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作业参考答案(供参考)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作业参考答案(供参考)

参考答案第二题:<1> 8100000010.09979246.2⨯±)( 米/秒 或 810000001.0997925.2⨯±)(米/秒<2> 710004.0183.4⨯±)(尔格/卡<3> 3105.07.1-⨯±)( 卡/克度<4> 31002.088.9⨯±)(第三题:<1> 2.05.8±<2> 210)02.046.7(⨯±或2746±<3> 0008.00027.0±<4> 3.06.6523±第五题:<1> 3.01<2> 0.35<3>3102⨯<4>7.80<5> 3.0第六题:分不确定度的算术合成和几何合成两种情况。

1) 不确定度的算术合成:这里因为161.25的末尾数数量级最大,所以最终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后面小于五舍去。

这里因为0.01的末尾数数量级最大,所以最终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对不确定度项只进不舍。

2) 不确定度的几何合成:第七题:=3.142*2.14*2.14/4=3.60 cm 2(π比R 多取一位有效数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第八题:令cm A 04.020.10±=,cm B 03.001.3±=,当两式相加时,令B A N +=,则N=10.20+3.01=13.21 (cm)算术合成法:)(07.021.13)(07.003.004.0cm U N cm U N N±=±∴=+=Θ 几何合成法:)(05.00025.00009.00016.0)03.0()04.0(22cm U N ==+=+=Θ 05.021.13±=±∴N U N (cm) 当两式相乘时,令B A N ⨯=,则 算术合成法:)(5.0306.01204.02cm AU BU U B A N =+=+=Θ 几何合成法:011.000012.0)01.303.0()20.1004.0()()(2222==+=+=B U A U N U B A N Θ 第十题:<1> 算术合成:z y x z y x N U U U U zf U y f U x f U 2++=⨯∂∂+⨯∂∂+⨯∂∂=几何合成:222222)2()()()(z y x z y x N U U U U z f U y f U x f U ++=⨯∂∂+⨯∂∂+⨯∂∂=<2> 算术合成:][2]22[B A B A B A Q BU AU k BU AU k U B f U A f U +=+=⨯∂∂+⨯∂∂=; 几何合成:令22,B E A P ==, 则22222222][][]2[]2[22]2[]2[B A B A E P E P Q BU AU k BU AU k U U k U k U k U +=+=+=+= <3> 2224A L A A f +=∂∂, A L L f 2-=∂∂ 算术合成:几何合成:22222222222224)(4)()42()4)(()()(A ALU L U A U A ALU A U L A U L f U A f U L A A L A L A f ++=+⨯+=⨯∂∂+⨯∂∂= <4> 230230)1(2,)1(2--+-=∂∂+-=∂∂at tV a V at aV t V t t , 算术合成:几何合成:第十一题: 解:平均值:34.3101101==∑=i i d d (mm) 平均值标准误差:009.0910)34.3(1012=⨯-=∑=i i d σ (mm)因为测量次数为10次,在置信概率为68.3%时,t 因子06.168.0=t ,则A 类不确定度值为:01.068.0==σt U A (mm) 游标卡尺的误差为均匀分布,则B 类不确定度值为:012.0302.03==∆=仪B U (mm) 因此合成不确定度为:02.022=+=B A U U U (mm) 结果不确定度表示:02.034.3±=±=U d d (mm) 相对不确定度为:%6.0%10034.302.0%100=⨯=⨯=d UE ,其置信概率为68.3%。

厦大物化1-6章

厦大物化1-6章

厦⼤物化1-6章1 第零定律与物态⽅程练习1.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根细管相连(细管体积可略)。

问 a.当两边温度相同时,两容器中的压⼒和⽓体的物质的量是否相同?提⽰答案:(两者均相同)b.当两边温度不同时,两容器中的压⼒和⽓体的物质的量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答案:(压⼒相同,物质的量不同)2.在常压下,将沸腾的开⽔迅速倒⼊保温瓶中,若⽔未加满便迅速塞紧塞⼦,往往会使瓶塞崩开,请解释这种现象。

提⽰答案:(塞上瓶塞,⽓相体积不变,随着⽔⽓化,压⼒增⼤,瓶塞崩开)3.若有⼈试图将波义⽿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结合在⼀起⽽得到⼀个通⽤公式,即,,=常数,因此,,即, 问此结论对否?为什么?提⽰答案:(要使k/k1为常数,必须保证p,T恒定,但上述两个公式均只有⼀个量恒定。

