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系统是否能拯救美国钢铁公司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按案例分析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按案例分析汇报人:2023-12-13•引言•案例一: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起源与实施目录•案例二: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挑战与应对•案例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改进与完善•案例四: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未来展望与建议目录01引言背景介绍美国是全球重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其钢铁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技术先进,竞争力强。
然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美国钢铁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保障措施的必要性为了维护美国钢铁产业的利益和安全,保障措施成为必要手段。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以保护国内钢铁产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
案例选择原因代表性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更具体地了解保障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借鉴意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02案例一: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起源与实施美国钢铁产业在20世纪初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支柱。
国内钢铁产业发展国际贸易环境国家安全考虑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美国钢铁产业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钢铁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资,美国政府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国内钢铁产业。
030201起源背景设立保障措施调查机构美国政府设立保障措施调查机构,负责调查国内钢铁产业面临的损害情况。
调查与取证调查机构对国内钢铁产业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评估损害程度。
制定保障措施根据调查结果,美国政府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关税、进口配额等。
实施保障措施美国政府将保障措施付诸实施,对进口钢铁产品进行限制。
实施过程保障措施的实施有效保护了美国国内钢铁产业,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保护国内钢铁产业保障措施的实施促使国内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提高国内钢铁产品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对和贸易争端。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保障措施的实施导致进口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
案例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汇报人:文小库2023-11-23•案例背景•案例分析•案例启示•案例展望案例背景010102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的起源1978年,美国通过《1978年贸易协定法案》,允许总统在特定情况下采取进口限制等保障措施。
20世纪70年代,美国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来自进口钢铁的竞争压力。
涉及的主要当事人美国总统卡特美国钢铁生产商外国钢铁出口商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美国钢铁市场受到冲击,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来自进口钢铁的竞争压力。
美国钢铁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企业数量减少,行业整合加速。
外国钢铁出口商向美国出口大量低价钢铁,对美国钢铁生产商造成了冲击。
案件的背景和环境案例分析02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的采取是根据国际协议和国内法规定的,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该保障措施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国内产业的困境、就业压力、国际义务等。
该保障措施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其他国际法规则需要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合理性分析合法性审查保障措施的合法性分析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国内相关产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和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消费者的权益产生影响,例如价格上涨或产品种类减少。
影响国内产业影响国际贸易影响消费者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国内就业产生影响,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就业机会。
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例如引发社会不满和抗议。
保障措施的实施可能会对国家的形象产生影响,例如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
影响就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国家形象案例启示03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揭示了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为规则的解释和应用可能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异。
