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鉴赏复习总结课件
3-茶叶- 红茶的鉴赏与品饮(PPT)
![3-茶叶- 红茶的鉴赏与品饮(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6662796bd97f192279e9d7.png)
主题2 祁门红茶的品饮与沏泡
一、祁门红茶的沏泡过程
主题2 祁门红茶的品饮与沏泡
二、调饮红茶
1.柠檬红茶 2.柚子红茶 3.奶茶
调饮红茶-----柠檬红茶
用料:红茶、柠檬片、蜂蜜 方法:将红茶用沸水冲泡,加 入蜂蜜及
柠檬片,冷热饮均可。
调饮红茶----柚子红茶
用料:红茶、柚子茶、蜂蜜 方法:将红茶用沸水冲泡,加 入柚子茶
金 骏 梅 产 区 桐 木 关
----
金骏眉
银骏眉
(三)红碎茶
它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茶品。它 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将条形茶切成段 细的碎茶而成,故命名为红碎茶。品质 特点是:颗粒紧结重实,色泽乌黑油润。 冲泡后,香气、滋味浓度好,汤色红浓, 叶底红匀。
(四)世界四大红茶 1、祁门红茶-中国 2、大吉岭红茶-印度 3、斯里兰卡红茶 4、阿萨姆红茶-印度
溶性有色物质组成。 • 5、滋味:入口醇厚略带涩味。 • 6、红茶的营养成分: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
A、钙、磷、镁、钾、咖啡碱、赖氨酸、谷氨酸、 丙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
7、最适合饮用的季节—冬季
(1)冬季宜饮红茶,红茶味甘 性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可 以 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
(2)饮用红茶可去油腻,助消 化,开胃口,助养生。
(3)红茶含丰富的类黄酮化合 物和钾元素。
(4)红茶要趁热饮用,这样口 感好,又能暖胃。
二、红茶的制作加工
• 鲜叶 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
1、鲜叶
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 一般要求多酚类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低的 鲜叶,有利于发酵,形成红茶、红叶、红汤 的品质特征。
2、萎凋
萎调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萎凋是 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 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
茶叶审评与检验ppt课件
![茶叶审评与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12c8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f.png)
茶多酚 7.54
5分钟
10分钟
相对(%)含量(%)相对(%)含量(%)相对(%)
74.60 17.15 85.39 20.20 100 77.66 1.74 88.32 1.97 100 70.07 8.98 83.46 10.76 100
评价
过淡
合理
浓暗
三、泡茶时间
• 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浸出量增加,滋味 浓强度增加;10分钟后,有效成分几乎全部 浸出。
第一节 评茶设备、用具和要求
3、湿度:评茶室要干燥(相对湿度<75%), 如太潮湿安装除湿机,忌潮。 4、安静:评茶室要安静。审评茶叶是一种脑 力劳动,依靠大脑思维,评定结果,环境切 忌嘈杂、喧哗以免影响评定结果。 5、整洁:评茶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
第一节 评茶设备和要求
二、评茶人员要求 1、具备基本的茶叶知识和评茶技能 2、在评茶之前,评茶人员不得抽烟、食用 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3、评茶人员不得施脂粉,用香水,以免影 响评茶的准确性; 4、评茶人员应保持个人和评茶室环境的整 洁。
第一节 评茶设备和要求
