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精心整理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社会学研究⽅法复习重点第⼀章导论1、社会研究:⼀种以经验的⽅式,对社会世界中⼈们的⾏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然的;研究⽅式是经验的⽽⾮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的特殊性;研究的⼲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2、社会研究的⽅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法论、研究⽅式、具体⽅法及技术。
⽅法论:⽅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相互对⽴的⽅法论:实证主义⽅法论和⼈⽂主义⽅法论。
研究⽅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
抽样⽅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定性资料分析⽅法、计算机应⽤技术。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较: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4、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②设计研究⽅案和准备研究⼯具③资料的收集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章理论与研究⼀、理论:⼀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是对现象的⼀种抽象,是⼀类事物的属性在⼈们主观上的反应。
2、变量:就是具有⼀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导致⾃⾝发⽣改变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者之间的位置,表明⾃变量影响因变量的⼀种⽅式或途径。
3、命题:指的是关于⼀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考研笔记精简划重点打印版

第一篇社会研究基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更多精品资料微信搜考研通)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二、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a) 人的特殊性: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人、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产物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有主观意志,不一定与研究者合作,所以无法达到自然科学那样高的正确程度。
b)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研究者(人)会对被研究对象(人)产生干扰,所得经验是被干扰后获得的。
c)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的复杂化,使得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更多,社会研究者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也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人既是一种生物个体,同时又是一种社会个体。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还受到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等)、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d)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社会研究除了会受到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外,有时还受到伦理的、政治的因素的限制。
e) 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也是其研究对象的一部分,难以保持客观、超然的态度。
研究者也是人,与被研究者之间会产生情感,不知不觉影响他对资料的反应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调查研究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章节题库 (5-8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定比变量的是()。
(中财2009年研)A.收入B.受教育年限C.温度D.年龄【答案】C【解析】定比尺度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C项,温度没有绝对的零点。
2.下列量表中,哪一种具有计算题目分辨力的功能?()(中财2009年研;中财2007年研)A.李克特量表B.格特曼量表C.鲍格达斯量表D.语义差异量表【答案】A【解析】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李克特量表,只有总加量表具有计算分辨力的功能,李克特量表是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
分辨力的计算方法是:先根据受测对象全体的总分排序;然后取出总分最高的。
李克特量表就是利用分辨力来计算的。
3.用来测量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量表是()。
(中财2008年研)A.李克特量表B.格特曼量表C.鲍格达斯量表D.语义差异量表【答案】C【解析】鲍格达斯量表是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的,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对这些陈述表态的,用来测量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量表。
其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既可以用来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比较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们对不同的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测量中属于定比测量的有()。
(中财2012年研)A.温度B.收入C.人口出生率D.公元纪年E.职业【答案】BC【解析】定比尺度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AD两项没有绝对的零点;E 项并不能进行乘除加减运算。
2.测量的尺度包括()。
(中财2008年研)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定向尺度【答案】ABCD3.下列属于检验测量工具稳定性程度的方法有()。
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第五章

它避免时间的影响,但是要求复本在形式、内容方法完全一致,都是 测量的同一个概念或事物。
在实际研究中,比较难于做到。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2.信度的检查
(3)折半信度
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分为 两组(单双号分或随机分),计算这两组分数间的相关 系数。 需要将题目增加一倍,可行性较强。
第二节、概念的操作化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有些抽象概念,在具体现象中很难找到所对应的指标。 因此,对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测量时,往往在测 量方法和测量指标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 例:“夫妻权力”的测量指标(课本P97-98页)
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1.两种不同的测量
单一指标测量:对一些概念或变量,可用一个指标测量。例如性别、 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报纸的发行量等。 复合指标测量:对于一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以及测量人们的态度、 看法、意见、性格等主观性比较强的内容,无法用单一指标测量,这
一、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测量的概念与作用
测量的概念
史蒂文斯:依据某种法则给物体安排数字。
课本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 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测量=法则+符号。
测量的作用:确定分析单位的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类别:职业、性别等 水平:收入(3000元/月)、年龄(25岁)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
1.信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信度所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
社会学研究方法 5测量与操作化

定距测量 有 有 有
定比测量 有 有 有 有
有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三、操作化的方法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五、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概念:
