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说明

合集下载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信息与描述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信息与描述

英文教材及影印版 □
文献资料(含标准)□
自编讲义□
3/3
化学品

学工业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化妆品制备及 了解化妆品的主要功能、主要 课堂讲授
应用
成分及化学合成化妆品合成的 案例教学
原理及方法
化妆品安全性 掌握化妆品的安全性试验及检 课堂讲授
验测试要求
案例教学
油田化学品种 掌握油田化学品、燃油添加剂、 课堂讲授
类及用途
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机制
油田化学品制 掌握油田化学品、燃油添加剂、 课堂讲授

润滑油添加剂主要合成方法 案例教学
涂料、胶粘 涂料定义、组 了解涂料种类、地位及发展趋 课堂讲授

成及与分类 势;掌握涂料的分类和命名原
则;
涂料的基本原 涂料的粘结力和内聚力;涂膜 案例教学

形成机理;涂料中的流变学;
涂料的合成
以及树脂类涂料的合成、性能 课堂讲授 和配方。
胶粘剂概述
掌握胶粘剂的组成、分类和作 课堂讲授 用;
胶粘剂的化学 胶粘剂的粘接原理;胶粘剂的 课堂讲授
基础
使用原则;高分子化合物的形
成机理、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
典型高分子胶 三醛胶、白乳胶以及环氧树脂、 课堂讲授
粘剂合成原理 聚氨酯和丙烯酸系胶粘剂的合 案例教学
及工艺
成原理和工艺。
食品添加 剂、香料香 精
食品添加剂的 分类、管理和 使用标准
掌握食品添加剂定义、分类、 管理和使用原则及食品添加剂 发展趋势;了解添加剂正确使 用原理及安全评价的程序和方 法。
教学方式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 定义;化学结 构与分类
了解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定 义,分类及发展趋势;理解表 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 关系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第一章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第一章

药物
药物的作用
药物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预防、治疗和缓解疾病的症状。药物的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 、镇痛药、抗癌药等。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药物的监管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的上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以确保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
食品添加剂
1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 泽和防腐性能,提高食品的品质和保存 期限。
2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包括防腐剂、 抗氧化剂、着色剂、调味剂等。这些添 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 造成负面影响。
食品
精细化学品在食品领域的 应用包括食品添加剂、防
腐剂、抗氧化剂等。
02
精细化学品的发展历程
古代精细化学品
古代精细化学品主要以天然产物为主 ,如香料、染料、药物等。这些产品 在古代文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埃 及的染料、中国的中草药等。
古代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相对简单, 主要依靠手工艺和经验,产品品种单 一,产量较低。
05
精细化学品与环境保护
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处理
有害物质排放
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 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 溶剂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 健康造成威胁。
处理方法
为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应采取有 效的处理方法,如吸附、萃取、 燃烧等,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标准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标准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1.课程概述《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从事应用化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各类精细化学品的的代表物的结构、制备、性质、用途;了解常见精细化学品的分类、化学结构、合成化学及应用性能,并能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部分精细化学品的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问题,拓宽知识面,夯实专业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掌握《基础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等专业课程知识,其后续课程如《顶岗实习》。

2.课程目标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要求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结构和性质、制备和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精细化工产品有基本的认识,为将来从事化工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3.课程实施和建议3.1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设计相关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日制三年制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

课程依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而设置,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掌握所学知识。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一般设置在第四或第五学期。

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详见下表。

表1 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说明:教学重点、难点在表中标出,其中,打★的为教学重点,打☆的为教学难点。

3.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和引导、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课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完成训练项目。

3.3教学评价1、考核要求课程考核应符合《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具体要求如表2。

表2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考核要求其中,阶段性考核在教学中由随堂测验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终结性考核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或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精细化学品剖析及常用技术原理课程设计

精细化学品剖析及常用技术原理课程设计

精细化学品剖析及常用技术原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精细化学品的概念、种类、生产流程和普遍应用。

