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临床评定技术常规
步态分析 Word 文档
实训5 步态分析【实训目的和要求】1.理解正常步态及常见异常步态分析方法。
2.掌握步态评定方法中的目测分析法及定量分析法。
【仪器设备】白粉、皮尺、三角尺、量角器、秒表、照相机或摄象机、评价表、笔。
【实训步骤】临床步态分析一般采用目测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1.目测分析(1)了解病史:患者既往的损伤、疾病以及手术史,对于判断步态有重要参考价值。
(2)体检:检查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范围等,尤其要注意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系统的检查,有助于分析步态障碍的原因。
(3)步态观察:观察内容如下。
①患者的站立姿势②步态的总体状况包括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的倾向、上肢摆动、患者神态表情及辅助器具(矫形器、助行器、假肢)的使用等。
③侧面观察步态包括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观察关节运动情况两个方面。
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及其特点,如站立相中,足首次着地及方式、全足底着地、站立中期、足跟离地以及足尖离地;摆动相中,摆动初期、摆动中期以及摆动末期。
各个阶段是否存在异常。
观察关节运动情况,如观察骨盆、髋、膝、踝及足趾关节角度在步行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是否存在异常。
④正面观察步态,主要观察髋关节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骨盆运动及身体重心的变化等。
⑤填写步态观察分析表。
此表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RLA医学中心设计提出,它为临床治疗人员提供了系统观察步态的手段。
该评价表中包含了48种常见的异常表现,如足趾拖地,踝关节过度跖屈或屈曲,踝或膝关节内、外翻,髋关节抬高,躯干侧弯等。
遵循评价表所提示的内容,评定者能够系统地对患者每一个关节或部位,即踝、膝、髋、骨盆及躯干等在步行周期的各个分期中的表现进行逐一分析。
该表横列为步行周期分期;纵列按躯干、骨盆、髋、膝、踝及足趾的顺序将48种异常表现依次列出。
表中涂黑的格子表示与该步行分期相对应的关节运动情况可以省略而无须观察;空白格和浅灰色格子则表示要对这一时间里是否存在某种异常运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行走是一种双下肢交替进行并使人体产生移动的周期性循环运动,是人在出生后,伴随着发育过程,不断实践而习得的一种能力。
步态体现的是行走的方式或模式。
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的协调运作。
由于疾病状态可以改变肌肉、骨骼、关节乃至脑、脊髓、周围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协调与平衡,因此上述系统病变或损伤均可导致异常步态。
步态分析是对一个人行走方式的检查,它在多种疾病与外伤康复中具有重要的障碍诊断价值。
一、步行周期与时空参数(一)步行周期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
每一侧下肢有其各自的步行周期。
每一个步行周期分为站立相和迈步相两个阶段。
站立相又称支撑相,为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时期;站立相根据动作的发生顺序又分为首次着地、负荷反应、站立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期;迈步相亦称摆动相,指支撑腿离开地面向前摆动的阶段,分为迈步初期、中期、后期。
站立相大约占步行周期的60%,迈步相约占40%。
站立相与迈步相时间比例与步行速度有关,随着步行速度的加快,迈步相时间相应延长,而站立相时间缩短。
(二)时空参数1.步频与步速(1)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称为步频(Cadence),以步数/min表示。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左右。
(2)步行速度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称为步行速度(Velocity),以m/s表示,亦可以用身高或下肢长百分比表示。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2m/s左右。
步速也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之。
可以看出,步行速度与跨步长和步频相关,跨步长增加、步频加快、步行速度亦加快,反之亦然。
2.步长与跨步长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称为步长(Step length),以cm 为单位表示。
步长与身高成正比,即身材愈短,步长愈短。
正常人约为50~80cm。
一步的概念还可以时间来衡量,即单步所用的时间。
正常人行走时左右侧下肢步长及时间基本相等。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临床步态分析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估患者的步态,揭示患者的运动障碍、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和骨关节病变等临床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康复方案和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步态分析常常与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使用,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
