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主题探究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主题探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思维,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创造思维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可以运用创造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创造思维的定义:让学生对创造思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解创造思维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一种思维方式。
2.创造思维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三个基本原则:跳出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实现想法。
3.创造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各种具体方法,如头脑风暴法、6顶思考帽、故事叙述法等。
4.如何应用创造思维:让学生了解创造思维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如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新、如何跨界创造等。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创造思维的原则、方法。
2.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引导讨论,让学生深入探索创造思维的各种方法和应用场景。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如何解决小组合作产生的矛盾、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引入创造思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采用创造思维解决这些问题。
2.知识讲解介绍创造思维的定义、原则、方法和应用场景,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创造思维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3.引导训练使用PBL教学法,先给出一个问题,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如何运用创造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心得。
4.总结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总结本课程的内容,强调创造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可以如何应用创造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和讨论,通过作业和测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创造思维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创造学思想录》2.案例分析3.网络资源4.头脑风暴工具七、教学展望创造思维不仅是创新、创造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创造与创造学1.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2 教学内容创造的定义与特点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1.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创造学方法解决问题第二章:创造性思维2.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2.2 教学内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技巧实践: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第三章:创造性人格3.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掌握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3.2 教学内容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人格的特点与培养讲解:介绍创造性人格的评估方法与技巧实践:学生自我评估,分析自己的创造性人格特点第四章:创造性培养与环境4.1 教学目标了解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掌握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4.2 教学内容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因素4.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讲解:介绍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与技巧实践:小组讨论,分析创造性培养的环境因素第五章:创新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5.2 教学内容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5.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新实践的定义与特点讲解:介绍创新实践的实施方法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创新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教学目标理解创意思维的内涵与价值掌握常用的创意思维技巧6.2 教学内容创意思维的内涵与价值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SCAMPER 方法6.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创意思维的价值讲解:详细介绍每种创意思维技巧的原理与步骤实践:分组练习,让学生应用这些技巧进行创意第七章:创意激发与转化7.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激发创意掌握创意转化的方法7.2 教学内容创意激发的策略,如:多样化经验、跨界合作、问题驱动创意转化的步骤,包括:收集、筛选、发展、评估创意转化的工具,例如:创意日志、思维导图7.3 教学活动导入:分享成功的创意激发与转化的案例讲解:详细阐述创意激发与转化的方法和工具实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实践创意激发与转化的过程第八章:创意领导与团队创新8.1 教学目标理解创意领导的重要性学会构建创新团队和激发团队创造力8.2 教学内容创意领导的特点与重要性创新团队的构建原则,如:多样性、互补性、信任激发团队创造力的策略,包括:建立安全环境、鼓励实验、提供反馈8.3 教学活动导入:讨论创意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讲解:介绍构建创新团队和激发团队创造力的方法实践:角色扮演或模拟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意领导的过程第九章:创新管理9.1 教学目标掌握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创新管理的实践流程9.2 教学内容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客户导向、快速原型、持续创新创新管理的实践流程,包括:机会识别、创意选择、商业计划、资源配置9.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创新管理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创新管理的原则和实践流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管理的模拟练习第十章:创新与创业10.1 教学目标理解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学会如何将创新转化为创业机会10.2 教学内容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如: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创业机会的识别,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变革、社会趋势10.3 教学活动导入:分享创新成功转化为创业机会的案例讲解:阐述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以及创业机会的识别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提供了《创造学思想录》的全套教案,涵盖十个章节。
《创造学思想录》课后延伸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课后延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主要内容,掌握其核心理念2.懂得如何运用创造学思想,创造出更加优秀和有价值的作品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和创造意识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理念,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2.教学难点:如何将创造学思想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三、教学方法1.主题教学法,通过有针对性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实践2.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和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造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3.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和发现,掌握创造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和运用方法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创造学思想录》的书籍和作者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造学思想,它有哪些核心理念和创造方法。
2.知识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和深入分析《创造学思想录》的主要理念和创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创造学思想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案例解析环节通过详细分析《创造学思想录》中的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的案例中感受到创造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和运用方法,并且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4.创造实践环节通过分组或个人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思想,创造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作品,比如科技作品、艺术作品和科学实验都可以作为实践创作的主题。
5.交流分享环节通过小组交流和分享形式,让学生共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相互吸收和借鉴,回顾课堂的收获和延伸。
