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
顶管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带示意图)
![顶管施工技术措施方案(带示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ce342015a216147917112814.png)
筑龙网
大排土量;如果地面出现沉降,就应减少排土量。只有在上述一切数据都 正常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正常的顶进。
14
后靠背示意图(分成左右两块)
3、基轨导轨 基轨导轨与工作井的钢筋砼底板通过预埋铁件焊接固定,基轨导轨的 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使推进管在工作坑中有一个稳定的导向,并使推进 管沿该导向进入土层中;二是让环形顶铁、马蹄形顶铁工作时有一个可靠 的托架。我们设计采用复合型基轨导轨,基构造示意如下图所示。在每一 根导轨上都有两个工作面:水平的一个面供顶铁在其上滑动,而倾斜的一 个面则是与管子接触。为了测量及导轨安放的方便,导轨的水平面与钢筋 砼管内的管底标高一致。每一副导轨还设有六只可以调节高低的撑脚,以
型号规格
DK1200
QZB-50/60 BTS-11/5
5t 120KW
T2
8t 汽车吊 5t
数量
1
1 1 1 2 1 1 1 2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辆
备
注
镇江专用煤矿设备厂
(包括主顶油缸、中继间等全套)
镇江专用煤矿设备厂
镇江专用煤矿设备厂
长江起重机械设备厂
1 台备用
瑞土
长江起重机械设备厂
到中继间总推力 70%~80%时,安放一只中继间。而当主顶油缸达到中继间总
推力的 90%时,就必须启用中继间。
6、通风
由于顶进距离较长,管内通风必须高度重视。为了确保管内操作人员
供氧充足,防止土层中的有害气体及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危害作
业人员健康,本设计采用鼓风与抽风相配合的联合通风方式,鼓风风筒的
1
需要。地面到顶管掘进机中心的深度约为 3 米。根据以上情况,初步确定 采用土压平衡顶管(由于许多资料不详,未能进行详细准确计算)。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e760c8aeaad1f346933f5f.png)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 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 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
b、可以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c、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T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
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 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安全电压。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2000KN,一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Φ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Φ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Φ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1.5mm,与中继间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
![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a0c3658455270722182ef75f.png)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
MPP顶管施工工艺
![MPP顶管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0d7e6e16f1aff00bed51efa.png)
顶管施工工艺1.拉管施工工艺利用用比钻杆外径略大的箭咀式小钻头打导向孔,钻杆从地面钻入,地面仪器接受由地下钻头内传送器发出的消息,控制钻头的方向和深度,钻成准确的定位导向孔。
再利用导向孔,反向回扩,回扩时只将设计孔径内的原状土搅碎。
最后利用清孔设备清出孔道内泥土,形成安管的通道。
在钻进先导孔和扩孔时注水润滑钻具,扩孔搅碎孔内原状土时,要将孔内土搅拌形成塑性泥浆,在清孔时借助于机具的挤压,在孔壁上形成光滑的一层护壁泥皮,用以平衡孔道内的固岩压力,最终造成稳定光滑的安管通道。
孔道成型后利用拉力机将管节拖拽入孔道内,完成安装工作。
、图4.1 拉管工艺流程2.施工准备2.1轨迹设计钻进前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的管道内底标高和相对应的原地面标高先计算出钻杆应达到的深度来确定定向钻孔轨迹。
定向钻孔轨迹线段由造斜直线段、曲线段、水平直线段(与管道排水坡度一致)等组成。
入土造斜段与管道直线段之间及管道直线段与出土造斜段之间,有一根钻杆长度达到管道直线段坡度要求。
入土角不超过15°,出土角按导向钻杆及拖拉管材允许曲率半径较大值确定,一般不宜超过20°。
3.施工测量3.1平面控制放线平面控制及放线,依据现有边线,通过勘测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本工程的定位点,为保证施工各阶段控制点网,坐标及高程的准确,首先对施工现场内各控制桩加以保护。
并把各控制点引测至现场外加以保护,以便竖向引测放线。
同时要做闭合校核。
施工前通过全站仪沿地面上拉管的中心线每3米设置一桩(有障碍物的除外),并沿拉管的中心线撒好白灰线且测出桩高程,算好桩高程与设计拉管流水面的关系。