)4.某⼀⽓球驾驶员计划设计⼀氢⽓球,设⽓球运⾏周围的压⼒和温度为 105Pa 和20℃,⽓球携带的总质量为 100 kg ,空⽓分⼦量为29 g·mol-1。

设所有⽓体均为理想⽓体。

问⽓球的半径应为多少?提⽰答案:(2.78 m)5.⽤⽓体微量天平来测量新合成的⼀种碳氟化物⽓体的相对摩尔质量,天平横梁的⼀个终端有⼀个玻璃泡,整个装置放⼊密闭的容器中,这就构成了上述天平。

横梁⽀在⽀点上,借增加密闭容器中的压⼒,从⽽增加了封闭玻璃泡的浮⼒,使达到平衡。

设实验中,当碳氟化物压⼒为 293.22mmHg时,天平达平衡。

在⽀点位置相同时,往密闭容器中引⼊三氟甲烷⾄压⼒为 427.22mmHg时,也达到了平衡。

求该碳氟化物的相对摩尔质量,并写出分⼦式。

提⽰答案:(M=102.0g·mol-1 C2H2F4)6.有⼀耐压5×105Pa 的反应釜,为了确保实验安全,要求釜内氧的摩尔分4倍于空⽓的压⼒后将混合⽓体排出直⾄恢复常压。

问要达到上述实验要求需重复通⽓⼏次?设空⽓中氧、氮摩尔分数⽐为1:4 。

提⽰答案:(0.313%)7.⼀⽓球中装有 10g 氢⽓,为使⽓球浮⼒恰好等于零(即:⽓球中⽓体的密度等于周围空⽓的密度),应再向⽓球中加⼊多少克的氩⽓(MAr=40.0)?提⽰答案:(490g)8.⼲空⽓中含 N279%、O221%,计算在相对湿度为 60%,温度为25℃和压⼒为 101.325kPa 下湿空⽓的密度。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题答案.

近代物理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

因为此时若把两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I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2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

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 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2.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 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

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

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的平均值。

实验三,随即误差的统计规律1. 什么是统计直方图? 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大学物理实验答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转载于:ax?? 1.5%,得到; U 1?? 0.15V ,U 2?? 0.075V(2) 由I ? I max?? 1.5%,得到I1?? 0.075mA,I 2??0.75mA;2 2)?? ( ,求得 uR1 ? 9?? 101??, uR 2?? 1?;(3) 再由 uR ?3V I(4) 结果表示 R1 ? (2.92?? 0.09)??10 3??, R2?? (44?? 1)??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dsin ψk =±kλ(a + b) sin ψk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 =0、ψ =0 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形成中央明条纹。

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k=1,2,3,…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 答案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 答案
实验方法原理
(1) 光子打到阴极上,若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则会逸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而形成正向 电流。在没达到饱和前,光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接近饱和时呈非线性关系,饱和后电流不再增加。
(2) 电光源发光后,其照度随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r2)反比即光电管得到的光子数与 r2 成反比,因此打出的电子 数也与 r2 成反比,形成的饱和光电流也与 r2 成反比,即 I ∝r-2。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2) 为了避免测微鼓轮的网程(空转)误差,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鼓轮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应尽量使叉丝的竖线对准暗
干涉条纹中央时才读数。
(3) 应尽量使叉丝的竖线对准暗干涉条纹中央时才读数。
(4) 测量时,隔一个暗环记录一次数据。
(5) 由于计算 R 时只需要知道环数差 m-n,因此以哪一个环作为第一环可以任选,但对任一暗环其直径必须是对
实验步骤
(4) 测光电管的截止电压: ① 将双向开关换向; ② 使光电管距光源20cm处,将电压调至“0”, 适当选择光源亮度使光电流达最大(不超量程),记录此时的光 电流I0,然后加反向电压使光电流刚好为“0”,记下电压值US; ③ 使光电管远离光源(光源亮度不变)重复上述步骤作好记录。
数据处理
(1) 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与照度无关,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答案附解析1. 下面哪种说法正确?DA.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

B.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计算器数码显示位数的多少决定。

C.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所用的单位决定。

D. 间接测量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多少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2. 某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为n=1.6532(0.0007),下面对该结果的解释哪种是正确的?CA.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有两种可能,即n=1.6525 或n=1.6539 。

B. 表明该物理量的数值是(1.6525,1.6539)区间内的任何值。

C.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有较大的概率位于(1.6525,1.6539)区间内。

D. 表明该物理量的真值不在(1.6525,1.6539)区间内。

3.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以各次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物理量的测量结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 这样做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B. 这样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C. 这样做可以得到该物理量的真值。

