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
家乡的风俗吴川三绝作文
家乡的风俗吴川三绝作文说起我的家乡吴川,那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吴川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其中最让我引以为傲的,当属吴川三绝——飘色、泥塑和花桥。
先来说说飘色吧。
飘色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神奇又有趣。
记得小时候,一听说有飘色巡游,我就兴奋得不行,早早地拉着家人跑到街头占位置。
巡游开始的时候,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等着飘色队伍的出现。
终于,远处传来了锣鼓声,飘色队伍缓缓走来。
只见一个个小孩穿着华丽的戏服,被巧妙地固定在高高的支架上,他们有的扮成仙女,有的扮成武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这些小孩是怎么“飘”在空中的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靠那精心设计的机关和支架,支撑着他们,还能保证安全,这可真是巧夺天工啊!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飘色表演,是一个以“西游记”为主题的。
那个扮成孙悟空的小孩,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真的有火眼金睛一般。
而在他下面,唐僧师徒四人依次排列,猪八戒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沙僧挑着担子,一脸的忠厚老实。
唐僧则双手合十,慈眉善目。
整个飘色造型精美,色彩鲜艳,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飘色队伍一路前行,人们纷纷跟在后面,欢呼雀跃。
小孩们更是兴奋得又蹦又跳,大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那一刻,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说完飘色,再来讲讲泥塑。
吴川的泥塑那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每年元宵节期间,梅菉镇的大街小巷都会摆满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
这些泥塑作品题材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现代生活的场景。
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看泥塑展览。
一走进那条街,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尊尊泥塑作品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我看到了一尊“牛郎织女”的泥塑,牛郎牵着老牛,织女则在一旁含情脉脉地望着他,两人眼中满是爱意,那种细腻的情感通过泥塑师傅的巧手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尊“武松打虎”的泥塑,武松骑在老虎背上,双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皮毛,老虎张牙舞爪,却奈何不了武松,那紧张刺激的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关于历史文化吴川的调查报告
关于吴川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1、了解湛江吴川的传统历史文化及其意义2、探究吴川文化效应与经济发展的对接点3、走出一条具有吴川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调查时间:2012-2-6至2012-2-8调查对象:吴川市民间艺术协会梅菉头分会前副主席曾李琳调查方式:采访法、访谈法;查阅相关书籍及吴川文化馆档案正文: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见证时代风云变幻。
钩沉历史,关注现实,烛照未来;我通过查阅资图书、对当地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收集资料,从而为建设吴川文化大市摇旗呐喊,为开发历史资源推波助澜,为弘扬吴川文化放声高歌。
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吴川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评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建设法规以及国内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模式,并依据吴川市政府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指标数据,对吴川的经济、文化进行对接分析,进而提出一条比较适合川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民间“东方隐蔽艺术”——吴川飘色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
这些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特别奇妙的是,在空中飘动的人物的立足点只是踩着一根缨枪或剑尾上;更有趣的是,有的角色还踏着活生生的动物(如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在行进间手舞足蹈,给予人们一种神秘感。
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的。
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
一板飘色往往就象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现着一出精彩的历史特写镜头。
据了解,当地家长们都争相让自家的孩子扮演飘色的原因,一是出于喜欢;二是荣耀心理,扮演孩童在同伴中可以炫耀;三是觉得扮演飘色的孩子会得到神灵的眷顾保佑,顺利成长,因为年例是为神做的。
从民间艺术普遍的历史源头和飘色活动的全过程看,早期吴川飘色确实与“游神赛会”有关,是民众祈求保平安、赐丰年的祭神求福活动。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
嘿,你们知道吴川吗?那可是个超级棒的地方哟!
吴川的飘色,哇塞,那可真是太神奇啦!就好像是一群小仙童小仙子在空中飞舞,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站在高高的架子上,摆出各种好看的姿势。
每次看到飘色巡游,我都兴奋得不行,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瞬间。
我就想啊,这得有多厉害的手艺才能做出这么棒的飘色呀!
还有吴川的泥塑,那也是一绝呀!师傅们用他们的巧手,把泥巴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就像是有魔法一样。
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位师傅在捏泥塑,他的手就像在跳舞,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小猴子就出现啦!我当时就忍不住叫起来:“哇,太像啦!”