在此基础上,将深入探讨常用的技术原理,如纯化、分离、浓缩、结晶等,以及相关实验方法和应用案例。

本课程可以为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体验,助力于他们日后更好地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二、课程大纲
1.精细化学品的概念和种类
–什么是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及其特点
2.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流程
–原料采购与处理
–反应、纯化、分离等生产环节
–流程控制与优化
3.常用的技术原理
–离心分离技术
–色谱技术
–蒸馏技术
–结晶技术
–其他技术原理的应用案例
4.相关实验方法
–离心、色谱、蒸馏、结晶等实验操作
–常见错误分析与解决方法
1。

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大纲

精细化学品合成实验大纲

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17/1;实践学时:17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2.课程说明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将来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细化学品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香料、染料、涂料等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用途及实验技术、制备技术、复配技术,培养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即对实验现象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运用各种实验手段正确获取实验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的能力,由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增强。

二、教学目标1.能掌握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用途及实验技术、制备技术、复配技术;2.能培养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即对实验现象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运用各种实验手段正确获取实验数据的能力,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的能力,由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能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增强。

三、学时分配表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记录实验所用原料和产品的物性数据,写出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精细化工实验仪器的性能和基本操作规程,并熟练使用精细化学品测试常用的一些通用仪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写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结论明确、书写整洁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环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去完成某一个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精细化学品化学

精细化学品化学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化学英文名称:Fine Chemicals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理论学时:34学时开设学期:七开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2.课程说明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要求同学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结构和性质、制备和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同学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精细化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精细化工的基本面貌、技术范畴掌握几大重要系列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原理、作用原理、基本生产工艺;理解其功能、特性与实际应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了解精细化工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

2.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和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的最新进展;注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培养学生优化和设计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与开创新的应用领域的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为以后走上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教法建议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专题课、讨论课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为主学时数应不少于总学时的10%。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说明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说明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说明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理、工科同学均可选修的课程。

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农药、粘合剂、香精香料化妆品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生产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同学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精细化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要求:①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结构和性质。

②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制备、生产工艺和用途。

③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④树立环境意识,能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彭安顺个人简介彭安顺,男,1959出生,山东苍山人。

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自毕业分配到临沂师范学院至今一直在化学系任教。

2001年取得教授资格并临沂师范学院聘任为教授。

先后担任过《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香精香料化妆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编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品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指导》等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EI、CA等收录;在药物和香料的合成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研究开发的新型镀锌光亮剂,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理、工科同学均可选修的课程。

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农药、粘合剂、香精香料化妆品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生产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同学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精细化学品分析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分析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分析》教学大纲(适用于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理论36学时实验24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精细化学品分析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程之一。

它是分析化学在精细化学品工业中的应用,是指导精细化学品生产、科研的重要工具。

2.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精细化学品的分析方法及主要理化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其应用,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对常规精细化学品能制订分析方案并进行分析检测的目标,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3.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精细化学品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它是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化学等学科的交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的目标与基本要求1.教学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2.基本要求⑴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掌握主要精细化学品的分析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了解精细化学品分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了解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

⑵素质培养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提高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快速跟踪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⑶能力与技能培养方面掌握精细化学品分析的基本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具有制定精细化学品分析方案的能力,能根据不同分析对象和分析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合理的操作步骤;能对误差进行初步的分析。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精细化学品分析及分类方法定义、精细化学品分析的分类、发展。

第二节精细化学品分析基本方法分析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精细化学品分析方法介绍重点:精细化学品分析的分类、精细化学品分析方法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分析第一节概述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结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析试样的制备以及分析方法第二节表面活性剂不饱和度的测定测定原理、试剂、仪器、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精细化学品化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2)

精细化学品化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2)

精细化学品化学第二版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精细化学品化学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本门课程主要涉及有机和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讲述化学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本门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2. 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旨在通过对有机和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 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完成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4. 能够撰写科学实验报告和文献综述,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 教学内容本门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指导与研究项目。

一些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类: ### 3.1 基本理论知识 1.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化学反应原理; 2.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键的化学; 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4. 离子和溶液的化学性质; 5. 反应热力学和化学平衡; 6. 怎样进行分析化学和其应用。

### 3.2 实验指导 1. 现代化学仪器和基本实验技能; 2. 常见有机合成实验及原理; 3. 微观量热计技术及应用; 4. 理解表面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 3.3 研究项目 1. 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2. 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物处理的研究项目; 3. 合成新型材料及其在能源和催化方面的应用; 4. 化学生物学领域中的研究项目。

