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计划word参考模板
会计基础教案备课模板范文
![会计基础教案备课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e714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对象。
- 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了解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基础、计量属性。
- 熟悉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会计基本前提和核算基础、计量属性。
-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
2. 教学难点:-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
-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30分钟):-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对象。
-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阐述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基础、计量属性。
- 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
3. 案例分析(20分钟):- 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 分析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
- 讨论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4. 课堂练习(15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练习法:-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及时反馈。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65a85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d.png)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教学班级:20财会3、4、5班教学学期:高一上学期周课时:6课时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20财会3、4、5班基础会计的教学工作,对于财会专业,学生的基础均是零会计基础,而基础会计是他们专业的地基,是学习后面课程的基础。
从第一次课起,我就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尽力培养学生对会计的专业兴趣,希望从而达到真正自主学习的目的。
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一)双基要求1、基本要求: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习会计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基本核算知识。
2、较高要求:将会计的基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会计用会计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1)会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2)会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3)会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4)能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三)、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会计实例的枚举,让学生体会会计就在身边,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克服畏难厌学情绪,培养学会计用会计的意识。
(3)通过课间课后的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争取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三、全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及其难点本书的重点大致集中在第二章会计要素及其平衡等式、第三章复式记账和第六章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难点也相应的集中在这三章和第六章。
具体章节难点分布如下:1、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和帐户:会计科目及其分类;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3、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与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其分类和编制步骤;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要求。
4、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与会计核算程序应用5、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6、会计实务: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含义与种类;对账;结帐;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成本的计算及其期末账户结转相关练习及讲解模拟考试72 74 75第十八周总复习复习七、八、九章基础知识模拟分析和讲解相关练习及讲解76777879第十九周总复习总复习全书知识模拟练习8183五、教学意见1、基础会计课程理论性强,上课应该多采用归纳、对比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采用将理论融入实际的方式讲授。
基础会计课程方案模板
![基础会计课程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8126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3.png)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面向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
3. 课程目标:- 理解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 掌握会计基本帐务处理技能。
-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1. 课程结构:- 第一章:会计概述- 第二章:会计基本理论-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四章:复式记账- 第五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七章: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第八章:会计调整与结账- 第九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2. 重点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等。
- 复式记账原理与方法。
- 会计凭证、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系统讲解会计基本理论、方法与实务。
- 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会计问题。
-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组,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 安排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如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
-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40%- 期末考试:60%2. 评价标准:- 理解与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与实务。
- 具备一定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
- 能够分析、解决会计问题。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 《基础会计》(薛洪岩著)2. 参考书目:- 《会计学原理》(赵建伟著)- 《会计实务》(张晓光著)六、课程特色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调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教育:-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3. 关注会计行业最新动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会计知识。
2023最新-最新会计基础教学计划 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最新4篇)
![2023最新-最新会计基础教学计划 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7c13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最新会计基础教学计划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最新4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编的最新会计基础教学计划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最新4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会计基础教学计划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篇一第一章重难点:会计的含义、会计核算的基础前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重点是实质重于形式这一要求)1个课时第二章重难点:六大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主要是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理解及其具体包涵的内容2个课时第三章重难点:对制造型企业其供应、生产、销售三大过程中应设置的会计账户有着深入的了解,比如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之间的区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三者之间的区别3个课时第四章重难点:不同类型的账户分类2个课时第五章重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2个课时第六章重难点:会计账簿的分类、企业应设立的账簿、如何对账和结账,如何进行试算平衡,如何查找错账并更正(非常重要)1个课时第七章重难点:账务处理程序的含义和种类、对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操作步骤2个课时第八章重难点:了解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1个课时第九章重难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编制方法(非常重要),能够根据以上各种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2个课时第十章重难点:记忆会计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基本道德要求,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1个课时本教学计划基本上根据各章节授课重点安排课时,但是在教学中会根据授课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正会计教学计划篇二一、会计学(国际注册会计师方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计划。
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ACCA考试和执业资格认证、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审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解决会计和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国际会计、审计惯例和取得ACCA执业资格认证相关的知识。
基础会计全书教案模板范文
![基础会计全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201c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6.png)
二、教学对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础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四、教学重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
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会计核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1. 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具体内容。
3. 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会计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简要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 讲授新课(1)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2)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会计核算方法3. 案例分析(1)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会计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教学课件3. 案例资料4. 课后练习题5. 互联网资源十、教学反思: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会计核算技能。
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034cd4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c.png)