吴川的美食也让人流连忘返呢!那烂镬炒粉,香喷喷的,吃起来口感超好,一筷子下去,哎呀呀,那满足感简直爆棚!还有田艾籺,软软糯糯的,带着一股清香,我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呢!每次吃这些美食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幸福呀!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飘色巡游,大家都兴奋得又蹦又跳。
“快看那个!”“哇,那个也太好看了吧!”我们一边看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突然,有个小伙伴说:“吴川的文化特色真的好独特呀,要是能一直这样该多好!”我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吴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呀!它的文化特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我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吴川,爱上吴川的文化特色!吴川的文化特色会一直传承下去,不是吗?。
民族的瑰宝――湛江吴川飘色艺术探究[权威资料]
民族的瑰宝――湛江吴川飘色艺术探究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吴川飘色自清代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洗炼,以其丰富的内容,神奇的表演原理和美妙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南方民间艺术的瑰宝。
本文通过探究吴江飘色艺术的渊源、特点,介绍飘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剖析飘色艺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力图展示吴江飘色艺术的风貌,使吴江飘色艺术得到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湛江吴川飘色艺术发展和保护J524 A吴川飘色艺术是吴川民间艺术“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之一,历史悠久,闻名中外。
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方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飘色艺术是集戏剧、杂技、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造型艺术。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现在多用机动车代替)色板,色板上站着固定姿势的人物。
他们仅仅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在高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飘色。
它运用力学原理,用木板(钢筋)支撑演员,以华丽的服饰加以遮盖。
飘色艺术通常由一至几人装扮而成,一般由九到十几岁的少年担任。
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
其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现代题材,代表作有《唐僧取经》《白蛇传》《封神榜》等。
一飘色艺术的渊源我们这里讲的渊源,不仅是说飘色艺术的历史起源,还要分析一下飘色艺术兴起的原因。
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分析和了解湛江吴川的飘色艺术。
1 飘色艺术的历史起源吴川飘色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过程,先是由原来的“转色”演变为“板色”,再发展到现在的“飘色”。
吴川飘色的发源地是吴川市黄坡镇沙岗村,它产生于晚清,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也兴盛于民间。
吴川飘色起源于晚清,传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禁止演粤剧,可能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主要来自两广,且曾以粤剧作为宣传鼓动的手段,清政府憎恨洪秀全等,索性连两广人民热爱的地方剧种都禁了。
而实际上飘色活动在吴川据可考的时间至少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飘色活动其实是由以前的傩戏演变而来的,这种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讲都很丰富有趣的活动无疑对百姓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这种艺术形式就延续了下来,一直到清末,才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飘色艺术,最终这种活动才以艺术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纪录片,以美食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各地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吴川,这个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小县城,也是纪录片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舌尖上的吴川,让人流连忘返,尽情感受着这里的饮食文化。
吴川,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汇集了广东的饮食文化精华。
著名的鲜虾美食“葡式红露虾”,虾在这里是当地人夏季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吴川虾肥沙细,肉质鲜美,而且在烹饪时注重保存虾的原汁原味,保持了虾香味和鲜味。
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虾肉鲜嫩多汁,让人唇齿留香。
吴川还以美味的菜肴而闻名,比如“瓦煲仔鸡”,这是一道吴川传统的家常菜。
菜肴选用新鲜的鸡肉和各种时令蔬菜,用砂锅慢炖烹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每一口都能尝出肉质的鲜美和汤汁的醇厚,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除了虾和鸡之外,吴川的海鲜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是中国南海的最大渔港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纪录片中提到的一道菜“龙胆拱参”,就是吴川的海鲜美食之一。
它选用的是新鲜的正宗龙虾和海参,配合特殊调味料,烹制出来的菜肴色泽鲜艳,口感鲜嫩,浓郁的海鲜香气让人食欲大开。
吴川的美食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风味独特,更在于烹饪工艺的独特。
“吴川瑶山米粉”,细腻清爽,口感丝滑。
它选用优质的稻米和清水,以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
无论是炒、烧、煮、拌,都能使米粉保持原汁原味,口感特别爽滑。
这种独特的制作方式,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舌尖上的吴川,更是展现了吴川人民的智慧和勤奋。
他们对食材的选用非常讲究,坚持使用新鲜的食材,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
在烹饪过程中,他们以传统的烹饪方式为基础,结合现代的烹饪技术,追求味道的极致。
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吴川的美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国的美食文化,让人们了解到每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而吴川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舌尖上的吴川,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了这个小县城的独特魅力。
吴川的文化作文
吴川的文化作文
嘿,咱今儿来聊聊吴川的文化。
要说吴川啊,那飘色可真是太绝了!记得有一次我去看飘色表演,那场面,真是让我终身难忘啊。
当时,表演还没开始呢,我就早早地到了现场,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呀,大家都特别期待。
终于,表演开始啦!我看到那些小演员们,一个个穿着漂亮的戏服,站在高高的架子上,就像在空中飘着一样。
