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汇总
心理学知识汇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的汇总。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
感知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步。
例如,视觉感知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世界,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但感知并非完全客观,会受到我们的期望、经验和情绪的影响。
注意则决定了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哪些信息上。
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不由自主地被某些刺激吸引,比如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有意注意则是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任务或对象上。
记忆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而长期记忆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
遗忘是记忆的常见现象,其原因包括干扰、衰退等。
思维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也是我们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
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在儿童时期,身体和认知发展迅速。
例如,儿童在语言习得方面经历了从简单的单词到复杂句子的过程。
他们的道德观念也逐渐形成,从最初的以自我为中心到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面临着身份认同的挑战,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阶段的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成年后,个体在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继续发展和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在认知能力上有所下降,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和心理。
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想法。
比如在街头看到一群人抬头看天,其他人可能也会跟着抬头。
社会认知涉及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判断。
刻板印象就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例如认为某个地区的人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性格特点。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
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相似性、互补性、外貌等。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人和动物心里现象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和思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是认知过程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等(3)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心理学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861年法国,布洛卡区与语言活动有关)(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技能的单位。
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神经中枢)。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心理活动是指人类在感知、思维、感情和意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活动。
心理过程是指人类在感知、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等方面的一系列过程。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它既包括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包括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推理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等。
4.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
它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1.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和反映,而知觉是指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2.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认知和行为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记忆是指人类在学习过程中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保存、提取和再认。
3.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人类个体在面对特定事物或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动机是指人类在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时的内在驱动力。
4.认知与智力:认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智力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5.个体差异与个人发展:个体差异是指每个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和倾向。
个人发展是指人类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过程和变化。
6.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
人际关系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互作用和交流过程。
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既包括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研究,也包括教育实践和改革的应用。
2.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帮助人类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科。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概念:2、心理的实质:心理——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反映(一)心理的物质载体•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二)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以在客观实践中找到依据。
人类的产生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狼孩事件”(三)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2 、人对现实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试法、个案法第二章感知觉1、感知觉概念:2、感觉的规律:3、知觉特征:4、错觉概念:第三章思维1、思维定义:2、思维分类:3、想象定义:4、思维品质p965、问题解决的含义P97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四章记忆1、记忆的含义2、记忆分类3、遗忘规律4、影响遗忘的因素5、p168看一看第五章能力1、能力的定义2、能力分类3、影响能力发展因素4、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第七章注意1、注意的概念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影响因素4、注意的品质第八章动机1、动机的概念2、需要的概念3、马斯洛需要理论4、诱因定义5、趋避冲突6、第三节看一看1、情绪定义: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包含情绪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
2、情绪状态及影响因素3、情感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应用1、气质定义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2、气质类型及特点3、气质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应用4、性格5、影响性格成因:⑴生物遗传因素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上的特点,对人格格的形成也有影响。
生理成熟的早晚对人格形成也有影响。
⑵社会文化因素⑶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的收入水平,家长的职业,家庭结构的健全程度,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子女的多少等等。
⑷早期童年经验⑸自然物理因素。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探究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心理学分支1.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思维、研究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老年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
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包括观念、态度、信念和群体行为等方面。
4.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个性特征、态度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关注个体差异和特质的形成。
5.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心理问题,主要用于治疗和咨询等领域。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语言和动作等得出结论的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形式。
2.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因果关系,从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具有高度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由被试者填写回答的方法,用于收集大量的主观信息和量化数据。
4.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或群体的深入观察和分析,通过详细记录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其特点和问题。
四、经典实验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旨在研究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变化,揭示了权威和社会角色对行为的影响。
2.小阿尔伯特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通过条件反射,研究孩子们对于特定刺激的恐惧和冲动反应。
3.皮格马利翁实验皮格马利翁实验揭示了人们在团体情境中的从众行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相互模仿和追随他人。
五、心理疾病1.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造成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
