可通过腹腔 内置管测量。
腹腔内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改变
总容量降低,顺应性降低,吸气峰值压 力升高,高通气阻力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呼吸
循环
心脏顺应性↓,CO↓ 下肢回心血量↓,前负荷↓ CVP增高
肾脏
肾实质和肾血管直接受压,肾血流减少 肾小球,肾小管功能障碍 肾功能衰竭
腹腔内高压症的病理生理改变
ICP增高 CPP降低

肝脏
腹腔内高压症
正常生理状态
正常腹内压
腹腔内高压的高危因素
向心性肥胖 腹部手术后
肠腔内容物↑
Title
腹腔内容物↑

毛细血管渗漏
脓毒症
ICU的危重病人容易患腹腔内高压!
腹内高压症
腹部手术 腹水及腹腔内出血 肠梗阻 烧伤
缺血 胰腺炎 腹膜炎 外伤 脓毒症/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征
ACS的诊断
• 1、急性腹胀和腹壁紧张; • 2、液体复苏后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 • 3、气道峰压逐步增加,出现低氧血症,必 须增加吸入氧浓度; • 4、出现少尿或无尿,液体复苏后利尿剂无 效。
腹腔内压力测定在危重患者中 的应用
腹内压监测的意义
• • • • • • 对于ICU的危重病人,IAH是很常见的 检测IAH的唯一方法是测量腹内压。 IAH/ACS的预后与干预时机密切相关 检测/干预延迟导致成本提高,病人的预后差 检测/干预延迟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积极的非手术干预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ICU患者腹腔压力监测

ICU患者腹腔压力监测

ICU患者腹腔压力监测腹腔压力监测是重症监护室(ICU)中一项重要的临床措施,用于评估患者腹腔内压力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腹腔压力监测的必要性、相关技术、监测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

一、腹腔压力监测的必要性腹腔内压力是指腹腔腔内脏器官与腹膜之间的压力。

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压力较低,能够维持腹腔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

然而,当患者遭受外伤、手术等因素的影响时,腹腔内压力可能升高,导致多种病理性改变,如腹腔间隔综合征、呼吸功能受限等。

因此,监测腹腔压力对于早期发现并干预这些病理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腹腔压力监测的技术目前,常用于监测腹腔压力的技术主要包括间接测压法和直接测压法。

1. 间接测压法间接测压法是通过间接途径来估计腹腔内压力的方法。

临床上最常用的间接测压法是膀胱压力监测法。

通过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并与测压设备连接,可以间接测量膀胱内压力。

由于膀胱与腹腔之间有直接的解剖联系,因此膀胱压力可以反映腹腔内压力的变化。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尿液排出障碍、尿液潴留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2. 直接测压法直接测压法是指通过在腹腔内植入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腹腔内压力的方法。

常用的直接测压方法包括:- 腹腔压力传感器插管法:将压力传感器插入患者腹腔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优点,但需经过手术操作,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

- 反充法:将压力传感器插入患者膀胱,并向腹腔内充气,通过测量充气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来反推腹腔内的压力。

这种方法虽然不需要手术操作,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可能会引起尿液潴留等并发症。

三、腹腔压力监测的方法腹腔压力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持续监测和间断监测。

1. 持续监测持续监测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腹腔压力的变化。

常用的持续监测方法包括使用腹腔压力传感器插管法和反充法。

这种监测方法能够及时发现腹腔内压力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措施。

2. 间断监测间断监测是指在特定时间点对腹腔压力进行监测。

腹内压监测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腹内压监测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腹内压监测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腹腔内压力 (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 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重要的生理学参数之一。

近年来,腹内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的监护中得到高度重视,可为各类危重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依据,观察腹部重症及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效果。

【关键词】腹内压;腹腔间隙综合征;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54-02临床上许多疾病能引起腹内压增高,腹内压增高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1]。

ICU危重患者腹内压升高的常见原因有:腹腔内感染、急性胰腺炎、复杂的腹腔血管手术、术后腹腔内出血、腹腔内或盆腔内或腹膜后血肿形成、严重腹水、肠梗阻、使用抗休克裤或腹腔内填塞止血、腹腔镜操作中腹腔内充气等[2],对此类危重患者应常规进行腹内压力的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整体提高危重患者的监护水平[3]。

