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锥的体积》
2圆锥的体积(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2.7圆锥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圆锥体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圆锥体积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特征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探索圆锥体积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圆锥体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圆锥体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例5:下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你从中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二)讲授新课师生交流数学信息后,你能估计出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吗? 师生交流:圆锥可以转化成圆柱计算体积吗?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检验你的估计?(三)重难点精讲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生根据要求做实验: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倒入空的圆柱形容器里,看看几次正好倒满。
生通过实验的结果讨论圆锥的体积正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生交流后总结。
31圆锥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讲解: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求圆锥的体积? 生尝试探究后交流结果。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如果用V 表示圆锥的体积。
S 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 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31V=Sh 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体会?①可以从已经学过的圆柱体积公式想起。
②比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先观察猜想,再验证。
③实验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三)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我们对圆锥的体积的探究,请同学们说说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吗?交流后小结:可以从已经学过的圆柱体积公式想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在上节课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明晰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圆柱和圆锥若干个沙子毛线直尺导学单教学过程媒体应用自主导入1、抢答比赛: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②一个圆柱底面积0.25平方米,高3米,体积多少立方米?③一个圆柱底面半径6㎝,高10㎝,体积多少m³?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突出,奖励你们点儿好吃的(出示一袋恰恰瓜子),立刻分好吗?(借用学生准备的圆柱和圆锥)好,女生用圆柱来分,男生用圆锥来分,怎么样?问:为什么不公平?师:看来确实不公平,那么它们的体积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又能变公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互第一步:围绕学案,找出困惑,提出质疑。
1.大家觉得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动探究互动探究四三三四三三什么关系呢?2.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圆锥体积的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带着这些疑惑和猜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3.一查: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收获.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
4.教学例5。
请带着你的猜想,在小组里边思考、边实验、边总结:(1)说说看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结合实验探究单分组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3)汇报交流,展示归纳。
7、圆锥的体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圆锥的体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圆锥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运用以下方法:•讲解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圆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圆锥的定义和性质;•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求解方法;•探究圆锥体积公式。
3. 教学过程3.1 活动一:复习与引入1.独自完成P63-1的练习,时间5min。
2.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同学进行比较,纠正错误。
时间10min。
3.引导学生观察一下课件中的图片,向他们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物体吗?它是什么?”时间5min。
4.学生回答后,讲师向学生介绍圆锥的定义与性质。
时间10min。
3.2 活动二:合作探究1.学生与同学组成小组,在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配合其它组员一起展开讨论。
时间10min。
2.同学们研究P62中的例题,讨论圆锥体积的公式,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用不同方法求解圆锥体积的思路。
时间20min。
3.3 活动三:实验演示1.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圆锥,讲师准备了一份有趣的实验。
请同学们按照实验要求设置好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
时间20min。
2.同学们完成实验后,小组组长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互相比较,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时间10min。
3.4 活动四:小测验1.讲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编写小测验,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
时间10min。
2.学生完成小测验,讲师即时批改并评分。
时间5min。
4.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圆锥的定义、性质以及求解圆锥体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圆锥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领略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2.7(圆锥的体积)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2.7(圆锥的体积)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2.7(圆锥的体积)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7节《圆锥的体积》。
这一节主要讲述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锥模型、沙土、测量工具。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比如:“在一个沙堆中,有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3米,请问这个圆锥沙堆的体积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规律。
我会让学生用沙土填充圆锥模型,并测量其体积,然后改变圆锥的形状和大小,再次测量体积,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圆锥体积与底面半径和高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进行数学推导,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体积= 1/3 × π × r² × h。
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并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锥体积= 1/3 × π × r² × h七、作业设计答案:1/3 × π × 4² × 6 = 100.53(立方米)2. 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为10米,高为8米,请问这个圆锥沙堆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3 × π × (10/2)² × 8 = 628.32(立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教案(正式稿)
课题: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例5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1、2、3.教学目标: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揭示课题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圆柱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4.揭题圆锥的体积二、正确选择,训练思维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
提问:(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讨论基础上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在确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猜想: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交流四、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
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2)为什么?既然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体体积行不行?提问:(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学生用水、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
2.能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
2.圆锥的体积公式。
三、教学难点
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圆锥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2. 学生自我探究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圆锥的概念及形状特点,并介绍圆锥的应用领域。
