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41344e2b160b4e767fcf27.png)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45分钟)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几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 .真空中B .固体中C .液体中D .气体中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
以下原因正确的是( ) 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 .鼓面停止了振动 C .鼓的振动变快了 D .没有传播介质 3.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 .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B .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 .打鼓时,我们能听到鼓声D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4.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以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通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
,图1中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A B C D5.如图2,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响度 B .频率 C .音调 D .音色 6.以下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B .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 .人们录用超声波作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D .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诱捕老鼠7.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8.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音量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8分)9.由于___________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10.据说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弦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然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 (含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dc6f75901020206409c81.png)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10m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C.在2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2.在真空环境中能传播的是()A.太阳光B.次声波C.超声波D.鸣笛声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C.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5.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可用来探究()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音调与振幅的关系C.声波传播的快慢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6.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7.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8.下列关于超声波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声呐B.雷达C.“B超”D.超声焊接器9.下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C.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11.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A.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B.在纺织厂车间工人带上隔音耳罩C.在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在家听着音乐进入梦乡12.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B.市区内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二、填空题13.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人们面对面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__也能传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299e806f1aff00bed51e92.png)
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提3分,共36分)1.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6.对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9.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10.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1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12.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声现象)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声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b0c2614b7360b4c2f3f6400.png)
初二物理第一单元自测题一、填空:1、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也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声是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的空气在中的传播速度是。
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
5、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胶帽封密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的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其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二、选择题: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是因为()A、太空中噪音太大B、太空的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2、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3、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的产生B、声音传播的条件C、声音的保存方法D、声音传播的快慢4、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段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5、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使、产生声音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6、婉转悠扬的笛声主要是()A、竹管振动发出的B、人的声音振动发出的C、人的嘴振动发出的D、竹管内地空气柱振动发出的7、在一段较长的自来水管的一段敲击一下,如果把耳朵贴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则传来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铁管水空气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8、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b03e1fee06eff9aef8079b.png)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会逐渐降低B.响度想都会逐渐变小C.音色会逐渐变差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A. 28.33m/sB. 13.60m/sC. 14.78m/sD. 14.17m/s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C.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声速6.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A.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B.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C.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D.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7.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的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铁轨一次。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练习卷 (共七套)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练习卷 (共七套)](https://img.taocdn.com/s3/m/d61dad26dd36a32d737581ac.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卷(一)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2、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 .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1m/s ,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 问题的讨论,一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不正确的是 ( ) A .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 .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D .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4、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前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到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钟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5、如图1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 ”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 A .水振动,水的高度B .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 .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 6、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传播B .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 到2×103Hz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346m/s ,比在水中传播要快 D.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振幅不变图17、在如图2所示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8、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 .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 .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 A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0、人对声音的感觉有一定频率范围,大约每秒钟振动20次到20000次范围内,在此范围内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 ) A .只要有发声器——声源就可以 B .必须具有声源和空气C .必须有声源和传播声音的介质D .只要有发声物和传播介质,人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听到声音二、填空题(29空,每空1分,共29分)11、如图3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12、把一条橡皮筋扣在椅背上,用手拉紧,并且拨动它,如图4所示,这时可以听到 所发出的声音,它是由 引起的。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4a0cb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6.png)
