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陈育林 PPT
合集下载
格式塔心理学PPT课件
.
21
格式塔组织法则
2、接近或邻 近原则
两个对象在空
间或时间上比较
接近或邻近时,
则这两个对象就
倾向于被一起感
知为一个整体。
.
22
3、相似原则
刺激物的形 状、大小、颜色、 强度等物理属性 方面比较相似时, 这些刺激物就容 易被组织起来而 构成一个整体。
.
23
4、封闭的原则,也称闭合的原则。即 主体在感知物体时有一种能自行填补 缺口使其闭合将其知觉为一个整体的 倾向。
.
18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二、同型论
同型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用来解释
心物和心身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主
张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格式
塔”特性,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
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三者彼此
是同型的。即“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
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
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苛勒的界
.
39
(3)心理场
心理场或心理动力场或心理生活空间 (或生活空间)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时刻 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 及其环境。 勒温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生 活空间的调节。
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 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它包括有可 能影响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 事件,这三方面的每一方面都能决定任何 一个情境下的人的行为。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左右为难
趋避冲突:又爱又恨
.
43
⑤、障碍:勒温认为凡是阻 碍个体去达到预定目标的事物 如人、社会制度、法律等都称 为障碍 。
⑥、平衡:勒温动机体系中 的一个重要概念,平衡是相对 于不平衡而言的,而人的不平 衡是唤起人需要的一个前提条 件。
《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经典实验二:图形-背景实验
总结词
探究人类在视觉感知中如何区分图形和背景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图形-背景实验是探究人类在视觉感知中如何区分图形和 背景关系的经典实验。实验中,观察者会看到一些由不 同形状和线条组成的图案,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分辨出 哪些是图形,哪些是背景。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在视觉 感知中,大脑会根据一定的规则和原则,自动将视觉信 息分为图形和背景两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促进自我认知
通过整体理解个人经历和情感,帮助来访者深化自我认知。
解决心理问题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方法,解决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心理咨询,提高个体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丰富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创造出更具表现 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动力性原则
总结词
整体具有自组织的动力特征
详细描述
动力性原则是指整体具有自组织的动力特征。整体内部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自我调节、自 我组织的机制。整体的动力特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由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
完形性原则
总结词
整体具有内在的完形倾向
详细描述
完形性原则是指整体具有内在的完形倾向。整体倾向于保持一定的结构特征和完整性,即使在受到外 界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整体也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和修复,保持其内在的完形性。完形性原则说明了 整体的稳定性和自我保护机制。
详细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性原则,认为整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是各部分简单相加所 能比拟的,整体具有超越各部分简单相加的特性。整体具有特殊的性质,整体 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组织性原则
总结词
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整体性概念: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整体具有首要地位
整体性原则:在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将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而 不是将其分解为各个部分
整体性理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性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人们通过整体性来理解和解 释事物
整体性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在教育、艺术、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强调整体性和 完整性
艺术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对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影响 教育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商业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医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应用
缺乏实证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 缺乏实证研究 支持,难以证 明其有效性。
主观主义倾向: 格式塔心理学 强调主观经验 和意识,被认 为具有主观主 义倾向,与科 学方法不符。
格式塔心理学是 一种心理学理论
强调整体和结构 的重要性
认为意识和行为 是不可分割的
强调经验和行为 的整体性
起源:格式塔心理学起源于德国,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发展:格式塔心理学在20世纪初期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
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等。
创造性思维: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即通过想象、联想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 问题和创造新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组织: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组织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基础,即人们通过组织和解释 感觉信息来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动力定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动力定型是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基础,即人们通过习惯和经验来形 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为和思维模式。