3、样茶柜和样茶架:用来盛放和摆放茶叶样 品,通常摆放在靠墙一边,切记不能遮住光线。 4、冷藏柜:用来存放茶叶样品,相对低温有 利于茶叶的保存。 5、消毒柜:主要是用来对审评杯、碗、茶匙 和品茗杯等进行消毒。
第一节 评茶设备和要求
(二)评茶用具
1、样茶盘:用于放置待审评的茶叶,评定外形。有正方 形和长方形两种,规格为边长23cm,高为3cm;长25cm, 宽16cm,高3cm。左上方有一缺口,便于倾倒茶叶,一般 木制,漆成白色为好。(毛茶,直径50cm,高4cm竹篾圆 匾)
4、生茶和科学研究角度:样茶是反映茶叶生茶 水平和指导生茶技术改进,正确反映科研成 果大的依据;
茶类品鉴PPT课件
![茶类品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361e1a5fbfc77da369b1b3.png)
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2.绿茶品质特征
• 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 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 原料: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 香味: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
苦。 • 性质:富含叶绿素、维生素C。
茶性较寒凉,咖啡碱、茶碱含量 较多,较易刺激神经
清汤绿叶
代表茶: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
• 绿茶按制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 四大类中炒青绿茶最多。所谓炒青绿茶就是用大锅炒的绿茶。
三、茶叶的贮藏
水分
异味
条环 件境
氧气
光线
温度
生石灰
冷藏
贮藏 方法
炒米 密封
抽气 真空
热装 密封
由于茶叶吸附性强,又易吸收异味,再加上茶叶的香味成分大都是经再 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较不稳定,极容易自然发散或氧化变质,因此建议消费 者在储存拆封过的茶叶时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干燥箱储存; (2)利用冰箱储存: (3)利用热水瓶储存: (4)利用罐子储存:
乌龙茶也可视作青茶的代名词, 其最负盛名的要数福建和广东二 地产的。
武夷岩茶
闽北青茶
闽南青茶
广东青茶
台湾青茶
大红袍
大叶乌龙
铁观音
单丛
冻顶乌龙
绿 叶 红 镶 边
铁 观 音
5、红茶
红茶
•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经过关键工序“发酵”加工而成的、具 有“红叶红汤”品质特征的一类茶。
• “红叶红汤”指茶叶干色红、汤色红和叶底红。
• 人参茶
• 苦丁茶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 叶都可入药,此药为中国传统的滋 补品。 人参茶即经加工可直接作为饮料服 用的一种似茶之茶。此茶回味甘醇,
茶叶鉴评与欣赏复习课
![茶叶鉴评与欣赏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4164815aaaea998fcd220e35.png)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23
茶叶鉴评与欣赏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24
茶叶鉴评与欣赏
初制关键:发酵 品质特征:红叶红汤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25
茶叶鉴评与欣赏
红茶分 小种红茶(福建特有)
水温。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46
茶叶鉴评与欣赏
(3)茶水比例
用水比例要因茶而定 红茶、绿茶、紧压茶以1:50为宜 乌龙茶以1:22为最好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47
(4)泡茶时间
茶叶鉴评与欣赏
如冲泡不足5分钟,汤色浅,滋味淡 超过5分钟,汤色深,味浓涩 我国目前通用的审评标准: 成品茶用3克茶叶,冲150毫升沸水,泡5分钟 乌龙茶用5克茶叶,冲110毫升沸水,泡2~4次,每次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30
审评方法
加权评分法!