他们的表情特别生动,有的扮成仙女,有的扮成将军,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在下面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怕错过什么精彩的瞬间。
看着看着,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那些飘在空中的人物仿佛在跟我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除了飘色,吴川的月饼也是大名鼎鼎呀!每年中秋节的时候,那月饼的香味能飘满整个城市。
还有吴川的泥塑,那手艺,啧啧,真是巧夺天工。
吴川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宝藏,里面有无数的宝贝等着我们去发现。
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融入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就像那次看飘色表演,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那场景还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这就是吴川文化的魅力呀,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
我想,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吴川的文化都会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以后呀,我还要带着我的朋友们一起去感受吴川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他们也被这神奇的文化所吸引。
嘿嘿,吴川,真的太棒啦!。
广东吴川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广东吴川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广东吴川作为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从吴川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吴川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发展吴川是中国南海边界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
近年来,吴川市政府积极推动该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并以打造现代化渔业、旅游业和服务业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首先,吴川的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在渔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吴川市政府加大了渔船更新改造的力度,并推动了渔业现代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提高了渔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吴川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吴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美丽的沙滩、古老的寺庙和传统的民俗文化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吴川市政府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了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吴川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吴川市政府还积极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的商业区、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吴川,为该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社会变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吴川的社会变迁也在加速进行。
首先,吴川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建设和人口流动极大地改变了吴川的城市面貌,大量的高楼大厦、商场和居民区的建设,使吴川逐渐呈现出现代化的城市形态。
其次,吴川的教育体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修建了一批现代化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学生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吴川未来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力量。
此外,吴川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抓紧解决了大气、水域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吴川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吴川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吴川
吴川文化之乡
•
吴川,这块江海之水滋润、与岭南文化熏 陶的美丽土地,三面环江、南临南海,仿 佛一颗明珠,镶嵌在鉴江河畔、南海之滨。 吴川大地,鉴江流金,2000年历史文化 积淀,孕育源远流长绚丽文化。
• 吴川人杰地灵,孕育 了千年古镇一状元, 百年外交两使者,戎 马爱国三将军,乾隆 赐匾王者师等一批俊 杰英才。新石器时代 贝丘遗址,晋代茂山 书院,宋代极浦亭, 元代吴阳学宫,明代 双峰塔等珍贵历史文 化遗产
吴川首届月饼节
月饼节
• 吴川人民以建设幸福吴川 为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兴 市、生态建市、旅游旺市、 文化强市四大战略调整产 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 村1226条,占自然村总数 77.2%,其中全国文明村3 艺术丰富多彩,泥塑、飘色、 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
飘民 色间 、艺 花术 桥丰 被富 誉多 为彩 吴, 川泥 三塑 绝、 。
•
花 桥
泥 塑
吴川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羽绒之乡, 中国塑料之乡,中国月饼之乡,海蜇加工 出口基地,正在建设的吉兆湾为国际生态 旅游度假中心。其中吴川月饼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继吴川 被称为中国月饼之乡后,吴川月饼行业深 受鼓舞,大大促进吴川月饼行业整体提升, 进而于2011年与中国烹饪协会携手合作。 共同举办中国吴川首届月饼节。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的问题研究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的问题研究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众多,代表了吴阳镇悠久的历史文化。
但其古建筑大多年久失修,毁损严重,有些修复却面目全非。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这些问题是由缺少专门保护机制,受台风,水灾等自然因素损害以及资金与技术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探讨的解决对策是,将古建筑保护纳入吴阳镇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加强防灾减灾措施以及形成良性循环的保护模式。
标签:古建筑;问题;保护模式;研究1引言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古代文化的见证,因此,保护古建筑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任务。
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的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走过了时代的变迁,如今大多数年久失修,毁损严重,资金技术严重缺乏等难题,亟待解决。
本文就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2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的现状与保护问题2.1吴川市吴阳镇概况。