D. 这只是处理测量数据的一种方法,不能减小误差,与真值也没关系。

4.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A. 系统误差是没有规律的误差。

B. 系统误差就是指来源于测量仪器的误差。

C. 系统误差是正性误差。

D. 系统误差是可正可负的。

5. 用最小分度为0.2s 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一次测量的结果是56.4s,正确的表达式是哪一个?CA. 56.4(0.1)s C. 56.40(0.06)sB. 56.40(0.10)s D. 56.4(0.2)s6. 已知D HM24πρ= ,其中M = 276.180(0.020)g ,D = 3.662(0.005)cm,H = 12.180(0.010)cm,M、D、H 这三个测量量中哪一个量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AA. M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B. D 的测量对ρ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习 题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2)s T 0010.2= 5位(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4)cm l 00058.0= 2位(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10496.1⨯= 4位(6)J 23109.2⨯ 2位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1)06546.06.547.255++ 261.1(2)218.311.855.90-- 51.2(3)0.145.12.91÷⨯ 1.3×102(4)100)23.10025.100(÷- 2×10-3(5)0.2001.22⨯⨯π 25.2(6))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0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1)mm h 5.026.25±= mm h 5.03.25±=→(2)015330'±'= θ 2.06.30±=→θ(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4)2911/)1032.41067.1(m N Y ⨯±⨯=211/10)04.067.1(m N Y ⨯±=→(5)m cm 5500= m cm 00.5500=→(6)25.25.12= 2.25.12=→(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000.10:)(mm d i ,998.9,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

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厦门大学《大物》B下期末试卷解答1

厦门大学《大物》B下期末试卷解答1

1、(15分)如图所示,两个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2k ,与一质量为m 的物体联系一起,在光滑的斜面上运动,(1)写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证明物体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2)若计时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位置,使物体具有斜向下的 初速度0v ,以沿斜面向下为x 轴的正方向,求物体的运动方程。

解:(1)系统平衡时:220110220sin 00mg k x k x k x θ-=⎧⎨-+=⎩ , (2分)在x 处:2220221101220212sin ()()()0d x mg k x x m dt k x x k x x x x x θ⎧-+=⎪⎪-+++=⎨⎪+=⎪⎩, (3分)整理得:2122120()d x k k x dt m k k +=+,即物体m 作简谐振动; (3分)(2)(m ω=,0v A v ω=== ,02πϕ=- ,物体m 的运动方程为:)2x v π=- 。

(2+2+2+1=7分)2、(15分)设一列入射波的表达式为1(,)cos[()]xy x t A t uω=-,在0x =处发生反射,反射点固定不动,求:(1)反射波的表达式;(2)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 (3)各波腹和波节的位置。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B 下期末试卷2014级理科非物理类各专业试卷类型:(A 卷) 2014.1.解:(1)入射波反射在0x =处时,返回位置x 经历波程差:2x λδ=+,则反射波波函数:20()2cos{[]}cos[()]x x y A t A t u u λωωπ-+=-=+- (4分) (2)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122cos()cos()222sin()sin()y y y A x t uA x t uωππωωω=+=--= ; (5分)(3)波腹:令sin()1x uω= ⇒(21)2k x k uωπ=-+ ,(又∵0x ≤)故得: (21)2k ux k πω=-+ , 0,1,2,3,...k = ; (2+1=3分) 波节:令sin()0x uω= ⇒x k u ωπ=- , (又∵0x ≤) 故得: 2ux k πω∴=- , 0,1,2,3,..k = 。

大学物理:力学_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力学_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力学_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
答案:
变速直线运动
2.
答案:
西偏南30度
3.
答案:
答案:
不变5.
答案:
6.
答案:
短的较重7.
答案:
8.
答案:
答案:
10.
答案:
11.
答案:
12.
答案:
13.
答案:
4.5 cm
14.
答案:
沿顺时针方向作圆周运动
15.
答案:
16.
答案:
17.对功和能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答案:
力所做的功一般与参照系有关
系统的动能一般与参照系有关,但势能与参照系有关18.关于内力的作用,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有
答案:
内力不改变系统的动量,但可改变系统的动能
内力不影响系统质心的运动
19.
答案:
后轮的摩擦力大于前轮的摩擦力
前后轮摩擦力的合力向前
20.当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下列哪些物理量将受影响
答案:
振动加速度的大小
振动速度的大小
振动的能量
21.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非惯性参照系中一般不成立。

答案:
正确
22.横波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

答案:
正确
23.保守内力做功不改变系统的动能。

答案:
错误
24.定轴转动的刚体的动量大小可以写成,其中为刚体的总质量,
为刚体质心的速度大小。

答案:
正确
25.一个系统如果动量守恒,则角动量一定守恒。

答案:
错误。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多组分和相平衡习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多组分和相平衡习题及答案