茶叶鉴评与欣赏
加权项
1993年 国家标准
外形 40
汤色 10
香气 15
滋味 20
2009年
国家标准
25
10
30
30
国家标准修改的意义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叶底 15 10
31
茶叶鉴评与欣赏
2020年1月21日 茶叶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版本V1.0
21
茶叶鉴评与欣赏
铁罗汉
• 岩茶单丛。原产 福建省武夷山慧 苑岩峰窠坑。属 小乔木,中叶, 晚生种。适制武 夷岩茶。宜在武 夷山岩茶产区推 广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件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e0c9a69dc5022aaea002b.png)
•
48
(3)时间 :
据测试,绿茶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 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 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 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 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 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
22
君山银针
•
23
霍山黄芽
•
24
黑茶
黑茶原料较粗老,制作过程是杀 青、揉捻、堆积发酵(渥堆)、干燥 四道工序,由于堆积发酵时间较长 叶色油黑,故称为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
25
普洱
•
26
红茶
红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红汤红。红茶在国际 市场贸易量最大。红茶的加工工艺是鲜叶采 摘后不用高温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 发酵(绿茶是不发酵的),叶子变红后再进 行干燥。红茶又分为小种红茶(经过松柴烟 熏具有特殊松烟香味)、工夫红茶、红碎茶 (将叶片切揉后再发酵、干燥)。
揉捻、干燥而成。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
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
16
乌龙茶代表品种 大红袍
其五,水源要活。
“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 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活 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 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
40
茶文化-总结PPT课件
![茶文化-总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c135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a.png)
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口感 需求,控制泡制时间。
泡茶姿势
保持优雅的泡茶姿势, 展现茶文化的内涵。
品茶的艺术
01
02
03
04
观色
观察茶汤的颜色和透明度,判 断茶叶的品质。
闻香
闻茶叶的香气,感受茶叶的芬 芳和层次感。
品味
品尝茶汤的味道,感受茶叶的 口感和回甘。
悟道
通过品茶,领悟人生哲理和自 然之道。
04 茶的文化意义
详细描述
黄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较轻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杀青、揉捻、闷黄和干燥 等。黄茶的色泽黄绿,口感醇厚鲜美,香甜浓郁,具有一定的助消化、降脂等保健功能。 黄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湖北、浙江等地,其中湖南君山银针和湖北黄芽最为
著名。
03 茶的冲泡与品鉴
泡茶工具
茶杯
用于盛放茶汤的容 器,材质多为陶瓷 或玻璃。
茶叶罐
用于存放茶叶的容 器,材质多为陶瓷 或金属。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的主 要工具,材质多为 陶瓷或紫砂。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和茶 叶的托盘,材质多 为木质或竹质。
水壶
用于煮水的容器, 材质多为不锈钢或 玻璃。
泡茶技巧
水温控制
投茶量
泡制时间
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 选择合适的水温进行冲
泡。
根据茶具的大小和人数, 适量投放茶叶。
白茶
总结词
微发酵茶,色泽银白,口感鲜爽清香。
详细描述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发酵程度最浅的茶类,其 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萎凋和干燥。白茶的色泽 银白,口感鲜爽清香,香甜持久,具有清热 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白茶的产地主要分 布在中国福建地区,其中福建福鼎白茶和政
和白茶最为著名。
第四章 茶叶品质鉴赏的基本知识(转载-老师课件)
![第四章 茶叶品质鉴赏的基本知识(转载-老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2441b8551810a6f5248679.png)
二、茶叶审评的要求
1、审评环境 感官审评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审评室,
室内光线要充足、均匀,避免阳光直 射。室内墙壁、门窗、天花板宜涂成 白色,并安装足够的灯管以便在自然 光较少时用。审评室要求干燥、清洁, 空气流通,避免烟、酒、腥、辣等异 味进入。最好设在高处且远离有异味 的场所。
二、茶叶审评的要求
叶底色泽 高级绿茶:嫩绿、翠绿、鲜绿 大众绿茶:黄绿、深绿 青茶:绿叶红边 红茶:红亮、红艳 黄茶:嫩黄、褐黄 普洱茶:红褐、黑褐
描述叶底色泽术语: 细嫩: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柔嫩:嫩而柔软; 柔软:手按如绵,按后伏帖盘底; 匀: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杂: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致;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汤色类型 高级绿茶:嫩绿、浅绿、翠绿、杏绿 大众绿茶:黄绿(普洱生茶) 青茶:金黄、橙黄(普洱生茶)、橙红 红茶:红亮、红艳、深红、红暗 普洱茶:红浓、褐红 黄茶:杏黄、浅黄、深黄 白茶:微黄
描述汤色术语: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鲜明:新鲜明亮。也适用于叶底。 深:茶汤颜色深;浅: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清净透明;暗:不透亮,也适用于叶底 混浊: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五、茶叶审评的步骤(方法)
(三)方法 1、外形,通过把盘评外形因子 条索:松紧、弯曲、壮瘦、圆扁、轻重 嫩度:锋苗、含毫量 整碎:条索的匀整程度 色泽:类型、深浅、枯润、匀杂 净度:是否含有茶类或非茶类夹杂物
五、茶叶审评的步骤(方法)
(三)方法 2、内质
茶样3克→审评杯→150毫升沸水5分钟→审 评碗→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 汤色:类型、深浅、明暗、清浊 香气:类型、纯异 高低及持久性 滋味:浓度、强弱、厚薄、爽涩、纯杂 叶底:嫩度、匀度、色泽
PPT第六章 乌龙茶总结
![PPT第六章 乌龙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726853f242336c1eb95e7f.png)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
乌龙茶名品介绍
铁观音鉴赏: 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有天然兰花香,入口回甜,极耐冲泡,有“七泡有余香” 之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