吴川市吴阳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东濒南海,西襟鉴江,地处鉴江出海口,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台风暴雨天气。
据统计信息可知,吴阳镇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本年累计10 688万元,比上年增幅55.4%。
2005年,吴阳镇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广东粤西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有“名胜古迹冠吴川”之称。
2.2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的现状。
吴阳镇文物古迹甚多,有建于南宋的极浦亭,元朝的圣殿学宫,明朝的双峰塔,清朝的状元故居、状元坊,明朝的南城门,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等,还有巷门寨东炮台、止寮港,县志记载:“此地富庶曾为六邑之最”。
故有“金芷寮,银赤坎”之说。
但巷门寨东炮台、止寮港已成为遗址,不复存在。
如今尚存的众多古建筑中,仅有极浦亭、双峰塔、状元故居及状元坊曾修葺过,而其他古建筑年久失修,原时的恢宏建筑,只能在书本及网络图片中得知,让人不禁惋惜。
2.3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2.3.1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
吴川市吴阳镇古建筑众多,但不乏有年久失修的,如明朝的南城门和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
吴川区域的调研报告
吴川区域的调研报告根据对吴川区域的调研,以下是我的报告:一、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吴川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浙江温州,南临福建福州,西接广西南宁。
吴川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河流和山岭等。
二、人口和文化吴川区域人口约为300万,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海南裔、客家裔等。
吴川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
在文化方面,吴川区域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和手工艺制作技艺,如船歌、龙船节和花灯等。
三、经济发展吴川区域的经济以农业、渔业和工业为主。
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茶叶、水果、花草等,渔业资源丰富,海鲜种类繁多。
工业方面,吴川区域有发达的渔业加工和制造业,如造船、纺织、机械制造等。
四、交通和基础设施交通方面,吴川区域有发达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络。
陆路交通主要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便于与周边城市和省内其他地区的联系。
水路交通主要有港口和航道,为吴川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基础设施方面,吴川区域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和购物中心等。
五、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吴川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如海滩、温泉、古镇、庙宇和红色旅游景点等。
吴川还是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船民之乡,具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
这些资源和文化为吴川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六、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吴川区域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和老年人口增加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吴川区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改善交通设施和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七、发展战略和未来展望吴川区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农业、渔业和工业,并加强旅游业的开发。
可以借鉴周边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吴川的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
吴川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分析
吴川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分析
吴川是湛江地区思想文化最开放的县城,在语言、风俗、观念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与湛江其他县区有很大的不同。
吴川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数百名亿万富豪多为包工头出身,是全国富豪数量最多的县级市。
吴川市大部分地区属鉴江下游冲积平原和半平原。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缓向海倾斜,没有明显山脉。
地形大致分为低丘、平原、台地和沙土四类。
西北、东部是低丘陵地区,占市总面积30%。
山丘一般高20~30米,最高塘特思山(尖山岭)海拔172米,浅水高罗大岭海拔65米,板桥丽山(高山岭)海拔56米。
中、南部一片平原;海拔最低0.86米。
台地10~20米,分布于东南部和中部。
沙土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
吴川属亚热带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高温多雨,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1963年~2000年)分析,多年平均日照总计为2008.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冬季平均17.9℃。
年均降雨量为1597.8毫米。
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以偏东北风为主,夏季多从海洋吹来温暖湿润的东南风。
气候宜人,春秋温暖,夏季较热,冬季无霜雪,全年阳光充足,四季常青,一片南国风光。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
吴川的文化特色作文Wuchuan is a small coastal town loc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is town is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traditions. 吴川是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小海滨镇。
这个小镇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传统而闻名。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ultural features of Wuchuan is its traditional opera, known as Sisi Opera. Sisi Opera has a history of over 200 years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oldest forms of opera in China. It is known for its colorful costumes, intricate dance movements, and melodious music. 吴川最显著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其传统戏曲,被称为四世戏。
四世戏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
它以其丰富多彩的服饰、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悦耳的音乐而闻名。