3.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根据勘测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选择固定的地方做临时水准点,并做好保护。
高程控制采用两次仪器高程前后视等距测法,保持精度。
为保证设计方向、位置的正确性,控制线的传递用经纬仪进行引测,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93f91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
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
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
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本工程顶管均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进行施工,顶管施工的具体流程如下图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下一段顶管施工 后座、导轨安装顶管机吊装 液压系统、千斤顶安装 泥水循环系统安装 触变泥浆系统安装 测量系统安装 照明、通风系统安装 包括 下放管节、接管 施工准备各项施工准备地下管线勘察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基坑开挖至起沉标高设备安装设备调试 管节壁后泥浆置换全段测量 正常顶进、测量 顶管接收顶管始发1顶进设备的选用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顶管机及排浆设备等。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考虑到为避免千斤顶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故采用两套设备。
千斤顶在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两台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根据施工经验,顶管上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高压油泵由电动机带动油泵工作,选用额定压力为62Mpa的ZB—500塞泵,经分配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各千斤顶的进油管并联在一起,保证各千斤顶活塞的出力和行程.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
要求它能承受顶压力而不变形,并且便于搬动。
根据顶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U形顶铁三种。
本工程采用U形顶铁形式。
顶进设备布置图如下:2设备安装顶管设备选定后即开始安装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测量好顶管轴线,设备机身托架采用钢结构,在安装时严格控制轴线与高差,轴线控制在3mm以内,高差控制在0~+3mm以内,两轨内距±2mm。
顶管施工工艺
![顶管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df0476ab8f67c1cfad6b89b.png)
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
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2、主要工程技术顶管方案一般是先顶钢筋砼套管,然后在套管内穿过工程管——钢管。
在顶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孤石等。
以往的经验曾经有遇到障碍无法穿过而整个管道废掉的先例,特别是小直径管管前无法挖土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在顶管施工前,一定要弄清顶管处的地质情况。
对遇到障碍时要有充分可靠的处理方案。
下面以人工顶管施工为例对顶管施工进行介绍。
此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层中、地下水位以上黄土地层中、地下水位以上强风岩地层中;特点是施工成本低,在顶进过程中如遇前方障碍物可立即采用人工方式排除;其缺点是顶进管径应大于Φ800mm,否则不便于人员进出,顶进距离不宜过长。
人工顶管施工顶管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顶铁、后靠背、导轨、顶管管节。
施工示意图如下:顶管施工示意图1、顶管工作井施工,井内设集水坑,便于抽排积水;2、后靠背设置,工作井基础设定后,根据管道走向设置后靠背。
3、导轨安装,导轨安装牢固与准确对管子的顶进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导轨安装依据管径大小、管道坡度、顶进方向确定,顶进方向必须平直,标高、轴线准确。
导轨可用轻型钢轨制作。
4、顶进设备采用千斤顶,头部设刃口工具管,起切土作用并保护管道及导向作用。
为防止土体坍塌,在工具管内设格栅。
5、其它设备工作坑上方设活动式工作平台,一般采用30号槽钢作梁,上铺方木。
下管采用临时吊车吊运下管,出土采用摇头扒杆。
6、注意:顶管工作坑四周必须采用围护措施,采用彩钢瓦围护,雨帆布防护,并设醒目警示标牌。
顶进时,过往车辆应减速慢行,且禁止大吨位、重载车辆通行。
2.2、挖土与顶进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正常状态,即可进开挖和顶进。