作业55-1指出下列平衡体系中的物种数,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1)CaSO4的饱和水溶液【解答】S=2, C=2, Φ=2, f=C-Φ+2=2(2)5 g氨气通入1 dm3水中,在常温常压下与蒸汽平衡共存【解答】S=3(NH3,H2O,NH4OH),C=2,Φ=2, f=2(虽为常温常压,但并没有确定值。

)(3)Na+,Cl-,K+,NO3-,H2O(l)达平衡【解答】S=5,C=4(有一个电中性条件),Φ=1,f=5(4)NaCl(s),KCl(s), NaNO3(s)与KNO3(s)的混合物与水平衡【解答】S=5,C=5,Φ=5,f=C-Φ+2=2。

(本题若同时考虑离子种类数,则S=9,但由于同时存在四个电离子方程式,因此C=5)5-2在水、苯、苯甲酸体系中,若任意指定下列事项,则体系中最多可能有几个相?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1)指定温度;【解答】S=3,C=3,f=C-Φ+1=4-Φ,Φ=4(温度指定)max如H2O(l),C6H6(l),C6H5COOH(s),气相。

(2)指定温度与水中苯甲酸的浓度;【解答】Φ=3,H2O(l),C6H6(l),气相。

依题意,当指定水中苯甲max酸的浓度后,苯相中苯甲酸浓度也随之而定,同时,固相消失。

(3)指定温度、压力与苯中苯甲酸的浓度。

【解答】Φ=2,即液相,气相。

max5-4 试求下述体系的自由度并指出变量是什么? (1)在p θ压力下,液体水与水蒸汽达平衡; 【解答】C=1,Φ=2,f=0(无变量) (2)液体水与水蒸汽达平衡;【解答】C=1,Φ=2,f=1(温度或压力)(3)25℃和p θ压力下,固体NaCl 与其水溶液成平衡; 【解答】C=2,Φ=2,f=0(4)固态NH 4HS 与任意比例的H 2S 及NH 3的气体混合物达化学平衡;【解答】C=2,Φ=2,f=2 (5)I 2(s)与I 2(g)成平衡。

【解答】C=1,Φ=2,f=15-6 已知苯胺的正常沸点为185℃,请依据Truton 规则求算苯胺在2666 Pa 时的沸点。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上复习题及解答(1)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上复习题及解答(1)

( 4 ) 根 据 合 力 冲 量 的 定 义 式 : t t t 2 I F (t )dt (12ti 8 j )dt
t 0 2 t 0
t 2 6t i 8tj 24i 16 j ( N s ) 。
t 0
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 1/4 圆周的光滑弧形滑块, 静止在光滑桌 面上,今有质量为 m 的物体由弧的上端 A 点静止滑下,试求: 当 m 滑到最低点 B 时, (1) m 相对于 M 的速度 v 及 M 对地的速度 V; (2) M 对 m 的作用力 N。
A m R M
O B
解:(1)由题目所给的条件,m、M、地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 m、M、地系统机 械能守恒。 那么,根据相关的定律;可列: m(v V ) MV 0 ①
一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质点所经过的弧长与时间的关系为
1 S (t ) bt ct 2 2
其中 b、c 是大于零的常量,试求:从 t 0 开始到
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时所经历的时间。
解:依题意,根据运动学的相关公式: v dS / dt b ct ; 又 at dv / dt c ; 2 且:an v 2 R b ct / R ; 根据题意; 当 at = an 时,即: c b ct 2 / R ; 解得:
1 2
R M m
解: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可列以下方程 : 对物体: mg-T=ma ① 对滑轮: TR = J ② 运动学关系: a=R ③
R

M
T a mg
将①、②、③式联立得: a=mg / (m+ M) ∵ ∴ v0=0, v = at = mgt / (m+ M) 。

大物实验第一章报告册答案

大物实验第一章报告册答案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Δins =0.02mm 的游标卡尺一次测量某钢珠的直径d ,测得读数为10.08mm 。

若已知A 类不确定度分量为0.1mm ,试写出D u d ±以及相对不确定度E 。

若已知钢珠直径d 的标准值为10.10mm,求测量的相对误差。

[10分]1.002.01.022=+=ud=(10.1±0.1)mm10.1008.1010.10=-=E 2.用最小分度为1mm 的米尺测一规则铝板长度L ,得到读数正好对准10mm 刻线。