各种因素引起腹内压持续升高,从而导致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任何原因引起的腹内压增高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胃肠以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称为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当腹内压大于25mmHg后则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其死亡率高达60%以上[4],可危及患者生命。

1.腹内压的测压方法可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前者是直接置管于腹腔内,然后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气压计测得,这种方法是有创性的,有发生腹腔内感染和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性;后者是通过测定内脏压力来间接反映腹腔内压力,包括膀胱测压法、胃内压测定法和下腔静脉压测定法。

2001年Mark A等[5]首次在人体进行腹内压与膀胱压相关性的研究,证实了膀胱压能较好地反映腹内压,并且膀胱测压法简单方便,故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监测腹内压的方法,所以对可能发生腹腔压增高的患者行腹腔压监测已成为常规[6],膀胱压监测是间接测定腹腔压的金标准。

腹腔内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内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 医学 2 0 1 4 年3 月第 2 6 卷第 3 期
C h i n C r i t C a r e M e d , M r a c h 2 0 1 4 , V o 1 . 2 6 , N o _ 3

1 7 5 ・

论著・
腹 腔 内压监测在危 重患者 中的临床应用
( m mH g ) : 1 0 . 6 2 ±5 . 3 4比 9 . 7 6±3 . 4 0 , f =一 0 . 6 4 7 , P =0 . 5 1 9 ] 。结论 对住 I C U的危重患者进行 I A P测量 , 可 以早 期发现 I A H和 A C S ; 按照标 准的 I A P 评估筛查 系统和 I A H / A C S 管理系统 , 采取适 当的预 防措施 , 将有望改善患
伊敏 么改琦 白宇
探讨腹腔 内压 ( I A P ) 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前 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 以膀胱 【 摘要】 目的
测压 法监 测 北京 大学 第三 医 院危 重 医学科 重症 监 护病房 ( I C U) 住 院危重 患者 的 I A P , 筛查 I A P≥1 2 m mH g
者 比较 , I A H患者 的 I A P 、 S C r 显著升 高 [ I A P( mm Hg ) : 1 4 . 1 6± 2 . 4 3比 8 . 1 3±2 . 2 8 f =1 0 . 9 8 4 , P =0 . 0 0 0 ; S C r (  ̄ mo l / L ) : 1 2 6 . 7 2 - 4 - 8 3 . 0 2比 7 3 . 4 1 ±3 7 . 5 9 , t =3 . 0 8 7 , P =0 . 0 0 5 ] , F G显著 降低 ( mm Hg : 5 9 . 3 2±1 7 . 0 8 、 比7 0 . 2 4± 1 5 . 0 3 , t -  ̄ - 一 2 . 9 5 6 , P =0 . 0 0 4 ) , 而 M A P 、 A P P: 无明显 差异 [ MA P ( mm Hg ) : 7 9 . 1 8±1 2 . 3 3比 8 8 7 1 ±1 7 . 3 4 , f =一 1 . 3 6 8 , P =0 . 1 9 0 ; A P P ( m mH g ) : 7 3 . 4 0 ±1 6 . 1 1比 7 8 . 3 7- 4 - 1 4 . 3 2 , f =一 1 . 4 1 5 , P =0 . ' 1 6 1 ] 。与生存组 比较 , 死亡 组患者 AP P 、

腹内压监测

腹内压监测

一、腹内压监护腹内压监护是由专业监护人员通过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手段对腹腔内压力进行监测,以早期发现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让病人得到规范化治疗,降低或减轻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技术。

1.适应症各类腹腔间室综合症(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包括原发ACS、继发ACS、复发ACS。

腹腔间室综合症是描述腹内压增高后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胃肠以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临床上定义为持续的腹内压大于20mmg(有/无腹腔灌注压小于60mmg),同时伴有IAH相关的新的器官功能障碍/衰竭。

