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讲解:米勒问题之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讲解:米勒问题》教学设计数学科学学院 118班蔡洁慧

教师:老师延长线段AB到平面并交于点C,再连接CD,以点C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

(几何画板演示)

∠有没有变化?

大家想象一下,点D在圆上移动的时候,ADB

学生1:老师,是没有变化的。

∠,在圆心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很好,也就是说,在这个圆上的点都不会影响可见角ADB

∠的大小对不对?

只有半径不同的其他圆才会影响ADB

学生:对。

教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空间的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几何画板演示)

∠达到最大呢?

那么是不是说,就一定会存在这个点D使得ADB

学生1:应该是存在的

教师:如果存在的话,应该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1:老师,肯定越近可见角越大

学生2:不,我觉得是越远可见角越大

教师:那好,有争议的话,我们再用几何画板演示一下

A

B

D

∠是如何变化的?

现在我让点D一直向中间移动,同学们要留意ADB

(几何画板演示)

∠是先变大,后来又慢慢变小

学生:ADB

∠最大,对不对?教师:对了,也就是说,在这条直线上,总会存在一个点,使得ADB

学生:对。

教师:那么我们要在这条直线上找到这个点呢?

学生:可以转化为求点D到交点C的距离。

教师:对了,要求CD的长度,那么我们设CD的长度为x,问题就转化为

∠最大?

当x为多少时,ADB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AC、BC的长度当成是已知的,AC=m,BC=n,把一些需要的角标一

下,α、β、θ,这里的θ也就是ADB

(打开PPT)

已知AC=m,BC=n,CD=x ,(x>0),求当x 为多少时,θ最大?(黑板板书)

教师:那么我们就要用这些已知的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大家先看一下ACD ,刚刚说了悬杆是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所以ACD 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学生:直角三角形

教师:那么AC 、CD 与α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2:tan m x

α=

(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很好,那么我们再看BCD 呢? 学生1:同样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教师:所以也可以同样得到怎样的关系式?

学生1:tan n x

β=(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那再看看α、β、θ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2:αβθ=+

教师:也就是θαβ=-(板书出来)

我们在上面已经求出了α、β的正切值了,那么可以求出θ的正切值吗?要怎样求?

学生1: (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请继续。

学生1:把刚刚tan m x α=和tan n x

β=代入上式 教师:很好,那么大家动手把数据代入并进行化简。那么有那位同学化简得到最终的结果? tan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θαβαβ

-=-=+⋅

学生2:tan m n m n x x

θ-=⋅+(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好的。那么我们看看,我们要求θ的最大值,是不是就是求tan θ的最大值? 学生:是的。

教师:看看上面式子,那些是已知的?

学生:m,n

教师:所以说,m-n 就是一个定值,那么要求tan θ的最大值,只需要求式子的分母的最小值,对不对?

学生:对。

教师:那好,我们就把分母分离出来,m n x x

⋅+

(板书出来) 现在要求的是m n x x ⋅+的最小值,也就是应该要m n x x ⋅+≥(板书出来) 同学们看出什么了吗?

学生:基本不等式

教师:那要怎样做下去呢?

学生1:2m n x m n x

⋅+≥⋅(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什么时候等号成立? 学生1:当m n x x

⋅=时,算得x mn =(教师板书出来) 教师 :也就是,2x mn =。好,到这里已经把结果算出来了,同学们回答一下题目提出问

题的答案?

学生:当x mn =时,tan θ取得最大值,也就是θ取得最大值。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先把几何的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再用代数的方法把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每次都遇到这种问题,都要算这么多是不是很麻烦?我们在上面的计算过程,有没有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1:当x mn =时,θ取得最大值。

教师:很好,这也算是一个结论,有没有一个关于几何方面的结论呢?

学生:(思考)

教师:刚刚所说的,CD x m n AB BC ==⋅=⋅,也就是2CD AC BC =⋅,那么根据这个式子有没有想到关于圆的一些性质?老师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还记得切割线定理吗?(PPT 展示)

这里PA是圆O的切线,BC是圆O的一条割线,那么切割线定理是怎么描述的?

学生:

教师:这个等式跟上面所说的,2

CD AC BC

=⋅在形式上是不是有点相似啊?

学生:PA对应CD,PB、PC分别对应BC、AC,也就是CD、AB分别是某个圆的切线、割线。教师:对了,表示出来就是这样子的图形(PPT展示)

所以我们有下面的结论:结论:当且仅当过ABD三点作外接圆且CD与该圆相切的时候,最大。同学们可能在这个时候就要问,得出这个结论有什么用?老老实实用代数的方法去算不就行了吗?带着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再看一道题目

(PPT展示)

在已知直线l的同侧有P、Q两点,试在直线l上求一点M,使得M对P、Q两点的角,最大?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这道题跟第一题有什么区别?

(几何画板演示)

我们连接PQ,再延长PQ到直线l交于点O,跟第一题画的图比较一下

(几何画板演示)

m

n

x

l D

C

O

A

B

M

P

Q

同学们看一下,PQ是不是相当于把悬杆AB倒置了一样,还有哪些是相对应的?

学生2:PO对应AC,PMQ

∠对应ABD

∠,

教师:既然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尝试着解决。

学生(在草稿本上解决)

PC

PB

PA⨯

=

2

ADB

PM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