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论文
解析央行中期利率调控工具论文
解析央行中期利率调控工具论文解析央行中期利率调控工具论文一、中长期利率工具PSL的产生背景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呈现逐级下降的趋势,这使得央行的货币调控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逻辑发生改变,央行需要新的基础货币调控工具。
在这样的背景下“弹胜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成为央行对市场利率调控能力的两大思路。
自2013年底以来,央行在短期利率水平上通过SLF(常设借贷便利)已经构建了利率走廊机制。
而为了更好地确定和引导中期政策利率,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全称初译为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成为了央行的选择。
央行希望借PSL以实现央行在短期利率控制之外,对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引导和掌控。
二、PSL工具的内涵和特点(一)PSL的内涵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简称PSL),作为央行的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指的是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角度看,PSL的作用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类似。
随着我国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弱,未来PSL在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PSL的实施和发展是我国利率调控框架的重要一步,它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央行多方面调控市场中长期利率的目的,进而更好的应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日益加快带来的挑战。
(二)PSL的特点作为央行新创的货币政策工具,与SLO , SLF以及再贷款相比较,PSL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期限相对较长。
SLO , SLF主要是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期限在三个月以内。
而传统上的再贷款都是短期,依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具体划分为20天内、3个月、6个月内、1年期4个档次,其中以3个月最多,基本上最长不超过1年。
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范本模板】
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PSL,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缩写),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
摘要:随着外汇占款这个货币发行的源头的作用逐步降低和货币市场利率到商行信贷利率传导的失灵,央行不得不创立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比如PSL,央行试图通过合格抵押品来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以达到引导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PSL的推出,不仅是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同时也是对我国利率走廊建立的一个有益尝试;另一方面PSL也具有货币最终流向不可控、招标不透明、对利率锚的形成效果不突出和基础货币投放量小等不足的特征。
关键词:外汇占款中期政策利率 PSL 利率传导我国自本世纪初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和再贴现成为我国基础货币发行的主渠道,2003―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年均流入大约3440亿元,2007―2011年则年均高达4550亿元,由于央行不断被动地购入外汇,也就相应地吐出了巨量的基础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外贸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为2012和2013年出口增速都降到了10%以下,约为7、9%的水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逐渐回到了3%的水平。
进入到2014年,外贸表现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从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来看,2014年已经出现三次环比下降.由于外汇占款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而随着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制度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逐步释放完毕,外汇占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无形中降低了以外汇占款为主渠道的的货币创造机制的作用。
基于此,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有必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中国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方面并不顺畅,在2014年央行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9月末M2增长12.9%,M2存量高达120万亿元,在流动性并不缺少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小微企业、涉农企业贷款难,贷款利率高企的情况。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V1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货币银行学毕业论文-
V1
以下是我对我国货币政策现状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货币政策也越来越重要。
在当前的宏
观经济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控
制通货膨胀,现在已经转变为以稳定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随着经济
增长的下滑和物价稳定压力的上升,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货币政策工具的改变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的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来实现,现
在除此之外,还有直接注入资金和金融监管等手段。
这些新的工具为
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使整个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四、货币政策的挑战
然而,货币政策仍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金融风险的不断
上升。
随着不良贷款和债务的不断增加,金融风险的压力也在增加,
这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
会影响我们的货币政策实施,这也需要我们做出更全面的分析和应对。
综上所述,我国货币政策在逐渐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变化,并在实践
中进行针对性调整。
然而,货币政策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