理论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是整体的、 动态的、有结构的。
心理学史课件 第8章 格式塔心理学
第三节 似动现象的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1912年,韦特海默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题目为“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这篇文章被 认为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学派的正式开始。
PART 04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
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一、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进行知觉时,并不是对对象的所有方面都有清晰的感知,其中的有些 方面能被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而凸现出来,这一部分就形成图形,而对象的另外一些方面 则退居到衬托的地位就形成背景。
第一节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三、哲学理论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 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影响格式塔 心理学的哲学思想包括: 第一,康德的先验论。 第二,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三,实证主义。 此外,格式塔心理学还受到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七、简单性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作是 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八、连续性原则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 知觉为一个整体。
PART 05 第五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其他研究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有关知觉的研究
五、好图形的原则
主体在知觉很多图形时,会尽可能地把一个图形看作是一 个好图形。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稳定,即把不完 全的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是 一个有意义的图形。
最新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学PPT课件幻灯片
四、同型论
• 大脑皮层上的神经活动形式与知觉过程 的形式是相同的,同时,知觉与大脑皮 层的这种功能并不是学习获得的,而是 先验的机能,这种观点就被称为“同型 论”
五、学习理论
• (一)学习的顿悟说 • (二)顿悟与迁移 • (三)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 (四)记忆
(一)学习的顿悟说
• 顿悟:自发的对某种情境内的关系的豁 然贯通。
(三)考夫卡
(Koffka,1886-1941)
• 1924 《心灵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 • 1922《知觉格式塔学说引论》 • 1935《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 理论
•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整体的观察法 • (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 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 四、同型论 • 五、学习理论 • 六、评价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 (一)直接经验 • (二)行为
• 客观经验:可共证的 • 整体行为赖以产生的环境
经验
• 地理环境
• 主观经验:不可共证
• 行为环境
的经验
• 行为分为三类
• 真实的行为
• 外显的行为
• 现象的行为
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 1、图形与背景 • 2、临近原则 • 3、类似原则 • 4、闭合原则 • 5、共同原则 • 6、良好完形原则
• (二)局限
• 1、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 2、格式塔学派的实验不够严谨
第三节 拓扑心理学
• 拓扑学是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以部分 和整体的关系为其基础,严格以非数量 的方式表述空间的内在关系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欧拉
一、主要特点
• 1、从研究方面看,另辟蹊径,致力于需 求系统或心理动力层面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总结词
在组织管理领域中,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详细描述
组织管理领域中,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如场论、知觉与行为等,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例如,通过场论原理,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力;通过知觉与行为原理,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
组织性
在信息传播、教学、管理等领域中,组织性原则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教学领域中,教师需要将知识进行有逻辑和条理的组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信息传播中,编辑需要将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在管理中,领导者需要将团队成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分工,使其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流程。
改善教学方法
组织结构优化
01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组织结构应该与组织目标相匹配,组织结构应该简单、清晰,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领导力发展
02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领导力应该关注整体和未来,而不是仅仅关注当前和过去。领导者应该具备前瞻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够引领组织的发展。
员工培训与开发
03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员工培训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整体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格式塔心理学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格式塔心理学案例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