2.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会导致人体出现心悸、出汗和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六、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对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
下面是100个关于心理学的常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1. 意识:意识是我们对自我和环境的主观体验。
2. 潜意识:潜意识是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包括潜意识的回忆和愿望。
3. 知觉:知觉是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4. 学习: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5. 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如何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验和信息。
6.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7. 思维:思维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8. 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9. 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0. 自尊:自尊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
11. 压力:压力是外部事件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12. 焦虑:焦虑是对真实或想像中的威胁的担忧和恐惧。
13. 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和对未来感到绝望的状态。
14.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临床诊断。
15.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学专家交流来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6.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17.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18.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社会影响。
19.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发展和变化。
20.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问题,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21.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测试和评估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
22. 人类发展: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几个方面。
23.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关注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期的成长和变化。
24.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研究青春期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
25. 成人发展:成人发展研究成年人中的发展、变化和成熟过程。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观察、实验和认知分析等方法,探索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群体心理等。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思维的过程,研究人类是如何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
主要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习和智力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变化的心理过程。
研究对象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
主要内容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社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四、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群体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态度与行为、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
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群体决策以及社会认知有重要意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人格评估和人格发展等。
人格心理学对于了解人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有重要意义。
六、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帮助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
临床心理学对于调节心理状态、处理心理疾病和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七、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旨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评估和咨询等。
教育心理学对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有效教学和改进教育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八、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是研究工作环境和组织中的个体心理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体满意度为目标。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选择、人员招聘和选拔、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等。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对于企业管理和员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探索促进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资格证 - 《心理学》重要知识点207个
《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207 个第一部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定义见后)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心理学的十大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的十大知识点总结1. 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学习是指通过接触和体验获得新知识或技能,而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在大脑中。
在心理学中,研究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在教育和培训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2. 情绪和情绪调节情绪是人类行为和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人类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
在心理学中,研究情绪和情绪调节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和调节情绪。
3. 人格和自我人格和自我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的特质和行为。
在心理学中,研究人格和自我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特质和行为,以及如何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自我。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思维。
在心理学中,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思维,以及如何更好地改善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思维。
5. 注意力和感知注意力和感知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的注意力和感知过程。
在心理学中,研究注意力和感知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和注意力过程,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人类的感知和注意力能力。
6. 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在心理学中,研究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以及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
7. 人类发展人类发展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在心理学中,研究人类发展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帮助人类的发展。
8. 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和潜意识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系到人类的意识和潜意识过程。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定义。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如通过眼睛看到红色(视觉),通过耳朵听到声音(听觉)等。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例如把苹果的红色、圆形、甜味等个别属性综合起来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
-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例如,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会感到高兴(积极情绪),当失去重要东西时会感到悲伤(消极情绪)。
- 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学生为了考上理想大学,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坚持每天学习。
-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
例如,人有对食物的需要(生理需要),也有对尊重的需要(社会需要)。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由需要转化而来。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等。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如诚实、勇敢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例如,在幼儿园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来研究儿童的社交发展。
- 实验法。
