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中物理层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面向无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
面向无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物理层安全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物理层安全技术是一种在无线通信领域,通过利用信号传播特性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面向无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理层安全技术是对传统的加密技术的一种补充。
传统的加密技术主要是依靠密码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然而,在无线通信中,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信道效应,如多径衰落、多天线效应等,传统的加密技术往往难以适应。
而物理层安全技术正是基于这些信道效应进行设计的。
在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信道特性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利用信道衰落特性来实现安全通信。
在这种方法中,发送方根据接收到的信道衰落信息调整发送信号的功率和调制方式,以使窃听者无法准确地获取完整的信息。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对信道衰落的准确测量和建模,以及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协作。
除了利用信道衰落特性实现安全通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例如,利用人工噪声干扰来保护通信的机密性。
在这种方法中,发送方在发送信息的同时产生一定的噪声干扰,以混淆窃听者的信号接收。
接收方通过利用先验的密钥来解调出原始信号,而窃听者则无法解调。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护通信的机密性,但会对通信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如基于遥感的安全通信技术、基于反馈的安全通信技术等。
这些技术都是基于信号传播过程中的特性来实现安全通信的。
尽管目前这些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性能、复杂性等方面的挑战,但它们都为无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无线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层安全技术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
另一方面,物理层安全技术也将与其他安全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覆盖的物理层安全性分析与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覆盖的物理层安全性分析与解决方案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无线网络中,物理层是网络中最基础的一层,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无线网络覆盖的物理层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一、物理层安全性分析在无线网络的物理层中,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窃听和干扰问题。
由于无线信号的广播特性,黑客可以使用监听设备轻易窃听到传输的数据,造成数据泄露。
此外,黑客还可以通过发送强干扰信号来破坏无线网络的通信,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另外,物理层还存在信道劫持和伪造基站等安全威胁,这些都可能导致网络的不安全性。
二、解决方案为了保障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加密技术: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窃听风险。
通过加密技术,黑客即使截获数据包,也无法解密其中的内容,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 频谱监测:通过频谱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无线信号的频谱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信号的存在。
一旦发现异常信号,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阻止干扰信号的传输,确保通信的稳定性。
3. 软硬件认证:对无线网络的设备和基站进行认证,确保网络中的设备是合法可信的。
硬件认证可以通过物理芯片进行验证,而软件认证则可以通过数字证书等方式进行验证,避免信号劫持和伪造基站等安全威胁。
4. 物理安全措施:在部署无线网络时,应考虑物理安全措施,如在基站周围设置防护墙和监控摄像头,防止对基站的破坏和篡改。
同时,对无线网络的关键设备进行加密存储和远程管理,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总之,无线网络覆盖的物理层安全性是保障网络通信安全的首要任务。
通过采取加密技术、频谱监测、软硬件认证和物理安全措施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应对物理层存在的安全威胁,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不断加强对物理层安全性的重视和防护,才能确保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无线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使用注意事项
无线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使用注意事项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物理层安全技术是保护无线通信系统免受各种安全威胁的关键措施。
物理层安全技术旨在确保无线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可靠。
尤其是在保护敏感信息、确保通信隐私性和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时,物理层安全技术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物理层安全技术的使用需要遵循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首先,密钥管理是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基础。
密钥是保证通信的安全性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物理层安全技术时,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密钥管理方案,包括生成、分发、存储和更新密钥。
只有对密钥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物理层安全技术需要与其他安全措施相互配合。
物理层安全技术只是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综合的安全性,物理层安全技术应与其他安全措施,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技术相互配合。
只有各个层面的安全技术相互支持和补充,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
此外,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实施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使用物理层安全技术时,需要权衡安全性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