五、课后延伸1.阅读推荐推荐一些与创造学思想相关的其他书籍,比如《创意风暴》、《爱因斯坦的梦》、《奇点》等等,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创造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2.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创造学思想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比如在创新课题中多加思考和探究,从案例中寻找灵感和思路,等等。
3.创作挑战设计一些创作挑战,比如让学生尝试编写一首诗歌、设计一种全新的产品、搭建一座创新的城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己的创造能力。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解释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2 创造与创新的概念解释创造和创新的含义。
探讨创造与创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3 创造力的培养讨论如何培养个人的创造力。
分享一些提高创造力的小技巧和练习。
第二章:创造学理论2.1 头脑风暴介绍头脑风暴的概念和原理。
练习头脑风暴技巧,以产生创意和想法。
2.2 SCAMPER技巧介绍SCAMPER技巧(Substitute, Combine, Adapt, Modify,PUT, Eliminate, Rearrange)的概念和应用。
使用SCAMPER技巧进行创意和问题解决。
2.3 TRIZ理论介绍TRIZ(理论推理创新区域)的概念和原则。
探讨TRIZ在问题解决和创新中的应用。
第三章:创意思维方法3.1 思维导图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练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考和信息组织。
3.2 六顶思考帽介绍爱德华·德·波诺的六顶思考帽理论。
练习使用六顶思考帽进行团队讨论和决策。
3.3 设计思维介绍设计思维的概念和流程。
通过案例研究了解设计思维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四章:创造学案例分析4.1 苹果公司分析苹果公司的创造力和创新策略。
讨论苹果公司如何将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4.2 谷歌分析谷歌的创造力和创新文化。
探讨谷歌如何鼓励员工创新和提出新想法。
4.3 丰田分析丰田公司的创造力和持续改进哲学。
讨论丰田如何通过创造性和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创造力的实践与应用5.1 个人项目创意开发指导学生如何开发个人项目创意。
提供练习和工具,以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意。
5.2 团队创新挑战介绍团队合作进行创新挑战的概念。
提供一个团队创新挑战案例,让学生参与并解决问题。
5.3 创造力与职业发展讨论创造力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探索如何将创造力应用于不同职业领域。
第六章:创意思维技巧6.1 强制联系法介绍强制联系法的概念和应用。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的核心观点和理论。
2. 培养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创造学的概念与内涵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重要人物和理论2. 第二章: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和技巧3.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六顶思考帽法其他创造性思维方法与技巧4. 第四章:创造性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创新实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 第五章:创造学的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企业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创造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法和创新实践,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程度。
2. 创造性思维训练评价:评估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创新实践项目评价:评估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创造学思想录》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创造学的研究论文和案例资料。
4. 创新实践材料:相关创新实践的项目和工具。
六、教学章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日常练习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练习。
2024年度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给予足够的自主权
赋予团队成员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2
创新团队的管理与激励
明确团队角色和职责
为每个团队成员明确角色和职责,确保项目的顺 利进行。
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
设定与团队目标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如奖金、晋 升等,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ABCD
2024/2/2
2024/2/2
8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2024/2/2
准备阶段
明确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思路 。
酝酿阶段
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探索各种可 能性。
9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明朗阶段
灵感闪现,产生创造性想法。
验证阶段
对创造性想法进行验证、评估、完善。
2024/2/2
10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要素
知识
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为创造 性思维提供素材和支撑。
方法,提高团队创新力。
19
04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2024/2/2
20
创新团队的特点与组建
多元化的团队成员
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产生丰富 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协作与沟通能力
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地协作和沟通,实现 知识和技能的共享。
2024/2/2
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团队成员对创新项目的目标和意义有共同的 理解和追求。
技术创新
成功的创新案例往往源于技术的突破和创 新,通过研发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为
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团队协作
优秀的团队协作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因素, 通过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汇聚各方智
慧和资源,共同推动创新的实现。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创造学思想录》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创新思维的定义解释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探讨创新思维与传统思维的区别。
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介绍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强调个人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2.1 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介绍创新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
解释每个原则的重要性和应用。
2.2 原则一:好奇心强调好奇心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培养和激发好奇心。
2.3 原则二:开放性解释开放性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培养开放性思维和接受新观念。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技巧与策略3.1 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介绍创新思维的十个技巧。
解释每个技巧的作用和应用。
3.2 技巧一:问题发现与定义强调问题发现与定义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发现和定义问题。
3.3 技巧二:思维导图解释思维导图在创新思维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制作和运用思维导图。
第四章:创新思维的实践与应用4.1 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创新思维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4.2 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应用解释创新思维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和管理。
4.3 创新思维在社会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创新思维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
第五章:创新思维的评估与反馈5.1 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介绍创新思维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解释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自我评估和团队评估。
5.2 创新思维的反馈与改进强调反馈在创新思维改进中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接受和利用反馈进行创新思维的改进。
第六章: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6.1 头脑风暴法介绍头脑风暴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探讨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进行头脑风暴。
6.2 六个思考帽子解释爱德华·德·波诺的“六个思考帽子”概念。
探讨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创意思考时运用这一方法。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设计及反思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设计及反思《创造学思想录》教案学习目标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创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课前准备1. 解作者,读《创造学思想录》全文。