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以便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管前端挖土。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518617b0717fd5370cdc63.png)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nHI卜说明:1.TML掘进机;2.注浆系统;3.洞口止水装置;4.5.U 型顶铁;6.主顶油泵;7.主顶油缸;8. 基坑导轨(2)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b 、可以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c 、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 、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T 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 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 伏低压安全电压。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2000KN,—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① 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①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①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 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士1.5mm与中继间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常用的几种顶管施工工法、适用土质及顶管3D工作原理图
![常用的几种顶管施工工法、适用土质及顶管3D工作原理图](https://img.taocdn.com/s3/m/c0d1bb6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3.png)
常⽤的⼏种顶管施⼯⼯法、适⽤⼟质及顶管3D⼯作原理图 01 顶管施⼯概述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被频繁开挖严重影响了⼈民的⽣活。
⼀项⾮开挖施⼯技术——顶管施⼯技术,不需开挖地⾯,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道、湖泊、建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解决了市政施⼯难题,⽽且,顶管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越来越普及,已运⽤到给排⽔、煤⽓、电⼒、通信等管道的施⼯。
顶管法施⼯就是在⼯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的顶⼒,克服管道与周围⼟壤的摩擦⼒,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中,并将⼟⽅运⾛。
⼀节管⼦完成顶⼊⼟层之后,再下第⼆节管⼦继续顶进。
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把⼯具管或掘进机从⼯作坑内穿过⼟层⼀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
管道紧随⼯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02 顶管施⼯的基本原理图顶管施⼯原理图顶管施⼯法是先在⼯作井内设置⽀座和安装主千⽄顶,所需铺设的管道紧跟在⼯具管后,在主千⽄顶推⼒的作⽤下⼯具管向⼟层内掘进,掘出的泥⼟由⼟泵或螺旋输送机排出或以泥浆的形式通过泥浆泵经管道排出.,推进⼀节管道后,主千⽄顶缩回,吊装上另⼀节管道,继续顶进。
如此往复,直⾄管道铺设完毕。
管道铺设完毕后,⼯具管从接收井吊⾄地⾯。
03 顶管施⼯⼯法分类据介绍,⽬前,顶管施⼯常采⽤的施⼯⼯法分为敞开⼈⼯⼿掘式(开放型)和密封机械式顶管(密封型)施⼯⽅法,其中机械式顶管施⼯常⽤的施⼯⽅法⼜有泥⽔平衡式和⼟压平衡式两种,顶管施⼯常⽤的管材有砼管、钢管、玻璃夹砂钢管。
施⼯所采⽤的主要设备为信息化及全⾃动化泥⽔平衡顶管机。
图施⼯⼯艺分类3.1 开放型刃⼝推进⼯法图刃⼝式推进⼯法施⼯⼯艺⽰意图刃⼝式推进⼯法的掘进机结构较简单,其刃⼝部分(即机头)加⼯简便,可以根据⼟质条件加⼯成全敞开式、半敞开式或活瓣式,⼀般称之为敞开式掘进机。
刃⼝式推进⼯法可适⽤于软⼟地层中、地下⽔位以上黄⼟地层中、地下⽔位以上强风岩地层中。
刃⼝式推进⼯法的特点是施⼯成本低,在顶进过程中如遇前⽅障碍物可⽴即采⽤⼈⼯⽅式排除;其缺点是顶进管径应⼤于Φ800mm,否则不便于⼈员进出;顶进距离不宜过长,⼀般对于Φ800mm顶管、其顶进距离不宜超过150m,管径较⼤时可适当延长顶进距离;同时在管内应设置照明、通风和通讯设备;由于是采⽤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取⼟,顶进完成后地表均有沉降现象,不适⽤于已建成的建筑物区域,⼀般在类似于农⽥对地⾯沉降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或随新建市政道路⼯程同时施⼯的情况下采⽤。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https://img.taocdn.com/s3/m/17a4da85050876323112125b.png)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及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该设备是本公司研究所开发的产品,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大刀盘的刀具采用高强度耐磨的硬质合金,刀盘具有先进的2次破碎功能,适用于流砂层、软土层、硬土层、强风化岩层的顶管施工,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口径Φ800至Φ4000(mm)已成系列。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机械化程度高、管内无需人操作的全遥控式控制、顶进安全、顶进过程无需降水、方向易控且稳定,出的泥浆需要另外采用泥水处理设备处理。