In addition to Sisi Opera, Wuchuan is also known for its annu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is festival is a time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to come together and celebrate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dragon boat racing. The festival is marked by colorful dragon boat races, traditional food offerings, and lively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s.除了四世戏外,吴川还以其每年一度的龙舟节而闻名。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
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内容和意义吴川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对于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当代生活的启示。
下面将全面介绍吴川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1.传统节日:吴川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传承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研究人员可以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角度来深入探究吴川这些节日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2.传统艺术:吴川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如粤剧、木偶戏、舞龙舞狮等。
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吴川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考察这些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传承情况,来探讨吴川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方言与民俗:吴川话是吴川人民独特的方言,研究方言可以揭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
此外,吴川还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婚礼习俗、丧葬仪式等,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查和记录来了解吴川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
4.历史变迁:吴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变迁经历。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查阅史料、走访老辈人员等方式,来还原吴川的历史图景,了解吴川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状况和文化发展。
二、研究意义1.保护与传承: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只有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吴川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促进文化自信:研究吴川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人们更加自豪地认识和宣扬自己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的独特标志,只有深入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促进吴川人民的文化自信。
3.促进旅游发展:传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川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也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丰富精神生活:研究吴川家乡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吴川作文800字
舌尖上的吴川是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小城镇,位于广东省东南部。
吴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尤其在美食方面更是令人食指大动。
吴川的特色美食是海鲜。
一到吴川,首先就能闻到海鲜的香气。
站在街角的张家湾海鲜街,这里摆满了各种海鲜,如鲍鱼、青蟹、花蛤、牡蛎、蛏子等等,有20多个品种,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享受美食。
尝到一口鲜美的海鲜,就会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完全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中。
吴川的古镇也是一大特色。
在古镇里,可以欣赏到古时候的建筑和文化。
潮州文化是吴川的一大亮点,这里有潮州腔、瓷器、刺绣、饮食等等。
吴川的梁园古宅、银都古街、大路围古村等,都是非常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景点。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此外,吴川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
在南海滩和凤凰湾度假村,可以尽情享受海滩的阳光和海浪的声音。
游览九龙江,可以看到壮观的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总的来说,吴川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独特的美食、古镇和自然景观。
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体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多彩。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吴川看一看,尝一尝舌尖上的吴川,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情。
吴川文化
吴川飘色
• 吴川飘色艺术是广东省吴川市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若干人推 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 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而叫 飘色。属于社火表演艺术形式之一
吴川花桥
• 吴川花桥是广东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晚, 踏着夜色,游人倾城而出,拥向花桥。花桥是由吴川市梅录镇上 隔海村群众装饰的。他们把梅江上一座桥梁点缀得花团锦簇,灯 火辉煌,桥头龙飞凤舞,逼真动人,即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 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吴川文化
吴川市是广东省湛江市县级市,该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 俗传统源远流长,吴川市梅菉镇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 艺术之乡",黄坡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吴阳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该 市被广东省授予"诗词之乡",还被世人们誉为"粤剧之乡"、"泥塑之 乡"、"木偶之乡"。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 吴川泥塑200பைடு நூலகம்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飘色2008 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泥塑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源于唐末宋初, 由梅菉镇瓦窑村民兴起。唐代时,佛山廖岭居民迁移至此,从此,佛山石湾 精湛的陶瓷工艺传入吴川。唐代中期,有一年元宵节,一些陶工闲来无事, 便重操旧艺自娱,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尊小泥塑,岂料吸引不少观众围观,次 年别的陶工也来捏泥人凑热闹,陶工们加大数量,观众人数也随之上升。到 后来,拜师学艺,纷沓而至,当地逐步兴起制陶,这就是吴川群众性泥塑活 动的起源