更深入地研究和分析。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5篇)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5篇)第一篇: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一、简要介绍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存款准备金制度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选择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 费者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⑤特种存款补充工具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 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新工具2013年11月6日,我国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这一工具。
常备借贷便利,在各国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我国货币政策转型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转型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分析作者:赵燕陈思嘉来源:《商业经济》2018年第09期[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汇占款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金融脱媒与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使得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数量型价格政策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
我国央行从2013年始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三种主要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优化社会资金配置,减少货币市场的利率波动,起到显著效果。
但与其他国家比仍然存在不足,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并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为更好地应对货币政策转型的挑战,应进一步健全和丰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箱,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同时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关键词]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框架[中图分类号] F8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9-0157-02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
近年来,在各国央行逐渐退出量化宽松和我国宏观流动性较为稳定充裕的大背景下,央行逐渐向新型货币政策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
所谓价格型货币政策就是将利率、汇率设定为央行的中介目标,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央行希望通过一些货币政策构建利率走廊机制,以达到控制利率的目的,是我国央行正在探索的利率调控新模式。
一、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践从2013年开始,我国央行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三种主要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表二、我国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显著(一)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维持金融市场稳定SLF、MLF、PSL所针对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其效果也有不同。
SLF作为短期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为银行体系提供短期的流动性,弥补了市场的短期流动性缺口。
解析央行中期利率调控工具--PSL的内涵及影响
解析央行中期利率调控工具--PSL的内涵及影响
唐群杰;牛琦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14(000)023
【摘要】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和政策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央行的新型中长期利率工具PSL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央行对PSL的初次应用。
【总页数】1页(P74-74)
【作者】唐群杰;牛琦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总行 100037;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1008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 [J], 张佳正;甘亚非
2.央行未来金融工具PSL [J], 张捷;
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影响利率传导机制?\r——基于SLF、MLF和PSL的实证研究 [J], 张克菲;吴晗
4.央行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 [J],
5.如何看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一年能出现300天的“SLF、MLF、SLO、PSL”是什么? [J], 牛绮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央行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运用及效果探究
我国央行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运用及效果探究作者:邹正来源:《财经界·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2013年陆续推出了诸如SLO、SLF、MLF和PSL等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
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和传统工具相比的优势以及这些工具的运用现状和调控效果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央行可以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是SLO、MLF与PSL,而SLF则是被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目前央行更偏向对中期利率进行引导,对中长期的流动性进行管理。
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 利率; 调控效果一、引言当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时,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必须使用如正回购、发行央行票据等金融工具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
因此在2013年之前基本上央行投放流动性都是被动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得央行在行使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时候选择十分有限。
2013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出现阶段性放缓,央行近几年创设的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SLO、SLF、MLF、PSL)起到了主动补充基础货币的作用。