2. 集有关创造的故事或道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关于创造的故事故事一:某公司招聘推销员,考题是向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人一把梳子也没能推销出去,因为和尚显然不需要梳头发的梳子;第二个人推销出去了一把梳子,他劝老和尚用这把梳子来梳胡子;第三个人居然推销了一千把梳子,他说动寺院用这梳子赠给香客以保佑他们。
这第三个人当然被录取了,并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
故事二:以鞋类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某体育用品公司打算到非洲拓展市场,市场调查人员甲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子,鞋子在那里没市场。
”市场调查人员乙通过调查上报道:“那里的人都还没有穿鞋子,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鞋子市场啊!”最后该公司毅然到非洲拓展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用以上两个在无商机处创造商机的例子来导人创造性思维,从而进入*。
(用这样的故事导入,一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跟创造性思维结合得非常紧,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2.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
3.结合故事,谈谈你所理解的创造。
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观点。
(参考: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2、把无法理解的片段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
三、深入探究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下面的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亚历山大。
(2)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
(3)在飞机场上看时装的人。
(4)建筑师。
讨论并归纳:(1)亚历山大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求异性,对常见的、惯用的做法持分析的态度。
他的求异性表现在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的解决。
亚历山大使人们从习惯性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他的思维具有变通、独特的特性。
其实这则有关亚历山大的寓言也折射出与哥伦布竖鸡蛋一样简单而浅显的道理。
《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创造学思想录写作指导教案设计《创学思想录》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以创造力为主题,涵盖了创造者的思考和行动。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度探讨了创造力的本质、特点、方法和重要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与指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入这本书,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创造性写作指导教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学基本理念以及创造力的内涵、价值和方法;2.学习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进行写作;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以及对自我和生活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创造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念;2.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价值和方法;3.创造性写作的要点、方法和技巧;4.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整合法采用整合法,将课本内容、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再通过积极参与实际写作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追寻问题与答案,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以实践为主导,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和展示等互动式教育方法,让学生主体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分享思想与体验,构建知识、技能和信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教学流程1.导入:引入创造学通过提问、讨论、影像展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创造学,创造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创造力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2.理论探讨: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讲解创造力的内涵、方式和方法,探讨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模式和流程。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如何用思维导图法对写作进行创新和思维突破,如何用类比法和辩证法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
3.实践活动:创新写作通过让学生自主选题、组织撰文、专家点评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完成具有独创性和价值性的写作。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深入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创造学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实践。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创新的小故事或案例,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如何通过创新改变世界等。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引出课题:《创造学思想录》。
2.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造学的基本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将创造学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关于创造学的思想?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提问学生: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关于创造学的思想?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教师总结•文章主要讲述了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包括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法、创新的障碍等。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教案名称:创造学思想录教学目标:1.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2.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1.创造学思想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创造学思想录。
教学准备:1.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材料。
2.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
例如: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会如何去解决?我们做过哪些有创造性的事情?Step 2: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背景和意义(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产生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个思想录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3:学习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25分钟)教师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将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章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1)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是谁?(2)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Step 4:讨论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问题(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创造学思想录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例如:创造学思想录对我们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发?我们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创造学思想录?Step 5:创意思维培养实践(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培养的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然后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新点子。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意。
Step 6: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创造学思想录的读后感,并思考如何将创造学思想录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创造学思想录》讨论活动教案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讨论活动教案设计。
一、教材介绍《创造学思想录》是一本讲述创造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著作。
在该书中,作者详细讲述了创造学的相关内容,如创造学的定义、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和实践方法。
二、讨论活动设计为了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将设计一场以《创造学思想录》为主题的讨论活动。