我的家乡--吴川
广东湛江吴川文化特色
• 飘色 • 泥塑 • 花桥
飘色
• 据黄坡镇的民间艺人陈寿全生前回忆: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 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 引人注目。为取胜其他村庄,他与父亲别出心裁地搞了技巧化装游行, 在一个木箱上,设计出《哪叱出世》,小哪叱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 称为“飘色”。这套飘色展出后,游遍黄坡,轰动全县。是为吴川飘 色起源。 • 从此,飘色之花就遍开在吴川的沃土之上。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 吴川民间艺术以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吴川 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 推着一座色板,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飘色的人物形象普遍 是按戏剧人物的艺术造型设计打扮,其内容有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或现代题材。飘色艺术表演是一种地道的流动舞台艺术造型,运用力 学原理,用钢筋支撑着化妆演员随车游行表演,形象生动奇妙,各具 体态,加上舞狮舞龙助阵,锣鼓八音相配,丰富多彩
目录
• 广东湛江吴川的基本概况 • 广东湛江吴川文化特色 • 广东湛江吴川的美食特产
广东湛江吴川的基本概况
• 吴川市(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湛江 市管辖,东接茂名市,北接化州市,西接湛江市, 濒临南海,风景秀丽,是镶嵌在祖国南海之滨的 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 吴川市是广东省湛江市县级市,该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风俗传统源远流长,吴川市梅菉 镇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黄坡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 术之乡”,吴阳镇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该市被广东省授予“诗 词之乡”,还被世人们誉为“粤剧之乡”、“泥 塑之乡”、“木偶之乡”。
泥塑
基于吴川飘色传统文承创现状的调查论文终稿
基于吴川飘色艺术文化承创现状的调查——以发源地黄坡镇为例摘要:随着21世纪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更新,一些地方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交融中不断被稀释,以至于面临濒危的窘境。
吴川飘色毫不例外,为了深入了解吴川飘色的承创现状,本文从当地人对飘色文化的了解、飘色的今昔对比、继承与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且分析和讨论吴川飘色文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传承、保护及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吴川飘色承创现状保护对策引言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奇葩的吴川飘色艺术文化始于清代末年,其发源地在湛江市吴川的黄坡镇,由民间艺人陈趣珩创始,后由其子继承并发展改进,在1930年黄坡镇沙岗年例上首次演出而轰动周围地区。
传统的吴川飘色与花轿、泥塑合称为“三绝”,每逢过年的元宵节,吴川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飘色游行,宏伟壮观的游行队伍延绵至数公里。
1946年,为庆祝日本投降,在吴川梅箓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飘色游行,其后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吴川飘色艺术文化,在文革时期,受到左倾的影响,飘色几乎处于灭绝的状态,后来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川飘色迎来了新的春天,到了1990年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1992年首次走进了春晚的舞台,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吴川梅箓“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文化厅授予黄坡镇“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吴川飘色曾经在各个巡游汇演中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并且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吴川飘色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不仅是当地特色文化的根,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在当下后现代文化和现代思潮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变化,审美视觉也在不断的更新,像吴川飘色这样的土生土长的根文化的更新改进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因此,人们失去曾经对飘色的热情,对文化的追求与奉献。
即使吴川飘色略有名气,获得过不少奖项,甚至入选省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不论是群众还是政府都没有做好相关的继承承与创新,以至于一些热爱文化的民间艺术团体也力不从心,任由其自生自灭。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800字湛江
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800字湛江湛江面临浩瀚的南海,气候宜人,物产丰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远从5000年前,湛江的先民就在这块红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湛江大地,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湛江文化。
湛江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的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比如“梅录闹元宵”的活动中,年年热闹非凡,元宵活动中的泥塑、花桥和飘色称为“吴川三绝”更是家喻户晓了。
吴川泥塑,我们又称为“泥鬼”。
每逢元宵,民间泥塑艺人在梅录镇大街小巷设棚,捏泥塑展出,供游人观赏。
泥塑料人物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戏曲故事。
如“女祸补天”、“仙天散花”、“八仙过海”、“木兰从军”、“三顾茅庐”等。
每逢元宵节,人们都在通往江心岛的大桥上塔起花架,在桥两边摆满鲜花,挂上彩灯。
年复一年,搭花桥、逛花桥成了梅录闹元宵的一个奇特的景观。
元宵之夜,人们纷纷逛花桥、赏花灯,趁热闹。
游人在桥头购买桔子、生菜、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如意吉祥。
现在的湛江,在人们共同努力创造下,把它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扮得如花一般,让人们看到了就如走进了梦寐以来的仙境一样,让人如痴如醉。
例如,在雷州的西湖,那里的景色可美了;碧波翠柳,亭园相映,具有一番独特的风景。
记得那一次,我原本只是想去观赏一下那里的风景,谁知风景就犹如一位导游一般在不停地介绍给我那里优美的景色,让我不舍得离开继续留在那里观赏。
那里的柳树是多么美丽啊!那柳叶长长地不停地在水里摇摇摆摆。
就犹如一位淑女在河边洗头发,一边摇着头发,一边照着镜子,一阵威风吹过来,那头发随风飘动,美丽极了!如果你当时在场的话,我相信你一定被它迷得如痴如醉。
在西湖的中央有一座亭园,亭园的四周有许多柳树,他们倒映在湖水中,简直就如皇宫一样。
在亭园里面有许多桌子椅子,那是为了方便人们可以坐在那里一边欣赏一边记录这美景的一举一动。
更具有一派生机勃勃、生灵的要算观海长廊了。
绿树红花点缀其间,如一条绿色的绸带,飘拂在蓝色的港湾上。
在晚饭后,有很多人在长廊上漫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日落的一番美丽的景色。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文化传统