临床步态分析的步骤主要分为观察、记录、解剖分析和诊断评估四个方面。
观察步态是步态分析的第一步,包括站立、行走和跑步等动作。
观察站立时,可以评估患者的身体对称性、肢体姿势、重心平衡和肌肉张力等指标。
例如,站立时偏斜的头部可能是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下肢无力可能与脊髓病变有关。
观察行走时,可以评估患者的步幅、步频、步态节律以及双下肢的协调等指标。
例如,短步态和小步幅可能是肌无力患者的共同特点,脚拖地可能是神经病变引起的步态异常表现。
记录步态是步态分析的第二步,主要通过摄像、运动捕捉系统和测量工具等方式进行记录。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2D或3D摄像仪拍摄患者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等不同角度的步态图像。
运动捕捉系统可以测量患者的步态角度、力量和速度等指标。
测量工具主要有步态仪、脚踝支持器和歩数计等,可以评估步态的稳定性、对称性和协调性等指标。
通过记录步态,可以客观地分析患者的步态异常,为进一步的解剖分析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解剖分析是步态分析的第三步,主要通过临床解剖学的知识和相关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患者的步态异常所涉及的骨骼、肌肉、神经和关节结构等。
解剖分析中常用的指标包括支撑期、摆动期、步长、步频和步态周期等。
例如,摆动期缩短和跨越期延长可能是因为肌肉功能不良或神经损伤导致的。
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评估是解剖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可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受损的肌肉和神经功能,并帮助判断步态异常的原因。
诊断评估是步态分析的最后一步,主要根据观察、记录和解剖分析的结果,评估患者的步态异常类型、程度和影响等。
常见的步态异常类型有瘫痪性、痉挛性、跛行性和病态性步态等。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步态是指人体行走时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模式和节奏。
通过对患者步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很多的临床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步态分析的方法和步态异常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步态分析的方法步态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步行动作、步态特点以及上肢、下肢的协调情况等,进行初步的步态评估。
观察时需要注意患者的站立姿势、步行过程中的姿态和动作是否对称、节奏是否正常等。
2.电子步态分析系统:利用高精度传感器、摄像机等设备,对患者的步态进行全面的客观测量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更为准确和详细的步态参数,如步幅、步频、着地方式、支撑时间和摆动时间等。
3. 电子地板压力分布系统:通过在地板上布置感应器,可以实时记录患者不同部位的压力分布情况,从而分析步态的负重移动、动态平衡以及异常压力点等信息。
4. 高速摄像仪:通过高速摄像仪捕捉患者的步态图像,然后进行帧间分析和图像处理,可实现对步态的准确量化和评估。
二、步态异常的临床应用步态异常是指患者步行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的步态特征或节奏。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步态异常及其临床应用:1. 门卧不稳: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摇晃不稳、容易失去平衡,并且常出现外展腿、膝关节屈曲、抬高踩过地面等现象。
这种异常可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小脑功能障碍等。
2. 阵挛步态:患者在行走时出现肢体强直、震颤和不协调等症状,步态显得僵硬、不灵活。
这种异常常见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3. 踝跳步态:患者在行走时下肢出现异常抬高踩过地面的现象,通常伴有扭转或弯曲的踝关节动作。
这种异常常见于下肢肌肉或神经的功能障碍。
4. 顾盼步态:患者在行走时头部始终固定朝向,用眼睛顾盼四周寻找平衡,步态显得僵硬、迟缓。
这种异常常见于前庭功能障碍。
三、步态分析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步态分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早期诊断:一些疾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通过步态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异常,从而帮助医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康复评定技术——步态分析
谢谢~~
髋内收肌痉挛
常见病理步态
帕金森病步态(慌张步态)
启动困难 双支撑期延长 躯干前倾 髋膝微屈 足擦地 步长、跨步长缩短 难于止步或转弯
常见病理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醉酒步态)
行走时步态不稳,动作夸张且不协调。 行走时两上肢外展,两足间距加宽,高抬 腿,足落地沉重,不能走直线,呈曲线或 “Z”形前进,因重心不易控制,故步态摇 晃不稳,状如醉汉。
观察方法
观察角度
正面、背面、侧面 观察分析表的应用 RLA步态分析评定表
定量分析
时空参数的测定
步长、跨步长、步宽、足夹角、步频、步 速、步行周期各阶段的时间及比例等。 关节运动角度 直接测量、成像测量技术 肌电 行走能力的评定——FIM
FIM
7分:完全独立——不用辅助设备,在合理的
FIM
4分:最小量帮助——需他人轻轻地用手接触