1.活动目标通过本次讨论活动,学生应能够:(1) 掌握创造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 熟悉创造力的培养方法;(3) 提高创新意识,并能灵活应用创造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会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
2.活动内容(1) 学生提前阅读《创造学思想录》并做好笔记准备,为讨论活动做铺垫。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书中不同章节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发表主题演讲。
(3) 每个小组的主题演讲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观点并与发言小组进行辩论或交流。
(4) 通过小组间的互动,梳理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此加深对创造学的理解。
(5) 将小组间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并让每个小组详细描述自己在讨论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
3.活动作业(1) 要求学生在讨论活动结束后,写一篇结合自身体会和小组讨论内容的《创造学思想录》读后感,并且要求学生在读后感中阐述自己对创造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的认识。
(2) 每个小组要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总结报告,详细总结本组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和产生的创造学的实际应用。
(3) 个人报告和小组总结报告分别占据课程考核成绩权重的30和70。
三、活动评估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我们将对该活动进行评估。
1.对学生的评估(1) 学生表现的态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带着认真的态度,表现出对创造学的浓厚兴趣。
(2) 学生表现的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创造能力。
(3) 学生的口头表现:学生是否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对于小组之间的辩论是否能够有建设性的发言和回应。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核心创造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创造学思想录》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2.创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创造学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概述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作者及其背景,引发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
2.概述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创造学思想录》的目录,让学生对书籍的结构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课时:核心思想解读1.思想解读教师详细解读《创造学思想录》中的核心思想,如:创新意识、跨界思维、持续学习等。
2.举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创造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创造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创造学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第四课时:创新意识培养1.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尝试将创造学思想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2.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创新项目,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1.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2.学生对创造学思想的理解是否深入?3.创新实践环节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4.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使《创造学思想录》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核心思想解读1.思想解读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时刻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现状,总想着如何改进和优化。
《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

《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1一、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
2. 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3.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4. 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创造学思想录》 2课时《成功》 1课时《学问与智慧》 2课时《论美》 1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名家名作,虽然都与治学相关,但是视野不同,角度不一,语言风格也不相同。
宜让学生基本通其大义,个别难懂之处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对关键意思展开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当掌握“反刍”这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对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反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当然,“反刍”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应当是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
第一遍的读,可以以读通、理解作品为目的;第二遍的读则应当品味作者的结构与语言;第三遍还可以进一步的对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第四遍则可以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的文章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总之,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分阶段的制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每读一遍,你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感受。
其次,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和热情。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和特点。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4.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
5. 创造学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1. 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和特点。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和特点。
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和特点、培养方法和技巧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创造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创造学思想录》。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案例材料和问题。
4. 活动用品,如纸张、画笔、创意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创意小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引发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
2. 讲解创造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创造性思维的类型和特点。
3. 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创造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
4. 教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5. 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八、课程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表现。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意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创造学应用的短文或进行创意创作等。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创新专家或企业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新经验和故事。
九年级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

九年级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创造学思想录中的核心观点和重要概念。
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培养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创造学思想录中的关键观点,如“放松”“造就你自己的规则”等。
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
帮助学生将创造学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创新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案例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创意写作、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或作品,如独特的建筑设计、新颖的科技发明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
2、知识讲解(1)介绍创造学思想录的背景和作者。