某些物理层安全技术可能会引入较大的计算和处理负担,对系统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择和配置物理层安全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安全需求和系统资源限制,以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物理层安全技术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到物理环境的影响。
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受到物理环境的影响,如信号传播特性、多径效应和干扰等。
在使用物理层安全技术时,需要对物理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威胁和攻击。
最后,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更新和演进应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物理层安全技术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进。
为了保持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密切关注最新的安全技术研究和发展,以及攻击手段的演变,不断改进物理层安全技术的能力和效果。
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研究
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研究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无线信号窃听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被黑客窃听,从而获取数据的信息,其窃听技术越来越高超,无线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2.无线干扰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由于无线信号的传递特性,如果信号不经过加密处理,就很容易被干扰,导致网络通讯异常。
3.拒绝服务攻击这种攻击方式比较常见,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的漏洞,让正常用户无法正常访问网络,从而达到破坏系统的目的。
4.恶意软件攻击恶意软件通过网络攻击用户的系统,从而获取信息或者破坏系统,这种攻击具有隐蔽性和破坏性。
1.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是保证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的最基本手段。
加密技术能够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从而避免黑客通过窃听和修改数据的方式入侵网络。
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黑客通过网络连接入侵网络,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防火墙一般会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和检测,将未经授权的访问全部拦截。
3.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针对外部用户访问系统的安全问题。
通过授权、身份验证等手段,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进行访问,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4.漏洞扫描与修补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补,防范黑客的攻击。
5.实施安全教育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建立一个强力的信息安全体系,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安全教育,使他们能够避免安全风险和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
总之,为保证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必须妥善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同时注重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从而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安全系统。
无线通信安全性分析与优化
无线通信安全性分析与优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并且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
但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当前无线通信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一些优化方案以提高其安全性。
一、无线通信的安全性问题1. 数据泄露问题:一旦数据被黑客窃取,将导致用户个人信息和机密数据的泄露。
比如,手机里的通讯录、短信、邮件等,以及消费者通过无线网络购物时提交的个人信息,全都有可能被黑客获取。
2. 无线信号干扰问题:在通信中,无线信号会容易受到干扰,比如墙壁、大楼等物体会影响信号的传递,导致信号失真或丢失。
同时,可能还会被一些恶意软件攻击,从而破坏网络安全。
3. 网络病毒问题: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病毒是一种非常致命的威胁,它会导致数据丢失、数据泄露、文件损坏等后果,甚至影响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4. 无线通信设备的安全问题:较为普遍的情况是,许多人通过使用弱密码,或者完全没有密码保护,给自己的无线路由器设备留下了安全漏洞,不法分子就会通过这个漏洞进行攻击。
二、提高无线通信网络安全性的优化方案1. 策略的优化:可以采用流量审计来检查传输的数据,排除恶意代码和非法内容,防止黑客攻击等恶意行为的发生。
2. 接入控制的优化:对信号的干扰和拦截,可以采用对认证用户分配共享密钥来控制接入,以降低系统的安全攻击风险。
3. 身份验证的优化:在接入无线网络之前,可以通过身份验证的方式核实身份,防止黑客或非法用户的攻击。
同时,还要确认设备任何人都无法篡改身份信息。
4. 网络安全设备的优化:可以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预警系统(IPS)等软件来保护客户端计算机和无线路由器设备,避免网络攻击。
5. 数据加密的优化:采用WPA/WPA2或AES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愈发成为人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信安全保护措施
通信安全保护措施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个人和组织的通信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保障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各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通信安全保护措施,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物理层安全措施物理层安全是通信安全的基础。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保护通信链路的物理安全:1. 硬件设备防护:采取严格的门禁措施,确保通信设备的物理安全。
例如,在数据中心、机房等关键场所设置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并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2. 通信线路保护:对通信线路进行加密和隐蔽,防止信息被窃听和篡改。
同时,在关键网络节点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到关键设备。
