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321p】323页PPT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830b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5.png)
个性化服务
国际化传播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内容推荐和服务体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广播电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03
02
01
02
CHAPTER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最常见的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显示在屏幕上。
电视机
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特点
03
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01
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广播电台和早期的电视节目。
02
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电视媒体迅速崛起,成为主流媒体之一,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内容、技术、平台的共享和整合。
针对社会热点和问题,广播电视应积极报道和评论,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
广播电视媒体应注重节目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提供健康、有益的视听内容。
06
CHAPTER
案例分析:国内外著名广播电视节目介绍
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在内容、形式和制作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特点。
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以其盛大的庆祝活动、广告和音乐表演而成为美国最大的体育盛宴之一。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竞争性市场结构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竞争性特点,各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和服务来吸引观众和听众。
付费模式
通过向观众和听众收取订阅费或收视费来获取收益。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f0cc3243323968011c920c.png)
(4)、《新闻调查》的采访特点: A,用事实说话。 是指记者在广泛占有事实的基础上,把思想、观 念隐藏在所报道的事实中,让人们通过了解这些事实 而悟出其中的道理。 B,脉络清晰步步深入。 对记者来说,思维清楚、思路缜密非常重要。 C.在展现过程中抓兴奋点。 这里的兴奋点是指使观众特别感兴趣,让人振 奋、激动或愤概的某一细节或情节。
前期 摄制组赴新闻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采访。 开机拍摄前,摄制组应该召开会议,就 策划案的内容进行充分沟通,就调查重点、影 像化方案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拍摄期间,每天晚上总结拍摄情况,及 时调整,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拍摄: 拍摄本身也是采访,拍摄本身就是调查的一种,就是用镜 头寻找视觉的证据。 未经同意,不贸然闯入别人的生活、工作场所进行拍摄, 否则就是“偷拍”。 双机拍摄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同时呈现的被访者的回答 与反应、记者的提问与神态,还应当包括更开阔的视野、更鲜活 的细节。 拍摄被访者生活或工作的状态,应自然抓拍,不要“摆 拍”;也不搞真人扮演的“真实再现”,以免造成观众的误会。。 承诺过对被访者进行保护的节目,如果需要,在拍摄时即 做处理,要保证被访者的亲朋根据画面难以辨认。
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成熟时期,提 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
(3)、《新闻调查》的生产流程 《新闻调查》的节目生产,从立项到完成整个传 播过程,一般有七个流程: 选题遴选——选题申报——前期调查与拍摄—— 后期制作——样片送审——节目播出——总结 评价。
A,选题遴选 选题的主要来源: 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 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自主策划 内参资料 各部委新闻办 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互联网 报纸、电台等其他媒体
C、前期调查与拍摄 前前期调查: 为保证节目的真实深入,立项的选题在摄制组进行前期拍摄 之前,往往都要进行先行调查,称作前前期调查,主要有编导或 编导+策划或者编导+记者以及编导+摄像等方式完成。一是弄 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定哪些人可以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选择调 查方式和路径等。完成前前期调查后,如发现节目难以进行拍摄, 应向制片人提交书面报告,如可以拍摄,编导应拟定书面拍摄方 案,提交制片人。策划案应该包括编导阐述、采访要点、拍摄日 程、编辑结构、视听方案等内容,经策划会讨论制片人认可后进 入拍摄阶段。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0d1f8c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e.png)
⼴播电视概论⼴播电视概论第⼀章⼴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节⼴播电视与⼈类传播史的⾰命1、⼈类传播史的五次“⾰命”(1)语⾔的形成与使⽤是⼈类传播史上的第⼀次⾰命。
(2)⽂字的创制与运⽤是⼈类传播史上的第⼆次⾰命。
(3)印刷书的发明是⼈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命。
(4)⽆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是⼈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命。
(5)计算机技术的应⽤是⼈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命。
2、⼴播电视:当代重要的⼤众传播媒介、影响当代⼈类社会的最强有⼒的媒介。
第⼆节声⾳⼴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麦克斯韦,“电磁学之⽗”。
赫兹,最早通过科学实验证实⽆线电波存在。
马可尼,波波夫,独⽴最早制成⽆线电收发报机。
费森登,最早利⽤⽆线电波传送和接受声⾳。
德福雷斯特,“⽆线电之⽗”;1920.8.20 8MK电台在报馆办公楼开始⽇常播⾳。
萨诺夫,提出制作“⽆线电⾳乐盒”(即收⾳机)的设想。
1920.11.2威斯汀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的KDKA电台正式播出,这座电台的⽬的是以稳定的⼴播节⽬来推销收⾳器材。