东张中学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二、填空题(每小题有两空;每题3分;共36分)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c891fc19e8b8f67c1cb960.png)
初二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 .太空中噪声太大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 .一次声音B .两次声音C .三次声音D .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改变响度B .改变音调C .改变音色D .减小声音的分散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 .丙、乙、甲、丁B .乙、丙、甲、丁C .甲、乙、丙、丁D .丁、丙、乙、甲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 .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 .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 .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 .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 目的是为了A .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 .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 .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
《声现象》单元测试一
![《声现象》单元测试一](https://img.taocdn.com/s3/m/1b7e5e7c561252d380eb6eab.png)
《声现象》单元测试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通常称为声源. 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人耳,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2、声速是声在每秒内传播的,声速跟介质的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儿童影片《应声阿哥》中的小主人公对山谷大声呼喊,不久,山谷间就传来了相同的声音,这是现象. 当小主人公对山谷呼喊一声后,经过0.4s后听到相同的声音,则他到对面山崖的距离大约是m.4、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并轻轻敲并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 他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来判断的.5、女高音与男低音听“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低声细语与引吭高歌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6、拨动钢尺发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钢尺振动得越(填“快”或“慢”),振动频率越(填“大”或“小”),发声的音调越(填“高”或“低”).7、为了减弱噪声的影响,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减弱噪声.8、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甲图是的波形,乙图是的波形.(填“噪声”或“乐音”)9、远处处传来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_________;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___;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________,这些都是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的例子.10、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其做法是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出_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个例子证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18为单选,19-20为不定项选择)1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整个宇宙空间中传播C.一切生物的发声都是靠声带振动D.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为340m/s,是恒定不变的12、如图所示,是用两个小纸盒,一根棉线做成的“土电话”,其表明了( )A. 只有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纸盒不振动也能发生声音1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 )A.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B.说话时,用手指摸着喉头,手感觉到振动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吊着的泡沫球弹开D.用手按住余音未止的锣面,锣声立即停止14、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 )A. 保持声音的音调B.保持声音的频率C. 保持声音的音色D.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15、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 声音的响度不同B.声音的音调不同C. 飞行的路线形状不同D.飞行高低不同16、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响度B.音色 C. 音调D.频率17、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所示,安装这些板墙主要是为了(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18、下列事例中,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B.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C. 可以利用声能来清洗精细的机械D.蝙蝠飞行中,利用“超声”探测障碍物19、如图所示,是汉代淑女王昭君出塞前,在花园中独奏《长相知》的情景,凄美的乐声扣人心弦,由此可知( )A. 此乐声是由于手指振动发生的B. 此乐声是琴弦振动发生的C.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D. 此乐音是由琵琶的外壳振动发生的20、关于超声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B.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m/sC. 人听不到超声波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三、简答题(共23分,21、22、23每题5分,24题8分)21、有人说,在月球表面上,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听不到一点响声,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2、小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小张在一旁提醒他:“小李,快满了!”小李说:“你怎么知道的?”小张说:“听出来的.”小李迷惑不解,你能帮他解释吗?23、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一敲,听一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24、通过阅读下表中的小数据,定能获取如下信息:空气(15℃)340m/s海水(25℃)1531m/s空气(25℃)346m/s铜(棒)(25℃)3750m/s软木(25℃)500m/s大理石(25℃)3810m/s煤油(25℃)1324m/s铝(棒)(25℃)5000m/s蒸馏水(25℃)1497m/s铁(棒)(25℃)5200m/s(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_________声音.(2)一般来说,_________传播声音最快,__________传播声音最慢.(3)同一种介质传声,温度越________,传播声音越快.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5、如图,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a4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及答案a4](https://img.taocdn.com/s3/m/903edc5bb307e87101f6963b.png)
初二(1)班第一章《声现象》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48分)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8分)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C.85 HZ~1100 HZ D. 20 HZ~20000 HZ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 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 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 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 D.戴上防噪声耳塞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24分)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15 ℃时铁棒中的速度为5200 m/s)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 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答案:1.振动,振动,振动,振动2.振动,振动3.介质,空气,液体,固体,真空4.温度,3405.小于6.17 m7.能感知,听觉神经,骨传导8.慢9.频率,快慢,高低,音调,音调10.音色,音色11.响度,声源的振幅,到声源的距离12.空气柱的长短,长空气柱,短空气柱13.音色14.130815.噪声,学习,工作,噪声16.20 Hz,20000 Hz17.振动,能传递,更强烈18.7019.传导障碍20.传播速度不同21.次声波,次声波22.B 23.D 24.D 25.B 26.C 27.C 28.D 29.A 30.C 31.B 32.D 33.B 34.C 35.D36.182 m37.1700 m38.850 m39.145 m。
人教版八年级《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20137fc4ffe473268ab17.png)
第一章声现象班级姓名计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2.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5.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6.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色D.音调7.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8.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A.钢、空气、水B.钢、水、空气C.水、空气、钢D.空气、水、钢9.同学们在教室中听不到老师讲话的回声,这是因为()A.老师讲话声音小B.教室内不能发生声的反射C.回声和原声传到同学耳朵的时间差小于0.1sD.老师讲话声音洪亮10.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11.下面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 2 次的速度上下振动;乙:蝙蝠飞翔时产生频率为每秒100 000次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为频率每秒258次的音叉,对上述三种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只有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C.只有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 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12.关于声音和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发声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声音能继续传播13.用箫和提琴同时演奏一支乐曲,一听声音就能区分是箫声还是琴声,这是因为箫声和提琴声的()A. 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 响度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14.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15.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A.给狗喂食B.以手示意C.用灯泡指D.用超声波二.填空题(共32分)16.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拨动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鼓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鼓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17.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声音不能在中传播.18.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咬在牙齿上,另一端触到钢琴上,从而听到音乐,这是利用传声的道理。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9970caf6482fb4daa58d4bfa.png)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3.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B.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6.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D.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9.把一个电铃放入扣住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找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沿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我们会听到电铃的声音()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都有可能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产生的。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0478bc960590c69ec3762e.png)