适用于混凝土管及钢管的管道顶进。
建议小管径顶管选用(D<Φ1500mm)。
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及对付岩石的滚刀刀头图该设备是本公司研究所开发的产品,采用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大刀盘的刀具采用高强度耐磨的硬质合金,适用于流砂层、软土层、硬土层、强风化岩层的顶管施工,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口径Φ1200至Φ4000(mm)已成系列。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顶进安全、出的土容易处理、顶进过程无需降水、方向易控且稳定。
适用于混凝土管及钢管的管道顶进。
建议大管径顶管选用(D>Φ1500mm)。
土压平衡式顶管工艺示意图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内部系统图1、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厂内制造安装现场.安装齿轮安装减速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成品正面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成品背面2、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施工现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顶进现场大型加泥式土压平衡顶管机完成管道现场3、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厂内制造安装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壳体制造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动力系统安装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成品4、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施工现场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运输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吊卸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准备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顶进施工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施工完毕出洞后小型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穿墙顶进施工情形5、各个顶管辅助系统顶管机遥控控制台厂内制造安装及成品顶管机遥控控制台施工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厂内制造安装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成品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制造成品施工现场一次顶进行程长达3.3m的整体式后座系统制造成品施工现场顶管辅助设备搅拌桶、泥水分离器厂内制造安装现场顶管辅助设备泥水分离器施工现场成功对付复杂地质(包括中分化以上硬岩)的滚刀顶管机设备成品在应对岩层方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成功对付复杂地质(包括中分化以上硬岩)龙门吊起重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滚刀顶管机设备成品在应对岩层方面,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顶管工艺基本介绍ppt课件
![顶管工艺基本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e968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b.png)
管道密封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对 周围环境影响小。
工程背景
顶管应用
工艺流程
施工特点
雨水管道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防治城市内涝具有重 要意义。
将管道一端封堵,通过液压千斤顶 将管道顶入土中,然后继续顶进, 直至管道到达设计位置。
某综合管道工程
工程背景
顶管应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管道 如电力、通信、给水、燃气 等需要同时铺设,以满足城 市居民和工业企业的需求。
在管道铺设中,采用顶管工 艺可以减少开挖量,缩短施 工周期,降低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工艺流程
将管道一端封堵,通过液压 千斤顶将管道顶入土中,然 后继续顶进,直至管道到达 设计位置。
施工特点
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 响小,管道密封性能好,适 用范围广。
某雨水管道工程
采用顶管工艺可以避免开挖沟槽和 回填土方等工序,缩短施工周期, 提高施工效率。
04
顶管工艺优势与局限
顶管工艺的优势
节约成本
相较于开挖施工,顶管工艺无需对地 面进行大面积开挖,大幅降低了土方
工程量和施工成本。
缩短工期
由于无需进行土方开挖和地面恢复 ,施工周期得以大幅缩短。
保护环境
避免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减少了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降低风险
避免了在复杂地形和环境下的施工 风险。
顶管机安装
安装基础
安装机架