所以在外汇占款下降的背景下,央行投放流动性的主动程度上升,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我国央行的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是如何运用的和其运用的效果。
二、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一)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介绍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是指在面对新挑战和新要求的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为增强其对市场流动性的调节能力,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提高央行对资金流向和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而适时推出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
下面本文将这四种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的特点总结如下表:(二)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与传统工具的对比传统流动性管理工具主要指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论文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效果【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这就从立法上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通货膨胀;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等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对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再到最终目标的跟踪,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其货币政策效果。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特别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借贷风险增加、相对价格体系遭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遭到破坏、经济秩序混乱,还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导致其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
面对此种困境,央行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一、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的。
二、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实际利率降低,利差优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增加通胀压力。
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2021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
地震、干旱导致食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四、成本推动。
劳动力成本增加。
春节后,各地均出现“劳工荒”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商品成本,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土地和房价价格的上涨也使成本增加,另外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分析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分析论文一、文献综述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
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
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润滑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
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
”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
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
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为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论文范文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论文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是呈负相关。
关于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之间的矛盾,可以借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示,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即物价不稳定。
关于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存在着争议。
一般的观点是: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总需求的扩张和经济增长往往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而总需求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往往会引起物价的下跌。
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不是这样。
为了实现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供其操作。
在长期实践中,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发展了一套系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中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即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地最为广泛与主要。
由于前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上调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再创历史新高。
我在此主要谈一下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首先,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工具探秘:PSL和SLF
货币工具探秘:PSL和SLF中国央行在“后危机时代创设”的新货币工具,正引来市场超乎寻常的关注。
目前央行在每季度结束后,隔1个月公布该季度的SLF操作概况;PSL则尚未形成定期披露机制。
这使央行在引导市场预期时占有更多主动权。
探秘两个新工具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货币政策。
多年来,中国的货币发行主要来自“外汇占款”:企业出口获得外汇(主要是美元),卖给银行结汇;央行再从银行手里买入美元,付出人民币,从而创造了基础货币。
金融危机动摇了这一机制:海外市场疲软,中国的外贸顺差波动加剧,由此产生的货币投放量也不稳定。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总结,央行发行货币的方式可以是购买外汇,也可购买国债或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再贷款、再贴现、PSL、SLF均属于后者,形成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从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看,2011年后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存量快速上升。