原发ACS是指原发于腹腔盆腔区域疾病而导致的腹腔间室综合征,通常需要外科或放射介入干预。

继发ACS是指非腹腔盆腔区域疾病而导致的腹腔间室综合征。

复发ACS是指原发/继发的ACS,经外科或内科处理缓解后重新发展而来的ACS。

腹内高压的常见原因:1)、创伤和腹腔出血;2)腹部手术;3)、后腹腔出血;4)、腹膜炎,通常为继发性或复发性(如胰腺炎、复发脓肿);5)、腹腔镜和气腹;6)、巨大切口疝修复;7)、为预防术后切口疝而用尼龙腹带腹部包扎;8)、需用大量液体复苏时,通常液体量>5升/24小时;9)、麻痹性、机械性或假性肠梗阻、病情危重的患者,如休克、心肺复苏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高血压及外科手术后。

2.常见的腹内压监测方法常用的腹内压监测法有直接穿刺腹腔测压和经胃、结肠、膀胱、子宫、下腔静脉等间接测压。

本节着重讲最简单和重复性最好的间接膀胱压测定(见图7-3-1)。

膀胱是一个腹腔内结构,膀胱壁顺应性良好,冲入50-100ml液体可使膀胱成为一个被动蓄水池,膀胱内压力变化可以反映腹内压的变化。

图7-3-1 膀胱压监测装置示意图膀胱内压测压方法:患者体位取完全平卧位,经尿道插入双腔Foley尿管,排空膀胱后10分钟,再注入生理盐水25ml,接压力传感器,以腋中线处为调零平面,在呼气末读数,测得压力即为膀胱内压力,单位以mmg表示。

腹内压间接监测(膀胱压监测)

腹内压间接监测(膀胱压监测)
感谢您的观看
3
探索腹腔高压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腹内压监测可以用于研究腹腔高压与相关疾病 (如肠道功能紊乱、肺部感染等)之间的关系, 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
其他应用场景
危重病患者的监测
对于危重病患者,腹内压监测可 以作为常规监测项目之一,以评 估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
手术中监测
在腹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腹 内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手术操作 对腹内压力的影响,预防和及时 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需要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原则,预防感染;同时需 要避免传感器脱落或移位。
间接测量方法
间接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其他相 关生理参数,如血压、呼吸等, 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推算出腹内
压的方法。
间接测量方法具有无创、简便等 优点,适用于无法直接测量腹内
压的病人。
注意事项:由于间接测量方法的 准确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 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判
评估病情预后
腹内压监测结果可以作为评估病情 预后的参考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 者的病情发展趋势。
科研应用
1 2
探索腹内压变化规律
通过长期监测腹内压,研究腹内压的变化规律, 为深入了解腹腔高压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 依据。
评估新药或新疗法的效果
在临床试验中,通过腹内压监测评估新药或新疗 法对腹内压的影响,从而判断其疗效和安全性。
查。
冲洗装置用于清洁导尿管和膀 胱,保持其清洁状态,防止感
染和堵塞。
04
监测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应用评估腹内压水平
通过监测膀胱压力变化,间接评 估腹内压水平,为腹腔高压或腹 膜后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指导临床治疗
根据腹内压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 案,如腹腔穿刺引流、手术干预等, 以降低腹腔高压对机体的影响。

腹腔压力监测的临床应用

腹腔压力监测的临床应用

腹腔压力监测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压力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分析对我院ICU2006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危重症患者均行腹腔压力监测及其他各项监床监测。

结果对于各原因导致急性腹内压增高的患者,强调早期、动态监测腹腔压力,可提前给予治疗干预,在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减少脏器损伤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论腹腔压力的变化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对危重症患者常规监测腹腔压力的变化,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关键词】腹腔压力监测危重症患者护理腹腔是一个封闭的腔隙,其中的任何器官体积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均可导致腹内高压,而膀胱是一个腹腔内结构,膀胱壁顺应性良好,冲入50~100ml液体可使膀胱成为一个被动蓄水池,膀胱内压力变化可以反映腹内压(IAP)的变化。

因此膀胱测压可以反映腹腔间隙综合症的病情变化,对容易发生腹腔间隙综合症的病人,应常规监测腹内压。

膀胱压与直接测定的腹内压在很大范围内(70mmHg)高度相关(r=0.85-0.98,P<0.001),kron等1984年提出并推广使用,被认为是间接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1]。