3. 电源和环境控制:确保通信设备的稳定供电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例如,使用UPS系统保障电力稳定,通过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合适的工作环境。
二、网络层安全措施在网络层次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来保护通信的安全: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通过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这些系统可以从网络流量中识别和拦截潜在的威胁,并及时报警。
2. 虚拟专用网络(VPN):使用加密通道建立VPN,通过隧道协议保证通信信息的机密性。
通过VPN,可以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通信连接。
3. 路由器和交换机安全配置:通过限制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访问权限,仅允许授权的设备进行通信,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三、传输层安全措施传输层安全措施主要涉及在通信的传输过程中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1. 传输层协议加密:使用密码学算法对传输层协议进行加密,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例如,使用安全套接层协议(SSL)或传输层安全协议(TLS)对HTTP通信进行加密。
2. 安全套接层虚拟专用网络(SSL VPN):通过建立加密的安全通道,实现远程访问资源的安全连接。
SSL VPN 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终端设备上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
密码学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应用与优化
密码学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应用与优化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物理层安全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从底层保障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密码学作为保护信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核心技术,在物理层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密码学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应用,并研究如何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安全性能。
一、物理层安全概述物理层安全主要关注的是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面上,利用信道特性和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安全通信。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时变性和唯一性等特点,使得合法用户能够有效地传输和接收信息,而非法用户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物理层安全的关键在于利用信道的特征,如信道增益、噪声、衰落等,来构建安全密钥或者实现加密通信。
与传统的基于上层协议和算法的安全机制相比,物理层安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例如,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其依赖于物理信道的特性,难以被攻击者攻破;同时,它还可以减少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提高系统的效率。
二、密码学在物理层安全中的应用1、密钥生成利用物理层信道的随机性和互易性,可以生成安全的密钥。
例如,在无线通信中,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强度、相位等参数,可以提取出随机的特征值,并将其作为密钥的一部分。
同时,通过对信道的实时监测和更新,可以保证密钥的新鲜性和保密性。
2、加密通信传统的加密算法,如 AES、RSA 等,也可以应用于物理层通信。
通过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得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信号,也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结合物理层的信道编码技术,如纠错编码,来提高加密通信的可靠性。
3、认证与鉴权在物理层安全中,密码学可以用于实现设备的认证和用户的鉴权。
通过在通信过程中交换加密的认证信息,确保通信双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非法设备或用户的接入。
4、安全协议设计基于密码学原理,可以设计各种安全协议,如密钥协商协议、认证协议等,以保障物理层通信的安全性。
这些协议通常需要考虑物理层信道的特性和限制,以实现高效和可靠的安全通信。
WLAN网络安全问题及分析
WLAN网络安全问题及分析WLAN网络安全问题及分析现代通信技术中,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线网络成为市场热点,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正广泛应用于大学校园、车站、宾馆等众多场合。
但是,由于无线网络的特殊性,给了网络入侵者提供了便利,他们无须通过物理连线就可以对网络进行致命的攻击,这也使得WLAN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在现网运行中的WLAN网络通常置于防火墙后,黑客一旦攻破防火墙就能以此为跳板,攻击其他内部网络,使防火墙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由于WLAN国家标准WAPI还未出台,IEEE802.11网络仍将为市场的主角,但因其安全认证机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这也让WLAN 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一、WLAN概述对于WLAN,可分为光WLAN和射频WLAN。
光WLAN采用红外线传输,不受其他通信信号的干扰,不会穿透墙壁,覆盖范围很小,仅适用于室内环境,最大传输速率只有4Mbit/s。
由于光WLAN传送距离和传送速率方面的局限,现网的WLAN都采用射频载波传送信号的射频WLAN。
射频WLAN采用IEEE802.11协议通过2.4GHz频段发送数据,通常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方式进行信号扩展。
最高带宽为11Mbit/s。
根据WLAN的布局设计,可以分为合接入点(AP)模式(基础结构模式)和无接入点模式(移动自组网模)两种。
二、WLAN中的安全问题在现网WLAN网络中,主要使用的是射频WLAN,由于传送的数据是利用电磁波在空中进行辐射传播的,可以穿透天花板、地板和墙壁,发射的数据可能到达预期之外的接收设备,所以数据安全也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讨论和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很有必要。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1、针对IEEE802.11网络采用的有线等效保密协议(WEP)存在的漏洞,网络容易被入侵者侵入。
2、对于AP模式,入侵者只要接入非授权的假冒AP,也可以进行登录,欺骗网络该AP为合法。
3、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网络资源和相关网络服务。
无线通信安全中的物理层加密技术
