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因素有人体产热及室内热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人体产热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及衣着等有关;室内热环境因素涉及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依据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作为主要指标,以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及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为辅助指标划分的,分为5个热工气候区,具体划分及设计要求如下:。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物与物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热工、声学、光学和结构力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筑物理课后习题的答案示例:1. 热工问题:- 问题:如何计算建筑物的热损失?- 答案:建筑物的热损失可以通过计算建筑物的总热阻和室内外温差来确定。

使用公式Q = ΔT / R_total,其中 Q 是热损失,ΔT 是室内外温差,R_total 是总热阻。

2. 声学问题:- 问题:简述声学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 答案:声学设计对于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声音的吸收、反射和传播,影响着室内的语音清晰度和噪音水平。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回声和噪音干扰,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3. 光学问题:- 问题: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自然光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照明,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降低能耗,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升人们的情绪和生产力。

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窗户的位置、大小和方向,以最大化自然光的利用。

4. 结构力学问题:- 问题:为什么建筑物需要考虑风荷载?- 答案:风荷载是建筑物承受的外部力之一,它可能导致结构的振动、变形甚至破坏。

在设计阶段考虑风荷载,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5. 环境控制问题:- 问题: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 答案: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使用可持续材料,优化能源使用,减少废物和污染,以实现建筑的生态友好性和长期可持续性。

6. 材料科学问题:- 问题:为什么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的热性能有重要影响?- 答案:建筑材料的热传导性、热容量和热阻等物理特性直接影响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效果。

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能效,降低能耗。

7. 建筑物理的综合应用问题:- 问题:如何在设计中平衡建筑的美学和物理性能?- 答案:在设计中,美学和物理性能的平衡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建筑的形式、材料、结构和环境因素来实现。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美学要求的同时,确保建筑的热工、声学和光学性能达到预期标准。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2章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1.2章1.传热有哪几种方式?各自的机理是什么?答: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其传热机理分别是:(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固体导热是由于相邻分子发生的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热能传递;液体导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着的分子振动引起;气体导热是通过分子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

(2) 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3) 辐射传热以电磁波传递热能。

凡是温度髙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物体原子中的电子振动或激动,就会从表而向外界空间辐射出电磁波。

2. 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试列举一些建筑材料的例子说明。

答:(1)物理意义材料导热系数是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而的温差为1°C,在1秒钟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它反映了壁体材料的导热能力。

(2)影响因素受迫对流换热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围护结构外表面:ac= (2. 5〜6.0) +4.2u围护结构内表面:ac=2. 5+4. 2u上两式中,1)表示风速(m/s),常数项反映了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其值取决于温度差的大小。

4. 辐射换热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它们各自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辐射换热系数的含义辐射换热系数是指互相可见的两物体表面在单位温差,单位而积互相辐射从而交换热量的能力。

(2) 平均角系数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1投射到物体2的辐射换热量与物体1或物体2向外界辐射的总热量的比值。

(3) 因素影响①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主要取决于各个表面的温度与相对位置、发射和吸收辐射热的能力。