规则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此案也表明了国际经济法规则在实践中的演进和完善,因为针对特定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国际社会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来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则。
规则的演进和完善此案还强调了国际经济法规则与国内法的协调,因为在一个国家的国内法中,有些规定可能与国际经济法规则存在冲突,需要加以调整和修改。
创新挽救企业的案例

创新挽救企业的案例案例:Netflix的成功之道Netflix是一家美国的在线流媒体平台,成立于1997年。
该公司在DVD租赁业务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传统的DVD租赁业务开始走下坡路。
面对这个困境,Netflix采取了创新的举措,成功地把企业从失败的边缘拉回。
在2024年,Netflix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意识到了数字流媒体的巨大潜力。
他预测到,未来的观众会更倾向于在网上观看电影和电视剧,而不再使用DVD。
于是,Netflix决定进军数字流媒体领域。
Netflix推出了一个名为“Watch Now”的在线视频流媒体服务,允许用户在他们的电脑上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
这项创新的举措改变了消费者对于影片观看的方式,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用户不再需要等待DVD的邮寄,而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立刻开始观看他们喜欢的影片。
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和选择性,也打破了传统租赁业务的瓶颈。
此外,Netflix还购买了一些独家内容,如《纸牌屋》和《怪奇物语》,这些独家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使Netflix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订阅用户。
这种创新的内容战略使Netflix具备了与传统电视和电影制片公司竞争的强势地位,也为该公司赢得了多个奖项和良好的口碑。
此外,Netflix还采取了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观看历史和兴趣偏好,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推荐。
这使用户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提高了用户的黏性和满意度。
Netflix的成功无疑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意的实施。
该公司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改变传统业务模式,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他们的创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选择性,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和成功。
如今,Netflix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之一,并继续探索新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企业需要敢于冒险尝试,勇于改变。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漫谈

对垒 。 目钢 墙铁t 美 ,积极应诉
是关键
美 国 有提 出进 口钢 铁 的反 倾 销 调
多、昕 涉 产 品 面 广 、保 护 措 施 持 续 时 论其国别来源 .这种制裁体现 了一种 查 的潜 在 可 能 性 , 其 他 国 家 也有 着 形
间长 的 特 点 由于 波 及钢 铁 r国家 非歧视性原则 .要求对所有进 口同类 形 色 色 的 贸易 壁 垒 , 尤 其 是 中 国作 为 】
21 个 月的 关税 配 额 限 制 和 征收 附加 关税 “ O ” 条 款 是 关 贸 总 协 定 和 世 界 贸 易 商 品 提 起 的 反倾 销 调 查 不 战 而胜 。如
的临 时 保 障 措 施 。可 以 说 ,一 场 贸 易 组 织 所 允 许 的 进 口 国 为 保 护 本 国 工 业 、
甚 多. 这 些 国 家 和地 区也 会 采 取 紧 急 产品一视 同仁 :而反倾销则用于抵 制
一
个 具有 劳动 力 比较 优势 的 贸易 大 国, 已经 成为 别 国反 倾 销 等 贸 易保 护 主 义
保 障 措 施 , 有 叫能 引起 世 界范 围 内钢 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进 口 铁 贸 易保护 的 连锁 反应 。 欧 盟 自4 如 月
维普资讯
访
lI t r i n e v ew
启 2l “ 国 钢 铁 反 倾 销 的权 利 。 动 “O 条款 ”的 贸易 保 护 美
一
石激起 千层 浪
案 ”之 类字 眼的 出现 , 混 淆 了反 倾 销 措 施 只是 美 国政 府 的 单方 面 行 动 , 并 不排 除美 国企 业 对被 制裁 进 口产 品提 反 倾 销 和保 障措 施 都 是 贸易 保 护 起新 一 轮 反 倾 销 诉讼 ,这 就 意 味 着 中 步 的挑 战 。
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

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中国诉美钢铁保障措施案是于2002年3月提起,该案是中国参加WTO后主动起诉的第一起案件,除了中国之外,还有欧共体、日本、韩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巴西等7个WTO成员作为起诉方。
最终中国等起诉方获得全面胜诉。
在WTO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裁决报告后,美国随即撤销了保障措施。
诉美国铜版纸反补贴和反倾销案美国对中国输美铜版纸采取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涉嫌违反了WTO的相关规那么,为阻止美国滥用规那么的蔓延,在美国政府对铜版纸反补贴和反倾销合并调查的终裁裁决作出之前,中国政府及时于2007年9月将美对华铜版纸双反调查的初裁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这也是中国首次在WTO单独起诉的案件。
在美国调查机关进展的后续调查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认定美国内产业未遭受严重损害,随即撤销了其临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
