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章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第1章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近期的实证研究证明,气质特质和人格特征具有惊人 的相似性。
首先,人们早就认识到动物之间存在气质差异,而目 前人格特质的某些重要方面也可以在动物身上观察到 (Gosling,2001; Gosling & John,1999)。
其次,像气质特质一样,几乎所有自我报告和和观察 的人格特质都表现出中等程度的遗传倾向 (Bouchard,2004; Bouchard & Loehlin 2001)
消极情绪(神经质):儿童对悲伤、激惹、挫折、恐 惧的反应倾向
努力控制(责任感):考察时儿童正在发展的行为抑 制和调节(自我调节能力),易安抚性、亲近感、保 持注意的能力,以及低强度情境中愉悦。
亲善性(宜人性)
2020年9月28日
15
气质与人格:有何相似?有何不同?
第四,两个领域的许多特质是以特殊的、习惯性的积极和消极情 绪为特点的(Rothbart , Ahadi, & Evans,2000; Watson, 2000)
2020年9月28日
25
几种人格结构理论的比较
艾森克三维结构 外倾性
精神质
神经质
杨国枢等四维结构 精明干练 善良纯朴
冲动任性 智慧文雅
吉尔福特四维结构 社会活动性 偏执倾向
思维内倾性 情绪稳定性
卡特尔五维结构 外倾性
友善
超我强度 焦虑 智力
McCrae & Costa,2003:大五人格机构:开放性(O) 责任感(C)
心理学
教授
2020年9月28日
1
主要参考书籍: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美]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导论ppt课件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导论ppt课件
单位, 如一个人, 两人, 三人或更大的系统, 而得出结论。
• 人格心理学者比其他领域的心理学者更多地使 用个案研究这一方法,首推法国医生Jean Charcot(1825~1893),当代为叙事心理学 (narrative psychology)(Lieblich,1998) 及其人生故事(life story)研究(McAdams, 1999; 2001) 的兴起。

情境测验
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 拟“真实”的标准情 境中,以测查其某种 能力或人格。
其他方法 品格教育测验 角色扮演技术 无领导小组讨论

应用
将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包括人格理论、研究 发现和测评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帮助人们 更幸福、发展得更好。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促 进心理健康、促进成长。
不足:
第一,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第二,确定因果关系问题。例如,一个恐水症患者可 能回忆起儿时险些被水淹死的创伤经历。虽然我们可 以推断,这种早期事件可能是他患恐水症的原因,但我 们并不能肯定,没有这种早期经验他就不得恐水症。 第三, 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常常会妨碍科学的客观性。
2、相关研究:
内涵: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
有的学者把人格等同于自我。 詹姆斯、罗杰斯、霍妮等著名心 理学家。
2 人格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复杂性

人格的整体性
(un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 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 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 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organic organization) 也称统合性、统一性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1.关于人性的问题的讨论
人的本性为理性: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柏 拉图
人的本性为中性:灵魂蜡板说的亚里士多德、 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人的本性为性:伊壁鸠鲁、卢梭 人的本性为恶:基督教神学的“原罪论”、霍
布斯
西方古代对人格分析的特征:
这些思想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特别是人 性论之中,尚未分化出来。西方古代与近代 人格心理学思想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 是为了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 来的。
的关系做了观察研究,提出了“颅相学”。认为 脑的各区域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特殊器官;脑的不 同区域发育不同会导致相应头颅区域凹凸的变化。
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与观点的
启发 心理测量运动
高尔顿受表兄达尔文进化论影响,对个别差异 与心理遗传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底、柏拉图、卢梭)
以发展为善性
性恶论(荀子、霍布斯)
本性天生就是恶的
善恶混论(扬雄)
人性是善与恶二者的混合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2.关于人格结构
柏拉图:
理性、意志、欲望三因素合成说
亚里士多德:
营养的灵魂 感觉的灵魂 理性的灵魂
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
3.关于人格分类 柏拉图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理论 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方法
第一节 人格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人格:一充满争议的概念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个体差
异。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2018/10/23 8
9.叶奕乾 编著:《现代人格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郑希付编著:《现代西方人格心理 学史》,广东省出版集团2007年版。 11.潘海红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自 助》,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心里危机 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18/10/23 17
人格(Personality) ---
語源來自拉 丁文Persona,是假面具的意思。 人格是性格的繼續發展結果。強調 個人的統一性。 人與人的相處可以說是人格與人格 的相處,很必然的要戴上假面具。

课程基本内容
(一)人格心理学总论:什么是人格与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简史;人格评 估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流派:人格特质理论;生物 学理论;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行为主义 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认知 与 社会学习理论