- 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第一章现代的研究与发展1.心理学的感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现象的实质: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态度3.人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映动作或活动。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管能动态度:个体行为是其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反过来,个体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人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4.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体心理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差异心理过程的稳定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个性差异指个性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心理过程与个性差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也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6.心理学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学派名称与年代主要人物研究对象基本观点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意识的结构意识内容可以分1879-1900 解为感觉,意象,激情三种基本要素机能主义1890-1930 詹姆斯意识的功能意识体验的适应性目的要比结构更重要格式塔心理学1912-1940 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意识的组织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1913-至今华生,斯金纳环境对人和动物外显行为的影响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精神分析学派1900-至今佛洛伊德决定行为的无意识因素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认知心理学1950-至今奈瑟,西蒙,皮亚杰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心理学需要了解人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加工信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1950-至今罗杰斯人类缩独有的特殊经验人是自主的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完整版)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第⼀章⼼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1、⼼理学——⼼理学是研究⼈的⼼理现象发⽣、发展规律的科学。
2、⼼理现象——⼼理现象是⼼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理过程和个性⼼理特征的统⼀体。
3、⼼理过程——是指⼈的⼼理活动发⽣、发展的过程,具体⽽⾔,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下,在⼀定的时间内⼤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理特征——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理特点,包括能⼒、⽓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个统⼀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产⽣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①⼈的情感对意志⾏动有⼀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的情感。
7、⼼理学真正成为⼀门独⽴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理学家冯特在莱⽐锡建⽴⼼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理学是⼀门与⾃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的⼼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的⼼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如体温的⾼低或饥渴等等;③⼼理因素,即⼼理对⼼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的⼼理对今天发⽣的⼼理的影响。
10、⼈的⼼理实质:⼈脑是产⽣⼼理的器官,⼼理是⼈脑的机能。
⼈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1、⼼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理学规律。
2、⼼理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主义做⽃争;⼼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定的理论意义;⼼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它探讨人类的感知、注意力、语言理解与产生、记忆、思维方式等认知活动,并研究其与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关系。
1. 感知感知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对感官刺激做出的心理反应。
感知领域的研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感知过程是一个先接收刺激,再通过感觉器官传递信息至大脑并对其进行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2.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我们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刺激或信息,并忽略其他无关刺激的心理能力。
注意力分为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注意两种。
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刺激,忽略其他刺激。
分配注意是指我们将注意力分配到多个任务或刺激上,以实现多任务的同时处理。
3. 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将所接收的信息转化为可保存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感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性记忆指的是接收刺激时的一时性记忆;短时记忆是临时储存信息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指长期保存信息的记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召回和使用。
4. 学习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观察和实践等途径获取新知识、技能和理解的过程。
学习可以分为经典条件作和操作条件作两种。
经典条件作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建立学习,如巴氏实验;操作条件作是个体通过试错、奖惩等方式建立学习,如实验室鼠标的训练。
5.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在面对新任务或情境时,我们通过认知过程和技巧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问题解决包括问题分析、思维策略和决策等。
例如,通过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运用不同的思维策略,我们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通过决策,我们可以做出选择。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和人格特点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它关注人的性格、情绪、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研究人的行为是如何由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 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维度来描述和衡量。
心理学知识总结
第一节认知过程一、感觉和知觉1.区别与联系区别:(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的产生不依赖经验,而经验在知觉产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联系:(1)感觉与知觉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2)感觉产生后会迅速升华为知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度觉、触压觉、痛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3.感受性与感受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产生感觉的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4.知觉的特性(重点):(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会把感觉的东西分为对象和背景(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二、记忆1.定义: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是一个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分类: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记忆加工和保持时间长短的分类: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记忆包括的环节:识记、保持再现识记: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是记忆活动的开端,是其他环节的前提和开端;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5、保持:对识记的内容进行积累、加工和巩固的过程6、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的再现。
记忆规律(重点)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遗忘的机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00个必备心理学常识
100个必备心理学常识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2. 感知是对环境信息的处理和理解3. 认知是对信息的加工、储存和使用4. 研究是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5. 记忆是信息加工的一部分6. 思维是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7. 人格是个体的特质和惯的总和8. 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9. 偏见是基于不恰当偏见和成见的态度和行为10. 压力是激发和调节行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11. 忧虑是未来事件的负情绪预期12. 焦虑是过度担心和害怕13. 抑郁是可能引起严重情感和生理疾病的情绪状态14. 过度自恋是高度评价自己的情况15. PTDS是遭受重大创伤后出现的严重心理问题16. 精神分裂症是现实与幻觉之间的错觉17. 双相情感障碍是患有快速情感波动和极端情感的抑郁障碍和躁狂抑郁18. 抗抑郁药可以改善抑郁症状,但需要谨慎使用19.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人与专业人员交流,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20. 表演是根据观察到的情感和行为来模仿或表达21. 研究理论研究人们如何研究新知识和技能22. 意识是感知和认知的结果23. 本能是和遗传有关的天生行为24. 创造力是独特的想法、洞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25. 常识是基础知识和经验26. 情绪是针对特定事件的短期反应27. 情绪智力是掌握情绪的能力和综合情感和合理思考的能力28. 社交心理学研究人际互动和社交行为的影响29. 自尊心是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30. 恐惧是针对未知或潜在危险的情感反应31. 恐慌障碍是突然发生的恐惧攻击32. 数据分析是统计工具来识别数据和变量之间的关系33. 