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首页|登录注册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帮助
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
手机百科个人中心
收藏50
辨病论治
编辑
中医诊疗疾病得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得各自特征,作出相应得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得或特异得治疗。一种具体得病往往具有特定得病因、病机与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与正虚邪凑得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得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得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得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得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与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
1概述
2与辨证得关系
3沿革
1概述
中医诊疗疾病得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得各自特征,作出相应得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得或特异得治疗。一种具体得病往往具有特定得病因、病机与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与正虚邪凑得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得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得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得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得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与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得关系
各种疾病发展过程得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得,或由于患者得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得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得证。因此“病”与“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得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得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得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得共同证候。因此,辨病论治与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就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得诊治疾病得方法。
3沿革
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得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得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得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得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得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得病名已达300多个,其中有得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得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得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得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得原则与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得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得思想与方法, 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得病名及相应得治疗方药。东汉得《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得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得中医诊断疾病得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得发展产生了深远得影响。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形
成了伤寒、温病等学派,以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学科。
诊断学
▪诊法▪ 四诊▪ 症状▪ 内证▪ 外证
▪四诊合参▪ 司外揣内▪ 审症求因▪ 平人▪ 望诊
▪望神▪ 得神▪ 失神▪ 假神▪ 烦躁
▪但欲寐▪ 昏厥▪ 神昏▪ 望色▪ 五色
▪色泽▪ 常色▪ 主色▪ 客色▪ 病色
▪善色▪ 恶色▪ 五色主病▪ 面色▪ 面色萎黄
▪身目俱黄▪ 颧红▪ 面色红▪ 泛红如妆▪ 面色青
▪面色白▪ 面色苍白▪ 面色淡白▪ 面色黧黑▪ 面色晦暗
▪面垢▪ 口唇青紫▪ 口唇红肿▪ 口唇淡白▪ 真脏色
▪病色相克▪ 须发早白▪ 望形态▪ 肥胖
其她科技名词
相关文献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得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年第2期(2)
基于功效与毒性得细辛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药物警戒-2013年第1期(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得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36期(3)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瞧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中医药学诊断学辨证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她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396次
编辑次数:4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2-26
创建者:百科ROBOT
词条贡献榜
辛勤贡献者:
↑伤城↓
©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辨证论治-百科首页>浏览词条
编辑摘要
辨证论治就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疾病得重要手段与方法,就是对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得有关疾病得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疾病病因、性质、病位与邪正之间关系,并将其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型,再确定相应治疗原则与方法得过程。[1]
基本内容编辑本段
辨证论治就是中医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就是中医学对疾病得一种特殊得研究与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就是认证识证得过程。证就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得概括,包括病变得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得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得本质。所谓辨证,就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得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