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会计知识,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等内容;2. 熟悉会计的基本流程,包括记账、审核、清理、报表编制等;3. 能够熟练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分析;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财务分析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础知识1.1 会计的概念1.2 会计的基本假设1.3 会计要素1.4 会计等式1.5 会计凭证2. 会计流程2.1 会计的基本流程2.2 会计核算2.3 财务报表编制3. 会计软件应用3.1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3.2 会计软件的财务分析功能4. 会计思维与财务分析4.1 会计思维的培养4.2 财务分析的方法及应用4.3 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流程。
2. 实践教学采用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核算和财务分析。
3.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与会计实际操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电子课件,辅助理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会计软件和财务管理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
3. 企业资源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和条件。
4. 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组织1.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分组开展教学任务,实现因材施教。
2. 教学评价进行定期的考试、作业和实践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3.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保障教学效果。
六、教学保障1. 教学资源保障师资和教学设备的支持,提高教学质量。
2. 管理服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管理服务,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果。
3. 教学研究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a5520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f.png)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为学生就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会计分录。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4.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一年级会计电算化班和二年级汽配班,他们第一次接触会计知识,对会计没有任何感性知识,但有好奇心。
所以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程专业术语较多,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基础会计学教案设计模板
![基础会计学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8cdbe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9.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
- 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 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会计分录的编制3.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方法- 会计凭证的审核4. 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设置-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5. 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内容-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或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复式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知识点。
-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会计核算的具体过程。
3. 课堂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解。
4. 案例分析- 选择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核算过程。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会计基础教学计划(多篇)
![会计基础教学计划(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3383de67ec102de3bd895e.png)
会计基础教学计划(多篇)第1篇:基础会计教学计划《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基础会计学》是财经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既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兼容的课程。
因此,本课程要求对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本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力求全面而客观,并辅之以必要的操作训练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能基本掌握凭证、帐簿直至报表的一般流程。
为更好地掌握《基础会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该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是商业的语言,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是随着人类生产实践及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产生和发展.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计量、报告,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目的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为此,基础会计应以“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为中心,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将会计假设、会计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等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的重点:复试记账的概念和原理,复试记账的理论依据:会计衡等式;会计六大要素及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会计循环系统,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资金筹集、供应过程采购业务、生产过程产品归集、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财务成果分配的账户设置与账户运用;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理论及运用;几种主要会计核算程序特点、优缺点;财产清查中的两种盘存制度理论和操作;会计两张主报表的概念、结构、编制。
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df67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d.png)
基础会计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政策和会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或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基本假设介绍会计的定义、目的、作用以及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
2.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讲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及其计量,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应用。
3.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阐述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会计账户的分类、结构和运用。
4.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分类和编制方法,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和审核。
5.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介绍会计账簿的种类、登记方法和运用,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和解读。
6.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循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意义。
7.财产清查与会计调整讲解财产清查的原因、程序和处理,会计调整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介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程序,差错更正的方法和原则。
9.财务分析与评价讲解财务分析的方法、内容和指标,财务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会计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4.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强化会计实务能力。
四、教学安排1.学时:本课程共计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2.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安排教学进度,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考试安排: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00分。
五、教学要求1.学生应掌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政策和会计基本方法。
2.学生能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
3.学生具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fc08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1.png)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基础会计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4、课程学分:_____学分5、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会计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对象和任务。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熟悉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
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能够熟练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具备初步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会计概论1、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理解会计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了解会计的目标和作用。
2、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明确会计对象的含义和内容。
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等式)。
(二)会计科目和账户1、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和核算内容。
2、账户理解账户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三)复式记账1、复式记账原理理解复式记账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账户结构。
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经济业务核算。
掌握试算平衡的方法和原理。
(四)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
熟悉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原始凭证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
能够识别常见的原始凭证。
3、记账凭证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
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1a6a08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和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2.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3. 了解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4. 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5. 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能力培养目标1. 能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会计分录;2.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3. 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4. 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5.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三、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学期1. 第一周至第四周: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2. 第五周至第八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讲解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讲解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编制基本会计报表;5.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模拟练习。