性格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差异34. 睡眠对心理和生理健康至关重要35.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动态的影响36. 珂学德模型是人类技能的架构37.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个体和团队的行为和关系38. 婴儿期是最大的认知和感知发展时期39. 童年期是人格和行为的塑造时期40. 青少年是成长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不稳定的时期41. 成年期是个人心理和行为的稳定的时期42. 老年期是认知和身体功能下降的时期43. 老年人有更高的幸福感44. 恋爱可以影响心理和行为45. 婚姻是个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开展人际关系的基础46. 感情破裂是常见的负面生活事件47. 育儿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未来48. 人际互动是交往基础把不同个体联系在一起49.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50. 动机是引起行为和思维的力量51. 自我控制是平衡心理和行为的关键52. 人们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53. 好奇心促进研究54. 判断是基于信息和经验的推理55. 推理是根据信息和经验形成结论的过程56. 决策是从不同选项中选择一个的过程57. 兴趣是对特定活动和主题的好奇心和热情58. 领导是影响和管理他人行为的过程59. 偏执狂是对其他人的恐惧和怀疑60. 社交焦虑是在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过度害羞和紧张61. 痴呆症是认知和功能逐渐下降的疾病62. 依恋是与他人的关系方式63. 投射是把负面情感和行为归咎于别人的行为64. 癫痫是突然的神经系统异常65. 药物滥用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66. 人们可能会调整他们的自我概念来适应不同情境67. 纠错是根据错误信息更新认知结构68. 心理性压抑会导致不良效果69. 读笔记有助于信息加工和记忆70. 研究外语会增加对不同文化和经验的理解71. 欲望的延迟满足可以鼓励长期目标的实现72. 创造性多样是差异的来源73. 社会支持是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74. 学术成就和情绪智力与幸福感有关75. 困难环境下,对帮助他人可能会减轻应激76. 悲伤是面对挫折和损失的自然反应77. 宗教可以提供个人和社会安全感78. 心理韧性是创新和应对不良情境的关键79. 情感调节是适应和应对情景的一种能力80. 针灸可以缓解某些心理和身体问题81. 预知行为是监测分析行为的方法82. 肌肉放松训练可以减轻身体和心理的压力83. 负面情感可作为触发积极变化的力量84. 神经元是人类思考和行为的基础85. 经验取向治疗使用个人现有能力来应对压力86. 领导的效果可能会因情境而异87. 身体活动和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88. 面向目标的思考可以促进实现目标89. 分心是控制和使用注意力的问题90. 组织性文化是组织中分享和塑造的价值,和惯91. 个人和团队行为受制于社会期望92. 社区参与可以促进社会凝聚力和人际关系93. 创造性思考是自由表达和创新的基础94. 葛兰素史克评估可以衡量人格和行为95. 条件反射是自然反应的一种形式96. 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97. 善意行为会获得更多善意行为的回应98. 同理心可以促进理解和共情99. 社交网络可以有助于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100. 心理学可以搜索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经验的科学。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不同,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规律包括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等。
(二)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4、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四)思维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是关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研究。
它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感知、认知、情感、学习、记忆、个性、社交互动以及心理健康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知识点。
1. 感知与认知感知和认知是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感知指的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加工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认知则是指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解释和组织的过程。
感知与认知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应。
2. 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获取新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心理学家研究不同类型的学习,包括条件反射、习得性和认知学习等。
记忆则是指对学习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通过记忆我们能够回想起过去的经历和知识。
3. 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稳定模式。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格心理学来了解人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它们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五大人格特质是一个常用的人格测量模型,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情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它关注人类对他人的态度、信念和群体行为,以及人际交往、群体动力和社会规范等。
社会认知理论和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框架。
5. 情绪与动机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事物或情境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决策和行为。
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和动机的形成、表达和调节机制,以理解人类情绪体验和行为。
6.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应激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学家致力于识别和治疗心理障碍,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7.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和变化。
它关注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同阶段的社会、情感和认知发展。
通过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起源与变化。
8. 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过程与神经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门工具。
下面是100个心理学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人们对自己产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2. 长期积累的心理创伤会导致许多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
3. 性格是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的。
4. 成功或失败的心理体验是主要由个体内部的信念、期望和经验决定的。
5. 个体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行为。
6. 人们通常会将他们自己的信仰和理念项目到他们认为的他人身上。
7. 知觉和认知是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基础。
8. 同理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动机。
9. 心理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
10. 促进勇气、乐观和自尊心的培养能够帮助人们更自信地面对生活挑战。
11. 人们往往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帮助下才能获得成功。
12. 恐惧和焦虑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提高警觉性和准备度,但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13. 注意力和专注力是人们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
14.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开发大脑功能的关键。
15. 成功的沟通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交流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16. 人们对物品和情境的价值评估可能受到心理倾向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7.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思维过程,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8. 观察他人的表情和体态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19. 人们可能会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态度,这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个性和经历。
20. 学习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过程,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和挑战。
21. 情绪能够影响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决策,所以情绪管理对于成功和健康是很重要的。
22. 人类的决策过程往往被许多不良因素所影响,比如情绪、价值观念、经验和环境等。
23. 其他人的反馈和支持可以增强个体的动力和积极性,促进他们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心理学1、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就是脑得机能,脑就是心理得器官。
人得心理得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5、神经系统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得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
“望梅生津”,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得。
7、心理学得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心理学得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她主张用实验得方法来分析人得心理结构,因此,她得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得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
华生认为:意识就是玄妙得不可捉摸得,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得行为,主张行为就是“刺激-反应”得联结,因此她得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就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