诉美国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案美国一直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NME〕。
在贸易救济上,过去美国的政策是对NME国家只适用美国的反倾销法〔AD〕,不适用反补贴法〔CVD〕。
但2007年之后,美国一方面仍视中国为NME国家,另一方面开场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也适用美国的CVD法。
所以,此后美国对不少中国输美产品同时征收AD税和CVD税。
继2008年9月铜版纸案之后,中国政府对美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采取了WTO法律行动。
起诉具体针对的是美国对中国输美标准钢管、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非公路用轮胎采取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
本案由于事关中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手段,涉及重大贸易利益,因而备受瞩目。
2010年10月22日,WTO 的专家组裁决报告支持了中国的局部诉求,认定美国商务部在区域专向性的最终结论、关于美元贷款的国外基准选择和适用最正确可获得信息等方面违反WTO规那么。
但是,中国的关键诉点却被专家组驳回:一是专家组认为“凡受政府控制的实体〞均为“公共机构〞,故认定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均为“公共机构〔publicbody〕〞,进而认定“国有企业〞提供原材料、“国有商业银行〔SOCBs〕〞提供贷款构成了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SCM〕协定的“财政资助〞;二是认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五年规划、产业行业开展规划、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规划,总体上构成法律上的专向性;三是认定美国商务部在低价提供原材料工程和国有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工程上援用国外基准计算补贴利益的做法并不违反WTO规那么;四是认定美国商务部采用非市场经济方法计算倾销幅度,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做法虽然有可能造成双重救济,但是中国没有能够证明美国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其他相关WTO协定的具体条款,因而驳回了中国政府关于“双重救济〞的法律主X。
我国钢铁企业ERP应用发展分析

我国钢铁企业E R P应用发展分析[搜索关键字:]钢铁 ERP????????中研网讯: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迅速扩张,2003年粗钢产量达到2.2亿t,成为世界第一钢材生产大国。
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生产方式步入顾客化生产。
如何适应需求变化的灵捷竞争,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要把我国钢铁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反应适应客户需求,应用、开发ERP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方向,必走之路。
1 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原意即“企业资源计划”,最早来源于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MRP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
1990年4月12日美国着名计算机咨询评估集团公司(Gartner Group Inc)提出ERP前瞻性的精辟的两个集成概念:内部集成(Internal Integration)实现产品开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外部集成(External Integration)实现企业与供需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
之后Gartner Group公司对ERP定义综合表述为:ERP是MRPⅡ(Manufactu re Resource PlanningⅡ)制造资源计划的下一代,它的内涵是“打破企业的四壁(透明),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制造。
”所以 ERP可以概括为:采用协同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应用模块和业务流开发技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按照需求进行配置,实现整个供需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钢铁行业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包括5个层次系统:一级系统:设备控制系统二级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即PCS)三级系统:车间或分厂级制造执行系统(即MES)四级系统:企业级资源计划系统(即ERP)五级系统:企业间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这五个层次系统相互集成,相互协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例分析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例分析汇报人:2024-01-10•引言•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历史演变•典型案例分析目录•案例分析总结•未来展望01引言背景介绍20世纪70年代,美国钢铁产业经历了严重的衰退,许多钢铁厂关闭,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国内钢铁产业。
保障措施包括对进口钢铁实施关税、配额等限制,以减少外国钢铁的进口,提高国内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0102案例选择原因该案例对于理解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冲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该案例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期的政策选择。
02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历史演变美国钢铁产业面临来自欧洲、日本等国家的激烈竞争,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1970年代1974年1977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进口配额制度,限制外国钢材进口量,以保护本国钢铁产业。