试写出L u L ±和相对不确定度E u 。

[10分] L=(10.0±0.5)mmEu=0.5/10=0.05=5%3.用Δins =0.004mm 的千分尺对某钢珠直径d 进行10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10.059,10.055,10.056,10.050,10.056,10.058,10.057,10.053,10.054,10.055(单位mm )。

试求钢珠体积V ,并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

[10分]mm d 055.100553.10==mm d d d i003.0110)()(1012=--=∑=σ mm u d 005.0004.0003.022=+=33328.532055.106234mm d V ==⎪⎪⎭⎫ ⎝⎛=ππ d V ln 36lnln +=π35.028.532*001.0*mm V E u V V ===V=(532.3±0.5) 3mm %1=V E4.用量程为100μA,准确度1.5级的微安表测量一电流I ,指针刚好指在80μA 刻线处。

已知A 类不确定度分量可以忽略,Δins =量程×级别÷100。

试写出I u I ±和相对不确定度E u . [10分]uA 2uA 5.1100/5.1100==⨯=∆insI=(80±2)uA Eu=2/80=0.025=2%5.计算下式的结果及其不确定度。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动力学一,2007级)+答案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动力学一,2007级)+答案

物理化学动力学(一)练习2007级一、选择题1.反应 A + BC → AB + C 的焓变 ∆r H m > 0,A ,C 是自由基,ε AB ,ε BC 是分子 AB ,BC 的摩尔键焓。

以下哪个关系式可以近似估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E a ? ( B )(A) 0.055ε AB (B) 0.055ε AB + ∆r H m(C) 0.055ε BC (D) 0.055ε BC - ∆r H m2.反应 A k 1 B (I);A k 2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 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B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3.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 ,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C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4.两个活化能不相同的反应,如 E 2> E 1,且都在相同的升温度区间内升温,则:( A )(A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B)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C )21d ln d ln d d k k T T = (D) 21d d d d k k T T > 5. 对于反应 2NO 2= 2NO + O 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 D )(A) -2d[NO 2]/d t = 2d[NO]/d t = d[O 2]/d t(B)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d ξ /d t(C) - d[NO 2]/d t = d[NO]/d t = d[O 2]/d t(D) - d[NO 2]/2d t = d[NO]/2d t = d[O 2]/d t = 1/V d ξ /d t6.反应 A →产物 为一级反应,2B → 产物 为二级反应,t 12(A) 和 t 12(B) 分别表示两反应的半衰期,设 A 和 B 的初始浓度相等,当两反应分别进行的时间为 t = 2t 12(A) 和 t =2t 12(B) 时,A ,B 物质的浓度 c A ,c B 的大小关系为: ( C )(A) c A > c B (B) c A = c B (C) c A < c B (D) 两者无一定关系7.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 ·dm -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 ,初始浓度为 0.024mol ·dm -3时,半衰期为 600 s ,此反应为: ( C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8. [X]0 [Y]0 [Z] 增加 0.0050 mol ·dm -3 所需的时间/ s0.10 mol ·dm -3 0.10 mol ·dm -3 720.20 mol ·dm -3 0.10 mol ·dm -3 180.20 mol ·dm -3 0.05 mol ·dm -3 36对于反应 X + 2Y → 3Z ,[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C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设 r = k [X]0 n [Y]0 m r 2/r 1= k (0.2 mol ·dm -3/0.1 mol ·dm -3)(0.1 mol ·dm -3/0.1 mol ·dm -3) =72/18 = 4 2 n = 4 n = 2 同理:2 m = 2 m = 19. 连串反应 A k 1B k 2 C 其中 k 1= 0.1 min -1, k 2= 0.2 min -1,假定反应开始时只有 A ,且浓度为 1 mol ·dm -3 ,则 B 浓度达最大的时间为: ( C )(A) 0.3 min (B) 5.0 min(C) 6.93 min (D) ∞10. 在反应 A k 1B k 2C ,A k 3 D 中,活化能 E 1> E 2> E 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 A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11. 某气相 1-1 级平行反应 M k 1R ;M k 2S ,其指前因子 A 1= A 2,活化能 E 1≠E 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 298 K 时 ,k 1/ k 2= 100,则 754 K 时 k 1/k 2为: ( C )(A) 2500 (B) 2.5(C) 6.2 (D) 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k 1/k 2= exp[-(E 1-E 2)/RT ] 将数据代入即得12. 根据常识, 试确定238U 的半衰期近似为:(a 表示年) ( D )(A) 0.3×10-6 s (B) 2.5 min(C) 5580 a (D) 4.5×109 a13. 1-1 级对峙反应 12A B k k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 1 ,k 2) ( C )(A) t = ln 12k k (B) t = 11221ln k k k k - (C) t = 1121212ln k k k k k +- (D) 112121ln k t k k k k =+- 14. 如果某反应的 △r H m = 100kJ ·mol -1,那么活化能 E a 将: (B)(A) E a ≠ 100kJ ·mol -1 (B) E a ≥ 100kJ ·mol -1(C) E a ≤ 100kJ ·mol -1 (D) 都可以15. A ,B 构成 1-1 级对峙反应,用 H + 催化可构成 2-2 级对峙反应,314++A B A+H B+H k k k k 则 k 1, k 2, k 3, k 4的关系为: (D)(A) k 1= k 3, k 2= k 4(B) k 1. k 3= k 2. k 4(C) k 1+ k 3= k 2+ k 4(D) k 4. k 1= k 2. k 3 16. 若反应 A + B k k +- C +D 正逆向均为二级反应, 则平衡常数 K 与正逆向速率常数k + , k - 间的关系为: (D)(A) K > k +/ k - (B) K < k +/ k -(C) K = k +/ k - (D) K 与 k +/ k - 关系不定17.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 12 为 1/(k 2c 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 14应为: (B)(A) 2/(k 2c 0) (B) 1/(3k 2c 0)(C) 3/(k 2c 0) (D) 4/(k 2c 0)根据 10120()1(1)n n c c t n k c ---=- 18. 实验测得反应 3H 2+ N 2→ 2NH 3 的数据如下:实验 p H 2/kPa p N 2/kPa (-d p 总/d t ) / (Pa ·h -1) 1 13.3 0.133 1.332 26.6 0.133 5.323 53.2 0.0665 10.64由此可推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d p (NH 3)/2d t 等于: (B)(A) kp H 23 p N 2 (B) kp H 22p N 2 (C) kp H 2 p N 2 (D) kp H 2 p N 2219. 某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k = 0.1 dm 3·mol -1·s -1,起始浓度为 0.1 mol ·dm -3,当反应速率降至起始速率 1/4 时,所需时间为: (D)(A) 0.1 s (B) 333 s (C) 30 s (D) 100 s20. 均相反应 A + B k 1 C + D , A + B k 2 E +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 ∆[C]/∆[E] =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第章界面现象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第章界面现象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第章界面现象1、表面性质与什么有关?服用同样质量同样成份的药丸和药粉,哪一种的药效快?为什么?答案:(药粉的比表面大,药效快。