总结词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强调整体和结构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且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特性。
详细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 回到德国后任柏林大学实验室代理主任。后又被任命为缪 勒在哥廷根大学的继承人, 继承斯顿夫在柏林大学的职位。
❖ 在《格式塔心理学》一书中对格式塔运动作了最权威性和 最透彻的论述, 促进了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国甚至全世界范 围内的发展.。1956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 贡献奖, 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多产而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 著作《类人猿的智慧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考夫卡(1886—1941)
❖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 于1909年在斯顿夫指导下获得哲学博 士学位, 曾在屈尔佩的实验室任助教一年。1912年参加了 韦特海默进行的似动现象实验, 格式塔学派的主要发言人。
❖ 三人中最多产的一位, 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 心理学, 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 阐述, 使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化。
❖ 这种科学观认为内在本质是事物发展的动因,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这种内在的本质。表现在心 理学中, 就是以本能、驱力、性格类型等因素解
❖ 勒温的群体动力学
❖ 以拓扑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研究群体的生活 空间, 把群体作为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有机整体, 并在这种整体的水平上探求群体的行为和过程, 以及群体行为的潜在动力。这就是群体动力学的 基本思想。
❖ 正式诞生: 1912年惠特海默发表《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 究》。
❖ 主要观点: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且 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二、格式塔心理学产生背景
1 整体观的思想传统
2
社会历史背景
3
哲学理论背景
4
心理学背景
5
科学背景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最新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学11.9教学讲义PPT课件
1.图形和背景
我们倾向于把知觉组织看成被观察的对 象(图形)和对象赖以产生的背景。图 形似乎更加实在,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2.接近原则
在时间或空间上紧密 在一起的部分似乎是 相属的,倾向于被知 觉在一起。
3.类似原则:
形状、大小、颜色、 强度
类似的部分倾向于 被一起知觉为一组。
4.封闭原则
我们的知觉有一种 完成不完善图形、 填补缺口的倾向。
1935年,由于同政府产生冲 突,苛勒离开纳粹德国。
移居美国以后,他又出版了 几本书,并主编格式塔心理 学的《心理学研究》杂志。 1956年,他获得美国心理学 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 年被推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
(三)考夫卡
考夫卡出生于柏林。它是 格式塔心理学建立者中最善于写 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 于敏锐地觉察到美国心理学家开 始关注德国心理学的发展,考夫 卡给美国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公 报》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知觉:格式塔理论引论》 (1922)。在这篇文章中,他 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及其研究结论和意义。
产生于环境之内,是 由环境所决定的。
行为环境 心目中的环境
但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说 的环境同普通意义上的环境有 所不同。在他们看来,环境有 两种: 地理环境:外界实际存在的环境;
行为环境:指个人心目中的环境。
人的行为主要是受行为环 境所决定的。
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的研究 方法
(一)整体的观察法 两条相等的线段
桑代克: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景 存在着共同要素是,学习者从某一情景 中获得的心理技能才能影响到其他情景 中的心理技能的改进,这是一种迁移的 共同要素说。
格式塔心理学:
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景具有共同成 分、共同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 于学习者顿悟了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 的结果,后人把这种迁移理论称为关系转换 说。
最新第二节 格式塔艺术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课件PPT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 差别感受性指感官对刺激间差别的感受能力, 通常是用差别感觉阈限(也称最小可觉差)来 表示.
• 德国生理学家F.H.韦伯发现,最小可觉差与最 初刺激强度的比值为一常数,这一常数被成为 韦伯常数.用公式表示可写成:
ΔI
——=K
I
ΔI为最小刺激变化 量,I为原刺激强度,K 为韦伯常数.
R
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 对感觉阈限
•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 视觉 明朗的黑夜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一支烛光
• 听觉 安静的房间内可以听到20英尺外的表的滴答声
• 味觉 两加仑水中加一匙糖可以辨出甜味
• 嗅觉 一滴香水可以使香味扩充到三个房间
• 触觉 一片蜜蜂翅膀从1cm外落在面颊上可以察觉
•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1度之差即可察觉
错觉
•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错 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 方面。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 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 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 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在众多的错觉中, 以视错觉最为普遍,它常发生在对几何图形的认 知上。
• 中国"原色"--五行五色
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 了中国"原色"--"五行五色"说,并形成了中华民 族独有的色彩原色观念,有所谓"色不过五,五 色之变,不可胜观也"。阴阳五行说中所谓的五
色是由黑、白和红、青、黄构成,而当代西方的 色彩三原色为"色光三原色":红、绿、蓝和 "色 料三基色":青、品红、黄。中国的青色介于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突现论 似动现象:又称ф现象或PHI现象,是指先后呈现的原本静止的
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时差60毫秒)被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