“格式塔”就是从德文而来,意思就是完形或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得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与”,强调从事物得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
她提出要用精神分析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得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学思潮与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一势力)机械得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得第二势力)本能得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得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得支配,具有个人发展得潜能,强调这就是理解人得心理与行为得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得一种思潮。
早期得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
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得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得角度研究人得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得行为,必须研究它得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得研究。
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知识得获得、贮存、提取与应用得过程。
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注意得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9、注意得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窗外得歌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得,并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
“盲打”、织毛衣不用瞧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
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注意得品质:注意得广度、注意得稳定性、注意得分配、注意得转移。
一、注意得广度也叫注意得范围,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得对象得数目。
数量越大,注意得广度越大。
影响因素:1、被知觉对象得特点;2、人们当时得知觉任务;3、一个人已有得经验与知识二、注意得稳定性就是指把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得时间得长短特性。
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影响因素:1、注意对象得特点。
2、有无坚定目得。
3、个人得主观状态。
三、注意得分配就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得现象。
注意分配得条件:1、在同时进行得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就是已经熟练得。
2、同时进行得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3、几种不同得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得组织。
如自弹自唱、边歌边舞等。
四、注意得转移就是根据新得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得现象。
影响因素:1、原来注意得强度。
2、新得注意得对象得特点。
3、神经过程得灵活性。
4、已有得习惯。
1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得运用一、无意注意得规律在教学中得应用(一)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维持在单调贫乏得内容上得时间就是短暂得,而新颖、丰富得内容却能保持相当长久得注意。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二、有意注意得规律在教学中得应用(一)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得学习目得。
注意得规律表明:个体注意得目得、任务越清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越能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困难与干扰,有意注意就越集中。
(二)对学生学习得要求要严格而适当。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得要求,如对课前预习、课堂纪律、课后作业、实际操作得要求,既要严格也要适当,应就是学生力所能及得,但又不就是轻而易举得。
要求太高,学生易失去信心;要求太低,学生又不会重视。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注意得集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四)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五)利用间接兴趣。
三、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得应用在我们得学习与工作中,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就是经常转化交替得。
这两种注意得相互交替,使注意能长时间地保持集中。
教学中,学生如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产生疲劳与注意得涣散,从而难以长时间地坚持学习。
但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得内容不可能都就是有趣与吸引人得,必须通过有意注意来协调活动,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得规律。
12、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个别属性得反映;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整体属性得反映。
13、感觉就是知觉得基础,知觉就是感觉得整合。
14、感觉得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15、知觉得种类:1)根据知觉反映得客观对象得不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得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及方位知觉等。
时间知觉就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得延续性(时间长短)、顺序性(先后)与周期性得反映。
运动知觉就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得反映。
分为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得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16、知觉得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7、感觉与知觉得关系1、区别1)感觉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得反映;知觉则就是对客观事物得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得综合得、整体得反映。
2)感觉就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得活动,它得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得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得物理特性,相同得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得感觉;而知觉则就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得纯粹得心理活动,它得产生就是在感觉得基础上对物体得各种属性加以综合与解释得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得主观因素得参与。
3)从感觉与知觉得生理机制来瞧,感觉就是单一分析器活动得结果;而知觉比感觉复杂,它就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得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得结果。
2、共同点:都就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得反映,属于认识得低级(感性)阶段。
3、联系:感觉就是知觉得有机组成部分,就是知觉得基础,而知觉则就是感觉得深入与发展。
18、生物钟现象:人体内得一切物理变化与化学都就是有节律得,这些节律性得变化就就是所谓得“生物钟”得机制。
19、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20、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得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1、一般而言,模像直观得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2、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得保持与再现。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来瞧,即对输入信息得编码、储存、提取得过程。
23、记忆得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准备性就是记忆得提取与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得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得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得实际问题。
)24、记忆得分类:(1) 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0、25---2秒钟之间):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时间很短;容量有限(7±2组块);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3、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2) 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5、保持就是指已获得得知识经验在人脑中得巩固过程。
保持就是记忆得中心环节。
26、遗忘:识记过得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者错误地恢复与提取。
27、艾宾浩斯得遗忘曲线规律:遗忘得进程就是不均衡得,其趋势就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得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28、影响遗忘进程得因素:(1)学习材料得性质;(2)识记材料得性质与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得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得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与动机。
29、防止遗忘得方法——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掌握复习得量。
30、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1s左右)、声像记忆(1s~4s)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编码方式:听觉编码(主)、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与语义编码,又被称为信息得双重编码。
两种不同得记忆: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31、提高记忆效果得方法:1)明确记忆目得,增强学习得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得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得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得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