乌龙茶名品介绍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 称“绸缎面”。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铁观音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五、揉捻
茶叶通过揉捻,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是茶叶 成型的主要工序。
机 揉
手 揉
任务二
乌龙茶的制作
乌龙茶的制作——选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摊凉等步骤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一、选叶乌龙茶鲜叶采摘不能太嫩(叶细胞容易损伤,形成死红,成茶香
低味淡,有苦涩味),不能太老(无法达到高质量要求)。一般采驻芽24叶,即开面采。开面采分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 小开面:第一叶平展,叶面积 等于第二叶面积的1/2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茶叶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第一节茶树(茶树形态结构、中国四大产茶区);第二节茶叶种类(六大基本茶类、名茶及其产地;)第三节茶叶选购(茶叶品质鉴别、新茶和陈茶鉴别);第四节茶叶贮存(茶叶变质的原因、家庭贮存茶叶)。
重点六大基本茶类及其特点,各茶类的名茶代表及其产地。
难点六大基本茶类的加工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节茶树一、茶树的形态结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二、茶树的类型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茶树植株在非人为控制(如剪、采等)条件下自然性状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态型,其树型可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1、乔木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5米以上2、半乔木型较明显主干与较高的分枝部分,自然生长状态下, 3~5米,树冠多较直立高大,根系也较发达。
3、灌木型无明显主干,树冠较矮小,自然生产状态下,树高通常只达1.5~3米,分枝多出自近地面根颈处,分枝稠密。
根系分布较浅,侧根发达。
野生茶树高可达15~30 米,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
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枝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
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二、茶树的生理特性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5 ℃之间;茶树是耐酸作物,其最适宜的pH值是4.5 ~6.5。
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是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
三、中国产茶区茶树性喜温暖湿润,中国茶区分布在北纬18-37度,东经94-122度的广阔范围内,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等19个省区的上千个县市。
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
中国分为四个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第二节茶叶的种类茶叶的分类方法很多。
如,按采摘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按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程度分为不发酵茶、完全发酵茶和半发酵茶。
等等。
目前,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我国的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类。
我国有六大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
不同的加工方法,形成了不同品质(色、香、味、形)的茶类。
再加工茶类:主要是花茶和紧压茶等。
一、绿茶绿茶位居六大茶类之首,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而且也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
茶干色绿,清汤绿叶,具清香或熟栗香、甜花香,滋味鲜醇。
1、绿茶的加工过程: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鲜叶的采摘:人工采摘和机器采摘。
杀青:形成绿茶色、香、味的关键性技术步骤。
通过杀青,第一,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防止茶叶氧化发酵,所以绿茶茶干是绿色的,清汤绿叶;第二,杀青过程中形成了绿茶独特的茶香,使绿茶具有清香或板栗香或甜花香,滋味鲜醇。
揉捻(做形):目前除制作龙井、碧螺春等手工名茶外,绝大部分茶叶都采取揉捻机来进行揉捻。
即把杀青好的鲜叶装入揉桶,盖上揉捻机盖,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揉捻。
揉捻目的:第一,做形,减小茶叶体积,为下一步的干燥打下基础;第二,破坏茶叶细胞结构,让茶汁容易泡出,而且要耐泡。
所以揉捻要掌握好度,一般采用“轻-重-轻”的原则。
干燥:方法有很多,有的用烘干机或烘笼烘干,有的用锅或炒干机炒干。
干燥后的茶叶便于贮存和运输。
2、名优绿茶我国著名绿茶有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山区)、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地区的洞庭山)、黄山毛峰(安徽黄山)、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太平猴魁(安徽省太平县猴坑)、南京雨花茶、蒙顶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地区的金寨县)、峨嵋竹叶青等等数不胜数。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历史上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之别。
狮字号龙井是龙井村狮子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梅家坞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
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质风格的实际差异,调整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和“西湖龙井”三个品类,其中,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龙井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
因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更是茶名,所以,又有“三名巧合,四绝俱佳”之说。
龙井茶、虎跑水称为杭州双绝。
如果用虎跑水来泡龙井茶,二者相得益彰。
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
洞庭碧螺春号称“三鲜”,即“色鲜艳、味鲜醇、香鲜浓”,清香文雅,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别具一番风韵。
相传很早以前,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和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