从国外来看,美联储的0E=F要通过购买机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来注入流动性。
但我国央行的口径中,货币政策“稳健”基调并未发生改变。
“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的工具,目的是为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维护资金市场的稳定。
由银行主动提出申请,就规模、利率一对一协商。
由于信息披露存在滞后性,可查最新数据到2014年6月末。
从数据可见,去年末、今年初SLF的余额已显著减少,3月起已不再续作。
9月传出“央行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SLF”传闻,真实情况可在未来的1 1月初的披露中看到。
市场的分析人士认为,SLF有“流动性救助”的意味,利率偏高;PSL则带有定向扶持的意味,利率低于其他融资渠道。
从利率环境看,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引导利率下行:10月14日,央行正回购利率从3.5%下调至3.4%,降幅达10个基点,是年内第三次下调。
同样是央行向金融机构放款,由于操作细节不同,形成的创新工具林林总总。
据海通证券姜超总结,与PSL最为相似的是美联储的定期贷款拍卖(TAF)和英国央行融资换贷款计划(FSL)。
PSL吹响货币政策变奏曲
PSL吹响货币政策变奏曲作者:江瑜盈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4年第08期央行最近大动作频频,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包括对商业银行定向提供流动性,再贷款的使用,以及引入抵押补充贷款(PSL)等。
有分析称,这是央行酝酿货币政策变革的前奏继2013年创立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LF)后,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上又出新招。
新角色就是抵押补充贷款(PSL),据悉,国家开发银行从央行获得3年期1万亿元的PSL。
此举将带给实体经济与财政货币政策哪些实质影响?国开行获万亿PSL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开发银行从央行获得了3年期的1万亿元PSL,并将用之支持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安居工程及三农和小微经济发展。
这次国开行1万亿抵押补充贷款,与此前业界猜测的央行再贷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定义,PSL属于再贷款,但并非传统的纯信用贷款,而是需要借贷方向中央银行进行资产抵押。
PSL可以引导中期政策利率,提高央行利率调控能力。
央行向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PSL,意味着央行通过PSL打造中期政策利率迈开了第一步。
财经观察员彭瑞馨表示,根据我国相关银行法规,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不可超过1年,但惟独属于政策性银行的国开行可以不受相关限制。
棚改及保障房建设工期较长,如果是商业银行来做,容易导致期限错配。
这1万亿元PSL备受关注,但该笔资金的最新动向却无法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来。
有报道称,国开行近期已从中支取约4000亿元,用于发放棚户区改造相关工程建设贷款。
国开行此前召开的二季度工作会议上,董事长胡怀邦就表示,下半年国开行要加快住宅金融事业部开业运转,同时打好支持棚改攻坚战,争取全年发放贷款4000亿元以上,提高棚改资金使用效率。
有消息称,央行早在今年4月份就为国开行提供了这笔PSL,按照央行要求,该笔贷款期限3年,不能一次性全部提取,需按年支取,利率每年调整一次。
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1)
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1)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时代,货币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新时代,中央银行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中央银行在过去一直以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如制定利率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以提高或降低货币供应来达到调节经济增长的目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些传统手段的作用已越来越不足,需要更加创新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面对经济的变化。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方面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宏观调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控制通胀压力。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注重效率与效果。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执行效率,同时要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针对经济数字化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思路,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不再是单独国家行动的范畴,而是需要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跨国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复杂问题。
要加强协调,稳定货币供应,维护全球经济平稳,同时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信心,同时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中央银行在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未来,中央银行应该继续创新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加强跨国合作,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PSL和货币政策新框架”专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渐从依靠外汇占款被动注入基础货币的模式,向依靠多种货币工具进行主动调控的模式的转变,反映了央行在面临蒙代尔“三元悖论”时,从“汇率稳定性”到“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新选择过程。
在目前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央行是否能够更灵活地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及时应对各种挑战,是我国能否达到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目标的关键之一。
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资本项目开放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我国货币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内生性变量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也受到影响,新工具亟待创设。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增强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而放眼国际,这种转型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从2013年起,央行开始创设新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2013年初,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先后推出,“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以平抑短期利率波动。