它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研究范围内同 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是一类事物 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从形式上说,是表达某种思想的字或 符号。 是建构理论的砖石和基本材料。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李克特量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李克特量表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克特于1932年在原有 的总加量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陈述: “某教师的材料组织的很好。 ” 1 2 3 4 5 ─────────────── 非常同意 非常不同意
三、鲍格达斯量表
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格达斯于1925 年创用的。这种量表过去一直广泛用于测 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现在,它也被 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社会阶层、宗教群 体等事物的态度。
从大的方面看,操作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澄清与界定概念; 发展测量指标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对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时,往往在具体方法和 测量指标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选择,即对同 一概念进行测量时,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测量指 标。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结果,又与它所采 用的操作化方式及其产生的测量指标密切相关。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3)效度低,信度有可能很高。 (4)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5)测量的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 条件,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折半信度 评分者信度
二、效度 效度
准确性,就是正确性程度,即测量工具或测量 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变量的程度,或者 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 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 效度可以分为: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社会研究: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3、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4、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
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二、简单题1、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以及研究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构成了社会研究中最主要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
人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有动机、对社会研究的活动有反应的研究对象,他们有自我意识,也有主观意志。
这种主体意识又可以控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具体行为,使得社会研究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常常达不到自然科学中所能达到的那样高的准确程度。
(2)研究的干扰性: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改变它所研究的行为;无论是采取调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种干扰和影响。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行为既会受到个人特定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会受到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他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所形成的社会互动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社会研究者通常比自然科学研究者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变量,他们也往往更难分清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精心整理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社会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测量的工作。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一、测量(Measurement):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作用: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桌子“测量谁”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桌子——高度“测量什么”3、测量法则: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将桌子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然后用直尺从地面垂直地靠近桌面的边缘,桌面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桌子的高度。
“怎么测”4、数字和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120厘米、110厘米“如何表示”三、社会现象的测量测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十分成熟,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相对落后一些,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1、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2、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3、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
四、测量层次(尺度)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 :本质是一种分类体系,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数学特征:等于、不等于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举例:性别(男、女)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数学特性:大于、小于属性:对称性、不对称性、传递性举例: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3、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注意操作化的伦理问题
尊重被研究者的 隐私和权益
避免对被研究者 的心理和生理造 成伤害
遵循研究伦理和 法律法规
确保研究的公正 性和客观性
注意操作化的实际应用问题
操作化定义要明确:确保操作化的定义清晰、具体,避免产生歧义。 操作化过程要规范: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操作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操作化结果要可验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操作化的结果,确保其科学性和可信度。 操作化应用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化的应用,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求。
测量精度
定义:测量结 果与真实值之 间的接近程度
影响因素:测 量工具、方法、 环境条件和操
作人员技能
提高方法:选 择高精度测量 工具、采用标 准操作流程、 控制环境因素 和培训操作人
员
意义:保证测 量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为后续分析和 决策提供可靠
依据
测量误差
定义: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测量与操作化在心 理学研究中用于描 述、评估和解释人 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通过测量与操作化, 可以确定研究变量 之间的关系,建立 理论模型并进行实 证研究
测量与操作化在心 理学研究中有助于 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减少主 观偏见和误差