初二物理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B.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正极→负极”C.在电路中,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一般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4.小明同学使用电流表时,本应使用“—”和“3”接线柱,但误将“—”和“0.6”接线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0.6”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这样做的结果将是A.电流表的指针转过的角度变小了B.电流表的指针转过的角度变大了,电流表可能烧坏C.电流表的指针不动D.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6、广安地处川东丘陵地带,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红色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D.岳池黄龙“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7.下列镜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凹透镜8.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平面镜D.投影仪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10、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如图5所示,它们被称为镀点。
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e473d3b52acfc789ebc9f2.png)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检测题执笔人:于河实验中学郭德伟审核人:开发区中学曹清林一、选择题1.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小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 我们能够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 声音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2.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研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采用的这种方法称为( )A.推理B.类比C.代替D.转化b5E2RGbCAP3.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 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 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 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5. 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主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轻轨两 旁安装隔声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减少大气污染B.降低噪声污染C.缓解“温室效应”D.绿化居住环境6.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提琴的声音悦耳动听,给人们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 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的是噪音,响度小的是乐音plEanqFDPwA.①②③ D.①②④C.①③④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 甲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②③④ 丁A.甲图中,B.乙图中, 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咼C.丙图中, 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 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C.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9.如图所示,从图的波形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10.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DXDiTa9E3d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1.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A.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B. 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 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12.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既干净又舒服。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cf600ae87101f69e31959d.png)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测试卷(满分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25×2=50分)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 频率不同;C. 音色不同;D. 响度不同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3、关于声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 型超声仪检查身体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 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 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8、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
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fc3f9a6c30c2258019e59.png)
第一章声现象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二、 填空题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 图1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的波形,理由是;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二、填空题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则是因为音叉的越来越小。
14.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而响度比蚊子。
1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大,快划比慢划的声音的高。
1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的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17.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作为探测周围物体的工具,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和在水中的特点。
18.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说明:声波具有。
1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20.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1.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2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图 1 图 223.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
24.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三、实验与设计题25.如图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26.在图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 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7.如图5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28如图6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四、阅读探究与计算题2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图 3图 5 图 6图 4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30.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
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
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 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m。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英语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您的答案转涂到客观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ξ19.15.B. ξ9.15.C. ξ9.18答案是B。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ookstore.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 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 7:20B. 7:15C.7:00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C.A radioprogramme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tch a trainB. See the man offC. Go shopping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的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ose CD is broken?A. Kathy’sB. Mun’sC. Jack’s7. What dose the boy promise to do for the girl?A. Buy her new CD.B. Do some cleaning.C. Give her 10 dollar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meal?A. Just so-so.B. Quite satisfactoryC.A bit disappointing.9. What was the 15% on the bill paid for ?A. The foodB. The drinksC. The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