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监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有机质
含量 来源
大部分集中于土壤表层(0—20cm) 动、植物残骸以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等
作用
以腐殖质为主,它作为土壤有机胶体具有吸收性 能、土壤缓冲性能以及与土壤重金属的络合性能 等, 对土壤的结构、性质、质量有重大影响。
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三)土壤生物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1)土壤污染程度加剧。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 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2)土壤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 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变化范围宽——可分为九级。 我国土壤东南酸,西北碱,多在pH4.5~8.5。 活性酸度,潜性酸度(可交换H+,Al3+)。
3. 氧化还原性
既具有氧化性、有具有还原性,组成复杂。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5.1.3 土壤背景值
定义: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 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Ni 26.9 14.36 23.4 1.74 7.7~71.0
Pb 26.0 12.37 23.6 1.54 10.0~56.1
Se 0.290 0.255 0.215 2.146 0.047~0.933
V 82.4 32.68 76.4 1.48 34.8~168.2
Zn 74.2 32.78 67.7 1.54 28.4~161.1
Al 6.62 1.626 6.41 1.307 3.37~9.87
Cr 61.0 31.07 53.9 1.67 19.3~150.2
Cu 22.6 11.41 20.0 1.66 7.3~55.1
F 478 197.7 440 1.50 191~1012
Hg 0.065 0.080 0.040 2.602 0.006~0.272
Mn 583 362.8 482 1.90 130~1786
ຫໍສະໝຸດ Baidu
Li 32.5 15.48 29.1 1.62 11.1~76.4
Na 1.02 0.626 0.68 3.186 0.01~2.27
①A层指土壤表层或耕层。
元素
算术 均值 标准差
几何 均值 标准差
95%置信度 范围值
K 1.86 0.463 1.79 1.342 0.94~2.97
Ag 0.132 0.098 0.105 1.973 0.027~0.409
表5.1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表5.2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
石块
石砾
粗砾 细砾
沙砾
粗沙砾 细沙砾
粉粒
粗粉粒 细粉粒
黏粒
粗黏粒 细黏粒
粒径/mm >10 10~3 3~1
1~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
(二)土壤有机质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我国土壤分布图
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 治项目(2005-2008):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 共同承担,总经费约10亿元,三 年半左右完成 。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必测项目 22个,选测项目16个;
➢土壤环境主剖面背景点对比调 查:必测项目包括61个元素全量、 13种元素的有效态、4类有机污 染物和部分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3)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土壤污染防治 基础薄弱。
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贫瘠化
土壤环境问题
土壤生态环境破坏
盐渍化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 5.1 土壤基本知识 ❖ 5.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5.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 5.4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 5.5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及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 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 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放线菌
蚯蚓
细菌 线虫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图
(四)土壤溶液和空气
土壤溶液和空气
溶液
a.对土壤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的形成过程有 决定性作用。 b.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的主要供给源。
基本要求:
(1)了解土壤基本知识及土壤污染的特点; (2)熟悉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5.1 土壤基本知识
5.1.1 土壤组成
土壤是地球表层的岩石经过生物圈、大气圈和 水圈的综合影响演变而成的。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
根须
土粒上的吸附水 土粒 土壤空隙
被水饱和的土壤
排入地下水 中固、液、气相结构图(自S. F. Manahan,1984 )
表5.3 全国土壤(A层①)背景值
单位:μg/kg
元
算术
几何
95%置信度
素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范围值
As 11.2 7.86 9.2 1.91 2.5~33.5
Cd 0.097 0.079 0.074 2.118 0.017~0.333
Co 12.7 6.40 11.2 1.67 4.0~31.2
空气
a.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的总称。 b.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之一。
土壤水分
毛管水、重力 水、地下水
土壤水冻结时 形成的冰
存在于土壤空 气中的水汽
吸湿水、 膜状水
土壤溶液的来源
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降雪、地表径流、灌溉、地下水。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1. 吸附性 2. 酸碱性
吸附能力强——对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如重金属离子)均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
定义
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约占土壤固体部分 总重量的90%以上,有土壤骨骼之称。
作用
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可分为原生 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瞧! 颗粒大小多么不匀
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按照土壤中各粒 级含量的相对比例进行分类。
国际制:见表5.1。 我国分类方法:见表5.2。
Be 1.95 0.731 1.82 1.466 0.85~3.91
Mg 0.78 0.433 0.63 2.080 0.02~1.64
Ca 1.54 1.633 0.71 4.409 0.01~4.8
Ba 469 134.7 450 1.30 251~809
B 47.8 32.55 38.7 1.98 9.9~151.3