3. 理论知识讲解
介绍圆锥的体积公式:$V=\\frac{1}{3}\\pi r^2 h$,并对公式中的各项进行解释。
4. 举例和演练
针对具体的圆锥形物体,让学生参与实际测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其体积,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5. 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自己练习做题,包括计算圆锥的体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
6.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
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实时回答问题或进行计算,从而检测学生对
知识掌握情况。
在课后,也可以布置作业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拓展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加深知识点,引导他们自己去了解圆锥的表面积公
式及其证明过程。
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则可以对圆锥的相关知识进行再次讲解和辅导,巩固基础知识。
(教案)第二单元 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圆锥的概念和性质。
3. 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圆锥的性质和概念。
2. 圆锥的体积公式。
3. 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圆锥的性质和概念。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3.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探究、交流,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呈现一个大型圆锥模型,让学生观察,交流感受和对圆锥的理解。
通过交流,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讲解:讲解圆锥的性质和概念,重点讲解圆锥的底面、侧面、母线和顶点等要素。
通过图形的展示、生动形象的举例,加深学生对圆锥的理解。
3. 计算公式的学习:介绍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来源和计算过程。
4. 举例:通过难度递增的圆锥体积计算题目,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具体应用。
如:在高为12cm、底面直径为8cm的圆锥体中,求圆锥体的体积。
5. 拓展:将圆锥的应用拓展到生活和工作中,如用圆锥形火车头引导高速列车行驶、制作圆锥形帽子等。
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实际应用,增强对圆锥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6. 小结:通过复习本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测验:给学生发放一张测验卷,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思维严谨程度、合作精神等。
3.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对圆锥体积计算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求解圆锥体积的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圆锥的定义和性质1.定义: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条与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组成的几何体。
2.性质:底面圆的圆心、直线段一定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侧面是由若干个母线搭成的,母线的中点位于一个固定点上,即圆锥的顶点。
2.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²h3.圆锥的体积的计算1.当底面半径r和高h已知时,可直接使用圆锥体积公式求解。
2.当只知道顶角、底面半径r时,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出高,从而求出圆锥的体积。
3.应用实例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
2.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运用公式。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让学生认识圆锥的概念,并通过图示进行讲解。
2.讲解公式:引导学生认识公式中的每一个要素,如底面半径r、高h 等。
3.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锥形蜡烛的体积、如何计算圆锥形冰淇淋的体积等。
4.单独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5.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比较答案,再次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五、教学评估1.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并熟练掌握求解圆锥体积的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六、板书设计圆锥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条与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组成的几何体。
性质:底面圆的圆心、直线段一定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侧面是由若干个母线搭成的,母线的中点位于一个固定点上,即圆锥的顶点。
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²h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圆锥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够应用公式求解圆锥的体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能够归纳总结圆锥的体积公式,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开拓,敢于探索。
【教学重难点】1. 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 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问题:小明和小华在一起比赛,谁能在给出的时间内把这个圆锥描绘下来,并通过测量得出它的体积。
你能代表小明或小华参加比赛吗?2. 引导学生了解圆锥的形状及特点,并谈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15分钟)1. 定义:圆锥形是以一个圆形底面为基准面,其余所有的侧面都以这个圆形底面的圆心为一个公共点倾斜而成的形状。
2. 分析:圆锥的体积是建立在底面积和高之上的一个公式。
引导学生一起来思考,根据圆锥的形状,可以得出什么公式。
3. 总结: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总结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圆锥体积公式:V = 1/3 ×π× r²× h三、练习(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圆锥,并让学生估算它们的体积。
2. 分组数学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算出它们的体积。
如果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可以适当给出提示。
四、总结(10分钟)1. 带领学生对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公式的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形状,让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圆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
五、讲解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每位学生设计一个题目,展示如何使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可以使用照片或草图演示您的答案。
【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圆锥的体积”为主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并且善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可以自己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
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决一些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教材第20页的情境图。
谈话:这个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能估计出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吗?二、交流共享1.提出猜想。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比比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表述就是“等底等高”。
(2)既然这两个立体图形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的体积一样,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的体积行不行?(不行,因为很明显可以看出圆锥的体积小。
)教具演示: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里。
教师:是啊,圆锥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发言,学生可能会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1。
”的猜想,教师此时不作评价。
的体积的3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1)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沙子、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参照教材第20页的做法,动手操作。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②圆锥的体积正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你的估计对吗?1)(小结: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1板书: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1ShV=33.拓展。
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展示给学生。
比较大小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的体积大小,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有圆锥体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含义,并掌握其推导方法。
2.能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计算简单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2.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出示图形,让学生感性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