)2、试计算在20℃时将1cm3水分散成半径为1某10-5cm的小水滴所需要的功。

答案:(2.16J)3、将一个系有细线圈的金属环,在肥皂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这时金属环被一层液膜所覆盖,而细线圈也保持着最初不规则的形状(见图),现若将线圈内的液膜刺破,问线圈将变成什么形状?为什么?答案:(变成一圆圈,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

)4、有人从"表面扩展过程是一熵增过程"出发,得到"表面扩展是一自发过程"这一结论。

试指出此结论的错误所在。

答案:(体系熵增加并不等于总熵增加。

)5、设纯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下面的关系式假定表面积改变不会引起总体积变化。

试求(1)在283K及压力下可逆地使水的表面积增加1cm2时,必须对体系做功多少?(2)计算该过程中体系的ΔU、ΔH、ΔS、ΔF、ΔG及所吸收的热。

(3)除去外力,使体系不可逆地自动收缩到原来的表面积;并设不做收缩功。

试计算该过程的ΔU、ΔH、ΔS、ΔF、ΔG及热。

答案:〔(1)W=-7.424某10-6J(2)ΔU=ΔH=7.564某10-6J、ΔF=ΔG=7.424某10-6J、ΔS=4.95某10-10J·K-1、Q=1.4某10-7J(3)ΔU=ΔH=-7.564某10-6J、ΔF=ΔG=-7.424某10-6J、ΔS=-4.95某10-10J·K-1、Q=ΔU〕4、如图所示两根毛细管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若在毛细管右端加热,问液体将如何移动。

答案:(上管向左,下管向右)5、在下列体系中将活塞两边连通时将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若连通大气又如何?答案:(小泡变小,大泡变大,若连通大气,则两气泡均变小,直至曲率半径变成无限大。

)6、在一管径不均匀的毛细管中有一些可润湿管壁的液体存在(见图)。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精选】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精选】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L,请问,L 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的距离还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的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第二学期期末习题集(振动与波习题)