美国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签订《钢材协议》,通过限制出口量来达到进口量限制的目的。
030201早期历史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美国钢铁产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1980年代美国政府取消进口配额制度,转而实施反倾销措施,针对外国低价钢材征收反倾销税。
1982年美国钢铁产业进行大规模重组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1990年代近年发展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美国钢铁产业面临来自中国等国家的激烈竞争。
2000年代至今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钢铁实施反倾销税,限制中国低价钢材进口。
2016年美国钢铁产业面临疫情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但仍积极寻求转型和升级。
2020年当前状况03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一总结词该案例是美国针对进口钢铁采取的保障措施,旨在保护国内钢铁产业免受外国低价倾销的影响。
详细描述2018年,美国政府针对进口钢铁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和设立配额限制。
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钢铁产业免受外国低价倾销的影响,同时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该案例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反对,被认为是对自由贸易的严重破坏。
钢铁界的特斯拉:美国大河钢厂

美国大河钢厂:钢铁界的特斯拉?先有不凡之人,然后有不凡之事!“我们其实是一家技术公司,只是碰巧我们在干炼钢。
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不光是炼钢,还有汽车和能源。
所以我们建了一家公司,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是美国大河钢铁厂(Big River Steel)网站的开篇信息。
大河钢铁,坐落于美国阿肯色州的 Osceola镇,设备主要是由SMS公司提供,主打产品是生产汽车和交通行业用高强钢,还有部分电工钢。
该公司投资10亿美金以上,占地5.26平方公里,是阿肯色州历史最大的投资项目,2016年春天投产一期工程时,年产180万吨钢左右。
一家年产百万吨的钢厂在钢铁大国中国的眼里,没任何出彩之处。
然而大河钢厂继续其誓言:我们极富远见,在最重要的时刻创新,我们勇于创造新的规则,勇于挑战未来。
为到达目的地,我们需要颠覆者,敢于推到重来,敢于重构,这就是我们的钢厂:大河钢铁。
其号称颠覆者的后面,到底有何底气?大河特种钢铁厂引进德国SMS Siemag最先进的特种钢生产技术,这本身不稀奇,关键是它有一个时髦的合作伙伴,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AI公司Noodle.ai公司,Noodle.ai公司开发了一个产品,BEAST平台(The BEAST (Beast Enterprise AI Super Computing Technology)),使用的目的是提高能效和生产计划优化,使用后的效果,在玩了命地赛规模的钢铁行业,创造了几数项世界第一:能耗最低,即使以世界短流程之王的纽科公司为标准,BRS还实现节约能源18%;最环保,钢铁行业第一家进行LEED认证的钢铁厂,LEED是英文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的首字母缩写,这是一项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发起的全球公认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获得LEED认证代表着该工厂在设计、施工、维护和运营各环节时刻关注环境以及人的健康。
最高的人工效率,比较一下,就知道其实力,美国钢铁公司(USS)的钢产量为1422万吨,在岗员工总数为29800人,人均产钢量为477.2吨/年;美国电炉钢厂的代表企业———纽柯公司(Nucor)2016年的钢产量为2195万吨,在岗员工总数为23900人,人均产钢量达到918.4吨/年。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的成功简析

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成功经验简析一、纽柯钢铁公司的发展历程1954年,纽柯钢铁公司的前身是一个叫做Reo Mtors的毫不起眼的小钢厂,不久又改名为“美国核子公司”(Nuclear Corp of America),接着定名为“纽柯(Nucor Steel)”。
纽柯公司从1972年开始经营钢铁制造业。
钢铁行业本来是一个高度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进入门槛很高,一般企业很难闯入,但小公司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改写了历史,它成为打破美国钢铁行业竞争规则的一匹黑马。
纽柯公司没有建立一体化的炼铁厂、轧钢厂,它采用回收废钢铁的方式,专注于炼钢,仅十几年的时间,纽柯公司赢得了巨大成功。
在2003年度它在500强中排名第297,自上榜25 年以来,它一直盈利丰厚。
33 年来,年产钢规模从13 8 万吨达到1900 万吨,规模扩大了138 倍;年销售收入从8358 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3 8亿美元,是1972年的136 倍;年净利润从467万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 22亿美元,是1972年的240倍。
目前,纽柯钢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钢铁企业,2004年年产钢超1900万吨,已进入世界500强,利润跃居全美钢铁业第一,在技术上还领导了世界钢铁生产的新潮流,获得了美国总统授予的美国最高技术成就荣誉奖章——国家技术勋章。
二、纽柯钢铁公司的主要产业结构纽柯钢铁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热轧带钢的电炉钢厂,并积极从事新技术的应用,如带钢直接浇铸技术等。
纽柯钢铁公司在美国14个州拥有钢厂。
三、纽柯钢铁公司所属及关联企业地区分布和主要业务分布西班牙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将与美国纽柯钢铁公司在巴西合资组建钢厂,产销铸铁。
HIsmelt 公司与美国纽柯集团公司、日本三菱集团公司和中国首钢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HIsmelt 合营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南郊奎纳纳建造了一座年产80 万吨铁水的直接熔融还原炉,不需烧结,不需焦化,以熔融还原技术用粉矿和煤直接炼铁。