1922.11.14伦敦ZLO⼴播站正式开始⼴播节⽬,后来发展成英国⼴播有限公司BBC 列宁“⼴播是‘不⽤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将是⼀个伟⼤的事业”。
1930年,⽆线电⼴播(语⾔⼴播)已经遍布世界主要国家。
第三节电视⼴播的发明与发展1、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约瑟夫.梅证实了硒元素的“光电效应”。
保罗.尼普柯夫发明了机械性的⽆线电图像扫描盘——“尼普柯夫圆盘”。
罗津格得到设计世界上第⼀台电⼦显像的电视接收机的特许权。
约翰.贝尔德,在伦敦的⼀次实验中成功“扫描”出⽊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的标志,贝尔德因此被称为“电视之⽗”。
法恩沃斯与贝尔德“电视之⽗”的争论。
兹沃尔⾦的系统被称为电⼦式电视。
2、电视⼴播的早期发展(1)1930年,英国⼴播公司成功试验播出了有伴⾳的电视图像,并直播了实况电视演出《⼝含⼀朵鲜花的勇⼠》。
(2)美国是最早开始电视实验⼴播的国家(3)1936.11建成英国第⼀座正式的电台(4)1936.11.2英国⼴播公司第⼀次正式播送电视节⽬(5)1939爆发第⼆次世界⼤战,使得世界各国刚刚开始发展的电视⼴播事业陷于停滞或者完全中断。
广播电视概论完美版PPT
![广播电视概论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c1d55af7ec4afe04a1df19.png)
电视是传播媒介
电视的传播特性 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无线电频率的使用与分配 在发射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时所使用的无线 电波频率范围分别称为广播波段和电视频道。
彩色电视的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 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 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 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PAL、 SECAM。
(一)创建人民广播事业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简称延
安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发射功率为300瓦
组织上隶属于新华社,是其编辑部里的广播组。 该台于1941年12月3日开始播出日语节目,现 这一天成为中国国际广播开播纪念日。
(二)恢复播音
停播一年多后,经无线电技术人员昼夜奋 战,成功安装了一台广播发射机,延安开 始试验播出,1945年9月5日正式恢复播出。
有关重要概念
广播、电视、电影 传播、大众传播、 媒介(媒体)/ 受众 …… 艺术Biblioteka 语言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与运用
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电子媒介的发明和广泛运用
(网络媒体 手机媒体)
媒介一经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
的社会变革——智力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
命和道德观念的革命。由于传播是根本的社会 过程,信息状况的重大变化,传播的重大牵连, 总是伴随着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的。 —— 威尔伯.施拉姆
1925年3月22日,日本无线电台试播成功 随后,东京、大阪、名古屋分别设立三家广播电台, 并于同年开始播音。 1926年,三家电台合并成立NHK(日本广播协会) 1950年11月起,日本开始广播电视的定期实验广播, 1952年1月正式播出 70年代彩色电视普及 80年代电视直播卫星发射成功, 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开办24小时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国家 90年代,日本致力于高清晰度电视的研究和通信卫 星传媒功能的开发,同时加紧与欧美的合作。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496f0be87101f69e31951c.png)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一、广播电节目的分类
电视新闻节目
• 一、界定 • 电视新闻是以现 代电子技术为传 播手段, • 以声音,画面为 传播符号, • 对新近或正在发 生、发现的事实 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1、消息类新闻:指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新发生 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
2、节目主持人特点 西方: • 普遍年龄较大,在成名之前,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从 业经验。 • 他们往往入行时间早,从业时间长,但成名晚 • 新闻节目主持人影响力大,拥有较大的权力 • 拥有超群的采访报道能力和写作功底
中国: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多层 次性; 中国主持人发展进入良性 发展阶段。
电视节目主持人来源: • 科班出身,毕业于播音与主持专门院校和专业的学 生。 • 以记者为主的采编等媒体从业人员转为主持人。 • 演员、歌手、模特、运动员等文体明星。 • 向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大学生公开招考的主持人。
语言风格:
李咏:猖狂 崔永元:平和、幽默 刘仪伟:老百姓的憨厚 张越:亲和力与文化底蕴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 节目的内涵塑造 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 相配 怎样保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1、与时俱进的形象包装 2、注重学习 3、个性发展与节目风格相统 一
二、记者
(一)广播电视采访的特点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
• 广播电视体制概述 • 体制就是指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 • 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一般有三种,公共服务,私营商业,公 有国营。 • 私营商业制 • 以营利为目的,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追求最高的收视率,迎 合低级趣味,以赢得广告收入。 • 以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为例,NBC大卫.萨尔诺夫,CBS威廉.佩 利,ABC爱德华.诺贝尔,FOX默多克
广播电视概论PPT
![广播电视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98480bcc17552707220870.png)
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的定义:---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的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broadcast)。