无线通信安全中的物理层加密技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通信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给通信数据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物理层加密技术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物理层加密技术是指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接收端进行解密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加密技术不同,物理层加密技术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密钥管理系统,仅仅利用无线信道的特性来实现数据的保密性。
这种加密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物理层加密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无需密钥管理系统传统的加密技术需要使用密钥管理系统,而密钥管理系统本身就面临着被攻击的风险。
而物理层加密技术不需要使用额外的密钥管理系统,因此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简化了安全管理流程。
二、抵抗窃听和攻击物理层加密技术是利用无线信道的特性进行加密,因此不容易被窃听和攻击。
即使攻击者尝试获取无线信道中的信息,由于加密算法在传输信道中是保密的,所以攻击者也无法获得实际的信息。
三、可以与传统加密技术相结合物理层加密技术可与传统的加密技术相结合,提高数据的保密等级。
传统加密技术会在数据传输前对数据进行加密,而物理层加密技术会进一步加密数据传输过程,从而提高数据的保密程度。
常用的物理层加密技术包括了加性雜訊,密集散網络,反向传播,OFDM加密等。
其中,OFDM加密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物理层加密技术。
OFDM加密技术是利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技术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和编码来实现加密数据的传输。
OFDM技术将传输信道分成多个具有相互正交的小子信道,并将信息分布到不同的子信道上。
在信道分布后,OFDM技术会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来增加数据的保密性,同时使用反馈技术来改善信道质量。
OFDM加密技术优点:1.兼容性高:OFDM加密技术可以与现有的通信系统兼容。
无线网络安全中的物理层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
无线网络安全中的物理层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Wi-Fi或蓝牙等无线网络设备来连接互联网。
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智能设备也联入到了互联网中。
然而,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攻击者可以利用物理层攻击技术来破坏无线网络的安全,对用户隐私等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物理层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无线网络物理层攻击技术1.电磁波分析攻击(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ttack,简称EMA)电磁波分析攻击是一种利用电磁辐射波段的工具和技术来窃取机密数据的攻击手段。
攻击者可以通过对无线信号的捕获、分析和处理来窃取客户端设备的密码等敏感信息。
EMA攻击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
2.无线频谱分析攻击(Wireless Spectrum Analysis Attack,简称WSA)无线频谱分析攻击是针对物理层通信中的频率、信道和调制方式等特征进行攻击的一种方式。
攻击者可以利用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频率特性等信息来推断出使用的无线网络的类型、协议、带宽等信息,从而进行各种攻击。
3.无线信号干扰攻击(Wireless Signal Interference Attack,简称WSI)无线信号干扰攻击指的是在无线通信中故意引入无用的信号来干扰信号的处理过程,从而破坏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攻击者可以通过使用特殊设备来发送具有高功率、干扰性能等的无线信号来对传输中的无线信号进行干扰。
4.无线信号重放攻击(Wireless Signal Replay Attack,简称WSRA)无线信号重放攻击是指攻击者在无线通信过程中截获特定的信号数据包并重新发送,以重放之前的数据包,从而实现盗取数据、修改数据等攻击。
攻击者可以通过抓包软件将通信中的数据包进行拦截并进行修改、重放等操作。
三、物理层防御技术针对以上物理层攻击技术,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御技术来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1.密码学技术密码学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密数据来防止非授权用户进行信息窃取的方法,可以用于保护无线网络安全。
随机天线阵列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二 、无 线安 全传 输 系统模 型
在通信的过程 中,B o b 发送没有加密 的信息请求 给 A l i c e ,这一信息请求将信道估计 的训练符号序列也包含
所 以,功率 非常地大 ,利用率也非常 高。由于天线采用 的是随机选择的方式 ,所 以,基站与窃听者之 间的信道
在其中 ,Al i c e 在接受请求信息 的时候主要使用 的是多天
在一起 ,期望用户最后进行解调 。经研究表 明,这一方法具有较 高的使 用率 。
关 键 词 :无 线 通信 ;物 理层 安 全 传 输 ;天 线 阵 列
一
、
解 l i c e 使用的密匙 ,自己可 以解 出发射的符号序列 。
在 以上 的这一过 程 中 ,用于信 道估计 的符号仅 仅 由B o b 发 出,A l i c e 然后根据这些符号估计信道 ,但是不
会 发 出 任 何 的训 练 符 号 。 在 这 样 的情 况 下 ,E v e 与B o b
首先 ,无线 信道具 有互 易性 和私密性 ,我们可 以
利用这一特点来加强信道的安全 ,但是 ,其 中也存在难 点 ,由于噪声形成干扰 ,两方估计 的无线信道参数没有 保持一致 ,因此 ,不能生成一致的密匙 。 其次 ,无线信道还有空域性的特征 ,它 的主要操作 方法是 ,提高窃听者 的误码率 以避免信 息被截获 。这一
线 ,根据接收到信号来对二者之间的信道进行估算 。由 于 系统使用的是时分双工 ,并且还会不断变慢 ,因此 ,
会不断变化 ,那 么 ,窃 听者就没有办法通过盲均衡算法
截获基站发 出的信息。我们通过仿真方法可以知道 ,本 文所 主张 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防止窃听者截获信息 ,另一 方面可以提高功率 的利用率 ,这样一来 ,发射总功率在 有的情况下可 以使期望用户获得更低 的误码率 ,和传统 的数据加密方法相 比,采用随机 天线 阵列物理层安全传 输更适合实 际系统 的运用 。
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分析与防护
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分析与防护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依赖于无线通信网络。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安全性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网络连接的安全性。
(1)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分析在无线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或篡改。
要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数据加密。
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取数据。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DES、AES等。