测量与操作化在心 理学研究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如人格 测量、能力测量、 态度测量等
产生原因: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度高的仪器、规范操作、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对结果的影响:误差越大,测量结果越不准确,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影 响越大
操作化的基本步骤
第三章
定义操作边界
确定研究主题和变 量
确定操作化方法和 工具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
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
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
第五章社会调查方法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一、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观察与量度。
具体地说,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即研究变量)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
研究变量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和具体化而转化来的,在研究中,它是分析单位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
测量时得到的一定数值可作为某一现象或事件特征的代表符号。
符号仅在我们给它赋予具体含义时,它才会具有意义。
确定分派数字的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最困难的工作。
测量是将各个分析单位与它们的特征或属性用数字分派规则联系起来。
所谓规则就是操作的方法或索引,它指导研究人员如何实施测量。
测量是将分析单位的集合与某种符号系统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视为函数关系。
任何测量程序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序配对的集合,它的函数公式是:它可表述为:测量函数F等于对象集(N)与政治兴趣(Y)的有序配对的集合;测量的数字界限为1-5,F的数字分派规则为:二、有效测量的条件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准确性。
指所分派的数字或符号能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2.完备性。
是指分派规则必须能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或变异。
3.互斥性。
是指每一个观测对象(或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
即研究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不相容的。
第二节 测量尺度从测量的角度看,可以将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
一、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1.标记。
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当数字被用作标记时,它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对它做数量运算。
2.类别。
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
如性别可分为男、女,宗教可分为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类别。
类别也可用数字来表示,如将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但与标记一样,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已,不能运算。
3.定类测量是一种分类体系,所分的类别既要穷尽,也要互斥。
社会学调查方法 第五章

2、测量的内容
-比如:桌子是我们的测量客体,而桌
子本身无法测量,只有桌子的各种特 征:高度、宽度、重量、颜色才能构 成我们的测量内容。
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 性或特征。 任何测量中,虽然测量的对象 是某一客体,但真正测量的内 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 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
-个人:行为、态度、社会背景 -群体、组织:规模、结构、管理模式 -社区:范围、人口密度、人际关系
• 1—很不同意,2---不同意,3---无所谓,4---同意,5-
-每一个回答者在这个量表上都有四个得分加起
来就构成了他对婚事操办的态度,分值越高, 表明他的态度越倾向于婚事大操大办。
- (1)围绕态度或主题建立陈述20-30条, -
李克特还发明了如何消除问卷中有问题 的项目(即陈述)的办法,程序如下:
测量)
-智商:张三125,李四110,125-110=15, 张三智商比李四高15。 - 年龄差距:甲1996年出生,乙1944年
出生,1966-1944=22年,即22岁。
不仅能将事物或现象区分为不同类, 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 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 差别。比如:
注意:“0”的含义
四、测量层次
- 定类测量 - 定序测量 - 定距测量 - 定比测量
由于数据本身的多样性,为了便于研 究,要对他们进行分类。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被目前广泛采 用的测量层次分类法,既用于自然科 学也用于社会科学:
1、定类测量(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
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 区别,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
-对称性:区分同类不同类。 -不对称性:甲>乙,就不会乙>甲。 -传递性:如果甲>乙,且乙>丙,则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 章节题库 (测量与操作化)【圣才出品】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定比变量的是()。
(中财2009年研)A.收入B.受教育年限C.温度D.年龄【答案】C【解析】定比尺度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C项,温度没有绝对的零点。
2.下列量表中,哪一种具有计算题目分辨力的功能?()(中财2009年研;中财2007年研)A.李克特量表B.格特曼量表C.鲍格达斯量表D.语义差异量表【答案】A【解析】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李克特量表,只有总加量表具有计算分辨力的功能,李克特量表是总加量表的一种特定形式。
分辨力的计算方法是:先根据受测对象全体的总分排序;然后取出总分最高的。
李克特量表就是利用分辨力来计算的。
3.用来测量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量表是()。
(中财2008年研)A.李克特量表B.格特曼量表C.鲍格达斯量表D.语义差异量表【答案】C【解析】鲍格达斯量表是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的,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对这些陈述表态的,用来测量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量表。
其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既可以用来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比较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们对不同的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测量中属于定比测量的有()。
(中财2012年研)A.温度B.收入C.人口出生率D.公元纪年E.职业【答案】BC【解析】定比尺度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AD两项没有绝对的零点;E 项并不能进行乘除加减运算。
2.测量的尺度包括()。
(中财2008年研)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E.定向尺度【答案】ABCD3.下列属于检验测量工具稳定性程度的方法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5-测量与操作化

指标(indicator):
◦ 用来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指标是指代 现象的概念或变量的测量工具,是指示现象属性差别的标志。
概念、变量与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变量 概念 (对事物或 现象的抽象) (具有多个取 值的概念) 常量 (仅有一个取 值的概念)
特征:
◦ 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还能反映事物或现象在高低 、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的差异。 ◦ 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 ◦ 所得到的信息比定类测量多一个或几个特征变量的信息 ◦ 对称性特征:区分同类与不同类 ◦ 不对称性特征:甲对乙有某种关系时,乙对甲并不一定具有同样的 关系。
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 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
步骤