厦门大学大学物理第二学期期末习题集(振动与波习题)
;(2)插入的偏振片只需要与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中的任一偏振片的偏振化 方向平行时,都能达到该结果;(3)无论如何放置都无法使最后通过的光强为
I0
2
如图,介质I和III为空气(n1=1.00),II 为玻璃 (n2=1.732),玻璃的两表面相互平行 。一束自然光由介质I中以i角入射。若使I,II交界面上的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求
10. 用波长=5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 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劈尖角 =210-4rad。现在 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n=1.40的液体。求从劈棱数起第5个明条纹在
x x 充入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参考答案:
5 5
1.607(mm) 。 x5
d y 2 2 dt dt
2
a
o
b
1题图
x
上式是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 y A cos(t 0 ) 所以木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振动周期:
m a T 2 2 gS g
2
t 0 时, x b 0
v0 0
振幅: A
y0 b a
2 y0
2

(n1 )t
P
A A A 2AA 1 2 cos (n1 )t 2A 2A 1 cos 1 cos 2
2 1 2 2
d2
O
)t (2) 若使O点处光强 为零,有 (n1 (2m1 ) 2 (2m1 ) t (m 0,1 , )
在可见光范围内,取k=2和k=3,计算出波长分别为674nm和404nm。
在可见光范围内,取k=2,计算出波长分别为505nm。
9. 在空气中垂直入射的白光从肥皂膜上反射,在可见光谱中630nm 处有一干涉极大,而在525nm处有一干涉极小,在这极大与极小之 间没有另外的极小。假定膜的厚度是均匀的,求这膜的厚度。肥皂 水的折射率看作与水相同,为1.33。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答案

(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

(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0.5mm,其相对误差为0.25%,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由f=(D+d)(D-d)/4D →D2-4Df=d2→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

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答: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

8nm,缝宽约为5*10^-3㎝,屏距L为50㎝。

试验证:是否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答:依题意:Lλ=(50*10^-2)*(632.8*10^-9)=3.164*10^-7a^2/8=(5*10^-5)^2/8=3.1*10^-10所以Lλ<<a^2/8即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

大学物理实验. 第1册

大学物理实验. 第1册

大学物理实验. 第1册
1、大学物理实验. 第1册,即《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是2015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本书主要讲述计算公式的推导,具体实验项目。

2、《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第三版)》可用作各理工专业学生的普通实验教材或参考书。

考虑到大学物理实验的自成体系及其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特点,《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第三版)》基础部分在实验原理的叙述上力求清晰易懂,在计算公式的推导上力求完整,在具体实验项目的描述上,尽量图文相配,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课后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课后答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txt>一、转动惯量:1.由于采用了气垫装置,这使得气垫摆摆轮在摆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粘滞阻尼力矩降低至最小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考虑这种阻尼的存在,试问它对气垫摆的摆动(如频率等)有无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是否保持不变?答:如果考虑空气粘滞阻尼力矩的存在,气垫摆摆动时频率减小,振幅会变小。

(或者说对频率有影响,对振幅有影响)在摆轮摆动中,阻尼力矩会越变越小。

2.为什么圆环的内、外径只需单次测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的测量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哪些因素?答:圆环的内、外径相对圆柱的直径大很多,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故只需单次测量即可。

(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小)实验中对转动惯量测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周期的测量。

(或者阻尼力矩的影响、摆轮是否正常、平稳的摆动、物体摆放位置是否合适、摆轮摆动的角度是否合适等)3.试总结用气垫摆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方法有什么基本特点?答:原理清晰、结论简单、设计巧妙、测量方便、最大限度的减小了阻尼力矩。

三、混沌思考题1.有程序(各种语言皆可)、k值的取值范围、图 +5分有程序没有k值范围和图 +2分只有k值范围 +1分有图和k值范围+2分2.(1).混沌具有内在的随机性: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演化过程看,它们在混沌区的行为都表现出随机不确定性。

然而这种不确定性不是来源于外部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而是系统自发产生的(2).混沌具有分形的性质(3).混沌具有标度不变性(4).混沌现象还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具有内在随机性的混沌系统而言,从两个非常接近的初值出发的两个轨线在经过长时间演化之后,可能变得相距“足够”远,表现出对初值的极端敏感,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答对2条以上+1分,否则不给分,只举例的不给分。

四、半导体pn结(1)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电流一电压变换器测量10?6~10?11a电流,有哪些优点? 答:具有输入阻抗低、电流灵敏度高、温漂小、线性好、设计制作简单、结构牢靠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第二题:
<1> 8100000010.09979246.2⨯±)( 米/秒 或 810000001.0997925.2⨯±)(米/秒 <2> 710004.0183.4⨯±)(尔格/卡
<3> 3105.07.1-⨯±)
( 卡/克度 <4> 31002.088.9⨯±)( 第三题: <1> 2.05.8± <2>
210)02.046.7(⨯±或2746±
<3> 0008.00027.0± <4> 3.06.6523± 第五题: <1> <2> <3>3102⨯ <4>7.80 <5> 第六题:
分不确定度的算术合成和几何合成两种情况。