其次,身份验证。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通信双方的身份进行验证,确保通信双方的合法性。
最后,数据完整性。
通过使用哈希算法等技术,可以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网络连接的安全性分析网络连接的安全性是指对无线通信网络本身的保护,以防止非授权的访问和入侵。
要确保网络连接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物理安全。
对通信设备的物理安全进行保护,如防止设备被窃取或损坏。
其次,访问控制。
通过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再次,漏洞修补。
及时对无线通信设备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以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最后,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通过使用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防护措施为了确保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护措施:(1)加密数据传输采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定期更新加密算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2)建立安全的认证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通信双方的合法性。
例如,采用数字证书对通信双方进行身份验证。
(3)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定期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存在的漏洞,以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4)使用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引入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御。
通信电子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通信电子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一、引言在网络安全领域,物理层安全技术是保障信息系统完整性和保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层安全技术主要通过改变信号的物理特性来达到让信息传输更加安全的目的。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层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着重介绍通信电子中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二、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概念物理层安全技术,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改变信息的物理性质来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
物理层安全技术可以在各种通信环境下使用,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固定或移动通信等。
通常使用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包括加密传输、频率谱技术、时序技术和空时技术等。
三、物理层加密传输技术物理层加密传输技术是物理层安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加密,使得信号能够被安全地传输并保证机密性。
物理层加密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字攻击、窃听和干扰等问题。
常见的物理层加密传输技术包括:频率谱技术、时序技术和空时技术等。
⑴频率谱技术频率谱技术是一种通过协议设计来实现物理层的加密技术。
这种技术使用的是不同的频率信号传输,其基本原理是将信号划分为多个频带,并在不同的频带中发送不同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⑵时序技术时序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数据传输时序来实现物理层加密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限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来保证信息的安全传输。
时序技术可以防范诸如削减攻击、窃听和重放攻击等危害,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
⑶空时技术空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在空间中的传输路径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信号传输的路径,来防止信号的窃听和干扰。
空时技术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的误码率,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从而保证信息的互发和机密性。
四、物理层频率谱技术物理层频率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特性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在信号发射前对其进行频谱变换,使其只能在指定的频率下接收,从而防止信息的窃听和攻击。
常见的物理层频率谱技术包括频率扫描扩展、伪码扩展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等。
无线通信安全保障措施
无线通信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与无线通信相关的安全问题的增加。
在无线通信中,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无线通信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几个重要的无线通信安全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密码协议、物理层安全、网络安全以及设备安全。
首先,密码协议是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无线通信中,通过使用密码协议,可以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密码协议有WEP、WPA和WPA2等。
其中,WPA2是目前最常用的无线通信加密协议,它通过使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和复杂的安全认证机制来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密码协议的安全性,也可以采用长且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被破解和攻击。
其次,物理层安全也是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的关键环节。
物理层安全主要包括信号传输的安全性、频谱的安全性以及设备的安全性。
在信号传输的安全性方面,可以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和信号过滤器来保护无线通信信号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频谱的安全性则涉及到对无线通信频率的监控和管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频率使用和干扰。
设备的安全性包括对设备的物理安全和软件安全进行保护,例如采用密码锁和防火墙等措施。