◦ 搞清楚概念定义的范围,选择或确定一个具体的定义。 ◦ 可以参考其他研究者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定义; ◦ 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最终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操作化的方法
2、发展测量指标
◦ 概念操作化的重要步骤
步骤
◦ 列出概念的维度(测量的方面或项目) ◦ 建立测量指标 借助前人已有的指标 独立开展探索性研究,设计新的指标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ing)
概念: ◦ 在指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一组对某事 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将人们态度 的差别分成五个类别 分成五个类别,分别赋予分值,每个被 分成五个类别 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 所得分担加总,这一总分可以说明他的态度 强弱或他在家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

四、测量的层次—等级次序。如文化程度、 生活满意度等。
类别分类+类别大小判定 等级顺序
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 三种属性:对称性、传递性、不对称性
四、测量的层次——定距测量
测量法则:操作规则
数字和符号:表示测量 结果的工具
测量谁 测量什么 怎么测量 如何表示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社会测量的特殊性
人同时作为主体客体的矛盾性 人的(测量)行为本身的特殊性 测量对象复杂、量化程度低、可重复性比较低、
缺乏公认的测量单位与标准
四、测量的层次——定类测量
测量层次最低 就是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 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分辨力的计算
三、语义差异量表
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处于两端:一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 中间区分七个等级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
信度:测量一致性或稳定性 再测信度:前测——后测(不同时间点时间) 复本信度:A卷——B卷(两个测量工具) 折半信度:多设一倍的项目(多个指标)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类别区分(=
√
√
√
√
≠)
次序区分(< >)
√
√
√
距离区分(+ -)
√
√
比例区分 √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三、操作化的方法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五、操作化的几个例子
一、概念、变量和指标
概念对现象的抽象,是一类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类别分类+类别大小判定+间隔距离/数量差异 如温度、智商 0点不具有意义 数量大小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理论与研究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第四章研究设计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第六章抽样第七章调查研究第八章实验研究第九章文献研究第十章实地研究第十一章定量资料分析第十二章定性资料分析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2、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3、社会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4、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以及研究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构成了社会研究中最主要的困难。
第二节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5、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6、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7、社会研究有四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8、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方法论语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这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9、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
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
而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
它们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风笑天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风笑天第三版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第一章导论基本概念: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指的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方法论: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思考与实践: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答: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在于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所以会面临以下困难:1.人的特殊性(主体意识、主观意志)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自然、伦理、政治因素)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研究者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三大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方法论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其中哲学方法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最基本的方法论。
方法论决定和影响着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去观察、研究社会现象,以及采用什么具体方法和专门的技术工具。
同时,具体方法和技术、工具的发展将促进方法论本身的发展。
不同的研究方式与不同的方法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精心整理资料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社会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测量的工作。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一、测量(Measurement):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作用: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桌子“测量谁”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桌子——高度“测量什么”3、测量法则: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将桌子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然后用直尺从地面垂直地靠近桌面的边缘,桌面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桌子的高度。
“怎么测”4、数字和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120厘米、110厘米“如何表示”三、社会现象的测量测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十分成熟,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相对落后一些,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1、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2、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3、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
四、测量层次(尺度)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 :本质是一种分类体系,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数学特征:等于、不等于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举例:性别(男、女)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数学特性:大于、小于属性:对称性、不对称性、传递性举例: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3、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活动,社会研究必然会涉及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的问题。