2018/10/23 5
(三)人格表现和人格动力:具体包括 认知、情绪、意志、社会性动机、个人 目标、自我、生活适应与健康 (四)人格发展以及心理障碍的基本调 适方法和应用:人格的全程发展、文化 与人格、人生叙事
2018/10/23
神秘画中画:不可思议的视觉心 理艺术
2018/10/23
11

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全新的世界, 有的 是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空间,所以,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很难用普通方式展现。 众多画家纷纷采用心理学的视觉原理进 行创作,因此绘画成为能够体现心理学 的一种生动的方式,其中以“画中画” 这种形式最为直观。

2018/10/23
6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郭永玉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武汉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 版。 3.[美]Camille Helkowski Chris E.Stout Arthur E.Jongsma, Jr.著,卢建平等译 《大学生心理咨 询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7月 第1版。 4.Jess Feist, Gregory J.Feist 著:《人格理论》, 李茹,傅文青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7 2018/10/23

郑雪版人格心理学课件第1章__人格心理学概述

郑雪版人格心理学课件第1章__人格心理学概述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理性VS非理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整体说VS原素说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素质论VS环境论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主观性 VS客观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前动性 VS反应性
六、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

稳态 VS异态
三、人格的钱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深入、客观、精确、系统和普通的特点) 专家们的科研活动
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具有肤浅、主观、模糊、片面和特殊的特点)
社会文化、社会实践 普通人的抽象概括 个人日常生活经验 人格的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一)范型
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 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四、范型与人格理论流派


(二)人格理论流派
1、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2、新精神分析学派 3、特质学流派; 4、行为主义学习论流派; 5、人本主义流派; 6、认知学流派 ; 7、生物学范型 8、交互作用论范型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2)诸葛亮对人才的考察也有特点。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 其识;四曰,告之以祸福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 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 事而观其信。”
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3)形相学通过人的外貌(体型)来推测其心理 特征。 (4)颅相学则通过分析人的头颅形状来推测人格。 (5)笔迹学通过分析人的笔迹来推测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ppt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ppt

整体性 独特性 稳定性 复杂性 社会性 功能性
人格的特点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 人格发展 人格动力 人格适应 人格测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理论任务 实践任务
描述、解释、预测、干预 理论、研究、测评、应用
第二节 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普罗太哥拉
生平 Protagoras,古希腊哲学家,约公元前480年—
抑 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 郁 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怕事、优柔寡断 质
发展特点
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尤其是人性论中, 尚未分化出来
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为适应某个 阶级政治斗争需要而提出来的。
趋势:从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 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
人本主义 特关注别人评价,总 担心表现不佳
认知主义 信息加工方式
问题
各理论流派如何解释人格心理现象?你认 为它们谁更有说服力?
(试举例说明不同人格理论流派对同一心理 现象/行为的不同解释)
各种理论并不互相矛盾,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
富于攻击性的男孩表现出的敌意是攻击特质的表 现,这种特质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表现是相对稳 定的(特质论);但也可能是这个男孩把模棱两 可的事件解释为威胁性事件(认知论),因为过 去他们就这样被人打过(行为论和学习论)。这 些男孩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 (生物论),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 挫的环境里(精神分析论),或生活在一个基本 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人本论),他们将会 克服自己的攻击天性。
人格心理学中没有统一的范型,而是多个范型或 理论流派相互竞争
主要理论流派
六大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 特质论 生物学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 认知主义流派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1章】 总论 教学PPT课件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1章】  总论 教学PPT课件

(四)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的社会性和生物性、遗传和环境、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 心的重要问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孟轲提出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的,人天生就是善良的。 墨翟则重视环境的作用,他用染丝作为例子来说明个性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他说:“染于 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所染》。 列昂节夫等人认为,人格只能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人格只能包括由社会关系带来的特性,而 不能包括由生物性所制约的个人特征。 鲁宾斯坦等人则认为,人格既包括在个体发展中由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特性, 还包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物特性。
叶奕乾 / 编著
主讲人
XXX
01 第一节 人格概述 02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03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04 第四节 西方人格心理学概况 05 第五节 苏联人格心理学概况 06 第六节 中国人格心理学概况
一、 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写道:“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统一体,又称 个性。” “人格”和“个性”从字源上讲都来源于英语的“personality”,而“personality”一词 又来源于拉丁语“person ”。该词最初指演员的面具,即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现在不仅指一 个人的外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内在特征。 人格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全部内外部特征。我国古语有云:“蕴蓄于中,形诸于外”,可以作 为人格的最好概括。
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人格倾向性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PPT课件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PPT课件
应用类: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医学心理 学、咨询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 艺术心理学、法制心理学等。
方法类:心理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等
第四节 心理学的学习原则与方法研究
一、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三基” 分析解释现实问题 学会运用研究心理学的方法 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古代心理学思想: 1、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2、西方的心理学思想
二、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三、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四、心理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群
(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主要论点:天人关系
人兽区别
形身关系
性习关系
知行关系
特点:不独立性、实用性、丰富性、
连贯性、整体性、辨证性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三、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与具体方法
研究类型: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 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 活动产品分析法、教育经验分析法 等。
因果研究
在心理现象和外界刺激、心理现象和脑活动之 间存在广泛的因果联系。如,
1、材料加工深度与记忆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2、语言环境与方言 3、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4、成熟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的应关系。
体的过程。
3、心理分析的研究
后弗洛伊德主义:A.弗洛伊德、艾里克 森等人的研究。