上海钢联介绍

产业的深层次研究,剖析产业动态、政策变化及相关 热点,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建议 • • 项目咨询 • MRI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包括采购/贸易咨 询、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营销通路咨询等。 • 市场调研 • MRI为企业提供各种市场调研服务,覆盖了市场调查 、钢厂调查、消费者行为调查、下游用户调查、尽职 调查、诚信调查等方面 • • 数据服务 • MRI全面采集和整理中国钢铁市场等大宗原材料市场 的原始数据,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为企业提供及 时而具体的数据信息。 • 出版物 • MRI编辑出版多种刊物,包含定期和不定期的行业报 告、期刊、电子期刊、各种书籍等。 • • 会议 • MRI每年策划筹办钢铁行业高端会议及论坛。
• 会展业不仅让参会者聆听到了演讲嘉宾精彩的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方向 ,而且通过会场外面的贸易洽谈台形成彼此后期进一步业务合作意向。计划经济是 政府主导的企业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是市场主导的企业行为,而市场的运行特征是 需要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以后形成共识,这些“共识”就是市场经济海洋中要生存与 发展的诸多企业的行动指南。
• 钢铁行业的宝钢、青钢、酒 钢、鞍钢、马钢、山钢
• 家电行业的海尔、美的 • 汽车行业的中国重汽、东风
汽车、柳州汽车 • 工程机械行业的三一重工、
卡特皮勒、山东重工 • 金融机构的兴业银行、民生
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 投资机构的上海复星、永安
期货、宏源证券 • 媒体机构的新华社、第一财
经、凤凰网 • 有色金属行业的上海有色网
快速成长
-32-
上市公司如何 规避风险,就 是对股东负责 任的态度
①
⑥ 收益 率
现金 ⑤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

在十几年前就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工程 , 现在已具备很高的信
息化水平, 有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国内钢铁企业要想在激
们要明确它必定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的, 它所提供 的信息作 为管理的参考依据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之中, 管理的职能应该 也就是管理型会计软件尽其所能竭力提供信息的职能。一般
认为管理有四个职能: 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而在这四项职 能中, 几乎都会遇到决策问题, 即在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中作出抉择。正是因为决策贯穿于全部管理活动之中, 是管理
活动沿着计划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为目的。因此, 相对 于核算型会计软件主要是实现财务会计电算化那样, 管理型会 计软件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 但值得注意 的是: 由于一方面财务管理中用到的绝大多数方法是由管理会计
、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
1 .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的必要性。传统的会计 是核算型会计, 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主要是向外部利害
利用更加科学、 更加先进 的管理模型创造了条件。从信息论
的角度看, 会计工作既是一种生成信息、 供应信息的工作, 也 是一种利用信息、 参与管理的工作。管理会计完全冲破了传 统会计条条框框的束缚, 是通过预测、 决策、 计划 、 预报等环
从钢铁战看美国钢铁业的衰落与保护

经 与 美 国政 府 的磋 商 ,澳 大利 亚 的 钢 材 将 不 在 美 国临 时 进 口限制 的 范 围 之 内 。 1 日美 日两 国 也 展 开 磋 4 商 ,但 这 一切 都 没 有 改 变美 国最 终
一 二 、 美 国 采 取 保 护 措 施 的 原 因
导 致 美 国采 取 保 护 措 施 的原 因 是 多方 面 的 ,从 总 体 上 看 ,可分 为
的 巨头 也 纷 纷 向政 府 施 压 ,要 求 实 施 限 制并 对 钢铁 工人 的退 休 工 资及
年 3月 ,美 国援 引 2 1条 款 对 包括 0 欧 盟 、 日本 、俄 罗 斯 、 中 国等 国 家 进 口的钢 材 实 行 大 幅度 提 高 关税 的 措 施 ,并 在遭 到 强 烈反 对 的情 况 下 仍 坚持 实 施 。 那 么 ,美 国为何 要 对
5 9
《 i
‘ j 五 一 墨 蔓
维普资讯
经 济 和政 治两 大 原 因。经 济 方 面 ,
主 要 是 由于美 国钢 铁产 业 竞 争 力 的
衰 落 造 成 的 。而 从 政治 方 面 ,则 主
要 是 由美 国 独 特_ 选 举 制 度 造 成 的 的。
仍是 一年 比一年 严重 。仅 自 19 9 8年
至今就 有 2 8家美 国钢铁 企业 向政府 申请 破 产 , 占美 国钢 铁 业 的一 半 以 上 ,失 业 的 钢 铁 工 人 总 数 高 达 7 万 ,而 就 在 美 国 国际 贸 易委 员 会 初 裁 中 国热 轧 碳 钢对 美 国 钢铁 工 业 的 损害 成 立 之 后 ,又传 来 美 国第 三 大 钢铁 生产企 业 uT 倒 闭 的消息 ,这 、 , 已 是 近来 发 生 的 第三 起 美 国钢 铁 企 业 的破产 事件 。 “ 那 么导致 美 国钢 ’ 铁产业迅速 衰落的原 因何在 呢? ( )世 界钢 材生 产能 力严重 过 1 剩 。随 着 复 合材 料 、工 程材 料 等 新 材料 产 业 的迅速 兴 起 ,传统 钢 材 的 需 求量 日益 减 少 ,而 越 来越 多的 国 家 具 备 了大 量 生 产 钢 材 的 技 术 能 力 。如后 起 新 兴工业 化 国家韩 国 、
美国钢铁企业败因的解析和思考

#="%亿吨上升 !+,;而开工率则由 #--* 年的 -+, 下降到 %*, 。