(2)逐则讲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内容,重点解释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放松”意味着在轻松的状态下更有利于灵感的产生;“造就你自己的规则”鼓励学生突破传统规则的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方法。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每则思想录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在你的生活中,如何做到放松以激发创造力?”“你能举例说明打破常规规则带来的创新成果吗?”(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某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等。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书
设
计
见课件中的小结
教后反思:
五、拓展延伸:读故事增智慧(见课件)
六、回顾目标畅谈收获
同学们,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请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盘点所得:1、所学知识
2、写作技巧
3、精神传承
……
(时间2分钟)
六、当堂检测(幻灯显示)
(一)基础题: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然②一chóu()莫展③焙()烧④竣()工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c)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请看自学指导!
幻灯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法快读课文,两人结对解决下面问题。
1、勾画出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词,两人小对子予以解决。
2、速记八则随想录得小标题,看谁记得准确无误。(听完后,选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小标题。)
3、以旁批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八则随想录的主要内容或观点。然后根据概括把八则随想录进行归类。
(3分钟后,小组展示
互动温馨提示
A、4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问题。
B、8人共同体:
大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大组长抽签后,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
(预时5分钟
展示方案三:
方案建议:小小解说家
1、抽到问题组(前面的3个问题),展示探究成果,并简单解说答题思路及依据。(个人展示和小组展示相结合)
2、小小赏评家
抽到评价签的小组进行质疑评价。
(预时5分钟)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自学效果检查
(个人回答,生点评。若意见不够统一,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再引导纠错)
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创造学知识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创造、创新、创造力等。
2.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TRIZ理论、六顶思考帽等。
3. 创造学的方法: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
4. 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跨界思维等。
5. 创新实践的途径: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知识进行解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实践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创造学的方法及其应用。
3. 第三课时:分析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4. 第四课时:探讨创新实践的途径及其重要性。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团队合作等。
3. 创新实践项目:对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进行评价,包括项目选题、实施方案、成果展示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创造学思想录》2. 辅助材料:创新案例集、头脑风暴卡片、思维导图模板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 在线资源:相关创造学网站、论坛、视频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局:座位排列灵活,便于小组讨论和交流。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
3. 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八、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引入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对创造学的兴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4.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课文中的创造学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学吗?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上分享对创造学的认识和感受。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三、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创造学思想有哪些?3.学生举例说明创造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案例:介绍一个成功的创造学应用实例。
2.学生分析案例,提取创造学思想。
3.学生讨论:如何将创造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创新实验或实践活动。
2.各组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修改完善实验或实践活动方案。
第三课时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作业布置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创造学思想的应用文章。
2.收集身边的创新实例,下节课分享。
三、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创造学的书籍和文章。
2.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锻炼创新思维。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创造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核心观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创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创造学概述创造学的定义创造学的发展历程创造学的重要性和价值2. 第二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 第三章:创造力与创新创造力和创新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法和策略4. 第四章:创造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技术5. 第五章: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创造性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造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创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讨论、作业等方面。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创造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
3.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创造学思想录》及相关辅助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各类创新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章节:创造性团队建设1. 第六章:创造性团队建设团队与创造性团队的特点创造性团队的构建原则创造性团队的领导与管理2. 第七章:创造性环境营造创造性环境的特点与作用创造性环境的营造方法创造性环境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3. 第八章:创造性文化培育创造性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创造性文化的培育与传承创造性文化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4. 第九章: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造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与策略创造性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5. 第十章:创造学在企业界的应用创造学在企业创新中的价值企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运用企业创造性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造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理论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1一、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
2. 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中的作用。
3.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4. 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创造学思想录》2课时《成功》1课时《学问与智慧》2课时《论美》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4篇*均为名家名作,虽然都与治学相关,但是视野不同,角度不一,语言风格也不相同。
宜让学生基本通其大义,个别难懂之处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对关键意思展开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当掌握“反刍”这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对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反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当然,“反刍”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应当是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