或偶尔帮助。患者至少独立完成75%的50m行 进动作。 3分:中等量帮助——需他人轻轻地上提患者身 体。至少独立完成50%~74%的50m行走动作。 2分:最大量帮助——患者至少独立完成25% ~49%的50m行走动作。仅需1人帮助。 1分:完全帮助——患者仅能完成不足25%的行 走动作。需2人的帮助,不能行走17形 感觉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常见病理步态
臀大肌无力(挺胸凸腹状)
躯干在整个站立相始终 保持后倾,肩关节后撤
常见病理步态
臀中肌无力(鸭子步态)
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子
屈髋肌无力(跛行)
蹬离期至迈步相中期,躯干向后、向 健侧倾斜
髋关节 30°屈曲 30°屈曲 30°屈曲 ~0° 0°~10°过 伸展 10°过伸展 ~0° 0°~20°屈 曲
步态分析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1.步长(steplength)步长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至 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通常用 cm 表示,健全人平地 行走时,一半步长为 55~85cm。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2.步幅(stridelength)步幅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 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又称跨步长,用 cm 表示, 通常是步长的两倍。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7.步频(cadence)步频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通常用 steps/min 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步频为 95~125steps/mino 8.步速(velocity)步速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通常用 m/min 表示。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为 65~95m/min。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3.步宽(stridewidth)步宽指在行走中双侧足中线间的距 离,用 cm 表示,健全人约为(8±3.5)cm。 4.足偏角(footangle)足偏角指在行走中人体前进的方 向与足底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约为 6.75。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5.步长时间(steptime)步长时间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 地至对侧足跟着地的平均时间,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 约为 0.5s。 6.步行周期(gaitcycle)步行周期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 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用的时间,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 表示。一般成年人的步行周期为 1~1.32s。
康复评定技术008步态分析技术
支撑相分期
1,支撑相:占步行周期的60%
• 支撑相是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 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
•
单支撑相:占40%
通常指一侧下肢足全部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 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为了进行步态矫正和训练的方便,提出以下动作要点: (1)足跟着地: 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伴有足下垂、内翻的患者难以完成。 (2)全足底着地: 自步行周期的7.6%开始,全足底在地面放平。伴有足内翻、 足下垂的病人难以完成。
2.膝关节最大屈曲 是从一个步行周期的67.9%开始的, 摆出的下肢刚刚通 过身体的正下方。
3.髋关节最大屈曲 自步行周期的84.6%开始。此阶段已完成下肢向前摆出 的动作,开始减速,直至足跟着地。
4.足跟着地 完成步行周期的100%。
摆动相分期
1,摆动早期
摆动相
2,摆动中期
摆动相
3,摆动末期
后足:楔形骨 舟状骨 骰骨 跟骨 距骨
趾骨 跖骨 跗骨
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
• 足是多关节部位,共包括30多个关节,增强足弓 的弹性,有些关节属于微动关节
•主要的运动关节包括: 距下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 跗跖关节、 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
足弓结构及功能
纵弓 外侧纵足弓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供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用
康复评定--步态分析
胫前肌
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 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
骶棘肌:使脊柱后伸、头后仰,维持人体于直立姿 势;在支撑相初期和末期活动达到高峰,以确保行 走时躯干正直。