《人格心理学》课件

《人格心理学》课件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四体液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决定人的性格 和情绪。
19世纪末: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潜意识对人格的影响。
20世纪初: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强调人类共有的心理结构。
20世纪中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需求对人格的影响。
宜人性:对他人的友好程度 和合作意愿
开放性:对新事物、新观念 的接受程度
神经质:对压力和情绪的敏 感程度和稳定性
人格类型理论
理论背景:斯普 兰格是德国心理 学家,他的人格 类型理论是建立 在荣格的人格类 型理论基础上的。
理论内容:斯普 兰格将人格分为 六种类型,分别 是现实型、研究 型、艺术型、社 会型、企业型和 传统型。
认知学派: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认知动力理论:强调认知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信念、价值观等 认知动力理论的应用:解释人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是普遍存在 的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可以通过基 因表达和染色体变异来体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论应用:广泛应 用于职业选择、职 业规划等领域
理论评价:具有较 强的实用性和可操 作性,但缺乏对个 体差异的深入探讨
荣格是瑞士 心理学家, 提出人格类 型理论
荣格将人格 分为内倾型 和外倾型
内倾型人格 的特点:内 向、深思熟 虑、注重内 心世界
外倾型人格 的特点:外 向、善于交 际、注重外 部世界
遗传因素包括基因和染色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可以通过家 族遗传和基因突变来体现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 学校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同学间的交往等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价值观等 自然环境:气候、地理环境等

最新《人格心理学》第一篇 人格心理学导论幻灯片课件

最新《人格心理学》第一篇 人格心理学导论幻灯片课件


微观研究策略 宏观研究策略
• 研究思路: • 研究单位: • 研究系统: • 研究方法:
由下而上 小单位 各单元分割与独立 客观分析与实验室情境
由上而下 大单位 联系与统合 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
• 三、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第二节 人格研究的主题
• 你的人性观? 人格?如何发展的?发展历程? 形成原因?如何完善?
人格分类
a.《黄帝内经》:太阴、少阴、太阳、少阳 、阴阳平和;
b.《论语》: 智力上:上智、中人、下愚。 性格上:狂者、中行,狷者;
理想人格
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的影响因素
A.孔子 a.先天因素(性相近) b.环境因素(入芝兰之室……) c.学习与教育因素(习相远) d.主观努力因素(我欲仁,斯仁至矣)
•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 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 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 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探讨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
• 特质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等代表观点。
四 人格发展
• 探讨人格发展历程、发展机制。 • 人格发展阶段 • 人格发展目标
五 人格成因
探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六 、人格改变
探讨人格是如何变化的,改变的条件如何? 过程如何?哪些人格特征能改变?哪些难 改变。
七、人格 测量
的学科 • 3 理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 (三)如何认识理论 • 1人类思考的工具 • 2 人格心理学对理论的偏重 • (四)如何使用理论 • 1 描述 2 解释 3 预测
第三章 人格的界定
一、人格概念的来源: 人格(personality---面具( persona) 西赛罗(古罗马)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__人格心理学的对象、对象与历史发展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__人格心理学的对象、对象与历史发展

不受环境回馈影响 之行为,改变个人 印象 B 行为引发的环境事 件
差别的社会待遇影 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E 被引起的环境事件 可改变活动的方向 或强度
——内容 内容
P—B
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 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 人的信念,期待,意向,自我概念等认知因素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行为,即 人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反过来,行为结果带有信息价值,又影响并最终决
——意义
三元决定论隐含着对行为主义思想的重大变革: 对行为主义思想的重大变革: 对行为主义思想的重大变革
行为变化不仅仅是环境变化的函数 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是单项的行为 个人的人格和命运不是被动的由环境决定的牺牲品
—2.2 班杜拉:观察学习四阶段 班杜拉:
榜 样 行 为 表 现 段 意 阶 段 经 注 保 留 阶 段 段 行 为 再 生 阶 阶 得 机 学 动 仿 模 4 1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第一讲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与历史发展
目录
一,导论:认知单元 导论: 二,认知风格研究 三,前认知革命的理论者 四,后认知革命的理论家 五,其他认知单元
一,导论:认知单元
Style Construct Schema Attribute Etc.
二,认知风格研究
概念 Witkin的研究 的研究
四,后认知革命的理论家 1,米歇尔(Walter Mischel) ,米歇尔( )
米歇尔( 米歇尔(Walter Mischel) )
.1 个人简介 .2 认知原型 .3 认知 情感个性系统 认知—情感个性系统 .4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 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 并作出非凡贡献的代表之一. 并作出非凡贡献的代表之一.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特质traits: 具体的人格特点
个性individuality: 独特性
人格personality: 总的描述,有
机整合
第 一 节
人 格 概 念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概 念
功能性
(一)人格的整体性
第 一 节
(unity of personality)
第 一
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 的预测
节 Guilford,1959
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
人 Eysenck,1970
格 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