大约投资了 !. 亿美元分别用于收购、 新建 ’()在 -"年代后期, 工厂以及自身的技术改造, 资产负债率由 #--$ 年的 $%, 上升 而总资产报酬率则由 *,降至 >#.,。 到 !"""年的 -",; 导致众多美国钢铁企业走向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 险恶的行业地位、 激烈的内部竞争、 沉重的历史负担和过度 的快速扩张等因素则一步步促进众多美国钢铁企业 走 向 失 败。目前, 部分传统钢铁企业已经通过破产解除了债务和人 工负担, 降低了生产成本, 重新具备了与短流程钢厂和进口 产品竞争的能力。但美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仍旧较低, 更多 的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仍旧很高, 美国钢铁企业的经营环境并 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只有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行业集中度并 举才是美国钢铁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值得深思的是,中国钢铁工业可能将面临同样的境遇: 行业集中度低、 进口产品的涌入、 短流程的挑战、 历史负担沉 重和快速的规模扩张, 中国钢铁企业也许应该引以为戒了。 ( 作者单位: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张 贤 善
争劣势。
一、 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 与上下游竞争处于劣势
钢铁行业属于传统的资金密集型产业, 投资规模大、 建设周 期长是钢铁产业固有特点,从而决定了很难自然地产生一个或 几个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钢铁企业。钢铁行业较低的集中度 降低了与上下游及替代品行业的竞争能力,使钢铁行业处于竞 尽管近年来钢铁企业间进行了几次大的联合重组,但全球 扁平材) 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仅为 "&’ , 而上游 最大的 % 家钢铁( 控 制 着 天 然 资 源 的 全 球 前#位 矿 石 供 应 商 的 市 场 份 额 则 高 达 高的行业集中度增强了矿山的谈判能力; 下游全球 % 大汽 %(’ , 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 %(’ ,汽车厂商在构筑行业壁垒 的同时, 建立了繁杂的认证制度, 不断对钢铁供应商提出近乎苛 美国国内 刻的要求, 挤压钢材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在过去 # 年内, 的钢材价格下跌了 !(’, 而钢铁替代品 )) 铝行业全球最大的 % 家 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 !*’。 美国钢铁行业相对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集中 冶金管理 !""# 年第 $ 期
案例:美国钢铁公司

2020/6/6
9
问题2
负担
问题3
一、 100亿美元的福利成本
二、远离海岸线 运输成本高,其 众多工厂位置见 右图。
2020/6/6
10
美国钢铁公司在遭遇困境时,并 没有退缩,积极响应客户对服务 和管理方面的需求,与其他软件 公司合作,开发了供应链系统及 其他系统,并成立直销中小企业 客户的部门( StraightLine Source)。主席托马斯以开拓和 进取的精神带领百年企业拓展新 技术老树发新芽,成为业界革新 的领头羊。
2020/6/6
3
二、美国钢铁公司改进信息 系统前存在的问题
1.订单人工填写,传统生产流程和信 息传递缺乏效率,影响了下游生产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
美国钢铁公司拥有4家工厂和120家加工厂,每个加工厂各 自有一套追踪与订购系统,各自为存货编写代码,使得流程追 踪困难,无法追踪订单在生产流程中的动向,不能告知客户其 订购的钢铁何时才能送达。
4. 赚取高额的利润回报。
2020/6/6
13
五、信息管理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
1.影响美国钢铁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 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始终制约了企 业的优势竞争力。
由于用工成本、企业地理位置、原材 料采购成本过高等问题的制约,信息管理 系统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空间有限。
2.企业发展规模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 需要,信息系统管理效益不能通过规模效 应进行有效放大。
之后才有可能这么做的。
2020/6/6
12
问题6
美国钢铁公司销售软件给其他公司。但是保证比美国钢铁 公司落后一个版本。这是很明智决策,理由如下:
1. 使管理革新和技术进步成为持续进程。
2. 使美国钢铁成为钢铁技术和管理的领头羊,保持行业 领先,有利于其竞争战略的实施。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原因
该案例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当时国际 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该案例对于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分析贸易争端 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02
保障措施的历史沿革
保障措施的起源
保护国内产业
保障措施起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 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 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保障措施的现状
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保障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各国政府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重要 工具。
针对新兴产业的关注
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各国政府更加关注对新兴产业的保护,采取更加积极主动 的保障措施。
03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例详解
案例一
01
02
03
案例概述
2018年,美国政府针对进 口钢铁实施了一系列保障 措施,包括关税和配额限 制。
对未来政策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美国钢铁产业,建议在制定保障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国际贸易环境、国内 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避免过度保护和限制贸易自由化。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 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05
对策建议
针对保障措施的对策建议
建立多边协商机制
完善保障措施调查程序
通过多边协商机制,解决保障措施实施过 程中的争议和分歧,促进国际合作与互信 。
钢铁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份
额。