②平均角系数的取值取决于两表面的相对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几何因素。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提示:加气混凝土用在这种构造内时,其λ值和s值均应修正。a=1.15
解:1)计算热惰性指标,确定墙体类型
D1 = R1 ? S1 =
λ1
d1
S1 =
0.01 × 3.33 = 0.196 0.17 0.02 × 11.26 = 0.242 0.93 0.26 × 1.15 × 3.45 = 3.74 1.15 × 0.24
ti22i60可查出ps26424pa158544可查出露点温度pa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0026500265r01174174无空气间层的部分015r021743求修正系数0097174所以修正系数取0934计算平均热阻5计算屋顶总的传热系数0010020050170930196计算室外温度titetiri22063011te2479由此可得各层温度是1345215923175e2184可画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
' R0. min = 1.3 × R0. min = 1.3 × 1.148 = 1.494
3)计算屋顶的总热阻0.01 0.02 0.26 R0 = + + + 0.11 + 0.04 = 1.314 0.17 0.93 0.24
' R0 < R0. min
所以不满足要求
7
第四章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
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
3
a = 0.097 m 4 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0.0265 0.0265 R01 = + 0.17 + + 0.11 + 0.04 = 0.35 (m 2 ? K ) / W 1.74 1.74无空气间层的部分0.15 R02 = + 0.11 + 0.04 = 0.24 (m 2 ? K ) / W 1.74 3)求修正系数0.097 λ1 = 1.74 W /(m ? K ) λ2 = =0.57 W /(m ? K ) 0.17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答: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 qc ± qr–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 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严寒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C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C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C;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C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C;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C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问0~13°C;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C的地区;这一地区中;部分地区的建筑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9何谓城市气候其成因主要有哪些城市气候有哪些主要的特征答:城市气候是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其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城市中由于街道纵横;建筑物鳞次栉比;高低不一;形成特殊的下垫面;其次;城市密集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很多“人文热”、“人为水汽”和污染物..这些都使城市气候要素产生显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10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答: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附近大气层散发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比郊区高;且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影响:热岛范围内的空气易于对流吻合;但其上不的大气则显稳状态而不扩散;就像盖子一样;使发生在热岛内的各种气体污染物质都被围闭在热岛之中;因此;热岛效应对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有很大影响..由于热岛的产生;为改善热舒适对制冷;供热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区别;也直接影响建筑物耗能..11城市区域内微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其中以区域内的下垫面以及建筑物的影响为甚..1下垫面的影响以土壤、植被或水体为主要覆盖物的天然下垫面在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分别用于加热空气、土壤和植被;以及蒸发水体..2建筑物的影响建筑表面也称“立体下垫面”..这些立体下垫面的存在;使得进入该区的太阳辐射对该区域的空气的升温作用更加明显和快速..3气流的影响气流对空气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取决于气流的强弱..气流越强;区内的环境与区外环境的交流越充分;越接近区外的环境..相应地;前面分析的那些影响也会越弱..气流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外界的风资源状况;但也与建筑组团的布局、朝向以及建筑的疏密程度等因素有关..。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第三版(柳孝图)建筑物理复习笔记】=txt>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 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声学选择题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3②5③7④103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3②5③6④103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dB。

①0②13③7 ④104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dB。

①80②50③40 ④302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①20②10③8④ 31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①L<λ②L≥0.5λ③L≥1.5λ④L>>λ4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①侧墙②银幕③乐池④后墙4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①I a②M③α④L p1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①缩短T60②强吸声③墙面油漆④调整比例4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dB。

①3②6③5④102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①2②5③3④ 64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①20ms65dB②70ms64dB③80ms45dB④30ms75dB2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3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①生活②交通③工业④施工2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dB。

①2②5③3④103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3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2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①高频吸收增加②中低频吸收增加③共振吸收增加④中低频吸收减少2 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dB。

①50②110③80④1003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①微孔吸声②共振吸声③板吸声④纤维吸声2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整理)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整理)大学建筑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NEW)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影响因素 ① 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 大气的对流作用 ③ 下垫面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④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对气温及其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3)变化 ① 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②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也有最高值和最低值。
3.空气湿度 (1)定义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随海拔高 度增加而降低,通常以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表示。 (2)相对湿度(图1-2)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 影响,一般是大陆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相对湿度 日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 (3)绝对湿度 通常一年中绝对湿度的大小和相对湿度相反,一年中最热月的绝对 湿度最大,最冷月的绝对湿度最小。
③ 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 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④ 在人体与周围空气的对流换热中,人体所着服装会有影响。衣服 的热阻越大,则对流换热量越小。
(3)辐射换热量qr 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并取决于两者温度、辐射系 数、相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① 当人体温度高于周围表面温度时,人体失热,qr为负值; ② 反之,人体得热,qr为正值。 (4)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是由无感蒸发散热量与有感的显汗蒸发散热量组成。
(1)定义 是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主要包括内蒙 古和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地区、西藏和青海北部地区。 (2)设计要求 该区建筑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加强建筑物的防寒措施,一 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2.寒冷地区 (1)定义 是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地 区、新疆和西藏南部地区及东北南部地区。 (2)设计要求 该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答案

一、填空题1、两个“10”dB声音合成,合成后总声压级为13dB。

2、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的声音,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主要对中低频有很好的吸声特性。

3、点声源发声在空旷室外传播,离声源10m处声压级为80dB,离声源5m处声压级是86dB。

4、有音质要求的厅堂,粗略的归纳可以分为供语言通信用、供音乐演奏用和多用途厅堂三类。

5、痛阈为人耳听力的最高极限,为63.2Pa的声压,可听阈为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耳所能听到的最低声压,为2×10-5Pa的声压。

