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语文学习》导学案公开课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whywbx
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
《逻辑与语文学习》导学案
编制人:李小玉审核人:周玉玲时间:2016/12/9
学习目标
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安排1课时
学习方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逻辑的主要知识——逻辑规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

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1、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

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所谓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没有保持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同一。

所谓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在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的时候,没有保持判断的同一,中途以其它的判断(论题)取代了原来的判断(论题)。

例:《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常常在外胡混。

有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就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作一条新的裤子。

妻子问他如何做,他回答说“照原样”。

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同样的洞。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无论他的妻子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都违反了同一律。

“原样”在其丈夫的含义是指原来样式的、尺寸的裤子而绝不是带有那个破洞的原样。

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自身同一,但并不认为事物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律所要求的只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确定性,并不否认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

2、矛盾律
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

因此,不矛盾律对人们的要求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判断不能同时断定为真。

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都肯定为真。

具体表现为:对关于同一思维对象的两个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概念、判断同时予以肯定,造成概念自毁或判断逻辑矛盾。

所谓概念自毁,是指用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概念组合成一个实质上不能成立的概念,用以指称同一思维对象。

所谓判断逻辑矛盾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判断同时加以肯定,同时确认为真。

《韩非子?难势》中有一则众所熟知的寓言:
有一楚人在街上卖矛和盾。

他先吹嘘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它。

”过了一会儿又吹嘘自己的矛:“我的矛非常锋利,任何东西都能刺破。

”旁边有人讽刺地说:“那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又如何呢?”卖矛和盾的人顿时无言以对。

此人吹牛吹出了漏洞,当然无法应对。

“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我的盾”与“我的矛能刺穿任何东西”是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不可同真,至少有一
假,亦可同假,事实上,很可能这人的矛不能刺穿所有东西,而他的盾也不能抵挡所有的东西。

细细分析开来,“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我的盾”蕴涵“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而“我的矛能刺穿任何东西”又蕴涵“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二者的推论形成矛盾关系,显然不能同时成立。

因此,他的吹嘘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自相矛盾只能使人的思维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此寓言讽刺那些自相矛盾的人,“矛盾”一词也源于此。

3、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

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排中律与同一律的区别明显,而与不矛盾律有相似之处,它们都适用于矛盾概念与矛盾判断。

但二者间也有明显区别:第一,两条规律的适用范围不相同;
第二,两条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不同;
第三,两条规律的作用和所排除的逻辑错误不同。

例: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这段论对“稿子能被刊用”和“稿子不给被刊用”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二、自主预习
根据自学理解,阅读下面的故事,思考各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中收录了一个诗坛趣话: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令,错写成“琵琶”。

县令便笑着吟哦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刚好旁边有个客人,随口就续了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县令大为赞赏。

明确:“琵琶”与“枇杷”同音不同义,不能互相代替,混淆了就要违反同一律。

客人明知错,假定“琵琶”像“枇杷”那样是有生命的东西,会开花、能结果,不留痕迹地消除了别字的毛病,真是同一律的灵活运用。

2、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

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

”“给我来两份。

”“好。

”“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

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

”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

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

”“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

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
明确:旅行者没付面包的钱,却用面包来换啤酒。

没付面包的钱,说明面包不属于他,但是他却拿面包换酒,不是他的东西,他支配了,这就是问题所在,偷换了概念,违反同一律。

3、紧张的部队生活使戴维十分思念家乡,他决心用欺骗的手法提前退伍。

有一
天,他鼓起勇气来到将军办公室,对将军说:“最近我视力减退,请批准我退伍吧!”“我记得你的眼睛一直很好呀!”将军说。

戴维环视了一下房子,突然心生一计。

他指了指天花板问:“你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那颗小钉子?”“当然看见了!”“瞧,”戴维说,“您看得清清楚楚,可我就看不见哪!”
明确:戴维既然问将军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钉子,这就暗示着他自己已看见了,当将军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自己看不见,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4、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

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

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那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

”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明确:华盛顿的问话中包含了“此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假定,偷马的邻居胡乱瞎猜,正好中了华盛顿设下的圈套。

其实,华盛顿的马双眼都不瞎。

邻居违背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三、合作探究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
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

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明确:求婚者正是运用排中律的知识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而赢得爱情。

求婚者看到铅盒子上写的那句话与金盒子上写的那句话是互相否定的,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根据排中律的知识,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有一真。

根据题意,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而这句真话只能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之中,因此银盒子上的那句话肯定是假的。

既然银盒上的话“肖像不在这盒里”是假的,相反的就可以断定肖像是放在银盒子里!
2、有三个人,分别姓王、姓刘和姓陈,他们每人身兼两职,三个人的六种职业是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话剧演员、诗人和工人,同时还知道以下事实: A:音乐家曾经对工人谈过古典音乐的欣赏。

B:音乐家出国访问时,美术家和姓王的曾去送行。

C:工人的爱人是作家的妹妹。

D:作家和诗人曾讨论过“百花齐放”。

E:美术家曾与姓刘的看过电影。

F:姓陈的善下棋,姓刘的和那作家跟他对弈时,屡战屡败。

请分别判断他们的职业?
参考答案:
由A得:音乐家≠工人....①由B得:音乐家≠美术家≠王....②
由C得:工人≠作家....③由D得:作家≠诗人....④
由E得:美术家≠刘....⑤由F得:作家=王.....⑥
综合②⑤得美术家=陈....⑦综合②⑦得音乐家=刘....⑧
综合①③⑥⑧得工人=陈....⑨综合④⑥得诗人=刘话剧演员=王....⑩
由上述分析得:王=作家,话剧演员
刘=诗人,音乐家陈=美术家,工人
四、课后反思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