2. 梳理思路通过综合素质课的启发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3. 讲授课程教师通过板书或幻灯片展示已知条件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并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中存在的几何关系和特殊性质。
4. 练习环节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圆锥的体积计算题目供学生参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应用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设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体现团队协作和创新。
6. 总结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包括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学生在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加强教材的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圆锥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一、圆锥体积的概念1. 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特征,理解圆锥的定义。
2. 介绍圆锥体积的概念,解释圆锥体积的计算意义。
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 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 1/3 πr^2 h。
3. 讲解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圆锥体积的单位1. 介绍圆锥体积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 让学生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运用圆锥体积解决实际问题1. 培养学生运用圆锥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答。
五、总结与评价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圆锥体积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圆锥模型、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卡片。
2. 实际问题练习题、学生作业本。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圆锥模型,引发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思考。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圆锥体积吗?圆锥体积是如何计算的呢?二、探究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 讲解圆锥体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的意义。
2. 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学习圆锥体积的单位1. 介绍圆锥体积的单位,让学生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进行一些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圆锥体积单位的理解。
四、运用圆锥体积解决实际问题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解答。
2. 引导学生运用圆锥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与评价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圆锥体积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 教案
课题
圆锥的体积
执教日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学生通过圆锥体积的学习,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时,强化转化思想,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 ?
3、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练习提升、巩固方法
1、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2、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1/3。
(4))推荐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
(5)学生交流,汇报。
(6)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7)、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V= 1/3Sh
2、做练习四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之后学生反馈。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四、小结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交流
五、当堂练习
1、计算下面各圆的体积。(单位:cm)
2、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石堆,
测得底面周长12.56米,高1.5米。每立方米石大约重2
1、交流课前引的内容
苏教版6下第2单元《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第7课时圆锥的体积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3题。
二、学习目标:1.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体会用实验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具。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思考:看粮食堆像什么形状?圆锥有哪些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展示汇报预习成果。
2.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二)探索交流1.认识等底等高观察:有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比较:它们的底一样大,高度也一样,它们就是等底等高。
思考:你理解等底等高是什么意思吗?2.探索圆锥体积汇报展示:(1)猜测: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2)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3)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小组: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实验:演示圆锥里装满水,倒进圆柱,三次倒满。
思考: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1明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呢?明确: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体积才是圆锥体积的3倍。
3.推导体积公式。
思考:怎么样求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思考:如果用V 表示圆锥的体积,S 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 表示圆锥的高,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怎样表示?动手试一试。
4.回顾探索过程思考:回顾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注意: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从圆柱体积公式想起,通过比较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先观察猜想,再验证。
实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5.运用公式计算自主完成“试一试”。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圆锥体积的概念:圆锥体积是指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 1/3 ×π×r²×h,其中r为圆锥底面半径,h 为圆锥的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公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自主发现圆锥体积的计算规律。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锥体积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锥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交流: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发现,总结圆锥体积的计算规律。
4. 讲解与示范: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进行示范性的计算演示。
5. 练习与应用: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圆锥体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在圆锥体积概念和计算公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7圆锥的体积丨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7 圆锥的体积丨苏教版教案:圆锥的体积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圆锥的体积。
我们将会使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107页的内容。
在这一部分,学生们将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圆锥体积与底面半径和高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圆锥体积与底面半径和高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圆锥形状的教具,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锥形的冰淇淋、圆锥形的沙堆等,然后提问学生们对这些物体的体积有什么想法。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即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除以3。
我会用一些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个公式。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比如计算一个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为4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他们理解如何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5. 应用拓展:我会出一道实际问题,比如计算一个圆锥形沙堆的体积,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我会让他们分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点,如底面半径、高等。
这样学生们可以随时查看和回顾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为6厘米的圆锥。
答案:2. 底面半径为7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锥。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教案)第二单元 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圆锥的概念,利用公式求解圆锥的体积。