第一遍的读,可以以读通、理解作品为目的;第二遍的读则应当品味作者的结构与语言;第三遍还可以进一步的对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第四遍则可以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的*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总之,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分阶段的制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每读一遍,你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感受。
其次,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
“生活无处不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第三、拓宽自己的阅读面。
通过对同类作品的阅读与比较,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现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泛读”与“精读”,加强自己的“反刍”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特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2 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和七八年级的单元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思考、讨论第二块:确定单元学习方法: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复习七八年级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的读书方法,本册书中的圈点勾画读书的具体要求) 回顾、复习2 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制定计划第三块: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出示评价内容:1、你有自己的专题吗?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的主要内容?4、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自我反馈2 小结:自我小结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文分析:放松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无此必要。
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著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但是猴子之所以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
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
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
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
结果还是一筹莫展。
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
”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
他成了亚洲王。
多问几个假若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
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
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怎么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
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
”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
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
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每一种文化、工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
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
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看到画面之外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
他没有看见什么呢?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
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
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顺其自然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位于中央绿地四周的办公楼群。
竣工后园林管理局的人来问他,人行道应该修在哪里?“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他回答。
夏天过后,在大楼之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
这些踩出来的小道优雅自然,走的人多就宽,走的人少就窄。
秋天,这位建筑师就让人们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人行道。
这些道路的设计相当优美,同时完全满足了行人的需要。
◆形象细致的描绘,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在轻松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
◆简短的语言中作者对于亚历山大大帝如何解开结的过程言之甚详,而对造就自己规则的结果一带而过,详略得当。
◆形象生动◆用身边的事实来说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2一、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
2. 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中的作用。
3. 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4. 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创造学思想录》2课时《成功》1课时《学问与智慧》2课时《论美》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4篇*均为名家名作,虽然都与治学相关,但是视野不同,角度不一,语言风格也不相同。
宜让学生基本通其大义,个别难懂之处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对关键意思展开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当掌握“反刍”这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对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反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当然,“反刍”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应当是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
第一遍的读,可以以读通、理解作品为目的;第二遍的读则应当品味作者的结构与语言;第三遍还可以进一步的对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第四遍则可以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的*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总之,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分阶段的制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每读一遍,你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感受。
其次,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
“生活无处不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第三、拓宽自己的阅读面。
通过对同类作品的阅读与比较,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现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泛读”与“精读”,加强自己的“反刍”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特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2 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和七八年级的单元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 思考、讨论第二块:确定单元学习方法: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复习七八年级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的读书方法,本册书中的圈点勾画读书的具体要求) 回顾、复习2 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制定计划第三块: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 出示评价内容:1、你有自己的专题吗?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的主要内容?4、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自我反馈2 小结:自我小结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文分析:放松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无此必要。
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著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但是猴子之所以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
造就你自己的规则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
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
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
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
结果还是一筹莫展。
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
”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
他成了亚洲王。
多问几个假若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
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
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怎么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
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
”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