4. 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包括: 1. 讲授(lecture); 2. 实验(laboratory); 3. 研究与讨论(seminar); 4. 辅导(tutoring); 5. 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核与测试: 1. 作业和实验报告占20% 2. 期中小考占30% 3. 期末统一大考占50% 4. 平时评价考核,出勤率占10%。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规范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规范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规范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学时数:理论课时32学时,实验课时32学时学分:4学分执笔人:李建章编写日期:2006年3月6日审核人:审核日期:第一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基本任务是主要讨论精细化工产品合成最常用的卤化、磺化与硫酸盐化、硝化、氧化、还原、烷化与酰化、酯化等7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基本理论及生产工艺,使学生掌握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在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合成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我系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在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合成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要求深刻掌握与理解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的范畴与特点;(2)、精细有机化工与基本有机化工之间及其产品之间的关系,精细化工产品的经济寿命周期规律。

2、要求了解的内容有:(1)、精细化工产品合成的一般路线;(2)、精细化工生产的环境保护;(3)、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3、难点:精细化工产品的范畴及特点。

第二章卤化反应1、要求深刻掌握与理解的重点内容有:(1)、脂肪烃卤化的反应机理及其特点;(2)、芳香烃的卤化反应历程及反应特点;(3)、卤化底物、温度、催化剂等对加成卤化和取代卤化的影响规律。

2、要求了解的内容有:(1)、卤化反应的基本类型;(2)、常用卤化剂和催化剂,氯化工艺特点;(3)、烯丙基氯和苄基氯的生产原理及其工艺流程。

3、难点:加成和取代卤化反应机理。

第三章磺化与硫酸盐化反应1、要求深刻掌握与理解的重点内容有:(1)、常用的磺化剂种类、磺化反应特点及其引入磺基的基本方法;(2)、磺化反应活泼质点、反应历程及动力学;(3)、磺化剂浓度与用量等因素对磺化反应的影响。

精细化学品化学(共84张PPT)

精细化学品化学(共84张PPT)
浓色效应:增加染料吸 收强度的效应
淡色效应:降低吸收强 度的效应
结束
31
一 经典发色理论 二 近代发色理论 三 偶氮染料的发色 四 蒽醌染料的发色
32
1、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 2. 醌构理论
33
一 经典发色理论

1)发色团:特殊的不饱和基团
发色体: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色体或 色原体。
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颜色愈浅;发色 团被引入的愈多,颜色愈深。
维特的发色团与助色团理论在 上对染 料化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不过发 色团与助色团的涵义已经有了根本的变 化。
36
发色与分子中的醌型结构有关。
(CH3)2N
N(CH3)2 (CH3)2N
CH
C
+ N(CH3)2
无色
绿色
成功:三芳甲烷 醌亚胺
不成功:偶氮 多甲川
37
根据量子化学及休克尔(Huckel)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 反键轨道:σ*π*
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 独家经营,技术保密;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
求;配有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 1、化合物的合成: 2、复配技术研究
3、商品化设计及研究
4
第一章 绪论
五、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染料
荧光增白剂与有机颜料 食品添加剂
涂料 香精 化妆品 医药 农药
5
2.1 概述 2.2 光和色 2.3 染料的发色 2.4 重氮花与偶合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基本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提供高质量、多品种、专用
或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特定的应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化学产品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化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精细化学品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医药、化妆品、食品等。

因此,学生们需要在其化学教育过程中,掌握精细化学品的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框架,以促进学生对精细化学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

3. 能够评估和管理精细化学品的安全性。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1.1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1.2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2. 精细化学品的制备方法2.1 化学合成方法2.1.1 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 2.1.2 反应机理的研究2.1.3 高效合成方法的探索和应用 2.2 生物合成方法2.2.1 微生物发酵法2.2.2 植物提取法2.2.3 生物催化法3. 精细化学品的反应机理3.1 反应动力学3.2 反应平衡3.3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4. 精细化学品的安全评估与管理4.1 安全性评估4.2 应急措施和事故处理4.3 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5. 精细化学品的应用案例分析5.1 医药行业中的精细化学品应用5.2 化妆品行业中的精细化学品应用5.3 食品行业中的精细化学品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精细化学品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探究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和反应过程。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探究精细化学品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4. 案例分析法: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参与讨论等。