吴川,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独特的地方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吴川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曾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间传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川木偶戏,这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以木偶为表演主体,结合音乐、舞蹈和唱腔,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吴川木偶戏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除了木偶戏,吴川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民间音乐、传统节日等。
这些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吴川,每逢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川的文化传统还体现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这里的人们重视家庭、尊敬长辈、注重礼仪,传统的道德观念贯穿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吴川人民勤劳勇敢,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吴川的文化传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人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元素。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吴川的文化传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吴川文化传统,是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吴川人民的精神家园。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是吴川人民自豪和骄傲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川,感受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化传统,领略这里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关于吴川张炎将军故居的参观考察报告
◇关于吴川张炎将军故居的参观考察报告吴川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其中,吴川张炎将军故居是一处备受瞩目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我们在此次参观考察中,深入了解了张炎将军的生平事迹和他留下的历史遗迹。
张炎将军,原名张鹏翼,字炎如,1895年出生于吴川一个农民家庭。
他在1913年加入了革命团体,并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在革命战争中,他历经艰苦,先后担任了红军指挥员、抗日义勇军指挥员等职务。
1948年,张炎将军因公殉职,享年53岁。
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吴川张炎将军故居坐落在吴川市螺洲镇,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由前厅、后堂、天井、厢房等部分组成,布局合理、气势恢宏。
故居内部保存完好,展示了张炎将军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办公、居住场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参观考察中,我们先参观了前厅。
前厅是故居的主要建筑,也是张炎将军的办公地点。
门口的对联“秋水长天,云烟一色”意味深长,让人不禁沉思。
厅内的家具、文物陈列着张炎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背景,以及他所使用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张炎将军的手写稿件,展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前厅后面是天井,天井四周是厢房。
这里是张炎将军的居住区域,分为南、北两院。
院子里种着多种花卉和果树,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张炎将军的墓碑,上面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张炎之墓”几个大字,让人深感敬意。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张炎将军的遗像,他威严的面容和坚毅的眼神,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英雄气概。
故居参观考察结束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吴川市博物馆和螺洲镇革命历史陈列馆。
这些博物馆和陈列馆,不仅展示了吴川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吴川人民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这些精彩的展品和历史文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吴川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为例下乡队伍:湛师体科院“情系吴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主题“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为例调研地点:吴川兰石镇调研队员:黎佩,陈平,杨锦靖,成丽月,莫国炎,梁增云&吴华调研时间:2011年7月16日—7月26日论文摘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有利于了解国情,体察民生,增长才干;让大学生贴近社会,坚持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所学和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
用我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关心社会,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
在实践中,我们走进群众,深入当地村民,从群众中了解到吴川文化和兰石镇的特色文化,去到镇上的梁氏大宗祠和兰石诗社收集到相关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告诉村民这是当地的特色文化,让他们为之而骄傲,让他们提高对地方文化的重视,把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此次对当地文化调研的目的是要把当地的特色文化如年例,江公诞,诗社等文化宣传出去,尽我们的能力帮助他们把当地特色文化继承发展。
关键字:吴川文化,诗社,年例,江公诞调研方式和研究方法:此次调研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在老师和师姐的指导下,我们走访当地村民,从村民口中了解到吴川有冼太夫人庙,有“梅录佬打贼”的美丽传说,有古代海洋文化的典型象征天后庙,还有“吴川三绝“。
除此之外,我们还到镇上的梁氏大宗祠和诗社采访,在这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地文化气氛很浓,梁氏家族历史悠久。
我们还从中拿到了第一手资料,纸质资料。
根据这些纸质资料和村民的口述,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正文:2011年7月16日到7月26日,我们“情系吴川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湛江吴川兰石镇博崖小学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
我们以“关于吴川文化的调研——以兰石镇压例”为本次下乡的调研主题。
自古以来,吴川文化就比较活跃,人文蔚盛,是驰名古今的文化之乡,有很多具有浓郁乡土气味的、古朴的民间文艺活动。
如果说,中原诸子百家予吴川人正气、智慧、思辨,那么,古越文化给吴川带来的是强悍、和纳、团结。
长岐镇梧山岭贝丘遗址揭示,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先民便繁衍生息于此。
吴川秦属象郡,汉属南越,南朝归属高凉县。
高凉文化是古南越文化的分支,至今,吴川仍有不少宗族源自高凉,因纪念夫人和睦汉俚统纳千洞渠帅而设的冼太夫人庙香火缭绕。