网络安全也是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的重要方面。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网络安全主要涉及对网络的保护、入侵检测和防御措施。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来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隧道,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入侵检测和防御措施主要包括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等,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和入侵行为。
最后,设备安全是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例如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漏洞、设备的丢失或被盗等。
为了保护设备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启用设备的远程锁定和擦除功能,以防止设备被不法分子滥用;使用设备管理软件,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等。
5G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5G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5G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当前信息通信行业的热点。
然而,随着5G通信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其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篇文章将对5G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5G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5G通信网络中的安全问题1. 窃听和窃取数据:5G通信网络如同传输海量数据的高速公路,因此数据安全成为最大的关注焦点。
黑客可能利用各种手段窃取用户的个人数据、商业机密或政府秘密。
此外,窃听者还可以监听和录制5G通信过程中的语音和视频信息,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 网络弱点:5G通信网络的复杂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潜在弱点。
由于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节点和架构,单一节点和架构的安全性都可能受到威胁。
黑客可以通过攻击网络的中心节点来多方面入侵,对五个通信网络进行瘫痪,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的故障。
3. DDos攻击:DDos攻击是通过大量的请求将网络的带宽、服务器资源耗尽的攻击方式。
然而,5G网络传输速度更快,带宽更大,使网络变得更脆弱,更容易受到DDos攻击。
4. 虚假基站:黑客可以创建虚假基站来拦截用户的通信信息,甚至进行恶意攻击。
虚假基站可以伪装成5G通信网络的正常基站,然后监视和窃取用户的信息。
二、5G通信网络中的解决方案1. 网络安全加密:为了防止窃听和窃取数据,5G通信网络需要使用更加强大的加密技术。
采用新的加密算法可以在数据传输的每个阶段,从终端到基站再到网络,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网络流量监测:为了保护5G网络的安全,必须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和威胁。
这将使网络管理员能够及时捕捉黑客入侵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3. 强化网络节点的安全:对于5G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需要加强安全措施以防范黑客的入侵。
通过使用双重认证、传输数据加密和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节点的安全性。
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问题研究
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问题研究无线网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网络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互联网和进行在线交流。
但是,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
这篇文章将对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物理层是无线网络中的基础层,它负责数据的传输和信号之间的交互。
物理层的安全性是无线网络中最基础的安全性。
它决定了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
因此,物理层的安全性问题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1.未授权接入未授权接入是无线网络中最常见的威胁之一,它指的是未获得许可的设备和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
“热点”是一种公共的无线局域网,软件和硬件的不当设置会使得热点变得易受攻击。
未授权接入可以通过使用公共热点、连接不安全的无线路由器或暴力破解密码等方式实现。
当黑客接入网络并开始监视互联网活动时,会让人感到非常恐慌和无助。
如何保护物理层安全性?首先,对于企业或个人来说需要升級无线接入点设备以及维护和升级软件程序。
其次,加密在无线网络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用标准的加密技术,如WPA2、WEP、AES等,可以预防未授权接入问题的出现。
2.数据丢失数据丢失包括网络拒绝服务攻击以及数据包损害两部分。
无线网络攻击者可能会发送大量的虚假数据包来干扰网络,系统无法正确识别恶意请求并进行负载平衡,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数据包投递失败。
此外,有恶意意图的入侵者可以在物理层攻击数据包。
例如,对于无线局域网,攻击者可以利用通信信号的加解密过程攻击无线信号,修改、丢弃或重排数据包的序列。
如何保护物理层安全性?无线网络系统管理员应该对网络进行定期检查和升级。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及入侵预防策略来减轻或甚至消除网络拒绝服务攻击的影响。
使用高质量的加密标准,如WPA3、AES-128等,可以对数据加密进行完美防护。
3.外部威胁外部威胁通常是指物理层周围安全设施的威胁,这包括天线、无线路由器等安全设施的缺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拥有漏洞的设备一直存在于市场上,并没有被及时处理,这就使得网络安全攻击者具有了一定的机会和能力。
无线电网络存在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论文
浅谈无线电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处理对策【摘要】随着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以及新的技术的加入,这就给传统的无线电网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无线电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如:自私行为攻击、用户模仿攻击、路由器攻击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说明了无限电网络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无限电;网络;健壮性0.引言当今世界是飞速发展中的信息时代,而无线电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无线技术,在不影响那些授权用户工作前提下,通过检测那些空闲状态的频谱,可以智能地利用以及选择这些空闲频谱,极大的改善了如今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当今这种技术正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效果显著的研究成果。