在去年“钱荒”期间,SLF就发挥了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
今年,央行高层多次表态,将打造一个中期政策利率工具,建立长效机制,多管齐下进行利率调控。
随着央行拨付1万亿的抵押贷款利率(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PSL)给国家开发银行用于棚户区改造的“首秀”出场,这一个新的中期政策利率工具PSL也映入大家眼帘,央行弹性走廊机制+中期政策利率的调控框架也愈发清晰。
据悉,PSL与再贷款相似,差别在于,再贷款属于信用贷款,而PSL需要合格抵押品进行抵押。
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PSL可以通过调节合格抵押品的种类、基准利率以及折价率等对行业的信贷支持进行定向调控,并且可以通过配合SLO、SLF等短期调控工具,将利率控制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达到稳定市场的效果。
试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分析 研究 各种货币 政 策工 具 的 主 要特 点 及 其在各 国 的 实施 效 应 进 一 步强 化 金 融 宏 观 调 控 机能是 有 益 的
对 于 建 立 与完
善 我 国中央 银 行货 币政 策 工 具体系
。
、
一
西 方主 要 国家 的货 币政 策工 具
,
从 西 方 主 要 国家来 看
(一 ) 公 开 市 场业务
(三 )
,
。
。
二 次世界 大 战 后
, 。
,
西 方各 国为 了 刺激 经 济 增 长
基本 采取
0 年代 末 自6
,
0 年代 以来 特别 是 7
世 界经 济处 于 世 界性 通货 膨 胀
,
纷纷 又 提高 了再贴 现 率
存 款 准 备 金制 度
,
中央银 行 通 过 提 高或 降低 各银 行 的 存 款准备 金 比 率
, ,
,
最 长也在 一 年 以 内
,
。
其次
,
它是 一 种 官定 利 率 最后
,
。
。
不 同于
。
它 是 根据 国家 信贷 政策 决定 的
。
它 是 一 种标 准 利率
正 因为 具有上 述这 些 特点 才能 运 用 它 管 制 信用 作 为推 行 国家货币 政策 的 工 具
过 去各 国 都
,
是根据 市 场资金 情 况 来调 整再贴 现 率 实 行 的 是低 利政 策 紧缩货 币政 策
运 用公 开市 场业 务的控 制 目标
容 易引 起 经 济不 必 要 的 波动甚 至 政治 上 的 问题
, ,
目
主 要是 控制 公 开 市场 买 进 和 卖 出 债 券 的 差 额
政策性银行PSL趋向常态化
政策性银行PSL趋向常态化作者:张晨曲来源:《新金融观察》2016年第17期定向“补水”上周二,央行表示,从2016年5月起,人民银行在每月月初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上月特定投向贷款对应的抵押补充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三家银行发放棚改贷款、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
在此之前,PSL操作主要以滚动续作到期的方式进行,演变为每月月初的制度安排后,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为常态化,同时也令PSL的政策地位得到提升。
从目前的规模来看,央行公布的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4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13911.89亿元;当月,国家开发银行根据棚改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进度归还抵押补充贷款36亿元。
不少机构预测,“定期”操作后,政策性银行的资金预期和融资成本也将得到进一步稳定。
向来,政策性银行被视为稳增长的利器。
业内认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对于三家银行的成功尝试与创新将持续深入,因为需要其更好地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但与商业银行一样,随着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张,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对于政策性银行而言同样无法回避。
财经评论员张捷认为,按照世界金融业的规则,央行是最终贷款人,而作为最终贷款人,在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的时候需要为其发放贷款,目前PSL的余额为1.3万亿,虽然数额不小,但相对于央行的资产规模来讲是比较少的,未来还有很大空间。
加之这是一项比较稳妥且容易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PSL有着明确的政策前提,定向“滴灌”,即用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
据银行人士介绍,PSL贷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需保证专款专用,贷款项目必须纳入国家部委明确支持的项目清单,未经人行批准,PSL资金使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
与此同时,类似于定向再贷款的PSL,在强化资金的乘数效应方面,好处也显而易见。
一个简单的例子,企业A向政策性银行B贷款五千万,期限三个月,但在一个月之后,银行B 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便可将这笔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以期获得贷款支持。
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几点思考
1 9 9 8年 5月 2 6日 X复交易 ,规模逐步扩大。1 I 9 9 9年 以来 ,公开市 场操
作 发展较快 ,目前 已成 为我 国央行货 币政策 日常操作 的主要 工具之一 对于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 、引导货 币市场利率走势 、促 进货币供应
量 合 理 增 长 发 挥 了积 极 的 作 用 。 央 行选 择 的货 币政 策 工 具 ,必 须 具 有 可
CH . 券 N D
囝日圈
对央行货 币政 策工具的几点思考
摘要 : 随 着 利 率 市 场 化 的 不 断 深 化 ,央 行 货 币政 策 工 具 的选 择 、 使 用 以 及 货 币政 策 实 施
汪 宁 张 靓
框 架等 再次成 为市 场 热议 的话题 。在此 背景下 ,本 文认 为央 行在进 行贷 币政 策操 作 时,
活 地 进 行 调 控 操 作 .而 且 采 用
的方式被 公认 为更加市场化 。
主 动 性 :公 开 市 场 操 作 主动 、速 度快 .有 利于央行 更
加精确 、灵活地调 控操作规模
07 1 2 31 08 1 2 31 0 9 1 2 31
工 具 的效 果 可 能 大打 折 扣 .过 去 由 数 量 型 政 策 工 具
选 择、使用及其货 币政 策实施框架和路径等 .也 再
次成为市场热议 的话题 。笔者认为 .近年来 国际经 济环境复杂 多变 ,我 国国内经济在平稳运行 中存在 风险隐忧 ,在坚持稳健 的货 币政策前提
和引导作用。
精 确 性 :央 行 可 以 通 过
市 场 整体 超 额 存 款 准 备 金 情 况
控性 、可 变性 、可行性 、关联 性等特征 。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其他 货币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浅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杨亮芳
【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20)001
【摘要】要实现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需要使用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本文就货币政策工具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目前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今后应运用间接调控的灵活有效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间接调控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模式及要实现这一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杨亮芳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31