根据施工方案,安装顶管机的混凝土基础或 钢结构基础。
在基础上安装顶管机的机架,调整机架水平 度和位置。
安装传动系统
安装纠偏系统
安装顶管机的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箱 等。
安装顶管机的纠偏系统,包括激光仪、纠偏 千斤顶等。
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1)
![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艺图片(1)](https://img.taocdn.com/s3/m/aab6c34be518964bcf847c5e.png)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0b62ff69dc5022abea0045.png)
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工具管选型(1) 根据福州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LG—06标段顶管、拉管推进主要穿越(3)淤泥及(4)粉质粘土层,外壁与土体间将产生单位摩阻力,沉井工作坑基础持力层可置于(4)粉质粘土中,局部可置于(3)淤泥,但应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适当处理。
由于存在(3)淤泥软弱层,施工时应注意护壁和排水。
因此我公司选用泥水式顶管、拉管掘进机头。
该工具管适用此种土质,该机形对地下特殊地质构造如水包、暗滨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见下图:顶管、拉管施工工艺图)。
(2) 泥水式顶管、拉管的特点:a、适用的地质范围较广,如遇地下水压力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
b、能够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
c、与其它类型顶管、拉管相比,泥水顶管、拉管的推力比较小,最适宜长距离顶管、拉管。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较好,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
2、砼管材与接口形式本工程按设汁选用管材为T形接口形式,管材可承受最大顶力应大于3000KN。
管材进场必须为合格产品,施工技术专人过检,尺寸、外观不合格要求退场。
3、顶进设备(1) 主顶千斤顶采用15台200KN油缸,行程1.5米,油缸安装要垂直于后背平行于导轨,使顶进受力点和后背受力保持良好状态。
弧型分力环,整体后背均按3000KN顶力配备。
通风设备,电力照明设备配齐,管内照明用36伏低压安全电压。
(2) 中继间安装,根据主顶系统,工作井和管材的最大承受推力,工作井设计最大顶力 KN,一次顶进不能完成,而设置数量、位置按顶力计算安排,中继间油缸安装。
中继间设计安装200KN油缸。
Φ800中继间安装油缸12台,每套最大推力2400KN;Φ1200中继间安装油缸18台,每套最大推力3600KN;Φ1400中继间安装油缸21台,每套最大推力4200KN。
中继间制做要严格按设汁要求,内径误差±1.5mm,与中继间连接管材采用特殊管材,入场时要加强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顶管法施工PPT演示
![顶管法施工PPT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ea63b5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f.png)
• 顶管法施工概述 • 顶管法施工流程 • 顶管法施工的关键技术 • 顶管法施工质量控制 • 顶管法施工案例分析 • 顶管法施工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
目录
Part
01
顶管法施工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顶管法施工是一种非开挖的管道埋设施 工技术,通过顶进设备将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顶
入土层中。
通过顶进设备将管道按照 设计坡度顶入土层中,同 时将土方运出工作坑。
顶管法施工的应用范围
城市管网建设
顶管法施工适用于城市排水、雨 水、给水等管网的埋设。
其他领域
除上述领域外,顶管法施工还可 应用于通信、电力、燃气等领域 的管道埋设施工。
交通设施建设
在地铁、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 建设中,顶管法施工可用于穿越 道路、河流等障碍物。
详细描述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泥浆材料和配比。在施工过程中,对泥浆的 物理性能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还需对废浆进行妥善处理,防
止环境污染。
Part
04
顶管法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总结词:严格筛选
详细描述:顶管法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 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进场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材质证明文件、规格尺寸 、外观质量等,确保材料合格。
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紧 急救援和撤离程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环境保护措施
减少噪音污染
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合理 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居民 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控制粉尘排放