而随着无线电网络高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
本文对下面的问题做出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无线电网络存在的问题分析1.1自私行为攻击隐藏可用信道信息自私行为。
自私行为多发生于分布式无线电网络其路由发现阶段。
而路由发现阶段即源节点将自身“频谱机会集合”(sop)通过rreq广播,转发节点把自己的sop集合加入到rreq 中“sop集合链表”。
仅当存在交集的时侯才再转发rreq数据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rreq沿着频谱和空间都可行的路径能到达目的节点。
在路由发现阶段自私节点接收到rreq数据包以后,将自身的sop集合和rreq的sop集合链表中没有交集为由,从而拒绝继续转发给rreq.这样的话就不能由自私节点创建路由连接并转发数据。
1.2模仿主用户进行攻击在通信过程中用户感知到主用户存在的时侯,立即退出此信道防止干扰主用户。
利用这一特点,当攻击者检测到有空闲频段的时侯,就会发送出模仿主用户特征的信号,防止其他的用户来竞争此频段。
现有的频谱感知是以能量检测来分辨用户信号和主用户信号,当用户检测到不能识别的信号的时侯会认为该信号是来自主用户的。
在这种模型中,攻击者能通过在授权频段发送用户所无法识别的信号以达到冒充主用户的目的,阻止其他的用户来接入这个频带。
基于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
基于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无线网络保密通信是当今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无线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窃听、截获和篡改,因此保障无线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证无线网络通信安全方面,物理层安全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理层安全技术是指在传输链路的物理层中采取一系列手段与措施,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与传统的加密技术不同,物理层安全技术注重于通过控制无线信号传播规律,减小信号被窃听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于物理层安全技术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方法。
首先,基于信号干扰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该方法通过在信号传输中引入恶意的干扰信号,来干扰窃听者对信号的接收和解码。
干扰信号可以是随机产生的噪声,也可以是伪装成信号的干扰波形。
这样,即使窃听者拦截到了信号,由于无法剔除干扰信号的影响,他无法得知信号的真实内容。
对于合法的接收者来说,通过使用预先共享的恢复密钥,可以过滤掉干扰信号,还原出原始信号。
其次,基于多天线技术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多天线技术利用了多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多路径传输特性,通过设计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来实现保密通信。
具体而言,发送信号可以利用发送天线的多径效应,产生干扰信号,从而增加窃听者对信号的干扰和窃听难度。
同时,接收端可以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多个信号,通过信号合并和空间滤波,提高对信号的恢复性能。
此外,基于码本设计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码本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其中的码字可以在物理通信链路中转化为多个发射波形。
在无线网络中,合法的接收者通过事先共享的码本,可以根据收到的波形和编解码算法还原出原始信号。
而窃听者由于没有正确的码本,无法正确解码出原始信号。
最后,基于时空传播特性的无线网络保密通信是一种新兴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方法综述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方法综述胡爱群;李古月【摘要】随着无线终端数目的急剧增加以及无线网络的开放性,无线通信的安全问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与传统加密方法不同,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方法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旨在实现无条件安全.本文回顾了Shannon建立的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模型,并着重回顾了由Wyner引导的无密钥安全和由Maurer引导的基于无线信道密钥的两大物理层安全分支的发展.其中前者通过波束形成或人工噪声的方法增加合法信道和窃听信道之间的差距;后者则利用无线信道的特性,将其作为产生密钥的天然随机源.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方式下,物理层安全可以实现轻量级的加解密技术,解决传统加解密延时过长的问题.然而虽然物理层安全的理论研究已日趋成熟,该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期刊名称】《数据采集与处理》【年(卷),期】2014(029)003【总页数】10页(P341-350)【关键词】无线保密通信;移动信道;时分多址;人工复用;密钥生成【作者】胡爱群;李古月【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6;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8.82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信设备急剧增加,各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随着无线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以及无线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大,人们对无线通信的安全性深感忧虑。
而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媒介的开放性、无线终端的移动性和网络结构的不稳定性也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传统安全方案是在网络层通过公私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往往以牺牲复杂度换取安全性[1-2]。
然而在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LTE/4G甚至在正在完善的5G标准中,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对加解密实时性、复杂度和延时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另外,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及无线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s,MANET)等新型网络目前在军事和民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5G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面临的挑战分析
5G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面临的挑战分析1、无线通信物理层技术基础物理层技术特别是调制、编码、多址、双工等技术,可以说是无线通信技术中的核心与灵魂,在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芯片技术进步带来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很多以前提出的技术在产业界得以实现,因而近二十年来无线通信应用技术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