6、在声级计中,A计权网络参考40方等响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7、声波入射到某构件表面,24%能量被反射,75%被构件吸收,则此构件隔声量为20 dB。

8、为了保护听力,我国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允许连续噪声级为90dB(A)。

在高噪声环境连续工作时间减少一半,允许噪声级提高3dB(A)。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超过115dB(A)。

9、通常未作隔声处理可以开启的门,其隔声量约为20 dB。

10、空气吸声的多少主要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但只对2000Hz以上频率的声音有较显著的吸收。

11、已知一种墙体的透射系数为10-5,该墙体的隔声量为50dB。

12、某演员声功率200μW,则其功率级为83 dB。

13、混响时间的定义是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衰减60 dB所持续的时间。

14、我们所听声音的音调,主要是由声音的频率所决定的。

15、吸声尖劈的截至频率指的是吸声系数为0.99的最低频率,用于表示尖劈的吸声特性。

16、我国目前的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17、能引起人听觉的频率叫音频,音频范围为20Hz~20000 Hz。

18、扬声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厅堂的使用性质及大小来确定,通常可分为集中式布置、分散式布置和立体声布置三种。

19、灯具是光源、灯罩及其附件的总称,灯具可分为装饰性灯具和功能性灯具。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导热系数入: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l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影响因素:材质;表观密度;含湿量;温度。

2. 传热系数K: 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 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堂。

3. 热阻:R=厚度d/导热系数入,热阻+内外表面换热阻=总热阻,总热阻的倒数就是总的传热系数。

4.温室效应:建筑可以通过玻璃获取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室内构件吸收辐射而温度升高,但室内构件发射的远红外辐射不能通过玻璃再辐射出去,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5. 封闭空气间层传热:辐射散热70%,对流和导热30%。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措施;如果技术可行,在围护结构中用一个厚的空气间层拨入用几个薄的空气间层;为了有效地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热量,可以在间层表面图贴反射材料。

6. 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 表示围护结构在谐波热作用下抵抗溫度波动的能力。

7.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望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8. 相对湿度:一定溫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噩的百分比。

9. 热岛效应: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千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较多,发热体较多,形成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

改善: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地面积;避免形成方形圆形城市面积设计,多采用带型城市。

10. 热桥:围护结构中,一般都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如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板材中的肋等。

这些构件或部位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其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低。

建筑热工学中,形象地将这类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称为“热桥”11.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方向所夹的角。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环境与物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建筑的热工性能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

3. 建筑声学主要研究声音在建筑空间中的传播、吸收和反射等特性。

4. 建筑光学研究的是光在建筑环境中的传播、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

5. 建筑环境中的热舒适性主要与室内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因素有关。

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理研究的内容?A. 建筑热工B. 建筑声学C. 建筑光学D. 建筑设计答案:D2. 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B. 窗户的面积C. 屋顶的斜率D. 地面的材质答案:A3. 在建筑声学中,以下哪项是用于描述声音吸收能力的指标?A. 声压级B. 声强级C. 声功率级D. 吸声系数答案:D4. 建筑光学中,以下哪项是影响室内自然光照的主要因素?A. 窗户的面积B. 室内装饰的颜色C. 建筑物的高度D. 室外环境的亮度答案:A5. 热舒适性评价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价指标?A. 室内温度B. 室内湿度C. 室内CO2浓度D. 室内噪音水平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建筑物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答:建筑物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研究建筑环境与物理现象的关系,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舒适和健康等目标。

2. 描述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

答: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墙体和屋顶的传热系数、窗户的热阻、建筑物的气密性和热桥效应等。

3. 简述建筑声学设计中常用的吸声材料及其作用。

答:建筑声学设计中常用的吸声材料包括吸声板、吸声棉、吸声泡沫等,它们的作用是通过吸收声波能量,减少声音在建筑空间内的反射和回声,从而提高室内的声学环境质量。

4. 阐述建筑光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答:建筑光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合理布置窗户以优化自然光照,选择适当的室内装饰材料和颜色以调节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以及设计合适的照明系统以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照明需求。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建筑热工学建筑热工学的任务是依照建筑热工原理,论述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防护或利用室内外气候因素,解决房屋的日照、保温、隔热、通风、防潮等问题,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并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第1章室内外热环境1.1 复习笔记一、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1)室内热环境主要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