【相关文献】
1.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 [J], 林松
2.试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J], 吴俊勇
3.浅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中存在的问题 [J], 刘秀兰;张沧丽
4.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J], 段军山;赵明勋
5.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在我国的运用 [J], 周海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央行货币政策新工具PSL
抵押补充贷款(PSL,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缩写),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
摘要:随着外汇占款这个货币发行的源头的作用逐步降低和货币市场利率到商行信贷利率传导的失灵,央行不得不创立了一些新的政策工具,比如PSL,央行试图通过合格抵押品来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以达到引导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
PSL的推出,不仅是对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的丰富,同时也是对我国利率走廊建立的一个有益尝试;另一方面PSL也具有货币最终流向不可控、招标不透明、对利率锚的形成效果不突出和基础货币投放量小等不足的特征。
关键词:外汇占款中期政策利率PSL 利率传导
由于外汇占款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而随着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制度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逐步释放完毕,外汇占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无形中降低了以外汇占款为主渠道的的货币创造机制的作用。
基于此,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有必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
基于货币供给机制的变化和利率传导机制失灵两方面的考虑,
央行有意建立一个新的货币框架,即打造短期利率走廊与中期利率指引的新框架。
短期利率方面是SLF、SLO,中期利率方面是PSL(抵押补充贷款)。
央行这一构想,最早可见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的讲话,此次金融危机后经验,短期利率可能有时候不够有效,由此可以考虑增加一个中期利率。
金融危机前,全球主要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得短期利率处于目标区间之内的利率走廊机制,短期利率能够保持比较稳定。
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各央行在短期利率方面采取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货币政策调整空间非常有限,长期中长期利率却与之存在脱节,并有上行压力,从而对经济复苏形成掣肘。
从中国来看,201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在逐渐走低,但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却在走高,这显示出中国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价格传递并非高效。
央行推出PSL可以看作是对发达国家央行经验的一个借鉴。
据媒体报道,央行在2014年二季度向国开行投放了1万亿的PSL,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发放。
国开行二季度工作会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9.9万亿元,比一季度猛增1.56万亿元。
一、PSL(抵押补充贷款)的由来与作用
对于PSL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首先,PSL从英国的FLS(融资换贷款计划)借鉴而来的,英国央行设定抵押品框架更多的是解决流动性危机的工具。
例如,英国央行的旨在推动银行借贷的FSL面向几乎英国所有的银行和房屋贷款协会,只要有新增贷款作为抵押,就可以从FLS中获得想要的融资额度,即定规则而从未定机构,且如何操作,申请都公开透明。
中国则不同,在信用总量的背景上,中国并未达到流动性危机的程度,中国货币政策更多的问题在于资金配置效率低。
在资金的流向方面,英国央行和中国央行都难以监控资金的最终流向。
从FLS的经验来看,其中大部分资金借道住房贷款协会流向了房地产。
从PSL来看,资金从央行转到国开行,被指定用于棚户区改造,这确实做到了定向,但是棚户区改造的居民、企业可以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消费、投资或存到普通商业银行,后续的效应就超出了国开行和棚户区改造的范围。
2、若要成为货币市场的中期政策利率,那必须是针对所有的参与者而言的,如果只是针对国开行一家对手,只能形成一对一的利率,这样的利率锚是有价无市的锚,意义不大。
国开行在获得PSL 的过程中并未经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国开行PSL的利率当时尚未公开。
既然要打造中期政策利率,就应该是透明的,不然如何引导市
场利率?从招标程序的不公开和利率的对外不公布,很难达到目的。
从期限上来看,PSL的期限是三年,但利率对应的是一年期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是一年调整一次的,又怎能成为中长期的政策利率?更适宜的尝试是,可以率先确定一个额度,让各家银行以新增棚户区贷款作为抵押,招标决定利率。
即像FLS那样,只定规则,不定机构,申请和操作都公开透明。
3、PSL作为一个货币工具,具有结构性的特征。
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来看,一般有四个,即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这四者都不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终极目的。
此外,衡量和观测PSL效果的标准是什么,理论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
货币工具解决的是总量问题,结构性的问题解决本不应该由货币政策来完成。
实际上,央行早在《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达了对定向工具使用的担忧,如其中提到货币政策主要还是总量政策,其结构引导作用是辅助性的,定向降准等结构性措施若长期实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二、结构性的货币工具只能作为非常态的工具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作为央行货币工具的创新,主动性并没有带来效果的提升,因此,结构性的货币工具只适宜是非常态的工具,而不适宜作为货币框架的长期内容。
在建立货币新框架之前,中国央行首先应该完善市场基准利率才是。
基准利率都不完善,货币传导难免会出现失灵现象。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主要以银行间拆借为市场基准利率比如英国的Libor,欧元区的Euribor,日本的Tibor。
就中国而言,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虽运行多年,但一直存在报价质量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交易价包含了一些超出市场安排的因素,包括与对手方的其他利率安排、利益调整等,所以未能成为基准利率。
从一般国际经验看,只有结构合理、信誉高、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的利率,才能作为基准利率。
在我国已经市场化的几种利率中,国债利率(具体地讲是国债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最适合充当基准利率。
由于中国的国债规模过小,未能担当此任。
其次,若想p [3] 邓海清,胡玉峰,蒋钰炜.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金融市场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