含量 来源
大部分集中于土壤表层(0—20cm) 动、植物残骸以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等
作用
以腐殖质为主,它作为土壤有机胶体具有吸收性 能、土壤缓冲性能以及与土壤重金属的络合性能 等, 对土壤的结构、性质、质量有重大影响。
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三)土壤生物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1)土壤污染程度加剧。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 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2)土壤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 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变化范围宽——可分为九级。 我国土壤东南酸,西北碱,多在pH4.5~8.5。 活性酸度,潜性酸度(可交换H+,Al3+)。
3. 氧化还原性
既具有氧化性、有具有还原性,组成复杂。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5.1.3 土壤背景值
定义: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 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Ni 26.9 14.36 23.4 1.74 7.7~71.0
Pb 26.0 12.37 23.6 1.54 10.0~56.1
Se 0.290 0.255 0.215 2.146 0.047~0.933
V 82.4 32.68 76.4 1.48 34.8~168.2
Zn 74.2 32.78 67.7 1.54 28.4~161.1
Al 6.62 1.626 6.41 1.307 3.37~9.87
Cr 61.0 31.07 53.9 1.67 19.3~150.2
Cu 22.6 11.41 20.0 1.66 7.3~55.1
F 478 197.7 440 1.50 191~1012
Hg 0.065 0.080 0.040 2.602 0.006~0.272
Mn 583 362.8 482 1.90 130~1786
ຫໍສະໝຸດ Baidu
Li 32.5 15.48 29.1 1.62 11.1~76.4
Na 1.02 0.626 0.68 3.186 0.01~2.27
①A层指土壤表层或耕层。
元素
算术 均值 标准差
几何 均值 标准差
95%置信度 范围值
K 1.86 0.463 1.79 1.342 0.94~2.97
Ag 0.132 0.098 0.105 1.973 0.027~0.409
表5.1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表5.2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颗粒名称
石块
石砾
粗砾 细砾
沙砾
粗沙砾 细沙砾
粉粒
粗粉粒 细粉粒
黏粒
粗黏粒 细黏粒
粒径/mm >10 10~3 3~1
1~0.25 0.25~0.05 0.05~0.01 0.01~0.005 0.005~0.001
<0.001
(二)土壤有机质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代表20世纪80年代
我国土壤分布图
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 治项目(2005-2008):
➢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 共同承担,总经费约10亿元,三 年半左右完成 。
➢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必测项目 22个,选测项目16个;
➢土壤环境主剖面背景点对比调 查:必测项目包括61个元素全量、 13种元素的有效态、4类有机污 染物和部分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3)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土壤污染防治 基础薄弱。
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贫瘠化
土壤环境问题
土壤生态环境破坏
盐渍化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 5.1 土壤基本知识 ❖ 5.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5.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 5.4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 5.5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及动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 解及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的形态转化起着主导作 用,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放线菌
蚯蚓
细菌 线虫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图
(四)土壤溶液和空气
土壤溶液和空气
溶液
a.对土壤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的形成过程有 决定性作用。 b.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的主要供给源。
基本要求:
(1)了解土壤基本知识及土壤污染的特点; (2)熟悉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测定。
5.1 土壤基本知识
5.1.1 土壤组成
土壤是地球表层的岩石经过生物圈、大气圈和 水圈的综合影响演变而成的。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
根须
土粒上的吸附水 土粒 土壤空隙
被水饱和的土壤
排入地下水 中固、液、气相结构图(自S. F. Manahan,1984 )
表5.3 全国土壤(A层①)背景值
单位:μg/kg
元
算术
几何
95%置信度
素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范围值
As 11.2 7.86 9.2 1.91 2.5~33.5
Cd 0.097 0.079 0.074 2.118 0.017~0.333
Co 12.7 6.40 11.2 1.67 4.0~31.2
空气
a.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的总称。 b.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之一。
土壤水分
毛管水、重力 水、地下水
土壤水冻结时 形成的冰
存在于土壤空 气中的水汽
吸湿水、 膜状水
土壤溶液的来源
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降雪、地表径流、灌溉、地下水。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1. 吸附性 2. 酸碱性
吸附能力强——对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如重金属离子)均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一)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
定义
组成土壤的基本物质,约占土壤固体部分 总重量的90%以上,有土壤骨骼之称。
作用
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可分为原生 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瞧! 颗粒大小多么不匀
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分类:按照土壤中各粒 级含量的相对比例进行分类。
国际制:见表5.1。 我国分类方法:见表5.2。
Be 1.95 0.731 1.82 1.466 0.85~3.91
Mg 0.78 0.433 0.63 2.080 0.02~1.64
Ca 1.54 1.633 0.71 4.409 0.01~4.8
Ba 469 134.7 450 1.30 251~809
B 47.8 32.55 38.7 1.98 9.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