(2)各种室内微气候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室内热环境。

2.人体热平衡与热舒适(1)热舒适热舒适是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

人体对周围环境的热舒适程度主要反映在人的冷热感觉上。

(2)热平衡人们在某一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是: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发的热量相等,即保持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q=qm±qc±qr-qw式中qm—人体产热量,W/m2;qc—人体与周围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量,W/m2;qr—人体与环境间的辐射换热量,W/m2;qw—人体蒸发散热量,W/m2;△q—人体得失的热量,W/m2。

从上式看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换热的余量即为人体热负荷△q。

△q值与人们的体温变化率成正比当△q>0时,体温将升高;当△q<0时,体温将降低。

当△q=0,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在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

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人体才能达到热舒适状态,能达到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3.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①qm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②单位时间内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称为新陈代谢率,通常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W/m2(人体表面积),1met=58.2W/m2。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

建筑物理第三版答案【篇一:建筑物理_陈仲林_课后习题及答案(1)】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 7 ④ 10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① 3 ② 5 ③ 6 ④ 10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

① 0 ② 13③ 7 ④ 10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 db。

① 80 ② 50③ 40 ④ 30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① 20 ② 10③ 8 ④ 3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①侧墙②银幕③乐池④后墙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①缩短T60 ②强吸声③墙面油漆④调整比例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

①3② 6 ③ 5 ④ 10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① 2 ② 5 ③ 3 ④ 6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① 20ms65db ② 70ms64db ③ 80ms45db ④ 30ms75db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①吸声处理②装消声器③隔声处理④吊吸声体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①生活②交通③工业④施工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

① 2 ② 5③ 3 ④ 10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①回声②颤动回声③声聚焦④声染色 3 3 4 2 1 4 4 1 4 2 4 2 32 3 32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①高频吸收增加②中低频吸收增加③共振吸收增加④中低频吸收减少2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 db。

① 50 ② 110③ 80④ 1003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①微孔吸声②共振吸声③板吸声④纤维吸声2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 章1. 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1) 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 窗口遮阳。

(3) 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 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 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 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 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 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 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 由【例 1. 4-2 】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

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 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 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

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 ;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

答:略4. 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

(完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完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第四章 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习 题4-1、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能,试从传热机理上加以阐明。

答: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固体〉液体〉气体,当围护结构受潮后原来围护结构中的水蒸气就以液态凝结水的形式存在于围护结构中,使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增大,保温能力降低。

4-2、采暖房屋与冷库建筑在蒸汽渗透过程和隔汽处理原则上有何差异?答:对于采暖房屋蒸汽渗透过程是从室内向室外,而对于冷库建筑蒸汽渗透过程是从室外向室内的过程。

在设置隔汽层时,隔汽层应布置在蒸汽流入的一侧,所以对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层内侧,对于冷库建筑应布置在隔热层外侧。

4-3、试检验图4-12中的屋顶结构是否需要设置隔汽层。

已知:ti=18℃,ψi=65%;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t α=-5℃;平均相对湿度ψα=50%;采暖期Ζh= 200天,加气混凝土容重γ0=500kg/m3。

解:1)计算各层的热阻和水蒸汽渗透阻材料层 dλR=d/λμ*104H=d/μ*104二毡三油 0.01 0.17 0.059 0.075 水泥砂浆 0.02 0.93 0.022 0.9 0.02 加气混凝土 0.06 0.19 0.275 1.99 0.03 水泥砂浆 0.01 0.93 0.011 0.9 0.01 钢筋混凝土板 0.031.740.017 0.1580.19R=0.384H=0.25*104由此可得:R 0=0.11+0.384+0.04=0.534 H 0=2500 2)计算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ti=18℃ ps=2062.5pa 则pi=2062.5×65%=1340.6pa ti=-5℃ ps=401.3pa 则pi=401.3×50%=200.7pa 3)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和水蒸汽分压力3.13)518(534.011.018=+⨯-=i θ ℃ pa p i s 5.1526,=5.12)518(534.0017.011.0182=+⨯+-=θ ℃pa p s 2.14492,=1.12)518(534.011.0017.0011.0183=+⨯++-=θ ℃pa p s 5.14103,=2.0)518(534.011.0275.0017.0011.0184=+⨯+++-=θ ℃pa p s 9.6194,=5.1)518(534.0022.0059.0534.0185-=+⨯---=θ ℃pa p s 0.5405,=5.2)518(534.0059.0534.018-=+⨯--=e θ ℃pa p e s 0.496,=pa p i 6.1340=pa p 3.474)7.2006.1340(250019006.13402=-⨯-= pa p 7.428)7.2006.1340(250010019006.13403=-⨯+-=pa p p 9.291)7.2006.1340(250030010019006.134054=-⨯++-==pa p e 7.200=做出ps 和p 的分布线,两线不相交,说明不需设置隔汽层。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建筑热工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2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