采取喷雾降尘、洒水等措 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 尘排放,保护空气质量。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fba916179563c1ec5da7169.png)
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一、矩形顶管简介矩形顶管法是借助顶推设备(液压千斤顶)将管节从工作坑(始发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坑(到达井)内,依靠顶管机刀盘不断地切削土屑,由螺旋机将切削的土屑排出,并通过洞内水平运输至始发井口吊出。
边顶进,边切削,边排土,将管道逐段向前铺设的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
1.2 矩形顶管适用范围矩形顶管工艺适用范围如图1.2-1所示。
地铁出入口过街通道地下综合管廊穿越铁路、河流等图1.2-1 矩形顶管适用范围示意图1.3 矩形顶管施工优缺点1.3.1 矩形顶管工优点(1)施工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扬尘;(2)不开挖路面、不封闭交通、不改迁管线;(3)在同等截面下,矩形隧道比圆形隧道能更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4)施工对周围土体扰动小,能有效控制地面和管线沉降;1.3.2 矩形顶管工缺点根据顶管机设计,顶管螺旋机出土最大粒径为250mm,,施工中有可能会遇到顶管机无法排出的较大孤石。
在遇到顶管机无法排出的孤石时需于地面确定孤石位置进行临时交通疏解,开挖取出孤石。
二、大断面矩形顶管机介绍顶管机根据矩形顶管设计尺寸及地层情况进行设计制造,主要由切削搅拌系统、驱动系统、纠偏及液压系统、出渣系统、顶推系统、测量显示系统、电气操作系统等组成。
2.1 切削搅拌系统矩形顶管配置了6个辐条式刀盘,刀盘开口率70%以上,采用3前3后平行轴式布置,相邻刀盘的切削区域相互交叉,开挖覆盖率能达到93%~95%。
考虑要通过加固区,在前盾切口环全圆布置切刀,对盲区进行主要切削。
刀盘切削下来的土体充满整个土仓,并经过刀盘附带的搅拌棒充分搅拌均匀后,由底部螺机出土孔进行出土。
2.2 驱动系统(1)驱动形式:变频驱动;(2)速度:0~1.16 rpm,无级变速;(3)最大理论扭矩:1444kN·m(单个刀盘)(4)驱动功率:30kw×6×6(6组)2.3 出渣系统螺旋输送机结构包括壳体、轴式叶片、驱动装置、尾部闸门几部分。
MPP顶管施工工艺
![MPP顶管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0d7e6e16f1aff00bed51efa.png)
顶管施工工艺1.拉管施工工艺利用用比钻杆外径略大的箭咀式小钻头打导向孔,钻杆从地面钻入,地面仪器接受由地下钻头内传送器发出的消息,控制钻头的方向和深度,钻成准确的定位导向孔。
再利用导向孔,反向回扩,回扩时只将设计孔径内的原状土搅碎。
最后利用清孔设备清出孔道内泥土,形成安管的通道。
在钻进先导孔和扩孔时注水润滑钻具,扩孔搅碎孔内原状土时,要将孔内土搅拌形成塑性泥浆,在清孔时借助于机具的挤压,在孔壁上形成光滑的一层护壁泥皮,用以平衡孔道内的固岩压力,最终造成稳定光滑的安管通道。
孔道成型后利用拉力机将管节拖拽入孔道内,完成安装工作。
、图4.1 拉管工艺流程2.施工准备2.1轨迹设计钻进前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的管道内底标高和相对应的原地面标高先计算出钻杆应达到的深度来确定定向钻孔轨迹。
定向钻孔轨迹线段由造斜直线段、曲线段、水平直线段(与管道排水坡度一致)等组成。
入土造斜段与管道直线段之间及管道直线段与出土造斜段之间,有一根钻杆长度达到管道直线段坡度要求。
入土角不超过15°,出土角按导向钻杆及拖拉管材允许曲率半径较大值确定,一般不宜超过20°。
3.施工测量3.1平面控制放线平面控制及放线,依据现有边线,通过勘测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本工程的定位点,为保证施工各阶段控制点网,坐标及高程的准确,首先对施工现场内各控制桩加以保护。
并把各控制点引测至现场外加以保护,以便竖向引测放线。
同时要做闭合校核。
施工前通过全站仪沿地面上拉管的中心线每3米设置一桩(有障碍物的除外),并沿拉管的中心线撒好白灰线且测出桩高程,算好桩高程与设计拉管流水面的关系。
3.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根据勘测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选择固定的地方做临时水准点,并做好保护。
高程控制采用两次仪器高程前后视等距测法,保持精度。
为保证设计方向、位置的正确性,控制线的传递用经纬仪进行引测,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管施工机械设备及工
艺图片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一部分型钢顶坑制作设备及工艺
1.液压振动压桩设备
2.顶坑制作—压桩
3.顶坑内支撑安装
4.顶坑压桩完毕挖土后内支撑安装大样
5.顶坑降水
6.制作完毕后的顶坑
第二部分机械顶管设备及工艺
一、土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2.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
3、土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4、土压平衡顶进设备第一节管道安装
5、土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
二、水压平衡顶进设备及工艺
1、水压平衡机械管道顶进机头
2、水压平衡顶进设备机头入土顶进
3、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4、水压平衡管道顶进
5、水压平衡管道安装
6、机械管道吊装
第三部分沉井施工工艺
1、沉井钢筋
2、沉井钢筋
3、沉井模板
4、沉井模板
5、沉井混凝土
6、沉井混凝土
第四部分竣工机械顶管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