2. 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求解。
教学内容:1. 圆锥的概念及性质。
2. 圆锥的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圆锥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联系生活,讲述圆锥的概念、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看图,分析图中的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锥的体积。
二、讲解圆锥的体积:1. 引入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πr²h 。
2. 解释公式的含义: V 代表圆锥的体积,π 是圆周率,r 是圆锥底面的半径,h 是圆锥的高。
3. 通过示意图讲解半径和高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式。
4. 通过数学实例讲解如何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三、练习题讲解:1.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三个例子进行圆锥体积的计算,并且让学生自己列举出其他的例子进行计算。
2.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且交换作业帮助彼此检查。
四、实际问题的解决: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如果要盛入一盆水,需要多少个圆锥才能盛满?如果一车装满圆锥形的沙子,要运到另一个地方,请问需要多少车?2. 让学生进行报告,讲述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2.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习题,并且将答案及时提交给教师检查。
2. 让学生继续思考如何将圆锥的概念和公式运用到更多的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反思: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需要通过实际例子的运用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讨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圆锥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知识运用和技能掌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优秀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的优秀教案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对体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实践能力。
然而,圆锥体积的计算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公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锥体积的实物模型和图示。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和图示,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然后,提出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计算给定的圆锥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2.4圆锥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2.4圆锥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将要传授给他们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06页,主要内容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并且掌握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圆锥体积的概念,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难点,所以我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并且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圆锥体积,我准备了圆锥模型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圆锥的形状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一个圆锥形状的物体,然后提问他们关于圆锥体积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着,我会讲解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圆锥模型的使用,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
然后,我会通过例题讲解,让孩子们理解如何运用计算公式来计算圆锥体积。
我会布置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在旁边附上圆锥模型的图示,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有关圆锥体积的计算题目,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题目如下: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锥形砂堆,求其体积。
答案:50π(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拓展延伸,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关圆锥体积的练习题目,让他们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圆锥体积的教学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第5课时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
4.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圆锥体积计算方法,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b.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可请教同学或家长,但不能直接抄袭答案。
c.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确保计算过程和答案的正确性。
d.家长签字确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本第34页的思考题,要求每组撰写一份解题报告,包括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圆锥体物品,如漏斗、圆锥形容器等,测量其底面半径和高,计算其体积,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
6.作业要求:
a.作业本要保持整洁,书写工整,便于教师批改和点评。
7.教学评价,关注个体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反馈、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融入情感教育,培养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锥体,如沙堆、粮堆、漏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圆锥体积该如何计算呢?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思考:怎样保证削成的圆锥是最大的?
(2)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达
标
检
测
1、一个圆锥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8米,体积是多少?
2、圆锥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6米,体积是多少?
3、一堆圆锥形的煤堆,底面半径是 10 米,高是 8 米。如果每立方米煤约重 1.4 吨,这堆煤有多少吨?
第三步:围绕问题,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9.老师想计算这个沙堆的体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请你们将做实验时装在容器里的沙子倒出,堆成一个圆锥形沙堆,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它的体积。
应测量圆锥形沙堆的___ 和___,怎样测量__________。
列出算式:____________
10.三查:填空训练,详见导学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明晰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圆柱和圆锥若干个 沙子 毛线 直尺 导学单
教 学 过 程
媒体应用
自
主
导
入
1、抢答比赛: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②一个圆柱底面积0.25平方米,高3米,体积多少立方米?
练习四的2题。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3倍。
2、圆柱的体积大于圆锥的体积。
3、一个圆锥形物体,底面积是 a 平方米,高是 b 米,
它的体积是 ab 立方米。
4、圆柱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总
结
提
升
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课堂作业:
(1)练习四的3题。
(2)课本的2题。
3、课外提升:
互
动
探
究
互
动
探
究
四
三
三
四
三
三
第一步:围绕学案,找出困惑,提出质疑。
1.大家觉得圆锥与哪个立体图形的关系最近呢?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的体积它们的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圆锥体积的哪些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带着这些疑惑和猜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3.一查: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收获.
教学
目标
1.组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
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在上节课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板
书
设
计
第二步:围绕困惑,组织学习,展示效果。
4.教学例5。
请带着你的猜想,在小组里边思考、边实验、边总结:
(1)说说看做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结合实验探究单分组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3)汇报交流,展示归纳。
5.诱导反思。(针对不是3倍的情况)
(1)为什么有两个小组实验的结果不是3倍关系呢?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③一个圆柱底面半径6㎝,高10㎝,体积多少m³?
2、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突出,奖励你们点儿好吃的(出示一袋恰恰瓜子),立刻分好吗?
(借用学生准备的圆柱和圆锥)好,女生用圆柱来分,男生用圆锥来分,怎么样?
问:为什么不公平?
师:看来确实不公平,那么它们的体积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又能变公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2)其他小组展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1/3。
6.教师课件演示
7.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1/3 ?
8.二查:
(1)填空训练,详见导学单。
(2)练习四的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