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

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

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

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如: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

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所以围护结构外表面刷白在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刷白是不起作用的。

1-5、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对开发有利于夏季防热的外表面装修材料,有什么启发?答:选择性辐射体又称非灰体,其辐射光谱与黑体光谱截然不同,甚至有的只能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线。

由图可知,选择性辐射体的特性,具有间断性,可将此特性利用起来,将外表面装饰材料刷白,或进行浅色处理,对夏季反射太阳辐射热也非常有效。

1-6、书中给出的自然对流时计算αc的三个公式中,系数分别为2.0,2.5,1.3,试说明系数不同的原因。

答:因为热流一般都是由下向上流动的。

水平表面(热流由下而上)有利于对流,∴取2.5水平表面(热流由上而下)不利于对流,∴取1.3垂直表面不影响对流,∴取2.01-7、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几个外墙内表面或地面产生表面结露现象的实例,并说明结露的原因。

答:例1、有些户主由于使用不当,经常使室内出现许多水蒸气,室内空气容纳不了的水蒸气就凝结成水珠析出。

由于山墙的建筑构造做法不到位,使山墙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而导致山墙表面出现结露,甚至霉变。

例2、有些室内由于温度降低,而使露点温度降低,产生结露现象。

若在建筑构造无总是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方式不同,也会使房间产生结露的现象,居民在居住空间内频繁进行类似于大蒸汽作业,就会使室内水蒸气含量过高,出现结露现象。

1-8、某外墙的构造如图1-16所示,外侧为普通砖砌体,内侧为铝箔纸板,中间用双面涂塑铝箔作遮热板分隔成两个封闭空气层。

求当取消遮热板时,砖砌体与铝箔纸板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量,比有遮热板时增加多少?已知:砖砌体表面的辐射系数C1=5.23;铝箔纸板表面的辐射系数C2=0.58;遮热板表面的辐射系数C3=1.16。

第二章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习题2-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点。

2-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2-3、根据图2-17所示条件,定性地作为稳定传热条件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应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

已知λ3λ1λ2。

2-4、如图2-18所示的屋顶结构,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外气温不得低于多少?并作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

已知:ti=22℃,ψi=60%,Ri= 0.115m2?k/W,Re=0.043 m2?k/W。

2-5、试确定习题2-4中屋顶结构在室外单向温度谐波热作用下的总衰减度和总延迟时间。

第三章建筑保温习题3-1、采暖居住房间的密闭程度(气密化程度)对卫生保健、经济、能源消费等方面,各有什么影响?3-2、试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正方形平面与长方形平面何者有利?3-3、为什么我国规定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得小于最小总热阻Rо?min?3-4、说明允许温差[Δt]的意义,并回答[Δt]大或小,哪一种的质量要求高?为什么?3-5、试说明一般轻质材料保温性能都比较好的道理,并解释为什么并非总是越轻越好?3-6、试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

3-7、倒铺屋面有哪些好处?目前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什么困难?3-8、设在哈尔滨地区有一办公楼,其屋顶为加气混凝土条板平屋顶(图3-26),试校核该屋顶是否满足保温要求?已知:ti=18℃,tσⅠ=-26℃,tσⅡ=-29℃,tσⅢ=-31℃,tσⅣ=-33℃。

提示:加气混凝土用在这种构造内时,其λ值和s值均应修正。

第四章外围护结构的湿状况习题4-1、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能,试从传热机理上加以阐明。

4-2、采暖房屋与冷库建筑在蒸汽渗透过程和隔汽处理原则上有何差异?4-3、试检验图4-12中的屋顶结构是否需要设置隔汽层。

已知:ti=18℃,ψi=65%;采暖期室外平均气温tα=-5℃;平均相对湿度ψα=50%;采暖期Ζh= 200天,加气混凝土容重γ0=500kg/m3。

第五章建筑防热习题5-1、试计算武汉地区(北纬30°)某厂房卷材屋顶的室外综合温度的平均值与最高值。

已知:5-2、试计算武汉地区某厂房在自然通风下屋顶的内表面温度状况。

其屋顶结构为:(1)钢筋混凝土板:厚度(2)泡沫混凝土隔热层:厚度(3)水泥砂浆抹平层:厚度(4)卷村屋面:厚度(水平面的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资料参照习题5-1;其他条件可自行假设)。