针对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 主义,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加强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
通过双边和区域贸易合作,深化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 便利化。
穆迪:美国钢铁业面临缓慢复苏

穆迪:美国钢铁业面临缓慢复苏
罗维
【期刊名称】《上海金属》
【年(卷),期】2014(36)1
【摘要】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将美国钢铁业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这是基于美国钢铁业的下滑趋势已经触底,但警告称其复苏进程仍将非常缓慢。
【总页数】1页(P26-26)
【关键词】钢铁业;美国;服务公司;投资者
【作者】罗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31
【相关文献】
1.美国婴儿推车市场缓慢复苏 [J], 黄子婧(编译);
2.钢铁业 2009年下半年有望缓慢“复苏” [J],
3.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仍面临多重考验 [J], 原松华
4.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犯下了大错:过早紧缩导致经济复苏缓慢 [J], 蒂莫西·F·盖特纳
5.穆迪:油气行业将继续缓慢复苏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特朗普:完全反对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特朗普:完全反对
KlipC报道:当地时间12月2日,特朗普表示,他“完全反对”美国钢铁公司被日本制铁收购。
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通过一系列税收激励和关税措施,我们将使美国钢铁再次强大和伟大起来,而且会迅速实现!作为总统,我将阻止这一交易的发生。
”
据悉,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美国钢铁公司,曾为美国的桥梁、建筑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海军舰队提供钢铁,也曾是“美国工业实力象征”。
KlipC分析师指出,日本制铁在去年12月宣布拟花费约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承诺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促成并购。
如果成功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其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商。
只是,这一收购案遭到美国多方的阻挠。
美国总统拜登今年3月曾表示,反对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该收购案正接受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并需通过外资审查委员会的国家安全评估,预计12月底前做出决定。
针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态度,12月3日,日本制铁重申称,“收购将在实现美钢发展的同时,也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
”并承诺,将引入日铁的技术,以实现由美籍员工向美国顾客提供最先进的钢铁制品。
还将保护就业。
近日有消息称,日本首相石破茂已致信美国总统拜登,请求其批准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
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即将到审查的最后期限,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可能批准该交易,采取措施解决安全问题,或建议总统阻止,还有可能延长审查期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資訊系統是否能拯救美國鋼鐵公司以產能而言,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是世界第十大、全美第一大的整合鋼鐵煉製商,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每年可生產多達1千4百萬噸的鋼鐵。
位於歐洲,世界第一大的鋼鐵煉製商阿塞洛爾鋼鐵公司(Arcelor)每年生產超過4千萬噸的鋼鐵;而世界第二大的鋼鐵煉製商,位於南韓的浦項鋼鐵公司(POSCO)每年則生產超過3千萬噸的鋼鐵。
美國鋼鐵在2001年會計年度的總收入為63億8千萬美元,但卻淨損2億1千8百萬美元,它的資訊科技預算約佔總收入的1.1%或是7千萬美元左右,在鋼鐵產業中這算是一個相當低的數字。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是美國鋼鐵的第三大客戶,向它訂購的大量鋼板。
在1996年,福特汽車檢視其主要供應商,發現美國鋼鐵的績效最為低落,不顧念其70多年的合作關係,揚言要撤換美國鋼鐵將鋼板的供應由其他家鋼鐵廠負責。
美國鋼鐵的資訊主管Gene Trudell表示:「我們正處於失去與福特業務往來的危險之中。
」「這問題已非常嚴重。
」福特在許多不滿之中最大的怨言是,美國鋼鐵從未能告知福特其訂購的鋼鐵何時才能送達,讓福特的生產無法有效率的進行,對福特來說「這是相當嚴重的。
」對美國鋼鐵來說,福特的威脅正是一種警訊,促使美國鋼鐵檢驗其整個生產週期來找出問題所在。
美國鋼鐵同時也在它的通知系統外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挑戰,美國鋼鐵清楚它必須降低生產成本,包括每噸鋼鐵的生產成本、製造一噸鋼鐵所需的人時數與花費驚人的鋼鐵庫存量。
美國鋼鐵必須轉虧為營,達到提高其高級鋼鐵市場佔有率的目標;在企業內部,美國鋼鐵必須集中化管理各種不同的業務、工廠與資訊科技基礎建設,這些在1996年時都還是由各分區自行掌握控制。
美國鋼鐵最大的問題反映在它的訂單接收流程,它的訂單通常是人工填寫,非常的不精確且充滿錯誤,更糟糕的是,一旦收到訂單後,美國鋼鐵竟然無法追蹤訂單在生產流程中的動向。
生產流程開始於其4家工廠之中任一家將原料鍊製成軋鋼捲(steel coil),然後送到加工廠將這些軋鋼捲製成完成品。
美國鋼鐵擁有多達120家加工廠(其中有35到40家是專門製造福特所需的產品),在冶煉(treat)、塑形到完成產品的過程中,一塊鋼鐵需要經過多達5種加工程序的處理流程。
過程如此複雜的原因,乃是因為訂單的需求要將原料混合與塑形,包含鋼鐵的熱處理與拉力強度等特性,美國鋼鐵無法追蹤在處理與運送時的每一張訂單。
其中存在一個問題為每一個加工廠各自擁有一套追蹤與訂購系統,各自為其存貨編定代碼,使得流程追蹤對美國鋼鐵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
此外,各家個加工程序使用一套撥接系統把它們的生產資料傳送到美國鋼鐵。
資料到達後,美國鋼鐵尚須手動將資料轉換成其系統所能使用的格式,才能將資訊送達客戶手中,平均每轉換一筆訊息必須花費高達90分鐘的時間。
這是一套非常昂貴且沒有效率的系統,客戶缺乏足夠的資訊以幫助其制訂生產計劃。