尚武的吴川人将这种强悍、团结,演变成飘色活动中的“舞貔貅”、“人牌舞”。
梅录街头人们对小偷群起而攻的场面,“梅录佬打贼”的典故,直到今天,依然令宵小胆寒。
三江交汇,一面临海,耕海自然而然成了梅录人的传统职业之一,历史上的两次闽人南迁,使以泉州为中心的古代海洋文化,迅速在吴川得到秉承和光大。
第一次是南宋皇族遗裔为逃避元兵追杀,由闽入粤,由雷入琼,护驾的十万福建军民在粤西大量散落;第二次是明朝海禁,耕海的闽人被迫上岸,流落高雷者不少。
至今,吴川除了吉兆村保留下神秘的方言“海话”外,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典型象征——天后庙,在民众中得到普遍的尊崇。
天后又叫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被渔民视为海上保护神。
海洋文化的秉承和光大,开放、开拓、兼容、创业的精神特性及商贸能力在吴川人身上得到体现。
一名在吴川创业的雷州籍建材商这么说:“吴川人最可怕的是一种兼容,不论你是哪个地方,操那种语言的人,吴川人就能和你搭得上话。
”在国内城市,活跃着20万吴川人的身影。
在吴阳的芷寮村,成年男子大多外出创业,留守的是妇女儿童,村里人手机号码前七位数字五花八门,村民的联系电话册上,留下的区号超过100个,人们戏称,在芷寮找村民要拨长途电话。
同样是芷寮村,还是鲜为人知的广信文化(即岭南学者所称的南江文化)的南渐之地。
古广信位于梧州、肇庆、云浮一带,是两广之宗,无论是唐分岭东岭西两道,宋设广东广西两路,均以广信为界。
史志记载及考古发现证明,广信——鉴江是楚人和中原汉人进入雷州半岛海港徐闻的要道。
在芷寮古港外,一艘大型的明代商船静静地躺在海底。
芷寮商港位于鉴江出海口,兴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广州、潮州及福建甚至在外国都有商船到此贸易,有“金芷寮,银赤坎”的说法。
鉴江水系沟通广信与粤西,山货源源不断随江运至梅录、芷寮,古华南山区文化的重要代表——广信文化,随江交融到吴川。
山区文化赋予人们刻苦、忍耐、勤奋、上进的精神特性。
吴川文化人欧锷是这么回忆的,“小时候,我们沿江而上,在高州念书,山里的同学很刻苦,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他们很羡慕吴川人,说高州府城读书厉害,怎么没有出状元,广东九个状元,粤西就一个吴阳林召棠。
”中原、古越、海洋、广信四大文化的交汇,文化赋予吴川人的精神特性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古越文化尚武崇勇,吴川人乱世则投身行伍,将星闪耀,盛世则不惜涉险地僻壤,立家创业;中原文化尊儒重教,使当地文教日兴,学者仕人并起;海洋文化带来发达的手工业和贸易业,成了今天不少吴川人发家的基本技能;广信文化带来的勤苦奋发,使众多吴川人“先苦后甜”。
兰石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东北部,东邻茂名市茂港区,北与茂名鳌头镇接壤,西临浅水长岐镇。
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委会,44条自然村,总人口3.6万人。
袂花江和小东江流过境内,境内江河纵横交错,池塘沼泽星罗棋布,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粮食、莲藕、茨菇、淡水鱼类及三鸟。
乡镇企业主要有建材、塑料制品、皮鞋制造等,该镇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经济建设及乡镇企业建设发展迅速。
乡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袂花江和小东江流过境内,境内江河纵横交错,池塘沼泽星,建筑业发达,能工小匠多,被誉为粤西“建筑之乡”、“百鸟之乡”、“淡水养殖之乡”。
兰石是经历了七个世纪的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
兰石素称文化之乡,祖德宗风,重教兴学,诗书继世,人文蔚起。
兰石还留传悠久的传统文化与人文风俗。
传统的诗词与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菁华。
这朵传统文化的奇葩,在兰石这块沃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
历代兰石都设有吟坛诗社,可为唱和一绝,吟咏不断。
清贡生梁星垣等人著述甚丰,他著有《强善斋诗文集》八卷,已多散失,现留传的仅有诗词132首见《吴川古今诗选》。
兰石诗社一直坚持一定期刊出《兰石诗词》,社员多是村民农子。
2002年恢复成立兰石诗社,2003年成立兰石曲艺社。
诗社充分发挥诗词楹联的特点是,平时则互相唱和,逢节日喜庆,如国家庆典,中秋佳节,村中喜事,则由各人各抒襟怀,写诗词楹联,吟咏庆贺。
逢节日喜事有大戏在娱乐广场或梁氏大宗祠演出,则由各人撰写楹联,再评出最优者,书写张桂在戏台两侧。
村中梁培义寿星秩晋一诞辰,致富兴家的儿孙子侄为其祝寿庆贺,宾客亲友登门祝贺,继承兰石文化传统的贺联贺诗,挂满厅堂,喜气盈庭,气氛热烈。
现举诗联各一于下:当月若星撰写的祝寿联:行可楷模年称德;老于松柏岁长春。
梁之乔贺诗:寿星盛宴柬传来,喜吟鞭云海开,万里祥云呈异彩,期颐重聚贺千杯。
除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外,兰石年节习俗也很有特点,其中最有特点是是当地正月十三的“做年例”和农历六月十六的“卿云节”,即江公诞期。
兰石村以正月十三日为年例,其隆重热闹有如十五元宵节。
初十日晚放铳开庙门,便是年例开始,十一日清晨庙神出庙鉴例首四家,十一日下半夜至十二日清晨另鉴例首四家。
例首是抓阄而得到的,应者很难,所以很郑重其事,一般人家都摆例首酒宴客,并有醒狮队伴舞,锣鼓班协奏。
那摆盅点,一般都设有牌门,张灯结彩,鉴神时放烟花鸣炮竹,好不不热闹。
摆盅后,庙神再游两遍才回庙。
十二日和十三日上午,庙神出游邻近小村,下午则回大村鉴屯三敷。
鉴屯各家都具“三牲”一副,摆满几十台。
鉴屯后,庙神回庙,即脱袍打吉,又急速游巷一遍。
傍晚,各家开筵宴客,晚上“走门首”。
设上下两个门首,各树一把篝火,此篝火是用箩竹捆扎而成,直径约两尺,高两丈多。
天黑后,人们从庙里抬出神像往“门首”绕着燃烧着的篝火团团转,这便是“走门首”。
意思是表示驱邪。
先走上门首,后走下门首,各门首走完都做醮一敷,燃放前年人拾着的添丁炮和发财炮。
下门首走完约凌晨一点钟,还特由道公佬做押邪醮一敷,接着两人抬着纸船走在前头,众人抬着庙神押着纸船往村南方向而去,庙神又进又退,待纸船远走到一定的地方,“纸船明烛照天烧”后,庙神由南方向退回神庙,年例就此结束。
还有就是农历六月十六的江公诞期。
在这个节日里,百多年来,每年都江堰市演社戏(接庙神出来供奉),连续五天。
十五日晚开始,十六至二十每天演一正本戏,哪一天演的戏属哪一房的,抓阄决定,轮到哪一房的戏,哪一房就宰猪酬神,分领猪肉,吃丰盛晚餐。
不过,大家都希望自己抓到十六这一天,因为这天是正诞期,并加演“六国封相”。
在采访梁氏大宗祠的两位老伯时,他们认为现在农历六月十六江公诞的节日氛围比以前更浓,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拜神外,不定期会在梁氏大宗祠或文娱广场有戏剧表演,还有诗社的社员还会进行文化交流。
我们的建议:兰石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当地的文化氛围很浓,诗社还是当地人一手建立的,社员也是当地村民,他们会吟诗作对,也会书法。
如此特色的文化,我们希望当地人能把它们发扬光大,不断传承,为中华文化的宝库增添一朵奇葩!所以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我们提几点建议:1、村民自己要有“以本地的特色文化为傲”的意识和心态,在平时的交谈中可以尽可能尽多地谈论自己地方的文化。
在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也可以和亲戚多聊聊自己地方的文化,相互交流,同时也能把自己的文化宣传出去。
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把这些文化告诉给自己的下一代,让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2、当地有文化的村民或是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地方文化编撰成书,让更多的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地的特色文化。
3、当地的政府应起带头作用,在每年的“年例”或是江公诞期,都应该以政府名义来组织一些大型庆祝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到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调研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们找到了相关资料,并且在村民和相关负责人的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通过这次对吴川文化尤其是兰石文化的调研,我们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经历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真是受益匪浅!我们也希望当地无论是村民还是政府,能够增强推广地方文化的意识,让这些特色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