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因此社会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测量的工作。
第一节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一、测量(Measurement):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作用: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
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
桌子“测量谁”
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桌子——高度“测量什么”
3、测量法则: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将桌子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然后用直尺从地面垂直地靠近桌面的边缘,桌面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就是桌子的高度。
“怎么测”
4、数字和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120厘米、110厘米“如何表示”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测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十分成熟,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就相对落后一些,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1、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2、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3、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
四、测量层次(尺度)
1、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ment) :本质是一种分类体系,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数学特征:等于、不等于
属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举例:性别(男、女)
2、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ment):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数学特性:大于、小于
属性:对称性、不对称性、传递性
举例: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3、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ment):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数学特性:测量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0不具备数学0的含义
举例:IQ为115与120
4、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ment):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
数学特性:测量结果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举例: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
第二节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变量与指标
变量指标取值:事物1
(具有多个取值的概念)(表示变量含义的具体事物) 事物2
概念…(对现象的抽象)事物n 常量
(仅有一个取值的概念)
例如:
职业
社会阶层上、中、下教育程度事物n
收入水平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所谓操作化,就是要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作用:让那些通常只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最终在我们所熟悉、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中“现出原形”,让那些本来只能靠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去体验的东西,“变成”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例如:
主动帮助盲人过街
同情心主动给讨饭者钱物
主动向灾区捐款
(具体指标)
三、操作化的方法
1、对概念进行澄清与界定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首先要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在采用或给出某个具体的定义之前,可以先看看其他的研究者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怎样(理解和把握)的。
例如:“社区”概念
关于“社区”概念的定义有94种
贝尔和纽拜通过分析与分类,得出“社区”这一概念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元素:①地域②共同纽带③社会互助
2 、发展测量指标
步骤一列出定义的维度
例:199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步骤二
建立测量指标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五、操作化实例(P99-P103)
第三节:指数与量表
一、指数和量表的概念
指数:一个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有的书里叫总加量表)。
它是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的,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意见,根据回答者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分数,然后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现象的态度得分(P104)
量表: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二、李克特量表
是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的,回答被划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类。
是一种总加量表,在社会调查中最常用。
(P106)
三、语义差异量表
也称为语义分化量表,是用一组意义相反的陈述或形容词构成一份评价量表,以用来测量人们对某一特定概念或事物的不同意识或感受。
第四节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也就是说,信度是指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比如:一个人站在测量体重的磅秤上,前后几次称出几个明显不同的重量,那么磅秤本身必定有问题,说明这架磅秤是不可靠的。
——测量的信度有问题信度指标基本类型:
1、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如,在智力测验中第一次测出某人智商为105,第二次则为130,那就说明这一智力量表缺乏信度。
2、复本信度:一套测验,两种以上复本,同一群受试者计算两种复本测验的相关系数。
一般认为,复本测验是检验信度的最好方法。
如,在测量英语程度时使用A、B卷,如果一个人在A卷和B卷的得分相同,就说明考题具有信度;如果两者差异很大,则缺乏信度。
3、折半信度:分成两半计分,计算两半部分的相关系数,即折半信度。
如:测量项目按单双分为两部分。
二、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度,即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正确性程度。
基本类型:
1、表面效度: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
实质上是一个判断问题。
例如,用问卷去测量人们的消费观念,首先要弄清“消费观念”的定义,然后看问卷中的问题是否都与人们的消费观念有关。
如果问卷中的问题明显是有关其他方面的,则这种测量就不具有内容效度。
如果发现问卷中的问题所涉及的都是有关消费观念方面的内容,而看不出它们是在测量与消费观念无关的其他观念时,则可以说这一测量具有表面效度。
2、准则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如:2009年进行的某次调查中涉及如下两个问题
Q4:您的年龄是()岁。
Q27:您在()年结婚,当时()岁。
3、构造效度:通过利用现有的理论或命题来考察当前测量工具或手段的效度。
如:测量婚姻满意度
已知的命题:婚姻满意度与主动做家务的行为有关。
婚姻满意度越高,越是主动承担家务。
分析测量结果——
婚姻满意度越高,越是主动承担家务。
——具有建构效度
婚姻满意度不同,承担家务的行为相似。
——不具有建构效度
注意:测量的效度与信度都是一种相对量,而不是一种绝对量,即它们都是一种“程度事物”。
我们的评价和选择的标准是:越是在准确性和一致性上程度更高的方法和指标,就越是好的测量方法,就越是高质量的测量指标。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信度主要回答调查结果得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效度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