(二)同型论 ——同型论指的是意识经验与大脑基本过程的结构一致。绝大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家都信奉“同型论” ——“主张知觉场在其次序关系上与作为基础的兴奋的脑场相符合,
格式塔心理学——陈育林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
使整个国内形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会意识形 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受此影响, 倾向于整体性的研究。
(三)哲学理论背景 1 、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
封闭的原则,也称闭合 的原则。主体在感知物 体时有一种能自行填补 缺口使其闭合将其知觉 为一个整体的倾向
好图形原则
把不完全、无意义的图形看 作是一个有意义、完整的图 形。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 简单而稳定。
应用:如我们常把天上的火 烧云、一些风景名胜地的奇 山怪石想象成生活中的事物 或各种神话、历史中的人物 或情景等。
3、 顿悟的四个特点: ① 对整体情景具有依赖性 ② 具有突发性 ③ 质变的产生有时需要前期尝试错误 ④ 可以迁移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也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存在着共同要素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顿悟了两个学习经验 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提出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1935) 儿童心理学的 经典著作《心灵的成长: 儿童心理学引论》 (1924)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思想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直接经验
——苛勒认为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感受到或体验到的 一切经验,它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具有超几何、超物理的性质,既 包括客观世界,也包括主体的主观世界。
图形与背景在特殊情况下 (如双关图中)由于注意 的起伏现象会出现逆转
接近或邻近原则
两个对象在空间 或时间上比较接 近或邻近时,则 这两个对象就倾 向于被一起感知 为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
刺激物的形状、大小、 颜色、强度等物理属 性方面比较相似时, 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 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 整体
封闭的原则
(二)行为
——考夫卡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并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 境的影响和制约。
——考夫卡从属性上将行为分为三类:真正的行为,主要指客观世界的物理 行为;个体在他人行为环境中的真正行为;三是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 究的个体在其自身行为环境中的现象行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五)心理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主要受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的启发。
当代心理学史界基本认同形质学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前驱, 直接影响到其整体论思想的形成。
形质学派倡导研究事物的形、形质。 “形质”是知 觉中存在的由感觉成分派生出但又不是感觉简单复合 的新成分,它最终决定着知觉的结果。 这是一种朴 素的整体观。
共同方向(命运)原则
共方向原则也称共同命 运原则,是指如果一个 对象中的一部分朝某方 向运动,那么这些共同 移动的部分就易被感知 为一个整体
简单原则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 进行知觉时,如没有 特殊要求,常常倾向 于把对象看作是有组 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连续性原则
我们倾向于把一个图形中连接在一起的平 滑部分看作一个整体
虽然不必有完全符合的形式。”(波林,1981)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 2、接近或邻近原则: 3、相似原则: 4、封闭的原则: 5、好图形的原则: 6、共方向原则: 7、简单性原则: 8、连续性原则:
图形与背景关系原则
图形与背景的差别越大, 图形就愈有可能被我们感 知;反之,则不易被感知。 军事上的伪装就是利用了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理论。
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组 织的方式来进行 。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
(四)科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和利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被科
学界普遍接受的物理学中“场论”的思想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 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新的研究方法与其思想渊源一致,提倡 现象学的整体描述 (一)整体的观察法 ——整体研究的方法是格式塔心理学对后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大 贡献 (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 1、实验现象学以归纳为主要研究手段 2、实验现象学不追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在于建构现象场并发 现现象场的意义 3、主要以文字描述从整体上对直接经验做质的分析 4、主试必须悬置自己的先知先见且不作任何推论或解释。 5、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并不严格操控被试或实验对象
舒曼、卡茨、鲁宾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 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过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要代表
(一)马克斯·惠特海默 (M.Wertheimer,18801943)
惠特海默最大的贡献是于1912 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在研究似动 现象的基础上首创格式塔心理 学(Gestalt psychology)
(四)学习理论 1 顿悟说 2 迁移理论 3 创造性思维
顿悟说
1 、苛勒主要进行了与猩猩解决复杂问题相关的迂回问题、直接 和间接利用现成工具、创造一种新工具、建筑问题的研究。
2 、顿悟说是由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实验而提出的一种和桑代克 的“试误说”完全相对立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是人类最 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对思维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主要著作《创造性思维》 (1945)
( 二) 沃尔夫 冈·苛 勒(W. Kohler, 1887-1967)
顿悟说
《人猿的智慧》(1917) 《心理学中的动力学》 (1940)
( 三 ) 库 特 ·考 夫 卡 ( K . Koffka, 1886—1941)
著作最多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