(二)第二学期1. 第一周至第四周:讲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2. 第五周至第八周:讲解会计职业道德观念;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讲解会计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进行综合练习,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进行期中考试,检查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4.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模拟会计实务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会计基础》(第2版)教学计划[5页]
![2《会计基础》(第2版)教学计划[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4e6bd2628ea81c759f57850.png)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
《会计基础》课程是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要素核算、税收、支付结算方式、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财务信息的生成原理,理解财务信息的内涵,提高财务报表的阅读与财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与财经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
1.会计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会计核算方法。
具体包括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循环等。
3.会计要素的核算。
包括基本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
算。
4.支付结算方式。
包括银行结算账户种类,票据结算、委托收款、汇兑等常用的支
付结算方式。
5.税收。
包括税收的特征与分类,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
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原理。
6.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本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1.能够阅读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能够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进行基本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
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初步判断。
三、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计划总学时为72学时,具体安排建议如下: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表。
基础会计教案设计模板
![基础会计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1a46dd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方法。
- 学生能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基本会计要素。
- 学生能够识别和记录常见的经济业务。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分析实际经济业务。
-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
-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 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会计概述2.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3. 会计凭证4. 会计账簿5. 账务处理程序6. 财务报表7. 财务分析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等实际操作。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案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方法。
- 介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基本会计要素。
- 分析账务处理程序。
3. 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会计理论知识。
4.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等实际操作。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反馈:-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df47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d.png)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基础会计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3.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方法;4.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会计的定义和基本原则;b.会计的分类和作用;2.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a.会计的基本账户和分类;b.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录入和管理;c.会计分录和成本核算。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核算方法。
a.资产的分类和计量;b.负债的分类和计量;c.所有者权益的计算和变动;d.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分析。
4.会计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a.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b.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分析;c.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5.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a.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b.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c.有效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互动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结合实际会计软件和模拟账簿,让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幻灯片,包含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账务处理方法的演示。
2.教材:选择一本基础会计教材作为参考教材,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的材料。
3.实践软件:提供一款实际的会计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测验: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小型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题,既包含理论知识的运用,也包含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期中考试:针对全部学习内容,进行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
会计学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会计学基础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5e83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计量属性。
- 了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会计观念。
-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计量属性。
-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理解和应用。
-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
- 实验法:通过会计实务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会计?会计的作用是什么?2. 引入:会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学科。
(二)新课讲授1. 会计的基本概念- 解释会计的含义、职能和目标。
- 介绍会计的基本特征。
2.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介绍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 讲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和构成。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计量属性-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如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等。
- 介绍会计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
4.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制方法和作用。
- 讲解会计账簿的种类、设置和登记方法。
- 介绍会计报表的种类、编制方法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编制会计账簿?如何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四)实验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操作,如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案模板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ab028a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a.png)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财经类各专业课程学时:48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和基本原理;(2)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使学生了解我国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3)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会计概述(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3)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一般会计原则。
2.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1)会计要素的含义、分类和确认;(2)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3)账户的设置与分类。
3. 复式记账原理(1)复式记账的概念、原理和特点;(2)借贷记账法的应用;(3)会计分录的编制。
4. 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2)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和审核;(3)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5. 会计账簿(1)会计账簿的种类、设置和登记;(2)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3)会计账簿的核对与调整。
6. 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成绩:占40%,考察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成绩:占30%,考察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教学课件3. 会计实务操作软件4. 网络教学资源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2. 第二周:复式记账原理;3. 第三周:会计凭证;4. 第四周:会计账簿;5. 第五周:财务报表;6. 第六周:会计实务操作;7. 第七周:期中考试;8. 第八周:会计实务操作;9. 第九周:期末考试;10. 第十周:课程总结。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18ff3fa1c7aa00b42acb5d.png)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基础会计(第5版) 教学计划
![基础会计(第5版) 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bb8d36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0.png)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讨论:为什么会计信息质量要具有相应特征?