美國鋼鐵確實有傳送預先送貨通知(ASNs, advance shipping notices)給客戶告知它們產品送達的時間,但是客戶卻往往在鋼鐵送達之後才收到預先送貨通知,過慢的通知對客戶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而延遲送貨更讓福特等客戶變得沒有效率,有些福特工廠距離美國鋼鐵的加工廠只有20分鐘的路程,如果未收到預先送貨通知,一車車的鋼鐵就運送到福特工廠內,福特的員工就必須手動記錄送貨資訊,花費不必要的多餘人力與產生更多錯誤。
這套不合適的追蹤系統也造成預測與存貨的問題,美國鋼鐵不得不持有過多的存貨因而更提高其成本,美國鋼鐵必須現代化其訂單接收、追蹤與存貨系統。
美國鋼鐵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進展迅速。
其中一個目標是要讓客戶訂單輸入電子化,讓每一張訂單都是正確無誤的。
客戶現在可以透過全球資訊網來指定產品、數量、價格、成份、尺寸、厚度,甚至是送貨時間來下一張訂單。
為達成這些需求,這套系統必須能處理生產限制的相關資訊如冶金標準與生產負荷量,甚至必須能計算成本與送貨日期。
這些工作必須能快速的完成以便讓客戶在輸入訂單後立即得知成本與送貨日期,美國鋼鐵甚至將系統與由LiveCapital購得的DecisionExpress軟體連結來加速信用授權處理,在核可大多數訂單的同時減少呆帳的發生。
為了能有效追蹤訂單,美國鋼鐵開發了一套事件驅動系統來記錄訂單處理的每一個步驟,並在目前的工作完成時自動驅動下一個步驟,包括外部加工廠負責處理的步驟,新系統也會觸發傳送預先送貨通知與訂單的交付。
這套系統帶來的好處之一是讓美國鋼鐵可以在12分鐘內處理由加工廠送來的訊息,而不再像以往一樣需要花費高達90分鐘的冗長時間。
美國鋼鐵與其客戶都能精確的知道供應品的所在之處,同時也能得知目前處理的進度。
美國鋼鐵發現當客戶訂單與預先訂貨通知資料正確的話,客戶才比較有可能重複向鋼鐵公司下訂單。
美國鋼鐵的競爭對手Weirton Steel的資深資訊科技策略主管Tom Zielinsky談到:「你需要一套方法來區隔你的業務,我相信這將讓你具有重複收到客戶訂單的能力。
」美國鋼鐵的訂單處理主管David Sherwin同意地說:「大家都製造相同的鋼鐵;但如何來滿足訂單需求將有相當大的差異。
」所有這些功能需要相當複雜的軟體來支援,有相當多是公司內部自行開發的。
除了有關價格、數量與送貨時間的資訊外,要完成一張訂單還必須取得每一種鋼板的尺寸、成分與厚度等資訊。
美國鋼鐵使用由甲骨文(Oracle Corporation)提供的訂單處理與管理軟體、來自Concentra的產品設定系統加上本身已有的軟體,來擷取異常複雜的企業規則與程序、處理錯綜複雜的產品規格組合所需程序與給客戶的價格。
企業規則為「數千小時的檢視與邏輯修正是必要的」,Trudell解釋這是因為:「許多的知識是存在我們冶金工程師的腦袋裡。
」當這套系統完成後,美國鋼鐵需要修正的訂單減少了3分之2,同時也大大降低訂單接收的人力時間。
美國鋼鐵使用i2科技的Factory Planner forecasting軟體來替換其原有的訂單處理系統,程式設計師將此套軟體連結到其訂單系統。
美國鋼鐵連結了三套自行開發的系統到這套新系統上,包括負責追蹤流向加工廠或客戶之訂單的iTrac與為重複訂購客戶自動產生訂單的系統MIGS(Mechanical Item Generation System),MIGS藉著由客戶端做產品需求預測來降低存貨量,當MIGS首次上線使用時,存貨由33,500噸大幅降到24,000噸,MIGS目前已經被升級並改名為MOGS(Mechanical Order Generation System)。
在2000年時,美國鋼鐵需要持有9億4千6百萬美元的存貨,收入才能達到64億美元;而到了2001年,僅需保有8億7千萬美元的庫存就有64億美元的收入。
美國鋼鐵現在僅需保留20天的存貨量即可滿足需求,在2000年時卻需要33天的存貨量。
整體觀之,這整套系統又叫做連續流動製造讓美國鋼鐵成為鋼鐵業界的先鋒。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Michael Shanahan,係Boston Consulting Group支援美國鋼鐵顧問服務的員工,談到這些訂單接收與存貨系統,在如鋼鐵業一類的連續流程生產企業獲得的全面勝利是「令人吃驚的」。
這些系統的使用範圍由工廠,涵蓋美國鋼鐵本身的生產工廠到第三方協力者的服務中心到客戶,透過這個集中化的系統來管理整個供應鏈。
當美國鋼鐵由這套新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中獲得利益時,其管理階層斷定這套系統將能提供新的獲利來源。
這套系統適合用來服務透過服務中心購買美國鋼鐵產品的小型企業,同時也能將系統販售給其他鋼鐵與非鋼鐵公司。
美國鋼鐵於2001年設立Straightline Source,這個新部門負責直接銷售鋼鐵產品給小型企業,如Pate Company這一家資本額5百萬的金屬屋頂製造商,而不需再透過服務中心一類的中介機構。
Straightline的設立像是一家獨立企業,因此它可以和美國鋼鐵的鋼鐵服務中心(負責販售鋼鐵給小型企業)有業務上的競爭,而不需讓渡由其他服務中心來的15%業務。
基本上小型企業可以透過Straightline直接向美國鋼鐵下訂單,Straightline具有讓客戶在下訂單後立即得知送貨日期的能力,比起服務中心來說這是一大競爭優勢來源。
這套軟體管理客戶的存貨,處理貨物運送到客戶的相關事宜,並包含了訂單處理與供應鏈管理系統,註冊登記的客戶可以在任何時候確認他們訂單的狀態。
Straightline還增加了傳統服務中心未能與之匹敵的特徵,如線上信用檢驗與訂單聚集。
Straightline為處理訂單聚集使用Strategic Systems International的SmartTrim,這套系統可以組合類似的訂單,透過加工廠依序運送,來減少廢棄物量與原料的剩餘量,美國鋼鐵發現減少表面上看來似乎微不足道的廢棄物量,每年卻可省下好幾百萬美元。
美國鋼鐵使用LiveCapital的DecisionExpress來做線上及時信用授權,加快客戶的鋼鐵購買速度同時減少呆帳的發生。
Straightline整合所有系統發揮的力量,讓Straightline在提供客戶產品價格時有可能考量一切會影響訂單價格的因素,而傳統服務中心還必須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制訂產品報價,Straightline卻能在短短幾秒鐘內制訂出具有競爭性的價格,許多服務中心氣憤的表示美國鋼鐵是在與它們競爭。
美國鋼鐵在1969年設立一家子公司稱為USS Engineers and Consultants(現在改名為UEC Technologies),販售美國鋼鐵內部開發的技術與服務來賺取額外的利潤。
UEC的主要產品為訂單處理系統,專門設計給鋼鐵、玻璃、紙漿與造紙產業的企業來使用。
與i2 Technologies 聯合銷售的一整套供應鏈軟體工具可以幫助其它的鋼鐵公司管理它們的供應商,並包含可幫助企業架設企業外網路的工具,以讓客戶下訂單、檢查訂單狀態,交換電子合約文件與提供貨物運送資訊。
為保有美國鋼鐵的競爭優勢,UEC販售的技術比美國鋼鐵實際使用的都晚一個版本,據UEC的總裁Chris Navetta所說的,這項投資將具有高度獲利力。
美國鋼鐵持續地進行各項升級工作,其中一個例子便是位於匹茲堡南方10英哩處的Monongahela River山谷中的四家工廠其中之一的Mon Valley Works,。
Mon Valley Works設立於1875年至今經過多次的升級,最近一次的升級計畫是在1998年到2000年間進行的。
這是一項耗資3千6百萬美元的計畫,撤換掉原有的電腦控制儀器與機器設備,例如包括近代鋼鐵煉製業最重要核心的雷射感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