我科对2006年以来开展膀胱压监测,发现在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提前干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住我院ICU患者中,对存在可以引起腹腔压力增高因素,进行预防性监测腹腔压力的危重病人共56例。

其中急性重症胰腺炎22例,腹部损伤剖腹探查术19例,骨盆骨折伴腹膜后血肿10例,肠梗阻5例。

1.2研究方法采用简易膀胱测压法进行监测腹内压。

膀胱测压方法:(1)用物Foley’s尿管,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50ml),尺子,无菌测压管‘护理记录单,笔。

(2)方法:病人平卧,腹肌放松,利用已有的导尿,先排空膀胱内尿液,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NS,以10ml每分左右的速度注入膀胱后[2],夹闭尿管,将导尿管经三通与无菌测压管相连,测量时尺子0点与耻骨联合同一水平面,开放导尿管,待测压管液面波动平稳,在病人呼气末读取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腹腔内压力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生理学参数之一。

各种因素引起腹腔内压持续升高导致腹腔高压症,继而导致腹腔间隙综合征,危及病人生命。

腹腔内压的监测是临床诊断可靠的依据,在ICU进行腹内压的监测,可以准确预测IAH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预防ACS的发生,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

正常人体腹腔内压力与大气压接近,但有个体差异,在正常情况下平均压力都小于10cmH2O,任何引起的腹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情况都可以增加IAP。

那么腹内压可以分四级:10~14cmH2O为Ⅰ级,15~24cmH2O为Ⅱ级,25~34 cmH2O为Ⅲ级,>34mH2O为Ⅳ级,其中Ⅰ、Ⅱ级对机体的危害较小,通常将腹内压大于20mH2O称为腹腔高压征,大于25mH2O,患者出现少尿,气道高压,低氧血症,心输出量减少,甚至低血容量休克等临床表现的一项或多项即为ACS。

近年来,腹腔内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得到高度的重视,IAP的增高通常见于创伤后或腹部疾病的病人,我们对这类患者进行腹内压的监测,能更好的进行病情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腹内压的监测有好多方法,总的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法就是通过腹腔引流管或者穿刺针连接换能器进行测压,但因为是有创的,临床很少做。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腹腔内的脏器间接反映腹腔内压力。

间接测压法有通过食道胃,直肠等监测,但临床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膀胱内压测量法,该方法既可以客观的反映IAP,用于ACS的诊断,又可以评估IAP 上升时对呼吸,循环和肾功能的影响程度,具有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又小。

我们科室就是采用该方法进行测量的,测量的方法:患者仰卧位,排空膀胱,通过三通将换能器与导尿管连接,换能器与导联线连接通过模块将数字显示在监护仪上,每次测量时通过三通向膀胱内注入50ML生理盐水将换能器置于耻骨联合水平面,测得的数据即为膀胱内压。

当然腹腔内压的测量也有影响因素,有患者本身体重指数,腹部手术史,有无并发症的存在,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屏气,烦躁不安等,我们是通过膀胱测量,那么膀胱本身的疾病也会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

另外还有外界的因素如被褥太紧,腹带太紧,机械通气,注入的盐水太热或太冷,注射速度过快刺激膀胱等。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我们监护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为的误差,虽然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的教科书上没有介绍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我也
是工作后才遇到的。

现在的教科书可能也没有详细介绍,故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同事或从普通病房刚轮进来的护士可能会感到陌生。

所以如果有病人监测腹内压的,护士长会安排实地相关内容的培训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另外我们在操作时也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

还有要尽量减少影响因素如换能器的位置要在耻骨联合平面,注入膀胱的水要在37~40度,不宜过冷或过热,注水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膀胱肌肉的收缩引起膀胱内压的升高,机械通气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可以暂时脱离呼吸机排除对腹内压的影响等。

腹腔内压的监测能及早发现LAH,能早期诊断和治疗ACS,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故我们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腹内压的监测,熟练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提高监护室的监护水平。

护士签名高少燕
护士长评分护士长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