1) 不确定度的算术合成:
)
(33.2193324.2196210.625.1614974.26206.383242.1525.1612487.132206.38cm N ==-++=⨯-+⨯+=
这里因为的末尾数数量级最大,所以最终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后面小于五舍去。

)
(02.00117.00005.001.00002.0001.00001.0501.00001.02001.0cm U N ==+++=⨯++⨯+=
这里因为的末尾数数量级最大,所以最终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对不确定度项只进不舍。

)(02.033.291cm U N N ±=±∴
2) 不确定度的几何合成:
)
(02.0100129.11025101104101)0001.05()01.0()0001.02()001.0()5()()2()(484862
2222
222cm U U U U U D C B A N =⨯=⨯+⨯+⨯+⨯=⨯++⨯+=⨯++⨯+=-----
)(02.033.291cm U N N ±=±∴ 第七题:
4
/02.014.22
R S cm R π=±=
=**4= cm 2
207.0*)2/(cm U R U R
S
U R R s ==∂∂=
π
(π比R 多取一位有效数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7.060.3cm U S s ±=±
第八题:
令cm A 04.020.10±=,cm B 03.001.3±=, 当两式相加时,令B A N +=,则
N=+= (cm) 算术合成法:)(07.021.13)(07.003.004.0cm U N cm U N N ±=±∴=+=
几何合成法:
)(05.00025.00009.00016.0)03.0()04.0(22cm U N ==+=+=
05.021.13±=±∴N U N (cm)
当两式相乘时,令B A N ⨯=,则
)(7.3001.320.102cm N =⨯=
算术合成法:)(5.0306.01204.02cm AU BU U B A N =+=+= )(5.07.302cm U N N ±=±∴
几何合成法:
011.000012.0)01
.303.0()20.1004.0()()(2
222==+=+=B U A U N U B A N
24.0011.070.30cm U N =⨯=∴ 24.07.30cm U N N ±=±∴
第十题:
<1> 算术合成:z y x z y x N U U U U z
f
U y f U x f U 2++=⨯∂∂+⨯∂∂+⨯∂∂=
几何合成:
22
2222)2()()()(
z y x z y x N U U U U z
f U y f U x f U ++=⨯∂∂+⨯∂∂+⨯∂∂=
<2> 算术合成:
][2
]22[B A B A B A Q BU AU k BU AU k U B f
U A f U +=+=⨯∂∂+⨯∂∂=
; 几何合成:令22,B E A P ==, 则
2
22
22
222][][]2[]2[22]2[]2[B A B A E P E P Q BU AU k BU AU k U U k U k U k U +=+=+=+=
<3> 2
2
24A
L A A f +=∂∂, A L L f 2-=∂∂ 算术合成:
2
2242)(A
ALU U L A U L f
U A f U L A L A f +⨯+=⨯∂∂+⨯∂∂=∴ 几何合成:
2
222222
22222
24)(4)()42()4)(()()(A ALU L U A U A ALU A U L A U L f U A f U L A A L A L A f ++=+⨯+=⨯∂∂+⨯∂∂=
<4> 23
0230)1(2
,)1(2--+-=∂∂+-=∂∂at tV a V at aV t V t
t , 算术合成:
|
|]||[|)1(2
||
)1(2
||)1(2|2323
230t a t
t t a t t a V tU aU at V U at tV
U at aV U t
f
U a f U ++-=+-++-=⨯∂∂+⨯∂∂=
--- 几何合成:
2
23223
22322)()(|)1(2
|])1(2[])1(2[)()(
0t a t t t a t t a V tU aU at V U at tV
U at aV U t
f
U a f U ++=+-++-=⨯∂∂+⨯∂∂=
---
第十一题:
解:平均值:34.310110
1
==∑=i i d d
(mm)
平均值标准误差:009.09
10)34.3(10
1
2
=⨯-=
∑=i i
d
σ
(mm)
因为测量次数为10次,在置信概率为%时,t 因子06.168.0=t ,则
A
类不确定度值为:01.068.0==σ
t U A
(mm)
游标卡尺的误差为均匀分布, 则B 类不确定度值为:012
.0302.03==∆=仪B
U (mm)
因此合成不确定度为:02.02
2=+=B A U U U (mm)
结果不确定度表示:02.034.3±=±=U d d (mm) 相对不确定度为:%6.0%10034.302
.0%100=⨯=⨯=
d
U E ,其置信概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