2. 作业和实验报告:根据指定题目完成书面作业和实验报告。

3. 考试:组织定期考核学生对精细化学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精细化学品化学教材,包括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验设备和药品:为学生提供进行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化学药品。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3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3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3《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432219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化学英文名称:Chemistry of Fine Chemicals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构效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涉及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分析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具备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2、教学目的《精细化学品化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部分常见精细化学品的分类、化学结构、合成化学、应用性能及范围;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1)绪论。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精细化学品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发展趋势等。

(2)表面活性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化学结构与分类,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单元反应,表面活性剂在具体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3)洗涤用化学品。

主要包括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复配研究及其规律。

(4)化妆品。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详细介绍合成化妆品的原料的化学结构与典型的合成路线,以及常见的几种化妆品。

(5)食品添加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几种典型常见食品添加剂合成工艺以及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概况。

(6)胶黏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胶黏剂的定义与分类、胶黏剂的粘结机理和发展趋势,介绍常见的胶黏剂。

(7)油品添加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油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几种典型油品添加剂合成工艺以及它们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概况。

4、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以学生平时完成读书报告情况为主(70%),平时成绩为辅(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说明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理、工科同学均可选修的课程。

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农药、粘合剂、香精香料化妆品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生产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同学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精细化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要求:
①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结构和性质。

②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制备、生产工艺和用途。

③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④树立环境意识,能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彭安顺个人简介
彭安顺,男,1959出生,山东苍山人。

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自毕业分配到临沂师范学院至今一直在
化学系任教。

2001年取得教授资格并临沂师范学院聘任为教授。

先后担任过《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香精香料化妆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编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品化学》、《分
析化学实验技术指导》等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EI、CA等收录;在药物和香料的合成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研究开发的新型镀锌光亮剂,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理、工科同学均可选修的课程。

现代化工发展的主流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工业的简称),所以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基本掌握精细化工的范畴、特点、发展方向,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种类。

特别是对染料、表面活性剂、农药、粘合剂、香精香料化妆品等具体的化学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生产工艺、用途和环境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认识。

课程同时要求同学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精细化工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2.教学要求
①掌握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结构和性质。

②掌握几类重要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工艺和用途。

③了解现代精细化工领域中所采用的新技术。

④树立环境意识,能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教学内容(教学大纲)
(1)课堂讲授内容:
第一章精细化工产品的概况和开发(2学时)
1、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2、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3、精细化学品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染料(6学时)
1.概述
2.染料发色原理
3.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
4.当今染料工业发展的显着特点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10学时)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和重要的物理性能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4.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第四章粘合剂(6学时)
1.概述
2.环氧树脂粘合剂
3.丙烯酸酯第粘合剂
4.聚氨酯粘合剂
5.橡胶粘合剂
6.几种粘合剂材料简介
第五章农药(8学时)
1、概述
2、杀虫剂
3、杀菌剂
4、除草剂
5、其它类型的农药
(2)重点与难点:
染料发色原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粘合剂。

4.生物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3)训练设计方案
①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基本概念、
②通过大量完成反应式的训练,使学生重点掌握精细化学反应的特点、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

③通过大量课后练习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反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4)自学指导方案:
①指出参考书目,布置自学内容。

②提出自学要求。

③检查自学效果。

④通过考试与小论文或读书心得等形式检查自学效果。

(5)实验设计:
参见《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教学进度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课程学时:30学时。

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精细化工产品的概况和开发(2学时)
第二章染料(9学时)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10学时)
第四章粘合剂(9学时)
5.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程铸生编,《精细化学品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书目:
彭安顺编,《精细有机化学品化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6、考试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包括:主卷成绩、副卷成绩和平时成绩。

7、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配置条件:
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配合挂图模型、幻灯、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实现使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学习精细化学品化学的目的。

教学质量评价按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学生主要进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情况的考核(主卷),能力培养情况(副)及日常考核(平时)。

8.实践环节及其安排:
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实验课、教学实习及参观活动
临沂师范学院
教学日历
2006 ——2007 学年度第1 学期
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
化学系(院)专业级班
任课教师彭安顺职称教授
辅导教师彭安顺职称教授
教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