1、按照传播信号来分2、按照传输方式来分(1)无线广播/开路广播(2)有线广播/闭路广播第二节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茨堡威斯汀豪斯公司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广播电台。
一般认为,这是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
·广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广播发展第三节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1、电视的诞生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起定时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2、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3、卫星电视1962年7月美国发射了“电星一号”通信卫星,进行了同西欧的越洋电视传播。
·4、有线电视·5、数字电视第四节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NTSC制–PAL制(也称帕尔制)–SECAM制(也称赛康制)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发轫-1923年1月23日,“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第二节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阶段(一)起步时期(1949年之前)(二)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至1965年)(三)挫折、停滞时期(1966年至1976年)(四)复苏、振兴时期(1977年至1980 年代中期)(五)发展、繁荣时期(1980 年代中后期至今)·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事业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广播电台从一家综合台到多个频率,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与国际接轨-广播的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化-广播“受众本位”理念逐渐明晰,服务意识提高(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1940年12月30日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PPT课件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e82ec4a8114431b80dd8c6.png)
电视新闻中画面与声音对列,他们按照各自的规律独自 表现不同的事物信息,却又有机的围绕着或阐述着同一新 闻内容中心。
声画对位,会产生信息差距,但是能促使受众将画面信 息与声音信息加起来联想,从而产生深层次的信息效果。
第47页/共71页
适合声画对位的情况:
一是画面信息清晰,一目了然,但是观众还有一些疑问或题外 的误解或深层次的要求。 二是有些电视新闻记者无法拍摄到实况,又非报道不可,则报 道词反映新闻事实,而画面反映事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 近居民的动态。 三是电视新闻评论,画面出现电视新闻,而记者在旁述评,或 请权威人士述评,也出现声画对位组合。
第24页/共71页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实况音响的主要作用:
1、再现事实的声音感性形态,提供可感受的具体事实信息, 增强传播效果 2、具有一定的叙述作用 3、与语言、音乐、文字、图象同步或相继各自传播不同时 空的信息,创造蒙太奇效果
4、在电视传播中,实况音响可以突破视象的框限,拓展 空间,增大信息容量
第48页/共71页
3、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错综组合 错综组合的方法,使作品既高度真实感人,又具有丰
富的内涵与信息量,甚至有思想深度与哲理。
第49页/共71页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特征及功能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主讲人:刘方
第50页/共71页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观念 喉舌观念、信息观念、时效观念、媒介观念、节目观念、 受众观念、服务观念、全面观念、效益观念、美学观念、 竞争观念 新闻传播观念产生于新闻实践,并能能动地指导新闻实践活动。
第42页/共71页
(一)电视影像的基本特性 连续性 再现性 选择性 多义性
广播电视学概论-PPT精选
![广播电视学概论-PPT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47d398700abb68a982fbaf.png)
1981年 日本首次推出高清晰度电视
2019年 美国将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成果 进行重要展示
简介:电视人之父——克朗凯特
12岁 克朗凯特读到一个关于驻外记者的故事,
认定那就是他想过的生活,他惟一的职业 目标。 1941年之前 在合众通讯社(即后来的合众国际社) 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在合众社,学会了 准确报道、精练写作,并且快速发稿。
为亲眼目睹英军对德国的轰炸,默罗曾 秘密搭乘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深入德国 腹地达25次之多。默罗多次赢得皮葆迪新 闻大奖 。
四、1950年、1951年
默罗开播并主持《现在请听》和1951 年的《现在请看》,都坚持为社会提供高 品质新闻资讯的理念。
这两档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开创了深度报 道的先河。
简介:美国广播事业开山鼻祖——
爱德华·默罗
一、广播诞生初期
广播从诞生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仅仅是作为娱乐媒体而存在着。
广播的内容大都是些肥皂剧、滑稽 戏、歌边做
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啰嗦、讲述家长里短的 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 广告,故称“肥皂剧”。
默罗夫妇在各地演讲,他们把收入所得 都捐献给了一个名叫“英国战争救济”的 慈善机构 。
捐款: 二战争胜利后,默罗到德国的集中营进行
采访时,把身上所有的钱都送给了那些刚 刚从集中营出来的急需帮助的人。
抗议“麦卡锡主义”: 冷战时期美国推行“麦卡锡主义”,默
罗利用新生的电视媒介与“麦卡锡主义” 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941年12月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克朗凯特报名成为 战地记者,登上”得克萨斯号”战舰前往 欧洲。
从英格兰发回抗击德国的空战报道,从 一艘轰炸摩洛哥海岸的军舰上发回盟军攻 入北非的消息。
广播电视概论PPT课件
![广播电视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69151c910ef12d2bf9e7cb.png)