臀大肌:为伸髋肌,摆动相末期开始收缩(使向前 摆动的大腿减速),于负重期达到高峰(稳定骨盆、 控制躯干前倾的加速度,使髋关节在支撑相保持伸 展位)。
节的分析。
观察场地面积足够大,光线要充足; 被检者尽量少穿衣服以便于观察; 避免在观察部位和观察步行周期时相上的跳跃; 矢状面观察步态时应分别从两侧观察; 注意行走时疼痛出现于步行周期的时相。
是一种描述性的定量分析,反映了被 检者的步态特征。
C1
C2 C3
C4 C5 C6
双支撑相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
单支撑相:一条腿与地面接触,即对 侧的摆动相;
每个步行周期包含两个单支撑相,各 占40%。
支撑相
◦ 首次着地(IC)
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 面接触的瞬间,此时骨盆旋前5度,髋 关节屈曲30度,膝和踝关节中立位。 正常人首次着地方式为足跟着地,病 理步态时表现各异:脑瘫患儿可出现脚 掌着地,脚后跟疼痛患者可见足底外侧 缘或内侧缘着地。
步长: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的纵向直线距离, 步长与身高成正比,正常人两侧步长基本相等,约为 50-80cm;左右步长的不一致性是反映步态不对称的 敏感指标;
跨步长:指同一侧足跟前后两次着地间的纵向直线距 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约为100-160cm;
跨步时间:即步行周期时间;
◦ 行走能力的评定根据行走的距离和辅助量 两方面评分。
ROM受限:软组织挛缩以及骨性结构受限引起 ROM受限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
步态分析及步行功能评定的方法及目的
步态分析及步行功能评定的方法及目的
一、步态分析的目的
步态分析是明确步态异常的性质、原因、类型的主要判断方法,常用以制订矫治方案,也是脑瘫针刀微创微创术前、后评定治疗效果的中药指标。
二、步态分析的方法
步态异常成因复杂,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步态分析的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三、正常步态
1.站立相
髋关节伸展,躯干和骨盆水平侧移,膝关节在足跟在开始着地时屈曲,随之伸直,然后在足趾离地前屈曲。
2迈步相
在足趾离地时骨盆在水平位向下侧移,髋关节屈曲,迈步腿侧骨盆旋前,膝关节屈曲伴髋关节开始伸展,在足跟着地前伸膝及踝背屈。
四、整体观察
1.目测患者的行走过程,通过与正常步态的对比并结合病理步态的特点从而做出步态分析的定性结论。
2.嘱患者以自然和习惯的姿势、速度来回行走数次,医者从前面、后面、侧面反复观察。
3.全身姿势是否对称。
4.各时相中双上、下肢各关节位置和活动幅度是否正常和适度。
5.骨盆的运动、重心的转移和上、下肢的摆动是否自然和对称。
6.行走的节律是否均匀,速度是否合适。
7.快速和慢速行走,上下或上下楼梯台阶和绕过障碍行走,并在行走中要求患者进行拐弯、转身和立定,以及坐下、站起,缓慢踏步,单腿站立或闭眼站立。
8.需要用拐杖、助行器、矫形器的患者,观察持拐、持杖的步态,并尽可能观察徒步行走的步态,以显示辅助器可能掩盖的症状。
.。
临床步态分析
临床步态分析(一)步行是躯干和肢体共同参与的有节律的活动。
步行时躯干肌和肢体屈伸肌群交替协调收缩,带动各关节活动并产生能量,并伴有骨盆旋转、重心转移及动、位能转换等。
上肢也对协调运动、平衡、迈步等起作用。
因此,步行是一个精确而复杂的运动过程。
一、概述步态分析是康复医学评定中的重要内容。
康复医生掌握和了解步态分析的方法,以及临床常见的异常步态,对于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具有极大的帮助。
二、影响行走功能的因素(一)行走功能与步态行走:双下肢交替、对称、有节律的运动。
这种运动使身体得以在空间移动,它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
步态:行走时所表现的姿态或行走模式。
大量研究成果证实,可以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步态特征,来识别和区别不同的个体,从而为识别罪犯研究提供了科学证据。
行走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婴儿在出生后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上面几张图片表示一个婴儿出生后,运动功能发育过程。
第 1 张图表示婴儿在 3 个月的时候可以抬头,可以做腹支撑。
第 2 张图表示7 、8 个月时,婴儿可以肘支撑。
第3 张图表示8 、9 个月时,婴儿可膝手位支撑开始爬行。
到10 ~12个月时,婴儿可以站立。
1岁时开始学会走路,但需要其它人扶。
许多脊髓水平的运动模式,出生后在婴儿时期很快消失,而牵张反射、姿势反射等就成为运动功能,尤其是步行能力的基础。
影响行走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行走能力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 )神经系统的精确控制( 2 )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3 )躯干肌协调运动。
(见右图)神经系统的精确控制指肌肉随意运动支配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通过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到达脊髓的前角,支配随意肌运动。
此外锥体外系结构,如纹状体、红核、黑质等对脊髓、脑干、小脑和大脑的运动反馈环路也起调整作用,这些结构与锥体束有着密切联系,并直接影响脊髓活动。
前庭小脑系统通过复杂的调节和反馈机制,维持肌张力,协调平衡,使人体能够完成许多技巧性运动。
步态分析评定技术
步宽
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 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如上图示Ⅲ, 通常用cm表示 健康人约为8±3.5cm。
足角
在行走中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 夹角称为足角,如上图示,通常用°表示 健全人约为6.75°。
步速