5-3、设北纬30°地区某住宅朝南窗口需设遮阳板,求遮挡七月中旬9时到15时所需遮阳板挑出长度及合理形式。

已知窗口高1.8米,宽2.4米,窗间墙宽1.6米,厚0.18米。

5-4、试人隔热的观点来分析:(1)多层实体结构;(2)有封闭空气间层结构;(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它们的传热原理及隔热的处理原则。

5-5、为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能力诮采取什么措施?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空气间层其热阻值在冬季和夏季是否一样?试人外墙及屋顶的不同位置加以分析。

5-6、试从降温与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分析南方地区几种室内地面(木地板、水泥地、磨石子地或其他地面)中,在春季和夏季哪一种地面较好?该地面外于底层或楼层时有无区别?第六章建筑日照习题6-1、用计算法计算出北纬40°地区四月下旬下午3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日出、日没时刻和方位角。

6-2、试求学校所在地区或任选一地区的当地平均太阳时12点,相当于北京标准时间多少?两地时差多少?6-3、试绘制学校所在地或任选一纬度地区(如北纬30°、35°、45°等)春秋分的棒影日照图。

6-4、有正南此朝向的一群房屋,要求冬至日中午能充分利用阳光,试求天津(北纬39°06′)和上海(北纬31°12′)两地,其房屋最小间距各为多少?(提示:先求出两地冬至中午有太阳高度角,再按棒与影的关系式求得间距)。

6-5、北纬40°地区有一双坡顶房屋,朝向正南、北,东西长8米,南北宽6米,地面至屋檐高4米,檐口屋屋脊高2米,试用日照棒影图求该房屋于春(秋)分上午10点投于地面上的日照阴影。

6-6、将[例5-2]用计算法求遮阳板挑出长度和合理形式,改用棒影图方法解之,并与第五章用计算法所得的结果加以比较。

若朝向改为南偏东10°,则遮阳板如何设计。

第二篇建筑光学第七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习题7-1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试求(1)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2)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3)离它2米处的照度。

7-2、如何将公式(7-7)改面以灯至工作面的挂高(h)和灯到计算点的垂足距离(b)的计算式。

7-3、一个直径为250mm的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内装一个光通量为1260lm 的白炽灯,设灯罩的透光系数为0.60,求灯罩外表面亮度(不考虑灯罩的内反射)。

7-4、一房间平面尺寸为7╳15m,净空高为5m。

在天棚中布置一亮度为500nt的均匀扩散光源,其尺寸为5╳13m,求房间正中和四角处的地面照度(不考虑室内反射光)。

7-5、有一物件尺寸为0.22mm,视距为750mm,设它与背景的亮度对比为0.25。

求达到辨别机率为95%时所需的照度。

如对比下降为0.2,需要增加照度若干才能达到相同视度?7-6、有一白纸的反光系数为0.8,最低照度是多少是我们才能看见它?达到刺眼时的照度又是多少?7-7、式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关系?7-8、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7-9、为什么有的商店大玻璃橱窗能够象镜子似地照出人像,却看不清里面陈列的展品?7-10、你们教室的黑板上是否存在反射眩光(窗、灯具),怎么形成的?如何消除它?第八章天然采光习题8-1、设一机械加工车间,平、剖面和周围环境如图8-41,试问(1)该车间在北京或重庆,其采光系数要求多少?(2)该车间长轴走向为南—北或东—西,在采光品选择上有何不同?(3)中间两跨不作天窗行不行?(4)然后根据其中一项条件进行采光设计。

8-2、会议室平面尺寸为5╳7m,净空高3.6m,采光要求Ⅱ级,求出需要的侧窗面积并绘出其平、剖面图。

8-3、一单跨机加车间,跨度为30m,长72m,屋架下弦高10m,室内表面反光情况属中等,室外10m处有高20m的遮挡,求需要的单层钢侧窗面积。

第九章建筑照明习题9-1、设有一大宴会厅尺寸为50╳30╳6m,室内表面反光系数:天棚0.7,墙0.5地面0.2,试求出所需的光源数量和功率,并绘出灯具布置的平、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