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
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
阿祥为了碧螺姑娘,与恶龙决斗了七天七夜,最后昏倒在血泊中。
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亲自照料阿祥。
一天,姑娘在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看到一棵茶树,便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
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
阿祥得救了,可碧螺因照顾阿祥,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
阿祥把碧螺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为了纪念碧螺姑娘就把这种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二、红茶红茶是全发酵茶。
红汤红叶,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具有甜花香或蜜糖香。
红茶是世界上出口贸易量最大的茶类。
1、红茶的加工过程: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萎凋: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
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做形。
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
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
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
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发酵的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
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目前国内外为提高发酵质量,控制发酵程度,采用通气“发酵”车,空调“发酵”车间。
2、名优红茶我国的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小种红茶是福建特有的一种外销茶,是我国红茶生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茶类,各种红茶制法都是在小种红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的。
小种红茶的主要产区是福建,江西省武夷山殖场有生产产品有正山小种和人工小种之分。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特有品种,因加工精致,颇费工夫而得名。
最著名的工夫红茶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四川的川红,福建的闽红。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大宗产品。
因在制茶过程中,需要将条形茶切成短细的碎茶,所以称为红碎茶,依据加工后外形不同还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和末茶四类。
祁门红茶又称祁红,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茶叶的自然品质以祁门最优。
高档祁红外形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气清新芬芳馥郁持久,甜香味,有时带玫瑰花香。
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国际上还称祁红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祁门红茶被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
三、青茶即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外型条索粗壮,色泽青灰有光,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镶边。
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滋味。
1、乌龙茶的加工过程: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萎凋:乌龙茶区所指的凉青、晒青。
通过萎凋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同时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
乌龙茶萎凋的特殊性,区别于红茶制造的萎凋。
红茶萎凋不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分开进行,而乌龙茶的萎凋和发酵工序不分开,两者相互配合进行。
通过萎凋,以水分的变化,控制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
萎凋方法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做青: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做青中形成的。
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
通过做青,茶叶发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
叶缘细胞的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叶片边缘呈现红色。
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同时水分的蒸发和运转,有利于香气、滋味的发展。
2、名优乌龙茶我国乌龙茶主产福建、广东和台湾,有安溪铁观音(福建省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凤凰水仙(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冻顶乌龙、黄金桂等等。
安溪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县,其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典型的绿叶红镶边之美。
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
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
人称:“武夷山,三件宝,山奇、水秀、岩茶好”。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岩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中最负胜名的当属“四大名丛”,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
名丛,指茶树以单株或以“单株传”方式繁殖的少量同类型植株。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极品。
其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
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品饮"大红袍"茶,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四、黄茶黄茶为轻发酵茶,黄汤黄叶,多数芽叶细嫩,显毫。
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
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叶子变黄,便产生黄叶黄汤。
1、黄茶加工过程: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闷黄:黄茶制作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
从杀青开始至干燥结束,都可为茶叶黄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