二、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1. 推动立法步伐 2. 建立广播电视执照管理制度 3. 建立电台、电视台年检制度 4. 建立健全节目许可制度 5. 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议制 6. 建立健全引进节目的审查制度 7. 强化卫星电视传输电视节目的管理工
作
管理 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交流、
交易进出口活动的管理 4.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安装
使用和进出口管理 5. 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活动 二、广播电视行政体系结构
第11页/共20页
第四节 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存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问题 1. 对广播电视经营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对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认识 3. 对广播电视竞争机制的认识
第16页/共20页
五、树立以人才为中心的广播电视管理模式 1. 以企业经营方式运作 2. 实行动态管理 3. 调动人才能动性
第17页/共20页
第六节 广播电视的广告经营
一、广播电视的经营收入 1. 广告收入 2. 节目本身收入 3. 有线或加密频道收入 4. 广播电台、电视台其他产业的收入 二、广播电视的广告经营 三、媒介的多元化、跨行业经营
一、全球卫星电视是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
二、全球卫星发展现状简析
1、全球卫星电视的接收种类
•
备有特定接收装置可以直接接收
•
由设备齐全的电缆电视网接收,同步传给用户
•
由一般的地面电视台接收转播
第4页/共20页
2、全球卫星电视发展进程的特点:
•
由政府机构主持,属官方半官方性质
•
新闻与娱乐并重
•
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PPT演示文稿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4d97ce27284b73f342501d.png)
激烈对抗的结果。而这种技术上的竞争,其本质其
实是世界传播文化的竞争,也是世界霸权的真正体
现
40
1.NTSC制
❖ 1953年起用于美国,采用美国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 英文缩写命名. 特点是: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但彩色不 稳定
24
❖ 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 1956年, 磁带录像机问世,节目制作方式发生根本变 化 1962年7月10日,美国太空总署发射卫星“电 星一号”首开人类利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的 先河,“地球村”真正实现了!
25
❖ 1981年,日本广播公司首次推出1125行扫描线的高 清晰度(模拟)电视。 1998年,美国率先开播数字电视,并准备在2015年 完成全美数字电视的推广
7
❖ 1888年,赫兹(德国)发表《电磁波及其反映》, 是有关电磁破特性分析的最早论著。赫兹发现了 产生、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发明了测量 光波及电磁波波长的方法。无线电波一度称为赫 兹波,1965年,国际无线电协会通过以“赫兹” 为无线电电波频率的计算单位名称。
8
❖ 1896年,马可尼(意大利)取得无线电报专利 权,1899年3月28日,成功将电报自英国跨越 英吉利海峡拍发至法国。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
绪论
❖ 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体” ❖ “地球村”的起点 ❖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 影响人们的知识、道德、情趣乃至社会价值
观
2
一、 媒介的发展脉络
在人类传播史上,人们经历了口语、书 写、印刷、电子传播等传播方式。
3
二、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 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及其 规律的科学。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件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3691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7.png)
伦理规范
从业人员应遵循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 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有 偿新闻和虚假报道等不良行为。
广播电视行业的自律与他律机制
自律机制
行业内部应建立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推 动行业健康发展。
他律机制
除了自律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他律机制, 包括公众监督、媒体曝光和法律制裁等手段 ,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惩罚,维护行
营销策略
通过合作、赞助、广告等方式,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
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扩大节目传播范围,提高节目覆盖率。
06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
法规体系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由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等多个 层级构成,确保行业有序、规范发展。
《广播电视学概论》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学概述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特点 •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编排 •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广播电视学概述
广播电视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学科,其特点包括跨学科性、实践性和应用 性。
宣传语和海报设计
创作吸引人的宣传语和海报,提高节目知名 度。
活动推广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如观众见面会、话题讨 论会等,吸引关注度。
05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特点与需求分析
受众特点
受众群体广泛,年龄、性别、职业、 地域分布多样;受众需求多样化,包 括娱乐、信息、教育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321p】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