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 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 常用m/min表示。 一般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 95m/min。也可以用步行10m所需的时间 来计算。
步态分析
常用的术语
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 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 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其中步 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 要素,其内涵是有关行走的生物力学分析所 涉及的最基本知识,进行步态分析者应当熟 练掌握。
膝内翻(O腿)和膝外翻(X腿)步态
膝内翻(O腿)步态:内八字或肩向侧方倾 斜代偿,步宽很小。 膝外翻(X腿)步态:内八字或肩向侧方移 动代偿,步向角闭锁,步宽15㎝。
平足
平足的距下关节在一个步态周期的转动,虽然也是从足跟外侧着 地时的距下关节处于略有内翻状态,且着地后先外翻到零,但持 续重度外翻且前足迅速到M1着地,所以距下关节的外翻比正常足 大很多,而且提前到15%时,即对侧足刚离地,距下关节就开始 从外翻向内翻转动,到对侧足着地时已处于内翻并持续到70%后 才外翻。
蹒跚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双上肢外展保持身体平衡 步基增宽,高抬腿,足落地沉重 不能走直线 步行摇晃
前冲步态——帕金森病步态
步行启动困难,双支撑相延长 躯干前倾,关节活动度变小 踝关节无跖屈,步长、跨步 长缩短,步伐细小 上肢摆动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态分析临床评定技术常规
【目的】应用运动和力学原理对步行动作进行分析,以评定步行功能,发现异常步态,有助于诊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为步行训练、矫治异常步态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助疗效评价。
【内容】
(一)步行周期: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此足跟再次助着地的时间。
1、支撑期60%:足跟着地→脚掌着地→重心转移到同侧→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期40%:足上提→膝关节最大屈曲→髋关节最大屈曲→足跟着地。
(二)重心:站立时人体重心在第2骶椎前约1cm,离地时在身高的55%处,步行时重心垂直移动,一个周期二次,振幅5cm。
最高点在支撑中期,最低点在足跟着地期。
侧方移动,左右各一次,最高点在支撑中期。
(三)骨盆旋转:步行时骨盆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向
前旋转在足跟着地时,向后旋转在支撑中期,共计8°。
(四)骨盆倾斜:步行中骨盆在额状面上进行左右倾斜,角度约5°。
(五)下肢轴的旋转:摆动期内旋约25°,支撑期外旋。
(六)支撑中期: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约15°。
(七)下肢肌群功能:
1、臀大肌、股四头肌、足背屈肌等伸肌在支撑期开始收缩,起伸髋、控制屈膝程度和足放平速度的作用,避免身体前倾,有减震作用。
2、臀中、小肌在支撑早期收缩,起稳定和避免侧向倾斜作用。
3、腘绳肌在摆动减速期收缩,发挥屈膝伸髋及减速作用。
(八)步频数:正常110~120步/min,快速140步/min,慢速70步/min。
(九)步幅:二足跟之间垂直距离,成人男性0~15cm。
(十)步速:每分钟行走距离=步频数×步幅。
(十一)、步宽:双足足中线之间宽度。
(十二)步角:足跟中点到第2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夹角。
【方法】
(一)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足踏开关跨步分析器(从略)(二)目测法。
1、患者沿直线往返行走多次。
2、从前、后、侧三面,在同一高度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3、观察项目包括运动对称性,自如程度,步幅大小,上肢摆动,躯干运动,身体的上下运动;头部位置,肩的位置,骨盆前后倾斜,髋关节稳定性,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运动状况,足跟着地、支撑中期,足趾离地时足的状况,疼痛、疲劳。
4、患者以慢速和快速行走、上下坡、上下台阶、绕障碍物、拐弯,做立定、起坐、蹲起、单足站、踏步等动作。
5、对使用助行工具者,需除去后试行行走。
(三)简易测量。
1、准备秒表、带尺。
1、在地面上铺上15m长白地。
2、足底涂水或滑石粉。
4、行走距离不少于10m,二端至少再加2~3m作为加速减速用。
5、测试距离至少6m,每足连续足印不少于3个。
6、测步幅、步宽、步角、步速等。
(四)异常步态分析。
1、斜肩步,二下肢长度相差3.5cm以上。
2、关节强直步态:髋关节挛缩时,躯干前摆动加大。
膝关节挛缩30°以上时,呈坠落性步态。
3、跨阈步态:伸肌痉挛,膝关节伸直位僵硬,踝关节跖屈挛缩,足跟不能着地,使下肢呈棒状,出现划圈回旋步态。
4、短促步:因疼痛使支撑期缩短。
5、鸭步:因臀中肌麻痹、髋不稳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等原因,在行走时左右摇摆。
6、膝反张步态:因股四头肌麻痹,支撑时膝关节不能保持15°屈曲。
7、跨栏步:因胫前肌麻痹,足下垂拖地,出现代偿步态。
8、臀大肌步态:臀大肌无力时,不能主动伸髋,步行时身体后仰,造成挺腰凸肚的体态。
9、剪刀步:内收肌痉挛,摆动期下肢向前内侧迈出,下肢呈交叉状态步行。
10、前冲步(慌张步):步子短而快,各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拖步,躯干前屈,步行中不能迅速停止或转向。
11、醉步:足向前抛,足跟用力着地,每迈一步都出现摆晃,失去平衡,不能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