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原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障碍
去甲肾上腺素 促进或控制紧急反 应和告警反应; 对情绪和行为起调 节作用 多巴胺
与障碍不存在直 接关系(通常是 对行为倾向起调 节作用)
可能作为接通多种 恐惧症 大脑回路的闸门, 情绪障碍 使其他神经递质能 注意缺陷/多动 够抑制或促进情绪 障碍 和行为;参与探索、 寻求快感和指向外 界的行为
4.神经系统异常 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研究者确 定了不同脑区对应的不同心理机能;通过 无创性脑研究技术,研究者进一步发现, 比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往往是多个脑区协同 活动的产物。 下丘脑:与情绪、睡眠、体温调节、 饥渴有关;也与言语功能有关 边缘系统:情绪体验与表达、学习、 冲动控制
基底神经节:控制运动行为,与ADHD 和强迫性冲动障碍有关 前额叶:计划、执行、调节、控制心 理和行为活动,与ADHD、孤独症等有关
3.神经生化异常 内分泌异常—— 肾上腺素和可的松激活有机体,使之 作好应对压力的准备;肾上腺素分泌异常 与焦虑障碍、情绪障碍和抑郁症存在密切 的联系;甲状腺素分泌异常则与儿童青少 年进食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性激素分泌异 常则会导致性行为障碍。 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构成一个神经 内分泌调节回路,简称HPA轴。它对于应激 行为和情绪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婴儿天生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他们 通过周围人的情绪线索获得对环境的认识, 而且他们很快学会了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愿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亲(或 其他主要养育者)的情绪表达模式对于婴 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婴儿也很快学会了对情绪活动进行调 解。在这个过程中,亲子关系的性质起着 非常重要的影响:支持性的、指导性的亲 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有效的调节模式; 父母亲的情绪调节策略也可能成为儿童的 情绪调节策略的范型。
第二章 理论与原因
一个案例:学习困难儿童
• 表现:
•
成绩落后;焦虑情绪;低自尊;亲子关系不良 可能的原因: 生物因素:孕期、分娩时不良影响;遗传的应激 反应模式;先天的语音知觉缺陷…… 情绪困扰:情绪的高唤醒状态;情绪调节能力差 歪曲的认知:错误的自我概念 环境的影响: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父母的 指责
神经递质异常——四种主要的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 5-羟色胺 正常功能 协调信息加工过程 和身体运动机能; 抑制儿童探索环境 的倾向; 缓和和调节多种重 要行为,如进食、 睡眠和表达愤怒 降低唤醒,缓和敌 意情绪; 与焦虑、不适的情 绪有关; 相关精神障碍 强迫性冲动障碍 恐惧症和情绪障 碍
苯二氮-GABA
神经系统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可塑性, 即经验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从而 使机能发生变化。即便是在敏感期之后, 经验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5.产前危险因素 营养不良、滥用药物、病毒感染、辐射、 孕母患病 6.围产期危险因素 缺氧、早产或滞产、产伤和药物
二、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1.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 情绪的影响—— 情绪体验、表达和调节在儿童适应环 境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人格发展的基础。
血缘关系
二级亲属 叔(伯、舅)父、姑(姨)母 侄子(女)、外甥(女) 孙子(女) 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三级亲属
同病率
2 4 5 6 2
对孤独症患者进行双生子研究发现, 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0-20%,而同卵双生 子的同病率为36-96%。可见孤独症的遗传 率非常之高。 通过基因技术确定了少数异常基因,如 某种语言障碍和阅读障碍的遗传基因,但 大多数心理和行为障碍并没有发现单个对 应异常基因。主要原因是心理和行为障碍 往往是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模式)。
Kagan将儿童的气质分为抑制型和非抑 制型两种。抑制型儿童占1/6左右,他们更 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障碍。
智力、自尊和控制点—— 智力低下、低自尊和外部控制点等心 理特征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这 些心理特征不仅影响他人对儿童的期望和 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儿童对事件的理解以 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使儿童更容易陷入发 展滞后、情绪失调的不利处境。 当儿童在学业、社交等方面经常遭受失 败时,他的自我效能就会降低,低自我效 能可能与多种心理障碍有关。
如果儿童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而将 成功归因于运气等外部不可控因素(父母或老师 过高的要求、严厉的指责常常会导致这样的结 果),他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一种抑郁 的归因模式——外部控制点。这不仅容易导致障 碍的产生,而且使障碍得以维持和加强。
气质——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对环境和周围人有 不同的反应模式,从而导致不同的人际互 动模式。尽管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均有发 生心理障碍者,但困难型儿童(10%左右) 发生心理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气 质型的儿童:更容易与父母和老师发生冲 突、加入不良团伙、出现品行问题和适应 问题。困难型儿童需要宽容、负责任的父 母。
.
• 总结:
1.儿童发展障碍的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 多个层次 2.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3.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以 及神经生物学特征 4.心理因素包括认知风格、自我概念、情绪调控 机制以及人际关系特征 5.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模式、文化标准等
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 整合数据 • 推断与预测 • 引导研究方向
基因异常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因此, 基因只能决定个体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倾向 性(易感性),而不能决定具体的心理和 行为过程。
2.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结 构异常(倒位、缺失、易位、重复环形等) 也会导致发展障碍。最典型的是唐氏综合 症、特纳氏综合症(XO综合症)和克兰费 尔特氏综合症(XXY综合症)。 染色体异常往往导致智力轻度至中度 异常和人格改变。性染色体异常往往导致 个体相应认知能力(言语能力和空间认知 能力)和性别化行为(依赖、被动、攻击) 的改变。
生物学观点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 1.基因异常 家族研究发现:阅读障碍、注意缺陷多 动障碍、某些智力迟滞(家族黑蒙性痴 呆)、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等障 碍具有基因基础。见下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级亲属的终身危险性(%)
血缘关系
一级亲属 父母 同胞 子女 异卵双生 同卵双生
同病率
6 9 13 1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