新技术应用带来了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速率从不足100kbit/s发展到了100Mbit/s以上。
然而,技术飞速发展繁荣的另一方面是,现有通信技术实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线通信原理上的大多技术储备,想要寻求突破性的物理层技术变革已非常困难。
可这也说明了现有技术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已经达到原理上的极限,更重要的或许不再是突破极限而是更加灵活的应用。
由于场景多种多样,很难有一种技术适用于所有场景,因而如何将不同场景下的技术整合起来,采用灵活的物理接入技术将是物理层技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LTE系统物理层技术分析现有LTE系统物理层技术中,编码采用Turbo码,调制采用QAM (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技术和MIMO技术,多址技术是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SC-FDMA (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双工则是FDD或TDD两种方式。
根据信息论中香农有噪信道传输定理,存在被称为信道容量的界,使得一切小于信道容量的速率都能无差错传输,而大于信道容量速率的传输都会出现差错。
而信源信道编码分离定理又表明,可以分别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而不损失信道容量,这使得现有通信技术在物理层传输时都不考虑信源编码,即假设信源编码是理想的,这时信道编码的输入便是独立等概率分布的0、1比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通信中物理层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
案
篇一: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设计
(无线局域网场景)
一、PBL问题二:
试设计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物理层的传输方案,要求满足以下指标: 1. Data rate :54Mbps, Pe 3. Channel model :设系统工作在室内环境,有4条径,无多普勒频移,各径的相对时延为:[0 2 4 6],单位为100ns ,多径系数服从瑞利衰落,其功率随时延变化呈指数衰减:[0 -8 -16 -24]。
请给出以下结果:
A. 收发机结构框图,主要参数设定
B. 误比特率仿真曲线(可假定理想同步与信道估计)
二、系统选择及设计设计 1、系统要求
20MHz带宽实现5GHz频带上的无线通信系统;速率要求: R=54Mbps;误码率要求: Pe 2、方案选取根据参数的要求,选择作为方案的基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使实际的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中对于数据速率、调制方式、编码码率及OFDM子载波数目的确定如表 1 所示。
与时延扩展、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及OFDM符号的持
续时间相关的参数如表 2 所示。
的参数
参考标准选择OFDM系统来实现,具体参数的选择如下述。
3、OFDM简介
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高速信息数据编码后分配到并行的N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每个载波上的调制速率很低(1/N),调制符号的持续间隔远大于信道的时间扩散,从而能够在具有较大失真和突发性脉冲干扰环境下对传输的数字信号提供有效的保护。
OFDM系统对多径时延扩散不敏感,若信号占用带宽大于信道相干带宽,则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OFDM的频域编码和交织在分散并行的数据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样,由部分衰落或干扰而遭到破坏的数据,可以通过频率分量增强的部分的接收数据得以恢复,即实现频率分集。
OFDM克服了FDMA和TDMA的大多数问题。
OFDM把可用信道分成了许多个窄带信号。
每个子信道的载波都保持正交,由于他们的频谱有1/2重叠,既不需要像FDMA那样多余的开
销,也不存在TDMA 那样的多用户之间的切换开销。
过去的多载波系统,整个带宽被分成N个子信道,子信道之间没有交叠,为了降低子信道之间的干扰,频带与频带之间采用了保护间隔,因而使得频谱利用率降低,为了克
服这种频带
浪费,OFDM采用了N个交叠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的波特率是1/T,子信道的间隔也是1/T,这时各个子载波之间是正交的,因而在收端无需将频谱分离即可接收。
由于OFDM 允许子载波频谱混叠,其频谱效率大大提高,因而是一种高效的调制方式。
OFDM的频谱如图1所示。
图1 OFDM信号的频谱示意图
可以证明这种正交的子载波调制可以用IFFT来实现。
需要指出的是OFDM既是一种调制技术,也是一种复用技术。
图2给出了OFDM的系统框图,在系统中调制解调是使用FFT 和IFFT来实现的。
图2 OFDM系统框图
3、参数确定
在OFDM系统设计中,需要折中考虑各种系统要求,这些需求常常是矛盾的。
通常有3个主要的系统要求需要重点考虑:系统带宽W、业务数据速率R及多径时延扩展,包括时延扩展的均方根?rms和最大值?max。
按照这3个系统参数,设计步骤可分为3步。
首先,确定保护时间TG。
多径(来自: 小龙文档网:无线通信中物理层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时延扩展直接决定了保护时间的大小。
作为重要的设计准则,保护时间至少是多径时延扩展的均方根的2-4倍,即TG?(2-4) ?rms。
保护
时间的取值依赖于系统的信道编码与调制类型。
高阶调制(如64QAM)比低阶调制(如QPSK)对于ICI和ISI的干扰更加敏感。
,而编码的纠错能力过目越强,越能降低这种对干扰的敏感特性。
一旦保护时间确定,则OFDM的符号周期也就确定Ts?T?TG就可以确定,其中T表示IFFT的积分时间,其倒数就是相邻载波的间隔,即?f?
1T。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保护时间
造成的信噪比的损失,一般要求符号周期远大于保护时间。
但是,符号持续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因这符号持续时间越长,则意味着需要的子载波数目越多,相邻子载波机的间隔就会越小,增加了收发信机的实现复杂度,并且系统对于相位噪声和频率偏移更加敏感,还增大了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PAPR)。
在实际系统设计中,OFDM符号周期至少是保护时间的5倍,这就意味着,由于引入了冗余时间,信噪比会损失1dB左右。
确定了保护时间和符号周期后,就需要在3dB的带宽内,决定子载波的数目。
一种方法是直接计算,即N??
?W?
?。
另一种方法是,载波数目可以根据总数据比特速率除以每个子载波?f??
承载的比特速率得到。
子载波的比特速率与调制类型、编码码率和符号速率都在关系。
本系统采用第二种方法确定
子载波的数目
具体的参数如下所示:
54*10^6*4*10^(-9) = 216bit
2)选择调制方式。
采用64QAM调制,一个子载波6bit
则需要216/6 = 36个子载波。
3)编码。
采用3/4码率的
卷积码编码,所需子载波数目为36/(3/4)=48个。
4)计
算传输速率:R=(48*6bit*3/4)/(4000*10^(-9))=54Mbps 以
上设计满足系统的要求。
三、系统实现
1、收发机框图
根据上述系统设计,收发机框图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3 收发机框图
2、系统模块接口
数据产生:data_transmit=randint(1,num*symbol_num); 卷积码编码:trel=poly2trellis([3 3 3],[7 7 0 4;3 2 7 4;0 2 3 7]);[data_conv,fstate] = convenc(data_transmit,trel);
64QAM调制:data_mod=modulate(data_conv);
篇二: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探析
龙源期刊网 .cn
卫星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