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

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
的独特性
Mischel,1986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

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神内部的分裂,整体性的丧失、精

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节 《三面夏娃》

白夏娃



黑夏娃
(二)人格的稳定性
江 山
(stability of personality)
易 改 表现为两个方面:
人格跨时间的持续性
秉 性
人格跨情境的一致性


(三)人格的独特性

(uniqueness of personality)
相处,很必然的要戴上假面具。
大原健士郎(2001)
面具(mask)是演戏时应剧情
第 一 节
的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 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
引伸出:外在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导论, [美]赫根汉著,何瑾译,海
南人民出版社,1988
人格心理学
5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 人格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2021/3/5
人格心理学
6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 解释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 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 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 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 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作整体 性的解释。 -------- 黄希庭
2021/3/5
人格心理学
2
第二篇 本论
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论 第五章 特质论 第六章 交互作用论 第七章 人格的生物学范型 第八章 行为学习论 第九章 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 第十章 认知论
2021/3/5
人格心理学
3
第三篇 专论
第十一章 智力与人格 第十二章 幸福与人格 第十三章 人格的测量 第十四章 人格障碍及其矫正 第十五章 人格教育
……这些“人格”的含义一样吗?
2021/3/5
人格心理学
9
一.什么是人格
(一)人格的词源分析

1、从心理学的源头分析:沿着历史 的隧道回溯心理学的演变历程,展 示一个心理学的本源意义。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0
•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吻,这也是 我们对心理学的一种的普通理解——“人, 认识你自己!”
20212/03/251/3/5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12
12
英语中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 意是指面具.
面具(mask)是演戏时应剧情的需要所画 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
“生、旦、净、丑”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3
面具指义为人格的两层意思
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 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9
(三)本书的人格定义
•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 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 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 解释:
• 第一,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 第二,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与其面具是一致的202吗1/3/?5
人格心理学
15
(二)人格的心理学 定义
奥尔波特(G.Allport)列举出50 种不同的定义,足见人格概念中的 分歧,同时还表明人格的复杂性。
但众多定义有一个基本相似的看法, 即认为人格是与人的行为风格或行 为模式有关的概念。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6
西方人格的定义大致类型:
2021/3/5
人格心理学
4
2021/3/5
参考书目:
人格科学, [美] L.A.珀文著,周榕等译,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 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人格心理学,黄希庭,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人格心理学手册,黄希庭等译,华东师范大
20212/03/251/3/5
人格心理学
7
人格心理学
7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范型研究人格的学 科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 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的事实与规律的心 理学分支学科
2021/3/5
人格心理学
8
什么是人格?
“你……你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我这样做对不起我自己的人格。” “嘘,那个人人格不健全啊……”
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 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
蕴蓄于中,形诸于外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4
•一• 般来说,人格不仅指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 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 我。
•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 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 演的角色的种种心理活 动的总体看成是人格.
思考:面具风格的不同是否意味着人格的差异,人们行为的原因
• Psychology
psycho
• 什么是心理学?
• 心理学的源头
本源意义

性心理
认识你自己
Know Thy Self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1
2、从字源上看
我国古代汉语:没有“人格”这个词, 但是有“人性”、“人品”、“品格” 等词
最早讲到“人性”的孔子: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语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 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 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 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 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 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 庭(2002)
第一篇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与历史发展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体系与任务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2021/3/5
人格心理学
17
2021/3/5
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波特归纳总结了 前人对人格概念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人 格的较为全面的定义。
他认为,人格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 真正是什么?”
更具体地说:“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 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 的独特性。
阿尔波特的定义包括了上面所说的层次性、 整合性、适应性和区别性等定义的基本论 点。因此,这一定义代表现代人格心理学 中的人格习惯用法的综合。
罗列式定义 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属性的组合,一般只是列 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
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层次型定义 认为人格不仅是有组织的,而且这种组织是有 层次的;
适应性定义 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认为人格是个体在社 会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适应方式;
区别性定义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即独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