第二周
3
3
第一章总论
第四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周
3
3
第二章会计工作准备
第一节会计科目 第二节会计账户
第四周
3
3
第三章经济业务记录 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
第五周
3
3
第三章经济业务记录 第二节会计凭证
第六周
3
3
第三章经济业务记录 第三节会计账簿
第七周
3
3
第三章经济业务记录 第四节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第五节财务共享
第八周
3
3
第四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筹资业务核算第二节采购业务Fra bibliotek算第九周
3
3
第四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三节生产业务核算
第四节销售业务核算
第十周
3
2
1
第四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五节利润形成和分配业务核算 讲解2、3章的习题
3
2
1
第6〜7章练习讲解 会计模拟与总复习
备注
2、本课程教学计划由主讲教师负责填写,按照规定送交教师所在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备查。
3、此表一式三份,其中,任课教师留一份,任课教师所在部门留一份,教务处留一份。
主管教学系主任签名:
*****
学院(系)课程教学计划
202〜202学年第一学期
周数」6周授课教师姓名 职称
授课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根据何种教学大纲.基础会计教学大纲采用教材名称.基础会计
基础会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基础会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50de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1.png)
基础会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会计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安排1. 会计基础知识1.1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1.2 会计基本原理1.3 会计核算方法1.4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2. 会计技能培养2.1 会计凭证的填制2.2 会计账簿的管理2.3 财务报表的分析3. 综合素质培养3.1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3.2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3.3 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以案例为主通过引入真实的会计案例和企业财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结合实际的会计实习和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占60%和平时成绩占40%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考核内容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
第五部分:教学环节设计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设计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环节,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会计实习,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选择选择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2. 教学设备准备确保教学场所的设备齐全,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教学案例收集收集丰富的会计案例和企业财务数据,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七部分:教学质量保障1. 老师自身素质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基础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技术性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为学生就业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 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能运用借贷记账法作出会计分录。
2.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 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4. 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会计电算化班和二年级汽配班,他们第一次接触会计知识,对会计没有任何感性知识,但有好奇心。
所以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程专业术语较多,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总论
1.1会计的含义
1.2会计的目标和对象
1.3会计的方法
1.4会计工作的组织
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会计的涵义、职能,掌握会计主体和会计对象的内容,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种类,了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科技规范的相关知识。
考核目标:识记会计的职能、会计主体、会计对象的内容,熟记会计的方法。
课时安排:4课时
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1会计要素
2.2会计等式
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理解会计等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考核目标:识记会计要素的内容,领会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课时安排:讲授6节课;练习2节课
根据基础会计中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以及考核的有关要求,本课程安排了7个学习模块,通过7个模块中学习情景中的工作任务,进而掌握“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的有关知识。
掌握会计基本业务的核算。
学习模块的设计思路是:目标——方法——过程——结果的顺序执行,计划总课时,具体内容如下表:
学习项目1 会计核算基础
学习项目2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运用
学习项目3 会计凭证
教学项目4 会计账簿
教学项目5 财产清查
学习项目6 会计报表编制
学习项目7 会计处理程序
总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着重掌握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运用实务案例,让学生多做练习(会计分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仔细浏览后下载使用,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